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运算
人教版 数学 四年级 下册
加、减法的意义和
各部分间的关系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四则运算
课堂练习
1
四则运算
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
青藏铁路
情境导入
返回
四则运算
814km
1142km
(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
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
1142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就是把它们合起
来是多少千米?
返回
青藏铁路地图
四则运算
814km 1142km
西宁 格尔木 拉萨
814+1142=1956(千米)
(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
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拉萨的
铁路长多少千米?
可以画出线段图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km
答: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1956千米。
探究新知
返回
四则运算
814+1142=1956
(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
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
1142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
加数
…
加数
…
和
加数+加数=和
相加的两个
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把两个数合并成
一个数的运算,
叫做加法。
返回
四则运算
(2)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西宁到格尔木
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814km ?km
西宁 格尔木 拉萨
1956-814=1142 (千米)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1956km
答: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千米。
用减法计算
返回
四则运算
?km 1142km
西宁 格尔木 拉萨
1956-1142=814 (千米)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1956km
答: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千米。
(3)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格尔木到拉
萨长1142km。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用减法计算
返回
四则运算
(2)1956-814=1142
(1)814+1142=1956
(3)1956-1142=814
什么是减法?
说一说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
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
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
被减数,其中一个加数叫
做减数,另一个加数叫做
差。
被减数 – 减数 = 差
返回
四则运算
1956-814=1142
814+1142=1956
1956-1142=814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加数+加数=和
返回
四则运算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返回
四则运算
根据2468+575=3043,直接写出下面两道
题的得数。
3043-2468= 575 3043-575= 2468
课堂练习
返回
四则运算
86+59=145(张)
答:全天一共卖出145张门票。
滑雪场上午卖出86张门票,下午卖出59张门票。
滑雪场全天一共卖出多少张门票?
上午卖出的张数+下午卖出的张数=
全天卖出的张数
返回
四则运算
145-86=59(张)
答:下午卖出59张门票。
滑雪场全天卖出145张门票,其中上午卖出86
张。下午卖出多少张?
全天卖出的张数-上午卖出的张数=
下午卖出的张数
返回
四则运算
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
等式。
28+19=47 67-55=12
67-12=5547-28=19
55+12=6747-19=28
返回
四则运算
猜猜我是几?
我减去56得120。
483加上我得数是792。
120+56=176
792-483=309
被减数-减数=差
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
我是176
我是309
被减数=减数+差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返回
四则运算
加法的意义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课堂小结
返回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四则运算
减法的意义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
个加数的运算,就叫减法。在减法中,已知的和
叫被减数,减得的数叫差。
减法是加法
的逆运算。
返回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四则运算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返回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四则运算
课本:第4页
第1题(3)、(4)
返回
课后作业
四则运算
人教版 数学 四年级 下册
四则运算1
练习一
复习旧知 巩固练习
课后作业课堂小结
四则运算
加法的意义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844 + 378 = 1222
加数 加数 和
加数 + 加数 = 和
复习旧知
返回
四则运算
减法的意义
1222 - 378 = 844
被减数 减数 差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
个加数的运算,就叫减法。在减法中,已知的和
叫被减数,减得的数叫差。
被减数 – 减数 = 差
返回
四则运算
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
2
3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返回
四则运算
用加法列式450+230
判 断
(1)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 )
(2)一批练习本,卖出450包,还剩230包,
求运来多少包练习本要用减法计算。 ( )
(3)一个数减去48得104,求这个数是多少,
列式是104-48 ( )
√
×
×
求被减数用加法列式104+48
巩固练习
返回
四则运算
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
外两个算式。
28+19=47
47-19=28
47-28=19
203+147=350
67-55=12
850-239=611
55+12=67
67-12=55
239+611=850
850-611=239 350-203=147
350-147=203
返回
四则运算
填一填
300
127
200+ =200
500
327
651
654- =
154
357
273
511
400
851
500
143
297
381
返回
四则运算
计算下面各题,并利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
关系进行验算。
340+190=
340
+ 190
530
530 254+297= 551
190
+ 340
530
254
+ 297
551
551
- 254
297
验
算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验
算
返回
四则运算
计算下面各题,并利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
关系进行验算。
586-98=
586
- 98
488
488 712-455=257
488
+ 98
586
712
- 455
257
712
- 257
455
验
算
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验
算
返回
四则运算
爸爸带了300元钱,买衣服花了125元,又买了一个书
包,还剩160元,这个书包多少钱?
