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文阅读(四)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古代诗文阅读(四)

ID:61929

大小:79.59 KB

页数:30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四、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教学建议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一考点在2000年以前的《考试说明》中分成两点表述:①正确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②翻译成现代汉语。从2000年开始,《考试说明》就把这两点合并成一点,即“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将“把握”改成“理解”,表面上是一字之差,却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2002年开始,《考试说明》更明确规定文句的翻译由译文辨析题改为笔译题,即由客观题改为主观性的言语操作题。全国高考卷在1990年以前也经常用主观题形式考查文句翻译,2002年开始又恢复,但上海市高考卷却一直沿用主观题型。采用主观题型是对文言文综合考查的一种有效手段,更是考查文言文真实阅读水平的最有效方法,因此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翻译题一直作为常考、必考内容。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强化训练。 首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文言句子的意思时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全文中理解句子。要整体把握全文,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情感倾向,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②充分利用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来理解句意。 ③对复杂的不好理解的句子,最好作点句子成分分析,先抓主干,再看枝叶;或抓住关联词语,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④调动已有的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帮助理解。 其次,要引导学生掌握文言句子翻译的三条原则——信,达,雅;掌握翻译的几种方法——留,对,拆,增,删,调。                             问题磁场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      本栏目根据考点涉及的知识设题,意在让学生经过思考了解本专题的内容,引起兴趣,同时能在思考中引出问题,为后面的探究作铺垫。使用时要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并思考,暴露出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教师在点拨中可初步引出相关的知识要点和解题要领。      二、问题磁场      1、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治平元年,常州日禺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一声,移着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赫照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是时火息,视地中只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于中荧荧然(发亮),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挖)于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州守郑伸得之,送润州金山寺。《梦溪笔谈》)      这段古文谈到了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它是哪种现象?从古文中能否判定陨星是从什么方向飞入大气层?                                                                           【点拨】这一段文字是记载陨石落地的天文现象,文中提到陨石颜色如铁,重量也和铁一样,可见是“铁质陨石”。从文中的“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一声,移着西南”可知是从西南方向飞入大气层。      2、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夫猫也?”      赵人最终是否会赶走猫?认为“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的原因是什么?                                                                                          【点拨】赵人最终不会赶走猫。认为“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的原因是家中有老鼠就会毁坏衣食用具,而猫吃了鸡,最多是没有鸡肉吃,两相比较,宁可养猫灭鼠。从“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我们将要挨饿受冻了,不比没有鸡害处更大吗?)一句可知。       3、请据短文,简要回答后面问题。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王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王乃不杀。        卫士吃了不死之药该不该死?                                                         【点拨】卫士不该死。要回答这个问题,关键是对文中的这两句话要理解清楚:①可食乎,②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卫士与传递人对“可以吃”三个字有不同的理解,传递人理解为该药的服用方式是食用,所以说是可以吃。而卫士的理解是可以允许我吃。另外长生不死的含义,到底是得病可以不死、砍头可以不死,还是吃了要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不死,这些都没有限定,所以卫士就可以钻语句多义的空子。对语句的理解谁都没错。       4、阅读下文,回答后面题目。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也。”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文公下》)       这则寓言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点拨】当我们发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时,应该力求尽快改正,而不应该以任何理由为借口,姑息错误。要解答这道题目,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这句话。                                             案例探究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       本栏目围绕知识及能力重点设置了四个案例,引出有关知识,探讨解题的一般方法及思路,解答部分以失分点分析为主,教师在使用时要重在解题规范的培养,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       二、案例探究 【案例1】2003年全国高考试卷第16题(原文见附录)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第一小题得分的关键在于能否看出“廷”和“面”是“名词作状语”,这两个词在教材中均出现过,《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辱之”。另外,“遂”在文言中表示顺承关系理解为“于是,就”,表示转折关系理解为“竟然”,结合语境应选后一种理解。(2)第二小题较为简单,学生只要能准确翻译出“佞”、“直言”等知识点,一般来说,失分就少了。“佞”作“奸伪巧言谄媚”解,“直言”是“正直的言论”之意,“则”解释成“那么”。 