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 2012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试 卷
说明:1. 本试题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1—6 页为试题部分,共 4 大题 24 小
题,满分 14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将答案填
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请考生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洗濯(dí) 畸形
(qí) B.慰藉(jí) 嗔怒
(diān)
C.沉湎(miǎn) 酝酿(niànɡ) D.纤
维(qiān) 澎湃(bài)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毕业了,初三(4)班的同学欢聚一堂,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B.爷爷常常给我们讲抗法英雄的故事,我们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
C.假酒销售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但在我市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被彻底
粉碎了。
D.看着 3 岁半的小侄女模仿《甄嬛传》中人物的表演,全家人都忍俊不禁地笑
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 分)
A.由于林书豪在篮球上的杰出表现,被大家冠以“林旋风”的称号。
B.不少法国抗议者在示威活动中高声朗读《深宫后院》,以表达对萨科奇的不
满,原因是因为他曾表示出对这部古典名著的厌恶。
C.学校利用假期组织同学们劳动,这最后一天劳动是最紧张的一天。
D.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①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活化石已成为我们湛江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②海豆芽是一种生活在温带和热带海域的无脊椎动物
③又因为它的贝体呈长椭圆形,很像人的舌头,也有人叫它“舌形贝”
④资料显示,它是现今最古老的活化石,至今有几亿年的历史
⑤因为它上部的贝体像一颗黄豆,下部的肉茎宛若一根刚长出来的豆芽,所以俗
称“海豆芽”
A.②④③⑤① B.②⑤③④① C.①②⑤
③④ D.①②④⑤③
5.综合性学习考查(6 分)
【材料链接】
为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及其家庭成员积极投身我市创建卫生城市当中,努力在全社
会形成“人人参与、家家行动、你追我赶、争当先进”的创卫氛围。5 月 24 日
上午,赤坎区教育局、关工委、妇委、总工会、团区委等单位联合举办以“小手
牵大手,争创文明户”为主题的“创卫”演讲比赛。
这次演讲比赛饶有新意,比赛以家庭为组合,参赛选手为一名学生及一名家庭成
员。演讲过程中,选手们都紧紧围绕着“创卫”的话题,从不同的角度,并结合
自身的经历进行演讲。
通过举办此次演讲比赛活动,“创卫”的理念带进了家庭,带进了社区,带动了
全社会共同参与。
(1)研读上则材料,请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 25 个字)(2 分)
(2)育才中学准备开展一项“创卫”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创卫”、参与“创
卫”、支持“创卫”,请你为该校拟一个活动方案。
活动主
题:
(2 分)
活动方式(两
种):
(2 分)
6.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补写出古诗文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
洲。 , 。(《诗经·蒹葭》)
(2)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
马。 , 。(马致远《天净沙·秋
思》)
(3) , 。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刘禹锡《陋室铭》)
二、现代文阅读(3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7—15 题。
(一)“湛江年例”是一种力量
①“湛江年例”是粤西岭南一带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习俗。那时,粤西地区
偏远封闭,生产力低下,人们为了征服自然,安居乐业,一年举办一次大型的祭
祀活动,以祛除凶灾恶毒,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表达人们心中美好的
愿望;现在,它也支撑了许多在外艰苦奋斗和在困境中挣扎的人。可以说“湛江
年例”是人们心中的一种精神寄托。因此,人们对“年例”格外敬重,有“年例
大过年”的说法。随着社会的发展,“湛江年例”与时俱进,被赋予更多的内涵,
已然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
②对湛江人来说,年例具有巨大的魔力,尽管大家分散在各地,它总有一股强大
的力量,推动着人们从四面八方凝聚一起。远的,近的,坐火车的,开小车的,
骑摩托的,一个个地来了。途中,人们的笑声,车队的喇叭声,买卖水果的吆喝
声,多种声音奏出一曲喜悦之歌;席间,身居高位的官员,商界的精英,出外打
工的,邻村的亲朋友好友,大家脸上都放着光,嘴上带着蜜,举箸提杯,汇成一
