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资料汇编
一、近年高考题分析
◆2002年上海高考题第27题(原文见附录)
作者这样描写(苏辙兄弟贬官以后,世人和巢谷对他们的态度不同)的意图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全文的理解,贬官之后,世人态度表现了世态炎凉,而巢谷却是古道热肠。答案:讽刺世态炎凉,褒扬巢谷古道热肠(意思对即可)
◆2002年上海春季高考题第22题(原文见附录) 根据文意,写出作者的艺术创作主张。(用文中句子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作者的艺术主张,即作者的观点。结合原文容易找到答案。答案: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2003年上海春季高考第21题(原文见附录)
文中主人公龙仲房后来说:“得之矣。”他得到的是__。作者在文中要说明的道理是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的理解和作者的观点,“得之矣”的感叹,是指画梅的方法技巧。说明的道理则是深入生活很重要。答案:画梅的方法技巧。 要创作出有价值的艺术品必须观察生活,以生活为原型。
二、概括文中作者观点态度的策略分析
文章是个整体概念,若加以分析,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作者的观点态度。在议论文中,文章的论点即是作者的观点,但在一些借古喻今的议论中,由中心论点引发的对现实的观照和感慨,也是作者观点态度的重要内容,如高中教材中的《六国论》就是这样。在记叙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往往表现在对人物及事件的是非评价和爱怜憎恶,这种是非评价和感情态度,常常集中体现于精心锤炼的议论句或段中,如《阿房宫赋》《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促织》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自然,作者的感情和态度也经常渗透在具体的描写中。
如果不能准确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就不能说是读懂了文章。在阅读时要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弄清文章的整体倾向、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大致结构,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文章的内容。或提取要点,即判定中心句。这种方法适合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洁鲜明的文章。或抽象说明,即自己组织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揭示。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价事理、剖析事理、阐明特性等类的文章。抽象说明的关键在于全面把握文章的内容,抓住本质。或综合归纳,即把几个要点归纳起来进行抽象说明。这种方法适用于内容比较复杂的文章。它要求首先明确有关的要点,然后经过提炼,再把几个要点综合起来。如何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从古人的写作目的和文言文给人的启发切入,具体说来就是在速读文言文之后,应该就以下两个问题找一下总体感觉:(1)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他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2)这篇文章使我懂得了什么道理?给了我什么有益的启示?第一个问题需要客观分析,第二个问题需要寻找自我感觉。两者的结合点即是文章的主旨,也就是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三、在高考复习阶段培养文言文观点态度的概括能力要坚持的几条原则
(一)课本第一。多年来,高考始终遵循了依托课本命题的大原则,因此,学生对课本知识要做到:
1、吃透弄熟。各项知识构成一个前后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要通过点线面结合,记忆、分析、比较等多管齐下的方式,吃透弄熟课本知识的网络结构和深层含义。
2、抓好重点。考前要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复习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每点平均用力,学生要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取舍、侧重,抓住每一个考查范围中的重点知识。
3、选好篇目。选取基本篇目中那些最典型、知识的覆盖面最广的文章进行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一传”(《廉颇蔺相如列传》)、“二战”(《赤壁之战》《崤之战》)、“三论”(《六国论》《过秦论》《师说》)。
(二)效率至上。高考的复习,时间紧任务重。高效、快速地搞好复习极为重要。学生要做到:1、计划性强。学生对复习的内容要作全盘考虑和分解,针对各知识点制订短期计划。2、方法灵活。如利用零碎时间复习文言虚词,因分散则容易掌握。
(三)精选试题。概括说,就是“选段子、读段子”。“选段子”关键是精。然后不凭借任何辅助读物自己去读它,有读不懂的地方要善于“推导”和“借助”。就是“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前后推敲,整体把握”。总之,学习文言文,目的是能够读懂浅显的文言文。“读懂”指了解文章的背景、写作意图、作者的观点倾向以及布局谋篇的特点等。“理解”包括理解文章背景、重要内容、作者的观点,以及理解文章的层次结构、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等。可见,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只能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离开具体的语境,照样是事倍功半。学好文言文,只有通过整体阅读,巩固各项系统的知识和规律;在阅读中发展智力,培养理解、分析、综合、运用、评价、表达的多种能力,开拓思路,领悟文言文的学习要领。这样,考好文言文,才能成为现实。
八、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教学建议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一考点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分值均在5分以上。
近几年高考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考查基本是利用古诗词材料进行,从近八年高考的古代诗歌分析鉴赏试题来看,都是选自唐、宋、元三朝,以唐诗为主,且都是名家的作品,但不是他们的代表作。所以教师要教育引导学生平时注重积累,加强古诗词阅读。课堂上仅仅是教给方法,更重要的是平时自我加强训练,培养鉴赏能力。
本专题复习的目标,一是让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二是让学生明确高考文学鉴赏题的常见类型,特别是主观性试题的解答方法,并作些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专题中的几个栏目均围绕近年高考所涉及的几种类型设计。重点放在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上,教给学生基本知识及书面表达的方法。
问题磁场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
本栏目选取了一些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可能使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同时根据高考这一考点所涉及的知识设题,意在让学生经过思考后对本专题内容有所了解。同时,在解答的过程中暴露自身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教师视实际情况加以点拨。
二、问题磁场
1、阅读下列诗歌,诗中的“菊”是怎样的形象?
