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感悟自然
学习目标
1.阅读
(1)了解诗歌常识,体味诗歌的形象美、音乐美及作者的感情基调。
(2)能饱含感情地朗读本单元的诗词,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
(3)掌握诗歌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2.写作
(1)学习一些古诗词及新诗的写作技巧。
(2)根据个人兴趣,仿写、改写或创作一、两首小诗。
3.口语交际
(1)能和同学共同讨论正确的朗读诗歌的方法。
(2)能和师、生交流读诗词的心得。
学法指导
1.单元聚焦
本单元课文是一组诗歌。
在许多诗人的笔下,“雪”都是他们抒情的对象。那么,在伟大的领袖人物的笔下,“雪”
又会有怎样的特点呢?《沁园春·雪》会告诉你答案。
《雨说》是一首爱之歌。“雨”是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令人感到活泼、可爱、美好。
《星星变奏曲》是一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它以情境的变换来丰富“星星”的意象和
深化追求光明的主题。
《外国诗两首》收录的是《蝈蝈与蛐蛐》和《夜》两首田园诗。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大
自然的热爱。
2.阅读建议
(1)懂得诗善用形象思维的特点,能联系文化背景说出自己对诗人情感的理解。
(2)从写景、议论、抒情的关系人手,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把握诗歌的主旨。
(3)体会生动、形象、凝练的诗歌语言,感受诗歌语言丰富的表现力。
(4)熟读诗歌,最好背下来,感受诗歌语言的节奏美、意境美。
3.相关知识
(1)词:又称“曲子”“杂曲子”“曲子词”“长短句”等。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
种特殊体裁,起源于两汉,奠基于隋、唐,盛于宋。它原本是配合燕乐(“燕”通“宴”)
曲调的歌辞,但在发展中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每一首词都有词牌。词
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来成为特定的词体格式的标目。词的题目,可用可
不用。不同词牌规定的各种词调和词体,都有特定的字数、句数和格律。有的词不分段(段,
又称“片”“阕”等),称作“单调”;有的词分两段,称作“双调”;还有分三段、四
段的,称作“三叠”“四叠”。前两类数量较多。此外,按词的字数多少,一般可分为小
令(约 50 字以下)、中调(约百字以下)、长调(百字以上),如《沁园春》共 114 字,属
长调。词的押韵,不同于诗,哪一句押韵,押平韵仄韵,是一韵到底还是要变韵,均由词
牌要求决定。
(2)“沁园春”:词牌名。相传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后来被外戚窦宪仗
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这个词牌就因此而得名。“沁园春”,长调,114 字,双调,
上阕 13 句 56 字,四平韵;下阕 12 句 58 字,五平韵。“雪”是这首词的题目,内容与“沁
园春”无关。
学习诊断
1.沁园春·雪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①莽.莽( ) ②分.外( ) ③妖娆.( ) ④风骚.( )
⑤成吉思汗.( ) ⑥大雕.( ) ⑦数.风流人物( )
2.根据诗歌原文在横线上正确书写汉字,注意别写错别字。
原________蜡________ 红________素裹 江山如此多________
________折腰 略输文________ 一代天________
3.指出下列诗句使用的修辞方法。
①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②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诗中的含义。
①惟余莽莽..
②须.晴日
③折腰..
④稍逊.风骚
⑤俱.往矣
⑥数风流..人物
5.从下面两组诗句中挑选一个仿写的句子,在横线上创作你的诗句(只要修辞方法相同即可)。
①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我的创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我的创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
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
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6.点明全词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起过渡作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统领上阕景色描写诗句的字是“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阕写到不少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对他们的情感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个词是
“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10.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句子是描写雪景的?
11.这首词哪个部分是写景的,哪个部分是抒情、议论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三、课外探究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雪 梅
卢梅坡①
梅雪争春未肯降②,骚人阁③笔费评章④。
梅须______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注】①卢梅坡:宋代诗人。②降(xiánɡ):服输。③阁:同“搁”,放下。④评章:
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12.从“差、欠、逊、少”等字中选择一个填入原诗中的空白处,应为________。
13.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2.雨说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田圃.( ) 小溪.( ) 禁锢.( ) 枯.黄( )
踪.迹( ) 留滞.( ) 喑.哑( ) 丝缕.( )
抗拒.( ) 蓑.衣( ) 油膏.( ) 耸.立( )
襁褓..( ) ( ) 翅膀.( )
2.根据解释,在括号内写出本课中与其对应的词语。
①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 )
②滞留,停留不流通。 ( )
③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 )
④基督教接受入教者举行的一种宗教仪式,比喻重大斗争的锻炼或考验。
( )
⑤(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 ( )
⑥用草或棕毛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 )
3.填空。
《雨说》是采用________手法所写的诗歌。它的作者是________(地名)现代诗人________
(人名)。
4.朗读诗歌,需要掌握停顿和重音,使得诗读起来连贯而有节奏。试着为下面的两节诗标出
停顿和重音,并且按照标示朗读诗节(停顿用“/”表示;重音用“·”表示)。
示例:(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
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
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
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
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
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
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练习: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
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
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
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
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二、课内阅读
(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
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
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
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
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
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
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
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
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
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
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
5.这两节诗共同描写的景物有哪些?它们在诗节中分别有怎样的特点与变化?
6.这两节语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7.结合全诗看,“雨”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运用什么表现手法写“雨”的?
8.“雨是最寻常的”。古今中外有不少作家写到“雨”,请写出你所喜爱的写“雨”的文句
一例,写在下面,并注明作者及出处。
三、课外探究
秋雨
张爱玲
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
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粉。
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园子里绿翳翳的石榴、桑树、葡萄藤,都
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马建筑的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
回忆着光荣的过去。草色已经转入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舍墙外一带
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的晴美
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薰薰的雨天。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
嫩蕊,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瓣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的袈裟的
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的洗礼。那潮湿的红砖,发出有刺激性的猪血的颜色和墙下绿油油
的桂叶成为强烈的对照。灰色的癞蛤蟆,在湿烂发霉的泥地里跳跃着;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
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它背上灰黄斑驳的花纹,跟沉闷的天空遥遥相应,
造成和谐的色调。它扑通扑通地跳着,从草窠里,跳到泥里,溅出深绿的水花。
雨,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9.阅读本文,说说在秋雨的笼罩下,主要的感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描绘色彩的词语有哪些?试把它们找出来。(至少 5 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章说“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这里的“它”
指____________________;“充满愉快的生气”具体表现在(用文中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以“云”为对象,仿照文中的句子写一句话。
例句:雨,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星变奏曲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注意书写工整、规范。
①nínɡ( )望 ②yáo( )远 ③mì( )蜂 ④睡 lián( )
⑤寂 mò( ) ⑥fù( )盖 ⑦jiānɡ( )硬 ⑧pí( )倦
⑨闪 shuò( ) ⑩chàn( )动
2.请按照“朦朦胧胧”的形式,写出五个形容词。
① ② ③
④ ⑤
3.《星星变奏曲》是当代________诗代表诗人之一________的重要诗作。
二、课内阅读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
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
谁愿意
一年又一年
总写苦难的诗
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像冰雪覆盖在心头
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
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
涌出金黄的星星
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
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4.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
5.画线诗句中的“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这样写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6.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7.“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三、课外探究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8.诗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9.找出二、四诗节中的两个比喻句,说说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
10.“轻轻的”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4.*外国诗两首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树篱( ) ②消逝( ) ③栖息( )
④草丛( ) ⑤草茸茸( ) ⑥yōu( )暗
⑦夜 yīnɡ( ) ⑧光 mánɡ( ) ⑨jì( )静
⑩沉 jìn( )
2.查词典,解释下面几组近义词,并分别造句。
①消逝、消失
解词:消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消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消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消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沉寂、寂静
解词:沉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寂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沉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寂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学常识填空。
①《蝈蝈与蛐蛐》是________国浪漫主义诗人________的诗作。
②《夜》是________(国家名)诗人________的诗作。
二、课内阅读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闪着银色光芒。
4.在诗人的笔下,夜景具有怎样的特点?
5.诗的第一小节从________和________的角度描绘夜色。
6.节选的最后一节诗中写到了月光下的哪些景物?
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课外探究
阅读下面戴望舒的《偶成》诗,完成 7~8 题。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
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
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
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
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选自《戴望舒诗选》)
8.如果从揭示中心的角度为这首小诗换一个标题,下面四个短语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春天重到 B.凝冰解冻 C.迢遥的梦 D.花儿重开
9.这首诗虽短,其语言却极具表现力。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内容,谈谈体会。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写作]
任选一题:
1.写一首咏物的小诗。
2.写一篇赏析诗词的短文,可以赏析古诗词,亦可赏析现当代诗歌(300 字左右)。
[实践活动]
1.分类收集古诗词,开展“我谈古诗词”的口语交流活动(可按照诗词描写的对象分类;可
按照作者分类;可按照文学流派分类;可按照诗词产生的朝代分类)。
2.将资料、感受编辑成手抄报、博客,在同学中、班内或校内交流。
3.学习一些朗读诗词的方法,可以观看诗歌朗诵会,也可聆听名家朗诵的磁带,初步掌握一
些朗诵的技巧。
第二单元 思想风采
学习目标
1.阅读
(1)在语境中理解、积累和掌握丰富的词句。
(2)合作探究,深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这几篇课文或激情洋溢,或蕴涵哲理,宜细细品味,深入感悟。
(4)进一步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朗读的习惯。
(5)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
(6)通过查阅工具书和课外资料,锻炼搜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写作
(1)练习写演讲词。
(2)练习按书信的格式写信。
(3)学习写一事一议的文章。
3.口语交际
(1)掌握演讲的技巧,并能在演讲中取得较好效果。
(2)针对某一现象或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法指导
1.单元聚焦
从内容上看,本单元的课文均以“思想风采”为核心,有文化巨人梁启超对人生与事
业关系的宣讲,有文坛泰斗雨果对思想大师伏尔泰的礼赞,有著名学者傅雷和音乐家儿子
傅聪的艺术交流,还有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女儿进行的爱情启蒙。这些课文在洋
溢着充沛激情的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从语言上看,本单元的文体为演讲词和书信,放在一起,旨在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
异:演讲词的口语性较强,要注意讲话时的现场感、交流感,有时还要有强烈的鼓动性和
感染力;书信的书面色彩较浓,可以更多一些细腻的抒情和描写,再加上书信在写作时有
更多的时间思考斟酌,所以表达时逻辑性较强,语言也更加精练、准确、到位。
2.阅读建议
《敬业与乐业》是一篇演讲词。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学习重
点:①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品味、领悟、反思与批判;②大量经典语句、格言的积累;
③“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两种论证方法的初步学习;④演讲词口语特色的体会。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是对人类先贤的崇高礼赞,对思想与人格力量的
热情颂扬,也是对人类社会永远需要的正义的呐喊、良知的呼唤。本课的学习重点有两个:
一是理解伏尔泰的历史贡献及启蒙思想的伟大意义;二是通过朗读和背诵,体会雨果充满
激情、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风格。
《〈傅雷家书〉两则》,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
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出傅雷的舐犊深情,
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致女儿的信》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爱情教育论著中,最富有文学色彩的篇章。阅读时
加以体会。
3.相关知识
(1)演讲稿
演讲稿也称演说词,是在群众集会上或一定场合中口头发表的讲话文稿。它是演讲的
书面依据,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常用的一种应用文体。
演讲词的题材十分广泛,如各种典礼上的主礼人致辞,包括欢迎辞、答谢辞、开幕辞、
闭幕辞、祝酒辞等,以及婚丧典礼上的贺词、悼词等,所以写演讲词时必须注意典礼的性
质。
(2)演讲词的特点
①针对性:写作演讲稿一定要把听众对象调查清楚,根据不同听众的年龄、职业、文
化层次、心理状态以及兴奋点来确定演讲的内容。无的放矢,乱写一通,是万万不行的。
②传声性:演讲稿的句子要简短,句式要变化,语意要明白,声调要顿挫,语气要自
然,便于演讲者调动声音技巧来表情达意。
③鼓动性:在表达形式方面,要调动修辞手法,如设问、反问、比喻、对比、排比、
反复等,借以增强感情色彩,激发听众情绪。这样,演讲稿就会富有鼓动性。
(3)书信格式的要求
信封:
左上方填写邮编及收信人地址;信封中间居中写收信人姓名,加上称呼。它可以是写
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也可以是邮递员对收信人的称呼。后者为王力先生的观点,实际上
邮递员只认为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收信人后面没有称呼是不礼貌的,属于格式上的
错误。信封右下方为寄信人地址及邮编。
正文:
①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敬爱的”等。
②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
③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④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
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
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面应该加上一个叹号,以表示
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书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是古代书信“抬头”传
统的延续。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
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它的基本做法,为现代书信所
吸收。
⑤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
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转行右侧写日期。
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两格写上“又附”,再另起行书写未
尽事宜。
学习诊断
5.敬业与乐业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旁骛.( ) 解剖.( ) 掠.夺( ) 伛偻..( )
承蜩.( ) 骈.进( ) 强聒.不舍(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í yí( ) xiàn mù( ) 教 huì( )
mì jué( )
3.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断章..取义 断:截取。章:篇章。
本题主眼.. 主眼:主要的着眼处。
B.理.至易明. 至:极。明:明白。
征引. 引:引用。
C.亵渎..职业 亵渎:轻慢,不敬。
乃凝于神. 神:精神。
D.许多层累.. 层累:重重叠叠。
比较骈进.. 骈进:一同前进。
4.填空。
《敬业与乐业》的作者是________,号________,又号________。他是中国近代________
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________”。课文选自________。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出自《________》,请再写出这本书中三句令
你难忘的话。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例句特点,仿写句子。
例:金钱,能买来佳肴,但买不来好胃口;金钱,能买来书籍,但买不来知识。
仿写:金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
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
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
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
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
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
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
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
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
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
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
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
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
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
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
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7.这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
8.文中列举的四个理由是为了论述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9.如何理解“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三、课外探究
阅读《谈骨气》节选,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②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
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
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③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
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④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
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很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
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⑤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
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
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
把这片忠心记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
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 1282 年被杀害了。
⑥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
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10.从议论文写作角度看,文章开头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是一句话独立成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章第②段用孟子的几句话主要论证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第⑤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一段用了什么论证法侧重阐述了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三句中的哪一个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在举文天祥拒降一例时,引用了他的两句诗,这突出地表现了文天祥的什么精
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选文要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补充一个事例论据(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现实生
活中的),并作简要分析来证明这一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
灵 jiù( ) zǔ咒( ) yùn hán( ) 深 suì( )
污 miè( ) shǔ光( ) 忧 yù( ) 荣 yào( )
2.加点字字义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陨落 陨:坠落。 媚上欺下 媚:巴结,逢迎。
B.浩瀚 瀚:广大。 兼而有之 兼:同时涉及或具有几种事物。
C.睿智 睿:通达。 恪尽职守 恪:谨慎而恭敬。
D.凌驾 凌:迫近。 黎民百姓 黎:黑。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讥讽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
以真理战胜愚昧。
自以为是:
(2)他战胜了古老的法典、陈旧的教条..。
教条:
(3)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恪尽职守:
4.文学常识填空。
雨 果,________国 19 世 纪________文 学运 动领 袖人 物和 代表 作家 。代 表作 品有
《________》、《________》等。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日前________,继载人航天工程之后,中国
航天下一个目标是月球探测。
②日本政府各部门和政府机构近期公布了一系列令小泉内阁振奋的经济数据,显示日本经
济复苏的力度正________增强。
③去年 1 至 8 月,仅在港岛区已发生 1912 宗涉及有人受伤的交通意外。在这些交通意外
中,52%是由于行人________导致的。
A.披露 日见忽略 B.透露 日渐疏忽
C.透露 日见疏忽 D.披露 日渐忽略
6.读下面的语段,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人生需要理想的呼唤。你慵懒时,它呼唤你勤奋;你昏睡时,它呼唤你________;你高傲
时,它呼唤你________;你莽撞时,它呼唤你________;你跌倒时,它呼唤你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但他是永生的。他走的时候有长寿的岁月,有等身
的著作,还挑起过最荣耀的、也是最艰巨的责任,即培育良知,教化人类。他受到诅咒、受
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
在他弥留之际,一边有同时代人和后代的欢呼和赞美,另一边有对他怀有深仇大恨的旧时代
洋洋得意的嘘叫和仇恨。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他行使过一个职能,他完成
过一项使命。很显然,他生来就被选定从事这件借助他在命运的法则和自然的法则中最高尚
的愿望所完成的事业。他活过的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现的革命年
代。他出生的时候,路易十四还在统治,他死的时候,路易十六已经戴上了王冠。所以,他
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晖,他的灵柩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
7.演讲一开始说“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这在文中有何作用?
8.开头一句用什么修辞方法来说伏尔泰的逝世?类似这种说法在本段中你还读到哪些?请写
出一两句。
9.本段文字的中心是什么?
10.用文中原话回答“他行使过一个职能,他完成过一项使命”中的这个“职能”和“使命”
具体指什么?
三、课外探究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
左拉
①请允许我以法兰西文学的名义讲话,作为战友、兄长、朋友,而不是作为同行向吉·德·莫
泊桑致以崇高的敬意。
②我是在居士塔夫·福楼拜家中认识莫泊桑的,他那时已在 18 岁到 20 岁之间。此刻他
又重现在我眼前,血气方刚,眼睛明亮而含笑,沉默不语,在老师面前像儿子对待父亲一样
谦恭。他往往一个下午洗耳恭听我们的谈话,老半天才斗胆插上片言只语:但这个表情开朗、
坦率的棒小伙子焕发出欢快的朝气,我们大家都喜欢他,因为他给我们带来健康的气息。他
喜爱剧烈运动,那时流传着关于他如何强悍的种种佳话。我们却不曾想到他有朝一日会有才
气。
③《羊脂球》这杰作,这满含柔情、讥嘲和勇气的完美无缺的作品,爆响了。他下车伊
始就拿出一部具有决定意义的作品,使自己跻身于大师的行列。我们为此感到莫大的愉快;
因为他成了我们所有看着他长大而未料想到他的天才的人的兄弟。而从这一天起,他就不断
地有作品问世,他高产、稳产,显示出炉火纯青的功力,令我惊叹。短篇小说、中篇小说,
源源而出,无不丰富多彩,无不精湛绝妙,令人叹为观止;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戏剧,一
出小小的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的窗口。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笑或
是哭,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
④啊!明晰,多么清澈的美的源泉,我愿看到每一代人都在这清泉中开怀畅饮!我爱莫
泊桑,因为他真正具有我们拉丁的血统,他属于正派的文学伟人的家族。诚然,绝不应该限
制艺术的天地:应该承认复杂派、玄妙派和晦涩派存在的权利;但在我看来,这一切不过是
堕落,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说是一时的离经叛道,总还是必须回到纯朴派和明晰派中来
的,正如人们终归还是吃那营养他而又永不会使他厌腻的日常必吃的面包。
⑤莫泊桑在 15 年中发表了将近 20 卷作品,如果他活着,毫无疑问,他还可以把这个数
字扩大 3 倍,他一个人的作品就可以摆满一个书架。可是让我说什么呢?面对我们时代卷帙
浩繁的产品,我有时真有点忧虑不安。诚然,这些都是长期认真写作的成果。……不过,对
于荣誉来说这也是十分沉重的包袱,人们的记忆是不喜欢承受这样的重荷的。那些规模庞大
的系列作品,能够流传后世的从来都不过是寥寥几页。谁敢说获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 300
行的小说,是未来世纪的小学生们当作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交口相传的寓言或者故事呢?