【参考答案】(1)译文: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2)译文: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为佞伪;国君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佞伪就会变为忠诚。 【评点与探究】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没有生僻词语和用法,关键实词和虚词在课本中都已学过,不会给翻译设置障碍,难度控制较好。克服了过去翻译文言句式的缺点,把翻译难点落实在实词及其活用方面。应该说翻译题出得很好,既符合考试说明,更符合培养学生的文言素养。      有的句子比较复杂,一时难以理解,最好作句子成分的分析,先抓主干,再看枝叶;或抓关联词语,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等。因为那些难懂的句子,难于理解的内容,正是命题者设计试题的题眼,句子的翻译点应当在重点词语上。这是翻译的基础。在具体的句子中一词只能有一义,所以翻译句子时就增加了选择义项这一步骤,选择合适的义项,是文言翻译的难点。要调动储存于大脑之中的有效信息,回忆课文中的语句,通过比较,帮助理解句子的意思。 【案例2】2003年北京春季高考试题第16题(原文见附录) 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文言翻译重在字句落实,下面几个词语的理解直接关系到整句话的翻译。诚:实在;可谓:可以说;达:通,引申为了解;仆:谦词,我;微:隐蔽的,深藏的,指内心;趣:意向,志趣;规:谋划,谋求,指打算。在大致了解原句意思的基础上,逐字翻译,重点实词必须落实。 【参考答案】先生的话,真可以说是苦口良药,但还是没有完全了解我内心的志向。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各人打算不同。 【评点与探究】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没有出现生僻词语及用法,主要的实词和虚词在高中教材中均已出现,基本上是课本知识的迁移,没有什么障碍,学生完成此题难度不大。要注意的是在直译的基础上还要根据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适当意译,体现活学活用的思想。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只顾逐字翻译,却忽视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导致整个句子偏离原意或虽未偏离但很拗口,读起来总觉得少点味道。翻译,是以全面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为基础的,高考试卷要求直译,也就是要求字字落实,字字落实,主要是判断每一个虚词、实词的用法与意义,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词等,并做准确解释,还要把握句式特点和句子的语气,尊重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 【案例3】阅读下面文言文,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齐恒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恒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甚贵,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公曰:“诺”。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      译文:                                     【解题思路】首先要判断出此句为定语后置句“……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译时要将定语还原;另外复音虚词“于是”翻译时要与现代汉语连词“于是”区分,应是“介词+宾语”的结构,“在这时”之意;“适”在文中是“恰好”的意思;“衣”在文中是破音异读,第四声,作动词用,解释成“穿”。 【参考答案】在这时恰好有穿着紫衣服进来见您的人 【评点与探究】这道题目考查的范围比较广,有倒装句式,古今同形异义词,一词多义现象及名词活用为动词现象。在解答时务必考虑全面,不能疏忽任何一个得分点,所以看起来这道题不难,因为整段文言意思比较明确,但要得满分还是要花大力气的。在此强调把握这些特殊句子造句、表达与现代汉语不同之外,是读懂文言文的重要基本功。因此上海卷文言文阅读、翻译命题点,年年都涉及这个考点。在做直译题时,如遇到特殊句式,要特别注意处理好这组矛盾,即首先要准确对译,注意原句的表达特点,同时要顾及现代汉语的表达规范,句子要通顺。               知识归纳与思维拓展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      本栏目主要是对本考点所涉及的一些知识进行系统归纳与拓展,既要让学生明白知识体系,又要使学生能结合自己掌握的情况,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消化并形成解题能力。       二、知识归纳与思维拓展      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的目的出发,古文的翻译总是采用直译为主的方式,意译只能是一种次要的方法。高考的特点固然要考查学生对古代诗文阅读材料在宏观上的掌握,但更要求考生能够从微观上了解并熟悉古代汉语字词句式等语言知识。因此历年来试题的设置主要采用直译的方式,只有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复习中,特别注意以下方面,并运用一定的方法。       (一)把句子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理解它的真正意思。        语言环境包括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内部语境”是指语言材料所表达的具体环境。看内部语境就是看与句子相关的上下文,把单个的句子放到文章中,前后联系起来分析,即“句不离篇”。“外部语境”是指语言发生的场合,作者在该句中所注入的附加因素,如作者的情感,作家的艺术处理等。如“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报君赐”这句话,秦将是来报恩还是来报仇,如果不看前面的文字,是无法把握的。特别提醒学生,不要忘了看文言语段中及语段后的任何一个注解,要确信既然注了必定有用。将句子放到具体的内外语境中,才可能正确理解,而正确理解是翻译的前提。      (二)把握文言翻译的原则。      1、译文做到“信”“达”“雅”。 所谓“信”,就是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加意思,也就是不“走样”。所谓“达”,就是要求译文明白通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没有语病。所谓“雅”,就是进而要求译文的用词造句比较考究,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就中学生来说,这一项较高的要求,但前两点是应该做到的,否则不能说是好译文。      2、翻译时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所谓直译,就是严格按照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表达方法和原文一致。直译也就是字字落实,即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例如:   原句: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译句: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      所谓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很不同的表达方法。例如:    原句: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译句:(张衡)到职工作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退职回家。      这两者虽是矛盾,但又是相辅相成的。一般的说来,应以直译为主,在难于直译时,辅以意译。      (三)文言翻译的方法。      由于高考中采用直译的方式,因此,翻译句子应该着重以直译为主进行训练。      1、对照翻译。 文言单音词对译为现代汉语双音词或多音节词。如,“商君佐之”——商君辅佐他。“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中的“信”——信物,亲近。      2、换成今语。      主要是一些古今同形异义词、通假字,替换成现代汉语与之相应的词语。