300-125-160=15(元)
答:这个书包15元。
总钱数-衣服的钱数-剩下的钱数=书包的钱数
返回
四则运算
小明以前体重是50kg,通过锻炼及合理饮食现在的体重为
32kg,他的体重变化了多少?小明妈妈的体重是53kg,而小
明爸爸的体重等于小明现在的体重和妈妈体重之和。小明
爸爸的体重是多少?
50-32=18(kg)
答:小明体重变化了18kg。
爸爸的体重是85kg,
32+53=85(kg)
返回
四则运算
灵活运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已知两个部分的和与其
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
就要用减法解决。
求把几部分数合起
来用加法解决。
课堂小结
返回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四则运算
课本:
第4页 第5题
返回
课后作业
四则运算
人教版 数学 四年级 下册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
部分之间的关系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四则运算
课堂练习
2
四则运算
7×5=( ) 9×6=( ) ( )× 4=32
35÷5=( ) 54÷6=( ) 32÷( )=8
35÷7=( ) 54÷9=( ) ( )÷4=8
35 54 8
7 9 4
5 6 32
口算下面各题情境导入
返回
四则运算
2 (1)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
就是求4个3相
加的和是多少
用加法解决
3 3 3
3也可以用乘
法解决
返回
四则运算
2 (1)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
加法算式:3+3+3+3=12(枝)
乘法算式:3×4=12(枝)
答: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
插了12枝花。
探究新知
返回
四则运算
2 (1)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
乘法算式:3 × 4 = 12
…
因数
…
因数
…
积
相乘的两个
数叫做因数
乘得的数
叫做积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
和的简便运算,叫
做乘法。
因数×因数=积
返回
四则运算
(2)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
12÷3=4(瓶)
(3)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
12÷4=3(枝)
2
求数量用
除法计算
答:可以插4瓶。
答:每个花瓶插3枝。 求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返回
四则运算
(1)3×4 = 12
(2)12÷3 = 4
(3)12÷4 = 3
什么是除法?
说一说 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
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
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
被除数,其中一个因数叫
做除数,另一个因数叫做
商。
被除数 ÷ 除数 = 商
返回
四则运算
12 ÷ 3 = 4
3 × 4 = 12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积÷因数=另一个因数
因数 ×因数=积
积÷因数=另一个因数
12 ÷ 4 = 3
返回
四则运算
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返回
四则运算
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
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返回
四则运算
你知道有关0的哪些运算?具体描述一下这些运算。
一个数加上0,
还得原数。
0除以一个非0
的数,还得0。
一个数和0相
乘,仍得0。
想一想,0能作除数吗?
返回
被减数等于减
数,差是0。
四则运算
0 ÷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 0 = 5
5 ÷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
相乘得到5。
?× 0 = 0
0不能作除数
温馨提示
1 5 ÷ 0 = ?
2 0÷ 0 = ?
返回
四则运算
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504÷14= 36
504÷36= 14
课堂练习
返回
四则运算
5×6=30(米)
答:能爬行30米。
蜗牛每小时可爬行5m,6小时能爬行多少米?
求路程用乘法
返回
四则运算
120支铅笔,每10支装一盒,可以装几盒?
