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下册
用
比例尺绘制平面图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比例
课堂练习
4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1)
比例尺
1
:
4500000
表示
图上距离
1
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4500000
厘米。
(2)
比例尺
80
:
1
表示
图上距离
80
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1
厘米。
(
3)
比例尺
表示
图上距离
1
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50
千米。
说一说
下列各比例尺表示的具体
意义。
情境导
入
返回
(2)
在一张图纸上,用
6
厘米的线段表示
3
毫米,这张图纸的
比例尺
是( )。
(1)
图上距离
2
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10
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
是(
)。
(3)
线段比例尺
改写
成数值
比例尺
是( )。
1
:
500000
20
:
1
1
:
5000000
填一填。
返回
小
明家在学校正西方向
,
距学校
200 m;
小亮家在小明家正东方向
,
距小明家
400 m;
小红家在学校正北方向
,
距学校
250 m,
在下图中画出他们三家和学校的位置平面图
(
比例尺
1∶10000)
。
北
学校
0
(
)
m
能按原来的长度画吗?
探究新知
返回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
=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
比例尺
200m=20000cm
400m=40000cm
250m=25000cm
小
明家在学校正西方向
,
距学校
200 m;
小亮家在小明家正东方向
,
距小明家
400 m;
小红家在学校正北方向
,
距学校
250 m,
在下图中画出他们三家和学校的位置平面图
(
比例尺
1∶10000)
。
1
转化单位
返回
小
明家在学校正西方向
,
距学校
200 m;
小亮家在小明家正东方向
,
距小明家
400 m;
小红家在学校正北方向
,
距学校
250 m,
在下图中画出他们三家和学校的位置平面图
(
比例尺
1∶10000)
。
2
图上距离
小明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
:
20000×
=2(cm)
1
10000
小亮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
:
(40000-20000)×
1
10000
=2(cm)
小红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
:
25000×
1
10000
=2.5(cm)
返回
小明家
小亮家
小红家
100
小
明家在学校正西方向
,
距学校
200 m;
小亮家在小明家正东方向
,
距小明家
400 m;
小红家在学校正北方向
,
距学校
250 m,
在下图中画出他们三家和学校的位置平面图
(
比例尺
1∶10000)
。
3
画 标
200÷100=2(cm)
(400-200)÷100=2(cm)
250÷100=2
.
5(cm)
返回
学校
要建一个长
80m
、宽
60m
的长方形操场。请在右图中画出操场的平面图(比例尺
1
:
2000
)。
图上的长是
:
图上的宽是
:
3
cm
4
cm
8000×
=4(cm
)
1
2000
6000×
=3(cm
)
1
2000
80m=8000cm
60m=6000cm
课堂练习
返回
明明
量得公园的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
157
米,他想把它画在平面图上,请你帮忙画一画。(比例尺根据纸张的大小和圆规的大小确定。)
花坛直径实际长度:
157÷π
≈
50
(米)
要想画出这个圆形花坛,关键是确定花坛
直径
的
图上距离
是多少
厘米。
先来计算一下花坛直径实际的长度吧!
返回
明明
量得公园的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
157
米,他想把它画在平面图上,请你帮忙画一画。(比例尺根据纸张的大小和圆规的大小确定。)
花坛直径实际长度:
157÷π
≈
50
(米)
如果在一张
A4
纸(
长
29.7
厘米,宽
21
厘米
)上画,比例尺该定成多大合适呢?
1:250
1:500
1:1000
比例尺
选择
一
个
比例尺
,计算
出直径的图上距离
。
返回
比例尺
:
1:250
50
米=
5000
厘米
明明
量得公园的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
157
米,他想把它画在平面图上,请你帮忙画一画。(比例尺根据纸张的大小和圆规的大小确定。)
花坛直径实际长度:
157÷π
≈
50
(米)
250
1
花坛直径图上长度
:
5000
×
=
20
(
厘米)
29.7
cm
21
cm
.
20
cm
返回
比
例尺
:
1:500
明明
量得公园的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
157
米,他想把它画在平面图上,请你帮忙画一画。(比例尺根据纸张的大小和圆规的大小
确定)
花坛直径实际长度:
157÷
π
≈
50
(米)
50
米=
5000
厘米
500
1
花坛直径图上长度
:
5000
×
=
10
(
厘米)
29.7
cm
21
cm
.
10
cm
返回
比
例尺
:
1:1000
明明
量得公园的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
157
米,他想把它画在平面图上,请你帮忙画一画。(比例尺根据纸张的大小和圆规的大小
确定)
花坛直径实际长度:
157÷
π
≈
50
(米)
50
米=
5000
厘米
花坛直径图上长度
:
5000
×
=
5
(
厘米)
1000
1
29.7
cm
21
cm
.