如:“祖父”“妻子”“受业—授业”“尺寸之地”中的“尺寸”译为“一点点”。      3、保留不译。      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地名、国名、年号、朝代、官职、典章制度、物品名称、度量衡等。      4、删掉不译。      如:句首发语词、陪衬语素、结构助词、个别只起语法作用的连词。      5、补充省略。      句中一些省略的成分,有时需要补出。如“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显然省略谓语“威”可补译为“你们看廉将军比秦王谁厉害?”      6、调整语序。       一些文言句式的词序,有时必须改变。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译时需颠倒过来。如,“甚矣,汝之不惠!”这是主谓倒装,应颠倒过来,译为:“你的不聪明,太过分了”。      7、扩充凝缩。      有些特殊的句子,译时需要扩充或凝缩。如:“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这类句子言简意丰,如不多用些笔墨,难于把意思表达清楚,特别是一些诗句或类似诗歌的句子,更是这样。可扩充文字译为“使敌人降顺,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再如,“(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这类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繁笔。现代汉语很难找到四种不同的说法来译“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所以可凝缩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四)文言辞格翻译方法。      文言辞格非常丰富,使用频率也很高,如何翻译各种辞格是学习文言文注意的问题。      比喻的翻译。      1、明喻,仍译为明喻。古文中的明喻一般与现代汉语的使用习惯相同,所以直译就行了。如:(1)皆玄衣白刃,剽疾如猿猴。(《冯婉真》)(2)火烈风猛,船往如箭。(《赤壁之战》)(3)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信陵君窃符救赵》)       以上三例中的加点部分都用明喻,可分别译为“像猿猴一样剽悍敏捷”,“船像箭一样往前冲”,“如同那肉给俄虎吃”。       2、暗喻,用了比喻词的,仍译为暗喻。如:(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可译为“现在人家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不用比喻词的,译为明喻。如:(2)古来万事东流水。(《梦游天姥吟留别》)(3)夫秦王有虎狼之心。(《鸿门宴》)(4)寨中人又鸷伏焉。(《冯婉真》)      加点的部分分别译为“万事都像东去的流水一样”,“有像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像鸭子一样趴在那里”。      3、借喻,译为它所比喻的事物,即把喻体还原成本体。如:(1)遍地腥云,满街浪犬。(《与妻书》)(2)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秦论》)(3)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归园田居》)。加点的部分应还原成它们的本体,“白色恐怖”,“凶恶的敌人”,“边境”,“污浊的官场”。      借代的翻译。      古今汉语在借代的使用上差别很大,如果把借代直译过来,会让人感到不易理解和接受,所以借代应意译,译为它所代替的人或物。如: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2)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赤壁怀古》)     (3)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     (4)大阉亦逡巡畏义。(《鸿门宴》)     (5)沛公不胜杯杓。(《鸿门宴》)     上例中加点的词若直译或保留原词,都很别扭,都应还原成它们所代替的人或事物。分别是“当官的”、“战船”、“言辞”、“魏忠贤”、“酒”。      夸张的翻译。      1、状态、程度方面的夸张,仍译为夸张,前面加上“像要”或“快要”。如:     (1)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廉颇蔺相如列传》)     (2)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鸿门宴》)     (3)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4)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促织》)      前三句是古人形容人发怒的习惯说法,例(1)的加点部分和例(3)可译为“头发像要顶起帽子”,例(2)译为“头发要竖起来,眼角快要裂开”。例(4)的加点部分译为“快要出不来气,说不出来话”。      2、数量方面的夸张,可把数量词换成表示“多”“高”“大”的副词、形容词。如:     (5)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辞》)     (6)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愚公移山》)     (7)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促织》)      例(5)(7)中的数量词是形容极多,例(6)中是形容极高。三例中加点的词语可分别译为“许多卷”、“非常高”、“非常多”。这种夸张,数量词都不是实指,所以不宜直译。      互文的翻译。      互文又叫“互文见义”,前后两句或两个短语意义相互交叉,互为补充,翻译时要把两部分合二为一。如:     (1)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2)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3)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促织》)      例(1)的意思不是在东西叫嚣,在南北隳突,而应是“叫嚣隳突乎东西南北”,可译为“到处大喊大叫,骚扰破坏”。例(2)也应合为“枝枝叶叶相覆盖,相交通”,然后译为“树木的枝条和叶子都互相覆盖,交叉掩映”。例(3)的“官贪吏虐”可调为“官吏贪虐”,译为“当官的和差役们都贪婪暴虐”。      委婉的翻译。      古人为了避粗俗、避忌讳、图吉利或出于外交的需要,有时故意不直陈其事,把话说得很含蓄,这就是委婉。翻译时应还原其本来的意思。如:     (1)权起更衣。(《赤壁之战》)     (2)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      (3)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论语》)      (4)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赤壁之战》)       例(1)用“更衣”是为了避粗俗;例(2)用“崩殂”是为了避忌讳(死);例(3)的“有事”也是避忌讳(在老师面前说“战争”);例(4)的“会猎”是外交辞令。它们可还原为,“上厕所、逝世、作战、会战”。      用典的翻译。      古人为了使行文典雅,言简意丰,常或明或暗地引用典故,在翻译时可灵活处理,一般可译为这个典故所包含的普遍意义。如:    (1)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乐羊子妻》)    (2)神仙之说,所谓为蛇添足。(《梅花岭记》)    (3)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    (4)效颦于茂叔。(《芙蕖》)     上四例加点处均用了典故,可分别译为“侮辱性的施舍”、“多此一举”、“外患未除”、“生硬模仿”。对于为人们所熟知的且已作为成语使用的典故,翻译时也可保留原词(如例(1)),或稍加变动(如例(2)可变为“画蛇添足”)。     其他一些修辞方法,如拟人、排比、双关、对比等,在运用上与现代汉语的习惯基本相同,翻译时难度不大,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备考创新训练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      本栏按文言句子中多义词的理解与翻译,活用词及古今异义词的理解与翻译,特殊句式,理解语意关系、指称及修辞分析的顺序安排,重点在前三种。使用时最好要求学生当堂完成,然后教师归类分析,务必使学生明确翻译的一般方法。      二、备考创新训练      1.阅读下列文言文,翻译加线句子。