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人教实验版) 第一单元检测题
(90 分钟 100 分)
一、积累运用(21 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 )(3 分)(新改)
A.畸.形(qí) 滞.留(zhì) 眼翳.(yì) 文绉.绉(zhōu)
B.诱.惑(yòu) 胡髭.(zī) 诘.责(jí) 穈.先生(méi)
C.解剖.(pāo) 黝.黑(yǒu) 颔.首(hàn) 一绺.绺(liǚ)
D.锃.亮(zènɡ) 粲.然(càn) 脊.背(jǐ) 庶.祖母(shù)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
A.翻来复去 器宇轩昂 鹤立鸡群 忧郁消沉
B.成群结队 美其名曰 文质彬彬 困惑不解
C.正襟危坐 诚惶诚恐 粗制乱造 藏污纳诟
D.暗然失色 不可名状 美不胜收 微不足道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C.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
玩忽职守....。
D.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4.对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的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2)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3)在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
已经临近。
(4)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在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
A.比喻 引用 排比 拟人 B.拟人 反语 比喻 比喻
C.比喻 反语 比喻 拟人 D.拟人 引用 排比 反语
5.名著阅读。(4 分)
(1)《藤野先生》的作者是_________,本文选自_________。(1 分)
(2)《我的母亲》的作者是_________,著名的_________,他早年积极提倡白话文,对新
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1 分)
(3)列夫·托尔斯泰,一个享誉世界的名字,一个让无数人敬仰的文豪。他的许多作品
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那么,请同学们动动脑筋,想一想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
有哪些?(举两例即可)(2 分)
6.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2)两小题。(5 分)(2015 杭州)
今年母亲节,许多年轻人在微信朋友圈晒文字,秀照片,倾诉对母亲的爱,表达对
母亲的感恩和祝福。而在现实生活中,年轻人往往不太习惯向母亲当面表达感情,他们
或忙于学习,或忙于工作,或因为其他种种原因,很少陪伴母亲。在这个属于母亲的节
日里,他们通过微信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
___________。一方认为,这是年轻人有孝心的表现,值得点赞;另一方认为,这是
作秀,是给别人看的。网友调侃:“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微信朋友圈。”
(1)在第二段横线上填写一句话,使两段文字衔接自然。(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就年轻人表达爱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简洁。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9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13 分)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
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
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
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
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7.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选段的主要内容。(2 分)
8.“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无非”应理解为____________,表达出作者____________的情
感。“这样”指代____________,这一句在结构上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5 分)
9.“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
学生’的速成班……”这里的“确”和“但”表现了什么?(2 分)
10.“实在标致极了。”你怎么理解“标致”一词?(2 分)
11.你认为作者写这一部分内容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请发表一下你的看法。(2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2~14 题。(8 分)(2015 南京)
有一天晚上母亲出去一趟,留下我看家带孩子;我闷得慌,便翻开后父的一本书——大
仲马的《医生札记》,里面夹着两张钞票,一张是十卢布的,一张是一卢布的。书是看不懂
的,我合上它,可是忽然想到,一个卢布不仅可以买《使徒传》,大约还可以买一本讲鲁滨
逊的书。我在这之前不久在学校里才知道有一本这样的书:在严寒的一天,在课间休息时,
我给孩子们讲童话,忽然,其中有个小孩轻蔑地说:
“童话,狗屁,鲁滨逊才是真正的故事呢!”
后来又发现几个小孩是读过鲁滨逊的,大家都夸奖这本书,外祖母的童话不被人欢迎很
使我生气,于是就打算读一遍鲁滨逊,为了也能够说一句:这是狗屁!
第二天我带到学校一本《使徒传》和两卷破烂的安徒生童话,三斤白面包和一斤灌肠。
在弗拉基米尔教堂菜园旁边的又小又黑的铺子里有鲁滨逊,一薄本黄色封面的小书,在第一
页上画着一个戴毛皮圆帽子、披着兽皮的大胡子,这使我不喜欢,可是童话书,别看它们破
烂,连表面看过去也觉得可爱。
中午休息的时候,我和孩子们把面包和灌肠分着吃了,我们开始读一个美妙的童话《夜
莺》,这个童话立刻抓住所有人的心。
“在中国,一切居民都是中国人,连皇帝也是中国人。”我记得,这一句话,由于它的
单纯、含着快乐地微笑着的音乐,还由于它有一种异常美好的东西,使我感到愉快的惊奇。
我在学校里没能把《夜莺》读完,因为时间不够。我回到家里的时候,母亲站在炉台旁,
手拿着煎锅把儿,正在煎鸡蛋,她用奇怪的、遏制的声音问道:
“你拿了一个卢布?”
