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中学高三考前指导压题卷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如皋中学高三考前指导压题卷及答案

ID:614105

大小:395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03-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江苏省如皋中学 2010 届高三考前指导最后一卷(压题卷) (参考部分名校的最后一卷) 1 . ( 填 空 题 压 轴 题 : 考 查 分 段 函 数 的 单 调 性 , 字 母 运 算 等 ) 已 知 函 数 f(x)= 3 (2 1) 3 4, , a x a x t x x x t        ,无论 t取何值,函数 f(x)在区间(-∞,+∞)总是不单调.则 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答案: 1 2 a  2.(三角与向量:考查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公式,解三角形,三角与向量数量积) 设 ABC 的三个内角 , ,A B C所对的边分别为 , ,a b c,且满 (2 ) 0a c BC BA cCA CB         . (Ⅰ)求角 B的大小; (Ⅱ)若 2 3b  ,试求 AB CB   的最小值. 答案: 2 , 2 3 B    3. (立体几何:考查垂直与平行的判断)如图,在四棱锥 P ABCD 中, 平面 PAD 平面 ABCD, AB DC∥ , PAD△ 是等边三角形,已知 4AD  , 4 3BD  , 2 8AB CD  . (Ⅰ)设M 是 PC上的一点,证明:平面MBD 平面 PAD; (Ⅱ)当M 点位于线段 PC什么位置时, PA∥平面MBD? 证明:(Ⅰ)在 ABD△ 中, ∵ 4AD  , 4 3BD  , 8AB  ,∴ 2 2 2AD BD AB  . ∴ AD BD . 又 ∵平面 PAD 平面 ABCD, 平面 PAD平面 ABCD AD , BD 平面 ABCD, ∴ BD 平面 PAD. 又 BD 平面MBD, ∴平面MBD 平面 PAD. (Ⅱ)当M 点位于线段 PC 靠近 C 点的三等分点处时, PA∥平面MBD. 证明如下:连接 AC,交 BD于点 N,连接 MN. ∵ AB DC∥ ,所以四边形 ABCD是梯形. ∵ 2AB CD ,∴ : 1: 2CN NA . 又 ∵ : 1: 2CM MP  ,∴ :CN NA  :CM MP,∴ PA∥MN. ∵MN 平面MBD,∴ PA∥平面MBD . A B C M P D 4.(解几:考查椭圆的有关几何性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曲线的轨迹,存在性问题与定值问 题等)已知椭圆   2 2 2 2 1 0x y a b a b     和圆O: 2 2 2x y b  ,过椭圆上一点 P引圆O的 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 ,A B. (1)(ⅰ)若圆O过椭圆的两个焦点,求椭圆的离心率 e的值; (ⅱ)若椭圆上存在点 P,使得 90APB   ,求椭圆离心率 e的取值范围; (2)设直线 AB 与 x 轴、 y 轴分别交于点 M , N ,问当点 P 在椭圆上运动时, 2 2 2 2 a b ON OM  是否为定值?请证明你的结论. 解:(1)(ⅰ)∵ 圆O过椭圆的焦点,圆O: 2 2 2x y b  ,∴ b c , ∴ 2 2 2 2b a c c   , 2 22a c ,∴ 2 2 e  . (ⅱ)由 90APB  及圆的性质,可得 2OP b ,∴ 2 2 22 ,OP b a  ∴ 2 22a c ∴ 2 1 2 e  , 2 1 2 e  . (2)设 0      0 0 1 1 2 2, , , , ,P x y A x y B x y ,则 0 1 1 0 1 1 y y x x x y     , 整理得 2 2 0 0 1 1x x y y x y   2 2 2 1 1x y b  ∴ PA方程为: 2 1 1x x y y b  , PB方程为: 2 2 2x x y y b  . 从而直线 AB 的方程为: 2 0 0x x y y b  .令 0x  ,得 2 0 bON y y   ,令 0y  , 得 2 0 bOM x x   ,∴ 2 2 2 22 2 2 2 2 0 0 2 2 4 4 2 a y b xa b a b a b b bON OM      ,∴ 2 2 2 2 a b ON OM  为 定值,定值是 2 2 a b . 5.