120÷10=12(盒)
答:可以装12盒。
求数量用除法
返回
四则运算
17×42=714
208×67=13936
714÷42=17
13936÷67=208
714÷17=42
13936÷208=67
45×25=1125
25×45=1125
21×48=1008
48×21=1008
1125÷25=45
1008÷48=21
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
两个算式。
返回
四则运算
89 × 4 = 356
43 × 18 = 774
672 ÷ 28 = 24
700 ÷ 20 = 35
调皮的小猫
返回
四则运算
乘法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
乘得的数叫做积
课堂小结
返回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四则运算
除法的意义
除法是乘法
的逆运算。
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
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
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
被除数,其中一个因数叫
做除数,另一个因数叫做
商。
返回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四则运算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返回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四则运算
有关0的运算
0不能作除数 0除以一个非0
的数还得0
返回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四则运算
课本:
练习二第1题(3)、(4)
返回
课后作业
四则运算
人教版 数学 四年级 下册
四则运算1
练习二
复习旧知 巩固练习
课后作业课堂小结
四则运算
乘法
除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
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乘、除法的意义
复习旧知
返回
四则运算
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乘
法
因数×因数=积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
法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返回
四则运算
有关0的运算
1
任何数加减
0都得原数。
2
0乘任何
数都得0。
0不能作除数
3
0除以非0
的数都得0。
返回
四则运算
13-13=
0+504=
0×8=
0÷36=
0÷9=
392×0=
24+0=
70-0=
口算下面各题。
24
70
0
504
0
0
0
0
巩固练习
返回
四则运算
填一填。
温馨提示
被除数 除数 商 余数
225 21
18 23 6
478 13 10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420
36
10 15
返回
四则运算
计算下面各题,并利用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
系进行验算。
48×27=1296
验
算× 2 7
4 8
6 9
6 33
6921
12 6
× 4 8
2 7
6921
8 0 1
102×85= 8670
0 15
× 8 5
1 0 2
0768
6 1 8
1
8 5
0
1
8 5
1 7 0
2
8 6 7 0
0
积=因数×因数 另一个因数=积÷因数
验
算
5
1
5
2
1
1 07
返回
四则运算
计算下面各题,并利用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进行验算。
754÷29=26
× 2 9
2 6
47
32 4
2 5
876÷73=12
7
12
0
3
8 4
3 6
8 7 6
3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2
2 9
0
1 7
5 8
1 7 4
7 5 4
6 1
7 3
0
6
7 3
1 4 6
8 7 6
2
验
算 验
算
4
5
1
5
1 4 6
返回
四则运算
摘水果
苹果×78=1170 704÷梨=32
56×草莓=672 桃÷520=0
苹果= 梨= 草莓= 桃=
15 22 12 0
返回
四则运算
每只猴子12个。还余3个。一共有多少个桃?
总数=每只猴子分的个数×猴
子的数量+剩下的个数
12×6+3=75(个)
答:一共有75个桃。
返回
四则运算
一艘宇宙飞船,5秒航行60km。根据这一数据填写下表。
时间/秒 3 13
路程/km 84 192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60÷5=12(千米/时)
36 156
7 16
返回
四则运算
把下面每组用图形表示的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
(1)△-□=○
▲+■=●
○×●=◇
(2)△×□=○
▲÷■=●
○-●=◇
△-□ ▲+■
①
③
②
①
③
②
△×□ ▲÷■
① ②
)× =◇(△-□ (▲+■)
① ②
- =◇△×□ ▲÷■
温馨提示
替换后的算式
运算顺序和替
换前的一致哦!
返回
四则运算
进入知识宫的密码是 请先破译密码。
14+82- =87 ×6+10=58
密码是 。
14+82- =87 ×6+10=58
答:密码是 。 9898
返回
四则运算
灵活运用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将分步算式改写成综合算
式,注意综合算式的运算
顺序与分步算式的顺序要
一致哦!
课堂小结
返回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四则运算
注意有关0运算的特殊性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
0不能作除数
返回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四则运算
课本:
第8页第9题
返回
课后作业
四则运算
人教版 数学 四年级 下册
括 号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四则运算
课堂练习
2
四则运算
想一想,你学过哪些运算?
+ -
× ÷
加、减、乘、
除四种运算统
称四则运算。
第一级运算
第二级运算
情境导入
返回
四则运算
4 计算96÷12 + 4×2,说一说运算顺序。
① ②③
96÷12 + 4×2
=8 + 8
=16
96÷12和4×2各自的结果,再相加。
先算乘、除,再算加、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返回
四则运算
4 (1)变成96÷(12+4)×2,运算顺序怎样?