“拿了;这不是买的书……”
她用煎锅把儿狠狠地打了我一顿,把安徒生的书没收了去,永远藏在不知什么地方,这
比挨打更令人悲伤。
(节选自高尔基《童年》第十二章,刘辽逸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6 年版)
12.为什么“我”本想买讲鲁滨逊的书,却买了安徒生童话?(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联系具体内容,说说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上文和其后的情节来看,一卢布事件给“我”带来了哪些后果?(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18 分)(2015 乐山)
老师! 老师!
阎连科
①我又见着我的老师了,如朝山进香的人见到他自幼就心存感念的一位应愿之神。
②在今年正月,我回家奔三叔的喜丧事。在这闲空间,张老师到了我家里,坐在我家堂
屋的凳子上。乡间室内的空旷和凌乱,分隔着我与老师的距离。相向而坐,喝着白水,削了
苹果,说了很多旧忆的伤感和喜悦,诸如三十几年前在初中读书时,我的学习,我的作业,
我的逃课。
③我老师张梦庚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裹藏着刺骨的寒凉。
④生于上世纪的 20 年代末,老师读书辍学,辍学读书,反反复复,走在田埂与人生的
夹道中,经历了抗战和解放战争,有了 1949 年的红旗飘扬,记忆中从来都是饥饿辛劳,土
改时家里却忽然成了地主。好在,他终归识字,也有文化,祖国的乡村,也最为明白文化的
斤两,虽然文化不一定就是尊严富贵,可让孩子们认字读书,能写自己的姓名和粗通算术,
也是生活的必然部分。于是,老师就成了老师。从一个乡村完小到另一个乡村完小,从一个
乡村中学到另一个乡村中学。直至改革开放后,他被调入县里的一所高中,做了教导主任,
最后主持这个学校的工作。一晃就让他全部人生的金贵岁月,43 个春秋的草木荣枯,都在
布满土尘、青草蓬生的学校里荣枯衰落,青丝白染。
⑤不知道老师对他的人生有何感想,从他写的一本《我这一生——张梦庚自传》的简朴
小册里,读下来却是让人心酸胃涩,想到世事的强大和个人的弱小,想到命运和生命多么像
流水在干涸沙地上蜒蜿涓涓,奔袭挣脱,流着流着,可终归无法挣脱干涸的吞没。最后的结
局是,我们毕业了,老师白发了;我们中年了,老师枯衰了。我们成家立业了,而老师却在
寂静的人生中,望着他曾经管教训斥抚疼过的学生们,过着忆旧的生活,想着那些他依然记
得、可他的学生们早已忘却的往事。
⑥还记得,初一时,他是我的班主任,又主教语文。一天酷暑,我家棉花地里蚜虫遍布,
多得兵荒马乱,人心恐惧,我便邀了班里十几个相好的男同学,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自然,
那一天教室里学生寥寥,老师无法授课而只能让大家捧书阅读。从棉花地里回校的来日上午,
老师质问我为什么带着同学逃课,我竟振振有词地说,是带着同学去棉花地捉了半天蚜虫;
竟又反问老师道,地里蚜虫遍布,我该不该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说蚜虫三天内不除掉去净,
棉花就会一季无收,时间这样急迫,我家人手不够,我请同学们去帮半天,到底又做错了什
么?