⑥先生们,这就是莫泊桑光荣之所在,而且是更牢靠、最坚实的光荣。那么,既然他以
昂贵的代价换来了香甜的安息,就让他怀着对自己留下的作品永远富有征服人心的活力这一
信念,香甜地安息吧。他的作品将永生,并将使他获得永生。
11.作者在这篇悼词中是从哪几个方面评价莫泊桑的?
12.第④段末一句“正如人们终归还是吃那营养他而又永不会使他厌腻的日常必吃的面包”
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⑤段结尾一句“谁敢说获得而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 300 行的小说,是未来世纪的小学
生们当作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交口相传的寓言或者故事呢?”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傅雷家书两则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枘凿..( ) 扶掖.( )
谀.词( ) 廓.然无累( )
2.下面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刻骨铭.心 铭.肌镂骨 座右铭.
B.涕.泗横流 感激涕.零 流鼻涕.
C.如出一辙. 南辕北辙. 重蹈覆辙.
D.廓然无累. 日积月累. 连篇累.牍
3.用成语替换下列句子,使表达更简洁。
(1)没有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 )
(2)哭得很厉害,眼泪鼻涕一下子流下来。 ( )
(3)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 )
(4)气魄很大,可以吞没星空。 ( )
4.选择适当的关联词填在括号里,并指出复句类型,再仿写一个同类型的复句。(备选词:
所以不仅只有不管要是因为)
(1)例句: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类型:________________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句:( )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
类型:________________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伏尔泰( )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
类型:________________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学常识填空。
傅雷是________家、________家。一生译著宏富,翻译作品达 34 部,他曾翻译过《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等。
二、课内阅读
1954 年 10 月 2 日
聪,亲爱的孩子。收到 9 月 22 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
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
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
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
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
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
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
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
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
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
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
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
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我以前
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 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
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
怀。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
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6.请根据选文内容回答,这封信是针对儿子遇到的什么情况写的?其目的是什么?
7.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安慰儿子的?
8.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9.作者举“克利斯朵夫”的事例的主要意图是( )
A.鼓励儿子更勤奋地从事艺术事业。
B.鼓励儿子像克利斯朵夫那样栽了筋斗爬起来。
C.教育儿子向克利斯朵夫学习,做一个有益社会的人。
D.鼓励儿子创造更多的克利斯朵夫式的人物形象。
10.与“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这句话相对应的句子是哪句?
三、课外探究
一只会转的盘子
①那只盘子有点缺陷,可是,等我察觉时,餐具的包装和收据早就不知被扔到哪里去了,
没办法去商店退换了。那只盘子的底部有个小突起,就餐时一碰到它,它就会自动旋转。这
对于用这个盘子的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他要一边手里握着刀叉,一边还要设法牢牢地
摁住盘子,不让它无法无天地转动起来。否则,它就会转个不停,让使用者无法踏实地进餐。
②我家 4 口人,8 只盘子,时不时地那只盘子就会出现在某个家庭成员面前。每个人似
乎都在设法不让自己碰上那只讨厌的盘子。吃饭前,孩子们往往会主动提出让自己来摆放桌
上的碗碟。通常他们会在自己的座位前放上好的餐具,而把那只有问题的盘子摆在其他人的
位子前。
③每当有谁轮到必须要用那盘子时,便会抱怨: “哎呀!又是它,我怎么这么倒霉呀!”
草草吃过饭,将盘子往前一推,还总会找补一句:“厄运总算结束啦!”
④听了太多的抱怨,丈夫决心想办法平息大家对那只盘子的牢骚,或者至少在情感上补
偿一下碰巧用那只盘子的人。有一天,大家围坐在一起进餐时,丈夫宣布:“从现在起,凡是
用那只会旋转的盘子的人,其他人都要亲他一下。”说完,他转向当晚那只盘子的使用者——
我们的女儿——热情地亲了亲她的双颊。他还示意儿子和我也去亲吻她。
⑤那晚,女儿不再感到自己是倒霉的人,她因为得到了大家的亲吻,受到了格外的宠爱。
从此,我们全家对这只有缺陷的盘子的态度来了个 180 度的大转弯。
⑥孩子们仍然常常自告奋勇摆放餐具,只不过,这样做的动机跟以前不同了。此后,每
回吃饭时,大家都就座后,其中必定有一人会洋洋得意地宣布:“哈!我拿到了它!”然后他
轻轻用手指一拨那个盘子,让它快速地旋转起来,一面兴高采烈地望着大家。倘若家里有哪
位遇上特别不开心的事,大家就会有意把那只盘子放在他的座位前,通常,经过大家一番热
情的亲吻之后,那个不开心的人也会变得喜笑颜开,烦恼似乎都一扫而光了。
⑦或许因为使用的次数比其他餐具多得多的缘故,那只会旋转的盘子过早地报废了,在
就餐时亲吻的仪式也因此宣告结束。直到最近,我才意识到失去那只盘子对大家意味着什么。
一天,我们全家一起到外面就餐,侍者给大家摆放碗碟,结果落在我丈夫面前的是一只会转
的盘子,跟先前我们家使用过的那只差不多。
⑧孩子们都会心一笑,像拾了个宝贝似的,站起来去亲吻父亲。我在一旁则暗暗下定决
心,一定要去找一个底部有个小突起、一碰就会旋转的盘子,就跟从前一样。
⑨一件日常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东西,却成为我们全家彼此表述爱意的一个媒介。其实,
时不时的,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需要从我们所爱的人那里获得格外的亲吻呢?
11.选文讲述了一个由一只有缺陷的盘子引出的亲情故事,请根据故事的主要情节,用简洁
的语言,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每空八个字)。
12.第④段中,丈夫宣布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你认为那个办法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⑥段中画线的语句,反映出人物此时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⑦段写道“直到最近,我才意识到失去那只盘子对大家意味着什么。”从记叙的内容
看,你认为“失去那只盘子对大家意味着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致女儿的信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忐忑..( ) 刹.那( ) 宿.愿( )
一抔.黄土( ) 麦穗.( ) 无与伦.比(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繁 yǎn( ) zhù立( ) xī戏( )
怒不可è( ) 幼 zhì( ) 传 shòu( )
迷 huò( ) bó然大怒(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尤其那些十四岁的少女,怀着一颗忐忑..的心在思考着。
忐忑:
(2)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其中还含有一种新的东
西。
无与伦比:
(3)一生中的每时每刻都将消磨你们的青春和力量直到化为乌有....!
化为乌有: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虽然外面下起了大雨,但是他们还是去了公园。
B.只要坚持下去,最后才能取得成果。
C.他不仅忙了一天,而且精神很好。
D.因为她长得美丽,所以她从小就爱帮助别人。
5.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话(只需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这样理解“基础”,结果只能妨碍人才的成长
②基础本来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人们往往只看到了智育
③中学阶段是打基础的时期,每个中学生都应该打好基础
④但是,有的同学,甚至教师,对“基础”的理解往往偏于狭窄
⑤书本知识已包括教科书和课外读物,人们又往往只看到了教科书
⑥智育包括书本知识、非书本知识的学习和诸种能力的培养,人们又往往只看到书本知识
的学习
正确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
6.仿写句子。
(1)例句: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句:母爱是人生的一首歌:责备是低音,呵护是高音,牵挂思念是母爱的主旋律。
仿句:友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有一次,在初秋宁静的傍晚,我和她坐在一棵枝叶繁茂的苹果树下,望着向温带飞去的
鹤群,我问道:“奶奶,什么是爱情?”
奶奶善于用童话解释极其复杂的难题。她那双乌黑的眼睛显露出沉思和不安的神情,不
知为什么,她用一种特别的,从未有过的目光看了我一眼。
“什么是爱情?……在上帝创造世界时,他就把一切生物分散安置在地上并且教会他们
传宗接代,繁衍自己的子孙。给男人和女人都分了土地,教给他们如何筑造窝棚,又给男人
一把铲子。女人一把谷粒。‘生活下去,繁衍你们的后代吧。’上帝对他们说道,‘我去忙自己
的事了。一年以后我再来,看看你们这里的情形。’
“刚过一年,上帝带着大天使加夫里拉就来了。那正是清晨,太阳升起的时候。他看到,
窝棚旁坐着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他们面前的田地里是一片成熟的谷物。而在他们旁边放着
一只摇篮,摇篮里躺着个熟睡的婴儿。那男人和女人一会儿望望天空,一会儿你看看我,我
看看你,相互传情。在他们目光接触的刹那间,上帝从那目光中发现了一种他所不理解的美
和某种从未见过的力量。这种美胜过天空和太阳、大地和麦田——胜过上帝所创造的一切。
这种美使上帝迷惑不解,惊慌不已。
“‘这是什么呀?’他向大天使加夫里拉问道。
“‘这是爱情。’
“‘爱情是什么意思?’
“大天使无可奈何地耸耸肩。上帝走到男人和女人面前追问他们,什么是爱情。可是,
他们也无法向他解释。于是上帝勃然大怒。
“‘好呀!看我不惩罚你们才怪!从现在起你们就要变老。一生中的每时每刻都将消磨你
们的青春和力量直到化为乌有!五十年后我再来,看看你们眼睛里还留存着什么东西,该死
的人……’”
“上帝为什么要发怒呢?”我问了奶奶一句。
“是因为没有经过请示就创造了一种他自己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东西。你还是往下听
吧!五十年后上帝同大天使加夫里拉又来了。这次他看到,原来有窝棚的地方已盖起一幢圆
木造的房子,荒地变成了果园,地里一片金黄色的麦穗,几个儿子在耕地,女儿在收麦子,
孙子们在草地上嬉戏。老头儿和老太婆坐在屋前,时而望望红艳艳的朝霞,时而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相互传情。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其中还
含有一种新的东西。
“‘这是什么?’他问大天使。
“‘忠诚。’大天使答道,但还是解释不清楚。
上帝怒不可遏。
“‘你老得还不够快吗?该死的人,你活不多久了。我还要来,看看你的爱情还能变成什
么样!’
“三年以后,上帝带着大天使加夫里拉又来到这里。一看,有个男人坐在小土丘上。他
的一双眼睛充满忧郁悲伤的神情,但目光中却仍然使人感到一种不可理解的美和那种同过去
一样的力量。这已经不仅仅是爱情和忠诚了,还含有别的东西。
“‘这又是什么?’他问大天使。
“‘心灵的追念。’
“上帝手抚胡须,离开了小土丘上的老头儿。举目向麦田、向火红色的曙光望去:金黄
色的麦穗中站着许多青年男女,他们一会儿望望火红的天空,一会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相互传情……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
的上帝。
“这就是爱情,小孙子。爱情,它高于上帝。这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人们世代交替,
我们每个人都不免变成一抔黄土,但爱情却成为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7.作者认为祖母玛利娅“真了不起”的原因是什么?
8.上帝三次来到人间,分别看到了什么?
9.文中“上帝怒不可遏”的原因是什么?
10.联系全文揣摩“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从那时起人就成了
大地上的上帝”这句话的含义。
三、课外探究
牵 手
①女儿很小的时候,带她出门,总是伸一根食指让她紧紧牵住。那时的女儿多小啊,脑
袋刚刚齐到我的大腿,走路深一脚浅一脚趔趔趄趄,小小的胖手攥住我的食指,不要命地抓
着,那真是甩也甩不脱,割也割不掉。不知道那只小手哪来那么大的劲儿,我的一根食指对
她来说还是庞然大物呢。
②稍大的时候领她上街,牵手已经不够了,牵手之后还要用她的胳膊勾住我的小臂,结
结实实的,一步不落,仿佛生怕稍不留意我就会从她的身旁逃之夭夭。我觉得小臂被她勾拉
得像要脱臼,甩动不灵也妨碍走路。我会冷不防地用劲,从她胳膊里怀抱里抽出自己的手。
她“嗷”的一声扑上来,仍然是不屈不挠地抓住,而且比刚才更加用劲。后来我就怕带她上
街,或者喝令她去牵爸爸的手。她牵爸爸的手也是一样全心全意,她爸爸让她牵着也会一脸
陶醉和幸福。
③女儿现在已经十三四岁了。十三四岁的女儿人高马大,我们俩并排走路,我不穿高跟
鞋比她矮一个头尖。人高马大的女儿出门依旧牵着我的手,但不是攥住我一根食指了,是把
我的食指中指无名小指捏成一排,而后囊括进她的掌心。我说不行,你太大了,你看街上有
没有这么大的女孩子还牵妈妈手的?她“嗯”一声说,我想牵。我试图甩脱她,一次两次,
三次四次,但她固执地不让我的手滑开。她的手劲多大啊!我的指骨在她掌心里酥麻酥麻,
只要她再加一把劲我就会叫唤出声。可我内心也喜欢这种指骨酥麻的感觉。
④我真不知道女儿牵我的手要牵到什么时候,今生今世我们的手还会不会分开。我嘴里
说着:不要,不要。我心里默念着:牵吧,牵吧。我的孩子!妈妈牵女儿的手天经地义:女
儿牵妈妈的手地久天长。女儿把她的手交到我手里,她就把她的一切都交给我了:在她满十
八岁之前,她无忧无虑,因为忧虑有妈妈担着,荆棘由妈妈去砍,给她一把毒药她会不眨眼
地当糖吞下,领她走上悬崖她会一步不落紧紧跟着。谁让我是妈妈呢?她的手不交给妈妈还
能够交给谁呢?妈妈生来就是要牵着孩子走路的。
⑤可是妈妈老了之后,你还能这样紧紧牵住妈妈的手吗,我的孩子?跟现在你把一切交
给妈妈一样,那时候妈妈也该把一切都交给你了。从前你交给妈妈的是花朵儿一样的身体,
诗一般梦一样的年华;以后妈妈却要回赠你一段枯萎皱缩的躯干,一个琐碎不堪的灵魂。到
那时候,你会牵我的这只手吗,我的孩子,我的女儿?
