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创新训练
一、使用指导 本栏目按考点要求设计了创新训练题,力求全面又能突出重点。使用时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教师讲解分析时一定注意讲清思路,并作归类,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二、备考创新训练 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南霁云嫉恶如仇,英武神威的一组是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屠,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①不听其与眼,强留之;
②具食与乐,延霁云坐;
③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
④皆感激,为云泣下;
⑤矢著其上砖半箭;
⑥吾归破贼,必灭贺兰。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①④⑤
【解析】①②句是贺兰对南霁云的款待,④句是贺兰部下被南霁云断指行为感动,看作是南霁云“嫉恶如仇,英武神威”的侧面反映。前两句均与题干要求无关,故可排除A、B、D三项。
【答案】C
2.晏子“再拜而不敢受命”的根本原因是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 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A.“忠臣不为”“代君君民”
B.“婴之家不贫”
C.“君之赐也厚矣”
D.“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
【解析】解答此题,先应看懂原文,D项的这句话是在晏子论述“圣人”“愚者”以后的一句带有结论性质的话,与A、B、C三项无关。可见筛选文中信息,一要理解原文,二是注意找对文中的“信息源”。
【答案】D
3.阅读下文,下列各个句子,不构成石奢“自刎而死”的原因的一项是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A.杀人者,臣之父也。
B.废法纵罪,非忠也。
C.追而不及。
D.伏诛而死,臣职也。
【解析】“追而不及”实际上是楚昭王为石奢“不当伏罪”所找的理由。
【答案】C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石奢“坚直廉正”的一组是
①道有杀人者,相追之。
②纵其父。
③不私其父,非孝子也。
④不奉主法,非忠臣也。
⑤王赦其罪,上惠也。
⑥自刎而死。
A.①③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⑤⑥
【解析】“纵其父”“不私其父,非孝子也”表现的是石奢的孝心。“王赦其罪,上惠也”说明的是君王的宽恕。这三项不能选。
【答案】B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范仲淹“荒政之施”的一组是
皇祐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歳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馀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著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泽也。
①发粟及募民存饷
②好为佛事
③纵民竞渡
④诸佛寺大兴土木之役
⑤新敖仓吏舍
⑥对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施以恩惠
A.①③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⑤⑥
【解析】②句写的是风俗而不是措施,③④⑤范仲淹鼓励吴人竞渡、建佛寺和新敖仓吏舍,“皆欲以发有馀之财,以惠贫者”,⑥句是“荒政之施”给仰食者带来的恩惠,是“荒政之施”的结果,不是“荒政之施”。
【答案】A
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表现晏子同情人民、智慧充溢的一组是
晏子使于鲁,比其返也,景公使国人起大台之役,岁寒不已,冻馁之者乡有焉,国人望晏子。晏子至,已复事,公延坐,饮酒乐,晏子曰:“君若赐臣,臣请歌之 。”歌曰 :“庶民之言曰 :‘冻水洗我,若之何!太上靡散我,若之何 !’”歌终,喟然叹而流涕 。公就止之曰:“夫子曷为至此?殆为大台之役夫!寡人将速罢之。”晏子再拜。出而不言,遂如大台,执朴鞭其不务者,曰 :“吾细人也,皆有盖庐,以避燥湿,君为壹台而不速成,何为?”国人皆曰:“晏子助天为虐 。”晏子归,未至,而君出令趣罢役,车驰而人趋。仲尼闻之,喟然叹曰:“古之善为人臣者,声名归之君,祸灾归之身,入则切磋其君之不善,出则高誉其君之德义,是以虽事惰君,能使垂衣裳,朝诸侯,不敢伐其功。当此道者,其晏子是耶!”
①晏子使于鲁
②国人望晏子
③君若赐臣,臣请歌之
④歌终,喟然叹而流涕
⑤晏子再拜。出而不言,……君为壹台而不速成,何为
⑥晏子助天为虐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解析】①句叙述晏子出使鲁国;③句只是晏子运用智慧的序幕;⑥句是百姓们对晏子的误解;①③⑥句都与题意无关。
【答案】D
备课资料汇编
一、近年高考题分析 ◆2001年全国高考第15题 以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田单“兵不厌诈”的一组是: ①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 ②乃令甲卒尽伏,使老弱女子乘城 ③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 ④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 ⑤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 ⑥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解析]此题考查信息筛选能力。①是说燕王,和田单无关,所以带①的选项去掉,这样剩下C、D两项,③是用“诈”的手法,⑤⑥都是用“诈”手段所造成的结果。 答案:C ◆2002年全国春季高考第15题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孙登“待人接物”态度的一组是: ①登待接竂属,略用布衣之礼。 ②远者归复,近者尽力。 ③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 ④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不受。 ⑤登不敢辞,拜受而已。 ⑥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 A.①⑤⑥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筛选能力,能力等级为C级。本题要选出全部表现孙登“待人接物”态度的一项,共有6个句子,分为4组,①③⑤分别表现孙登对待竂属、徐氏、步氏的态度,故选D项。而②句是孙登遗书上的话,④句是写孙登不愿受封,不属于“待人接物”的范围。⑥句是写孙登的“从者”的,可一一排除。 答案:D ◆2003年全国春季高考第10题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达“舍生取义”的一组是 ①窃说先生之义,愿乞所以养母者。 ②见疑于齐君,将出奔 。 ③养其亲者,身伉其难。 ④方见国之必侵,不若死。 ⑤其友因奉托而谓复者。 ⑥请以头托白晏子也。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信息筛选的能力。属于C级能力。解答此类题,一是明确题干要求,二是要结合文意理解。通观6个句子,其中①讲的是北郭骚向晏子寻求帮助之事,角度不对,也不符合题干要求,据此可排除含有①的A、B两项。再看②是说晏子受到齐君怀疑,打算出逃,也不合题旨,据此又可排除含有②的C项。 答案:D
◆2003年上海高考第29题 乙文中最能概括徐霞客探险精神的句子是 [解析]实际上这个问题既是信息的筛选同时也涉及到对文意概括和总结,找到中心句即可。 答案:以性灵游,以躯命游。 二、筛选文中的信息方法探究 筛选文中的信息,就是根据题目的指令,筛选符合指令的信息。对于一篇文言文,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全读懂,可在运用“跳读”法时,捕捉文中重要的信息材料。这些重要的信息,有时是有一定标志的,如全文的中心句、段落的起始句、段末的总结句、作者评论性的文字等。
有些语言信息孤立地看是重要的,但针对具体题目来说,不一定是有效的。因此要善于从诸多语言信息中筛选出有效信息来,以达到正确解题的目的。
对信息的筛选的考查,最常见的方式是挑选若干文句分别编为四组,要求考生找出全都说明某个问题的一组。
在辨别、筛选过程中,突出在理解的基础上作分析,努力做到“事到理合”。所谓“事到”就是要搞清文含“何人何事”,事属“何类何质”;“理合”就是要推敲“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之间叙述的合拍、道理的有据。
