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配套江苏版教材) 第一单元 学会读书(一) 吟
哦讽诵而后得之 检测题
(90 分钟 100 分)
第一部分(24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泠.泠(líng) 楹.联(yíng) 旋.涡(xuán) 淙.淙(cóng)
B.古刹.(shà) 稠.密(chóu) 崛.起(jué) 峭.壁(qiào)
C.拾.级(shè) 苍穹.(qióng) 贮.藏(zhù) 积攒.(zǎn)
D.温馨.(xīn) 泛滥.(làn) 怅惘.(wǎng) 侵.蚀(qīn)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在后面的方格中。(4 分)
楹联 可见一班 仙山穷阁 玲珑剔透 引人注目
肃穆 生意盎然 惆怅迷罔 瘦骨嶙峋 如愿以尝
错别字 新_课_标第_一_网
改 正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过了寒翠桥,还没踏上进山的石径,叮叮当当....的泉声就扑面而来。
B.途中有一片宽阔的洼地。小溪毫不吝啬....地将它灌满水,并继续前行。
C.光明逐走了黑暗,四周的一切都变得灿烂夺目,五光十色....。
D.它以高和险,使游人望而生畏....,仰天长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的错误,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王老师不辞辛苦,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的李晓明同学。
三顾茅庐:这个成语讲的是刘备三次到草庐中邀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后用于表示诚心
诚意地邀请或拜访。
分析:王老师“看望生病在家的李晓明同学”是去关心他,没有“邀请”“拜访”的意
思,所以使用有误。
B.在少年队比赛中,用青年队队员参赛,简直是拔苗助长....。
拔苗助长:这个成语讲的是宋人用拔苗的方法让禾苗长得更快,结果禾苗都死了的故事。
后比喻不顾发展规律,强求速成,结果反将事情弄糟。
分析:“用青年队队员参赛”这是违反规定的行为,谈不上“不顾发展规律”,所以使用
有误。
C.对这件珍藏多年的文物,博物馆要采取亡羊补牢....的措施,避免造成损失。
亡羊补牢:这个成语讲的是一个人丢了羊以后,及时修补羊圈,从此羊不再丢失的故事。
比喻出了差错,设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
分析:“珍藏多年的文物”并未丢失,不存在“出了差错”,也就不存在“设法补救”的
问题,所以使用有误。
D.一味地照搬他人的经验,发展本地区经济,无异于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讲的是农夫因偶然捡到触树桩而死的兔子,便守在此处,以期再有
所获的故事。后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分析:“一味地照搬他人的经验”属于靠突发奇想而获得“意外的收获”,含有“侥幸心
理”,所以使用有误。
5.学习完本单元“气象物候”专题后,小明发现,在古诗文中有许多关于“雁”和“燕”的
诗句,并且摘录了下来。请你帮小明解读出“雁”和“燕”在古诗文中各自的文化内涵。
(6 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葛天民《迎燕》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6.名句默写。(5 分)
(1)愿将腰下剑, 。
(2)羌笛何须怨杨柳, 。
(3) ,春江水暖鸭先知。
(4)绿杨烟外晓寒轻, 。
(5)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 。
第二部分(36 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7 分)
鼎湖山听泉(节选)
①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
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
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行至半山,有一补山亭。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
惟亭内一副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
意。
②站在亭前望去,满眼确是一片浓碧。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沉
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
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踩着潮润柔滑的石阶,小心翼翼,拾级而上。越向高处,树
越密,绿意越浓,泉影越不可寻,而泉声越发悦耳。怅惘间,忽闻云中传来钟声,顿
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
相互应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
…………
③梦也罢。醒也罢。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
7.①②两段文字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 分)
8.第②段写鼎湖山树的浓密,与文题“听泉”有什么联系?(3 分)
9.“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副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
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一句中,“此中精神”所指的内容是什么?(3 分)
10.你是如何理解“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 暮色中,相互
应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这一句话的?(4 分)
1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鼎湖山为岭南四大名山之一,作者却单选山泉,且又只在一个“听”字上用足
了功夫,单这选材,这角度,足以让人叹服。
B.文中多处运用衬托的手法,如用景物朦胧、视线模糊来反衬听觉的敏锐,泉声
的清朗;用低处泉声反衬高处泉声的悦耳;用白天听泉反衬深夜听泉的清晰。
C.作者听泉听得如痴如醉,听泉听得百感交集。读者读着这篇散文,也如同有一
股清澈的泉水流过心头,让人得到美的享受与爱的升华。
D.文章最后说“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是由于作者听懂了鼎湖山小溪、
滴泉、激流飞瀑那优美的歌声,山泉为他注入了一股生命的活力。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9 分)
淡 竹
苏沧桑
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
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
不太好的中年人。
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新生般踌躇满腹;银杏终于褪去一身浓艳,和蓝
天的高洁媲美;法国梧桐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久远的优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种鹅掌梧
桐,要悄然代替它无敌的位置;兰花三七,像极薰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往一
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浮萍无根,却有心肺,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贪婪的蔓,
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嗜血,一边甜言蜜语……
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
甚至动物。三只人工繁殖的小老虎,眼睛都未睁开,拼命争抢着狗奶妈的乳头。
甚至那口奇异的千年古井,都像藏着无穷的欲望,日夜暗涌不息的水,居然漫过高出地
面一米的井沿。如果将井沿继续垒高,水会怎样?