菊 (唐·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崖,由来不羡瓦松高。
注:瓦松,是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
【点拨】诗从菊的貌不惊人,写到人们爱菊,进而写菊的高尚品格,点出咏菊的主旨。诗第一句告诫公子王孙们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并论,起势突兀,有高屋建瓴之势。第二句紧随着首句点题,以“枝枝近鬓毛”写出人们对菊的喜爱尊重。这两句诗从不同人对菊的不同态度上,初步点出了菊的高洁。第三、四句集中写出菊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湿”和“满”使人们不仅看到菊特有的形象,也感受到菊的魅力,这就自然归结到咏菊的主旨:菊虽然长在低洼的池塘岸边,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芳香献给人们。作者赋予菊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格。
2、古代诗人咏梅花的诗篇很多,其中趣闻软事也很多,如唐代齐已与郑谷的一段故事就十分有趣。齐己是唐代晚期南岳衡山的和尚,能诗并通佛典。有一次大雪之后,几棵梅树吐放了白灿灿的花,他即兴作诗道“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题名《早梅》。后来他去拜访名诗人郑谷,请教自己的诗作。郑谷是个讲究锤炼字句的诗人,读了这首诗后,将“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听后,赞叹不已,即改诗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十分称赞郑谷恰到好处的用字,夸郑为“一字之师”。
你认为郑谷要将原诗改为“一枝开”原因是什么?
【点拨】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全诗紧扣“早”字,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
3、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请你从诗句的形象、语言等角度谈谈所获得的美感。
【点拨】首先是色彩美。夕阳之下,晚霞绚烂耀眼,而鹜的羽毛是深色的,加上是逆光,所以孤鹜近乎一个暗影。孤鹜的颜色以绿、褐、紫等为主,属于冷色,而且它们之间是补色关系。晚霞的背景是晴空,它是蓝宝石色的,和晚霞的颜色也是互补色的。
其次是动态美。孤鹜是在“飞”的,云霞是在“落”的,只有天空是凝然不动的。秋水虽然平静,但并不是冬天的止水,水面上不会死气沉沉。微风过处,秋水上会不断地泛起涟漪,这分明是一幅流动着的美丽图画。
其四是立体空间美。“秋水共长天一色”,在天边,天空、水面和地面使人感到整个画面具有三维立体空间的真实感。“秋水共长天一色”把人们的视线引到水天相接之处,而“落霞与孤鹜齐飞”又把人们的视线引到天顶,有远有高有深,境界开阔,给人一种强烈的立体美。
其五是引人遐思的想象之美。鸟是有生命的,而天空和云霞则是无生命的,令人想到有生和无生;孤鹜只是一个匆匆过客,给人一种永恒和短暂的感触。
4、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远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1)词中写到“春山”“春水”,这两种景物各有着怎样的表达作用和效果?