先算12+4的和,96÷和再×2。
96÷(12+4)×2
=96 ÷ 16 ×2
=6 ×2
=12
①② ③
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探究新知
返回
四则运算
4 (2)变成96÷[(12+4)×2 ],运算顺序怎样?
认
“[ ]”叫做中括号。它的作用与小括号一样,也
是改变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当一个算式用了小括
号后,还需要改变运算顺序,就要使用中括号。
识 中 括 号
中括号
返回
四则运算
4 (2)变成96÷[(12+4)×2],运算顺序怎样?
先算12+4的和,
和×2的积,再
除96。
96÷[(12+4)×2]
=96 ÷ [16 ×2]
=96 ÷ 32
=3
① ②③
先算小括号里的
最后算括号外的
再算中括号里的
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
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返回
四则运算
(2)计算888÷[200-(40+50)]时,应先算( )法,
再算( )法,最后算( )法。
(1)计算(230+48)÷(200-61)时,应先算( )法
和( )法,最后算( )法。
加
减 除
加
减 除
填一填。课堂练习
返回
四则运算
360÷(70-4×16)
=360÷(70-64)
158-[(27+54)÷9]
=158-[81÷9]
乘法—减法—除法
先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加法—除法—减法
=360÷6
=60
=158-9
=149
返回
四则运算
把算式80-24+54÷2按下面要求加上括号
(1)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减法。
(2)先算减法,再算加法,最后算除法。
(3)先算加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
80-[(24+54)÷2]
[(80-24)+54]÷2
[ 80-(24+54)]÷2
返回
四则运算
( )×
12×(360-260÷20)
=12×(100÷20)
=12 × 5
=60
12×(360-260÷20)
=12×(360-13)
判 断
分析:括号里是含有两级运算的,要先算乘
除,后算加减。
=12 ×347
=4164
返回
四则运算
640÷8=80(千米)
一辆汽车8小时行驶640千米,一架飞机2小时飞行1600千米,
飞机的速度是汽车速度的几倍?
1600÷2=800(千米)
800÷80=10
(1600÷2)÷(640÷8)
=800÷80
=10
答:飞机速度是汽车的10倍。
返回
四则运算
1.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小括号里面的,要先算乘、
除法,再算加、减法。
课堂小结
返回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四则运算
2.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
小括号里,再算中括号里,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只有当中括号里的算式
都算完时,才能去掉中
括号哦!
返回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四则运算
课本:
第11页第1题
返回
课后作业
四则运算
人教版 数学 四年级 下册
解决问题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四则运算
课堂练习
1
四则运算
情境导入
返回
四则运算
怎样租船最省钱?
限乘6人 限乘4人
小船24元
大船30元
我们一共有32人。5
从图中你知
道哪些信息?
返回
四则运算
限乘6人 限乘4人
小船24元
大船30元
5 一共有32人,怎样租船最省钱?
32÷6=5(条)……2(人)
30×5+24×1=174(元)
答:一共需要174元。
方案一 多租大船
租五条大船
和一条小船
探究新知
返回
四则运算
5 一共有32人,怎样租船最省钱?
方案二 多租小船
32÷4=8(条)
24×8=192(元)
答:一共需要192元。
租八条小船
返回
限乘6人 限乘4人
小船24元
大船30元
四则运算
限乘6人 限乘4人
小船24元
大船30元
5 一共有32人,怎样租船最省钱?
方案一比方案二省钱
但是,方案一有1条船
只坐2人,没有坐满。
32÷6=5(条)……2(人)
30×5+24×1=174(元)
答:一共需要174元。
方案一 多租大船
方案二 多租小船
32÷4=8(条)
24×8=192(元)
答:一共需要192元。
有没有更好的方案?
返回
四则运算
大船4条:30×4=120(元)
小船2条:24×2=48(元)
一共:120+48=168(元)
限乘6人 限乘4人
小船24元
大船30元
5 一共有32人,怎样租船最省钱?