5
cm
返回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用
比例尺绘制平面图方法
1
.
理清
相关
信息。
2.
确定方法,求出图上距离
。
3.
画
出平面图,在图上
标
出相关信息。
返回
课堂小结
课本:
第
58
页第
10
、
12
题
返回
课后作业
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下册
练习十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比例
课堂练习
4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
比例尺
。
比例尺是一个比
不能带有计量单位
情境导
入
返回
数值比例尺
线段比例尺
1:5000000
0 50km
按形式分:
缩小比例尺
放大比例尺
按用途分:
1:5000000
50:1
比例尺的分类
返回
为了计算方便
,
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
1
的比。
比例尺的
前项是
1
,这样的比例尺是
缩小比例尺
。 如:
1
:
50000
比例尺的
后项是
1
,这样的比例尺是
放大比例尺
。 如:
5
:
1
返回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1:60000000
15cm
9000
km
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
=
实际距离
×
比例尺
图上距离
÷
比例尺
比例尺
=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返回
一套房子的客厅东西方向长
4
m
,在图纸上的长度是
4cm
,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比例尺
4
m
=
400
cm
4:400
=
1:100
答: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1
:
100
。
返回
解:设比萨斜塔的实际高度是
x
厘米。
54.5:
x
=
1:100
x
=
54.5×100
x
=
5450
5450
厘米=
54.5
米
答:比萨斜塔的实际高度是
54.5
米。
按
1:100
的比例尺做出的比萨斜塔模型,高为
54.5
厘米,比萨斜塔的实际高度是多少米?
方法一
方法二
54.5÷
1
100
=
5450
(厘米)
5450
厘米
=
54.5
米
课堂练习
返回
在
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尺寸扩大到一定的倍数之后,再画在图纸上。右图是用
6:1
的比例尺画的一个机器零件的截面图。这个零件外直径的实际长度是多少毫米?
3
cm
解:设这个零件外直径的实际长度是
x
厘米。
3:
x
=
6:1
6
x
=
3
x
=
0.5
0.5
厘米
=
5
毫米
答:这个零件外直径的实际长度是
5
毫米。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返回
小明家正西方向
500m
是街心公园,街心公园正北方向
300m
是科技馆,科技馆正东方向
1km
是动物园,动物园正南方向
400m
是医院。先确定比例尺,再画出上述地点的平面图。
.
小明家
北
要确定一个合适的
比例尺
,先测量这幅平面图中小明家到
四条边框
的大致尺寸,使所画平面图的
4
各点
尽量在边界内
。
10
个
100m
。
返回
.
小明家
北
上边界
3cm
多,
左边界
5cm
多。
比例尺
1:20000
.
街心公园
比例尺
1:20000
科技馆
.
动物园
.
医院
小明家正西方向
500m
是街心公园,街心公园正北方向
300m
是科技馆,科技馆正东方向
1km
是动物园,动物园正南方向
400m
是医院。先确定比例尺,再画出上述地点的平面图。
10
个
100m
。
返回
篮球
场长
28m
,宽
15m
。下图是比例尺为
1:250
的篮球场平面图。小明、小丽、小红在篮球场上的大致位置如图所示。小明在距边线
2.5m
的
3
分线上,小丽在
3
分线的中点上,小红在距底线
4m
的
3
分线上。请标出他们的
位置。
返回
小明
距边线图上距离:
2.5m
=
2
50cm
4
m
=
400
cm
250
1
250
=
1
(
cm
)
小红
距底线图上距离:
400
1
250
=
1.6
(
cm
)
篮球
场长
28m
,宽
15m
。下图是比例尺为
1:250
的篮球场平面图。小明、小丽、小红在篮球场上的大致位置如图所示。小明在距边线
2.5m
的
3
分线上,小丽在
3
分线的中点上,小红在距底线
4m
的
3
分线上。请标出他们的
位置。
返回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灵活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
问题。
用
比例尺
绘制
平面图:
确定一个合适的比例尺,使在平面图上所
画的点尽量都在边界内
。
返回
课堂小结
课本:
第
58
页第
10
、
12
题
返回
课后作业
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下册
图形的放大与
缩小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比例
课堂练习
4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放大
仔细
观察图片发生了什么变化?
情境导
入
返回
蜜蜂
缩小 了
你又发现了什么?
返回
你见过这些现象吗?
哪些是放大,哪些是缩小?
缩小
放大
放大
放大
返回
你玩过计算机吗?