(2)“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点拨】这首词写的是早春的离情相思之情。词的上片写行人在旅途的离愁,下片写妇人在家室的离愁,两地想思,一种情怀,全篇的主即表现离愁。(1)“春水”隐喻离愁,行程不断,春水迢迢,离愁也就像这流水一样绵绵不绝,词人以一种有形的景物将无形的愁绪写得可触可感。借“春山”来表明离愁之远,山在平芜尽处,行人在春山之外,人渐行渐远,思念之情越来越深,以可以想见的情景来传达内心的独特的情感体验,使人易于领会。(2)这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移笔于对方的写法。想象着另一方在闺中也是满怀愁绪,肝肠寸断,这既表明自己内心情真意挚,也表明两情相悦,思念深切。
案例探究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
本栏目围绕专题重点设置了四个案例,对上一专题引出的问题进行探讨,着重对学生答题错误或易失分处作解析,引出正确的解题思路及方法。教师在使用时要侧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通过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得分的要领。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补充一些典型案例。
二、案例探究
【案例1】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第17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王维的诗,不只是“诗中有画”,而且往往“诗中有道”。特别是在他晚年,沉缅在佛家的空寂心境之中,诗中的“道”,即禅理、禅趣尤浓。这首诗描写深山古寺环境景色:古木、云峰,渺无人迹的山径,被危石阻遏的幽咽泉声,照在深苍松林上的凄冷日色,还有空寂曲折的潭岸,都是那么萧瑟暗淡、幽冷阒寂,给人以远离世间尘嚣之感。这既是诗人赴寺途中实见实闻的景物,也是他那消极出世的禅寂心境的写照。第三联的意境要分析透,这是答题的前提。第三联中写山中危石耸立,流泉受到阻挡,只能缓慢地、时断时续地流淌。它们在嶙峋的危石间艰难地穿行水流声音变得细小了,低沉了,暗哑了,仿佛是在痛苦地幽咽。深山青松树密荫浓,日光照射在松林间,因为受到阴暗的环境影响,而现出寒冷的色调。诗人以“冷”字形容日色,更新奇绝妙。 “日色冷青松”一句,还巧妙地运用了“通感”的手法。
【参考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和“冷”两个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色(意境)。
【评点与探究】这道题从炼字角度出发,难度适中,又可以包孕意境、文字以及诗言志三个角度考查,是一道可以列为经典的考题。本题学生应重点答出三个要点,一是绘写出了山中寂寥的景象,此所谓意境;二是此二字可以说运用了拟人通感的修辞,是诗文更为生动,三是此二字衬写出了作者本身禅寂的心境。但2003年高考该题得分率只有40%左右。“诗眼”一般都找准了,问题还是出在赏析上。关键在于学生没能把握分析的思路——从字表到字里。大部分学生是直接答出“幽静”的环境,或拟人修辞格,或字的活用,或句式,或心理,七零八落,不能呈现出一个完整的分析过程。炼字有实词,也有虚词,一般考查是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解题时一般从三个角度入手,一是这个字用在这个地方运用了什么修辞,比如通感、比喻等等,第二是有没有涉及到词的活用,这一点相当重要,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就是形容词用作动词,所以既有形容词的意义,也有动词的意义。第三是这个词运用在这个地方有什么效果,也就是意境方面的分析了。
【案例2】2002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第17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折柳”原是指“折取柳枝”。人们习惯用“折柳”来作为赠别或送别之词。但从本诗“此夜曲中闻析柳”一句来看,此处的“折柳”是一首曲子。其实“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这首曲往往用来表示惜别怀远之情。“折柳”在诗中寓有惜别怀远之意。这首诗着重写作者的一种思乡之情。作者的思乡之情,从诗中看,又恰恰是由听到“折柳”曲后而引起的。诗歌中最后两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几乎把答案托出,只要变成自己的话就行。
【参考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评点与探究】本题重点是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从2002年开始采用了主观性命题,只要他能自圆其说,就可以考虑给分。这里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古诗鉴赏备考复习中,不能不熟知一些常见意象的寓意。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在后面的知识归纳与拓展专题中我们将对常见意象作归纳。
【案例3】阅读下面古诗,试从某一个角度,赏析本诗表达技巧上的特色。
塞下曲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①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②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要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首先要从理解诗句的意思入手。诗人举出“五月”是想告诉人们,盛夏之际,尚且如此寒冷,其余春秋冬三季,其寒可知。此诗中的“折柳”一词语意双关,从字面上看是讲将士们长年驻守在祁连山上,根本见不到内地那种常见的春风杨柳的景致,所以只能演奏起《折杨柳》的曲子,而真正的春风是不可能吹到他们身边的。更深层的含意则是《折杨柳》这支古乐府所暗含的深刻历史内涵了。“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敲响战鼓就是向敌人发起进攻的号令,白天战士们浴血奋战,为了保卫国家,前赴后继,勇往直前,晚上睡觉时,也不敢有丝毫松懈,用“抱”字更加传神,烘托出军营中枕戈待旦的高度警备,似乎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将士们马上就会一跃而起。在结尾一联,诗人将笔锋一转,用了一个典故,以抒情做结:“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这是借用了西汉傅子介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守边将士的赤胆忠心,使全诗在极其高昂振奋的情绪中戛然而止。很显然,用典和反衬手法的运用是本诗最明显的表达技巧。
【参考答案】颔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能战,英勇杀敌。颔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家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