具体说,做到以下几点:
1、读,就是要对给定的材料进行整体阅读,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与层次。
2、找,就是要依据题干要求,判明信息的指向,带着问题,去理解、辨析。如2001年高考,题干中“田单兵不厌诈手段”即规定了信息指向,其中“诈”更是关键,答题如不能以“诈”引导思考的方向,肯定会失误。
3、辨,就是要辨明信息的边界。信息的边界规定了信息的外延。如2001年高考题目,“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陈述的对象是燕王不是田单,虽然能间接表现田单行反间计的“效果”,但不属于“兵不厌诈”的实施手段。
4、断,就是判断正误,选出准确的答案。
特别提醒:命题者在设置题目时,往往用“张冠李戴”的办法迷惑人,解题时要认真分析辨别。
六、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教学建议
2003年《考试说明》将原先“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调整为“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本考点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它要求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论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这种考查应用性、综合性强。
归纳概括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和推理,要求学生答出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这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综合能力,其难度要比筛选信息、把握文意高。这类题目中的错误选项,常常是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分析中,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因此必须从细微处仔细核对原文,将选项中的每句话认真与原文对号,看是否对文意有所改动,切不可粗心大意。
考查时,一般涉及以下几点:(1)某个论点的依据;(2)某种现象的内在本质;(3)某件事发生的原因,发展所导致的结果;(4)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等等。
问题磁场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
本栏目的目的是要让学生聚焦于本专题的复习重点。这一重点就是让学生知道阅读中整体把握和抓关键句子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重要意义。选择一些学生相对感兴趣的材料,围绕重点设计题目。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不能仅仅完成每个问题了事,重点是通过独立思考和互相讨论,对学习的内容有切身体会,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问题磁场 1.阅读下面的文字,看看主要写的内容是什么?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点拨】此题考查概括文意的能力。首先,第一步阅读完后,应抓住几个关键环节,时间是春秋时期,地点应是齐国宫廷内,人物有景公、烛邹、晏子,事件是由于烛邹的疏忽使鸟飞走,景公怒而要杀烛邹,晏子劝谏,事件的结局是景公顿悟不杀烛邹。第二步阅读后,掌握人物关系,烛邹是专为景公养鸟的人,晏子是齐国的大臣;第三步就应独立思考一些问题:短文中谁是主要人物?表现了他的什么性格特点?结合原文看,齐景公只顾个人逸乐而杀无辜,经晏子的劝谏,明白了道理,最终并未杀掉烛邹;从烛邹方面说,“烛邹主鸟而亡之”。行文虽讲了他们的事情,但实际上并未把他们当作主要人物来写。这段文字主要是写晏子善于劝谏。晏子不正面冒犯盛怒的景公,而是巧妙的采用“数烛邹罪”的方法,列举的烛邹的每一条罪状,实际上都是景公的罪状。晏子的劝谏委婉而尖锐,使齐景公豁然领悟,不得不接受。
2.阅读下面文字,想想看它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汤(商汤)见祝网者置四面,其祝日:“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人吾网。”汤日:“嘻,尽之矣!非桀(夏桀)其孰为此?”汤乃解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之祝日:“昔蛛罞 (蜘蛛)作网罟,今之人循序。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汉南之国闻之,日:“汤之德及禽兽矣。”四十国归之。人置四面,未必得鸟。汤去三面,置其一面,以网四十国,非徒网鸟也。
【点拨】分析时要抓中心句,即最后一句。但此句的揭示并不正确,还要用因果分析法,以果推因,商汤“解其三面”表现了他的什么品得呢?应是爱心、仁慈之心,以鸟及人,其治国将实行的应为仁政。这样可概括表述为:广施仁政,天下归心(或人们会归附)。
3.最符合下文第二段文字意思的一项是
汉滨老父者,不知何许人也。桓帝延熹中幸竟陵,过云梦,临沔水,百姓莫不观者,有老父独耕不辍。
尚书郎南阳张温异之,使问曰:“人皆来观,老父独不辍,何也?”老父笑而不答。温下道百步自与言,老父曰:“我,野人也,不达斯语。请问天下乱而立天子邪?理而立天子邪?立天子以父天下耶?役天下以奉天子耶?昔圣王宰世,茅茨采椽而万人以守,今子之君劳人自纵,逸游无忌,吾为子羞之,子何忍欲人观之乎?”
温大惭,问其姓名,不告而去。
A.称赞张温深入民间、倾听下情的作风。
B.称赞老父轻视功名利禄的高士风度。
C.斥责皇帝放荡游乐,使人民劳累的过错。
D.阐明天子应该自奉简朴、抚爱百姓的道理。
【点拨】文章第二段虽为张温与老父的对答,但以老父阐述看法为主。老父所谈的则是对天子“劳人自纵,逸游无忌”的斥责。因此首先可排除A、B两项。D项的语气较为平和,不符合原文愤激的语气,故又可排除D项。正确的选项为C。
案例探究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 本栏目围绕专题重点设置了三个案例,对前一栏目引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高考中,直接要求考生用简明的语言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一般不会,设置这类试题时,往往是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分析中,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要求考生能够正确的识别。这就要求考生不单单会从大处归纳概括,更要练就一双明察秋毫的火眼金睛。教师对此类题目不宜讲解过多,关键是引导学生要有耐心,要习惯在反反复复的比较阅读独立解决问题,也可适当组织讨论,总结。
二、案例探究 【案例1】2003年秋季高考全国卷第14题(引文见附录)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矩自幼而孤,在伯父身边长大,由于博学而很早知名。隋文帝、炀帝都十分赏识他,委以要职;炀帝更因他熟悉西域风土民情,经常向他咨询西方之事。
B.裴矩工于心计,投炀帝之所好,为向戎狄夸耀强盛,建议作奇技、杂戏于洛邑,又热情款待以笼络其心;尽管“夷人有识者”对此不以为然,但深得炀帝欢心。
C.义兵入关之后,裴矩向炀帝献计,主张当即平定,以免错失良机;又见天下将乱,为全身远祸计,对人尽皆礼遇,对炀帝更是“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
D.唐太宗是开明的君王,但难免有失误,他先以行贿试探,后又欲诛受贿之人;裴矩直言谏劝,认为是诌人以罪,不合礼义,使太宗收回成命,并受到高度赞扬。
【解题思路】C项说“裴矩向炀帝献计”错误,原文是炀帝询问裴矩方略。其他选项都可在原文找到依据。
【参考答案】C
【评点与探究】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答题时既要注意核对原文的分析、概括,又要落实细微之处的理解,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要求较高,是一道区分度较好的题。难就难在大处都对,只在细微处有出入。C项中表述“裴矩向炀帝献计”,原文是“帝问矩方略,矩曰……”,这里面确实有个一问一答,也确实涉及计策,不同的只是由原文裴矩的被动回答变成选项的主动献计。可见,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会分析判断细节也十分重要。仔细判断各选项中的有关细节,注意细节中是否存在着诸如人物的张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事件杂糅、层次混乱、强加因果、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故意曲解、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常见错误。只有这样,才能明辨各项表述的正确与否。要有很强的辨别比较分析能力