11.本文题目“牵手”有哪些方面的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有三次女儿牵着妈妈手的细节描写,请简要概括写出来。并说说这几处细节描写突
出了什么(或“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结合上下文,简要说说你对下面两个句子的理解。
(1)妈妈牵女儿的手天经地义,女儿牵妈妈的手地久天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她一把毒药她会不眨眼地当糖吞下,领她走上悬崖她会一步不落紧紧跟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写出文中与“我真不知道女儿牵我的手要牵到什么时候,今生今世我们的手还会不会
分开”这句话相照应的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写作]
学习有关演讲的知识,请以“微笑着面对生活”为话题,准备一篇演讲稿。不少于 600
字。
学习有关书信的知识,给亲人或老师或同学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感激之情。不少
于 600 字。
[实践活动]
请以“进步”为话题,组织一次演讲比赛。
第三单元 少年生活
学习目标
1.阅读
(1)识记、理解、掌握本单元的重点字词。
(2)抓住小说这一文学样式的体裁特点,学习阅读小说的方法。
(3)了解社会背景,把握小说主题。
(4)培养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阅读小说的水平。
(5)品味语言,积累语言,增强语言运用能力。
2.写作
(1)学会心理描写。
(2)发挥想像力,进行探究,改写原文情节。
3.口语交际
(1)抓住文中富有哲理的话,结合社会和人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2)针对课文提到的某些现象,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法指导
1.单元聚焦
本单元选编的是一组写少年生活的小说。这里所说的写少年生活,并不是都像《孤
独之旅》《心声》这样,完全以少年人物形象为中心的。
《故乡》写故乡人物的变化,但是描写少年闰土的片段历来脍炙人口,让人印象深刻。
《孤独之旅》写一个孩子在牧鸭生活中成长的故事。
《我的叔叔于勒》主要写菲利普夫妇对弟弟的无情寡义,通过少年若瑟夫的视角来表
现这人间悲剧,其中也包含了若瑟夫对人生、对社会的某种认识。
《心声》所触及的是当前的一些教育问题。
2.阅读建议
(1)阅读小说,先要抓住故事情节。由分析故事情节理出人物性格和文章主题。
(2)抓住典型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典型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的要素,是社会
现实的具体体现,因此,由典型环境可以推理出人物性格和文章主题。
(3)分析人物形象。抓住典型人物的外貌、语言、心理、动作,从而分析出人物性格。
典型人物形象是一类人的代表,又有独特的个性。应分析他与同类人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尤其注意分析典型人物的性格、思想,还要由此分析作品的社会意义,挖掘主题思想。
(4)了解作家的写作背景和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文化背景,来推理出人物性格和小说
主题。
(5)品味关键语句。
3.相关知识
(1)鲁迅(1881~1936 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1899 年去南
京求学,1902 年考取官费留学日本。先学医,后弃医从文。立志通过文学影响,改变国民
精神,推动社会改革和进步。1906 年在日本东京从事文学活动,翻译俄国、东欧等一些被
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1909 年回国,先后在绍兴、杭州任教。辛亥革命后,任南京政府教
育部官员,并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任教。1918 年参与《新青年》编辑工作。同年 5
月,发表了《狂人日己》。从此,他一直走在新文化的前列,陆续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
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和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作品。1926 年 8 月因
支持学生爱国运动被反动当局通缉,以后相继到厦门大学、广州大学任教。1927 年 10 月
回到上海,1936 年 10 月在上海逝世,全部作品收集在《鲁迅全集》中。
“鲁迅”的笔名是 1918 年他在《新青年》杂志五月号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
日记》时启用的。从此以后,“鲁迅”的名字扬名四海,尽人皆知。鲁迅为何取这样的名
字呢?1920 年底鲁迅跟许寿棠见面时对此作了解答,他说:“因为《新青年》编辑不愿
意有别号一般的署名,我从前用过‘迅行’的别号是你所知道的,所以临时命名如此。理
由是:(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思鲁而迅速之意’”。从这里
我们可以知道,取名“鲁迅”充分表达了他对母亲、祖国的热爱,以及时刻不忘奋力前行
的严格要求。
(2)小说简介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
裁。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
小说中的人物: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要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的。
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多种多样:既可以概括介绍,也可以具体描写;既可以描写人物
心理活动,也可以描写人物的外貌;既可以描写人物的行动和语言,也可以插入适当的议
论;既可以正面着笔,也可以侧面烘托。
小说的情节:小说的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有的还把高潮、结局
提到文章的开头,这种写法叫倒叙。小说主要通过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并表现主题思想。
小说的环境描写是为塑造人物形象、反映主题思想服务的。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可分
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描写更为重要。
情节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展开,人物也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的。
学习诊断
9.故乡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猹.( ) 折.本( ) 秕.谷( ) 五行.( )
装载.( ) 深黛.( ) 鹁.鸪( ) 潺.潺( )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字义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隐晦.(hùi 昏暗) 易.主(yì容易) 抖.着(dǒu 颤动) 瓦楞.(lénɡ沟条)
B.萧索.(suǒ冷落) 胯.下(kuà倒台) 祭祀.(sì典礼) 装弶.(jiànɡ捉鸟)
C.秕.谷(bǐ不饱满) 无端.(duān 缘故) 如.许(rú如果) 打拱.(gǒnɡ作揖)
D.嗤.笑(chī讥讽) 深黛.(dài 青黑色) 寒噤.(jìn 打哆嗦) 愕.然(è吃惊)
4.与“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这句中的“听”的意思一
致的是( )
A.听其自然 B.听而不闻 C.言听计从 D.骇人听闻
5.结合句意解释加点的词。
(1)我愕然了。“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我愈加愕然..了。
(2)我和母亲也都有些惘然..,于是又提起闰土来。
愕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惘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指出下列各句属于哪一类描写人物的方法。
A.他(闰土)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 )
B.“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
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
C.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
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D.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 )
7.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故乡》一文以环境描写交代背景,烘托气氛;以对人物的外貌、言行、心理的细节
描写,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中心思想。
B.描写人物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是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
C.《故乡》一文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以故乡经济的衰败、萧条为背景,
塑造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典型人物形象。
D.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它在任何时候都只包括开端、发
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
横
模
横
作
横
空
横
瓦
横
壳
横
8.故乡有许多雅称,请你再写出三个:
二、课内阅读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
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吃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
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
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
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
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
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
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
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
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大约也听到了声音。
“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了不得,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
“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
的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
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
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
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
“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
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
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
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母亲问他,知道他的家里事务忙,明天便得回去;又没有吃过午饭,便叫他自己到厨下
炒饭吃去。
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
像一个木偶人了。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
下午,他拣好了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抬秤。他又要
所有的草灰(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待我们启程的时候,他
用船来载去。
夜间,我们又谈些闲天,都是无关紧要的话;第二天早晨,他就领了水生回去了。
9.从选段看,围绕“闰土”,作者写了哪几件事?(概括写出)
10.说说第一段中的加点词语“非常吃惊”的原因。
11.结合选段文字,具体说说“我”与“闰土”相别 20 多年后都有哪些变化?用原文回答:
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12.选段文字的人物描写非常生动,请择其一处予以分析。
三、课外探究
①住 33 号那会儿,左邻 32 号是个老人。
②老人一生相当( ),( )不幸都降临到他的头上。年轻时由于战乱几乎失去
了所有的亲人,一条腿也丢在空袭中;“文革”中,妻子经受不了无休止的折磨,最终和他
划清( ),远他而去,不久,和他( )的儿子又丧生于车祸。
③可是在我的印象之中,老人一直矍铄爽朗而又随和,我终于不揣冒昧地问:
④“你经受了那么多苦难和不幸,可是为什么看不出有伤怀?”a
⑤老人无言地将我看了很久,然后,将一片树叶举到我的眼前:
⑥“你瞧,它像什么?”b
⑦这是一片黄中透绿的叶子。这个时候正是深秋。我想这也许是白杨树叶,而至于像什
么……“你能说它不像一颗心吗?c 或者说就是一颗心。”
⑧这是真的,是十分肖似心脏的形状。我的心为之轻轻一颤。
⑨“再看看它上面都有些什么?”d
⑩老人将树叶更近地向我凑凑。我清楚地看到,那上面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孔洞,就像天
空里的星月一样。
⑾老人收回树叶,放到了掌中,用那厚重而舒缓的声音说:“它在春风中绽出,阳光中
长大。从冰雪消融到寒冷的秋末,它走过了自己的一生。这期间,它经受了虫咬石击,以致
百孔千疮,可是它并没有凋零。它之所以享尽天年,完全是因为对阳光、泥土、雨露充满了
热爱,对自己的生命充满了热爱。相比之下,那些打击又算得了什么呢?”e
⑿老人最后将叶子放到了我的书桌上,他说:“这答案交给你啦,这实在是一部历史,
然而更是一部哲学啊。”
⒀如今我仍完好无损地保存着这片树叶,每当我在人生际遇中突遭打击的时候,我总能
从它那里吸收足够的冷静和力量,不论在怎样的艰难之中,总能保持一份乐观向上的精神。
13.若给短文补加一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乐观向上 B.特殊的树叶
C.老人 D.老人和树叶
E.一片珍贵的树叶 F.我和老人
14.这篇文章通过记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老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②段空白处依次应填的一组词语,正确的是( )
A.坎坷 很多 界线 相依为命
B.坎坷 各种 界限 相依为命
C.曲折 很多 界限 朝夕相处
D.悲惨 多种 界线 朝夕相处
16.根据语境,写出第③段加点词语的含义。
矍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冒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第⑦段画线句把树叶比作心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标序号 a~e 的问句中,________是设问句,________是反问句。(只填字母号)
10.*孤独之旅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茫然 夜幕 漂游者 B.万倾 掺杂 萤火虫
C.篷松 肥硕 歇斯底里 D.稠密 尤如 按部就班
2.在横线上依次填入叠词最准确的一项是( )
①他站在船上,向后眺望,除了________的树烟,就什么也没有了。
②万顷芦苇,且又是在夏季________一片时,空气里满是清香。
③时间一久,再面对天空的一片浮云,再面对这________的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就
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④一样的芦苇,一样________无边无际。鸭们东钻西钻,不一会儿工夫就使他失去了方向。
A.青森森 朦朦胧胧 重重叠叠 浩浩荡荡
B.重重叠叠 青森森 浩浩荡荡 朦朦胧胧
C.朦朦胧胧 青森森 浩浩荡荡 重重叠叠
D.朦朦胧胧 浩浩荡荡 青森森 重重叠叠
3.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
A.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 )
B.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 )
C.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查看一下。( )
D.走出好远,他还听见赵小桢银铃似的笑声。( )
4.为下段文字填上恰当的标点。
杜小康已不可能再去想他的油麻地□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
□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
5.请你结合自己的体验,仿照下面一段话的语言特点写一段话。例如:走出孤独,阳光依然
灿烂,春风依然和煦,生活依然美好。愿你成为一滴融于大海的水,更愿你成为莽莽林海
中一株生机勃勃的树。
仿句:走出孤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①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
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
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
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②鸭栏忽然被风吹开了,等父子俩一起扑上去,企图修复它时,一阵旋风,几乎将鸭栏
卷到了天上。杜雍和大叫了一声“我的鸭子”,几乎晕倒在地上。因为,他看到,鸭群被分成
了无数股,一下子就在他眼前消失了。
③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十只。它们在轰隆隆的雷
声中,仓皇逃窜着。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即使这样,脸还
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他知道,这
是头年的芦苇旧茬儿戳破了他的脚。他一边追,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然而这群平时很温顺
的小东西,今天却都疯了一样,只顾没头没脑....地乱窜。
④到暴风雨将歇时,依然还有十几只鸭没被找回来。
⑤杜雍和望着儿子一脸的伤痕和乌得发紫的双唇,说:“你进窝棚里歇一会儿,我去找。”
⑥杜小康摇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说完,就又走了。
⑦天黑了。空手回到窝棚的杜雍和没有见到杜小康,他就大声叫起来。但除了雨后的寂
静之外,没有任何回应。他就朝杜小康走去的方向,寻找过去。
⑧杜小康找到了那十几只鸭,但在芦荡里迷路了。一样的芦苇,一样重重叠叠无边无际。
鸭们东钻西钻,不一会工夫就使他失去了方向。眼见着天黑了。他停住了,大声地呼喊着父
亲。就像父亲听不到他的回应一样,他也不能听到父亲的回应。
⑨杜小康突然感觉到他已累极了,将一些芦苇踩倒,躺了下来。
⑩那十几只受了惊的鸭,居然一步不离地挨着主人蹲了下来。
⑾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
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⑿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
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地明亮。
⒀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
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⒁第二天早晨,杜雍和找到了杜小康,当时杜小康正在芦苇上静静地躺着。不知是因为
太困了,还是因为他又饿又累坚持不住了,杜雍和居然没有能够将他叫醒。杜雍和背起了疲
软的儿子,朝窝棚方向走去。杜小康的一只脚板底,还在一滴一滴地流血.血滴在草上,滴
在父亲的脚印里,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的那群鸭的羽毛上……
⒂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并且变得稠密,一滴水
也不能泼进了。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深浅不一样的蓝羽、紫羽,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
闪发光。
⒃八月的一天早晨,杜小康打开鸭栏,让鸭们走到水中时,他突然在草里看到了一颗白
色的东西。他惊喜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⒄杜雍和从儿子手中接过还有点温热的蛋,嘴里不住地说:“下蛋了,下蛋了……”
6.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歇斯底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头没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这样的情节对塑造杜小康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完第⑿段,你认为这里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⒁段中的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又有什么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结尾写“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下蛋了,下蛋了……”这有什么深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的叔叔于勒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挣.钱 挣.扎 挣.开 挣.脱
B.蛋壳. 蛎壳. 地壳. 金蝉脱壳.
C.煞.白 恶煞. 煞.风景 煞.有介事
D.更.换 变更. 更.替 万象更.新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A.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
B.比喻很有把握。( )
C.形容生活非常困苦或窘迫。( )
D.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
3.下列各句用了比喻修辞方法的是( )( )
A.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
B.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C.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
D.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4.将下面文段中用错的标点符号改正到□中。
父亲是被这种高贵的吃法打动了□,走到我母亲和两个姐姐身边问□□:“你们要不
要我请你们吃牡蛎□□”?
5.填空:“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他回答道:‘两法郎五十生
丁。’”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国著名作家________的短篇小说集《________》;“我”
指的是________,“他”指的是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①我小时候,家在哈佛尔,并不是有钱的人家,也就是刚刚够生活罢了。我父亲做着事,
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不多。我有两个姐姐。
……
②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
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港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③“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
④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
⑤于是每星期日,一看见大轮船喷着黑烟从天边驶过来,父亲总是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
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⑥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
……
⑦……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
手走去。
⑧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
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我母亲
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⑨母亲有点莫名其妙,就问:“哪个于勒?”
⑩父亲说:“就……就是我的弟弟呀。……如果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在美洲,有很好的地
位,我真会以为就是他哩。”
⑾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
八道?”
⑿可是父亲还是放不下心,他说:“克拉丽丝,你去看看吧!最好还是你去把事情弄个
清楚,你亲眼去看看。”
⒀母亲站起来去找她两个女儿。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
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
⒁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
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
⒂父亲赶紧走去。我这次可跟着他走了,心里异常紧张。父亲客客气气地和船长搭上话,
一面恭维,一面打听有关他职业上的事情,例如哲尔赛是否重要,有何出产,人口多少,风
俗习惯怎样,土地性质怎样等等。后来谈到我们搭乘的这只“特快号”,随即谈到全船的船
员。最后我父亲终于说:“您船上有一个卖牡蛎的,那个人倒很有趣。您知道点儿这个家伙
的底细吗?”
⒃船长本已不耐烦我父亲那番谈话,就冷冷地回答说:“他是个法国老流氓,去年我在
美洲碰到他,就把他带回祖国。据说他在哈佛尔还有亲属,不过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因为
他欠了他们的钱。他叫于勒……姓达尔芒司,——也不知还是达尔汪司,总之是跟这差不多
的那么一个姓。听说他在那边阔绰过一个时期,可是您看他今天已经落到什么田地!”
⒄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
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⒅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
出来。”
⒆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
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
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6.根据画线语句判断:下面的文字应该交代的故事情节有什么?
7.阅读⑦~⒆段完成填空:随着情节的发展,菲利普的心理发生了哪些相应的变化?故事情
节:怀疑水手是于勒—— —— ——得知水手是于勒
相应心理: ( ) (担心) ( ) ( )
8.从选段内容看,菲利普和克拉丽丝的性格有哪些异同?
9.从选段结尾文字看,菲利普夫妇将如何对待再度落魄的于勒?
三、课外探究
坐在最后一排
①上小学时,我一直是个非常自卑的女孩子。因为丑,因为笨,因为脾气倔强性格孤僻,
每次调座位,老师都把我安排到最后一排。
②坐在最后一排的几乎都是调皮的男同学,我和他们无话可说。想要听课却又看不清讲
台上的板书。所以每次上课,只是用眼睛呆滞地盯着黑板,做一些毫无意义的遐想——我从
小就是个脑袋里充满怪念头的人。比如说:梅花为什么叫梅花?梅花为什么开在冬天?我能
不能变成一朵梅花?我若是梅花,会是白梅还是红梅?
③这样滥竽充数地混了半个学期。班主任调走了。接任的是个年轻的女教师。她红衬衣
白裙子,齐耳短发,模样甜甜的。
④“我叫白明,倒着读就是‘明白’,也就是说对每个同学的情况我都能知道得明明白白。”
她微笑着自我介绍。
⑤我不屑地瞧着她。她真有那么大神通?她会知道我是近视眼吗?她会知道我不想坐在
最后一排却又倔着性子坐最后一排吗?她会知道……
⑥没想到过了几天,她竟真的注意到了我。
⑦那天语文自习课上,同学们都在做练习册,我也打开练习册假装做起来。其实我除了
做些造句,看图作文之类适合我胡乱发挥的题目外,其他的根本懒得做。正噙着笔胡思乱想,
一只手伸过来抽走了我的练习册,我一惊,这才发现白老师已经站在我身后。
⑧“小脑瓜想什么呢?”她亲切地弹了弹我的脑壳。从未享受过如此“礼遇”的我禁不
住心头一暖,但还是老老实实地趴在桌上,胆怯地听着她翻阅练习册的声音。
⑨过了世界上最漫长也最短暂的几分钟。我畏惧地等待着习惯的雷霆暴怒,却惊奇地听
见她轻柔的笑声。
⑩“这些句子都是你自己做的吗?”
⑾“嗯。”
⑿“非常好,很有想像力。‘花骨朵儿们在树枝上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多有灵性啊。
可你为什么不说‘倾听春天的脚步’呢”?
⒀“有时候春天来是没有脚步的,是披着绿纱乘着风来的。”第一次受到如此嘉奖,我顿
时大胆起来。
⒁她没有说话,轻轻地拍了拍我的头,走上了讲台,以我的练习册为范本讲起了造句。
那半个小时是我上学以来第一次感觉快乐和幸福的时刻。我想我当时肯定有些眩晕和迷醉了。
直到下课后同学们纷纷向我借练习册时,我才如梦初醒,惊慌失措地把练习册塞进书包里—
—要是让同学们看见那上面大片大片的空白区,我该多丢人啊。
⒂这天夜里,我把没做的题全部认认真真地补上了,通宵未眠。
⒃以后的日子里,白老师特别注意查问我的练习册和作业本,关切地询问我其他课的成
绩,还抽空给我讲一些浅显的文学知识。每当她带着清香的气息在我身后停下又带着那清香
的气息悠然离去时,每当她弯下腰挨近我低低地和我说这说那时,我都感到从未有过的紧张、
激动、惭愧和欢乐。我这才发现,我以往的愤愤不平和自暴自弃是多么无知和愚蠢。我的虚
荣和脆弱让我受到的伤害是罪有应得。因为我从来就没能培养起受人尊重和宠爱的财富与可
以引以为荣的值得骄傲的资本!——我这样的学生,其实只配坐最后一排。
⒄在我笨拙勤恳的努力下,我的各科成绩竟然很快进步起来。可由于眼睛近视看不清板
书,便也给学习造成了一些不大不小的障碍。但我没有告诉白老师,我问自己:你有什么资
格向老师提要求?
⒅一天,她来到班里旁听数学课,因为没有课本,便和我坐在一起合看。等到课堂练习
时,她便看我做题。
⒆“这是 7,不是 1……这是 8,不是 3……”她轻声纠正着:“怎么抄错这么多?你近视?”
⒇我没有说话,眼泪竟大滴大滴落下来。
(21)第二天,她在班上宣布下周要进行语文测试,并郑重表明“前五名有奖”。有奖当
然令人兴奋,同学们暗地里都紧张地忙碌起来。一向对考试毫不在意的我,禁不住跃跃欲试,
积极地忙碌起来——即使不能得奖,最起码也要考得比以前好点儿啊。
(22)公布成绩那天终于来了。白老师讲完试卷,最后才公布分数:“第一名:乔小叶……”
(23)天哪,我是第一名!
(24)我被震住了。
(25)“这次考试,同学们的成绩普遍不错,有个别同学进步很大,比如乔小叶,她坐在
最后一排,眼睛还近视,可她不怕困难努力进取,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不但要奖给她
前五名应得的奖品,同时还要再给她一份特别奖励。张亚娟、姜春霞、陈庆龙、李明玉……
你们几个站起来换一下座位——乔小叶!”
(26)我站起来。
(27)“这是你的位置。”她指着第一排中间的座位:“你今后就坐在这里。”
(28)我懵懵懂懂地在那里坐下来。
(29)“希望同学们向小叶学习。要知道,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
在最后一排的人。”
(30)我的热泪汹涌而出。
(31)这件事已经过去多年了,这许多年里我淡忘了很多人和事,但那最后一排的位置
和白老师的笑容至今仍历历在目,刻骨铭心。我知道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她,不会忘记这样一
个把我的生命与灵魂引向另一种暖度、亮度与高度的亲爱的人。
10.两位班主任老师对“我”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造成的后果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围绕着白老师与“我”,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请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章第⑨段说“过了世界上最漫长也最短暂的几分钟”,你如何理解“最漫长也最短
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对于白老师的所作所为,“我”有什么反应?试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语句来证明你的判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这句话的含义非常深
刻,能谈谈你的理解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这篇文章中,“我”的内心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揭示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心声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恍.惚( ) 沙哑.( ) 簪.子( ) 嗤.地( )
奥尔迦.( ) 唾.沫( ) 茹.科夫( ) 琅.琅( )
撒.娇( ) 嘟.囔( ) 抽噎.( ) 蜷.缩( )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3.结合句意解释加点词。
(1)“……亲爱的爷爷,……带我离开这儿吧……”万卡嘴角撇下来,拿脏手背揉揉眼睛,
抽噎..了一下。
(2)“不是这样的!”京京终于叫出来。
屋里的朗读声一下子停了,六个人都吃惊地望着他。
“你说什么?”赵小桢惊讶地问。
京京有点发窘..。也许,是他自己理解错了呢?他嘟嘟囔囔地说:“读得不对。”
抽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胖胖的赵小桢读的是第二段。她平常的声音又脆又甜,很好听。____只要一读书,她
读出来的调子总是软软的,奶声奶气的,好像写信的____穷孩子万卡,____个爱撒娇的小
姑娘。
5.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活中种种苦涩,________,经历中多少挫折,________,漫漫岁月里的辛苦挣扎,
________。但由于忍耐,由于奋斗,也由于不断地向上望,坚韧的生命终能超越所有的忧
患与磨难,而从生活自身获得智慧。
A.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
B.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使人失望流泪
C.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催人衰老憔悴
D.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
二、课内阅读
哄
横
撒 撒
乘 难 中
①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他真想站起来。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
吗?课后赵小桢会不会嘲笑他?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
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
②他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
③程老师有点慌乱了。她的目光在全班同学脸上扫了一遍,想鼓励更多的人举手,可是,
仍然只有一个李京京,这个声音沙哑的李京京。她只好说了声:“李京京,请你接下去读。”
④“亲爱的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里奇!”京京大声地、充满感情地念着:“我在给您写信。
祝您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求上帝保佑您……”
⑤要是他真给爷爷写了信,爷爷一定高兴得要命吧?爷爷的水烟袋还是那么光亮光亮
吗?他现在给谁讲“长工和财主的故事”呢?还有妮儿,黑眼睛的、会爬树的妮儿,她跟谁
坐在一块儿吃桑果?他真想念他们,他愿意离开城里的家,回到乡下爷爷那儿去,一辈子不
回来。一辈子!