方案三 尽量把船坐满
答:租4条大船,2条小船最省钱,共需168元。
租4条大船可坐24人,
租2条小船可坐8人,
每条船都坐满,没有
空位,正好是32人。
返回
四则运算
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每条
船都坐满,没有空位。
先假设各种情况,
再调整方案,最终
选择最佳方案。
限乘6人 限乘4人
小船24元
大船30元
5 一共有32人,怎样租船最省钱?
方案三 尽量把船坐满
方案一 多租大船
租5条大船和1条小船,但有
1条小船只坐2人,没有坐满。
方案二 多租小船
租8条小船,但不省钱。
返回
四则运算
我校共有老师14
人,学生326人。
大客车可坐40
人,租金900元;
小客车可坐20
人,租金500元。
春游。怎样租车最省钱?
14+326=340(人)
340÷40=8(辆)……20(人)
8+1=9(辆)
9×900=8100(元)
方案一
租大客车
总人数
辆数
总钱数
课堂练习
返回
四则运算
方案二
14+326=340(人)
340÷20=17(辆)
17×500=8500(元)
租小客车
总人数
辆数
总钱数
返回
春游。怎样租车最省钱?
我校共有老师14
人,学生326人。
大客车可坐40
人,租金900元;
小客车可坐20
人,租金500元。
四则运算
方案三
14+326=340(人)
340÷40=8(辆)……20(人)
8×900+500×1=7700(元)
租大客车和小客车
总人数
辆数
总钱数
返回
春游。怎样租车最省钱?
我校共有老师14
人,学生326人。
大客车可坐40
人,租金900元;
小客车可坐20
人,租金500元。
四则运算
方案二 14+326=340(人)
340÷20=17(辆)
17×500=8500(元)
14+326=340(人)
340÷40=8(辆)… …20(人)
8+1=9(辆)
9×900=8100(元)
方案一
方案三 14+326=340(人)
340÷40=8(辆)… …20(人)
8×900+500×1=7700(元)
7700<8100<8500
答:租8辆大客车,1辆小客车最省钱,共需7700元。 返回
我校共有老师14
人,学生326人。
大客车可坐40
人,租金900元;
小客车可坐20
人,租金500元。
四则运算
1990-100=1890(千克)
答:每天卖出210千克。
水果超市运来1990千克苹果,卖了9天后,还剩下100千克,
平均每天卖出苹果多少千克?
1890÷9=210(千克)
先求卖了多少千克,用减法,再
求平均每天卖出多少千克用除法。
返回
四则运算
地面是长方形的多媒体教室长16米,宽6米,一共铺
了384块地板砖,平均每平方米铺了多少块?
384÷(16×6)
答:平均每平方米铺了4块。
先求多媒体
教室的面积
=384÷96
=4(块)
返回
四则运算
在五一假期期间,小明、小亮等同学随家人共12人一同到某历史博物馆参
观,单独购买门票时共需350元。
(1)小明他们一共去了几个成人几个学生?
