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1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ID:614052

大小:320.5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03-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 本试卷满分:120 分 考试时间:100 分钟 命题人:张岱 一、积累(共 19 分) ☆1、天灾通常是不可预料的,灾难面前,我们遭受了挫折,但也收获了感动;灾难面前,我们没有 被击垮,而是在大爱的包裹下更加坚强。灾难给了我们什么?请写出你的感悟。相信你一定能写得 正确、规范、美观。(2 分) ☆2、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油光可鉴(jiàn) 深恶(è)痛疾 文绉绉(zhōu) 颔(hàn)首低眉 B. 广袤(mào)无垠 迁徙(xǐ) 风雪载(zǎi)途 睥(pì)睨(nì) C. 稽(qǐ)首 祈(qǐ)祷 相形见绌(chù) 蓬蒿(gāo) D. 缄(jiān)默 即物起兴(xìng) 樯倾楫(jí)摧 清冽(liè) 答:【 】 ☆3、下列每组词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字书写在方格内。(2 分) A、正襟危座 器宇轩昂 诚惶诚恐 粗制滥造 B、无可置疑 广袤无垠 冥思暇想 长吁短叹 C、精巧绝伦 与有荣焉 莫衷一事 引经据典 D、不求甚解 悄怆幽邃 恃才放廓 静影沉璧 ☆4、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是( )(3 分) A、李东别出心裁....,制作的航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B、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C、这些豆蔻年华....的小伙子,也许在没有喝酒前想也不敢想能干出这些伤天害理的事。 D、“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宇航员成功迈向太空,是 2008 年举世瞩目....的大事。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再塑生命》作者海伦·凯勒,美国。代表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B、《海燕》作者高尔基,代表作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海燕》是“幻想曲”《春天的旋 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C、《藤野先生》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本文两条线索:明线:与藤野先生交往及怀念;暗线: 思想感情的变化。 题号 一 二 三 四 合计 (一) (二)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A B C D D、《醉翁亭记》作者欧阳修,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乐”字为本文文眼。 ☆6、根据要求把古诗文名句补写完整。(4 分)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 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是声息相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安石《登飞来峰》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 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忘我为人的精神,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 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己亥杂诗》中阐明事物具有两重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3 分) 《名人传》作者是 20 世纪上半叶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本书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 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请同学们谈谈阅读本 书后的感受。 二、文言文阅读(13 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8-11 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 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8、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 )(3 分) A.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B.朝.而往,暮而归 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D.山间.之朝暮也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E.而乐亦无穷.也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 分) ☆10、上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作者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4 分) 11、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 得分 评卷人 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4 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 38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2-16 题(20 分) 家园落日 很久以来,我都有种感觉:同是那个太阳,落日比朝阳更富爱心。 说不清楚这是因为什么,当然也可能是:眼睁睁看它又带走一份岁月,英雄终将迟暮的惺惺惜 惺惺,想到死的同时就想到了爱…… 这么说着我想起已到过许多地方,见过各种落日。 戈壁落日很大,泛黄古旧,半透明,边缘清晰如纸剪。此时起了风。西北一有风则苍劲,芨芨 草用力贴紧了地,细沙水汽一般游走,从太阳那边扑面而来,所以感到风因太阳而起;恍惚之间, 太阳说没了就没了,一身鬼气。 云海落日则很飘忽柔曼,宛若一颗少女心。落呀落,落到深渊了吧,突然又在半空高悬,再突 然又整个不见了,一夜之后从背后起来。它的颜色也是变化的——我甚至见过紫色的太阳。这时候 连那太阳是否属实都没有把握。 平原落日总是一成不变地渐渐接近地平线,被模糊的土地浸润似的吞食。吞到一半,人没了耐 心,扭头走开。再回头,什么都没啦,一粒种子种进了地里。 看大海落日是在美国。或许因为是别人的太阳,总感到它的生分不遂意:你无论如何也看不到 太阳是怎样浸进海水的,隔得还有一巴掌高吧,突然就粘在了一起——趁你眨眼的时候。这时美国 朋友便骄傲地说,看,一颗水球在辉煌地接纳火球了。我说唔,唔唔。 说到底,我看得最多的,还是浅缓起伏的田野之上的落日。一说起它想到庄稼和家园的落日, 普通得就像一个人。 在我居住的中国川东,就是这种太阳。 我常常单骑出行,驻足国道,倚车贪看丘陵落日。 那地势的曲线是多层的,颜色也一一过渡,从青翠到浓绿,从浓绿到黛青,而最近夕阳之处一 派乳白,那是盆地特有的雾霭。 似乎一下子静了一阵,太阳就这样下来了:红得很温和,柔软得像泡过水,让我无端想起少女 的红唇和母亲的乳头。 有时候有如带的云霞绕在它的腰际。 有时候是罗伞般的黄桷树成了它的托盘。 农舍顶上如缕的炊烟飘进去了,化掉了;竹林在风中摇曳,有时也摇进去了。 当路人不顾这一切时,我很焦急,很想说,喂,看哪! 两只小狗在落日里追逐;老牛在落日里舐犊……有一天一个老农夹在两匹马之间,在光滑的山 得分 评卷人 脊里走进了太阳。马驮着驮子。老农因为老了,上坡时抓着前面的马尾巴。后面的马看见了,就将 自己的尾巴不停地摇着。 我不禁热泪出眶,一种无法描述的爱浸透全身。 这个迟暮的老农!他随心所欲的自在旷达让我羞愧……我突然想到就人生而言,迟暮只有一瞬, 长的只是对迟暮的忧虑而已。 这个起伏田野的落日啊……我曾经反复思索这种落日为什么特别丰富——曲线?层次?人物活动? 抑或角度的众多? 最终承认:仅仅因为它是家园落日。 家园!这个毫无新意的单纯的话题! 家园的感觉何以如此说不清?譬如在我生长的重庆——我心知凡是它能给予我的,其他地方也能 给予,然而一切的给予,又代替不了家园 关于这个,一切的学术解释都是肤浅,似是而非的。只能说:家园就是家园。 