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 的垂爱,蜜蜂花
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团结
土壤,虚伪地赞美越来越污浊的空气;要与昆虫讲和,与风霜妥协;要对苍蝇漠视,对强加
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这样才能安身立命,才能有飞黄腾达的可能。
可是,他的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
真是空的吗?
不,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人生一
世草木一秋的豁达智慧,有对土地的感恩,有和另一棵竹的爱,与笋的亲,与周围无数青光
绿影的促膝长谈、开怀畅饮,有鸟儿偶尔驻足的呢喃,有清风明月的和唱……笑忘功名利禄、
荒芜繁杂的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
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满盈。
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
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林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中的最淡的
颜色——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
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荫,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
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篮。
他也可以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
而隽永。
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顺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
的领地,他摇曳着枝竿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是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
俗屈”。
他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是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他是疯疯癫癫的释道济公,“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
他是岳飞,辛弃疾,他是中国儒家,“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斩而为箭,射而则达” ……
他是我们身边那些还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轻也是一
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他们选择了后者,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
瘦,心灵的丰衣足食。
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
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
(选自《散文》)
12.本文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 分)
13.文章主要写淡竹,为什么在第 3~6 段写到稻子、银杏、法国梧桐、千年古井?又为什么
在第 17~23 段写到李白、陶渊明、郑板桥等人?(4 分)
14.文中说淡竹其实不空,淡竹“不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4 分)
15.赏析下面的句子。(4 分)
①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新生般踌躇满腹。
②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轻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
16.结合本文对“淡竹”的描写,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人生的理解。(3 分)
第三部分(40 分)
17.根据下列要求,任选一道题目作文。(40 分)
大千世界的风景很多,或许你喜欢山,或许你喜欢水,或许你喜欢远游,或许你喜欢
的就是你的家乡……
(1) 让我陶醉
(2)以“你的一次难忘的出游”为话题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可以全面介绍,也可以只介绍某个景点;③字数不少于 600;
④不要出现本人的姓名和校名。
九年级语文(上)(配套江苏版教材) 第一单元 学会读书(一) 吟
哦讽诵而后得之 检测题 参考答案
1.B(“刹”应读“chà”。)
2.
