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
期 中 考 试 九 年 级 数 学 试 卷
班级: 座号: 姓名: 评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正确的,请将所选选项的字母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内。
01.下列二次根式中与 2 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 12 B、
2
3 C、
3
2 D、 18
02..一元二次方程 2 2 1 0x x 的根的情况为( )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 D、没有实数
03 如图,在△ABC 中,DE∥BC,DE 分别与 AB、AC 相交于点 D、
E,若 AD=4,DB=2,则 DE∶BC 的值为( )
A、 B、 C、 D、
04..三角形的重心是( )。
A、三条中线的交点 B、三条高的交点
C、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D、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05 王英同学从 A 地沿北偏西 60º方向走 100m 到 B 地,再从 B 地向正南方向走 200m 到 C 地,
此时王英同学离 A 地 ( )
A、150m B、 350 m C、100 m D、 3100 m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请把下列各题的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
上。
06. 2 6 1
3
=_______.
07.已知 1x 是关于 x 的方程 2 22 0x ax a 的一个根,则 a _______.
08.)如图,已知等腰 ABC△ 的面积为 28cm ,点 D E, 分别是
AB AC, 边的中点,则梯形 DBCE 的面积为______ 2cm .
09.要使 2x+1· 2x-1有意义,x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E
A
D E
CB 第 8 题图
A.x≥1
2
B.x≥-1
2
C.-1
2
≤x≤1
2
D.任何实数
10.已知 1x , 2x 是方程 2 6 3 0x x 的两实数根,则 2 1
1 2
x x
x x
的值为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11.计算: 0(π 1) 12 3 +3tan600
12.如图,在宽为 20m,长为 32m 的矩形地面上修筑同样宽的道路(图中阴影部分),余下
的部分种上草坪.要使草坪的面积为 2540m ,求道路的宽.(部分参考数据: 232 1024 ,
252 2704 , 248 2304 )
13.如图,已知 AB:AC=AD:AE,∠BAD=∠CAE,试说明∠ACB=∠AED。
14.如图,Rt△ABC 的斜边 AB=25,cosA=
5
3 。求 BC 的长。
A
(第 14 题图)
C
B
D
A
B C
E
D
63°
2m
A
E
C
B D
15.如图所示,一辆吊车的吊臂以 63°的倾角倾斜于水平面,如果这辆吊车
支点 A 距地面的高度 AB 为 2m,且点 A 到铅垂线 ED 的距离为 AC=15m,
求吊臂的最高点 E 到地面的高度 ED 的长(精确到 0.1 m)。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7 分,共 28 分)
16.已知:实数 a,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 (a+1)2+2 (b-1)2 -|a-b|
17.阅读理解题:一次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课上,师生有下面一段对话,请你阅
读完后再解答下面问题
老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探索如下方程的解法:(x2-x)2-8(x2-x)+12=0
学生甲:老师,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行吗?
老师: 这样,原方程可整理为 x4-2x3-7x2+8x+12=0,次数变成了 4 次,用现有的
知识无法解答。同学们再观察观察,看看这个方程有什么特点?
学生乙:我发现方程中 x2-x 是整体出现的,最好不要去括号!
老师: 很好。如果我们把 x2-x 看成一个整体,用 y 来表示,那么原方程就变
成 y2-8y+12=0
全体同学:咦,这不是我们学过的一元二次方程吗?
老师: 大家真会观察和思考,太棒了!显然一元二次方程 y2-8y+12=0 的解是
y1=6,y2=2,就有 x2-x=6 或 x2-x=2
学生丙:对啦,再解这两个方程,可得原方程的根 x1=3,x2=-2,x3=2,x4=-1,嗬,有
这么多根啊
-3 -2 -1 0 1 2 3 4
a b x
老师: 同学们,通常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换元法。在这里,使用它最大的妙处
在于降低了原方程的次数,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转化方法
全体同学:OK!换元法真神奇!
现在,请你用换元法解下列分式方程 06151
2
x
x
x
x
18.两块含 30°角的相同直角三角板,按如图位置摆放,使得两条相等的直角边 AC、C1A1
共线。
(1)问图中有多少对相似三角形,多少对全等三角形?并将他们写出来;
(2)选出其中一对相似三角形进行证明。
19.在正方形 ABCD 中, AB = 2, P 是 BC 边上与 B、C 不重合的任意点,
DQ⊥AP 于 Q.
(1)求证:ΔDQA∽ΔABP.
(2)当 P 点在 BC 上变化时,线段 DQ 也随之变化.
设 PA= x, DQ= y,求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A A1CC1
B
(第 17 题图)
B1 O
五.解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9 分,共 27 分)
20.
21.一次数学活动中,小迪利用自己制作的测角器测量小山的高度 CD .已知她的眼睛与地
面的距离为 1.6 米,小迪在 B 处测量时,测角器中的 60AOP °(量角器零度线 AC 和
铅垂线OP 的夹角,如图);然后她向小山走 50 米到达点 F 处(点 B F D, , 在同一直线上),
这时测角器中的 45EO P °,那么小山的高度CD 是多少
(注:数据 3 1.732 , 2 1.414 供计算时选用)
22.如图,在矩形 ABCD 中, 4AB , 10AD .直角尺的直角顶点 P 在 AD 上滑动时
(点 P 与 A D, 不重合),一直角边经过点C ,另一直角边 AB 交于点 E .
(1)求证: Rt RtAEP DPC△ ∽ △
(2)当 30CPD ∠ 时,求 AE 的长;
(3)是否存在这样的点 P ,使 DPC△ 的周长等于 AEP△ 周长的 2 倍?若存在,求出 DP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PA
E
B
C
D
22 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