放大与缩小
返回
按
2∶1
画出下面三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比的后项是
1
,是放大比例尺。
就是把各边的长都放大到原来的
2
倍
变化
后
的长度:变化
前
的长度
=
2
:
1
探究新知
返回
按
2∶1
画出
下面正方形放大
后的图形。
3
格
3
格
6
格
6
格
返回
按
2∶1
画
出长方形放大
后的图形。
4
格
2
格
8
格
4
格
返回
按
2∶1
画
出三角形放大
后的图形。
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后,斜边是否也变为原来的2倍呢
?
比一比、数一数。
先确定底和高,再画斜边,
斜边是原来的2倍
。
返回
图形
项目
原图
放大后
变化规律
正方形
内角
都是
90°
都是
90°
角度不变
边长
3
格
6
格
扩大
2
倍
周长
12
格
24
格
扩大
2
倍
长方形
内角
都是
90°
都是
90°
角度不变
长
4
格
8
格
扩大
2
倍
宽
2
格
4
格
扩大
2
倍
周长
12
格
24
格
扩大
2
倍
直角三角形
内角
分别是
90°
、
53°
、
37°
分别是
90°
、
53°
、
37°
角度不变
水平边
4
格
8
格
扩大
2
倍
竖直边
3
格
6
格
扩大
2
倍
斜边
5
格
10
格
扩大
2
倍
周长
12
格
24
格
扩大
2
倍
对比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变化
形状不变,大小变了。
返回
图形
在缩小时长和宽变小了,周长也变小了,内角没有变。
如果
把放大后的正方形按
1:3
、长方形按
1:4
、三角形按
1:2
缩小
,
各个图形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
1:3
1:
4
1:
3
返回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图形
的放大与缩小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把一个图形
放大
或缩小后所得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
形状相同
,大小
不同
。
特点
画法
一
看
:看原图各边占几格
;
二
算
:计算按一定的比把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得到的新
图形
的各边占几格
。
三
画
:按计算后得到的新图形的边长画出新图形。
返回
先按
4
:
1
把下面的三角形放大,再把放大后的图形按
1:2
缩小。
按
4
:
1
放大
按
1
:
2
缩小
返回
课堂练习
A
下面哪个图形是图形
A
按
2
:
1
放大后得到的图形?
√
只将宽度扩大到原来的
2
倍,高度没变。
×
×
只将高度扩大到原来的
2
倍,宽度没变。
B
C
D
返回
按2:1画出下面图形放大后的
图形。
返回
(
1
)( )号图形是①号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它是
按(
)
:
( )
的比放大的。
⑤
3
2
填空
⑤ 长
9
格
① 长
6
格
⑤:①
=9:6=3:2
⑤ 宽
3
格
① 宽
2
格
⑤:①
=3:2
返回
(
2
)( )号图形是①号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它是
按(
)
:
( )
的比缩小的。
③
1
2
③ 长
3
格
① 长
6
格
③:①
=3:6=1:2
③宽
1
格
①宽
2
格
③:①
=1:2
返回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图形
的
放大
与
缩小
1.
会各比例间的相互转换,根据图能够知道
缩放比
。
2.
图形的各边按一定的比扩大或缩小后,
图形的大小变了,形状没变。
返回
课堂小结
课本:
第
6
3
页第
2
题
返回
课后作业
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下册
用比例解决问题(
1
)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比例
课堂练习
4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速度(一定),速度一定,
路程和时间成
正比例
。
时间
路程
判断下面每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情境导
入
返回
总钱数一定,用去的钱数和剩下的钱数
判断下面每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用去的钱数+剩下的钱数=总钱数(一定),这两种量不成比例。
返回
张大妈
李奶奶
我们家上个月用了
8t
水,水费是
28
元。
我们家用了
10t
水。
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
多少元钱
?
总价
数量
=
单价
单价
数量
=
总价
探究新知
返回
张大妈
李奶奶
我们家上个月用了
8t
水,水费是
28
元。
我们家用了
10t
水。
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
多少元钱
?
水费
用水量
张大妈
李奶奶
28
元
8t
?元
10 t
返回
张大妈
李奶奶
我们家上个月用了
8t
水,水费是
28
元。
我们家用了
10t
水。
先求
每吨水多少元
28÷8=3.5
(元)
3
=35
(
元)
再求
10
吨水多少元
28÷8
=
3
1
0
=
35
(
元)
答
: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
35
元。
算术法
1
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
多少元钱
?
返回
两个量
水费和用水吨数
每吨水的价钱一定
水费和用水吨数成正比例关系
两家的水费和用水吨数的比值相等
张大妈
家
的水费:张大妈家的用水吨数
=
李奶奶家
的水费
:李奶奶家
的用水吨数
张大妈
李奶奶
我们家上个月用了
8t
水,水费是
28
元。
我们家用了
10t
水。
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
多少元钱
?