(解几备选)已知椭圆 2 2 2 2 1( 0)x y a b a b     的左、右焦点分别是 1 2( ,0), ( ,0)F c F c ,Q是椭 圆外的动点,满足 1| | 2 .FQ a  点 P 是线段 F1Q 与该椭圆的交点,点 T 在线段 F2Q 上,并且满 足 2 20,| | 0PT TF TF      . (Ⅰ)设 x为点 P 的横坐标,证明 1| | cF P a x a    ; (Ⅱ)求点 T的轨迹 C的方程; (Ⅲ)试问:在点 T 的轨迹 C 上,是否存在点 M,使△F1MF2的面积 S= .2b 若存在,求∠F1MF2 的正切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 Ⅰ ) 设 点 P 的 坐 标 为 ( x,y ) , 由 P ( x,y ) 在 椭 圆 上 , 得 2 2 2 2 2 2 1 2| | ( ) ( ) bF P x c y x c b x a         2( ) .ca x a   又由 ,x a  知 0ca x c a a      , 所以 1| | .cF P a x a    (Ⅱ) 当 0|| PT 时,点( a,0)和点(- a,0)在轨迹上. 当 | | 0PT   且 2| | 0TF   时,由 2| | | | 0PT TF    ,得 2PT TF   . 又 2| | | |PQ PF   ,所以 T为线段 F2Q的中点. 在△QF1F2中, 1 1| | | | 2 OT FQ a    ,所以有 2 2 2.x y a  综上所述,点 T的轨迹 C的方程是 2 2 2.x y a  (Ⅲ) C上存在点M( 00 , yx )使 S= 2b 的充要条件是 2 2 2 0 0 2 0 , 1 2 | | . 2 x y a c y b        ③ ④ 由③得 ay || 0 ,由④得 .|| 2 0 c by  所以,当 c ba 2  时,存在点M,使 S= 2b ;当 c ba 2  时,不存在满足条件的点M. 当 c ba 2  时, 1 0 0 2 0 0( , ), ( , )MF c x y MF c x y         , 由 2 2 2 2 2 2 1 2 0 0MF MF x c y a c b         , 1 2 1 2 1 2| | | | cosMF MF MF MF FMF        , 2 1 2 1 2 1 | | | | sin 2 S MF MF FMF b      ,得 .2tan 21  MFF 6.(应用题)已知某种稀有矿石的价值 y (单位:元)与其重量(单位:克)的平方成正 比,且3克该种矿石的价值为54000元。 ⑴写出 y(单位:元)关于(单位:克)的函数关系式; ⑵若把一块该种矿石切割成重量比为1:3的两块矿石,求价值损失的百分率; ⑶把一块该种矿石切割成两块矿石时,切割的重量比为多少时,价值损失的百分率最大。 (注:价值损失的百分率 100%   原有价值 现有价值 原有价值 ;在切割过程中的重量损耗忽略 不计) 解⑴依题意设 2 ( 0)y k   ,又当 3  时, 54000y  ,∴ 6000k  , 故 26000 ( 0)y    。 ⑵设这块矿石的重量为 a克,由⑴可知,按重量比为1:3切割后的价值 为 2 21 36000( ) 6000( ) 4 4 a a ,价值损失为 2 2 21 36000 (6000( ) 6000( ) ) 4 4 a a a  , 价值损失的百分率为 2 2 2 2 1 36000 [6000( ) 6000( ) ] 4 4 100% 37.5% 6000 a a a a     。 ⑶解法 1:若把一块该种矿石按重量比为 :m n切割成两块,价值损失的百分率应为 2 2 2 21 [( ) ( ) ] ( ) m n mn m n m n m n       ,又 2 2 2 2 ( )2 12 ( ) ( ) 2 m n mn m n m n       ,当且仅当m n 时 取等号,即重量比为1:1时,价值损失的百分率达到最大。 解法 2:设一块该种矿石切割成两块,其重量比为 :1x ,则价值损失的百分率为 2 2 2 1 21 [( ) ( ) ] 1 1 2 1 x x x x x x        ,又 0x  ,∴ 2 1 2x x  , 故 2 2 2 1 2 1 2 2 2 x x x x x x      ,等号当且仅当 1x  时成立。 答:⑴函数关系式 26000 ( 0)y    ; ⑵价值损失的百分率为37.5%; ⑶故当重量比为1:1时,价值损失的百分率达到最大。 7.(数列压轴题)已知无穷数列{an}中,a1,a2,…,am是首项为 10,公差为-2的等差数 列;am+1,am+2,…,a2m是首项为 1 2 ,公比为 1 2 的等比数列(其中 m≥3,m∈N*),并对 任意的 n∈N*,均有 an+2m=an成立. (1)当 m=12时,求 a2010; (2)若 a52= 1 128 ,试求 m的值; (3)判断是否存在 m(m≥3,m∈N*),使得 S128m+3≥2010成立?