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年终考核地方官的治绩),景公迎而贺之曰:“子之治东阿也!甚善矣,”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塘)波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会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波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便僻。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译文(1)_______________ 译文(2)_______________ 译文(3)_______________ 译文(4)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一句重点考查对实词“诛”的理解。“诛”在古汉语中有“责问、谴责”之意,如成语“口诛笔伐”,还可以引申为“惩罚、杀死、要求”等意,结合文意判断,在此句中为“责罚”之意。第二句考查实词“乞骸骨、避、贤”的理解。“乞骸骨”是告老还乡的委婉说法,“贤”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贤能的人。“避”是躲避的意思。第三句考查了“强、治”的意思,“强”有“竭力、尽力”的意思,“治”是“治理”之意。第四句着重考查实词“与”的意思,“与”有“参与、干涉”之意,结合文意应为“干涉”。 【答案】(1)我要对你大大地责罚。(2)希望让我告老还乡,给有才能的人让路。(3)您尽力再去治理吧。(4)我不再干涉了。 2、阅读下列文言文,翻译加线句子。 韩休,京兆长安人。工文辞,举贤良。玄宗在东宫,令条对国政,与校书郎赵冬曦并中乙科,擢左补阙,判主爵员外郎。进至礼部侍郎,知制诰。出为虢州刺史。虢于东、西京为近州,乘舆所至,常税厩刍,休请均赋它郡。中书令张说曰:“免虢而与它州,此守臣为私惠耳。”休复执论,吏白恐忤宰相意,休曰:“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岂为政哉?虽得罪,所甘心焉。”讫如休请。以母丧解,服除,为工部侍郎,知制诰。迁尚书右丞。侍中裴光庭卒,帝敕萧嵩举所以代者,嵩称休志行,遂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译文(1)__________ 译文(2)__________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第一句中“均”是“平均分配”之意,“赋”是“赋税”的意思,虚词“它”解释为“其它的”。第二句中关键词“敝”是“困苦”之意,“救”是“救助、援助”,虚词“而”表示转折,“为政”即处理政务,这个词现在还用,故可以保留。后一个分句是反问,语气要译出。 【答案】(1)韩休奏请把这些赋税与其它各州分摊。(2)刺史知道百姓的困苦却不予救助,哪能这样为政呢? 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加线各语句。 子仪事上诚,御下恕,赏罚必信,遭幸臣程元振、鱼朝恩短毁。方时多虞(指国家内忧外患不断),握兵在外,然诏至,即日就道,无纤介顾望,故谗间不行。破吐蕃灵州而朝恩使人发其父墓,盗未得。子仪至泾阳来朝,中外俱有变。乃入见,号泣曰:“臣久主兵不能禁士残人之墓,人今发先人之墓,此天谴,非人患也。”朝恩又尝约子仪修具(指赴宴),元载使人告以军容将不利于公。其下衷(贴身内衣,引申为穿在里面)甲愿从,子仪不听,但以家僮十数往。朝恩曰:“何车骑之寡?”告以所闻,朝恩泣曰:“非公长者,得无致疑乎?” 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天谴,非人患也。 译文:                            ②非公长者,得无致疑乎? 译文:                               【解析】第一句考查了判断句式,“天谴”意为天的惩罚,“人患”意为人为的祸患。第二句不仅考查了固定结构“得无……乎”,并且考查了前后分句之间的假设关系,“致”意为招致,“得无……乎”,能够不招来你的怀疑吗? 【答案】①这是上天责罚,并非人事祸患。②(你)若不是德高望重的人,能够(对我)不怀疑吗? 4、阅读下文,翻译画横线语句。 后岁余,汉灭项籍,汉王立为皇帝,以彭越为梁王。田横惧诛。而与其徒属五百人入海,居岛中。高帝闻之,以为田横兄弟本定齐,齐人贤者多附焉,今在海中不收,后恐为乱,乃使使赦田横罪而召之。田横因谢曰:“臣烹陛下之使郦生,今闻其弟郦商为汉将而贤,臣恐惧,不敢奉诏,请为庶人,守海岛中。”使还报,高帝乃诏卫尉郦商曰:“齐王田横即至,人马从者敢动摇者致族夷!”乃复使使持节告以诏商状,曰:“田横来,大者王,小者乃侯耳;不来,且举兵加诛焉。”田横乃与其客二人乘传(传车)诣洛阳。 ①而与其徒属五百人入海,居岛中。 译文:______________ ②齐人贤者多附焉。 译文:______________ ③乃复使使持节告以诏商状 译文: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了定语后置及词类活用现象。①句中“徒属”指部下、党羽,“入海”指渡海。②句中“齐人贤者”为定语后置。③句中注意两个“使”连用的情况,第一个作动词,“派”;第二个为名词,“使者”。 【答案】①(田横)与他的党徒五百多人渡过海跑到一个岛上居住。②很多有才能的齐地人都归附他们。③(高帝)再次派使者拿着符节把皇上指示郦商的情况告诉田横。 5、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横线语句。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召权知①开封府,迁右词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就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能欺。 注:①权知:此处指调任某州知府。 ①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译文:____________ ②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译文:____________ ③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译文: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第一句重点考查了实词“缘”和虚词“以”的用法。第二句的难点在“岁满”,应解释为“任职期满”。第三句是比喻的说法,要理解其意思。 【答案】①端州出产砚,前任太守借口进贡,全都索取几十倍的端砚送给权贵。②包拯让做砚的人只做够上贡的数目,到任职期满,他自己没有带一个端砚回去。③人们认为包拯一笑,比黄河水变清还难得一见。 6、读下列文言,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比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后汉书·袁安传》 译文①:_______________ 译文②: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了词类活用及古今异义。要弄清的几个词:雪,名词用作动词,下雪;比,处处;干,求;以为,古今异义,此处的意义是“以之为”;举,推荐。 【答案】①袁安答道:“天下大雪,人们都在挨饿,不应该再求别人。”②洛阳令认为袁安是一个贤明的人,推荐(他)做了孝廉。 7、读下面的文言,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李贺,字长吉,七岁能辞章……每日旦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即书投囊中。末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者。及暮归,足成之。母使婢探蘘中,见所书多,即怒日:“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新唐书·李贺传》 译文①________________ 译文②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古今异义。要弄清的几个词语:未始,不是;程课,这里指写的某些固定的格式、标准等;探,掏出;书,写;是,这个。 【答案】①(他)不是先定好一个题目然后写诗,也不像别人那样受那些条、框的限制。②他母亲让婢女掏出锦囊中的诗句,看见许多写好的纸条,就生气地说:“这孩子要呕出心来才肯停下来啊!” 8、阅读下列文言,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楚绝齐,齐举兵代楚。陈轸谓楚王曰:“王不如以地东解于齐,西讲于秦。”楚王使陈轸之秦。秦王谓陈轸曰:“子,秦人也,寡人与子故也。寡人不佞,不能亲国事也,故子弃寡人事楚王。今齐楚相伐,或谓救之不便,子独不可以忠于子主计,以甚余为寡人乎?”陈轸曰:“王独不闻吴人之游楚者乎?楚王甚爱之。病,故使人问之曰:“诚病乎?意亦思乎?”左右曰:“臣不知其思与不思,诚思则将吴吟,今轸将为王吴吟。” 