返回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
x
元。
=
8
28
x
10
x
=
35
x
=
28×10
8
张大妈每
吨水的价钱
李奶奶每
吨水的价钱
答
: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
35
元。
用比例解
2
张大妈
李奶奶
我们家上个月用了
8t
水,水费是
28
元。
我们家用了
10t
水。
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
多少元钱
?
返回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
x
元。
=
28
8
x
10
x
=
35
x
=
28×10
8
张大妈
1
元用水的吨数
答
: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
35
元。
李奶奶
1
元用水的吨数
张大妈
李奶奶
我们家上个月用了
8t
水,水费是
28
元。
我们家用了
10t
水。
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
多少元钱
?
返回
如何检验?
可以算出每吨水的单价,单价相等,就说明做对了。
张大妈
8
28
=
3.5
10
35
=
3.5
李奶奶
用
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
步骤?
①分析题意,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②找出相关联的量的对应数值,根据比值一定列出比例。
③解比例。
返回
小
明买
4
支圆珠笔用了
6
元,小刚想买
3
支同样的圆珠笔,要用
多少元钱
?
每支圆珠笔的价钱一定
解:设要用
x
元。
=
4
6
3
x
4
x
=
18
x
=
4.5
答:要用
4.5
元。
课堂练习
返回
小兰
的身高
1.5
m
,她的影长是
2.4m
,如果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得一棵树的影子长
4m
,这棵树有多高?
解:设这棵树高
x
m
。
1.5
2.4
=
x
4
2.4
x
=
4
×
1.5
x
=
2.5
答:这棵树高
2.5m
。
小兰的影长
小兰的身高
树的影长
树的身高
返回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用
正比例
解决问题
1.
分析题意
;
2
.
抓住
不变量
确定
哪两个量成正比例
关系;
3.
列
比例式
;
4
.
解
比例并
检验
。
返回
课堂小结
课本:
第
61
页第
1
、
2
题
返回
课后作业
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下册
用比例解决问题(
2
)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比例
课堂练习
4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判断下面每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并说明理由。
(
1
)总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
反比例
(
2
)总页数一定,看了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 )
不成比例
(
3
)购买铅笔的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 )
(
4
)汽车行驶的速度一定,所走的路程和时间。( )
正比例
正比例
情境导
入
返回
光辉
服装厂
4
天加工服装
160
套,照这样计算,生产
360
套服装,需要多少天?(用比例解答)
解:设生产
360
套服装需要
x
天。
4
160
=
360
x
160
x
=
360×4
x
=
360×4
160
x
=
9
答:生产
360
套服装需要
9
天。
返回
探究新知
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
工作总量
一个办公楼原来平均每天照明用电
100
千瓦时。改用节能灯以后,平均每天只用电
25
千瓦时。原来
5
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多少天?
原来的工作效率
原来的工作时间
现在的工作效率
现在的
工作时间
返回
原来
现在
每天的用电量
天数
100
千瓦时
25
千瓦时
5
天
?天
一个办公楼原来平均每天照明用电
100
千瓦时。改用节能灯以后,平均每天只用电
25
千瓦时。原来
5
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多少天?
返回
先
求原来
5
天的用电量
100ⅹ5=500
(千瓦时)
5
=20
(天)
再求现在可以用的天数
100
5÷25
=
5
=
20
(天)
答
:原来
5
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
20
天。
算术法
1
一个办公楼原来平均每天照明用电
100
千瓦时。改用节能灯以后,平均每天只用电
25
千瓦时。原来
5
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多少天?
返回
两个量
每天的用电量和用电天数
总用电量一定
每天的用电量和用电天数成反比例关系
现在和原来每天的用电量和用电天数的乘积相等
原来每天的用电量
ⅹ
用电天数
=
原来每天的
用电量
ⅹ
用电天数
一个办公楼原来平均每天照明用电
100
千瓦时。改用节能灯以后,平均每天只用电
25
千瓦时。原来
5
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多少天?
返回
解
:原来
5
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
x
天
。
=
25
x
100ⅹ5
x
=
20
x
=
100×5
25
现在用电总量
原来用电总量
用比例解
2
答
:原来
5
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
20
天。
一个办公楼原来平均每天照明用电
100
千瓦时。改用节能灯以后,平均每天只用电
25
千瓦时。原来
5
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多少天?
返回
如何检验?
可以
算出总用电量,想在和原来的总用电量相等,就说明做对了。
现在
25ⅹ20
=
500
100ⅹ5
=
500
原来
返回
学校
小商店有两种圆珠笔,小明带的钱刚好可以买
4
支单价是
1.5
元的,如果他只买单价是
2
元的,可以买多少支?