若存在,试求出 m的值;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m=12时,数列的周期为 24. ∵2010=24×83+18,而 a18是等比数列中的项, ∴a2010=a18=a12+6= 61 1( ) 2 64  . (2)设 am+k是第一个周期中等比数列中的第 k项,则 am+k= 1( ) 2 k . ∵ 71 1( ) 128 2  ,∴等比数列中至少有 7项,即 m≥7,则一个周期中至少有 14项. ∴a52最多是第三个周期中的项. 若 a52是第一个周期中的项,则 a52=am+7= 1 128 . ∴m=52-7=45; 若 a52是第二个周期中的项,则 a52=a3m+7= 1 128 .∴3m=45,m=15; 若 a52是第三个周期中的项,则 a52=a5m+7= 1 128 .∴5m=45,m=9; 综上,m=45,或 15,或 9. (3)2m是此数列的周期, ∴S128m+3表示 64个周期及等差数列的前 3项之和. ∴S2m最大时,S128m+3最大. ∵S2m= 2 2 1 1[1 ( ) ]( 1) 1 11 125 12 210 ( 2) 11 1 ( ) 12 2 2 4 21 2 m m m mmm m m m               , 当 m=6时,S2m=31- 1 64 = 6330 64 ; 当 m≤5时,S2m< 6330 64 ; 当 m≤7时,S2m< 211 125(7 ) 2 4    =29< 6330 64 . ∴当 m=6时,S2m取得最大值,则 S128m+3取得最大值为 64× 6330 64 +24=2007. 由此可知,不存在 m(m≥3,m∈N*),使得 S128m+3≥2010成立. 8.(数列压轴题备选)已知数列 }{ na 的通项公式是 12  n na ,数列 }{ nb 是等差数列,令 集合 },,,,{ 21  naaaA  , },,,,{ 21  nbbbB  , *Nn .将集合 BA 中的元素按 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构成的数列记为 }{ nc . (1)若 ncn  , *Nn ,求数列 }{ nb 的通项公式; (2)若 BA ,数列 }{ nc 的前 5项成等比数列,且 11 c , 89 c ,求满足 4 51  n n c c 的正整数 n的个数. 答案: (1) nb n 或 1n  或 2n  (2)分类讨论:数列 1 2 3 4 5 9{ } , , , , , ,nc c c c c c c 若 2 2c  ; 3 2c  ; 4 2c  ; 5 2c  . 只有 3 2c  满足,数列{ }nc 为 1, 2,2,2 2,4,4 2, , 2nb n . 满足 4 51  n n c c 的 n的值为 1,2,3,4,6共 5个. 9.(函数压轴题:)已知函数    | | 2 0, 1x xf x a a a a     , (1)若 1a  ,且关于 x的方程  f x m 有两个不同的正数解,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记函数      , 2,g x f x x     ,若  g x 的最值与 a无关,求 a的取值范围. 解:(1)令 xa t , 0x  ,因为 1a  ,所以 1t  ,所以关于 x的方程  f x m 有两个不同 的正数解等价于关于 t的方程 2t m t   有相异的且均大于 1 的两根,即 关于 t的方程 2 2 0t mt   有相异的且均大于 1的两根, 所以 2 2 8 0, 1, 2 1 2 0 m m m             , 解得 2 2 3m  ,故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区间 (2 2,3) . (2) | |( ) 2 , [ 2, )x xg x a a x     ①当 1a  时, a) 0x  时, 1xa  , ( ) 3 xg x a ,所以 ( ) [3, )g x   , b) 2 0x   时, 2 1 1xa a   ( ) 2x xg x a a  ,所以  22 1 '( ) ln 2 ln ln x x x x a g x a a a a a a       ⅰ当 2 1 1 2a  即 41 2a  时,对 ( 2,0)x   , '( ) 0g x  ,所以 ( )g x 在[ 2,0) 上递增, 所以 2 2 2( ) [ ,3)g x a a   ,综合 a) b) ( )g x 有最小值为 2 2 2a a  与 a有关,不符合 ⅱ当 2 1 1 2a  即 4 2a  时,由 '( ) 0g x  得 1 log 2 2 ax   ,且当 12 log 2 2 ax    时, '( ) 0g x  ,当 1 log 2 0 2 a x   时, '( ) 0g x  ,所以 ( )g x 在 1[ 2, log 2] 2 a  上递减,在 1[ log 2,0] 2 a 上递增,所以 min 1( ) log 2 2 ag x g        2 2,综合 a) b) ( )g x 有最小值为 2 2与 a无关,符合要求. ②当 0 1a  时, a) 0x  时, 0 1xa  , ( ) 3 xg x a ,所以 ( ) (0,3]g x  b) 2 0x   时, 2 11 xa a   , ( ) 2x xg x a a  , 所以  22 1 '( ) ln 2 ln ln x x x x a g x a a a a a a       0 , ( )g x 在[ 2,0) 上递减, 所以 2 2 2( ) (3, ]g x a a   ,综合 a) b) ( )g x 有最大值为 2 2 2a a  与 a有关,不符合 综上所述,实数 a的取值范围是 4 2a  . 