译文①______________ 译文②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第一句考查一词多义,以,前一个是“凭”,后一个是“在”,作介词,整句话是反问句,语气要译出来。第二句的难点是“吴吟”,要结合全文意思推断。 【答案】①先生难道不能以您的忠心,在为楚王谋划之余,也为我谋划吗?②我不知道他是否思念吴国,果真思念吴国就将发出吴地乡土音。 9、阅读下面文言文,将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使内勿服,不踰月,而国莫之服。 (1)译文:__________ (2)译文:__________ 【解析】本题第一句考查了活用词和古今异义词“丈夫饰”,“丈夫”在文中指男人,和现在所指的“结婚男女中的男方”意思不同,“丈夫饰”在此作动词用,穿男人的衣服。第二句考查了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习惯调整语序。 【答案】(1)灵公喜欢妇人穿男子的服饰。(2)不到一个月,国中没有女子穿这种(男人)服饰的了。 10、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将加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缧其男女,以会于陈州。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1)译文:___________ (2)译文:___________ 【解析】此题第一句考查了判断句式“职也”,第二句考查了一词多义“食”,前一个作动词,解释为“吃”,第二个是名词,粮食。“以令死士”译为“用来命令将士为国而死”,意译就是“鼓励勇士与敌死战”。 【答案】(1)如果力量不够,死在(防寇)这件事上,那是尽了你的职分。(2)抢夺贼寇的财物,吃掉他们的粮食,用重赏来鼓励勇士为国死战,那一定会成功。 11、阅读下列文言文,翻译加线句子。 初,楚子将以商臣为太子,访诸令尹子上。子上曰:“君之齿未也,而又多爱,黜乃乱也。楚国之举,恒在少者。且是人也,蜂目而豺声,忍人也,不可立也。”弗听。既,又欲立王子职,而黜太子商臣。商臣闻之而未察,告其师潘崇曰:“若之何而察之?”潘崇曰:“享江芈而勿敬也。”从之。江芈怒曰:“呼!役夫!宜君王之欲杀女而立职也。”告潘崇曰:“信矣。”潘崇曰:“能事诸乎?”曰:“不能。”“能行乎?”曰:“不能。”“能行大事乎?”曰:“能。”冬十月,以宫甲围成王。王请食熊蹯而死。弗听。丁未,王缢。谥之曰“灵”,不瞑;曰“成”,乃瞑。 译文(1):_____________ 译文(2):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第一句关键词是“蜂”和“豺”,都是名词作状语用,强调的是眼睛和声音,翻译时要按原有的词序翻译。第二句中“若之何”是固定句式,可译为“怎样”。“察”应为“考察”,“之”代这件事。 【答案】(1)而且这个人,长着蜂一样的眼睛,发出豺狼一样的叫声,是个残忍的人,不能立为太子。(2)怎样才能详察证明这件事呢? 12.下列各个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文: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 译文:燕国派乐毅攻破齐国,使齐国的城邑全都投降。 B.原文: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 译文:只怕他率领军队到来,即墨就不能保全了。 C.原文: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 译文:燕军把坟墓全都挖开,烧化死人。 D.原文: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 译文:在牛尾上浇油、捆上芦苇,并点燃它的末端。 【解析】A项中“伐破齐”和“尽降齐城”是难点,“破伐”是一个动补式的词组,意思是征伐并攻破,“破”是“伐”的结果。“尽降齐城”的“降”字是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意即“使齐城降”。B项中的难点有两处:一是“他将之来”,“他”字在文中是指示代词,意为“其他的、别的”,充任定语。而试题中把“他”误作人称代词的“他”,把“将”误作动词的“率领(军队)”。C项难度较小,可能会引起误解的有两处:一是“垄墓”,“垄”也指坟墓;二是“烧死人”“烧”的翻译字。D项中的“灌脂束苇”略有困难,但“脂”字指油脂并不罕见,“束”当作“捆绑”讲也是常用的。 【答案】B     备课资料汇编 一、近年高考题分析。 ◆2002年高考北京卷第17题(原文见附录) 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②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解析】此题考查小段文言中划线句子的翻译,理解文中管仲与鲍叔的关系是关键。答案:①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窘(或译为:却使事情更加糟糕),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时”译为“运气”、“利”译为“顺利”也对)②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天下”译为“天下人”,“知”译为“了解”也对) ◆2002年高考上海卷第26题(原文见附录)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②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 【解析】前一句重点词是“亦”“奇”,后一句重点词是“盖”“焉”“何以”“发”。答案:①然而也对他不采纳我的意见而实现自己的心愿感到惊异②(我)大概将要死在此地,虽然知道他的贤德,(但)我还能用什么方法来传扬他的事迹呢? ◆2003年北京高考卷第16题(原文见附录) 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 【解析】本题没有较难的实词,但语气一定要译出来。答案:先生的话,真可以说是苦口良药,但还是没有完全了解我内心的志向。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各人打算不同。 ◆2002年上海春季高考卷第21题(原文见附录)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知者创物,能者述焉 ②然世罕有真者,如史全所藏,平生盖一二见而已 【解析】前一句难点在“述”的理解,根据文意应为“传述、继承”,另外重点词是“知”和“焉”。后一句难点在省略成分要补出,重点词是“盖”、“而已”。答案:①有智慧的人开创一门新的技艺,有才能的人对之加以传承。②不过世上很少有(吴道子)真迹,像史全所收藏(的真迹或精品),(我)平生大概只能见到一二次罢了。    二、文言语句中的词语翻译常用方法。   (一)因文定义法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普遍,多义词随语境的不同,其意义也不同。然而在具体的句子里,只能用它的某项意义。在翻译文言文时,确定多义词的语境义特别重要。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因文定义”,即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词义,锁定义项。其步骤是先列出词语的所有义项,再联系上下文文意揣摩分析,从而作出定夺。 例1.客有教燕王不死之道者,王使人学之,所使学者未及学而客死。王大怒,诛之。王不知客之欺己,而诛学者之晚也。夫信不然之物,而诛无罪之臣,不察之患也。(《韩非子》) 上文中的“诛”有三个义项 :(1)责问,谴责,引申为讨伐、惩罚;(2)杀死,引申为铲除;(3)要求。粗粗地看,“诛之”“而诛无罪之臣”的“诛”作杀死或责备讲好象都可以。从“王大怒”来推测,应该是“杀死”才恰当。“而诛学者之晚也”的“诛”应该是责备、谴责之意,因为派去学“不死之道”的人没有来得及学习,所以燕王要责备他,从而杀它。       文言文中还有部分词语在语境中灵活运用而产生新的意义,这种情况更要依据语境作出合理的推断。 例2.知其还,携扶老稚出迎。崔宣道始代为长史,亦野次。(《新唐书。循吏传》) 上文中的“次”义项有四:(1)临时驻扎和住宿;(2)按顺序排列,等次;(3)在排列上次一等;(4)量词,动作的次数。“野”字是名词作状语,意思是“到城外、到郊外”。如果“次”选择义项(1)似乎与文意相差很远,然而选其他三个义项的任何一项则更不恰当。联系“携扶老稚出迎”的“出迎”来分析,“次”应该从义项(1)引申为“停在某地等候迎接”,《崤之战》中“秦伯素服郊次”的“次”用法与此相同。 例3.事若不尽,应须禁者,公义即宿厅事,终不还阖。(《隋书》) “阖”字的原意是门扇、门板,泛指门。文言文里常用借代的手法,这里的“阖”就是用来借代内室、住处。 例4.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瑾”、“瑜”都是美玉之意,译其本意显然不当,这里比喻高洁美好的节操志向。“怀”、“握”则是保持之意。     (二)组词优选法      文言词语绝大多数是单音节词,翻译文言文时要善于把单音节词变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由于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很普遍,因此,一个文言词语组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可以有许多个。翻译时,把文言词语组成含有这个文言词语的双音节词,尽可能地组词,越多越好,然后根据句意文意筛选确定最合适的一个。这种方法叫做“组词优选法”。      例5.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预:预备、预测、预料、预先、预定、预想、干预、预先      求:追求、要求、寻求、求全、求取、求救、求饶、探求、需求、寻求、求取     全句意思是“于是太子预先求取(或寻求)天下最锋利的匕首”。     例6.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诟:诟骂、诟病、诟骂     辟:精辟、透辟、开辟、征辟、辟谣、开辟      贮:贮备、贮藏、贮存、贮存      全句意思是“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甘愿遭受诟骂,开辟一间病梅馆来贮存它们”。 文言文翻译有直译、意译两种译法,高考考查以直译为主,考查内容可分解为4项:1.将原文中的字句对译落实到译文中;2.译出原文的造句的特点;3.保持原文的表达方式;4.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时,酌情用意译。 三、高考可能涉及的主要题型分析。 (一)侧重翻译语词题型 翻译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词语水平的最好方式。出题考查点往往是体现了文言文特殊现象的常用词语,如字形古今一致而语义古今有区别,如古文中的“田畜”不是指田亩与牲畜,而是指耕种放牧;如字形古今一致而组词方式不一致,如“随坐”古义不是随便就坐而是连坐获罪;如假通字“见”通“现”等。 上海卷,把“故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和“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中的“靡不毕见”翻译成白话文。 第1句选自《屈原列传》答案为“无不完全表现出来”,重点词语为靡、见“靡”字古代表示“不”的意思现代很少用,常用的是“靡靡之音”“委靡”都取“柔弱”义项,“风靡”之“靡”,是草倒伏状,而“见”通“现”,属特色词。第2题的命题点是考查两个“死”的不同理解,答案是“没有死装死,以装死的样子来求得逃脱。”     (二)侧重翻译表达特点表达方式题型 古今句法句式都以主谓结构为主体,变化较小,古今造句及表达方式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古文常用而现代基本不同的4种句式,即特殊的句式的陈述句(宾语前置、介宾前置、定语后置)、判断句、疑问反问句、被动句。把握这些句子造句、表达与现代汉语不同之外,是读懂文言文的重要基本功。因此上海卷文言文阅读、翻译命题点,年年都涉及这个考点。在做直译题时,如遇到以上句式,要特别注意处理好这组矛盾,即首先要准确对译,注意原句的表达特点,同时要顾及现代汉语的表达规范,句子要通顺。下面结合上海卷实例解析文言句特殊句式翻译的操作要领:      2001年上海统招卷2题,把句子“何谓得之于心?”译成现代汉语。(选文为元好问《射说》)      此题重点考查疑问句“何……之”用法翻译,这类句式的“于”还有把宾语前置的功能,翻译时,这疑问、宾语前置的表述方式都要准确表达。译文是:什么叫做在心里获得它(射箭之道)?其中“什么叫”“在心里”未翻出各扣一分。      (三)侧重翻译出句间关系题型 这里所说的关系,一指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一是指句内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翻译这种句子,重点不在词义理解,而在于彼此关系的理解。它必须在解读文句基础上进行,因此是难度较大的题型。如将“(宋)太宗数微行过功臣家,(赵)谱每退朝不敢便衣冠”译成现代汉语时,应当加上哪一组关联词?       A、只有……才    B、只要……就    C、因为……所以     D、既然……就…… 这是全国高考卷试题。学生错答的原因,首先是对原文涉及的相关知识不很明白,“数微行”是“常常便服访”“过”是“到”,“便衣”是换下朝服。皇帝在功臣家,他可以穿便服,而臣子却要穿朝服才礼貌。所以赵谱不敢换衣的原因,是宋太宗可能会来或路过。因而这是因果关系句,前因后果,应选C。   五、筛选文中的信息 教学建议 文章是信息的载体,离开对信息的关注,读懂字义、词义和句子意思就毫无意义。如何正确处理文章中信息,2002年《考试说明》提出了“筛选”和“提取”两个具体要求,2003年《考试说明》规定为“筛选文中的信息”,删掉了“并提取”三字,使要求更加简洁,其考查难度基本没有变化。 “筛选”就是通过淘汰的方法挑选,它要求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信息。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可强调以下内容: 1.要重视对全文通读,明确基本信息。记叙性的文字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前因后果;议论性的文字要理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 2.其次要看清题干,这一点,关乎到“筛选”的方向。尤其要吃透题干中关键词的含义,明确出题者的意图。 3.最后一定要有回到原文的习惯。单独的语句有时是很难做到真正理解的,只有把它放回到上下文中,从事件的来龙去脉去把握,才可能较准确的理解句子的含义。 4.要注重比较。因为筛选信息的题目中,出题者故意掺杂一些错误的信息,以增加迷惑度,所以,必须把几项互相比较,才能把握住最准确的方向。并从中筛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在筛选时要善于用排除法。 问题磁场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     本栏目选择的三则材料分别扣住了基本信息的三个方面:人、事、理。什么人,做了些什么事,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怎样,我想这些是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基本要求,也是信息筛选的主要对象。使用时教师要尽可能放手,让学生在充分的自读讨论的基础上解决。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到阅读首要应该关注的是什么。教师的点拨仅仅只能起明晰和强化的作用,切不可拿起来就讲,越厨代庖。      二、问题磁场 1.你认为下面这个故事,提及到有几种人? 商于子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大豕不肯就轭,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宁毋先生过而尤之曰:“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豕纵大,安能耕耶?”商于子怒而弗应。宁毋先生曰:“《诗》不云乎,‘乃选其曹,执豕于牢’。言将以为肴。公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于子曰:“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吾岂不知服田必以牛,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邪?”宁毋先生顾谓其弟子曰:“是盖有激者也。” (《宋文宗公全集》)                                                                                                                                                                【点拨】这段文字不算艰深,大体内容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阅读、分析、筛选不够仔细,也会漏掉一些很重要的信息。如果问,这个故事,提及到有几种人?有的人可能很轻易地回答说,有两个人,一位是用大猪耕田的商于子,一位是批评他的宁毋先生。但是,这就过于粗心了,在文章的最后处,不是有一句吗?“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曰”,可见,在场的,不仅商于子和宁毋先生,宁毋先生还带着弟子的。至于带有几位弟子,这个不容易判断,但有弟子在场,就不应漏掉这个信息。如果回答“三种人”,是否就正确呢?也不正确,因为,漏掉了虽是“隐形”,但却是文中最主要的议论抨击的人物,那就是“牧民者”,也就是统治者。