错别字 班 穷 罔[来源:学。科。
网 Z。X。X。K]
尝
改 正 斑 琼 惘 偿
3.A(“叮叮当当”多形容金属、瓷器、玉饰等撞击的声音,“泉声”用“泠泠淙淙”形容较
恰当。)
4.D(选项 D 中,“一味地照搬他人的经验”不是靠突发奇想而获得“意外的收获”,而是一
种消极等待的心理,想坐享其成,即坐享他人的劳动成果。)
5.示例:“雁”,秋天来临,北雁南飞,寄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表明季节是秋天。“燕”是
春的使者,表明季节是春天。或:“莺歌燕舞”一贯认为是春的景象,因为莺是春天的歌
手,燕是春天的信使,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
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此题带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我们分析时
要言之成理。另外,我们分析时,不可脱离诗句,要找出诗句中表现的“雁”和“燕”的
共同点分析。)
6.(1)直为斩楼兰 (2)春风不度玉门关 (3)竹外桃花三两枝 (4)红杏枝头春
意闹 (5)无计留春住(注意一些易混字的书写,如“度”。)
7.鼎湖山泉水声欢快清亮、悦耳动听,充满生命的活力。[这类题的答题思路是:快速读懂
原文,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跳出文章,整体把握内容(文章涉
及哪些方面的问题)→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内容→按题目要求归纳文段内容。
本题第①②段具体写了鼎湖山泉水的特点,我们可以从此角度入手分析。]
8.写树的浓密,表现环境的幽静,突出“听泉”的环境特点。(文章情节的安排都是为体现
主旨服务的,都是为了表现文章的“文题”。本题中第②段写树的浓密,其实是为表现文
题“听泉”服务的,我们分析时,可从此角度入手。)
9.青翠碧绿,了无杂尘。(对文章中具体词语的理解必须把词语放在文章的语境中进行,通
过对具体词语前后句含义的分析,弄清所问词语的含义。一般来说,对所要解释的具体词
语,答案就在它前面或后面的句子中,或者直接就在原句中,或者需要同学们稍微变通一
下。因此,理解词语,要瞻前顾后。本题中第①段第二句话已基本作了解答,我们稍微提
炼一下,答案不难得出。)
10.这句话写作者听到钟泉之声相互呼应,把钟声与泉声化为老人与孩子,这成为两个时代
的象征,由此点出泉水活泼流动的青春气息。(根据文意,谈谈对句子的理解,需要从整
体上把握文章中心,以对全文的理解作为理解句子的依托。通览全文,整体感悟,是正
确解答这类题目的基础。句子“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
暮色中,相互应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含义较
深,我们分析时一是要联系全文的主旨,二是要对句子本身加以分析,如句子中
的“相互应答”“老人”“孩子”等词语都提示着一些信息。)
11.B(B 项中后两个“反衬”应为正面衬托。)
12.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抒发了作者对物质上清贫而心灵富足的一类人的赞美之情。(此
题需要我们掌握托物言志的定义、作用。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现
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托物言志的作用是用某一事物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表达
某种感情。文中正是用“淡竹”赞美了“物质上清贫而心灵富足的一类人”,由此我们可
以推断运用手法为“托物言志”,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可根据“托物言志”的作用加以提炼。)
13.从反面衬托淡竹的刚强、高洁、淡泊名利的性格(或运用对比手法,为下文写淡竹做铺
垫);从正面表现淡竹像这些人一样具有或顽强、坚持,或超然、坦荡的个性,拥有自由
快乐的心灵。(文章在第 3~6 段写到稻子、银杏、法国梧桐、千年古井,很明显是为了
从反面衬托“淡竹”,是对比手法的运用。后文从第 17~23 段写到李白、陶渊明、郑板
桥等人,这些人与“淡竹”具有一样的个性与品质,可以理解为是正面表现“淡竹”的
品质。)
14.豁达智慧;懂得感恩,懂得爱;与朋友和谐相处;不慕名利(笑忘功名利禄)。(对此题
的回答,关键是找准信息所在段。本文在第 10 段中对“淡竹” 的“不空”的几个方面
作
了充分的回答,我们找准第 10 段加以概括,答案自然明了。)
15.①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稻子作为庄稼中的精品,准备继续生