⑥“‘……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去,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
再也受不了啦……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万卡嘴角
撇下来,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
⑦两颗晶亮的泪珠从京京眼睛里涌出来,“叭嗒”一声落在手里的讲义上,声音那么响,
把他自己都吓了一跳。他立刻停止了朗读,惊慌地往四下里看了看,还好,没有人在笑话他,
大家的神情都那么专注和认真。他稍稍地松了口气,这才发现,自己早已念过了赵小桢的那
一段,几乎把周海的一段也念完了。他想跟程老师道个歉,请老师原谅,可是心里难受得要
命,什么话也说不出来。这个小小的可怜的“万卡”,不知不觉中把他的魂儿都抓走了。老
天爷,写故事的人真有本事!
⑧他叹了口气,悄悄地坐了下来。教室里一片寂静,静得能听见赵小桢轻轻抽泣的声音。
过了好一会儿,程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他面前,声音发颤地说:“李京京,请你……
把课文全部读完吧。”
⑨他又站起来了,沙哑着嗓子,一字一句地、充满感情地念着这个动人的故事。他心里
在想,等放了学,我一定要、一定要躲到那个小树林子里,给乡下的爷爷写一封信,一
封长长的、像万卡写的那样的信。最后,我完完整整地写上爷爷家里的地址,我知道那个地
址。
6.结合上面选段的内容,你认为李京京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于程老师的教育方式、教学方法,你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①段画横线的心理描写表现了李京京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第③段画曲线的语句看,此时程老师会怎样想呢?请描写一下程老师此时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完选段后,你想对你的老师说些什么呢?(50 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同学们经常阅读小说,一定有不少作品引起过你的共鸣。请你回忆一下:那部(篇)小
说叫什么名字?主人公是谁?主要故事情节是什么?最让你感动或引起共鸣的内容是什么?
把以上内容写下来,准备与同学交流。
在语文课堂上或课余时间里,与同学交流阅读小说的感受,更好地体会小说的特点,提
高鉴赏小说的能力。
第四单元 求知与读书
学习目标
1.阅读
(1)了解议论文的一般常识。
(2)了解议论文提出论点的多种方法,把握论点论据之间的关系。
(3)学习分析每篇议论文的论证思路,理解运用多种论证方法的好处。
(4)学习议论文准确、严密、生动的语言特点。
2.写作
(1)仿写课文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文句。
(2)学习有理有据地证明自己的一个观点,注意论据的选择。
(3)针对生活中的某一种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在证明自己的观点时使用道理论据和事
实论据。
3.口语交际
(1)复述本单元中的任意一篇议论文,注意文章的论证思路,要抓住论点和各部分要点
进行复述。
(2)选择一个话题,明确自己的观点,构思后口头表达,做到语音清晰,语句连贯,条
理清楚。
学法指导
1.单元聚焦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由一个选择题入手,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的观点。然后层层推进,阐述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号召人们坚信
自己的创造力,努力保持好奇心,不断探求,成为有创新意识的人。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由古代文化典籍中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自己的实例为论据,
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才能有所建树。
《谈读书》首先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和经验的关系,用书的智慧;接着阐述读
书的方法,提倡读书与讨论、作文结合起来;最后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
的各种缺陷。作者笔法灵活,比喻论证使表达显得生动。
《不求甚解》先摆出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接着从“不
求甚解”的出处入手,以陶渊明的“不求甚解”的含义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
点作了否定,并阐述了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读的正面主张。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作者针对当时有些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前
途失去信心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明确提出了中国人绝大部分没有失去自信
力,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一颗拳拳的爱国之心。
2.阅读建议
(1)《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语言较浅显,宜先速读,了解文章梗概,再细读,
分析理解本文论述的中心,然后抓住本文紧扣中心逐层论述的特点,分析运用了哪些论证
方法及其好处。
(2)在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时,首先应认真阅读课文,领会句意、
段意后,再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学习实际,深入理解本文的
论点,自觉养成“格物致知”精神。
(3)《谈读书》,可采用圈点批注式阅读的自学方法,阅读时直接在课文上画上思索
的轨迹,打上认识的烙印。可摘抄自己喜爱的名句,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诵读并背诵。
(4)《不求甚解》是一篇驳论文,可先梳理结构提纲,体会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地驳斥
对方论点,同时阐明自己观点的。本文在思想内容上与《谈读书》有相似之处,可与之进
行比较阅读。
(5)《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大家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络或者其他途径搜集这篇
课文及作者的相关背景资料,用列提纲的方法把握课文的层次结构和思想内容,在反复诵
读的基础上,同学们可以对文中关键问题展开讨论、探究,各抒己见。
(6)议论文阅读能力指导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
心论点,即能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是阅读议论文关键的一步。如果不能准确分
析、概括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就不能说读懂了文章。要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首先要整体
阅读,整体把握文章大意。至于论点的概括,有的可选用文章的原句,有的要用自己的话
把它概括出来。
论据是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材料。事实和道理(包括科学、理论、名
言、谚语等)是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阅读议论文时,要能够找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同时要从文章的事实中看出道理,从作者提供的道理中联系相应的事实,理解这些论据与
文章的论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
论证是运用论据摆事实、讲道理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问的逻辑
关系纽带。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在议论文中,结构是作者思路的体现。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逐层深入论述的“纵式”
结构;二是并列展开论述的“横式”结构,如“总论——分论——总论”式。分析议论文
的结构,先要弄清楚各段落层次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还要注意文章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
过渡段。
议论文的语言主要具有严密性、概括性的特点。阅读议论文,要从整体到局部,注意
抓住富有概括力的关键性句子、关键性词语,反复琢磨,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
3.相关知识
(1)联想:指回忆时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是现实事物之间的某种联
系在人脑中的反应。有多种形式,一般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
(2)想象:利用原有的表象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在外界刺激物的影响下,在
人脑中对过去存在的若干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成。人不仅能回忆起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
象(即表象),而且还能想象出当前和过去从未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但想象的内容总是
来源于客观现实。一般可以分为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两种,它们对人进行创造性活动和掌
握新的知识经验起重要作用。
(3)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活动中的思维过程。通过反复地有步骤地连贯地思考,提
出前人未提出的问题,解决前人未解决的问题。要求有创新的设想和理智的判断。与一般
思维不同,主要表现在想象、尤其是创造性想象的参与。形成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条件有:
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要解决的问题有强烈的好奇心、坚强的信念和永不满足的求知欲,
以及有关的广博知识;追求事物的普遍性规律与结论;把要解决的问题具体化和形象化;
周围环境(如切磋讨论)的激发等。创造性思维常与发明、发现、革新、设计及绘图、写
作等实践活动相联系。作为一种方法,在科学研究中有重要作用。
学习诊断
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gōnɡ喜( ) ②轻而 yì举( ) ③汲.取( )
④根深蒂.固( ) ⑤模.式( ) ⑥锲.而不舍( )
⑦暂.时( ) ⑧一 shì( )无成
2.先解释词语,再解释加点的字。
持之以恒.:
孜孜..不倦:
不言而喻.:
锲.而不舍:
3.填空。
(1)锲而舍之,________________;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
(2)玉不琢,__________________;人不学,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你读过吗?请把它们与相应的朝代和作者相连。
《三国演义》 清代 吴承恩
《儒林外史》 元末明初 蒲松龄
《聊斋志异》 清代 曹雪芹
《西游记》 明代 罗贯中
《红楼梦》 清代 吴敬梓
5.仿照下面的句式,以“只有”开头,写一个结构与之相似的复句。
只有波涛澎湃的大海,才能创造出沙滩的光洁与柔软;而平静的湖边,只好让污泥环绕。
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
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
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
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
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对此我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
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
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
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
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
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
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 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
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
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6.创造性的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 3 段中两个加点的“此”分别指代什么?
第一个“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文中的两个事例。并说说作者列举这两个事例的目的是什么。
事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例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再举一个生活中与选段事例类似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探究
①“荣”与“辱”,在人的生活中,至关重要。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荣”,免受“辱”,并
将“荣”和“辱”作为行事为人、判断取舍的标准。
②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荣”,什么是真正的“辱”呢?
③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顾炎武不做清朝的高官,……古今
有志气、有骨气的人,都不以高官厚禄为荣,居下有节,自强不息。他们的高尚品质永远为
后世传诵。相反,那些曾荣耀一时、富贵一生的人,现在却早已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无影无
踪了。
④林则徐有诗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提出了一种新的荣辱观。
个人的荣辱与国家民族的荣辱是息息相关的。当国家受到侵略,人民遭到蹂躏时,个人也就
没有什么“荣”可言了。只有我们的祖国繁荣起来,强大起来,每个人才能昂起头来生活。
⑤“荣”与“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萧伯纳说过:“是
的,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受到些‘辱’,但只要把‘辱’作为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便会摆脱
‘辱’,最终获得‘荣’。”
⑥一个人具有怎样的荣辱观,便决定了他会成为怎样的一个人。对于我们青年来说,所
谓“荣”与“辱”,就是反对无所作为,不劳而获,提倡奋发向上,努力为祖国和人民贡献出
自己的聪明和才智。
10.请为第③段补写一个名人的例子作为正面论据。
11.第③段从反面进行论证的作用是什么?
12.第④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第⑤段画线句主要阐明________的观点。
13.从全文来看,“知荣辱”对做人有什么重要性?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一、积累与运用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齐.家(整治) 推.之四海(推广、延伸)
B.格.物(推究) 领悟.(明白、理解)
C.治.国(治理) 致.知(获得)
D.清.谈(清淡的) 不知所措.(处理)
2.下面句子中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①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________,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②这位先生明明是把________外界误认为________自己。
③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________过程的向导。
④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________。
A.①探察 ②探索探讨 ③探索 ④探察
B.①探索 ②探察探讨 ③探索 ④探察
C.①探察 ②探察探讨 ③探索 ④探索
D.①探讨 ②探索探讨 ③探索 ④探察
3.在下面的横线上加入一段文字,先后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南极是一个冰雪有
2000 米厚的大陆,________。
①1983 年 7 月,测得最低气温为零下 89.2℃
②在南极点,年平均温度达零下 50℃
③世界上环境最恶劣的大陆在等待着我们去征服
④它是世界上最寒冷、风最大的地方
A.④②①③ B.④③②① C.①②④③ D.③④①②
4.填入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
①( )今天寒风刺骨,( )我还是早早出门了。
②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 )饿死,( )吃你的饭。
③在学校里,有些同学很“用功”,( )不会用思想。
④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 )轻于鸿毛呢,( )重于泰山?
A.①虽然……但是②不是……就是③但是④不是……而是
B.①尽管……可是②宁可……也不③可是④不是……就是
C.①虽然……但是②宁可……也不③可是④是……还是
5.填空。
“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________》中的《________》篇,宋代朱熹抽取
《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
“四书”。
二、课内阅读
①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②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
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③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
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
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④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
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
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⑤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
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
⑥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
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
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⑦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
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
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老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
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
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⑧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
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
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
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
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
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
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
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
化的一部分。
6.概括第③段中的事例,这个例子证明了什么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特别重要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列举自己的亲身经历意在说明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文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
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讨论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如果是,应该怎样改
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探究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①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
②人们总是很尊敬发现真理的人,以为只有天才才能发现真理。其实,要发现真理,说
难也不难,说容易并不容易。真理常常就在你的身边,能不能发现它,就看你有没有一双敏
锐的眼睛,有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有没有敢于坚持探求真理的勇气。
③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
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拉直,变成
“!”),找到了真理。
④就拿洗澡来说,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系主
任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
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1962 年,他发表
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由于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而美国处于北半球,便使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北半球的台
风所以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漩涡是一样的。他还断言,如果在南半球,
洗澡水的漩涡将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这种见解,引起各国科
学家的莫大兴趣,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完全正确。
⑤无独有偶。在 60 多年前,一位名叫密卡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美国东海岸和欧洲西海
岸同纬度的地区都有一种蚯蚓,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这是为什么?这个疑问,引
起当时正在研究大陆和海洋起源问题的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魏格纳认为,那小小的
蚯蚓,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情况,正好说明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本
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分成了两个洲。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
的名著《大陆和海洋的起源》一书。
⑥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他看到儿子睡觉时,忽然眼珠子转动起来。他感到奇怪,
连忙叫醒了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做了个梦。这位医生想,眼珠子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
于是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写出论文,指出当人
的眼珠子转动时,表示睡者正在做梦。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便用眼珠子转动的次数、
转动的时间,测量人做梦的次数、梦的长短。
⑦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做梦,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善于“打破砂锅
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⑧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岂止三个?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
微知著,那么,当你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必能发现真理。
12.对于上面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总是很尊重发现真理的人,以为只有天才才能发现真理。
B.要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并不容易。
C.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D.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13.下面是对文章第③~⑦段层次结构的图示,正确的一项是( )
A.③|④⑤⑥|⑦(并列结构)
B.③→④⑤⑥→⑦(层进结构)
C.③④‖⑤⑥|⑦(分一总结构)
D.③|④‖⑤‖⑥|⑦(总分总结构)
14.本文运用的两种主要论证方法是( )
A.举例论证 B.道理论证 C.对比论证 D.比喻论证
15.本文谈到的发现真理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③自然段中加“( )”的词句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短文两篇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独处.幽居 处.世判事 设身处.地 处.境危险
B.曲.解其意 委曲.求全 曲.高和寡 曲.径通幽
C.强.词夺理 强.人所难 牵强.附会 富国强.兵
2.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开卷有义( ) 味同嚼腊( ) 提练( )
高谈扩论( ) 烂加非议( ) 逻缉( )
不求圣解( ) 能言善辨( ) 要决( )
3.下列外国文学名著你读过吗?请把它们与相应的作者和国籍相连。
《红与黑》 海明威 俄国
《简·爱》 列夫·托尔斯泰 美国
《复活》 夏洛蒂·勃朗特 法国
《老人与海》 司汤达 英国
4.填空。
《论读书》的作者是________国哲学家、作家________,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
个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
5.请将下列有关读书的名言补充完整。
(1)读书足以怡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书破万卷,________________。
(3)读书费时过多易惰,________________。
(4)书犹药也,________________。
6.古人刻苦读书的典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个)
7.怎样看待课外阅读,语文老师要求大家发表意见:
A.甲同学认为凡课外书籍都应该看。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乙同学却持相反的观点,认为凡是课外书籍都不应该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丙同学对甲、乙两同学的观点都不赞成。他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说: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①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
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②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
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③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
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④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
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
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⑤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8.第①句论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②③④⑤句论述的观点是什么?请分析其论证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结合你的阅读经验,谈谈某一学科或某一本书对你性格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项字音、字形错误最少的一项是( )
A.玄虚(xuán) 状元 催残
B.概叹 脂粉(zhǐ) 为民请命
C.缈茫 诬篾 省悟(shěnɡ)
D.脊梁(jí) 框骗 前扑后继
2.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农民把情况________到县里。(反应、反映)
②这里环境________,是个读书的好地方。(清净、清静)
③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________的要素呢?(必需、必须)
④他们________重重难关,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渡过、度过)
3.分析复句关系。
①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
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②有一些人怀念他们的过去,但是过去的东西永远不会再来了,因此他们感到将来的渺茫,
从不把希望寄托在将来。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万里长城的各个游览点上,每天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旅游者。
B.这个节目表达出了同学们要以实际行动向雷锋同志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向党汇报。
C.考古、历史科学工作者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
的研究。
D.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否做好工作的前提。
二、课内阅读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
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
古伤今了________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①)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
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②)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
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
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①)还
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
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③)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
(△④)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
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
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
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
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5.给第七自然段方框中填进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6.文中加“△”符号的代词各指代什么?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①”指代的是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
B.“这②”指代的是信“国联”,求神拜佛。
C.“它③”指代的是求神拜佛。
D.“这④”指代的是“自欺”。
7.对文中画线句子中“中国人”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句中的“中国人”指所有的中国人。
B.“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句中的“中国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
文人。
C.“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句中的“中国人”指广大人民。
D.“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句中的“中国人”指一部分中国人。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文中被驳斥的错误论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B.第一二自然段是先摆出对方错误论点再摆出对方论据。
C.文章论证的正确论点是: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D.第七八自然段用历史和现在的事实证明了作者确立的论点。
三、课外探究
①诚信,是指诚实守信,能够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信任。诚信是人类社会基本的道德规
范,也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
②先哲孔子早就提醒人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唐代诗人李白有
诗曰:“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形容承诺的分量比大山还重。北宋神宗时的宰相王安石
有诗曰:“一言为重百斤轻。”也是极言诚信的重要。
③有一家私营企业的董事长,当初是一个农民,家徒四壁,也没有办企业的经验,可是
当他决定办厂时,大家都来帮助,邻里和朋友们毫不犹豫地借给他十几万元资金,结果他获
得了成功。有人不明白,当初人们为什么会借钱给这个没有偿还能力的人。事情原来是这样
的:还是在人民公社的时候,他和一位工友打赌,赌注是谁输了谁就挑走村中晒谷场上一大
堆石头。结果他输了,他便去挑晒谷场上那堆成小山一样的石头。和他打赌的人对他说:“这
是开玩笑,千万不要当真。”但他说既然打了赌,就得算数。他断断续续地挑了三个月,空出
了一大片地,他在空地上种了几棵桃树,现在每年都结满了果实。人们在品尝甜美桃子的同
时,无不赞美他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把钱借给这样的人,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吗?
④美国多米诺皮食品公司总经理弗尔塞克,为了维护自己公司的声誉,不惜老本,哪怕
企业受到很大经济损失也在所不惜。有一次,长途运货汽车在中途发生了故障,一家公司的
商店因生面团供应的中断而陷入困境时,弗尔塞克立马决定包租一架运输机将生面团及时运
送到这家即将停业的商店。几百公斤的生面团,值得包一架飞机吗?这些面团的价值还不到
飞机运费的 1/10,有人表示不理解。弗尔塞克却认为,这是一个诚信的问题,飞机运去的不
仅仅是几百公斤面团,而是公司的信誉和希望。这就是这家公司能在全美食品行业中位居“龙
头老大”的原因所在。
⑤可是,现在一些地方一些人不讲诚信,欺诈成风。许多人似乎已经对充斥在周围的坑
蒙拐骗习以为常,有的人甚至对以骗为能的人的所谓“能”佩服得五体投地。更有甚者有人
认为“无奸不商”,在生意场坑蒙拐骗、赖账害人、欺生宰熟、制假贩假,什么卑劣手段都使
出来了。
⑥这种人自以为聪明,实际上愚蠢至极,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既害人又害己。市场
经济其实就是诚信经济,离开了诚信,市场经济根本就无法运行。人们把诚信称为市场经济
真正的道德基石,是很有道理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诚信已成为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
或缺的“无形资本”,恪守信用乃是每个人应当具备的生存理念之一。一个人言而无信,说话
不算数,人们怎敢与他打交道?