片欢乐的海洋;宴后,叙别情,话家常,言发展,展望宏图,描绘出一幅未来的
图景。同操一种语言,乡音乡情交融,着实让常年在外,难得相见的家乡人别有
一番享受。一位湛江老板说,“钱永远都赚不完,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会被时间
慢慢地冲淡。每年我们都做年例,就为了请亲朋好友来聚聚,维系大家的感情。”
③“湛江年例”体现着浓浓的文化品味。每逢年例,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力竭所能,
尽献于众。比如吴川的年例必然少不了吴川飘色,每一板飘色,恰似一座流动的
舞台。在舞台上的演员,有的踩在一柄剑尾或刀枪交叉点上,有的站在树枝上,
有的则踏在公鸡或鲤鱼上,他们手舞足蹈,飘飘欲仙……奇妙的是观众却看不到
它的支撑点,作为东方神秘的民间隐蔽艺术,它不仅令吴川市区万人空巷,吸引
了中央电视台的专题访问,更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外国人来湛观看。还有遂溪舞龙
醒狮、东海人龙舞、雷州傩舞雷剧等艺术表演吸引世人眼球。年例给了传统艺术
一个传承发展的空间,我们可以加大宣传力度,让“湛江年例”大胆地走出去,
让更多的人了解“湛江年例”这个特色文化。“湛江年例”浓浓的文化品味,像
一股强大的力量,把世界各地的人都凝聚在一起。
④“湛江年例”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插上腾飞的双翅。年例期间,宴席丰盈了,礼
品高档了,消费水涨船高了,市场也繁荣起来了;当地官员借年例节日与事业有
成的老板共谋振兴家乡大计,于是新路修起来了,学校建起来了,家乡更美了。
政府还把年例和“经贸洽谈会”结合起来,办成“一节一会”,吸引了各地商人
前来投资搞建设。“湛江年例”在当地的建设中,正成为一股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的强大力量。
⑤“湛江年例”源远流长,被赋予时代新内涵的湛江年例现已成为湛江文化独特
而迷人的风景线!作为一股强大的内在力量,它把湛江人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并
推动着湛江的发展。
⑥然而,当年例宴席档次不断提高时,一股攀比奢侈之风却在逐渐蔓延;当我们
在为精彩绝伦的民间艺术拍手叫好时,却面临无人继承的尴尬局面;当我们大打
“湛江年例经济牌”时,却还未真正找到年例和旅游之间的切合点。
(本文参考《湛江日报》有关材料写成)
7. 文章从哪几方面论述了“湛江年例是一种力量”?(4 分)
8. 结合语境理解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精神寄托”的含义(4 分)
9.如何更好地促进“湛江年例”的发展,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两点建议。(4
分)
10.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简析文章第③段语言运用的特点和表达效果。(6 分)
(二)一个馒头
①十三岁那年,我顺利地考进离家二十多里的县三中,成了母亲最大的骄傲。那
时,父亲还是大山里的一名伐木工,为节约开支,他数年难得一次省亲,贫寒的
家境使母亲也愈发省吃俭用艰苦度日。
②那是一个霪雨霏霏的深秋的一天,当父亲兴冲冲地踏进院坝时,母亲的眼眶一
下就湿润了。接过父亲的行囊,母亲就发现了那个白面做成的馒头。
③这是父亲路上吃剩下的干粮。对于当时以玉米、红薯为主食的我家来说,白面
馒头无疑是一种奢侈的享受。母亲走进灶屋,在点燃茅草给父亲烧洗脸水的同时,
将蒸笼也放在了锅上……看着锅上四溢的热气,母亲喜盈盈地从房里拿出几块干
净的纱布,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好那香气扑鼻的馒头,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头顶
一块蓝花布就向二十里外的县城走来。
④走到学校,已是下午。整齐的校舍、琅琅的读书声使大字不识的母亲顿生敬畏。
蹑手蹑脚,屏息而行,母亲沿着每一间教室寻找心爱的儿子。几乎走遍了整个学
校,她终于看见了正在上课的我。许是怕老师呵斥,母亲哈着腰,从窗户上露出
半个脑袋,一边用手向我比划,眼睛又怯怯地瞅着老师。半个脑袋、奇怪的手势
和母亲颇为滑稽的眼神立即吸引了同学们好奇的目光。
⑤就这样在窗口呆了好一会儿,在老师背过身写板书之际,母亲突然做出了一个
令人震惊的动作。她直起身,从怀中掏出那个雪白纱布紧裹的馒头,从窗外迅速
向我掷来。“咚!”因用力过猛,馒头掠过我的头顶砸在了前面同学的课桌上,
随后又一骨碌滚在了地上。当沾满尘土的纱布一层层散开,那个干干净净的馒头
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时,教室里哄然而起的笑声瞬间刺痛了我的耳膜。
⑥面对老师严肃的询问,母亲慌张地说:“我,我来给娃送个馒头。”在我那些
生活颇为优裕的城里同学听来,这样的回答无疑是一种荒谬的笑料——走几十里
路就为送一个馒头?着着他们前仰后合地笑个不停,憨厚的母亲全然不知所以,
竟还怀着敬意频频向她心目中的“秀才”们点头。母亲补丁缀补丁的衣服、头上
已歪斜的蓝花布和这种尴尬的神态再次掀起了他们的笑浪……在这一阵紧似一
阵的笑声中,我的自尊被践踏得支离破碎。
⑦拾起馒头,我快步走出教室,拉起母亲就向操场走去。此时,我丝毫没有感到
馒头上尚存的体温,没有注意到每间教室窗下湿漉漉的泥脚印,更没有看到母亲
眼中那慈爱的目光!站在操场边,我气急败坏而又语无伦次地向母亲大喊大叫:
“哪个要你到学校来?哪个要吃你的臭馒头?看看你这一身泥,活像戏台上的小
丑,真是丢人现眼!”说着,我奋力一抡胳膊,那个尚热的白面馒头画了一道美
丽的弧线,飞出了学校的围墙。
⑧母亲没有说一句话,慈爱的笑容僵硬在她满是皱纹的脸上。母亲嘴角抖了半晌,
却终归没有吐出半个字来。最后,她缓缓转过身,一溜一滑地向校外走去。不知
何时又下起了雨,濛濛烟雨中,母亲低着头,背脊佝偻如弓,随着蹒跚的步伐,