【评点与探究】此题要求学生自选一个角度鉴赏表达技巧。看起来选择余地大,但事实上难度不小。主要原因是表达技巧包括哪些,学生可能不很明确。古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技巧有:景与情结合,包括①即景抒情②寓情于景③虚设景象等;托物言志,如陆游《卜算子·咏梅》,即借描写其他事物,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品格;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议理,讲一个道理,一首诗就是一个深刻哲理的形象化解说;细节描写,抓住了别人未曾留意的一些细节;诗眼,它是作品的点睛之笔,也是一首诗词整体艺术境界的一个部分;修辞手法的运用;衬托,用类似的或反面的事物,使主要事物意思更加鲜明突出,从而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衬托,可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就是用类似的事物,从正面去陪衬。烘托主要事物。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用冷风寒水来衬托壮士此行的悲壮。又如“蓝天衬着矗立的巨大雪峰”,用蓝天衬雪峰,使雪峰更高大。反衬,就是利用同主要事物相反或相异的事物作陪衬。如上例中的蓝天的蓝,来衬托雪峰的白,使雪峰更洁白。又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有声衬无声。
知识归纳与思维拓展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
本栏目是在案例探究的基础上围绕本专题所涉及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旨在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网络,对本专题的知识要求有明确认识,同时对解答这些知识或能力题做到心中有数,在方法上过关。
二、知识归纳与思维拓展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次E级。
2003年《考试说明》把这一考点放入“古代诗文阅读”中,这就把“鉴赏文学作品”限定在了古代诗文德的范围内。事实上,近些年高考试题中往往都是选用唐诗、宋词、元曲小令等作为测试材料。如1995年用的是李清照《如梦令》一词,1996年用的是一首元曲,1997年用两首唐诗作比较材料,1998年到2001年又分别用了贾岛、杜甫、赵师秀、韦应物的小诗为材料,2002年和2003年分别用了李白和王维的诗歌作阅读材料。
这一考点看起来要求比较高,但作为高考而言只需作初步鉴赏,无需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试卷以外的材料作比较,只需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行鉴赏就行了。当然如果诗句用到的典故是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我们应该知道,并能结合课文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高考命题人张伟明撰文指出:“古代诗歌鉴赏不可能是完全开放式的,我们在平时训练是要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这段话应当作为我们复习应考方向。
(一)鉴赏古代诗词要注意些什么呢?
1、欣赏古代诗歌,要注意作品的不同风格。
要了解诗歌的文体特点。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及其特点,要对各个时期的诗歌,特别是唐宋时期的诗歌总体风格有所了解。“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如陶渊明之诗冲淡平和,王维之诗诗中有画,李白之诗清新飘逸,杜甫之诗沉郁顿挫。如苏轼、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词婉约含蓄。同样写友情,李白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杜甫却说:“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预堆。”欣赏两人的诗,要反复诵读,仔细体味它们风格的差异。
2、要掌握诗歌类别及其特点。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风、古体诗、格律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等。词按风格,又可分为豪放派、婉约派等。
3、欣赏古代诗歌,要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意境是指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 一的结果。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出山村秋日傍晚的声色俱佳的“山居秋暝图”,静谧优美,绵远悠长,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幽静恬淡的心情。鉴赏古诗,正是要通过语言媒介,去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4、欣赏古代诗歌,要把握诗歌常见文学典故。
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把握典故的思想,就需要了解作者的身世,熟悉典故的来历。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5个典故(孙权、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这些典故就因为都是京口这地方的历史掌故,典故的思想和这首词的思想情紧密联系的,所以,辛弃疾来北固亭就很容易想起这些典故,并借用它们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5、欣赏诗歌,要注意诗歌作者的炼字、炼句,物象描写中的动与静,声与寂,情与理等方面的相互映衬、烘托,语序倒置的修辞色彩等。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对作品的语言表现力作具体的、深入的开掘,有助于准确把握作品的立意和思想感情倾向,进入作品美的意境。又如王维之《山居秋暝》一诗中照、流、归、下等动词的妙用,这些动词或长或短的持续情,使我们似乎感观月光的倾泻不尽,清泉的长流不绝,浣女的由远而近,莲舟的由近而远。
6、要弄清有关的名词术语,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意境、联想、象征、烘托渲染、修辞(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对比、双关、对仗)等。比如“意境”,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首仅20个字的短诗,其所以能够成为千古绝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完整的意境。
7、要仔细推敲关键词句。诗歌鉴赏的语言分析一般侧重遣词造句、语句含义理解等方面。如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的鉴赏分析;对“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破”“弄”两字的品味等。语句含义理解,一般考查某一语句所蕴含的言外之意或言外之情,如对“前度刘郎今又来”语句含义的理解等。诗歌贵形象思维,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什么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托物言志,叙事则是寓情于事等。如果我们在应试时能抓住关键性的词句仔细推敲,那么我们就能够顺利解答关于主旨一类的考题。
8、要注意语言表达。分析评述时,语言的表达过程要完整。题目要求你回答什么,你就回答什么,要有的放矢,重点明确。语言要流畅准确,表达到位。
(二)鉴赏古代诗词的一般方法。
1、整体感知主旨。