⑦诚信是道德的基石,是宝贵的资源,因而是无价之宝,它比金钱、才学、机敏、容貌
更重要。正如一个寓言里所说:你若失去诚信,便把一切都失掉了。一个拥有诚信的人才能
立足于社会。同样,一个拥有诚信的民族才有希望,一个拥有诚信的国家才有可能兴旺发达。
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0.理解第③④段的内容,说出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③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简要分析第⑤⑥段的内在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结合现实生活,谈一谈:怎样做,才能拥有诚信?(60~80 字)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1.从惜时、勤奋、理想等方面分类收集一些名人名言、名人故事。
2.围绕某一个话题(如:电子游戏是否有好处),开一个辩论会。
3.写一个有观点、有论证的议论文段,300 字左右。
第五单元 古代小说
学习目标
1.阅读
(1)激发阅读古代长篇小说的兴趣,培养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2)养成用历史眼光观察小说人物的习惯,善于把握情节发展的脉络。
(3)认真阅读课文,把握内容要点,把对小说人物的讨论放在熟悉小说情节的基础上,
深入领会作者的意图。
2.写作
(1)学习古代小说细致生动地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运用这些写作方法刻画身边熟悉的
人。
(2)就古代小说中的人物性格或写法的多样性写一篇探究心得。
3.口语交际
(1)口头复述课文情节,讲得越细越好。
(2)独立自主地探究问题,学习运用点评的方式,以三言两语表述自己的观点。
学法指导
1.单元聚焦
《智取生辰纲》通过杨志押运生辰纲失败经过的描写,反映了封建统治下复杂尖锐的阶级
矛盾,表现了起义英雄在反抗斗争中体现出的智慧和力量。
《杨修之死》记叙了曹操杀杨修的经过和缘由,表现杨修的聪明才智和“恃才放旷”的思
想作风,也揭示了曹操既十分奸诈又深谋远虑的复杂性格。
《范进中举》通过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着重刻画了范
进癫狂的丑态与他周围各色人物趋炎附势的嘴脸,揭露了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在这个制度奴
役下的士人的丑陋灵魂,将矛头指向整个封建社会。
《香菱学诗》通过香菱学诗这件事,展示了香菱和黛玉的性格。香菱学诗,黛玉教诗都给
人以启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香菱虽然身份低微,但她聪颖坚毅,不甘心于粗俗
的现状而发愤自强,这一艺术形象很有典型意义。
2.阅读建议
(1)课前阅读《水浒传》第十二、十三、十六、十七回,了解杨志性格发展的全过程。
《智取生辰纲》紧扣标题中的“智”字行文,学习中应以“智”字作为突破口。在整体把
握、理清思路的基础上,能复述故事梗概;从分析情节入手,通过人物行动、语言的描写把
握人物性格。
(2)学习《杨修之死》一文,应先排除语言上的障碍,熟读课文,能够分别复述曹操和
杨修之间当前和过去发生的事情,在剖析文中重要细节的基础上把握文章主旨,认识杨修和
曹操不同的性格特征。
(3)《范进中举》是长篇小说节选,要想较好地完成该课的学习目标,宜课外阅读《儒林
外史》全书,对该书的整体情况,包括所刻画的人物、所选取的典型题材、反映的主题、主
要的艺术手法有个大体的了解。学习本文时着重从范进的语言、动作分析其性格,抓住范进
中举前后的不同遭遇及中举后喜极而疯的原因进行讨论分析,理解本文的主题及艺术特点。
(4)《香菱学诗》中有不少难懂的名词及术语,应当做好课前预习,细读注释,熟悉故事
大意,了解香菱的身世和处境。全文重点写黛玉指导读诗和香菱练习写诗两个阶段。应抓住
本文的学习重点: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
3.相关知识
(1)《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江湖豪客传》。根据宋金时期宋江起义的故事加工编
成话本。200 多年后,施耐庵根据话本、民间故事、戏曲写出中国第一部长篇白话小说《水
浒传》,在我国白话文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水浒传》对封建社会的一切,几
乎都有涉及,医卜星相、勾栏瓦舍、吹拉弹唱等,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北宋时期社会生活各方
面的风俗画卷。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塑造了一批啸聚江湖、仗义行侠的绿林好汉的独特性
格和各人被逼上梁山的成长道路。一百零八个英雄好汉,每人有每人的语言,通过这些语言,
人物的迥异性格被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全书大故事套小故事,长篇中孕育短篇,至
今仍然影响着众多文艺作品。小说语言生动活泼,高潮迭起,可读性极强,是中国长篇侠义
小说的鼻祖。明清侠义小说,以及当代武侠小说,都可以看到《水浒传》的影响。
(2)《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元
末明初罗贯中著。它是我国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艺术上的突出成就表现为对战争的精彩描
写。
(3)《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优秀的长篇讽刺小说,清人吴敬梓著。全书共 55 回,由许
多彼此独立的故事连缀而成,主要内容是批评封建士大夫的功名利禄观念,着重抨击科举制
度,刻画士人的种种丑态,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在艺术上,讽刺手法超过了以往任
何作品。
(4)明清科举制度简介:隋朝以前,我国职官制为察举制(魏晋以后称“九品中正”制),
即由官吏或有声望的人直接推荐,政府“量才录用”。从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通过考试选
用。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基本相同。清代规定:凡参加正式科举考试之前必须参加童试,童
试参加者称儒童或童生(不管年龄大小),经过童试被录取入县学的称秀才,也叫生员、相公,
还叫进学(取得入学资格的意思),入泮,游泮(周代诸侯的学校门前有半圆形的池,称泮水,
学校称泮宫)。这是得功名的起点。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举行一次,考试
时间在秋季,又称秋闱,亦称大比。秀才才有资格参加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
元。会试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又称春闱或礼闱。参加的举人,考中的称进
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
甲录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因各地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止。
(5)《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我国最伟大的长篇小说。共 120 回,前 80 回是曹雪芹
著,后 40 回为高鹗续写。全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府的兴衰历史
的叙述,揭露了封建家族的荒淫、腐败,暗示了封建制度濒于崩溃和必然灭亡的命运。
学习诊断
17.智取生辰纲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窥.望(kuì) 趱.行(zǎn) 怄.气(òu) 聒.噪(ɡuō)
B.嗔.怒(chēn) 省.得(xǐnɡ) 恁.地(nèn) 干系.(xì)
C.勾.当(ɡòu) 撇.下(piē) 怨怅.(chànɡ) 计较.(jiǎo)
D.兀.自(wù) 尴尬.(ɡà) 逞.辩(chénɡ) 朴.刀(pō)
2.成语填空。
________流不息 直________了当 怨天________人 不________思索
再接再________ 变本加________ 别出________裁 谈笑风________
________心沥血 不________人事 ________苦朴素 锐不可________
粗制________造 墨守________规 迫不________待 两全________美
兴高________烈
3.根据句意,依次填入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潜科举”是与“显科学”相对而存在的。它的特点是善于想象和________,善于提
出假设。
(2)国际社会强烈谴责这种________的滥杀无辜的恐怖主义行径。
(3)公信力不高、组织机构发展不完善很不利于________事业的发展。
(4)后花园不大,整个________却很精致匀称。
A.猜想 卑劣 慈善 布置
B.猜测 卑劣 慈善 布局
C.猜想 卑鄙 慈悲 布局
D.猜测 卑鄙 慈悲 布置
4.在横线上填写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方冬同学________在考试时犯了作弊的错误,现在________他已经在班会上认真地做
了自我批评,认识到错误的危害性,我们________不应该歧视他。
A.即使 因为 所以
B.虽然 但是 就
C.尽管 既然 就
D.因为 由于 因此
5.排列语句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细胞液是碱性时,花青素呈蓝色,碱性较强,就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便是。
②不论是红花还是红叶,它们的细胞液里都含有由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
③万紫千红,红蓝交辉,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显示出来的。
④而当细胞液是中性时,则呈紫色。
⑤当细胞液是酸性时,花青素呈红色,酸性愈强,颜色愈红。
A.②③①⑤④ B.②⑤①④③
C.③⑤①④② D.⑤①④②③
二、课内阅读
没半碗饭时,只见远远地一个汉子,挑着一副担桶,唱上冈子来,唱道: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
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众军道:“挑往哪里去?”那汉子道:
“挑出村里卖。”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众军商量道:“我们又热
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正在那里凑钱,杨志见了,喝道:“你们又做甚么?”众军
道:“买碗酒吃。”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
胆!”众军道:“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人!”杨志道:“你理会得甚么!到来
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
那挑酒的汉子看着杨志冷笑道:“你这客官好不晓事!早是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般没
气力的话来!”
……
我且问你: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这
七个。却才那个挑酒的汉子便是白日鼠白胜。却怎地用药?原来挑上冈子时,两桶都是好酒,
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叫人死心塌地。
次后,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走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
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这个唤
做“________________。”
6.结合语境,在选段末尾横线上填上一个故事情节。
7.选段中加点词语表现了杨志怎样的性格?
8.从选段文字看,吴用的“智”表现在哪里?
9.对文中引用白胜所唱山歌表达作用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山歌点明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不是太平盛世,还暗示了来者不善,使读者更关心
情节的发展。
B.山歌是白胜为消除走路寂寞、恐惧而唱给自己听的。
C.山歌在结构上巧妙地联系了上下文,成为课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引出故事的另
一个主要人物--白胜。
D.山歌用强烈的对比手法,突出了当时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是农民反抗的心声。
三、课外探究
(杨志)当日将了宝刀,插了草标儿,上市去卖,走到马行街内,立了两个时辰,并无
一个人问。将立刻晌午时分,转来到天汉州桥闹处去卖。杨志立未久,只见两边的人都跑入
河下巷内去躲。杨志看时,只见都乱窜,口里说道:“快躲了!大虫来也!”杨志道:“好作怪!
这等一片锦城池,却那些得大虫来!”当下立住脚看时,只见远远地黑凛凛一大汉,吃得半醉,
一步一颠撞将来。杨志看那人时,形貌生得粗陋。
……
原来这人是京师有名的破落户泼皮,叫做没毛大虫牛二,专在街上撒泼,行凶,撞闹,
连为几头官司,开封府也治他不下,以此满城人见那厮来都躲了。
却说牛二抢到杨志面前,就手里把那口宝刀扯将出来,问道:“汉子,你这刀要卖几钱?”
杨志道:“祖上留下宝刀,要卖三千贯。”牛二喝道:“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十文买一
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你的鸟刀有甚好处,叫做宝刀?”杨志道:“洒家的须不是店上卖
的白铁刀,这是宝刀。”牛二道:“怎的唤做宝刀?”杨志道:“第一件,砍铜剁铁,刀口不卷;
第二件,吹毛得过;第三件,杀人刀上没血。”牛二道:“你敢剁铜钱么?”杨志道:“你便将
来剁与你看。”
牛二便去州桥下香椒铺里讨了二十文当三钱,一垛儿将来放在州桥栏杆上,叫杨志道:
“汉子,你若剁得开时,我还你三千贯。”那时看的人,虽然不敢近前,向远远的围住了望。
杨志道:“这个值得甚么?”把衣袖卷起,拿刀在手,看的较准,只一刀,把铜钱剁作两半,
众人都喝彩。牛二道:“喝什么鸟彩!你且说第二件是甚么?”杨志道:“吹毛得过;若把几
根头发,望刀口上只一吹,齐齐都断。”牛二道:“我不信。”自把头上拔下一把头发,递与杨
志,“你且吹我看。”杨志左手接过头发,照着刀口上尽气力一吹,那头发都作两端,纷纷飘
下地来,众人喝彩,看的人越多了。牛二又问: “第三件是甚么?”杨志道:“杀人刀上没
血。”牛二道:“怎么杀人刀上没血?”杨志道:“把人一刀砍了,并无血痕,只是个快。”牛
二道:“我不信,你把刀来剁一个人我看。”杨志道:“禁城之中,如何敢杀人?你不信时,取
一只狗来杀与你看。”牛二道:“你说杀人,不曾说杀狗!”杨志道:“你不买便罢,只管缠人
做甚么?”牛二道:“你将来我看。”杨志道:“你只顾没了当,洒家又不是你撩拨的!”牛二
道:“你敢杀我?”杨志道:“和你往日无冤,昔日无仇,一物不成两物,现在没来由杀你做
甚么?”
牛二紧揪往杨志说道:“我偏要买你这口刀。”杨志道:“你要买,将钱来。”牛二道:“我
没钱。”杨志道:“你没钱,揪住洒家怎地?”牛二道: “我要你这口刀。”杨志道:“我不
与你。”牛二道:“你好男子,剁我一刀。”杨志大怒,把牛二推了一交。牛二爬将起来,钻入
杨志怀里。杨志叫道:“街坊邻舍,都是证见:杨志无盘缠,自卖这口刀,这个泼皮强夺洒家
的刀,又把俺打。”街坊人都怕这牛二,谁敢向前来劝。牛二喝道:“你说我打你,便打杀值
甚么?”口里说,一面挥起右手一拳打来,杨志霍地躲过,拿着刀抢入来,一时性起,望牛
二嗓根上搠个正着,扑的倒了。杨志赶入去,把牛二胸脯上又连搠了两刀,血流满地,死在
地上。
杨志道:“洒家杀死这个泼皮,怎肯连累你们!泼皮既已死了,你们都同洒家去官府里出
首。”坊隅众人慌忙拢来,随同杨志径投开封府出首,正值府尹坐衙,杨志拿着刀和地方邻舍
众人都上厅来,一齐跪下,把刀放在面前。杨志告道:“小人原是殿司制使,为因失陷花石纲,
削去本身职役,无有盘缠,将这口刀在街货卖。不期被个泼皮破落户牛二强夺小人的刀,又
用拳打小人;因此一时性起,将那人杀死,众邻舍都是证见。”众人亦替杨志告说,分诉了一
回。
(选自《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
10.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牛二的出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写出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1)只见远远地黑凛凛一大汉,吃得半醉,一步一颠撞.将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却说牛二抢到杨志面前,就手里把那口宝刀扯.将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比较下面句中的两个“抢”字,说说它们表达的意思有何不同。
(1)却说牛二抢.到杨志面前,就手里把那口宝刀扯将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杨志霍地躲过,拿着刀抢.入来,一时性起,望牛二嗓根上搠个正着,扑的倒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的画线语句写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杨志杀人后自首的情节反映了杨志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杨修之死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汉字注音。
庖( ) 丞( ) 讫( ) 肋( )
谮( ) 禀( ) 麾( )
2.下边的病句是从书报上摘录的,请加以修改。
①中国人民是赞同成立联合国的首批国家之一。(1995 年 9 月 5 日《人民日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晋文公当上了晋国国君后,发展生产,整顿政治,训练军队,成为北方一大强国。(高
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古代史》第 19 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因此,为了您的人身安全,请勿用左手启动家电,以防万无一失。(1997 年 2 月 28 日
《今晚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他们坐在一张桌子的半径两端,不偏不倚面对着面。(1996 年 4 月 5 日《羊城晚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首先设法安慰自己,树立信心,镇定情绪,消除心理障碍。
②遇到无法下笔,思路阻塞,判断不清的难题时,不要着急。
③心里平静后再冷静思考就不怕难题了。
④这时候,你应该想:我难,别人也难,何必畏惧呢?
A.②③④① B.①④②③
C.②①④③ D.④①③②
4.请用四字成语补写下列歇后语。
①李逵骂宋江,过后赔不是——( )
②徐庶入曹营——( )
③林黛玉的性子——( )
④梁山伯看到祝英台——( )
二、课内阅读
①当夜曹操心乱,不能稳睡,遂手提钢斧,绕寨私行。只见夏侯惇寨内军士,各准备行
装。操大惊,急回帐召惇问其故。惇曰:“主簿杨德祖先知大王欲归之意。”操唤杨修问之,
修以鸡肋之意对。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
辕门外。
②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
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
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观之。操大喜,问曰:“谁知吾
意?”左右曰:“杨修也。”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③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写“一盒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修入见之,竞
取匙与众分食讫。操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操虽
喜笑,而心恶之。
④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
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复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
“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
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操闻而愈恶之。
……
⑤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
答如流。操心中甚疑。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
此时已有杀修之心。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修死年三十四岁。
5.选文②~④段讲了杨修哪三个故事?采用了怎样的记叙顺序?
6.从选段内容看,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
7.从选段内容看,说说曹操有怎样的思想性格。
19.范进中举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四组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长亲(zhǎnɡ qīn) 相公(xiànɡ ɡōnɡ)
B.行事(xínɡ shi) 规矩(ɡuī jù)
C.星宿(xīnɡ sù) 解元(xiè yuán)
D.名讳(mínɡ huì) 拙病(zhuó bìnɡ)
2.选择恰当的字词填空。
(1)屠户横披了衣服,________(挺、鼓、腆)着肚子去了。
(2)范进抱着鸡,手里插着草标,一步一________(跌、歇、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
寻人买。
(3)弟有空房一所,就在东门大街上,三进三间,虽不________(漂亮、华贵、轩敞),
也还干净,就________(给、送、借)与世先生;搬到那里去住,早晚也好________
(看望、请教、留心)些。
(4)屠户把银子________(拿、捏、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________(伸、舒、张)
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范进道:“……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
屠户连忙把拳头________(收、缩、放)了回去,往腰里________(揣、塞、放)。
3.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科
举时代应试不中)。
B.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家乡),一向有失亲近。”
C.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影响美观的
微小缺点)。
D.那时家里样样要节省,……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 15 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
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计算比较)。
4.在“①故障②失误③病症④缺点⑤错误”这五个义项中,给下列几句话中的“毛病”一词
各选一个恰当的义项,把序号填在括号内。
A.天阴下雨他就腿疼,这已是他的老毛病了。 ( )
B.洗衣机甩干筒不转了,你知道是哪儿出毛病了吗? ( )
C.你这成天心不在焉的毛病,一定要下决心改掉。 ( )
D.如果误用了他们的经验,也是要出毛病的。 ( )
5.仿照例句,以“宽容”为话题,续写四句话,构成一段文字。
例句:天空宽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所以广阔无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文段一
①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②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
的水。
③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
了!我中了!”
④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
⑤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
⑥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⑦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6.请将上面七句话,组成一段文字,写出恰当的排列顺序
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段文字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段为突出中心人物范进,使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请你从这段中挑出侧面描写的句子,
完成下列填空。
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烘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烘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烘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二
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口里说道:“也罢,你而今相与了这个张老爷,何
愁没有银子用?他家里的银子,说起来比皇帝家还多些哩!他家就是我卖肉的主顾,一年就
是无事,肉也要用四五千斤,银子何足为奇!”又转回头来望着女儿,说道:“我早上拿了钱
来,你那该死行瘟的兄弟还不肯,我说:‘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
用,只怕姑老爷还不希罕。’今日果不其然!如今拿了银子家去,骂这死砍头短命的奴才!”