那块歪斜的蓝花头布飘悠着,渐渐湿润了我的视线……
⑨至今我也不知道,母亲怀揣着馒头是怎样一步一滑走到学校的,当年我无情扔
掉的那个馒头到底对母亲造成了多大的伤害,但我知道在回家的路上,有两条小
溪、三道山梁和二十里曲曲弯弯的泥泞山道……
(作者:黄斌,原文有改动)
11.标题“一个馒头”在文中有哪些作用?(4 分)
12.文章②⑧两段都写到了“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 分)
13.文章围绕“一个馒头”叙述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4 分)
14.本文人物描写很精彩,下面两个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请简要分析
(4 分)
(1)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好那香气扑鼻的馒头,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
(2)母亲低着头,背脊佝偻如弓,随着蹒跚的步伐,那块歪斜的蓝花头布飘悠
着。
15.文章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母亲离开时,“我”渐渐湿润了视线,此刻
“我”的内心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展开你的想象,描写出此时“我”
的心理。(4 分)
三、古诗文阅读(22 分)
16.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4 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1)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2 分)
(2)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7—23 题。
(一)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醉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
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
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
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4 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 (2)名之者
谁 名:
(3)云归而岩穴暝 归: (4)佳木
秀而繁阴 秀: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B.作亭者
谁 水落而石出者
C.山之僧智仙也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D. 而年又最
高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19.请将文中画线句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
而寓之酒也”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
20.请在这两段中找出一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思?(2 分 )
(二)
顾荣①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②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③嗤之。荣
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过江,每经危难,常有一人左右
己。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注】①顾荣:字彦先,今属江苏人。②行炙人:端送烤肉的侍者。炙,烤肉。
③同坐:同席的人。
2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尝应人请 尝:曾经 B. 因辍己施
焉 施:给予
C. 同坐嗤之 嗤:讥笑 D. 常有一人左右
己 左右:身边的人
2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
23.从顾荣身上你获得了什么启示?(2 分)
四、写作(60 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提示和要求作文。(60 分)
掌声,生活中一个美丽而动听的名词。它可以表达肯定和赞美,也可以表达尊重
和鼓励。
你在舞台上精彩的表演感染了我,我把掌声送给你!你在平凡岗位上的辛勤耕耘
打动了我,我把掌声送给你!你在逆境中拼搏的精神震撼了我,我把掌声送给你!
你可以是个人或集体;可以是非凡人士或普通人物;还 可以是身边的亲人或朋
友……
请以“我把掌声送给你”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可以讲述你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
真实感受;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提示和要求:(1)自定角度作文;
(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3)不少于 600 字;
(4)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