例1.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解析:忌先扣某些字眼,如“苦”“愁”“寂寞”等字眼,以免扰乱全局理解,以为是概叹梅之不幸,生怜惜之情。应当先整体把握作者用先抑后扬手法,赞美梅花高格劲节美好品质意境。
2、组合意象,探究内涵。
借助意象,品味意境。
意境是作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神以象通,物以貌求”《文心雕龙》)。品味意境感知意象,就要借助意象。例: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明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意象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清幽、静谧的意境。
借助意象,体味情感。
例: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从坠落的夕阳、无声的落花、寻旧垒的归燕几个意象,可体会到全词的感情基调是抒写对人事变迁的无比惆怅之情。就其不变者而言,天气、亭台阁与去年毫无二致;就其变者而言,夕阳虽美好,但终究要沉没。好鸟相鸣似有意,但落花流水却无情。
3、认知精妙词语,体会意境。
认知精妙词语:生动、富有表现力词语(动词、形容词、虚词等)
例:①明月别枝惊鹊 惊:使……鹊惊
②日出江花红胜火 胜:超过
③山寺月中寻桂子 寻:找
体会意境:明月别枝惊鹊(依恋美好情);“寻”、“看”(清闲、幽静)
领会意境创作的方法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表达技巧:虚实结合、烘托、比喻、夸张、用典、联想与想象等
4、抓住诗眼体会主旨。
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本诗的诗眼为“心远”。因为“心远”所以,“无车马喧”、“地自偏”、不必辨言。“真意”虽比“心远”深一层,但也是从“心远”中生出来的。将“心远”与各组合的意象印证,本诗主旨“退隐后对尘世超脱的心境”就非常明确了。
备考创新训练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
本栏目按照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三方面,由浅入深地编排了一些针对性的备考训练。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讲解分析时要进行归类,使学生形成“类”的概念,对一类题的解法有清晰的认识,争取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备考创新训练
1、阅读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七)》,完成后面题目。
感遇十二首(其七)
(唐)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为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①在作者笔下,“丹橘”有何品质?
答:______________
②请你简单谈谈你对“自有岁寒心”一句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语言(语句的理解)。“丹橘”在本诗中是一个人格化的形象,诗人借赞颂丹橘,经冬犹绿,是因为有耐寒的本性来比喻自己坚贞不屈的情操。而丹橘由于路途阻隔无法介绍给嘉宾的命运,也映衬了诗人遭排挤的境遇。无可奈何的诗人只得把这一切归结于命运,以反诘句收束全诗,指责人们只顾种桃李,而不重视丹橘的行为。
【答案】①耐寒、甘于奉献。②丹橘经冬犹绿林,是因为“自有岁寒心”。“岁寒心”,一般是指松柏的。《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作者在这里特地要赞美丹橘和松柏一样具有耐寒的节操,是含有深意的,让我们联想到作者坎坷的经历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2、阅读王维的《山中送别》,回答问题。
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全诗体现了王维诗歌语言方面的什么特点?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这是一首著名的送别诗:送走了朋友,独自回到山庄;天已傍晚,轻轻把柴门掩上。地上的草已黄了,但明年又会披上绿妆;只是朋友啊,明年能否再来共叙衷肠?写送别,作者匠心独具,起句即说已送走了朋友,然后以一个“掩柴扉”小细节表达了他的惆怅,最后以“归不归”的自问表达了对朋友的真挚友情。以非常之法写了人之常情,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
【答案】朴素自然,感情真挚。
3、阅读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完成后面题目。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①.作者是采用什么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和艺术手法。“好是春风湖上亭”,诗人辞别故居,留恋湖上凉亭。这亭,与春光、春色、春风同位,是如此令人难忘,不舍离去。“柳条藤蔓系离情”,柳条依依,藤蔓缠绵,一个“系”字,把牵手顿足的难舍深情,画成了一幅具象的图画。“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这两句诗语言浅白,造境奇巧,天趣盎然,人情隽永。黄莺与人相识,是久住为邻的结果;黄莺不忍故人离去,请听惜别时的声声啼鸣,写得如此情真意切,离情深深,已旁及禽鸟了!描写对象的拟人化,不仅是融情于景物之中,使景物染上我的感情色彩,一切景语皆为情语;而是进一步为描写对象比附人的心理活动,如人一样思虑,如人一样动情。虽语出天真,却感人至深。
【答案】①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②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4、阅读秦韬玉的《贫女》,完成后面题目。
贫 女
(唐)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受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①本诗塑造的贫女形象有哪些性格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诗以语意双关、含蕴丰富为广大人们传诵,试分析本诗的比兴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只有通过内容分析来明确形象,赏析表达技巧。本诗通过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倾诉了她抑郁惆怅的心情,而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恨。因为语意双关,含蕴丰富,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形象鲜明,诗情哀怨。主人公虽然“十指”“针巧”,可是“拟托良媒”,也无人赏识,只得“年年”“苦恨”。“为他人作嫁衣裳”,高度概括了终年劳心劳形的寒士,却不为世用,久屈下僚的愤懑不平的心情。
【答案】①纯洁朴实、细腻爽快、自矜自持、操守高远、不迎合流俗。②良媒不问蓬门之女,寄托了寒士出身贫贱、举荐无人的苦闷哀怨;夸指巧而不斗眉长,隐喻寒士内美修能、超凡脱俗的孤高情调:“谁爱风流高格调”展现了封建文人独醒独清的寂寞情怀。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当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处?云外一声鸡。
①诗中用哪一个字明写山野的“静”意?又用哪几个诗句暗写山野的静意?