【案例2】 2002年秋季高考全国卷第15题(引文见附录)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广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传授射箭之法,因而骑射精熟,骁勇善战。曾在抗击匈奴是杀立功,并在平定吴楚军时,攻营拔寨,建立卓越功勋。
B.李广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他面对匈奴数千骑兵,沉着镇定,巧用疑兵之计,使敌军不敢贸然追击,而自己的小部队则安然得以保全。
C.李广不善言辞,少言寡语,而又廉洁自律,重义轻财。他屡建战功,威震匈奴,常有增加财富的机会,但却终身没有多余的财物,也从不以家产为念。
D.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
【解题思路】本题D项这一选项的问题在于“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原文的表述是“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意思是因为年老,不能再去接受刀笔之吏的审讯。“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与“接受刀笔之吏的审讯”,二者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尽管这一选项中的其他内容的概括分析是正确的,但从整体来看,这一选项是错的。
【参考答案】D
【评点与探究】此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文意的综合考查,着重在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这道题的题面首先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分为五个方面,选取其中的四个作为切入点进行概括分析。这四个切入点是:李广初显功名、李广设计脱险、李广廉洁自律、李广承担过错引刀自刭。试题中拟设了四项对相关文章的概括与分析,要求考生选出不正确的一项。为了适当降低难度,四个选项中均未涉及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仅仅从阅读材料反映的内容着眼,要求考生能够读懂全文,不要出现理解与概括分析上的错误。构成这类试题中的错误项,常常是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分析中,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要求考生能够正确的识别。
【案例3】2003年北京春季高考第11题目(引文见附录 )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人分仓粟府金而遗之”,反映了晏子关心百姓疾苦的胸怀。
B.北郭骚“辞金受粟,”表现了他孝顺母亲但绝不贪心的品格。
C.北郭骚因晏子是国之栋梁,且帮助过自己,决心以死为晏子辩白。
D.晏子两次感叹“不知士”,都反映了对不了解北郭骚之义的愧疚。
【解题思路】本题四个选项中A、D和B、C分别是对文中晏子和北郭骚两人行为的理解、分析和概括。其中A、B、C三项均反映和文意。D项理解不完全正确。对照原文,晏子的第一次感叹中包含失望,自责看错了人,并非为不了解北郭骚的正义行为愧疚。
【参考答案】D
【评点与探究】归纳要点、概括中心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该题是近几年来高考测试的稳定题型。要求相对较高。如果单纯理解字句含义,对材料主旨不作进一步深入领会,就无法对文中人物的言行作出正确的分析概括。对照原文,晏子的第二次感叹确实含有对不了解北郭骚的愧疚,而第一次却没有此意。晏子受到齐君怀疑,打算出逃外国时跟自己曾慷慨帮助过的北郭骚辞行,希望得到帮助和安慰,而北郭骚的回答却出乎晏子所料,感叹中包含失望,自责看错了人,并非为不了解北郭骚的正义行为愧疚;而后次感叹才与题干叙述相同。故用“都”显然不符合文意。
知识归纳与思维拓展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
本栏目是在前面探究的基础上的归纳和拓展,着重从近年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试题中,命题人设置干扰项手法的分析,分析介绍解题的策略。教师可根据各自的研究和教学经验,予以指导、补充。
二、知识归纳与思维拓展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次为C级。
归纳概括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和推理,要求考生答出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这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综合能力,其难度要比把握文意高。
纵观近十年的高考文言题,“归纳概括”题一般以“找出符合(或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选项”的方式出现。究其各选项的出错方式,可归纳为“误用因果”、“事件杂糅”、“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和“词语误解”几种类型。
(一)误用因果。这类错误是指原文上下两件事不构成因果关系,而选项却以因果关系处理。
1996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9题B项,“(郭永)杖责巫师后求得大雨,以至县中百姓刻石记载了他的奇功异绩。”这里一个明显的错误是“杖责巫师后求得大雨”,一个“求”字暗含了因果关系,即因为杖责巫师,才求得大雨。依据原文“永杖巫,暴日中,雨立至。”“杖巫”与下雨之间不构成因果关系,而仅是承接关系;另外下文“县人刻石记其异”中的“异”不是指郭永有“奇功异绩”,而是指下雨这件事奇异。
(二)事件杂糅。这类错误是指把两件事或三件事合在一起表述,混淆了状语、定语或其他条件。
1999年全国高考题第16题D项“苏琼关心人民疾苦,敢于为民请命。在治内遭受灾害的情况下,他谢绝了善意的劝告,仍然冒着获罪的危险革除淮禁旧弊,造福两岸。”这一选项把“治内受害”和“革除旧弊”两件事融在了一起。毛病就在于“谢绝了善意的劝告,仍然冒着获罪的危险”这一句属于前一事件而非后一事件。文中有证:“天保中,郡界大水”……“纲纪谓琼曰:虽矜饥馁,恐罪累府君。”因此,冒获罪危险的是苏琼赈灾。
另外,1994年全国高考题第19题B项混淆了“归家之后”和“末除吴郡海虞令”两个状语,“坚持县禄唯以养母一身”不是在“归家之后”,而是在“除吴郡海虞令”时。
(三)无中生有。这是指原文无此意,而选项中平添了内容。
1997年全国高考题第19题C项中说“(狄仁杰在劝谏时)使得高宗感到十分为难,为此不得不接受狄仁杰的谏劝。”这里又有两处不符合原文,即“为难”和“不得不”,高宗“为难”原文并无表述,而“高宗意乃解”一句充分说明高宗在接受谏劝时并不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一题的错误就属于无中生有。
(四)颠倒是非。这类错误是指原文有相关的表述,但选项中的表述恰恰与原文相反。
1993年六省市试题19题B项便是犯了此类毛病。李衡妻反对积财,李衡“遂不言”,然而秘密使人“种甘橘千树”,种树的举动足见李衡不同意妻子的看法,而选项却表述为“(李衡)用沉默不言来表示心里同意妻子不应积财的观点”。正与原文相反。
(五)词语误解。这类错误很细小,因为往往仅是一个词解错了,而其他表述完全无误。
再举1998年全国高考题的例子,第22题A项中,在李若水表示不应“用隆重的礼节”为高俅治丧时,“皇上当即接受他的意见,不再为高俅挂服举哀”。选项中用了“当即”一词,这是对原文中“再”字的理解有误,原文说“章再上,乃止。”此处“再”是“两次”的意思,因此选项错误。再如,1996年全国高考题19题D项中说“(郭永)数年后回大谷复职时”,这里的“复职”显然又是对“过”字的理解有误。
综上所述,文言文文意的归纳与概括题,大致可从句间关系,条件限制,原文有无表述、表述是否恰当以及词语解释等方面入手,对照选项逐一筛选,最终做到去伪存真。
备考创新训练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 本栏目按考点要求设计了一些创新训练题,力求全面又能突出重点。使用时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教师讲解分析时一定注意讲清思路,并作归类,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二、备考创新训练 1.阅读下文,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猁。狸猁,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狸猁无所食,饥而嗥。束氏日市肉啖之。狸猁生子若孙,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饥辄嗥,嗥辄得肉食,食已与如也,熙熙如也。