(2)请你算一算哪种方式,买票更省钱,
并说明理由。
单独购票:大人门票35元/人;
团体购票:10人及以上可购团体
票,21元/人。
学生门票对折优惠。
350÷35=10(张) 大人票
学生门票对折优惠,1张大人票可以换2张学生票。
(1)8+4=12(张)
答:小明他们一共去
了8个成人4个学生。
(2)21×10+35=245(元)
答:10人购买团体票、2人购买学
生票,这种方式买票更省钱。
返回
四则运算
灵活运用有余数除
法的有关知识解决
生活最省钱问题。
可以先假设,再调
整,最后比较,从
而找出最优方案。
课堂小结
返回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四则运算
灵活运用有余数除
法的有关知识解决
生活最省钱问题。
要把的几种方案都
列出来,根据具体
的计算得出结论。
返回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四则运算
课本:
第11页第4题
返回
课后作业
四则运算
人教版 数学 四年级 下册
四则运算1
练习三
复习旧知 巩固练习
课后作业课堂小结
四则运算
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一个算
式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就是四则混合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
96÷12 + 4×2
96÷(12+4)×2
96÷[(12+4)×2]
复习旧知
返回
四则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中,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
算第一级运算,如果是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一个算式里,如果既
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
算中括号里面的。
1
2
加、减法为第一级运算 乘、除法为第二级运算
返回
四则运算
解决问题
在解决租船类的实际问题时,可以先假设,再调整,
从而找出最优方案。
解决租船问题的方法:先计算,哪种船的租金便宜,
再考虑先租这种船,如果没坐满,就进行调整,考
虑租另一条船,调整时要做到多安排租金便宜的,
并且尽量把船坐满,没有空位。
返回
四则运算
下面各题,看谁做的都对。
(72-4)×6÷3
=68 ×6÷3
=408÷3
=136
72-4×6÷3
=72-24÷3
=72-8
=64
6000÷[75-( 60-10 )]
=6000 ÷[75-50]
=6000÷25
=240
6000÷(75- 60)-10
=6000 ÷15-10
=400-10
=390
巩固练习
返回
四则运算
按照顺序计算,并填写下面的 ,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6
926
31484
(920+438÷73)×34=31484
275
3520
11
320×[(128+147)÷25]=3520
返回
四则运算
一台收音机的价格是275元,一台电视机的价格是收音机的
5倍,一台电脑的价钱比电视机的 4倍还多80元,一台电脑
多少钱?
275×5×4+80
答:一台电脑5580元。
一台电脑的价钱=电视机的4倍+80
=1375×4+80
=5500+80
=5580(元)
返回
四则运算
一位老爷爷说:“把我的年龄加上13,再除以4,然后减去
12,再乘10,恰好是100岁。”这位老爷爷现在多少岁?
(100÷10+12)×4-13
答:爷爷现在75岁。
温馨提示
根据题意:320×[(?+13)÷4-12]×10=100
=(10+12)×4-13
= 22×4-13
= 88-13
= 75(岁)
返回
四则运算
旅行社推出“风景区一日游”的两种价格方案
(1)成人6人,儿童4人,选哪种方案合算?
方案一
6×150+4×60
=900+240
答:选方案二合算。
=1140(元)
方案二
6+4=10(人)
10×100=1000(元)
返回
四则运算
旅行社推出“风景区一日游”的两种价格方案
(2)成人4人,儿童6人,选哪种方案合算?
方案一
4×150+6×60
=600+360
答:选方案一合算。
=960(元)
方案二
4+6=10(人)
10×100=1000(元)
返回
四则运算
下面四张扑克牌上的点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24呢?
答案不唯一, (6+4÷2)×3=24 (6+4-2)×3=24
6×4×(3-2)=24 2×(6-3)×4=24
简单的加减 3×8=24
4×6=24
返回
四则运算
在 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号两边相等。
3 3 3 3=1 3 3 3 3=2 3 3 3 3=3
3 3 3 3=7 3 3 3 3=8 3 3 3 3=9
(1)等于1的思考方法:假设最后一步是除法,有:3×3÷3÷3=1
(2)等于2的思考方法:假设最后一步是加法,有:3÷3+3÷3=2
(3)等于3的思考方法:假设最后一步是减法,有:3×3-3-3=3
(4)等于7的思考方法:假设最后一步是加法,有:3÷3+3+3=7
(5)等于8的思考方法:假设最后一步是减法,有:3×3-3÷3=8
(6)等于9的思考方法:假设最后一步是乘法,有:3÷3×3×3=9
返回
四则运算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小括号、中括号主要是
起到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如果在一个算式
里,既含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
括号里,再算中括号里,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课堂小结
返回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四则运算
注意书写一定要规范哦!计算小括
号里面的算式时,小括号外面的部
分要落下来,小括号里面的算式都
算完,才能去掉小括号。
返回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四则运算
解决租船问题
调整时要做到多租
租金便宜的,且尽
量坐满。
先假设,再调整。
返回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四则运算
课本:练习一第6、7题
返回
课后作业
课本:
第12页第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