②从“动与静”关系的角度赏析诗中典型句子。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意境和表达技巧。首句便道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后面几句都是以第一句为中心,更全面,更丰富的点明作者“惬”的因缘。诗人着力表现鲁山幽静清雅的风格,却不拘于“幽静”,而是动静结合,静中有动,动中藏静,二者相互映衬,浑然一体。
【答案】①“幽”,“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云外一声鸡”三句诗。②这首诗写山行情景,主要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颈联写的动物世界,看起来很热闹,是“动”景,其实,动中寓静。四野无人,熊才会悠然“升树”,鹿才会自在“饮溪”。尾联自问自答是写无人可问,望云闻鸡是以声写静。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进行赏析。
鹿 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东坡志林》说:“味摩诘(注:王维字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请结合这一评价,重点赏析这首山水诗“诗中有画”的特色。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的艺术特色。这是写景诗。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答案】作者通过仔细的观察,选取了最能表现鹿柴山林景象的两个细节来刻画景物特征——前两句写空山人语,用了以动写静的反衬手法,愈见空山之寂。后两句写深林夕照,突出了它的清幽,充满着恬静和空灵的诗趣。夕阳的火红与青苔的绿色,色彩鲜明,相映成趣。诗中形象具体地把鹿柴的景物描绘得有声有色,如鸣耳际,如在眼前。这不是一般的画,而是“有声画”,显示出王维山水诗“诗中有画”的特色。
7、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好的。请简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炼字的妙处)。诗中写诗人离开宦途,回到田园中来,避开了达官贵人车马的喧扰,在悠然自得的生活中,获得了自由而宁静的心境。在这里他才有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谈心赏文:“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这四句诗,实际上是【答案】“见”字好。“见”更能显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庐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标志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手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或:“望”字好。“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僧道云集的庐山胜地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的创作原则。
8、阅读下面这首七言绝句,完成后面题目。
夏 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籍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
①有人说这首诗题为“夏意”,全诗“无一句不切夏意”。第一句中的“夏”,点明时令,第二句中的__和第三句中的__不仅扣住诗题,更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__的气氛。优美的意境,读之仿佛微风拂面。
②你认为这首诗作者是通过什么样的艺术技巧来表现了自己怎样的心境呢?根据你的理解,同时结合原诗,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
【解析】此题主要是考查对诗歌表达技巧及思想情感的认识。①第二句与第三句中扣住诗题“夏意”的应当是“石榴开遍”和“树阴满地”(一定要写进“开遍”和“满地”,因为这两个词才更“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气氛”,单写进“石榴”、“树阴”不能给全分。什么气氛呢?“石榴开遍”,明丽、清新;“树阴满地”,幽静;故填“清幽”最为妥帖。②要把握准诗人的心境,必须体察作者笔下情境的特点,前文已作了分析,还要结合“注”了解诗作的背景:“削籍为民”、“隐居不仕”。据此,作者的心境既可以答排遣痛苦,宠辱皆忘,忘怀得失,也可以答反衬出内心的痛苦,但必须结合对原诗的手法和意境的分析作答。
【答案】①第二句中的“石榴开遍”和第三句中的“树阴满地”不仅扣住诗题而且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幽静的气氛。②这首诗取题“夏意”,展现的是清幽之境,表现的是内心压抑着痛苦的闲适宁静。“别院”、“深深”、“清”,诗一开始即构成清幽凉爽的气氛,继之以“石榴开遍”“树阴满地”的“渲染”,无不给人清凉宁谧之感。削籍隐居的诗人内心当是痛苦的,但诗人没有牢骚,对得失荣辱显得很淡泊,但没有牢骚又不等于没有痛苦,清幽之境恰恰反衬着诗人内心压抑着的刺痛,“夏意”、“流莺时一声”,是值得读者细细揣度的。
备课资料汇编
近几年来,诗歌鉴赏题因其较高的文学要求一直是高考备考的难点,经过2002年考试说明的变动后,其备考难度又有新的增加。学生解答这类考题存在的主要的问题是:不会利用已有的信息,鉴赏的思维流程不合理,对古诗词传统审美意识的缺乏,不会就诗论诗,理解诗句不合语境或牵强附会,把握不住古诗词中的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这些问题中既有鉴赏常识的问题,也有鉴赏要领与方法的问题。
一、近年高考题分析
◆2003年上海春季高考卷第18题(原文见附录)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开头两句犹如电影镜头,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骊山图景。
B.乙诗开头两句描述了诗人长途跋涉到华清宫后所见到的凄迷景色。
C.甲诗语言虽然不用难字,但精雕细琢,雄健豪放。
D.乙诗取景深远,意味无穷,表现了对历史的思索。
【解析】甲诗的语言根本谈不上“精雕细琢,雄健豪放”,而是十分通俗易懂,语言朴实。答案:C
◆2003年北京春季高考卷第20题(原文见附录)
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运用一定的意象来抒发作者的感情。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答案: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2002年上海高考卷第18题(原文见附录)