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翁者,急从束氏假狸猁以去。狸猁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鬣,又磔磔然,竟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士怒,推入之。狸猁怖甚,对之大嗥。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狸猁奋掷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文字表述题,要求分析寓意,概括中心意思”。解题时要理清文章层次,领会作者态度,进而把握立意。原文第一段写束氏好猫,养猫,宠猫,猫在优越条件下,熙熙然地生活,渐渐地改变了捕鼠的习性。第二、三段写南郭有土借猫灭鼠,猫反被鼠惊吓而逃窜。由猫及人,可以得知这个故事的寓意。
【答案】长期养尊处优(或缺乏锻炼),必将丧失独立生活能力。
2.对下段文字概括全面正确的一项是
张全义,字国维,濮州临濮人。初名居言,赐名全义。
初,蔡贼孙儒、诸葛爽争据洛阳,迭相攻伐,七八年间,都城灰烬,满目荆榛。全义初至,惟与部下聚居故市,井邑穷民,不满百户。全义善于抚纳,课部人披榛种艺,且耕且战,以粟易牛,岁滋垦辟,招复流散,待之如子。每农祥劝耕之始,全义必自立畎亩,饷以酒食,政宽事简,吏不敢欺。数年之间,京畿无闲田,编户五六万。
全义历守太师、太傅、太尉、中书令,封王,邑万三千户。凡领方镇洛、郓、陕、滑、宋,三莅河阳,再领许州,内外官历二十九任,尹正河、洛,凡四十年,位极人臣,善保终吉者,盖一人而已。全义朴厚大度,敦本务实,起战士而忘功名,尊儒业而乐善道。家非士族,而奖爱衣冠,开幕府辟士,必求望实,属邑补奏,不任吏人。位极王公,不衣罗绮,心奉释、老,而不溺左道。如是数者,人以为难。自庄宗至洛阳,趋向者皆由径以希恩宠,全义不改素履,尽诚而已。
A.全义以身作则,发动百姓发展生产,使人口增加,社会安定;能严于律己,不循私情
B.全义带领部下,且耕且战,戍守边疆;后虽位极王公仍谦逊好学,不改素履。
C.全义以身作则,带领部下发展生产,安抚百姓;后又尊重儒教,不走邪道。
D.全义安抚善于百姓,发展生产,使社会生活安定;能居功不傲,敦本务实。
【解析】这段文字实际上是从两个层面表现张全义的为人:一为做高官前的韬略;二为做高官后的襟怀。A项对前后两个侧面的概括都不够全面;B项“戍守边疆”属严重错误,因为洛阳是心脏地带,切安抚百姓未概括进去;C项“后又尊重儒教,不走邪道”概括不全面;D项抓住了两个层面,概括全面而准确。
【答案】D
3.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博陵李文博,性贞介鲠直,好学不倦 。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忠臣烈士,未尝不反复吟玩。开皇(隋文帝年号)中,为羽骑尉,特为吏部侍郎薛道衡所知,恒令在听事帷中披捡书史,并察已行事。若遇治政善事,即抄撰记录,如选用疏谬,即委之臧否。道衡每得其语,莫不欣然从之。后直秘书内省,典校坟籍,守道居贫,晏如也。虽衣食乏绝,而清操愈逾厉,不妄通宾客,恒以礼法自处,侪辈莫不敬惮焉。道衡知其贫,每延于家,给以资费。文博商略古今治政得失,如指诸掌,然无吏干。稍迁校书郎,后出为县丞,遂得下考,数岁不调整。道衡为司吏大夫,遇之于东都尚书省,甚嗟悯之,遂奏为从事,在洛下,曾诣房玄龄,相送于衢路。玄龄谓之曰:“公生平志尚,唯在正直,今既得为从事,故应有会素心。比来激浊扬清,所为多少?”文博遂奋臂厉声曰:“夫清其流者必洁其源,正其末者须端其本。今治源混乱,虽日免十贪郡守,亦何所益!”其瞽直疾恶,不知忌讳,皆此类也。于时朝政浸坏,人多赃贿,唯文博不改其操,论者以此贵之。
A.吏部侍郎薛道衡让李文博在听事帷中披检书史,以此观察他自己如何做事,由于李文博善于政事,薛道衡对他的话欣然从之。
B.李文博能保守清高的操守,不胡乱地交往宾客,自己又能用礼法处治坏人,所以人们都很敬畏他。
C.李文博虽明了古今治政得失,然而朝廷中没有官吏可干,调出做县丞,几年不升迁,后薛道衡遇到他,才让他做了从事。
D.房玄龄的话引起了李文博的强烈感慨,并尖锐地指出朝廷混乱的现实,认为应当从根本上治理朝政。
【解析】A项“以此观察他自己如何做事”不对,原文“并察已行事”,“已”指薛道衡;B项“自己又能用礼法处治坏人”不对,原文是“恒以礼法自处”;C项“然而朝廷中没有适合他的官职可干”,明显不对。
【答案】D
4.对下段文字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
太祖(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仪郎。
光和末,黄巾起。拜骑都尉,讨颖川贼。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久之,征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
A.桥玄和何颙俩人慧眼识才,认为曹操能安邦济世。
B.在光和年间,曹操在颖川讨伐黄巾军显示了他高超的军事才能。
C.曹操年轻时就很有才干,是治理乱世的杰出人才。
D.曹操不畏权贵,严于执法,政教大行。
【解析】A项概括的不准,认为曹操能安邦济世的是桥玄,没有何颙;B、D两项概括的不全,只说了文章的一部分内容。
【答案】C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新罗国君死,诏拜司封郎中往吊。故事,使外国,赐州县十官,卖以取费,号“私觌官”。丹曰:“使外国,不足于资,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因著令。未行,而新罗立君死,还为容州刺史。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所,教种茶、麦,仁化大行。以谏议大夫召,有直名。刘辟反,议者欲释不诛,丹上疏,以为“孝文世,法废人慢,当济以威,今不诛辟,则可使者唯两京耳”。宪宗褒美。徙为江南西道观察使。始,民不知为瓦屋,草茨竹椽,久燥则戛而焚。丹召工教为陶,聚材于场,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人能为屋者,受材瓦于官,免半赋,徐取其偿。贫不能者,畀以财。身往劝督。置南北市,为营以舍军,岁中旱,募人就功,厚与直,给其食。有吏主仓十年,丹覆其粮,亡三千斛,曰:“吏岂自费邪?”籍其家,尽得文记,乃权吏所夺,召诸吏曰:“若恃权取于仓,罪也,与若期一月还之。”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有卒违令当死,释不诛,去,上书告丹不法,诏丹解官司待辨。会卒,年五十八。验卒所告,皆不实,丹治状愈明。
A.韦丹力主革除陈规旧法。他认为出使外国所用的资费,应该由朝廷拨付,不应该沿袭陈规卖官筹款。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修改了法令制度。
B.韦丹担任言官以正直闻名。他认为如不以强力威慑,人们就会轻忽法令;刘辟反叛如不加讨伐,朝廷就无法统辖全国。为此他得到了皇帝的赞扬。
C.韦丹执法宽厚仁慈。对于依仗权势从官仓强取粮食的主仓吏,他只是责令限期归还。对于违犯法令被判死刑的兵卒,他也没有执行,而是将这个兵卒释放了。
D.韦丹为政功绩显著。他担任地方官以仁化为本,多方造福地方百姓。他被诬告的罪名经查验也尽属不实,这更显现出他的功绩。
【解析】“依仗权势从官仓强取粮食的“应是”权吏”而非“主仓吏”,被韦丹“责令限期归还”的也应是“权吏”们而非“主仓吏”
【答案】C
6.对下面文字所表达的主要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郑)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时任城何体好《公羊》学,遂著《公羊墨守①》、《左氏膏育》、《谷梁废疾②》;玄乃发《墨守》,针《管育》,起(废疾)。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时大将军袁绍总兵冀州,遣使要玄,大会宾客。绍客多豪俊,并有才说,见安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竞设异端,百家互起。玄依方辩对,莫不嗟服。时汝南应劭亦归于绍,因自赞曰:“故太山太守应中远,北面称弟子何如?”玄笑曰:“什尼之门考以四科③,回;赐之徒不称官阀。”劭有惭色。
①墨守:言(公羊)义理深远不可辩驳,如墨翟之守城。②废疾:神经不健全或肢体残废。③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A.说明郑玄学识渊博。他通晓各家学说,所以能够指陈得失,令人折服。
B.说明郑玄治学严谨。他鄙弃异端邪说,所以坚决驳斥何休等人的谬论。
C.说明郑玄长于辩论。他善于抓住对方的要害,使众多有辩才的人叹服。
D.说明郑玄清高儒雅。他不仅藐视权威和高官,而且谈笑之间使人惭愧。
【解析】本段文字写了两件事:一是答何体;一是对袁绍的宾客,都表现郑玄学识渊搏。“玄乃发〈〈墨守》,针〈膏育〉,起〈废疾〉”应这样理解:你说“墨守”之城充懈可击,郑玄就给你打开了;你说有人病入管育、残缺不全无法救药,郑玄就能施针砭使之站立起来。
【答案】A
备课资料汇编
一、近年高考题分析