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
9.这段在小说情节中属于( )
A.开端 B.发展 C.高潮 D.结局
10.这段文字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画线的语句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他怎样的思想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文中的词句为文段拟个标题,合适的是( )
A.果不其然 B.今非昔比 C.银子何足为奇
三、课外探究
周蒙师暮年登上第
一日,他姊丈金有余来看他,劝道:“老舅,莫怪我说你,这读书求功名的事,料想也是
难了。人生世上,难得的是这碗现成饭,只管‘稂不稂莠不莠’的到几时?我如今同了几个
大本钱的人到省城去买货,差一个记账的人,你不如同我们去走走。你又孤身一人,在客伙
内还是少了你吃的、穿的?”周进听了这话,自己想:“‘瘫子掉在井里——捞起也是坐’,有
甚亏负我?”随即应允了。
金有余择个吉日,同一伙客人起身,来到省城杂货行里住下。周进无事,闲着街上走走,
看见纷纷的工匠都说是修理贡院。周进跟到贡院门口,想挨进去看,被看门的大鞭子打了出
来。晚间向姊夫说,要去看看。金有余只得用了几个小钱,一伙客人也都同了去看,又央及
行主人领着。行主人走进头门,用了钱的并无拦阻。到了龙门下,行主人指道:“周客人,这
是相公们进的门了。”进去两边号房门,行主人指道:“这是天字号了,你自进去看看。”周进
一进了号,见两块号板摆的齐齐整整,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
直僵僵不省人事……
众人多慌了,只道一时中了恶。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
周客人中了恶。”金有余道:“贤东,我扶着他,你且去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来灌他一灌。”
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
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着立了起来。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
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
不死了人,为甚么这号啕痛哭是的?”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
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
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
来。
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
涕,弹眼泪,伤心不止。内中一个客人道:“周客人有甚心事?为甚到了这里,这等大哭起来?
却是哭得厉害。”金有余道:“列位老客有所不知,我这舍舅本来原不是生意人,因他苦读了
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这贡院,就不觉伤心起来。”自因这一句话道着周
进的真心事,于是不顾众人,又放声大哭起来。又一个客人道:“论这事,只该怪我们金老客。
周相公既是斯文人,为甚么带他出来做这样的事?”金有余道:“也只为赤贫之士,又无馆做,
没奈何上了这一条路。”又一个客人道:“看令舅这个光景,毕竟胸中才学是好的,因没有人
识得他,所以受屈到此田地。”金有余道:“他才学是有的,怎奈时运不济!”那客人道:“监
生也可以进场。周相公既有才学,何不捐他一个监进场?中了,也不枉了今日这一番心事。”
金有余道:“我也是这般想。只是那里有这一注银子?”此时周进哭的住了。那客人道:“这
也不难。现放着我这几个弟兄在此,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借与周相公纳监进场。若中了做官,
那在我们这几两银子!就是周相公不还,我们走江湖的人,那里不破掉了几两银子?何况这
是好事。你众位意下如何?”众人一齐道:“君子成人之关。”又道:“‘见义不为,是为无勇’。
俺们有甚么不肯!只不知周相公可肯俯就?”周进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
驴变马也要报效!”爬到地下就磕了几个头,众人还下礼去。金有余也称谢了众人。又吃了几
碗茶,周进再不哭了,同众人说说笑笑,回到行里。
次日,四位客人果然备了二百两银子交与金有余,一切多的使费,都是金有余包办。周
进又谢了众人和金有余。行主人替周进备一席酒请了众位。金有余将着银子,上了藩库,讨
出库收来。正值宗师来省录遗,周进就录了个贡监首卷。到了八月初八日进头场,见了自己
哭的所在,不觉喜出望外。自古道:“人逢喜事精神爽。”那七篇文字做的花团锦簇一般。出
了场,仍旧住在行里。金有余同那几个客人还不曾买完了货。直到放榜那日,巍然中了。众
人各各欢喜,一齐回到汶上县,拜县父母、学师,典史拿晚生帖子上门来贺。汶上县的人,
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相与的也来认相与。忙了个把月。
(选自《儒林外史》,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4.第 2 段中加点的“挨”如果换成“走”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周进想进贡院先“被看门的大鞭子打了出来”,后“用了钱的并无拦阻”,这反映了当
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周进为何“进了一号”便“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众人多慌了”,写众人的反应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找出描写周进“号啕大哭”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选文前半部分写周进在贡院心酸大哭,后半部分写了周进什么?哪部分详写?哪部分略
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香菱学诗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腻.烦( ) 平仄.( ) 揣.摩( ) 胡诌.( ) 蘅.芜苑( )
害臊.( ) 诧.异( ) 穿凿.( ) 怔怔.( ) 暖香坞.( )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三昧:
(2)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
地灵人杰:
(3)(香菱)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
鳏鳏:
3.下面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费雷罗这次不仅仅赢得了法网男单冠军,在最新的 ATP 冠军争夺战排名榜上,他也以
507 分遥遥领先....。
B.上任后,为了搞好企业,他大胆引进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职工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
动起来,企业的面貌容光焕发....。
C.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
子。
D.托尔斯泰的墓地没有墓碑,不留姓名,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
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
4.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填空。
(1)《香菱学诗》选自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________,又名________。全书________
回,前八十回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后四十回的作者是________,他们生活的时代
都是________。
(2)《红楼梦》一书以________、________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
广阔的社会现实。
(3)写出文中涉及的几个重要人物的一个故事:林黛玉________________;薛宝钗
________________;贾宝玉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 10 个字)
5.默写出文中涉及的诗歌、出处及作者。
(1)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古砚微凹聚墨多。
《________________》( )
(3)暧暧远人村,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4)渡头余落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5)日落江湖白,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二、课内阅读
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
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信,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瞧
看他。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宝钗笑道:“这个人定要疯了!昨夜嘟嘟哝哝直闹
到五更天才睡下,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就亮了。我就听见他起来了,忙忙碌碌梳了头就找颦儿
去。一回来了,呆了一日,作了一首又不好,这会子自然另作呢。”宝玉笑道:“这正是‘地
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
可见天地至公。”宝钗笑道:“你能够像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宝玉不答。
6.划出本段中侧面描写香菱“苦志学诗”的句子,说说这种写法对表现人物性格有什么作用。
7.结合全文,概括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写作]
1.依据调查报告的格式,写一份有关同学零用钱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2.以“我看金钱”为题,写一篇文章,阐述自己对金钱的看法。冷静思考“金钱在现实生活
中的作用和地位,拜金主义可能带来的种种恶果。”对金钱作理性思考和全面认识,树立
正确的钱财观。
[综合实践活动]
1.采用网络搜索、文献查阅、问卷调查等方式搜集资料。主要内容以“识记金钱”、“世说
金钱”、“金钱消费面面观”为主。
2.组织“我也来当一回家”活动。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培养节约意识和初步的理财能力。真
正参与家庭的理财实践,通过亲身经历了解家庭生活的基本状况,感悟“勤俭持家”的道
理。
3.以“金钱是万能的”与“金钱不是万能的”或“金钱道德是可以统一的”与“金钱道德是
不可以统一的”为正反方,组织辩论会。
第六单元 史传文学
学习目标
1.阅读
(1)能正确、流利地诵读本单元课文。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能概括全文或段落的要点。
(3)在比较阅读中了解不同时期的史学家在记人叙事方法上的不同,了解不同流派词人的风
格差异。
(4)努力同古人作心灵的对话,领会中华民族为追求理想、报效国家,而甘于“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传统精神。
2.写作
(1)能把所学文言文的篇或段改写成现代文。
(2)能对历史人物作正确的评价并写成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的文章。
3.口语交际
(1)能复述所学文言文的内容。
(2)能讲述与课文有关的历史故事。
(3)有感情地诵读千古传诵的诗文,感受风流人物的情怀。
学法指导
1.单元聚焦
《陈涉世家》描述了我国两千多年前爆发的第一次农民起义的经过和起义军初期的迅猛
发展形势。《唐雎不辱使命》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一场外交斗争的情况,表现了唐雎不畏
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隆中对》集中体现了古代人物传记的艺术成就,展现了诸葛亮“未
出茅庐,而已知天下三分”的雄才大略。《出师表》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
罚,亲贤远佞,表达了“报先帝”“忠陛下”的感情。《词五首》的五位词作者代表了词发展
的不同时期不同流派,可以在诵读的基础上比较他们的风格差异。
2.阅读建议
(1)以反复诵读为基础,了解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律。
对于节奏的把握,主要按语意的相对完整来划分,例如“臣未尝闻也”中“未尝”不能
从中断开。在划分节奏时注意以下几点:①主谓结构的句子要在主谓之间停顿,如“先帝/
知臣谨慎”;②发议论、推论、反语语气的句子,句首有发语词,如“夫、盖、其”等,要
在它们后面停顿;③若是诗句,要根据诗的节奏划分规律去划分。
(2)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及虚词,准确翻译文言语句,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
文言文翻译是古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古文今译应遵循“信、达、雅”的标准,即
忠实于原文,准确表述原文的意思,译文通达明白,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翻译以直译
为主,意译为辅。
(3)由于本单元作品从不同角度记录了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状况和不同人物的思想面貌,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阅读法,通过对比,客观、全面地认识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
3.相关知识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 3000 年的
历史。全书共 130 篇,包括本纪 12 篇,世家 30 篇,列传 70 篇,表 10 篇,书(记经济、天
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 篇。鲁迅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中的人物传记分三类:本纪、世家、列传。这是按传主的地位和影响划分的。
帝王的行事关系到全国的政局,对后代政治也有很大影响,是立国之本,故其传记称“本纪”。
王侯是一个地区的实际统治者,世代保有其国,对全国政局有一定的影响,故其传记称“世
家”。列传则是为人臣及各方面的代表人物立传,如《滑稽列传》等。但这仅仅是一个大略
的划分,对于某些历史人物,作者有他的特殊考虑。陈涉就是一个特例,他出身低微,是所
谓“瓮牖绳枢之子,隶之人”,起义后虽自立为王,但为时仅六个月。之所以列入世家,是
因为在秦王朝的严密统治下首先发难,的确是非常之功。在《陈涉世家》中,作者用“不虚
美,不隐恶”的史家笔法如实描述了两千多年前爆发的这场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鲜
明地揭示了它的实质________一场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反对暴力统治的农民运动。
(2)《战国策》:是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国别体史书。全书
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共 33 篇。《战国策》
载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事件,着重记录了谋臣策士的策略权谋、
言谈举止,反映了战国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中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尖锐的社会矛盾。
(3)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乐毅《报燕惠王书》、李斯《谏逐客书》,“书”是书信、意见书
的总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
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
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统观众多表文,尽管具体内容不同,但都离不开抒情手法的运用,因
此,“动之以情”也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
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
(4)词:又称长短句。远在六朝梁武帝时已有词的雏形。但是作为一种既适合于歌唱又
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诗体,并在音节和句型的长短方面都形成一套固定的格局,是在中唐以
后。至宋朝,词这种文学样式达到高度繁荣的境地,成为一个时代文学特色的标志,故有“唐
诗宋词”之称。
学习诊断
21.陈涉世家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嗟乎( ) 鸿鹄.( )
忿恚..( )( ) 佣.耕( )
闾.左( ) 皆次当行.( )
间.令( ) 笞.( )
以数.谏故( ) 毋.( )
弗.( ) 长.吏(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chuò)________耕 (chànɡ)________恨
行(bǔ)________ (pēnɡ)________食
(ɡǒu)________富贵 丛(cí)
(ɡōu)________火 (tǎn)________右
社(jì)________ 置人所(zēnɡ)________鱼腹中
(pī)________坚执锐 皆(xínɡ)____________其长吏
3.《陈涉世家》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我国________(朝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
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________体通史,全书 130 篇,包括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体例。后人把这部书称为________。
4.找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
(1)发闾左逋戍渔阳
________通________
(2)为天下唱
________通________
(3)固以怪之矣
________通________
(4)将军身被坚执锐
________通________
5.下列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B.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6.将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三个包含“亡”的成语。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8.仿照下列句式,续写两个句子,使之与前文组成意义相关的一组句子。钱能买到佳肴,不
能买到胃口;钱能买到药品,不能买到健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
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
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逋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
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
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
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9.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苟.富贵,无相忘 苟:苟且
B.会.天大雨,道不通 会.:适逢
C.爱士卒,楚人怜.之 怜.:爱
D.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唱:通“倡”,倡导
10.下面语句中与“辍耕之垄上”中“之”字的意思相同的是( )
A.怅恨久之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吾欲之南海 D.先天下之忧而忧
11.比较下面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是( )
A.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曾不若.孀妻弱子
B.项燕为楚将.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C.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秦灭韩亡.魏
D.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广故数.言欲亡
12.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B.发闾左适戍渔阳——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
C.等死,死国可乎——等着死亡,不如为国事而死
D.吴广以为然——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确
13.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选文第 1 段主要是介绍陈胜年轻时的情况,“尝与人佣耕”说明了他当时的身份。
B.“鸿鹄之志”说出了陈胜、吴广年轻时期的抱负,也突出了他们年少气盛。
C.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是“大泽乡”,起义的导火线是“失期,法皆斩”。
D.陈胜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这一策略,表现了他超人
的才略胆识。
三、课外探究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
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
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
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
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初为王,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乃之陈,叩宫门曰:“吾欲见涉。”
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胜出,遮道而呼涉。乃召见,载与归。入宫,见
殿屋帷帐,客曰:“夥,涉之为王沈沈者①!”楚人谓多为夥,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
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胜故情。或言“客愚无知,颛②妄言,轻威”。
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①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②颛(zhuǎn):独一,专擅。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比.至陈:________ (2)或.说陈王日:________
15.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乃之.陈 复立楚国之.社稷
B.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C.自辩数.,乃置 扶苏以数.谏故
D.杀之以.应陈涉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陈涉太息日:“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译:
(2)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译:
17.(甲)(乙)两段文字,都是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
(甲)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依据上述文字,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
什么启示?
(1)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唐雎不辱使命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唐雎.( ) 弗.敢易( )
怫.然( ) 徒跣.( )
韩傀.( ) 以头抢.地( )
休祲.( ) 缟.素( )
色挠.( ) 谕.( )
2.选择正确的释义,把字母填入括号。
(1)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A.容易 B.交换 C.改变
(2)以大易小,甚善( )
A.好 B.熟悉 C.善良
(3)而逆.寡人者( )
A.不顺从 B.迎接 C.向着相反的方向
(4)以头抢.地耳( )
A.抢夺 B.抢先 C.撞
(5)秦王色挠.( )
A.阻止 B.屈服 C.抓
(6)长跪而谢.之( )
A.感谢 B.道歉 C.拒绝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请广.于君
(3)轻.寡人与
(4)虽.千里不敢易也
(5)岂直.五百里哉
(6)秦王怫然..怒
(7)休祲.降于天
(8)寡人谕.也
4.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免冠徒跣
徒以有先生也
安陵君其许寡人
高可二黍许
臣未尝闻也
尝与人佣耕
以大易小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二、课内阅读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
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
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
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
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
岂直五百里哉?”
……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
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故不错.意也:________________ (2)长跪而谢.之曰: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 ②太守谓.谁
B.①秦王不悦.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C.①安陵君其许.寡人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D.①愿.终守之 ②愿.借子杀之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
要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探究
A.
B.
A.
D.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晏子①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
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②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
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③三百闾,张袂④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
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
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注】①晏子:名婴,春秋时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②傧者:接引宾客的人。③
临淄:齐国国都。④袂:衣袖。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晏子使.楚( ) (2)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
(3)傧者更.道( ) (4)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
10.翻译下列句子。
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11.晏子的语言让你感觉他是一个怎样的使者?
[乙]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
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
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
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
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12.[甲]文中晏子绵里藏针的回敬是因为楚王的轻慢无礼,那么[乙]文中唐雎的“挺剑而
起”是因为秦王的什么言行呢?
13.晏子和唐雎同为外交使者,同样不辱使命,他们各靠什么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14.读了[甲]、[乙]两文中这些“士”的故事以后,你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士”具有哪
些共同的品格?