试从一个角度切入,对这首词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
【解析】此题难点在于学生要迅速找到本诗艺术方面的某一特点,且能围绕诗歌原文作鉴赏,务必抓住一点,不要面面俱到,到处开花而又处处不实。答案:参考角度如形象、线索、对比、含蓄、以实寓虚、情景交融、语言风格等。
二、怎样鉴赏古代诗歌
1、要准确把握诗歌的特点。
中国古代诗歌具有社会性、抒情性和审美性的特点。社会性指的是诗歌所涵盖的特定历史阶段的政治生活、社会关系、风俗心理等。例如,王之涣著名的《登鹳鹊楼》一诗,不仅要看到诗中描写了山河雄伟壮阔的气势,展现了诗人开阔远大的眼界和奋力进取的胸怀,还要与盛唐时代共同的社会心理和精神面貌联系起来。两晋的山水诗歌无论是它产生的原因还是它的主旨意境,都和唐代山水田园诗有所区别;宋人虽然好在诗歌(还包括文章)中掺一些自己的议论评说,然而宋诗的价值在某些方面丝毫不逊于唐诗。抒情性指的是诗人艺术个性的差异,其中包括诗人的人生经历、生活环境、性格气质、才学天赋、美学理想、表达方式及感发对象等不同。李白对待“愁”的态度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杜甫则只能慨叹道“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审美性指的是诗人的艺术追求,即通过物象创作寄寓其中的思想情趣、认识感受。例如,王维《田家乐》“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诗句,桃花、雨水、柳条、烟霭的形象,红、绿的颜色以及整夜、春季的时间触动了诗人的创作灵感,而读者如果能透过这些描写做进一步的联想和想像:桃花、柳枝的风情妩媚,红绿色彩的亮丽鲜艳,“宿雨”与“春”的生机气息──大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就会跃然纸上,就会与作者产生共鸣。
2、具体到某一首诗的鉴赏,应着重解决以下问题:(1)理解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理解这首诗是怎么写的,表达形式上有什么特点;(3)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这首诗作出评价。
首先理解一首诗的内容重在整体感知,但诗中的关键词语往往直接透露出对生活的感悟,集中体现出作者的感情,因此诗中的关键词是理解内容的切入点,是要害,必须牢牢抓住。2002年高考题其关键是对“折柳”一词的理解,而诗的尾联“何人不起故园情”就直接透露了作者思乡之情。另外,了解诗词中的典故,掌握古代一些文化常识,也是准确理解诗歌内容需要突破的障碍。第三,诗人的生平、思想、诗歌创作的背景材料对理解诗歌内容也有重要作用。
3、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
4、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技巧和题目所提供的资料。
①题目切入明主旨。
古诗的题目很讲究,它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我们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从题目入手,我们可以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如1997年考卷中的《题君山》,题目直接点明赋写对象,由此可知,一句中的“影”、二句中的“色”、三句中的“处”和第四句的比喻都是指君山,赋写对象理清了,诗意便变得清楚了。再如2000年考卷中的《约客》,题目交代了事件背景,让我们能够在约客未到的特定情景中去顺利感悟诗人的失落和孤寂。又如2001年上海春季考题中的《月夜忆舍弟》,题目既交代了时间(月夜),又表明了情感(忆),再加上特殊的人物关系(舍弟),让我们未读诗句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情感主旨——思念。
②抓住意象细分析。
诗歌是以抒情言志为目的的,而意象是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是诗歌的情感赖以寄托的地方。所以从意象入手,展开想像和联想,是理解诗歌的必由之路。例如著名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前两句十四个字,运用六种意象,我们可以从“月落”后夜色的浓重、乌鸦凄厉的啼鸣、“霜满天”的清冷以及夜色中“江枫”的黯淡和“渔火”的寥落深切感受到水乡秋夜幽寂清冷的氛围和客子孤孑清寥的心情。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的象征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对解读诗歌带来很大帮助。如2002年全国考题中的《春夜洛城闻笛》有“此夜曲中闻折柳”句,且考题恰好考到了“折柳”二字,如果我们了解传统意象“杨柳”经常用来表达离别思念之情的话,则此题应刃而解。
所以要想准确理解古诗,就有必要在平常的学习中注意认识并积累传统意象。例如:鸿雁——思乡,信使;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鹧鸪——思乡,凄情:东篱——山尘脱俗之境;菊花——高洁品质;杨柳——离别怀思之情;等等。
③利用注释明提示。
在高考古诗考题中,经常会出现简短的注释,这些注释看起来只是对诗歌中的生僻奥涩处加以注解,其实却往往就是我们理解诗意甚至解答题目的症结所在,是命题人给我们的陷晦的提示,所以千万不能忽视。如1997年《题君山》有注为“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在这里,对我们有帮助的信息是“君山在湖中”,否则我们就可能不明白为什么写君山的诗句中会有“水波”出现了。再如2000年全国春季高考题《蝉》后的有注释为“垂绥:批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这实际上暗示了蝉所象征的人物形象的特征之一——高贵的身份。
④巧识题干含信息。
也许由于古诗鉴赏题较强的主观性,命题人在设题时一般要在题干中给出一点揭示,这些提示或者指定考查要点,或者表明问题指向,或者暗示解答枢纽,对于考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如2000年上海考题“甲、乙两首诗后两句都提供了让读者自己想像的余地,请分别说明”,这个题干明确说明考查点是“想像”,考生需要“说明”的便是从后两句诗中想像到了什么内容。
5、要明确鉴赏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思路。