解:设如果只买单价
2
元的,可以买
x
支。
2
x
=
4
×
1.5
x
=
3
答:如果只买单价
2
元的,可以买
3
支。
x
=
4×1.5
2
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关系
课堂练习
返回
小
明家用收割机收割小麦。如果每小时收割
0.3
公顷,
40
小时能完成任务。
解:设每小时应收割
x
公顷
。
30
x
=
0.3
×
40
x
=
0.4
(
1
)现在想用
30
小时收割完,那么每小时应收割多少公顷?
x
=
0.3×40
30
答:每小时
应收
割
0.4
公顷。
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时间和
工作效率
成反比例
关系。
返回
0.3×40
×8
=
12×
8
答:这块地共产小麦
96
吨。
=
96
(吨)
(
2
)
每公顷产小麦
8t
,这块地共产小麦多少吨?
先求出小麦的公顷数。
小
明家用收割机收割小麦。如果每小时收割
0.3
公顷,
40
小时能完成任务。
返回
小林
读一本文学名著,如果每天读
30
页,
8
天可以读完。小林想
6
天读完,那么平均每天要读多少页?
解:设平均每天要读
x
页。
6
x
=
30
×
8
x
=
40
答:平均每天要读
40
页。
总页数不变
,每天读的页数和天数成反比例关系。
返回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用
正反比例
解决问题
1.
分析题意,弄清
两个相关联的量是积不变还是商不变
。
2.
用
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是根据比值一定列出比例
,用
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是根据积一定列出比例
。
返回
课堂小结
课本:
第
64
页第
5
、
12
题
返回
课后作业
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下册
练习十一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比例
课堂练习
4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把
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就是把图形中各边的长按这样的比放大或缩小,
形状不变
,
大小改变
。
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倍数是对应边长放大或缩小的
倍数。
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图形各边放大或
缩小。
1.
数出原图形各边所占的格
数。
2.
按照放大或缩小的比,算出原图形各边放大或缩小后所占的格数。
情境导
入
返回
(
1
)设要求的问题为
x
;
用
比例解这类问题的过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
用比例解决问题
(
3
)列比例式
;
(
2
)
先
判断
题目中哪个量是一定
的
,
再看
另外
两种
量的关系。
(
4
)解比例,验算,作答。
正比例关系
比值一定
反比例关系
乘积一定
返回
按4:1画出下面图形放大,然后按1:2缩小
课堂练习
返回
在
下图中按
3
∶
1
把圆放大,按
1
∶
2
把梯形缩小。
返回
在
括号里填上“成正比例”“成反比例”或“不成比例”。
(
1
)班级人数一定 ,每组人数和分的组数。(
)
(
2
)正方体的棱长与它的棱长总和
。 (
)
(
3
)小强家的收入一定,他家的支出与结余。(
)
成反比例
成正比例
不成比例
(
4
)圆锥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和高
。 ( )
成反比例
支出
+
结余
=
收入
(
一定
)
每组
人数
×
分
的
组数
=
总数
(
一定
)
正方体的棱长
总和
÷
棱长
=12(
一定
)
返回
工程队
修一条水渠,每天工作
6
小时,
12
天可以完成任务。如果工作效率不变,每天工作
8
小时,多少天可以完成任务?
解:设
x
天可以完成任务。
8
x
=
6
×
12
x
=
9
答:
9
天可以完成任务。
修完
水渠所
需的总小时数不变,
每天工作
小时
数
×
工作天数
=
总
小时
数。
返回
我国
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在空中绕地球运行
6
周需要
10.6
小时,运行
15
周要用多少时间?
解:设运行
15
周要用
x
小时
10.6:6=
x
:15
x
=26.5
答:运行
15
周要用
26.5
小时
。
返回
一辆
汽车从
甲
地到
乙地,平均每小
时行
72km
,
10
小时到达
。
回来
时空车原路返回,每小时
可行
90km
,
多长
时间能够
返回原地?
解:
设
x
小时能够返回
原地。
90
x
= 72×10
x
=8
答
:
8
小时能够返回原地。
回来时的
路程
去时的
路程
返回
小东家的
客厅是
正方形的,用
边长
0.6m
的方砖铺地,
需要
1
00
块;如果改用
边长
0.5m
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
解:
设需要
x
块。
x
=144
答:需要
144
块
。
方砖的块
数与每
块方砖的
面积成反比例。
不是方砖的边长哦!
0.5×0.5×
x
=
0.6×0.6×100
返回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灵活运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
,
关键是找出其中不变的量,确定变化的两种量成什么关系。
返回
课堂小结
课本:
第
64
页第
6
、
7
题
返回
课后作业
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下册
整理和复习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比例
课堂练习
4
比例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比例的应用
比例的意义
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比例
比例尺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正比例和反比例
正比例
反比例
用比例解决问题
情境导
入
返回
4
个数
两个比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例的项
等于号连接
根据比例的意义可以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比例的意义
返回
比和比例的区别
比
两个量相除
有两项(前项、后项)
比有基本性质,它是化简比的依据。
比例
等式
两个比相等
式子
有四项(两个内项、两个外项)
比例有基本性质,它是解比例的依据。
返回
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
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
比例的基本性质
。
a
:
b
=
c
:
d
ad
=
bc
想一想,怎么用字母来表示呢?