◆2001年全国高考第16题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单是齐国田氏较远的宗亲,起先未被上司了解。燕军攻打齐国,包围了即墨,即墨守将战死,田单被推举为将军。这使他后来得以立下不朽的战功。 B.田单善于审时度势,利用敌人的矛盾。惠王与乐毅有隙;他乘机诈言乐毅缓攻即墨是待机图变,混淆了惠王的视听,乐毅最终离职,齐国消除了一大威胁。 C.田单深谙战略艺术,他诱使燕军犯下令即墨民众发指的罪行,以激发已方同仇忾:又假装投降,派遣富豪打入敌军以作内应,麻痹对方,瓦解了敌军斗志。 D.田单的战术很巧妙,他布下火牛阵,纵牛直冲燕军,继之以士卒的追击,百姓的助威,一举夷杀燕将骑劫,摧毁了燕军。先前被侵占的七十余城全部收复。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C项答案说田单“又假装投降,派遣富豪打入敌军以作内应”有误。原文田单只是收民金,让富豪送给燕将,并未打入敌人内部。 答案:C ◆2002年全国春季高考第16题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登是孙权的长子,后立为皇太子,他平易近人,在身边聚集了一批人才。 B.孙登爱护百姓,不扰民,明辩是非,宽以待人。 C.孙登孝顺母亲,特别是对养母徐夫人恭敬有加,他坚决要求孙权立徐夫人为后。 D.孙登盛年而卒,临终上疏对国事多所建议,特别提出国家的政令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变化。这篇上疏感人至深。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的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能力等级为C级。原文中并没有写孙登“坚决要求”孙权立徐夫人为后,只是说“宜先立后”,“宜”是“应该”之义,只能看出孙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答案:C ◆2002年北京高考第11题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公害怕走漏消息得罪近邻楚国,故不用语言而用唾之方向为五员指路,五员心领神会。
B.作者赞赏江上丈人为他人做事而不求名利、不求回报的态度。
C.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为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着想,而江上丈人的智慧却在于懂得追求高尚的道德。
D.文章最后一段,用儿子和贤人的例子说明“其所取弥精”,用鄙人的例子说明“其所取弥粗”。
[解析]考查全文的概括能力。D项中“用儿子和贤人的例子”表述不当。答案:D ◆2003年北京高考第15题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邴原童年丧父,家境贫寒,因而时常感伤哭泣。 B.邴原舍郑君而求学于孙崧,是因为孙崧的学问更大。 C.邴原认为孙崧如“登山者不知海之深”一样误解了自己。 D.邴原把书藏在家里不读,是因为他对求学有更深的认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的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A项邴原哭泣的原因不是家境贫寒,而是孤苦无依,不能上学,且没有“时常”哭。B项邴原求学于孙崧是因为人各有志,各人打算不同,而不是孙崧的学问更大。C项“如‘登山者不知海之深’一样误解了自己”表述有误。 答案:D ◆2003年上海高考卷第29题
乙文中最能概括徐霞客探险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
答案:以性灵游 以躯命游。 二、提高分析综合能力的策略
如何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较好地提高自己的分析综合能力呢?一般要求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
阅读时要始终带着如下几方面的问题思考:(1)文章写了一些什么人的一些什么事;(2)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如何;(3)文章说了一些什么道理;(4)是以什么作为说理依据的。具体说,对记叙性文字,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传记文,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议论性文字要理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说明性文字要理清说明对象、说明内容和说明方法。只有整体阅读,总体把握,才能高屋建瓴地驾驭阅读材料,才能准确、完整地去分析、评价人物和事件。
2.善于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
读一篇文章时,应当特别关注中心句、关键句,这样便于快速把握文意。中心句、关键句的位置,常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处,如《六国论》的中心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在文章的开头;《过秦论》中“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这个中心句在文末。再则,文章的层次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和脉络,它具体展现作者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的思路。而作者的思路是通过层与层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出来的。分析的方法可按时间顺序归纳,也可按地点的转移归纳,可按时空结合归纳,可按材料性质或类别归纳。这些方法视具体的文章而定。
3.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分析判断细节。
内容概括必须准确、全面。一是对关键性的语句的意思要有正确的理解,二是对言外之意或隐示的信息的揣摩、体味要合理,三是要细致、注意重要的细节。围绕文意,仔细判断各选项中的有关细节,才能明辨各项表述的正确与否。要注意细节中是否存在着诸如人物的张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事件杂糅、层次混乱、强加因果、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故意曲解、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常见错误。
4.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加深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
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的题目、文中或文后的注释、文章出处、作者情况等信息,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作综合分析,从而多方面理解文章的内容。
5.回文查对,将选项中现代文叙述文字与文言原文对应文字比照判断。
要坚持把选项中诸如事情的发展、因果,人物行为的程度、实效等方面内容,细细从原文词句中查出核对;努力培养能把题目中用现代汉语叙述的内容,一一迅速地从原文中找出对应内容的能力。分析、评价选项叙述与文中用词造句的细微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七、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教学建议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言文阅读考查中的最高层级,它是前面所提训练的综合体现,只有准确把握了语句含义,对文章的有关信息进行辨别筛选后,才能对文章的基本内容倾向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归纳概括并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
需要注意的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有区别。前者要求将文章中事件本身或道理本身的有关内容分析概括出来,这属于客观的东西,着眼于考查归纳概括能力;后者要求在分析归纳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提炼出作者的观点态度,这属于作者主观的东西,考查着眼于分析推理、概括能力上。但在实际考查时,这二者很难截然分开,因为提炼作者观点态度要建立在对文章内容要点、主旨的分析上,因此将前面复习到的知识融会贯通是完成“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坚实基础,也可以说是顺利完成整篇文言阅读的必要步骤。
对文中观点态度进行概括,教师要重点强调以下内容:一是概括的完整性、全面性,作者的观点态度包含的几个方面都要概括到,不要以偏概全、丢三落四;二是概括的准确性、恰当性,不夸大,不缩小,不绝对化,恰如其分地进行概括。