而人在家园看落日,万种感觉也许变幻不定,有一种感觉却生死如一: 那才是我的太阳啊! 12、本文以什么为线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 分) 13、文章写了几种情况下的落日?请简要概括各自的特点。(5 分) 14、文章的开头作者写道:“同是那个太阳,落日比朝阳更富爱心”,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3 分) ☆15、作者在描述“家园落日”时,就“落日”本身着笔很少,而更多地描绘了丘陵、树木、农舍、 人物等。请结合文意,简要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4 分) ☆16、文章倒数第三自然段说“家园就是家园”,而文章最后又说“那才是我的太阳啊”。结合自 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7-21 题(18 分) “能吞能吐”的森林 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一片 10 万亩面积的森林, 相当于一个 200 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 少它能吐。"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 说起森林的功劳,那还多得很。它除了为人类提供木材及许多种生产生活的原料之外,在维护 生态环境方面也是功劳卓著,它用另一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类。因为地球在形成之初,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很少,气温也高,生物是难以生存的。大约在 4 亿年以前,海里 的先进植物登陆,陆地才产生了森林。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氧气,调 节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地球上才最终有了人类。所以科学家又称森林是"吞碳吐氧机 "。 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维护地球生态 环境的这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是其他任何物体都不能取代的。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植树造 林,并且保护好森林。目前,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的是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近 200 年间, 地球上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以上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 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 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生存。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水分蒸发加 快,改变了气流的循环,使气候变化加剧,从而引发热浪、飓风、暴雨、洪涝及干旱。 为了使地球的这个"能吞能吐"的绿色之肺恢复健壮,以改善生态环境,抑制全球变暖,减少水 旱等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大力植树造林,使每一座荒山都绿起来。 17、本文的标题简洁、贴切而又颇富新意,文中__________既是对森林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的高度 评价,也是对本文内容的高度概括。(2 分) 18、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抑制的办法有那些?(4 分) ☆19、怎样理解森林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类”?(4 分) ☆20、举例说明这篇文章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 分) 21、根据自己的认识,就保护森林的具体措施向有关部门写一份建议书。(4 分) ☆四、写作(50 分) 阳光是自然的,万物生长需要阳光,生命的勃发需要阳光;阳光又是生活的,生 活中的阳光,可以是支持、鼓励,可以是理解、信任,可以是帮助、引导,还可以是一方自由呼吸 的空间、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一次锻炼自我的机会..... 请以“阳光”为话题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1) 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2)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得分 评卷人 (3)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参考答案: 一、积累:1、略 要求书写工整,无错别字。(2 分)2、D (2 分) 3、A 坐 B 遐 C 是 D 旷(每 字 0.5 分) 4、C 5、B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安得 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7、阅读感受:①人生难免 会遇到磨难,生活也并非充满了鲜花和欢乐; ②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③评价人物要持人的品质和价值,而不能以貌取人,以偏概全。 二、文言文阅读 8、BD(3 分) 9、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 10、范仲淹以岳阳楼的“气象万千”引发迁客骚人的种种“览物之情”,欧阳修通过一天之间和一 年之间的景色变化引出“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的观点。基本意思对即可。(4 分) 11、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1 分)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立足 于个人的得失和荣辱,因而他们的种种“览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异。(2 分)欧阳修的立足 点是“民”,他与民同乐,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把百姓的安居乐业作为自己的理想。这就是 他们的根本区别。基本意思对即可。(2 分)(共 4 分) 三、现代文阅读 (一)12.本文以“落日”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和热爱。(本题 4 分,每问 2 分) 13.文章写了五种情况下的落日,各自的特点是:①戈壁落日,一身鬼气;②云海落日,飘忽柔曼; ③平原落日,一成不变,④大海落日,生分不遂意;⑤家园(田野、丘陵)落日,亲切温暖(温和、柔 软)。(本题 5 分,每个特点概括准确得 1 分) 14.眼睁睁看它又带走一份岁月,英雄终将迟暮的惺惺惜惺惺,想到死的同时就想到爱。(3 分) 15.全文看“落日”只是行文的线索,作者爱“家园落日”的根本用意在于爱“家园”,因而把描 写重点放在了那些最能体现家园特色的景物上,这些景物更具体地体现了作者爱家园的情怀(4 分) 16.对家园的热爱、依恋是一种与生俱来、生死如一、永难割舍的情感,是无法也不需要用生硬的 道理说清楚的。家园是“我”心中的太阳,这更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热爱的强烈的思想感情。(4 分) (二)17."吞碳吐氧机" 18.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水分蒸发加快,改变了气流的循环,使气候变化 加剧,从而引发热浪、飓风、暴雨、洪涝及干旱。 19.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氧气,调节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 地球上才最终有了人类。 20.打比方(把森林比作绿色之肺)、举例子等 21.①相关林业环保部门应对保护森林引起重视;②宣传森林的巨大作用和毁坏森林带来的危害 ③各个部门相互协调加大植树造林力度;④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惩破坏森林者 ⑤出台相关政策奖励 植树造林方面有突出贡献者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