分数形式
的比是
交叉相乘的积
相等。
c
d
b
a
=
或
返回
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比例
想一想,解比例依据的是什么?
如果
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返回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成正比例的
量
y
x
=
k
(一定)
①两种相关联的
量
;
②
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
变化
;
③
积
一定关系式:
关键
是看这两种相关联的量对应的两个数的
商一定
还是
积一定
,如果
商一定
就成
正比例
,如果
积一定
就成
反比例
。
想一想,怎么
判断
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
反比例
呢?
成
反
比例
的
量
①
两种相关联的
量
;
②
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
变化
;
③
比值一定
关系式
:
。
y
x
=
k
(一定)
返回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
比例尺
比例尺
的
分类
(
1)按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2)按将实际距离放大还是缩小分,分为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
。
应用
比例尺画图
(
3)画图
(4)标出实际距离和
比例尺
(
1)确定比例尺
(2)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
距离
比例尺的意义
返回
一看、二算、三画。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特点
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方法
返回
用比例解决问题
根据问题中的不变量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并判断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根据正反比例关系式列出方法并求解。
返回
1
、如果
a=—,
那么当( )一定时,( )和( )成正比例。当( )一定时,( )和( )成反比例。
b
c
b
c
a
a
b
c
填空。
a=—
b
c
c=ab
b=—
a
c
商一定,成正比例;积一定,成反比例。
课堂练习
返回
填空。
2
、小圆的半径是
2
厘米,大圆的半径是
3
厘米,大圆和小圆的周长比是( )。
c= 2
π
r
2
π
是定值。
周长的比
=
半径的比
3:2
注意写的顺序哦!
返回
3
、甲、乙两数的比是
5 :3
,乙数是
60
,甲数是( )。
100
填空。
甲占
5
份,乙占
3
份
数量
份数
?
——
1
60 ——
3
乙数
60÷3ⅹ5=100
返回
4
、
把正方形的边长按1︰2缩小后,周长缩小为
原来的
( ),面积缩小为原来的( )。
2
1
4
1
把一个图形按x︰1放大,就是将这个图形的各条边
放大
倍
。
x
把一个图形按1︰x缩小,就是将这个图形的各条边缩小到原来
的
。
x
1
填空。
正方形周长
=
边长
ⅹ4
正方形面积
=
边长
ⅹ
边长
面积与边长的平方有关。
周长与边长有关。
返回
下面每个表中的两个量,哪些成比例关系,成正比例关系还是反比例关系?哪些不成比例关系?
(
1
)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
240km
,汽车行驶的速度与时间如下表。
速度
/
千米
/
时
40
50
60
80
100
时间
/
时
6
4.8
4
3
2.4
速度与时间
成
反比例
。
速度
ⅹ
时间
=
路程(一定)
路程
240
240
240
240
240
返回
下面每个表中的两个量,哪些成比例关系,成正比例关系还是反比例关系?哪些不成比例关系?
(
2
)从圆锥的高
30cm
,它的体积与底面积如下表。
底面积
/cm
2
5
8
10
16
20
体积
/cm
3
50
80
100
160
200
圆锥的体积与底面积
成
正
比例
。
圆锥的高
30
30
30
30
30
圆锥的体积
底面积
(一定)
圆锥的高
3
=
返回
下面每个表中的两个量,哪些成比例关系,成正比例关系还是反比例关系?哪些不成比例关系?
(
3
)从圆的半径与圆的面积如下表。
半径
/cm
1
2
3
4
5
面积
/cm
2
π
4
π
9
π
16
π
25
π
圆的半径与面积不
成比例
。
圆的面积
=
πⅹ
半径
2
圆的面积
πⅹ
半径
=
半径(比值不一定)
返回
王叔叔开车从甲地到乙地,前
2
小时行了
100km
。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一共要用
3
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远?
解:设甲、乙两地相距
x
千米。
100
2
=
x
3
2
x
=3×100
x
=150
答:甲、乙两地相距
150
千米。
速度一定
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时间
=
速度(一定)
路程
返回
王叔叔开车从甲地到乙
地一共用了
3
小时
,每小时行
50km
。原路返回时每小时行
60km
,返回时用了多长时间?