问题磁场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
本栏目选择一些学生相对感兴趣的材料,围绕考点所涉及的内容设计一些趣味性的题目,引起学生关注,意在让学生思考之后对本专题的要点有所了解,为后面学习作准备。使用时教师尽可能放手,让学生知识及能力上的缺陷暴露出来。教师起到点拨相关知识和解题要领的作用。
二、问题磁场
1、阅读下文,在这个故事中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记载历史的书)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吕氏春秋·察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此题是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的概括能力的考查。本文集录了两个以讹传讹的寓言故事:宋国传闻丁氏家凿井凿出一个人,事实上是丁氏家因自己家凿了井而能多得到一个人的使用,不用再派一个人在外打水了。子夏在晋国听说晋国军队有三只猪游过了黄河,认为是“己亥”年误传为三只猪了,因为“己亥”与“三豕”字型相似。这两则寓言故事论述了对于道听途说的传言必须仔细推究考察,对众口传闻的事、古书上记载的事都要仔细加以分析,辨明正误,不可盲从,不可轻信。
2、学习了《游褒禅山记》以后,学生对王安石“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产生疑问,有的说两者是矛盾的,有的说两者是有联系的,你怎么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此题考查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分析能力。我们认为两者是有联系的。作者王安石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本文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
3、读了下面文章后,你概括出作者认为千百年来造成尊孔迷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人皆以孔子为大圣,吾亦以为大圣;皆以老、佛为异端,吾亦以为异端。人人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父、师之教者熟也;父、师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儒先之教者熟也;儒先亦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孔子有是言也。其曰“圣者吾不能”,是居谦也;其曰“攻乎异端”,是必为老与佛也。儒先臆度而言之,父师沿袭而诵之,小子朦聋而听之。万口一词,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不曰“徒诵其言”,而曰“已知其人”;不曰“强不知以为知”,而曰“知之为知之”。至今日,虽有目,无所用矣。
【点拨】此题考查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概括能力。要抓住文中的“万口一词,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这句话,思想的盲从、学术的禁锢,导致人格的堕落,是千百年来造成尊孔迷信的根本原因,也是社会失去生气的根本原因。在这里我们能读出李贽这个先行者内心难以言说的愤慨与苦闷。
案例探究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
本栏目围绕专题重点设置了四个案例,对前一栏目引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解答部分分析了易失误之处,教师对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要分析清楚。必要时可以多让学生去归纳、探索,效果会更加明显。
二、案例探究
【案例1】阅读下文,从姚崇三次讲话的内容看,他关于灭蝗的实际见解是
开元四年,山东大蝗,民祭且拜,坐视食苗不敢捕,崇奏:“《诗》云:‘秉彼蟊贼,付畀炎火。”乃出御史为捕蝗使,分道杀蝗。崇移书曰:“聪伪主,德不胜袄,今袄不胜德。古者良守,蝗避其境,谓修德可免,彼将无德致然乎?今坐视食苗,忍而不救,因以无年,刺史其谓何?”若水惧,乃纵捕,得蝗十四万石。时议者喧哗,帝疑,复以问崇,对曰:“庸儒泥文不知变。事固有违经而合道,反道而适权者。昔魏世山东蝗,小忍不除,至人相食;后秦有蝗,草木皆尽,牛马至相啖毛。今飞蝗所在充满,加复蕃息。且河南、河北家无宿藏,一不获则流离,安危系之。且讨蝗纵不能尽,不愈于养以遗患乎?”帝然之。蝗害讫息。
A.既要做到合道,又要做到适权,就能战胜蝗灾妖异。
B.既要有德行,又要上下齐心合力,就能战胜蝗灾妖异。
C.既要有德行,又要有正确的方法,就能战胜蝗灾妖异。
D.既要有正确的方法,又要上下齐心合力,就能战胜蝗灾妖异。
【解题思路】此题主要是检查考生对整个文章内容的理解。D项的“正确的方法”“上下齐心合力”概括了崇三次讲话的主要内容,又客观又实际,必然会“战胜蝗灾妖异”。而B.C的强调“德行”及或缺少“上下齐心合力”或缺少“有正确的方法”,都不妥;A的“合道”、“适权”相去更远,当然更不妥。这三项都不可取。
【参考答案】D
【评点与探究】本题是从对文中人物三次讲话内容的概括来理解作者渗透其中的观点态度。首先就要理解人物三次讲话的意思,这是前提。怎样才能正确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当务之急是要理解内容,其次,要透过表层内容看实质。无论是文言文,还是古代诗歌,或多或少、或隐或现包含了作者的褒贬感情和是非价值观,作者一般都会在文章中直截了当或者含蓄表达自己是赞成还是反对、欣赏还是厌恶、歌颂还是鞭挞等态度。所以作者的出身、时代、环境、经历、民族、朝代、信仰对作者文章的观点影响非常大,同样看伊拉克战争,中国的作家和美国的作家的观点可能会相距甚远,这是两种不同价值观的碰撞,因此在分析的时候,一定要做到知人论世。同时,材料中肯定隐含不少有价值的信息和关键的字眼、注释等,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案例2】对文中自“后为左丞”至末尾一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时武侯将军田仁会与侍御史张仁祎不协而诬奏之。高宗临轩问仁禃,仁祎惶惧,应对失次。仁约历阶进曰:“臣与仁祎连曹,颇知事由。仁祎懦而不能自理。若仁会眩惑圣听,致仁祎非常之罪,则臣事陛下不尽,臣之恨矣。请专对其状。”词辩纵横,高宗深纳之,乃释仁祎。仁约在宪司,于王公卿相未尝行拜礼。人或劝之,答曰:“雕鹗鹰鹯”,岂众禽之偶?奈何设拜以卑之!且耳目之官,固当独立耳。”后为左丞,奏曰:“陛下为官择人,无其人则阙。今不惜美锦,令臣制之,此陛下知臣之深矣。”振举纲目,朝廷肃然。
A.这是韦仁约的谦逊之辞。他认为自己尚不是合适的人选,但皇上既然选中自己,于是勉力整肃朝政。“美锦”用来比喻国家大事。
B.这是韦仁约的赞叹之辞。他知道没有合适的人选,官职宁可空缺;感谢皇上对自己的信任,于是勉力整肃朝政。“美锦“是指国家的经济财富。
C.这是韦仁约的自信之辞。他认为自己正是合适的人选,皇上又知人善任,因而知恩图报,整肃朝政。“美锦”用来比喻国家大事。
D.这是韦仁约的自得之辞。他认为由于有了自己这样合适的人选,官职就不必空缺,因而为感谢皇上而整肃朝政。“美锦”用来比喻国家的经济财富。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判断。首先是判断“谦逊之辞”“赞叹之辞”,还是“自信之辞”“自得之辞”。从全文看,谦逊之辞”“赞叹之辞”不很恰当,“自得之辞”在文中根本没有交待。至于“谦逊之辞”从表面上看好象可以,但看看“奏曰”,却表扬了一番皇上的知人善任,就说明自己能胜任其职,也说明皇上“为官择人,宁缺勿滥”,现在选择了我,说明皇上对我了解很深,言外之意就是指皇上知道我能胜任其职。皇上知人善任,自己自信明显。A项说自己不合适,不当,B项“美锦”指经济财富不当,D项“自得”不当,陈述也有问题。
【参考答案】C
【评点与探究】此题的难点是“美锦”用来比喻国家大事”的说法过于前卫,让人难以判断。首先,平时从来没有听说“美锦”用来比喻国家大事,倒是见过一些文字把“锦衣玉食”看作俸禄的标志。《鸣凤记》(明·无名氏)中有句“纨绔膏粱,恒患弗堪大任;锦衣玉食,每思难报皇恩”,就是例证。《辞海》上也说:“锦衣:旧指贵显者之服装。”显然,韦仁约的意思是说:“陛下不惜俸禄,提拔我来担任左丞。”而按出题人的意思,成了“陛下不惜国家大事,让我来治理”,“不惜俸禄”是说陛下为了人才舍得花钱,“不惜大事”可就有点莫名其妙,至少不像是一个“自信”之人说的话。学生很容易误解。
建议多了解古代一些与现代不同的说法,阅历要开阔,同时多分析语境。
【案例3】原文见《常见虚词用法[案例3]》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以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相同的一组是
①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难。
②岂有罪非极刑,特令赐死?