附加题 22,23 10. 22(空间向量) 11.已知斜三棱柱 1 1 1, 90 ,ABC ABC BCA AC BC    ,, 1A在底面 ABC上的射影恰为 AC 的 中点 D,又知 1 1BA AC 。 (I)求证: 1AC 平面 1A BC; (II)求求二面角 1A A B C  余弦值的大小 【解】(I)如图,取 AB的中点 E,则 //DE BC,因为BC AC , 所以DE AC ,又 1AD  平面 ABC, 以 1, ,DE DC DA 为 , ,x y z轴建立空间坐标系, 则  0, 1,0A  ,  0,1,0C ,  2,1,0B ,  1 0,0,A t ,  1 0,2,C t ,  1 0,3,AC t  ,  1 2, 1,BA t    ,  2,0,0CB   ,由 1 0AC CB    ,知 1AC CB , 又 1 1BA AC ,从而 1AC  平面 1A BC; (II)由 1AC   2 1 3 0BA t     ,得 3t  。 设平面 1A AB的法向量为  , ,n x y z  ,  1 0,1, 3AA   ,  2,2,0AB   ,所以 1 3 0 2 2 0 n AA y z n AB x y               ,设 1z  ,则  3, 3,1n    所以点 1C 到平面 1A AB的距离 1| | 2 21 7| | AC nd n      。 (III)再设平面 1A BC的法向量为  , ,m x y z  ,  1 0, 1, 3CA    ,  2,0,0CB   , 所以 1 3 0 2 0 m CA y z m CB x               ,设 1z  ,则  0, 3,1m   , 故 7cos , 7| | m nm n m n           ,根据法向量的方向, 可知二面角 1A A B C  的余弦值大小为 7 7 11.(考查:排列组合,数学归纳法,概率等)用 , , ,a b c d 四个不同字母组成一个含 1n *)( Nn 个字母的字符串,要求由a开始,相邻两个 字母不同. 例如 1n 时,排出的字符串是 , ,ab ac ad; 2n 时排出的字符串是 , , , , , , , ,aba abc abd aca acb acd ada adb adc,……, 如图 所示.记这含 1n 个字母的所有字符串中,排在最后一个的 字母仍是 a的字符串的种数为 na . (1)试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3 3( 1) ( , 1) 4 N n n na n n     ; (2)现从 , , ,a b c d 四个字母组成的含 *1( , 2)Nn n n   个字母的所有字符串中随机抽取一个字符串,字符串最后一 个的字母恰好是 a的概率为 P,求证: 2 1 9 3 P  . a b c d n=1 a b c d n=2 a c d a b d a b c 解(1):证明: (ⅰ)当 1n  时,因为 1 0a  , 3 3( 1) 0 4    ,所以等式正确. (ⅱ)假设 n k 时,等式正确,即 *3 3( 1) ( , 1) 4 N k k ka k k     , 那么, 1n k  时,因为 1 1 1 3 3( 1) 4 3 3 3( 1) 3 3( 1)3 3 4 4 4 k k k k k k k k k k ka a                  , 这说明 1n k  时等式仍正确. 据(ⅰ),(ⅱ)可知, *3 3( 1) ( , 1) 4 N n n na n n     正确. (2)易知 1 3 3( 1) 1 3( 1)[1 ] 4 3 4 3 n n n n nP        , ①当 n为奇数( 3n  )时, 1 3(1 ) 4 3n P   ,因为3 27n  ,所以 1 3 2(1 ) 4 27 9 P    ,又 1 3 1(1 ) 4 3 4nP    ,所以 2 1 9 4 P  ; ②当 n为偶数( 2n  )时, 1 3(1 ) 4 3n P   ,因为 3 9n  ,所以 1 3 1(1 ) 4 9 3 P    ,又 1 3 1(1 ) 4 3 4nP    ,所以 1 1 4 3 P  .综上所述, 2 1 9 3 P  .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