解:
设返回时用了
x
小时。
x
=2.5
答:甲、乙两地
相距
2.5
小时。
路程一定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例关系
时间
=
路程(一定)
速度
ⅹ
路程不变。
50
3
=
x
60
×
x
=
60
3×50
返回
甲、乙两人进行百米赛跑,当甲到达终点时,乙在甲后面
20
米,如果两人各自的速度不变,要使甲、乙同时到达终点,甲的起跑线应该比原来后移多少米?
画线段图分析一下吧!
甲
乙
100
米
100-20=80
米
甲
X
(100+x)
米
乙
100
米
时间一定,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例。
甲跑的路程:甲的速度
=
乙跑
的路程
:乙的速度
甲跑的路程:
乙跑的
路程
=
甲的速度
:乙的速度
100+
x
100
100
100-20
返回
甲、乙两人进行百米赛跑,当甲到达终点时,乙在甲后面
20
米,如果两人各自的速度不变,要使甲、乙同时到达终点,甲的起跑线应该比原来后移多少米?
解:设甲的起跑线应该比原来后移
x
米。
(
100+
x
):
100 = 100
:(
100-20
)
80
x
= 2000
x
= 25
答:甲的起跑线应该比原来后移
25
米。
返回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比例
的基本
性质:
2.
在
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
内项的
积。这叫做
比例的基本性质
。
返回
课堂小结
1.
比例的意义
3.
比例尺
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
=
比例尺
课本:
第
65
页第
1
、
2
题
返回
课后作业
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下册
练习十二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比例
课堂练习
4
比、比例的联系和区别
比
比例
意义
构成
基本性质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
个数的比。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叫做比例。
0.9∶0.6
=
1.5
前项
后项
比值
5 ∶ 6
=
20∶24
内项
外项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0
除外)
,
比值不变。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情境导
入
返回
正、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正比例
反比例
相同点
不同点
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
1
、变化的方向
相同
,一种量
扩大
或
缩小
,另一种量也
扩大
或
缩小
。
2
、相关联的两个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
商
)一定。
3
、关系式
:
1
、变化的方向
相反
,一种量
扩大
(
缩小
),另一种量反而
缩小
(
扩大
)。
2
、相关联的两个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
积
一定。
3
、关系式:
返回
比例尺
一
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
比例尺
。
图
上
距离
:
实际距离
=
比例尺
或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
比例尺
=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
÷
比例尺
实际距离
ⅹ
比例尺
=
图上距离
返回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
1
)比例尺一定,两地的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课堂练习
返回
下面各题中两个量之间是否有比例关系?如果有,成什么比例
?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
2
)积(
0
除外)一定,一个因数和另一个因数。
返回
下面各题中两个量之间是否有比例关系?如果有,成什么比例
?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下面各题中两个量之间是否有比例关系?如果有,成什么比例
?
(
3
)梯形的
上底和
下底
不变,梯形的面积和高。
梯形的面积
高
上底
+
下底
2
=
梯形面积
=
(上底
+
下底)
高
÷2
Your
text
上底和下底不变。
2
是个定值。
固定值
梯形的面积和高成正比例。
返回
y
=5
x
下面各题中两个量之间是否有比例关系?如果有,成什么比例
?
(
4
)如果
y
=5
x
,
y
和
x
。
y
和
x
成正比例。
y
x
=5
(一定)
y
和
x
是两个相关联的量。
返回
在一幅比例尺是
1∶2000000
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个城市之间高速公路的距离是
5.5cm
。在另一幅比例尺是
1∶5000000
的地图上,这条公路的图上距离是多少?
5.5÷
1
2000000
=11000000
(
cm
)
11000000×
1
5000000
=2.2
(
cm
)
答:这条公路的图上距离是
2.2cm
。
先求实际距离,再根据新的比例尺,求出新的图上距离。
返回
在一幅比例尺是
1∶2000000
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个城市之间高速公路的距离是
5.5cm
。在另一幅比例尺是
1∶5000000
的地图上,这条公路的图上距离是多少?
5.5×
2
5
=2.2
(
cm
)
答:这条公路的图上距离是
2.2cm
。
新的比例尺缩小到原来的
,图上距离也应是
5.5cm
的
。
1
500000
1
200000
÷
=
2
5
返回
一
个服装店的所有衣服都打同样的折扣销售。
(
1
)李阿姨买了一件上衣,原价
250
元,现价
150
元。
李阿姨还
想买一条裤子,原价
180
元,现价
多少元钱
?
解:设现价
x
元。
150
250
=
x
180
250
x
=150×180
x
=108
答:现价
108
元。
折扣相同,现价与原价成正比例。
裤子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
上衣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
返回
一
个服装店的所有衣服都打同样的折扣销售。
(
2
)张伯伯有一笔钱,如果买现价
90
元一件的衬衫,正好买
4
件。如果想买原价
200
元一件的夹克衫,能买多少件?