⑦事情的结果,似乎我带同学们逃课捉虫正合校规事理,反让老师在讲台上一时有些哑
言。回忆少时的无理取闹,强词夺理,也许正是自己今天在写作中敢于努力把不可能转化为
可能的开始。可是,现在,面对耄耋(mào dié,指年纪八九十岁)老人,给我一生养育呵
护的父辈尊者,我心里三十几年不曾有的内疚,忽然如沙地泉水般汩汩地冒了出来。
⑧我们就那样坐着喝水聊天,说闲忆旧,直至夕阳西下,老师执意要走,不无快意地说
他的子女们都在外工作,孝顺无比。真是天应人愿,让一生坎坷、教书认真的老师,年老时,
子女有成,学生有成,仿佛曲折的枯藤根须,终于也繁漫出了一片森林。
⑨老师从我家离去时,是我扶他站起;离开院子时,是我扶他过的门槛;送至门口远去
时,是我扶他过的一片不平不整的地面。我的父亲离开人世太早,扶着老师的时候,我就像
扶着我年迈的父亲。望着村头远去的父亲般的老师,落日中他如在大地上移动的一棵年迈的
树。直至他在村头缓缓消失,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如同宁静
里我在听我的心跳一样。
⑩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伟大。也许这个世界,凡人才是真正的伟大,而
伟大本身,其实正是一种被遮蔽的大庸大俗吧。
(选自《读者》2015.10,有删改)
15.文章写与老师相见,说了很多旧事。请概括出“我”初中时做的那件事。(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说说文章题目“老师!老师!”有什么特点,用这个标题有什么妙处。(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结合文章,理解第⑨段画线句子的含义。(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为什么说张梦庚老师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裹藏着刺骨的寒凉”?(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者说,就是觉得老师伟大。结合全文,说说张老师的“伟大”表现在哪里。(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 分)
20.请以《母爱,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
地名,一律用 a、b、c 等英文字母代替;④不得抄袭。
八年级语文(下)(人教实验版) 第一单元检测题
参考答案
1.D(A 项中的“畸”应读 jī,B 项中的“诘”应读 jié,C 项中的“剖”应读 pōu。)
2.B(A.复—覆;C.乱—滥,诟—垢;D.暗—黯。)
3.C(A.济济一堂: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用于“观光购物的人”不合适。B.无
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成绩优秀并不罕
见,用在这里不合适。D.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比喻做事
圆滑。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4.C[(1)是将“樱花”比作“轻云”,运用了比喻修辞;(2)“正人君子”加引号,是反
语;(3)将没有受教育之前的“我”比作“大雾中的航船”,是比喻;(4)将大自然拟人
化,运用了拟人修辞。]
5.(1)鲁迅 《朝花夕拾》 (2)胡适 学者 (3)示例:《战争与和平》《复活》 解
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要注意平时多积累,除了掌握课内所学的,还要拓展出去。
6.(1)年轻人表达爱的方式引起了争议
(2)示例①:这是年轻人有孝心的表现。因为有些年轻人不习惯当面表达感情,且因为
各种原因缺少陪伴时间,微信晒爱不失为一种可取的形式。
示例②:这是年轻人作秀,是表演。且不说母亲们能否看到微信,即使能看到,这种通过
网络表达的情感也比较虚幻,不如实实在在多陪伴。
解析:(1)从第二段可以看出“微信晒孝心”这一举动引起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看
法,那么这个过渡句子就可以从“争议”入手来写,让两段自然衔接。(2)可以针对“微
信晒孝心”这一举动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肯定或者否定一个方面入手来谈,只要言之有理
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去答。
7.主要写“我”见到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的所见所感。 解析:这个选段节选的是《藤
野先生》中的前三段,写了“我”刚到东京时的见闻和感受。
8.只不过 对东京的失望 “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丑行 这一句领起后面两段的内