长结实,走向辉煌的丰收。②语言简练,句式工整,赞扬了物质上清贫,心灵上富足的
一类人。[句子赏析题的答案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形式,主要是指修辞、句式、选词
炼句、表达方式等本身的特点和作用;二是内容,主要是指对句子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
(有时思想内容的答案往往在原文中能找到蛛丝马迹)。因此解答时要围绕句子的内容、
修辞、句式、选词炼句、表达方式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作用来作解答,也可多角度思考。
解答这类句子赏析题我们通常分三步走。即:(1)怎样写的;(2)写了什么;(3)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给读者怎样的感受或哲理启示。根据以上的思路,本题不难作答。]
16.示例:人生要像淡竹那样刚强、高洁、淡泊、坦荡,做拥有自由快乐心灵的人。(此题为
开放性试题,关键是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谈人生理解时思想要积极向上。)
17.思路点拨:(1)①确定题目和写作内容。此题不需要自己重新拟题,这是一个半命题作
文题目。首先要思考,你打算选择什么事物来写。譬如,一幅画、一张照片、某个工艺
品、某处胜景、某本书、某首诗歌、某部电影等,并把确定要写的事物填在文题的横线
之上。同时明确选定一种文体后,就应该按照这种文体的要求写下去。要先明确文章的
中心思想,然后去组织安排好材料。②不要平行式地泛泛写来,人和事的记叙、描写要
具体,取材时“以小见大”,写自己熟悉的生活。③注意写出新意。作文,贵在创新。内
容新颖、结构精巧、语言鲜活等创新写法都能引人入胜。
(2)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
首先,我们要拟好题目,题好一半文,题目要精彩。
其次,要明确文体,注意选材。题中已明确要求写成“游记”,那么我们就不可脱离
“游记”的文体限制。
最后,我们要注意如何写好“游记”。游记文章一般有以下几点要求:
①按游览的顺序写。我们在参观或游览一个地方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移
而进行的,因此,我们可以游览为线索,由先而后依次记述游览过程中所见到的景物,
这样,读者才会对你游览的地方有一个清晰、全面的印象。
②写出景物的特点。大自然的景物各不相同,都有自身的特点,我们要认真回味游览
时的所见所感,选取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或最有特色的景物,作具体的描写,并对重点部分
进行生动细致的刻画,运用联想,采用比喻、拟人等方法,将景物的特点写出来,使景物
形象逼真,让读者宛如亲眼所见一般。
③分清主次详略。我们在写游记时,面对繁多而又千姿百态的景点,美丽而又令人回
味的山水,写什么好呢?这都必须根据文章的中心确定主次详略,把最具代表性的、最使
自己激动、最令自己难忘的景物,当作主要内容,进行详细描述,如景物怎样美、怎样奇,
你和游人怎样感叹,你凝望着什么,展开怎样的想象等;次要景物可略写或不写,这样重
点就突出,游记也就生动了。
④融入真情实感。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进文章的字里行间,
做到既有所见所闻,又有所思所感,这样可以丰富文章内涵,深化习作主题,使文章更具
感染力。
(1)例文:
乡村让我陶醉
乡村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乡村是一个静寂的地方,乡村是一个与世无争的地方,乡村是
一个纯朴的地方……
——题记
春姑娘把我带到了一个神奇的地方,我在这儿好快乐,小鸟为我唱起了圆润的歌,蝴蝶
为我翩翩起舞,青蛙为我敲起了清脆的小鼓,蝈蝈为我弹起了心爱的吉他,树伯伯为我送来
了甜甜的果子,风阿姨为我吹来阵阵花香,蜜蜂弟弟为我酝酿了喷香的蜂蜜,小草哥哥为我
铺起了柔软的床被……
一切都好惊奇,一切都好留恋,一切的一切都好美好,这个神奇的地方是哪里?这个神
奇的地方就是乡村!
是什么赋予了乡村的神奇?是什么让乡村如此地充满生机、富有吸引力?是大自然,是
乡村人。乡村人以其粗犷的性格,友 好善良的心地造就了这美丽的地方。乡村没有都市那
种笼子般的套间,乡村人没有都市人那种钩心斗角的心理,乡村人没有都市人刻意追求华丽
的习惯……
我爱乡村,爱她的树木成林,爱她的野花斗妍,爱她的流水潺潺,爱她的麦田片片,爱
她的露珠调皮,爱她的鱼儿跳跃,爱她的蜻蜓点水,爱她的蝴蝶飞舞,更爱她的人心善良!
早晨,踏着露珠的痕迹,迎着朝阳的气息,闻着扑鼻的芳香,听着鸟儿的歌唱,拎着鱼
竿,来到清清的小河旁,坐着石凳,学着姜太公和鱼儿嬉戏,心里是那般的坦荡无私,毫无
杂念;随着火辣辣太阳的脚步,再次踏上原来的路,回到乡村大伯家,吃着香喷喷的乡村饭,
心里有说不出的舒畅!