23.*隆中对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陇.亩( ) 遂诣..亮( )( )
屏.人( ) 度.德量力( )
猖蹶..( )( ) 挟.天子( )
殆.( ) 存恤.( )
帝室之胄.( ) 箪.食壶浆( )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隆中对.________________ (2)莫之许.________________
(3)可就.见________________ (4)枉驾顾.之________________
(5)因屏.人________________ (6)遂用猖蹶..________________
(7)挟.天子________________ (8)利.尽南海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B.欲信大义于天下
C.故不错意也
D.自董卓已来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B.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C.箪.食壶浆
D.山.行六七里
5.《隆中对》节选自我国一部纪传体分国史《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朝代)________
家________(人名)。本书记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国的历史。
6.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 )
A.三气周瑜 B.三顾茅庐
C.三打白骨精 D.桃园三结义
7.写出三个包含“善”的成语。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
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
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
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
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
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
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
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8.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弱为.强者 B.曹操比于.袁绍
贤能为.之用 信义著于.四海
C.此用武之.国 D.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此诚不可与争锋.. 争锋: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资:
(3)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殷:
(4)总揽.英雄 揽:
10.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是如何“三分天下”的?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
24.*出师表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崩殂.( ) 妄自菲.薄( )
昭.( ) 陟.罚臧.否( )( )( )
卑鄙.( ) 猥.自枉.屈( )( )
咨诹.( ) 庶.竭驽.钝( )( )
攘.除( ) 以彰其咎.( )
2.下列加点字字形和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引喻失义.(适宜、恰当)
B.以遗.陛下(遗留)
C.性行淑.均(善)
D.夙.夜忧叹(早晨)
3.与“躬耕于南阳”中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苛政猛于虎也
B.然后知生于忧患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受任于败军之际
4.下列“之”的用法有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同..,这一项是( )
A.恢弘志士之气
B.先帝称之日能
C.以塞忠谏之路也
D.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5.与“以光先帝遗德”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悉以咨之
B.咨臣以当世之事
C.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D.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6.《出师表》中的“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师”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兴五年,作者________出师伐________,临行时
写表给________。
7.下面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武松——倒拔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宫
C.诸葛亮——七擒孟获 D.刘姥姥——进大观园
8.根据理解写出课文原句。
①诸葛亮在出师前,对蜀汉面临的形势进行了一分为二的分析,其中指出的不利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出师表》中表明自己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出师表》中“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中的“此”指
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文段一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
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9.对下面的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布衣:粗布衣服。 后值倾覆:后来遇到兵败。
B.布衣:平民。 后值倾覆:后来遇到兵败。
C.布衣:穿布衣的人。 后值倾覆:后来正好倒塌。
D.布衣:平民。 后值倾覆:后遇城墙倒塌。
10.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求闻达/于诸侯 B.遂许/先帝以/驱驰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D.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1.下列句子中,表明作者与先帝患难与共的一项是( )
A.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B.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C.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D.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2.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先叙述自己一生处于乱世
B.然后着重叙述先帝三顾草庐一事
C.最后概述自己与先帝长期共患难的历史
D.全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效忠蜀汉的心愿和报答先帝深恩的决心
文段二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
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
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
不胜受恩感激。
1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夙夜..忧叹(早晚) B.攘除.奸凶(排除、铲除)
C.以告.先帝之灵(劝告) D.以彰.其咎(表明、显扬)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大意。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15.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恐/托付不效 B.深追先帝/遗诏
C.臣/不胜受恩感激 D.进尽/忠言
16.用选段中的原话回答下列问题。
(1)诸葛亮认为蜀军北伐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在出师前对后主提出了什么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词五首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
斜晖 mòmò________________ 白 pín________________洲
右 qínɡ________________苍 锦帽 diāo qiú________________
酒 hān________________ zé měnɡ________________
huī________________下 zhì pī lì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1)《望江南》(梳洗罢)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________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2)《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________,他的《________》一出,岳阳楼从此声名大振。
(3)《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是________,号________,是________之一,在词的发展
史上开创了________词派。
3.下列诗句的作者、朝代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南宋
B.物是人非事事休——温庭筠——唐
C.浊酒一杯家万里——李清照——南宋
D.沙场秋点兵——辛弃疾——南宋
4.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千嶂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
⑤持节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也拟泛轻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⑧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句是( )
A.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B.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D.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二、课内阅读
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 洲。
6.表明女子孤寂、落寞之情的一个字是________。
7.“过尽千帆皆不是”表现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
渔家傲 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8.下面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下片直接抒发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的不满。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
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指士兵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
D.全词意境豪放、壮阔,形象鲜明、生动。
9.“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10.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老夫”是苏轼的自称,当年苏轼 40 岁却自称“老夫”,颇有游戏的意味。
B.词的上片记叙出猎的情况,“千骑卷平冈”写出了出猎者人数众多,精神抖擞。
C.“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明作者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而
更在意的是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
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
国精神。
11.这首词哪一句用了《史记》里的典故?你能简单说说这个故事吗?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2.对这一首词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尘香”二字写落花已化为尘土,流露出词人对美好事物遭受摧残的惋惜之情。
B.“欲语”而泪先夺眶而出,写出词人有难以抑制的满腹忧愁和伤痛,具有感人心弦
的艺术魅力。
C.“春尚好”“泛轻舟”用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词人随遇而安的喜
悦之情。
D.词作最后两句将哀愁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来写“愁”之浓之重,既形象生动
又自然妥帖。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3.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醉里挑灯看剑”,刻画一位落魄英雄形象,酒后醉里,满腹心事,万千惆怅,充
郁心头,难遣难消。这一句先声夺人,把读者的情感牢牢摄住。
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两句,从形、声两方面着笔,写奏乐啖肉的
军营生活,有力地烘托出一种豪迈热烈的气氛。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写出了战斗的激烈场面,从气氛上向人们预示
着战事的胜利。
D.“可怜白发生”表明作者感到自己已年近半百,两鬓染霜,便意志消沉,丧失了实
现自己理想的信心。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写作]
自选角度,以“话说风流人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 600 字。
[实践活动]
风流人物谁与争锋
1.通过查阅图书、上网或其他渠道,搜集你心目中的一个历史上的风流人物,整理他的有关
资料,并写出自己的评价。
2.班级内分组交流,选出一两名同学朗读所整理的资料及评价。
3.针对某一人物进行集体讨论,形成对风流人物的共性认识。
西城区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学习检测
(满分 100 分,时间 120 分钟)
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共 40 分)
1.给加点字注音。(10 分,各 1 分)
①襁.褓( ) ②留滞.( )
③蓑.衣( ) ④丝缕.( )
⑤成吉思汗.( ) ⑥喑.哑( )
⑦田圃.( ) ⑧耸.立( )
⑨凝.望( ) ⑩覆.盖( )
2.根据拼音写汉字。(10 分,各 1 分)
①昏昏 yù( )睡 ②温声 xì( )语
③禁ɡù( ) ④分外妖 ráo( )
⑤zhé( )腰 ⑥文 cǎi( )
⑦红装素ɡuǒ( ) ⑧洗 lǐ( )
⑨喧 rǎnɡ( ) ⑩斗 lì( )
3.下列各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写在括号内。(10 分,写对一种得 2 分)
①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 )
②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
③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 )
4.结合语境,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2 分)
A.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B.长江上游顺江而下的大量“白色垃圾....”严重污染水面,清理“白色垃圾”已迫在眉睫。
(白色垃圾: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废弃塑料及制品。)
C.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气冲斗牛:形
容气势之盛,可以真冲云霄。斗牛:指牛的脾气很大。)
D.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不
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5.根据你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仿照下面画线句子再写一个句子。(4 分)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
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 , 。
6.请将你感受最深的一部文学名著推荐给你的同学,并简要谈谈你推荐的理由。(不少于 100
字)(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 2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7~9 题。(共 8 分)
节约是一种美德
守成文
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有份的节约意识与行为,这种内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节约意识与行为之
所以更重要,是因为它更普遍、更持久、更有效。政府的政策与行为只能收一时之功,只有
当节约内化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这个节约型社会就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了。
温、良、恭、俭、让,勤俭节约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但在今天,实行市场经
济在给国家和个人带来巨大的财富的同时,“节约”这个民族的和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美德
与作风渐渐被淡薄了,甚至完全被遗弃了。奢侈、攀比之风盛行,一些人甚至将消费与节约
对立起来,以致将消费行为完全变成了浪费行为。今天,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不仅是对政
府工作的要求,同时,也更是对个人生活方式的期待。
节约,作为一种美德,对于个人来说,有两种境界,两种层次:即对于私物的节约与对
公物的节约。对于私物的节约,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爱惜,是一种私德,这一层面的节约容
易做到,但当一个人拥有私人物质财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由于素质的差异,有些人对于自
己的这个财富、自己的这个劳动成果,也未必容易做到节约和爱惜。而且,无论是从道德约
束还是法律约束,社会上也无法干涉个人的这种私德。正因为如此,许多人在极尽奢侈浪费
之时都有“反正是我自己的钱,我怎么潇洒怎么花”的心理。对于公物的节约,是对公共财
产的、对集体共同劳动成果的爱惜,这是一种公德,这一层面的节约,相对前一层次来说,
境界更高,但也更不容易做到。这里,只能如此呼吁:浪费公物,其实质等于浪费私物。因
为,这公物正来源于你纳税人自己的血汗钱。
节约,更是一种民族素质。当今发达国家,虽然拥有发展中国家无可比拟的财富,但在
这些发达国家,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其实都很节约,节约到甚至让你产生这种印象:
从无论是政府部门花财政(纳税人的)钱,还是企业及个人花自己钱的方式来看,富裕发达
国家倒更像贫穷落后国家,而那些贫穷落后国家倒更有发达国家的派头。随便举个例子,日
本丰田公司今天已产值达几千亿美元,一个公司就已超过我们几个广东省了,但你知道吗,
那里的员工至今仍是用用过的复印纸作便条。而且,这还不是个别现象,人家普遍如此。政
府花钱就更不用讲了,因为他们知道每一分钱都是纳税人的钱。相比之下,我们的政府、企
业,乃至个人还不汗颜吗?人家不仅自己的钱不轻易大手大脚,对于公家的钱更不敢大手大
脚。我们则是自己的钱大手大脚不在话下,公家的钱大手大脚就更不在话下。什么时候,倒
过来了,什么时候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统统都不在话下。
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观点的?(4 分,各 2 分)
8.作者举日本丰田公司的事例有什么作用?在举例前说“随便举个例子”,这样写有什么作
用?(2 分,各 1 分)
9.你认为,中学生应该如何做到“节约”?为什么?(2 分,各 1 分)
(二)阅读《奇妙的生物电》,完成 10~13 题。(共 12 分)
①电在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生物学家认为,组成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是一台微型发电机。
细胞膜内外带有相反的电荷,膜外带正电荷,膜内带负电荷,膜内外的钾、钠离子的不均匀
分布是产生细胞生物电的基础。但是,生物电的电压很低、电流很弱,要用精密仪器才能测
量到,因此生物电直到 1786 年才由意大利生物学家伽伐尼首先发现。
②在其他动物中,有不少生物的电流、电压相当大。在世界一些大洋的沿岸,有一种体
形较大的海鸟——军舰鸟,它有着高超的飞行技术,能在飞鱼落水前的一刹那叼住它,从不
失手。美国科学家经过 10 多年研究,发现军舰鸟的“电细胞”非常发达,其视网膜与脑细胞
组织构成了一套功能齐全的“生物电路”,它的视网膜是一种比人类现有的任何雷达都要先进
百倍的“生物雷达”,脑细胞组织则是一部无与伦比的“生物电脑”,因此它们才有上述绝技。
③还有一些鱼类有专门的发电器官。如广布于热带和亚热带近海的电鳐,能产生 100 伏
电压,足可以把一些小鱼击死。非洲尼罗河中的电鲶,电压有 400~500 伏。南美洲亚马孙河
及奥里诺科河中的电鳗,形似泥鳅、黄鳝,身长两米,能产生瞬间电流 2 安培,电压 800 伏,
足可以把牛马甚至人击毙在水中,难怪人们说它是江河里的“魔王”。
④植物体内同样有电。为什么人的手指触及含羞草时它便“弯腰低头”害羞起来?为什
么向日葵金黄色的脸庞总是朝着太阳微笑?为什么捕蝇草会像机灵的青蛙一样捕捉叶子上的
昆虫?这些都是生物电的功劳。如含羞草的叶片受到刺激后,立即产生电流,电流沿着叶柄
以每秒 14 毫米的速度传到叶片底座上的小球状器官,引起球状器官的活动,而它的活动又带
动叶片活动,使得叶片闭合。不久,电流消失,叶片就恢复原状。在北美洲,有一种电竹,
人畜都不敢靠近,一旦不小心碰到它,就会全身麻木,甚至被击倒。
⑤人体任何一个细微的活动都与生物电有关。外界的刺激、心脏跳动、肌肉收缩、眼睛
开闭、大脑思维等,都伴随着生物电的产生和变化。人体某一部位受到刺激后,感觉器官就
会产生兴奋。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到大脑,大脑便根据兴奋传来的信息做出反应,发出指令。
然后传出神经将大脑的指令传给相关的效应器官,它会根据指令完成相应的动作。这一过程
传递的信息——兴奋,就是生物电。也就是说,感官和大脑之间的“刺激反应”主要是通过
生物电的传导来实现的。心脏跳动时会产生 1~2 毫伏的电压,眼睛开闭产生 5~6 毫伏的电
压,读书或思考问题时大脑产生 0.2~1 毫伏的电压。正常人的心脏、肌肉、视网膜、大脑
等的生物电变化都是很有规律的。因此,将患者的心电图、肌电图、视网膜电图、脑电图等
与健康人作比较,就可以发现疾病所在。
⑥此外,还有一些生物包括细菌、植物、动物都能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光而不发热。
特别是海洋生物,据统计,生活在中等深度的虾类中有 70%的品种和个体、鱼类中 70%的品
种和 95%的个体,都能发光。一到夜晚,在海洋的一些区域,一盏盏生物灯大放光彩,汇合
起来形成极为壮观的海洋奇景。
(李耕拓《奇妙的生物电》)
10.“生物电”为什么直到 1786 年才被发现?(2 分)
11.第②段中加点词语“它们才有上述绝技”指的是什么?(2 分)
12.说明文的语言讲究准确性,请以第⑥段中的一个词语为例,加以说明。(4 分)
13.②③④⑤段怎样调整次序才顺理成章?请结合各段首句内容,简要说说这样调整的理由。
(4 分)
顺序应为(请写序号):
这样调整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0 分)
题目:我解决了这个难题。
文体:记叙文。
字数:不少于 600 字。
西城区九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学习检测
(满分 100 分,时间 120 分钟)
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共 32 分)
1.给加点字注音。(共 10 分,每词 1 分)
谀.词( ) 扶掖.( ) 骈.进( ) 陨.落( )
宿.怨( ) 恪.尽职守( ) 怒不可遏.( )
涕泗.横流( ) 廓.然无累( ) 强聒.不舍( )
2.根据拼音写汉字。(共 4 分,每词 0.5 分)
深 suì( ) ruì智( ) mí留( ) 繁 yǎn( )
灵 jiù( ) 旁 wù( ) tǎn tè( ) nínɡ视(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 分)
A.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再次发生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那样的惨剧,美国宇航局展开了针
对事故的全面调查。
B.该剧成功塑造了岳飞这个民族英雄的形象,特别是他大战金兵主帅的战斗场景,磅礴
宏伟,气吞斗牛....。
C.被发现其罪行后,歹徒恼羞成怒....,上前欲殴打见义勇为者,但最终寡不敌众,被扭送
到公安局。
D.通过一番断章取义....,我对课文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刻了,主题的归纳也更加准确了。
4.从句式搭配的角度看,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在我迷惘徘徊的时候,你呼唤我:是山的儿女就应坚如磐石;在我骄傲的时候,你呼
唤我:________;________在我怯懦的时候,你呼唤我:是山的儿女就应勇敢如山。
A.是山的儿女怎能居功自傲 B.谦虚谨慎是山的儿女的品质
C.是山的儿女就不能自满自足 D.是山的儿女就应虚怀若谷
5.把下面这段话里的句子重新排列,使之成为一段意思连贯、句序合理的短文。(请写序号)
(2 分)
①绿是生命的颜色。
②春雨过后,草尖上、树梢上冒出了一簇簇嫩绿的叶芽,更会使你觉得新的生命在跳动。
③你看那春天的原野,绿油油的,生气勃勃,欣欣向荣,令人感到鼓舞和振奋。
④道旁的树木,青翠欲滴;田间的秧苗,郁郁葱葱。
⑤到了夏天,大地上一片葱茏。
⑥面对着这充满蓬勃生机的大地,便会感到自己也增添了青春的活力。
正确的语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 分)
A.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B.我国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立即制止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南联盟极其野蛮的侵略行
径。
C.为了避免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你必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D.那歌声突然渐渐消失了。
7.选出填入空白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2 分)
________美国总统杜鲁门曾发表声明,表示美国承认中国对台湾行使主权,________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________派军队侵占台湾,________抛出“台湾地位未定”等谬论,
企图制造“两个中国”。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理所当然地予以坚决反对。
A.尽管 可是 只有 才
B.尽管 但是 不仅 而且
C.如果 那么 不仅 而且
D.如果 那么 只有 才
8.根据下面一段话的内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 25 字)(4 分)
我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后,法国、印度、新加坡、柬埔寨、缅甸、保加利亚、莱
索托、瓦努阿图等国领导人纷纷向我致电致函表示热烈祝贺,指出这一成就展示了中国在空
间科技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也是世界航天史上的重大事件,必将得到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
的国家的尊敬。他们还祝愿中国在和平利用太空方面取得更大成就。
9.仿写。(4 分)
仔细揣摩下面两个语句的内容和写法,再仿写一句。
当一个人怀疑自己的时候,他忘记了建立自信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浑噩度日的时候,他忘记了阅读好书是一种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 28 分)
(一)阅读《轻点关门》,回答文后 10~14 题。(共 16 分)
轻点关门
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搬进了新居。送走了最后一批前来祝贺的朋友,我与妻
子便重重地躺在沙发上休息。忽然,门铃响了。咦,这么晚了还有客人?忙起身开门,门外
站着两位不相识的儒雅的中年男女,看上去是一对夫妻。在疑惑中,那男子介绍他们是一楼
的住户,姓李,特地上来向我们祝贺乔迁之喜。哦,原来是邻居啊!赶紧往屋里让。
②李先生连忙摆手:“不麻烦了,不麻烦了,还有一件事情要请你们帮忙。”我说:“千万
别客气,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李先生道:“以后出入单元防盗门的时候,能不能轻点
关门,我老父亲心脏不太好,受不了重响。”说完,静静地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一股浓浓的
歉意。
③我沉吟了片刻:“当然没问题,只是怕有时候急了便会顾不上。既然你父亲受不了惊吓,
为什么还要住在一楼?”李太太解释道:“其实我们也不喜欢住一楼,既潮湿又脏,但是老父
亲腿脚不方便,而且心脏病人还要有适度的活动。”听完后,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便答应以
后尽量小心。两口子千恩万谢,弄得我们挺不好意思的。
④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我们的单元门与别的单元门的确不太一样,大伙儿开关铁
防盗门时,都是轻手轻脚的,绝没有其他单元时不时“咣当”一声巨响,一问,果然都是受
了李先生所托。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有天晚上,李先生夫妇又摁响了我们家的
门铃,一见到我们,二话没说,先给我与妻子深深地鞠了个躬,半晌,头也没抬起来。
⑤我急忙扶起询问。李先生的眼睛红肿,原来昨天晚上,李老先生在医院病故了。前些
时候,他对儿子交代过:非常感谢大家这些年对于自己的照顾,麻烦各位了,要儿子见到年
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一躬,以表示自己对大家的感激。我用眼睛偷偷一扫,果
然在李先生笔挺裤子的膝盖处有两块灰迹,想必是叩头叩的。
⑥送走了李先生夫妇,我不禁感慨:“轻点关门只是举手之劳,居然换来了别人如此大的
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担不起啊。”我想:生活就是这样,________。
10.李先生夫妇两次来“我”家的目的分别是什么?(4 分)
①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表现了李先生的什么心情?(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章第③段中“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的原因是什么?(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李老先生临终前对儿子的交代表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把第⑥段画线处应填写的揭示文章中心的话写在下面。(3 分)
生活就是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谈体育》,完成 15~18 题。(共 12 分)
谈 体 育
朱光潜
①理想的教育是保证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但是,近来,我们的教育偏重于德育与智育,
却严重忽视体育。一般人错误地以为,体育远远没有前两者重要,而事实上,生命是有机的,
身体不健全,心灵就不会健全。
②身体不健全,聪明智慧不能发展最高度的效能。我们一些人到了四十岁以后,精力就
逐渐衰惫,宣告体力的破产,作告老退休的打算。人生很短暂,头三四十年只是训练和准备
的时期,后三四十年,才谈到成就与收获;刚过了训练和准备的时期,可用的精力就渐渐衰
竭,如何能谈到成就与收获呢?无论是读书、写字、做文章、用思想、演说、打仗,或是办
事,都必须精力弥满,才可以做得好。我们许多事情做不好,就因为精力不弥满,好比营养
不足的树木,结的花果也是萎缩的。
③体格羸弱还可以影响到性情和人生观。我常分析自己,每逢性情暴躁,容易为小事动
气时,身体总有点毛病,如头痛牙痛之类;每逢心境颓唐,悲观厌世时,精力大半很疲惫,
所以供给的精力不够应付事务的要求。在睡了一夜好觉之后,清晨爬起来,觉得自己生气蓬
勃,对人也特别和善,处世乐观;也没有见过一个愁眉苦脸的人在身体方面没有丝毫缺陷。
④身体羸弱还会导致德行的亏缺。西方谚语说:“健全的精神寄予健全的身体”,这句
话的意味实在无穷。德行的亏缺表现之一就是懒:因为懒,所以萎靡因循,遇应做的事不肯
做;因为懒,所以马虎苟且,遇不应做的事不能抵抗引诱而不去做;因为懒,所以遇事偷安
取巧,逐渐走到人格的堕落。懒的原因在哪里呢?就是由于身体的虚弱,可以说是身体的“破
产”导致了精神的“破产”。
⑤生命是一种奋斗的过程,而身体的健康就是这奋斗所必需活力的源泉。因此,我们要
特别重视体育,要真正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
15.本文作者对“体育”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 分)
16.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展开对主要观点的论述的?(3 分)
17.第④段是怎样论证“身体羸弱还会导致德行的亏缺”的?(3 分)
18.你如何看待“体育”?结合实际,简单说说理由。(3 分)
三、作文(40 分)
责任,是指分内应做的事。我们每个人都应对自己、对家庭、对亲友、对社会、对民族、
对人类承担一份应尽的责任。叔本华说:“上帝给我们一具肩膀,就是教你来挑担子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责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承担的责任。因此,一个不负责任的人很
难说是一个真正的人。请以“责任”为范围,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600 字左右。
西城区九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学习检测
(满分 100 分,时间 120 分钟)
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共 24 分)
1.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寒噤.(jìn) 獾猪(huān) 鄙夷(bǐ) 正月(zhēnɡ)
B.恣.睢(suī) 煞白(shà) 脚踝(huái) 给予(jǐ)
C.栈.桥(zhàn) 拮据(jù) 吞咽(yàn) 阔绰(chuò)
D.潺.潺(chán) 嬉闹(xī) 蜷缩(quán) 嗤笑(chī)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
A.隐晦 诧异 掺杂 从容不迫
B.栈桥 娇气 恶劣 与日具增
C.觅食 潮汛 惘然 歇斯底里
D.糟蹋 纯粹 撇嘴 祷告
3.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
非常的悲哀。(模糊:因久别重逢、泪水盈眶,致使视线模糊。)
B.那个穷苦的万卡、可怜的小人儿万卡,不知怎么,总是缠在他心上,弄得他一整天都
有点儿神情恍惚..。(恍惚:不真切;不清楚。)
C.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
了。(老本:年老了以后的本事。)
D.杜小康注定了要在这里接受磨难..。(磨难:在困苦的境遇中遭受的折磨。)
4.依次填写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①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________计划到要用这位
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
②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________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
③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________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
④她平常的声音又脆又甜,很好听。但是________一读书,她读出来的调子总是软软的,
奶声奶气的……
A.而且 却 即使 只有
B.甚至 即使 却 只要
C.甚至 即使 却 只有
D.而且 甚至 却 只要
5.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今天的大雨,弄得我狼狈不堪....。
B.游行队伍浩浩荡荡....地通过天安门。
C.他满脸挂笑,从容不迫....地走上了讲台。
D.他郑重其事....地哈哈大笑。
6.排列语句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①已经打过放学铃了。
②程老师总喜欢拖那么几分钟,好像这样就能让全班都考一百分似的。
③大家都下课了,就是他们班还不下课。
④坐在窗口的京京稍稍一侧脸,就看见了背着书包往校门口走的同学们。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①④③② D.①③②④
7.作家、作品及出处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孤独之旅》——黄蓓佳——《儿童时代》
B.《故乡》——鲁迅——《彷徨》
C.《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羊脂球》
D.《心声》——曹文轩——《草房子》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请把这件事你不要放在心上。
B.他很早就对天文学和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从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D.他的作文不但在全校冒尖,而且常常居全班之冠。
二、阅读理解(共 36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9~12 题。(共 20 分)
地质局长和一顶帐篷
梁晓声
①二十五六年前,我曾改写过一部电视剧本《荒原》,内容反映的是两名年轻的地质工作
者艰苦的野外工作。它的拍摄,得到了甘肃省地质局的热情支持。
②地质局长专程从野外的地质队赶回兰州,亲切地对摄制组的主创人员说——你们就把
地质局当成自己的家吧!遇到什么困难,只管开口。
③这位地质局长给摄制组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导演黄群学在长途电话里向我大谈他们的
好印象:“真诚。一个真诚的人!还是一个特别注意细节的人。”
④导演说,他们把想要向地质局租借的东西列了一份清单。那位局长边看边说:“我们
地质局有的,完全可以无偿提供给同志们。省下点儿钱用在保证艺术质量方面,不是更好吗?