容,写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反感,为下文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了伏笔。 解
析: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要注意结合词语所在的语境来理解。这句话充分表现了“我”对
东京的失望之情。这句话领起下文“清国留学生”在东京的种种丑行,为下文“我”去其
他地方看看埋下伏笔,具有引起下文的作用。
9.“确”表示肯定花的漂亮;“但”表转折,花虽然漂亮,可是人却是丑陋的,令人作呕。
解析:“我”来到东京,看到东京的樱花确实很漂亮,表现了一种证实后的肯定。但“清
国留学生”在这美景中的丑行丑态,却让“我”感到作呕。
10.“标致”的本义是妩媚动人,多用在女性身上。此处用来形容“清国留学生”,是反语。
解析:鲁迅先生写作时喜欢用反语来讥讽丑恶的现实。用“标致”来形容“清国留学生”,
显然是反语,表达了“我”的厌恶之情。
11.作者在这一部分写了在东京的所见所感,“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促使其对东京失望,
为下文他离开东京到仙台见到藤野先生做了铺垫。或者说这一部分写“清国留学生”学
跳舞、赏樱花是作者离开东京到仙台从而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答对大意即可) 解
析:正是由于“我”在东京的所见,令“我”失望,“我”才离开东京去仙台,从而能够
见到藤野先生。
12. 因为安徒生童话的表面让人觉得可爱;也因为“我”本不喜欢讲鲁滨逊的书,想买这书
只是为了读后反驳同学;还因为外祖母常给“我”讲童话,“我”对童话有很深的感情。
解析:本题针对前四段而设,做此题需要逆向抽丝剥茧,先根据题目要求,从第四段末
提炼出“因为安徒生童话的表面让人觉得可爱”一条;再顺着往上找,从第三段提炼出
“因为‘我’本不喜欢讲鲁滨逊的书,想买这书只是为了读后反驳同学”一条;然后继
续往上文找,结合原著,从前三段中提炼出“因为外祖母常给‘我’讲童话,‘我’对童
话有很深的感情”一条。
13.“我”是一个热爱读书的孩子,从“我”拿了一卢布后买书、读书与书被没收后的难过
可以看出;“我”也是一个大方的孩子,“我”把书籍和食品与同学分享;“我”还是一个
诚实的孩子,母亲问起一卢布的时候,“我”坦然承认是自己拿的。 解析:本题针对全
文而设,通读选文,找出写“我”的行为的情节,发现写得最多的是读书的情节,如开
头的“闷得慌”翻《医生札记》,想用一卢布买《使徒传》和讲鲁滨逊的书,但最后买了
《使徒传》和破烂的安徒生童话,并把它们带到学校读。结尾被母亲狠狠揍了一顿,不
觉痛苦,反为书被没收而伤心,通过对比,写出了“我”对书的痴迷热爱,从这些可以
提炼出“‘我’是一个热爱读书的孩子”。另外,“我”把三斤白面包和一斤灌肠与同学们
分着吃,还一起分享书籍,突出“我”的大方。篇末母亲质问一卢布哪儿去了的时候,
“我”坦然承认是自己拿的,表明“我”的诚实。
14.此事让“我”受到母亲的责罚,安徒生童话被没收了。此事被后父传扬,“我”遭到同学
们的嘲笑,“我”不想上学了。 解析:仔细审题,“哪些后果”表明要归结的答案不止
一条;再读题,发现答案并没有蕴藏在选文中,这是一道拓展的名著阅读题,答案在名
著中。根据日常阅读的高尔基的《童年》这一名著积累的知识,根据采分点确定答案有
两条:受到责罚,安徒生童话被没收;在后父的传扬下,遭到同学们耻笑,“我”因此不
想上学。
15.“我”在酷暑的一天带同学逃课帮母亲捉蚜虫,还强词夺理顶撞张老师。(要点:“逃课”
“捉蚜虫”“顶撞”) 解析:解答本题,可依据题干中“‘我’初中时做的那件事”,先
在文中找到目标段落,很明显是在第⑥、⑦段“还记得……忽然如沙地泉水般汩汩地冒
了出来”这部分。再依据“什么人、在何时、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情”的格式去组织
答案。从选定文段中可看出:什么人——“我”;什么时间——一天酷暑;什么情形下—
—“我”家棉花地里蚜虫遍布,多得兵荒马乱,人心恐惧;做什么事——带着同学逃课,
去棉花地里帮母亲捉了半天蚜虫,还强词夺理顶撞张老师。
16.文章题目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和感叹号(感叹句)。这样既强调了人物的身份,又表达
了作者对老师崇敬和赞美的强烈感情,起到吸引、震撼读者的作用。 解析:本题是对
标题的鉴赏,即要答出标题的特点。要从标题的用词、修辞手法、标点符号等所起的作
用去回答。标题的妙处(作用)一般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来分析。就本题而言,标
题“老师!老师!”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和感叹号(感叹句),强调了文章的写作对象
——老师。就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来看,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老师崇敬和赞美的强烈感情,
运用“老师!老师!”这个题目起到吸引读者读下去、让读者感到震撼的作用。
17.虽然张老师的背影在眼前消失了,但是张老师的形象和精神还留在“我”心中,让“我”
像听心跳一样时常清晰记起,这表达了“我”对张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深情难忘。(可以不