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细读标题;②分析意象;③品味意境;④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①把握形象特点;②辨析表达技巧;③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①概括主旨;②联系背景;③分清主次;④全面评价。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古诗鉴赏要求文字简短,但也应讲究结构脉络,它本质上属于议论性质,所以我们可以按照“论点加论据”的模式去组织文字。
三、鉴赏古代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具体方法。
1、怎样鉴赏古诗的形象?
诗歌的形象主要表现为意象或意境,它或者是物,或者是人,或者是完整的场景,更多的时候是把物和人、景和情融合在一起。分析诗歌形象即指分析这些“象”的个性特征,特别是分析它的象征意义。如郑思肖的《寒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所表现的就是菊花孤傲、清高、坚持理想和信仰的高尚品格,象征了抒情主人公高洁的情怀。再如2003年北京春季考题列出了韦应物的《闻雁》和赵嘏的《寒塘》,然后要求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这就需要我们对诗中雁的形象有正确的理解:雁是候鸟,春秋迁徒,它在秋天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所以鉴赏古诗的形象就是抓取“象”的基本特征,既而指出它的人文意义。
2、怎样鉴赏古诗的语言?
主要可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分析:音韵的流动,练字的技巧,语言的风格等。
鉴赏音韵的流动主要指古诗的平仄和押韵。评析练字技巧就是指出用字的独特之处和它的表达效果。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敲”字以动衬静,突出表现了月夜的幽静;再如“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以拟人格形象地表现了春意盎然的景象。古诗语言风格丰富多样,主要有平淡、质朴、自然、轻灵、飘逸、雅正、通俗、风趣、幽默、奔放、含蓄、蕴藉等。
3、怎样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比较多样,从修辞角度来看,常见的有比喻(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夸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比拟(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对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对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双关(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反问(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等;从表达方式来看,有写景、状物、叙事、议论、抒情、言志、场面描写、细节描写等;从表现手法来看,有借景抒精、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虚实结合、想象、衬托、用典、象征等。
四、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汇编
1.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什么样的感情?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又如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又如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另外还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唐人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等诗句,大体上也是这样的感情。
2.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如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又如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如“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3、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又如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如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如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4、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如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又如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5.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如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6.梧桐: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7.杜鹃鸟: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又如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8.鹧鸪鸟: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9.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寒蝉鸣我侧”(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
10.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等。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11.另外: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