③陛下必欲变法,请今日为始。
④卿能守法,朕有法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题思路】这道题是考查正确把握文意的能力但是也能从把握文意的思维过程中,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做此类题,我们首先要寻找分句间的关联词。关联词不明显的,则要注意前后分句间的语意关系。①句“以为难”“以为不难”,反映了一般的看法与“我”的看法之间的差异,语意是明显的转折;②句中的“特”是“只不过”的意思,分句间也是转折关系;③句中有表假设的连词“必”,前后分句自然是假设关系;④句前后分句间是并列关系。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要表明的观点是“法令既已公之于众,就不可有徇情枉法而罚非其罪的事情;法令不可无常,否则全国上下无所适从”。
【参考答案】A
【评点与探究】从分句间的语意关系判断来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或者从作者渗透其中的感情态度来分析分句间的语意关系,都是一种有益的探索。这类题目比较灵活,需要学生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储备。此题ABCD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①②句相同,都是在规劝高宗纳谏,执法守法,哪里有“罪非死刑,而判死刑”的道理。③句是说“陛下一定要改变现行的法律,请求从今日开始”,这是狄仁杰用的激将法。④句是说高宗的怒气消释以后,赞扬狄仁杰能守法,为自己有按法律办事的大臣而感到欣慰。
知识归纳与思维拓展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
本栏目主要就本考点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主要是命题的主要形式,解答的基本步骤与方法,以及若干需要注意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应考复习和解题时有针对性些。 二、知识归纳与思维拓展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言文阅读中能力层次最高的一项,它要求考生在分析归纳原文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以推理的方式,抽象出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着眼于“推论”和“概括”。在高考试题中,“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三项要求,有时是结合在一起的,特别是后两项要点,有时是很难截然区分开来。三项内容是一个层层深入的分析和综合的过程。
这第三项要求与前一项不同的是,它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概括出作者在记述某一人物事件时所体现出的自己的看法或爱憎感情,而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表现得直露而明显,有时表现得含蓄而曲折,这就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中首先筛选出作者自己的看法,然后再准确地进行分析或概括,以区别于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单纯罗列。要求学生分析概括无疑增加了试题的难度,这类题要求高,高考试题中偶有出现。近几年这项考查有加强的趋势,以后随着语文注重人文性,势必回加大考查的范围和力度,应引起重视。
近几年来本考点的命题形式主要有两种:(1)依据文章有关材料,分析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2)分析文章有关内容,推理、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特别要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1、“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表现形式。
有的表现直露而明显,有的隐晦而含蓄;有的分散,有的集中;有的隐含在作者笔下的人物描写、事件叙述中,有的隐含在作者对情理的分析中。
2、怎样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1)速读全文,总揽文意,分析人物的言行。要通过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对事件的叙述,详略的安排看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爱是憎,写作的意图是赞扬还是讽刺,文章的主旨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获得什么启示。对议论文也要通过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分析,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所处的时代,弄清作者的观点态度。
(2)分析推断,把握要点。
(3)要能够把作者的观点态度与文章中人物的言论区分开来。
(4)综合概括,提炼观点。特别是作者的观点含蓄、曲折,就需要注意发掘相关语句的隐含信息,有时甚至需要调动课堂所学知识辅助判断,确保分析概括的准确性。如果作者的观点散布在文段各处,应进行适当的综合概括,以便全面准确地对作者观点作出评价。
(5)要紧扣原文主旨,实事求是,千万不能主观臆断,扭曲文意或随意拔高、任意贬低作者的思想;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古人,不苛求,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古人;还要运用辨证观点,分析作者思想的精华和局限性。
高考文言文测试一般选取史传类文章。在史传类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通过评论性的语段来表达,如《史记》中的“太史公曰”。但高考试题中还没有选入过这样的文字,选取的都是叙述史实的部分,史传作者的观点态度往往只用极简洁概括的文字表达出来,如“厉操清白”“清慎俭素”等,而这些可以在筛选、提取信息或归纳内容、概括中心的试题中体现出来。可能是出于降低难度的考虑,在以史传文章为测试材料的试题中,好多年未出现单独考“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试题,但这不等于说今后不考这类题目,因此考生在复习训练时还要予以关注。
备考创新训练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
本栏目按考点要求设计了一些创新训练题,力求全面又能突出重点。使用时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教师讲解分析时一定注意讲清思路,并作归类,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二、备考创新训练
1、阅读下文,回答:这则短文的寓意是什么?