分析,直接答含义即可) 解析:解答本题时,要带着题干提出的问题通读全文,并从
中提取相关信息。(1)从设题点前面的一句“我的父亲离开人世太早,扶着老师的时候,
我就像扶着我年迈的父亲”可看出“我”已经把老师当成了“父亲”,说明“我”对老师
的挚爱和深情。(2)画线句中“缓缓消失”但“我还看见”,说明虽然老师的背影已经消
失在眼前,但是他的形象和精神依然留在“我”心中,让“我”像听心跳一样时常清晰
记起。
18.张老师默默扎根教育,辗转多校,过着一种平凡清贫的教书生活,他的一生“清寂”。他
事业有成,为教育做出了贡献;子女成才,家庭幸福:因此充满了“暖意”。但是,他一
生清苦,命运坎坷,不被人重视,不被人记起,因此他的人生充满“寒凉”。 解析:
理解题干是回答本题的关键。“清寂”是指清贫、寂寞,他一生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扎
根教育,辗转多校,过着一种平凡清贫的教书生活;“暖意”是指他的幸福,他教书育人,
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洒在教育上,尽到了一个教师的责任,子女成才,家庭幸福;“寒凉”
是指他一生清苦,命运坎坷,不被人重视,不被人记起。
19.他热爱教育,默默坚守教坛 43 年,一生的金贵岁月奉献给了教育,培养学生成才;他关
爱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受学生敬仰。 解析:(1)理解题干中“伟大”的含义:
默默无闻、甘愿清贫、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宽容学生、无私奉献、教书育人。(2)从
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归纳概括。“从一个乡村完小到另一个乡村完小,从一个乡村中学到
另一个乡村中学”“一晃就让他全部人生的金贵岁月,43 个春秋……”——热爱教育,
把一生奉献给教育;“事情的结果,似乎我带同学们逃课捉虫正合校规事理,反让老师在
讲台上一时有些哑言”——宽容学生、热爱学生。
20.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
作文题目是《母爱,触动了我的心灵》。首先指出要写“母爱”,其次点明对象是“我”,
再次通过分析我们得知题目中的关键词是“触动”。因此我们要写出“我”是怎样被“母
爱”触动的,“母爱”为什么会令“我”有所触动。
我们写作时首先要选定一种文体,尽量选用记叙文、散文等易抒情文体。写作过程
中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人和事的记叙、描写要具体,取材时可以以小见大,尽量选
用自己熟悉的生活素材。
同时,注意写出新意。作文,贵在创新。例如:内容新颖、结构精巧、语言鲜活等
创新写法都能引人入胜。
例文:
母爱,触动了我的心灵
母爱是一盏盏路灯,为我驱除黑暗,独留光明;母爱是一根根琴弦,触动了我的心
灵;母爱是一把雨伞,为我遮风挡雨;母爱是……
还记得看过一篇文章,名字叫《藏羚羊的跪拜》,写的是一位老猎人早晨走出家门,
看见在不远处有一只肥健的藏羚羊,他不禁眼前一亮,急忙取出一支猎枪,正当他来到
藏羚羊面前,举起枪对准它时,这只母藏羚羊突然间跪了下来,两行热泪涌出它那双美
丽而又无助的眼睛似乎在哀求着,老猎人心里一颤,但还是闭上了眼睛,山谷里回荡着
一声枪响,藏羚羊死了,但它仍跪在地上,那泪痕依稀可见。老猎人回到屋里,辗转反
侧,久久不能入睡。第二天,当老猎人出门剖开它的腹部时,惊呆了,它的肚子里有一
只已经成形但并未来得及出生的小藏羚羊,猎人觉悟了:它之所以跪下来,用哀求的眼
神望着他,只是为了保护它腹中未出生的孩子。
保护儿女,动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在 5•12 大地震中,母爱的无私与真挚,得以再次呈现。
她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但她死亡的姿势很特别:双膝跪着,双手向
前匍匐着,身体弓着,当救援人员来到她面前时,感到很惊异。后来,在她的身体下面,
人们发现了一个还在襁褓中的婴儿,里面还发现了一部手机,上面有一条未发出去的短
信:宝贝,如果你还活着,请记住,我爱你。这感人的一句话,这生命最后时刻的举动,
让我不禁潸然泪下。
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有一位伟人说过:“伟大的母爱永远是孩子安全的庇护所,它是孩子成人强大的保
护。”
母爱是大海,那我就是一条小鱼,永远离不开她的胸怀。
母爱是雨露,那我就是一棵小树,永远离不开她的滋润。
母爱是琴弦,那我就是跳动的音符,永远拨动我的心灵。
点评:本文首尾采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母爱”的含义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中间部分运用了两个事例——藏羚羊为腹中的小羚羊跪拜猎人和 5·12 大地震中一位母亲
为保护自己的孩子而双膝跪地而亡。采用记叙和抒情有机组合的方式,使文章不板滞而充
满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