解:设能买
x
件。
90×4=200×
150
250
×
x
120
x
=360
x
=3
答:能买
3
件。
夹克衫的总价
衬衫的总价
总钱数相同,数量与单价成反比例。
返回
(
3
)如果用
x
表示原价,
y
表示现价,
y
和
x
的关系式为
__________
。
y
=0.6
x
一
个服装店的所有衣服都打同样的折扣销售。
现价
=
原价的百分之几
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
现价
原价
=
折扣
150
250
=0.6=60%
返回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体会比例知识与其它知识之间的联系,综合运用多种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返回
课堂小结
课本:
第
66
页第
1
、
2
题
返回
课后作业
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下册
自行车里的数学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
比例
课堂练习
4
同学们,你们都认识
自行车吧
,你认识的自行车有哪些种类呢
?说一说吧!
情境导
入
返回
活动
1
探究自行车蹬一圈能走多远
找一辆普通自行车,测量出以下数据。
前齿轮齿数
后齿轮齿数
车轮半径
这辆自行车蹬一圈,能走多远?
前车轮
后车轮
前齿轮
后齿轮
脚踏
探究新知
返回
这辆自行车蹬一圈,能走多远
?
直接测量的误差可能较大。
方法一
直接测量
有其他方法吗?
活动
1
探究自行车蹬一圈能走多远
返回
这辆自行车蹬一圈,能走多远
?
你知道自行车是怎样向前运动的
吗?
方法二
测量计算
秘密
!
脚蹬
前齿轮带动
后齿轮转
后齿轮
带动
后轮转
后轮推动前轮转
活动
1
探究自行车蹬一圈能走多远
返回
这辆自行车蹬一圈,能走多远
?
方法二
测量计算
前齿轮转动一圈的长度就是链条走过的长度,也是后齿轮转动的长度(不止一圈)。
活动
1
探究自行车蹬一圈能走多远
返回
这辆自行车蹬一圈,能走多远
?
方法二
测量计算
前齿轮
齿数
×
前齿轮转数
后齿轮齿数
×
后齿轮转数
链条走过的长度
活动
1
探究自行车蹬一圈能走多远
返回
这辆自行车蹬一圈,能走多远
?
方法二
测量计算
前齿轮
齿数
×
前齿轮转数
后齿轮齿数
×
后齿轮转数
=1
后齿轮转数
前齿轮
齿数
后齿轮齿数
后
车轮转数
蹬一圈的路程
×
车轮周长
前齿轮
齿数
后齿轮齿数
活动
1
探究自行车蹬一圈能走多远
返回
这辆自行车蹬一圈,能走多远
?
方法二
测量计算
前齿轮齿数
后齿轮齿数
车轮半径
48
19
36cm
蹬一圈的路程
×
车轮周长
前齿轮
齿数
后齿轮齿数
×
2×3.14×36
571.1
(
cm
)
≈
答:这
辆自行车蹬一圈
,大约能走
571.1cm
。
活动
1
探究自行车蹬一圈能走多远
活动
2
探究变速自行车能变化出的速度
找一辆变速自行车,测量出前、后齿轮齿数,看看有多少种组合。
前齿轮齿数
齿数比
后齿轮齿数
思考:蹬同样的圈数,哪种组合使自行车走得最远?
返回
收集数据:找一辆变速自行车,测量出前、后齿轮齿数。
2
个前
齿轮
6
个后齿轮
活动
2
探究变速自行车能变化出的速度
返回
收集数据:找一辆变速自行车,测量出前、后齿轮齿数。
前齿轮齿数
齿数比
后齿轮齿数
14
16
18
20
24
28
48
40
12
:
7
2
:
1
12
:
5
8
:
3
3
:
1
24
:
7
10
:
7
5
:
3
2
:
1
20
:
9
5
:
2
20
:
7
填表可知,有
12
种组合,能变化出
11
种速度
。
活动
2
探究变速自行车能变化出的速度
返回
解决问题:
蹬同样的圈数,哪种组合使自行车走得最远?
从表中可知,
24
:
7
的比值最大。
蹬一圈的路程
×
车轮周长
前齿轮
齿数
后齿轮齿数
同一辆
自行车周长一定。
比值越大
走得越远。
所以蹬
同样的圈数
,前齿轮齿数为
48
、后齿轮齿数为
14
的变速自行车走得最远。
活动
2
探究变速自行车能变化出的速度
返回
上坡时,要尽可能地省力,变速自行车的前轮和后轮该如何搭配呢?先想一想,试着和同伴们一起探究一下吧!
课堂练习
返回
自行车齿轮工作示意图。
返回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变速自行车能变化的不同速度的种数
=
前齿轮的个数
×
后齿轮的个数(相同速度只能算一种)
返回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