如果我们认真阅读分析文章,就会发现,此文并非讽刺商于子用大猪耕田的可笑行为,而是通过商于子之口,讽刺批评当时的统治者不会任用“贤人”,商于子以此作比较:“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可见,“牧民者”,才是文中的主角,不应忽视的。 2.韩信是秦末汉初著名军事家。下文描写他率领的汗军与赵军的一次战役。由于他善于调动将士的斗志,使战争获得了胜利。请从中筛选出最能解释“军皆殊死战”理由的一句话。 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蔽山而望赵军,诚(韩信的字)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令其裨将传飧,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谓军吏曰:“赵已选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险阻而还。”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厅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只逐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泯水上,禽赵王歇。                                                                              【点拨】“军皆殊死战”可见汉军斗志昂扬。那么,究竟是什么激发了他们的斗志呢?“赵军望见而大笑”可以激发,因为被敌人耻笑是自己的最大的羞辱;“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的确也可以激励斗志,主帅身先士卒,转危为安。但是最主要的应该还是“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韩信深知“弃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有意背水布阵,使汉军败无退路,故汉军肯“皆殊死战”。 3.读了这段话,你认为子列子不受阳子之粟的原因是什么?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于郑子阳者曰:“子列子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乃为不好士乎?”子阳令官遗之粟十秉,子列子出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之,子列子入,其妻望而拊心曰:“闻为有道者,妻子皆佚乐。今妻皆有饥色矣,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又辞,岂非命也哉!”子列子笑而谓之曰:“君非自知我者也,以人之言而知我,以人之言以遗我粟也,其罪我也,又将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且受人之养,不死其难,不义也;死其难,是死无道之人,岂义哉!”其后,民果作难,杀子阳。子列子之见微除不义远矣。且子列子内有饥寒之忧,犹不苛取,见得思义,见利思害,况其在富贵乎?故子列子通乎性命之情,可谓能守节矣。 A.子列子通乎性命之情,自甘淡泊,不愿无功受禄,因此不受子阳之粟。 B.子列子预见民将作难而杀子阳,为避免祸及全家,因此不受子阳之粟。 C.子列子认为子阳是无道之人,死其难必将牺牲自己,因此不受子阳之粟。 D.子列子自守节操,不愿苟取,见得思义,见利思害,因此不受子阳之粟。 【点拨】要在文章的全面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有时要善于抓关键句。关于不受阳子之粟的原因,列子自己已经作出了解释:“君非自知我者也,以人之言而知我,以人之言以遗我粟也,其罪我也,又将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分析这句话,就可知A、B、C三项都不合乎此句所说的“不受”的原因。因此D项为正确答案。 案例探究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      本栏目围绕专题重点设置了三个案例,对前一栏目引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因为人事理三者基本上是不可分割的。要准确的理解事件的意义和性质就要从人物的动机和事件本身的来龙去脉上去把握。要努力引导学生懂得:阅读不仅仅在于知道这个人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习惯不断的去追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说这些话。这一事件发生的前提和产生的影响是什么。只有这样才可能准确把握信息的意义。筛选起来游刃有余。教师对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要分析清楚。必要时可以多让学生去归纳、探索,效果会更加明显。       二、案例探究 【案例1】2003年秋季高考全国卷第13题(引文见附录)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裴矩“佞于隋”和“忠于唐”的一组是 A.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 此人受赂,诚合重诛 B.凡所陈奏,……矩辄以闻 陛下……恐非导德齐礼之义 C.每遇人尽礼,……皆得其欢心  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D.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 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 【解题思路】A项中第二句只是裴矩强调该罪犯的罪行,C项中第一句是裴矩为人乖张之道,D项是太宗对裴矩敢于讽谏行为的称赞。都不符合题意。 【正确答案】B 【评点与探究】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难度适宜,设题形式新颖,每项包括2条,共8条信息,扩大了信息的容量,值得肯定。此题依旧印证了这样的观念:信息的筛选必须建立在对句子的理解上。句子的理解则应摆到上下文中,从人物的动机,事件的来龙去脉去把握。比如C项“每遇人尽礼,……皆得其欢心”,在上文中有“矩见天下将乱,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可见裴矩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在朝代更迭的乱世中,让自己全身远祸,反映的是他为人的乖张,和“佞于隋”搭不上边。再比如A项“此人受赂,诚合重诛”,此句联系后文,从裴矩讲话的完整内容来看,确实表明了他的认为陷人以罪,不合礼义的观点,并使太宗收回成命,是“忠于唐”的表现。但就这句话本身的动机来看,无非是强调该罪犯的罪行,作为接下来讽谏的一个铺垫。看来,如何准确的理解句子的含义是正确筛选的一个必要前提。 【案例2】2002年秋季高考全国卷14题(引文见附录)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李广对待部下“宽缓不苛”的一组是     ①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②得赏赐辄分其麾下     ③专以射为戏     ④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⑤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⑥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解题思路】第①句“解鞍,令士皆纵马卧”,这是李广的小部队在遭遇匈奴的数千骑兵时,作出的疑兵之计,属军事策略,而非“宽缓”。第②句“得赏赐辄分其麾下”,这是说李广廉洁而爱兵,这当然是“宽缓”的一种典型表现。第③句“专以射为戏”,这是说李广因为“讷口少言”,喜欢以射箭作为消遣的性情。第④讲李广爱兵,同士兵祸福与共,这正是对待部下“宽缓不苛”的表现。第⑤句“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这一句是李广为了保护部下而将责任全部承担下来之后讲的话,当然反映了他“宽缓不苛”的做法。第⑥句“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这一句是李广自刭后他的部下的反应,体现了士大夫对他的深切爱戴。虽然事件本身不是李广发出的,但却也是他对部下“宽缓不苛”的侧面反映。 【正确答案】D 【评点与探究】 本题着重考查考生筛选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当然,这只是一种考查形式,实质上同时还要考查考生对句子的理解。这道题采用给出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要求考生选择全部表现李广对待部下“宽缓不苛”的一组这一常用方式来进行考查。