乡村就是这样的神奇,乡村就是这样的美妙,乡村就是这样的富有活力,乡村就是这样
的令人神往……
【点评】从文章看,小作者非常善于观察,也善于感悟,要不然,在常人眼里普通的乡
村也不会这么五彩斑斓、温馨美丽,充满欢愉和欣喜。文章叙述了多个极具动感的美妙画面,
并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形成了一种空灵、唯美的意境。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更显张力,是本文不可缺少的一个闪光点。开头的题记使用也很巧妙,铺垫、烘托了气氛。
(2)例文:
古东瀑布之旅
仲 夏时节,蝉鸣日燥,我同家人一起踏上了清凉舒适的古东瀑布之旅。在那里,
一片神秘的自然山水在等着我们……
漫步在大青石铺成的小道上,先前的一身燥热已在山间清凉的空气中消失得无影
无踪。我被奇异的绿簇拥着,身旁到处都是参天古树,有时还有几株高大的龟背竹栖
息在古树下,阳光从树叶的空隙间洒下,被碎成斑斑光点。我醉了,沉浸在这山间小
景中,我尽情地呼吸着周围湿润的空气,心中无比澄澈。
小路的前方传来重重叠叠的水声,仿佛悠远神秘的江南丝竹。过一座小桥,再转
一个弯,眼前顿时豁然开朗。抬起头,满眼的惊异,难道是七仙女织的雪绸从天而降?
一条白练从上而下,山面巨石突起,经过一番急剧撞击,玉带便碎成了数不清的水花。
在阳光的折射下,飞溅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远望去,就像一朵朵小巧可爱的梨花,
微雨似的纷纷扬扬。飞扬的调皮的水珠亲吻着我的脸颊,拨弄着我的发丝,眷恋着我
的肌肤。我也尽情地张开双臂,水珠便倏地钻进我的怀抱,但却再也寻它不着。我顿
感清爽彻身,仿佛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被洗礼了。这就是古东瀑布——神龟饮涧。虽
说我没有看到什么神龟,但大自然雕琢的这条玉带已着实让我神倾。
顺着石板路再往前走一段,又有着大自然另一神奇之笔——书生展卷。清澈的山
泉从密林之中引涌而出,轻柔平稳地顺山势而下,在山间,山泉沿路展开,就像是一
位苦读多年的书生,从容地展开金榜题名的考卷。透过明净的水面,我清晰地看到了
树根和枯叶浸泡在沙石间,偶尔一两只灰黑色的小鱼会去光临,在其间陶陶自乐。看
到这悠闲自得的小鱼儿,我也感受到了一份久别的轻松自在和恬静闲适。
拨开身子左边的树枝,一幕翡翠密帘挂在面前,闪烁着耀眼的莹白。瀑布哗哗地
拍打着水面,但声音却不是很大,宛如一支动人的小曲儿,却无法用人类的乐器模仿
出任意一个音符。微风拂起,平铺于瀑布下墨绿色的潭便漾起了层层碧波,像翩翩起
舞的少女皱缬的裙幅,轻轻地摆弄着。我忍不住了,小心翼翼地将双脚伸进潭水里,
一阵清凉掠过我的全身,我顿觉心旷神怡,疲惫也被这无污染的山泉带走了。潭边一
些树也将自己的手臂盘曲着伸入潭中,与游人共享潭水的清凉。树下还有一些刻于褐
色木板上的金色诗文,也为这娟丽的美景增添了几分韵味。
古东瀑布虽没有德天瀑布的壮丽,也没有壶口瀑布的雄伟,但她那灵净的水洗涤
了我的心灵,抚去了我的疲惫……
【点评】这篇习作给人的感觉除了清爽还是清爽。
用语清爽。从清凉湿润的空气到奇异的绿,从雪绸到白练,从清澈到灵净……词
词清爽,沁人心脾,怡人心灵。运用多种修辞,将景物描绘得细腻而不平淡,如将水
花比喻为梨花,就让人从水的世界中体味到了绵绵的柔情;详略得当,收放自如,如
用了大量的笔墨写了水,而对作衬景的树、鱼等则惜墨如金。
构思清爽。先用蝉鸣日燥营造出一个让人焦躁的环境,继而笔锋一转,便如潺潺
流 水般造出一个又一个清凉的世界,让人耳清目明。
这篇游记,不仅让小作者的身心受到了清凉的洗礼,同时让读者也随之而心无杂
念,自由翱翔,疲惫紧张的心灵得到了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