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其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寓言故事的特点,它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常常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每则寓言都有一定的寓意。然后,概括原文,概括时要紧抓住文中作者借以表达自己观点的语句“行贤而去其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品行好而能去掉自认为品行好(的缺点),那么,到何处不受人欢迎呢?寓意就在此。
【答案】恃才而骄傲必会败事,贤德而谦虚就能成事。
2、阅读下文,本文作者柳宗元渗透文中的思想内涵十分深刻,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于觞,追而送之江浒,饮食之。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存义假令零陵二年矣。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劳心,讼者平,赋者均,老弱无怀诈暴憎。其为不虚取直也的矣,其知恐而畏也审矣。
吾贱且辱,不得与考绩幽明之说;于其往也,故赏以酒肉而重之以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解答时,可以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写作动机等。柳宗元在唐代,其科名和仕途早年甚为得意,后因参加王叔文集团被贬官。在王叔文执政期间,柳宗元做了不少有益于人民的事情。他的政治思想基本上是儒家的民本思想,他认为官吏是人民的奴役,并非人民是官吏的奴仆。他指出人民“出其十一”雇佣官吏来为他们服务,而有些官吏却不仅“受其直,怠其事”,甚至还盗取人民的财富。他认为人民对他们所以不敢怒而斥退,只是因势力不足而矣。因此他写了本文,阐述自己的看法,认为薛存义与百姓的关系才是理想的官民关系。
【答案】在官民关系中,官是民之役,其职责是司平于民,而不是役民。老百姓在官民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主人在主佣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译文】河东薛存义将要上路,我把肉盛在食器里,酒杯里装满酒,赶到江边送他,请他喝酒吃饭。一边告诉他说:“凡在一方土地上做官长的,您知道他们的职责吗?他们是老百姓的差役,而不是用来役使老百姓的啊。凡是靠土地养活的百姓,拿出(收成)的十分之一来雇佣官吏,(为的是)让官吏公为我们办事。现在像我们这样(指官吏)接受他们的酬劳,而不认真为他们办事的,天下都这样啊。哪里只是不好好做事?又跟着偷窃他们(的财产)。假使家里雇佣一个劳力,(他)接受您的工钱,懈怠您的事,又偷盗您的财物,您一定会很生气,并辞退他了。而今天下很多(官吏)都像这样,百姓却没有人敢发泄他的怒气,并辞退他的,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情势不同啊。情势不同而道理相同,对我们百姓又应该怎么样呢?有明了道理的人,能不心生害怕乃至畏惧吗?”
存义代理零陵县令已两年了。他很早就起来开始工作,夜里还在思考,辛勤工作而多用心思,打官司的都得到公平的处理,百姓分摊的赋税都平均合理,无论老少,都没有内怀欺诈或外露憎恨的。他确实没有白白地拿酬劳啊,他知道害怕、畏惧,这也是很清楚的啊!
我地位卑微,又遭受贬官的耻辱,不能用考查官吏的政绩是明是暗的说法;在他去的时候,因此常常用酒肉再加上一些话(来为他送行)。
3、阅读下文,自“由此观之”至“宜厚之而可耳”一段议论,作者要表明什么道理?
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梁王曰:“陶之朱公,以布衣富侔国,是必有奇智。”乃召朱公而问曰:“梁有疑狱,狱吏半以为罪,半以为不当罪,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朱公曰:“臣鄙民也,不知当狱,虽然,臣之家有二白璧,其色相如也,其径相如也,其泽相如也。然其价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王曰:“径上色泽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朱公曰:“侧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梁王曰:“善。”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梁国大悦。由此观之,墙薄则前坏,缯薄则前裂,器薄则前毁,酒薄则前酸。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殆未有也。故有国畜民施政教者,宜厚之而可耳。
【解析】这段话是就上文所述之事的议论,大意是:由此看来,墙壁薄了就会很快地坍塌,丝织品薄了就会很快地破裂,器具薄了就会很快地毁坏,酒薄了就会很快地变酸。凡是薄的东西但又能旷日持久的、大概是不曾有的。所以拥有国家、抚养百姓、实施刑罚与教化的人,应该宽厚处事。这段议论是从宽厚待人的原则出发引出奖罚大得人心的结果后再引申出来的,可见,待人宽厚是这段话议论的主旨。
【答案】作者要表明各级当权者对待人都要宽厚仁爱。
阅读下文,完成4-5题。
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也。宦人黄皓专弄威权。大臣皆曲意附之,寿独不为之屈,由是屡被谴黜。……司空张华爱其才,以寿虽不远嫌,原情不至贬废,举为孝廉,除佐著作郎。撰《蜀相诸葛亮集》,奏之。除著作郎,领本郡中正。撰《魏蜀吴三国志》,凡六十五篇。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夏侯湛时著《魏书》,见寿所作,便坏己书而罢。张华深善之,谓寿曰:“当以《晋书》相付耳。”其为时所重如此。或云丁仪、丁庾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
4.传文评价陈寿说:“其为时所重如此。”这样说的根据是
A.宦人黄皓专弄威权,大臣皆曲意附之,寿独不为之屈。 B.撰《蜀相诸葛亮集》,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 C.撰《魏蜀吴三国志》,奏之。除著作郎,领本郡中正。 D.夏侯湛见寿所作,坏己书而罢。张华认为当以《晋书》相付耳。 【解析】此题寻找论点的依据的能力。A项是说陈寿的为人,BC两项是当时人对他的评价,非作者。
【答案】D
5.对传文自“或云”至末尾一段内容、观点正确的理解是
A.交代了陈寿低评丁仪、丁庾及诸葛亮、诸葛瞻的原因。
B.反映了陈寿撰史的态度有欠严肃、公允,有挟私报复之嫌。
C.评价诸葛亮、诸葛瞻有别于丁仪、丁庾,褒贬不同,侧重各异。
D.陈寿客观记载了诸葛亮、诸葛瞻的弱点与不足,议论他的人因此就少了。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把握。A、C两项都谈到陈寿对丁仪、丁庾的评价问题,而事实上从“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可知,陈寿并没有为二丁立传,因此A、C两项是与原文相矛盾的,应排除。文中“议者以此少之”的意思是评价他的人因此而轻视他,而D项却误以为“议论他的人因此就少了”,故也应排除。
【答案】B
6.阅读下面两节文字,完成题目。
甲:季布为河东太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以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布辞之官。(《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乙:以一人之誉而召季布,以一人之毁而遣季布,天下将窥其浅深,虽然,何病?人主威福之大权,岂以天下莫能窥为不测哉!布之悻悻于罢去,而仰诘人主以取快,其不足为御史大夫,明矣。使酒难近之实,自露而不可掩矣。文帝之失,轻于召布也,非轻于罢也。慎用大臣而不吝于改过,闻人之言,迟之一月,而察其非诬,默然良久而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所以养臣之耻,非惭也。如其惭也,抑以轻于召布而愧其知人之不夙也。(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
从司马迁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对季文和文帝的看法,王夫之的看法与他不同。两者的差别有四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认为季文刚直敢言,文帝缺乏主见,但知过能改;王夫之认为季文偏狭任 性,文帝知过能改,只是改过太迟。
B.司马迁认为季文刚直敢言,文帝缺乏主见,又文过饰非;王夫之认为季文偏狭任 性,文帝知过能改,只是知人太晚。
C.司马迁认为季文刚直敢言,文帝缺乏主见,又文过饰非;王夫之认为季文偏狭任 性,文帝知过能改,只是改过太迟。
D.司马迁认为季文刚直敢言,文帝缺乏主见,但只过能改;王夫之认为季文偏狭任 性,文帝知过能改,只是知人太晚。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把握。纵观两节文字,司马迁对季布是赞赏的,而王夫子对季布是否定的。对文帝司马迁的态度从结句可看出:文过饰非;王夫子则认为知过能改,只是知人太晚。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