解答这类试题的思路应当是,首先要理解“宽缓不苛”,即宽厚和缓不苛刻;然后逐句分析六个句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判断选择。句子的分析实质就是对事件性质意义的把握。比如“解鞍,令士皆纵马卧”这一事件的意义和人物动机有关。这是李广的小部队在遭遇匈奴的数千骑兵时,作出的疑兵之计。此时李广的部队如果逃跑的话,必然遭到匈奴的追杀,只有让敌人认为自己只是诱敌的疑兵,才能避免被追杀。这本来与“宽缓不苛”是没有联系的,但如果考生误认为这两句是让部下休息,则对解这道题有一定的干扰。看来所谓筛选实质上仍以理解为基础。把握事件的性质意义是关键。 【案例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苏琼处事艺术的一组是 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幼时随父在边,尝谒东荆州刺史曹芝。芝戏问曰:“卿欲官不?”对曰:“设官求人,非人求官。”芝异其对,署为府长流参军。除南清河太守。零县民魏双成失牛,疑其村人魏子宾,送至郡,一经穷问,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密走私访,别获盗者。从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有邻郡富豪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为贼攻急,告曰:“我物已寄苏公矣。”贼遂去。琼性清慎,不发私书。道人道研为济州沙门统,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常得郡县为征。及欲求谒,度知其意,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研虽为债数来,无由启口。其弟子问其故,研曰:“每见府君,径将我入青云间,何由得论地上事?”郡民赵颍曾为乐陵太守,八十致事归。五月初,得新瓜一双自来送。颍恃年老,苦请,遂便为留,仍致于听事梁上,竟不剖。人遂竞贡新果,至门间,知颍瓜犹在,相顾而去。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部中有粟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纲纪谓琼曰:“虽矜饥馁,恐罪累府君。”琼曰:“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遂上表陈状,使检皆免,人户保安。迁左丞,行徐州事。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籴。后淮北人饥,复请通籴淮南,遂得商估往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    ①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   ②密走私访,别获盗者。 ③每见则谈问玄理。 ④仍致于听事梁上。 ⑤遂上表陈状。   A.①③    B.②④⑤    C.③④    D.①②⑤ 【解题思路】解题的关键是对“处事艺术”内涵的理解,在分析各句,选出符合的。第①句“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知道别人抓错人了,马上释放,是有错就纠的品质和果断的处事方法,不是“处事艺术”,由此排除A D;第②句“密走私访,别获盗者”,为探案而亲自微服私访,是一种工作的办法;第⑤句“遂上表陈状”,是一种工作程序,也非“处事艺术”。 【正确答案】 C 【评点与探究】此题考查文意的把握和信息的筛选。选文中有两个故事是最有意思的。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个叫道研的僧人,十分富有,且放高利贷,并要郡里协助他征收。每次为收债的事来找苏琼;苏琼每次都与他谈经论佛,态度十分恭敬,道研追债的事无从开口。道研的弟子问其故,道研说:“每次见到府君,直接将我捧入青云间,哪有机会谈论人间的事呢?”另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个曾当过乐陵太守的郡民,叫赵颖的,年已八十,在五月初瓜儿成熟时,新鲜摘了两个送给苏琼。赵颖自恃年老,一定要苏琼收下,这样,苏琼就只得收下了。郡民听说苏琼也会收受礼品的,于是,众人也送来新鲜瓜果。不过,当众人捧着瓜果来到他的办公厅门前时,却看见有两个瓜并没有剖开,就挂在办公厅的屋梁上。众人知道那是赵颖送的瓜,自己再送也没有意思了,于是,就面面相觑而离开。这两个故事,充分反映了苏琼的“处事艺术”。这里首先就要理解什么是“处事艺术”。所谓“处事艺术”,就是处理问题的巧妙的方式方法。按照题干要求筛选,是做对题的前提。而题干的要求往往落实在几个关键词上。对关键词是一定要花大力气去琢磨透的。   知识归纳与思维探究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 本栏目在前面探究的基础上,对“筛选”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归纳和拓展,同时从高考题选文的角度,指导学生平时阅读应着重留意的地方,以养成筛选的能力。使用时教师宜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去解题,形成能力。 二、知识归纳与思维探究 “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次为C级。本考点时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够从全文的角度对有关信息材料进行辨别、筛选并提取组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的理解程度。这一题型在高考中固定下来,对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应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要准确地“筛选”信息,在平时学习和应考中解题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看清题干,理解题干中概括性论断的含义。这一点,关乎“筛选”的方向,是做题时首先要注意的。如上面案例,能够表现苏琼处事艺术而不是其他方面;是选出说明李广对待部下“宽缓不苛”而不是其他。题干弄错,答案自然也弄错。其次,要吃透题干中概括性论断的含义,把握其范畴、内涵。比如“宽缓不苛”,是说李广 “宽厚和缓不苛刻”,属治军范畴。由此去分析六个句子,就不会很难容易。再如: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郭永刚直抗上举动的一组是 ①盛威临永,永不为动   ②袖举牒还之     ③永杖巫,暴日中        ④必条利病反复 ⑤或遂寝而不行          ⑥吾知行吾志而已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题干中概括性论断“刚直抗上举动”,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抗上”,关键是对上,如果对下就不是。如③郭永杖责巫师,是对下,不符要求。二是“举动”,而不是“想法”之类。如⑥是郭永的心志而不是举动,不符要求。这样筛选就容易多了。 (二)要注意回到原文。把相关句子摆回到上下文的语境中去解读,揣摩人物的动机,事件本身的来龙去脉。在阅读时要抓住关键词语,正确辨析主次内容,这样就能迅速排除次要枝节,筛选出必要的信息。每一段选文都有主要内容与次要枝节之分,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时,必须带着题目的要求去分辨、取舍。 (三)要注意比较,排除不完全列举的干扰项。因为筛选信息的题目中,出题者故意掺杂一些错误的信息,以增加迷惑度,所以,必须把几项互相比较,才能把握住最准确的方向。要仔细分析。一般的选项都有一定的难度,光看语句肯定不容易判断,所以,必须把选项放回到原文之中比较分析,才能判断其正误。 上面说的是一般的做题时要注意的事项。事实上,在历年的高考中,文言文阅读所选择的文段,又都已成定势,所选的一般都是传记文章,文中的主角,又一般都是民族英雄、清官、廉吏、良母、孝子等,所以,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其实就应该同时进行着初步的筛选。我们认为,应该一边阅读,一边理清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人物。既是传记文章,必有人物,所记谁人?哪一个朝代?还涉及多少人? 二是职官。史书中的人物,多是官员,所任何职?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度升黜? 三是事件。传记文章,肯定是记载传中人的若干事迹,或孝义,或勤学,或清廉,或爱民,或抗上等,边看边要弄清楚,文中写了什么事,写了多少件事。 四是品格。刚才讲过,高考所选的纪传文,传主都是正派人物,而要求“筛选”和“提取”的信息,又往往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品格,因此,阅读时,这方面应特别注意。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