为什么只列了一盏马灯呢?玻璃罩子的东西,一不小心碰坏了还得赶回兰州来取。有备无患,
我们为你们提供两盏马灯吧。至于发报机,我们为你们提供一台报废的行不行?反正你们也
不是真的用来发报。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份了,西部地区的野外很寒冷了。一顶单帐篷不行,
改为一顶棉帐篷。你们在野外拍摄时冷了,可以在棉帐篷里暖和暖和嘛……”
⑤在场的一位处长低声对局长说:后勤仓库里只剩一顶帐篷了,而且是崭新的,还没用
过的——那样子,分明是有点儿舍不得。
⑥局长沉吟片刻,以决定的口吻说:“崭新的帐篷也要有人来开始用它。就让摄制组的
同志们成为开始用它的人吧!”
⑦之后,在整个野外拍摄过程中,那一顶由地质局长特批的崭新的棉帐篷,确确实实起
到了为摄制组挡寒保暖的作用。
⑧但也正是因为那一顶崭新的棉帐篷,导演黄群学受到了局长的批评。
⑨剧中最后一场戏是帐篷失火,在夜里被烧成了一堆灰烬。拍摄顺利,导演忍不住给局
长拨通电话,预报讯息。
⑩不料局长一听就急了,在电话里断然地说:“那顶帐篷绝对不允许烧掉!一定还有别
的办法。”
⑾导演说:“我们已经预留了一笔资金,足够补偿地质局一顶棉帐篷的损失。”
⑿局长却说:“不是钱不钱的问题,是另外的办法究竟想过没想过的问题。”
⒀局长紧急约见导演,态度依然真诚又亲切:“此前我没看过剧本,替剧组预先考虑得
不周到,使你们的拍摄遇到难题了,我向你们道歉。但是和你通话以后,我将剧本读了一遍。
烧帐篷的情节不是发生在夜晚吗?为什么不可以用一顶旧帐篷代替呢?”
⒁导演嘟哝:“临时上哪儿去找一顶烧了也不至于令您心疼的旧帐篷呢?我们剧组不能
在野外干等着啊!……”
⒂局长说:“我已经找到了一顶旧帐篷,就在离你们外景地不远的地质队的仓库里。我
嘱咐他们将破了的地方修补好,及时给摄制组送过去,保证不会耽误你们拍摄今天夜里的
戏……”
⒃导演怔怔地望着地质局长,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⒄局长又说出一番话——我们地质工作者在野外工作,所用的一切东西,无一不是别人
生产出来的。这就使我们对于一切物质产品养成了特别珍惜的习惯。何况,西部的老百姓,
太穷,太苦了啊!烧掉一顶好端端的帐篷,那笔钱等于是一户贫穷的西部人家一年的生活费
还绰绰有余。这笔钱你们节省下来了,不是可以在别的社会经济活动中,起到更有意义和价
值的作用吗?我们中国目前还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国家,人应该长期树立这样的一种意识
——物质之物一旦成了产品,那就一定要物尽其用。对于中国,物质的浪费现象是罪过……
⒅当年的那位地质局长,便是我们现在的总理——温家宝。
(有删改)
9.围绕摄制组作为道具的“一顶帐篷”,地质局长都做了哪些工作?(每处限 5 字以内,每
空须有“帐篷”两字)(6 分)
10.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在⑤~⑧段多次提到帐篷是“崭新”的用意是什么?(4 分)
11.说说第⒃段“他怔怔地望着地质局长”这句话中的“怔怔”写出了什么。(4 分)
12.从文中看,地质局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如何理解⒄段中地质局长的一番话?(不超过
100 个字)(6 分)
(二)阅读《光污染》,完成 13~15 题。(共 16 分)
光污染
①光,是人类的好朋友,是人类永远不可缺少的东西。有了光,才有了山青水碧;有了
光,才有了花红草绿;有了光,天才格外蓝,地才格外阔,万事万物才充满生机。
②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光都造福于人类,反而有时有些光是一种污染,会对人造成干扰
和伤害。
③最基本的光污染是眩光污染。眩光污染是一种过强的光线照射,它可以引起头晕目眩,
伤害人的眼睛,使被照射者视力下降,严重时甚至可造成失明。
④眩光可来自许多方面,玻璃或镜子对阳光的反射、照相机用的聚光灯或闪光灯、汽车
夜间行驶的照明灯、电焊枪的火花、火车站和机场的照明灯、夜空中的闪电,以及某些工作
如冶炼工、熔烧工、玻璃工等长时间面对的熊熊炉火等,都属眩光,都可能对人造成伤害。
⑤以眩光中的汽车灯光为例,在白天并不显得很亮,也不会令人有不舒服的感觉。可若
在夜里出现,在黑色背景衬托下,就显得格外明亮,很容易对人眼造成伤害。因为人眼有两
类感光细胞——锥状细胞和杆状细胞,分别适应明暗两种不同环境,交替工作。有时,明暗
突然交替,它们来不及适应,人就会感觉不舒服,神经调节系统就会出现某种紊乱。尤其在
黑暗环境,人的瞳孔开得很大,突遇强光,瞳孔来不及闭合,大量强光进入眼内,可能造成
眼损伤。夜间骑车人面对迎面而来的汽车灯光,就会出现这种不适应。
⑥不仅过强的光线是一种污染,过杂、过乱的光线也是一种污染。工厂、车站中心控制
室里交替闪烁的信号灯,舞厅、舞台旋转的各式彩灯就是这类例子。它们的光线虽然不强,
但因明灭不定,光线游移,很容易引起视觉疲劳,进而引起大脑疲劳,头晕头痛。人们常说
在这种情况下感到“眼花缭乱”、“头晕目眩”,指的就是这种效应。长期在光线闪烁的环
境中工作或经常出入舞厅等场所,会使人的视力受到影响,甚至导致某种程度的视力下降。
⑦光污染还有一类特殊形式,就是视觉污染,是指杂乱无章的环境对人的视觉和情绪造
成不良的影响。人们都有过这样的感觉,走进一个整洁、干净明亮的环境,心情会格外舒畅,
情绪很高;相反,如果看到周围的一切都是乱糟糟的,就会感到心情烦躁,情绪低落。
⑧防治光污染关键在于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合理布置光源,使它有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不
是制造光污染。对有紫外线和红外线这类看不见的光污染的场所,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
措施。最重要的还在于个人的防护意识。如在有些医院的传染病房安装有紫外线杀菌灯,杀
菌灯不可在有人时长时间开着,否则就会灼伤人的皮肤,造成危害。在有光污染的工作场所
作业,要戴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
(有删改)
13.从文中看,生活中的光污染有哪几种?(6 分)
14.在相应的横线上写出③~⑤段的行文思路。(6 分)
首先说________; 再说________; 最后说________。
15.阅读下面有关街头小广告的材料,借助文中的相关知识,说说“街头小广告”属于“光
污染”中的哪一种?为什么?(4 分)
【链接材料】
漫步街头,各种形式、各种内容、各种项目的小广告比比皆是,随处可见。从治疗皮肤
病到办理各种文凭、证件;从高价回收药品、香烟礼品、汽油票到招工招聘……这些小广告
随处张贴,路牌、广告牌、公交站牌、人行过街天桥、居民小区,令人眼花缭乱,且层出不
穷。这些城市“牛皮癣”常常让人心烦意乱。
三、作文(40 分)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面前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以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并抄写在作文纸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不少于 600 字。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西城区九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学习检测
(满分 100 分,时间 120 分钟)
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共 23 分)
1.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请将答案写在括号内。(4 分)
( )①自欺.欺人 A.欺负 B.欺骗 C.欺侮
( )②不攻自破. A.破灭 B.破烂 C.破败
( )③持之以恒. A.永恒 B.恒心 C.平常
( )④不言而喻. A.比喻 B.说明 C.明白
2.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①应.届大学生积极地投身到支援西部建设的志愿者行列中。
②在决赛的紧要关头,小伙子随机应.变,终于获得了这场比赛的冠军。
B.①凡是不称.职的人就瞧不见它,这个说法让他心里发慌。
②这座大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C.①节日来临,菜市场里的新鲜蔬菜供.不应求。
②犯罪嫌疑人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D.①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②可怜的小狗被淘气的孩子们打折.了腿。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愚公之所以能感动上天,搬走太行、王屋二山,靠的就是持之以恒....的精神。
B.这道菜味同嚼蜡....,很不受客人的欢迎。
C.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D.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已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
头脑中。
4.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①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②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
③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
④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
⑤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A.③②①⑤④ B.⑤③②④① C.⑤②④③① D.③②④①⑤
5.下面的句子,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3 分)
A.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B.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
C.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D.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我们必须随时发现并认真改正工作中的错误。
B.团结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关键。
C.对于调动工作的问题上,我曾一度产生错误思想。
D.只有合理地发现和解决矛盾,才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7.根据你的积累,请找两个以“水”字开头的成语,填写在下列文段的横线上,使句意表达
更顺畅。(4 分)
在对流水现象的观察中,人们获得了许多哲理性的启迪。比如:人们在生活中常常用
________________这个成语激励人们要目标专一,要有恒心;一旦时机成熟,成功的取得
就如________________一般来得自然而顺利。
二、阅读理解(共 37 分)
(一)阅读《什么人可以成为航天员》,完成 8~10 题。(共 18 分)
什么人可以成为航天员
①要成为航天员,首先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因为航天员在进入太空或返回地面的过程
中,要克服航天器飞行时的力学环境、太空的物理环境和航天器的狭小空间环境等特殊环境
下的重重困难,适应这种环境的考验,航天员的身体素质十分重要。而前庭功能的好坏,是
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项指标。
②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前庭就在人的内耳中,是内耳器官之一。前庭负责
感知人体空间位置,例如坐在行进的车中即使闭上眼睛,不看窗外,也可感知到车的加速、
减速或转弯,就是前庭所感知到的。前庭作为人的一个感知器官,如果发生“故障”,则会
影响人的感知能力,从而产生眩晕。目前眩晕的 70%病例都是由于前庭系统不协调所致。因
约环境的剧烈变化,航天员的前庭受到直接的冲击,所以前庭器官的检查成为航天员选拔中
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可以有效减少在失重状态下航天运动病的发病率。
③航天运动病也称太空病,是由于在失重状态下,人体不适应产生的,和一般人平时的
晕车和晕船非常相似。最初是上腹部不适,继而面色苍白、虚汗、头晕、眼花、恶心,严重
的还会呕吐,但吐过以后症状会明显减轻。航天运动病一般在载人飞船一进入轨道后就会发
生,持续 2 至 4 天后症状自动消失。但是,可别认为航天运动病算不得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实际上,对于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空间生命科学来说,它恰恰是一个难以攻克的大问题。
④由于航天运动病发病率很高,据资料表明,有将近半数以上的航天员入轨后都会患上
这种病。载人飞行的工作日程安排得非常严格,航天员入轨后有许多重要的操作需要在这段
时间内完成。如果这时候出现运动病症状,就会或多或少影响其空间任务的完成,严重时还
会影响到载人航天飞行的安全。其次,运动病的发作并没有一定的规律性,虽然初次参加航
天飞行的人患此病较多,但在有些多次上天的航天员中也还会出现该种病,这就不能不对原
有的飞行计划产生影响。
⑤因此,前庭功能的好坏关系到航天员的工作效率、身体健康和飞行安全。一般采用转
椅、秋千或对耳部器官的温度刺激等手段来检查前庭器官的敏感性和稳定性。
⑥当然,前庭功能好只是成为航天员的众多条件之一,只有那些身体、心理、知识、技
能各个方面均能通过考验的佼佼者,才能有幸成为遨游太空的英雄。
8.第②段先说明前庭的________,再说明前庭的________,这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分)
9.为什么说航天运动病“是一个难以攻克的大问题”?(6 分)
10.阅读下面介绍“离心机训练”的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判断该训练是否针对航
天运动病而设置,为什么?(6 分)
【链接材料】
离心机训练是航天员所有训练中最痛苦的。目前,用于“神七”航天员训练的中国航天
员中心的离心机是亚洲规模最大的载人离心机。当离心机按照一定的速度旋转起来时,可以
模拟出载人航天器上升和返回时的持续超重状态。1 个 G 是地面标准重力环境。人的身体结
构和各系统的调节功能对此已经相当适应,正常人在离心机上达到 3 个 G 的负荷时就难以忍
受,而航天员平时训练则要求过载达到人体自重的 8 至 9 倍,持续时间为 40 至 50 秒。
(二)阅读《交换苹果与交流思想》,完成 11~14 题。(共 19 分)
交换苹果与交流思想
罗立志
①英国大文豪肖伯纳说过一段寓意深刻的话: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
换后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拿出来交换,那么我们每
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
②肖伯纳的意思很明白,就是提倡人们在交朋友时,不仅要着眼于物质上的交往——交
换苹果,更要着眼于交流思想。这话很值得我们体味。
③朋友之间交往,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种交往或见诸精神,或见诸物质。我们在平时
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也正是通过人与人之间在精神和物质两方面互相关心、互相爱护、
互相帮助,建立和发展了真诚纯洁的友谊。
④古人说:“朋友有通财之谊。”当朋友在物质生活上发生困难的时候,主动支援、慷
慨解囊,这无疑是应该的。但如果像肖伯纳说的那样,彼此交往的多是“苹果”,少有思想,
甚至只讲“苹果”,不讲思想,恐怕就值得研究了。因为这种“苹果”朋友,不仅是庸俗的,
而且是不牢靠的、有害的。
⑤明朝文学家冯梦龙写过一首《结交行》诗,曾极言酒肉朋友之害。诗云:“古人结交
惟结心,今人结交惟结面。结心可以同生死,结面哪堪共贫贱?九衢(衢,音 qú,“大路”
的意思)鞍马回纷纭,追攀送谒(谒,音 yè,“进见”的意思)无昏晨。座中慷慨出妻子,
酒边拜舞犹弟兄。一关微利已交恶,况复大难肯相亲?”你看,那班公子哥在酒席宴上,称
兄道弟,呼朋唤友,一副慷慨的样子。然而由于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和理想目标,稍有利害
冲突,便互相交恶,翻脸不认人,更不用说同生死、共患难了。
⑥正是有感于那种世态,古代一些有识之士极力反对以利交友或以物交友的陋习,而提
倡志同道合者为友。《庄子·山木》篇中就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
以亲,小人甘以绝。”(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清水一样淡,小人之间的交往像酒浆一样甘美。
君子之间由于“淡”而更加亲密,小人之间由于“甘”而恩断情绝。)春秋时代的著作《国语》
中也说:“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后汉书·刘陶传》则盛赞刘陶这个人,“所与交友,
必也同志。”宋朝大文学家欧阳修也批判了“同利为朋”的现象,主张“同道为朋”。
⑦现今网络信息、物质生活发达,交朋友似乎越来越方便,但要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并
不比古人容易。有了志同道合这样的思想基础,我们的友谊就不会停留在“苹果”的彼此交
换上,而必然是在思想、生活、学习诸方面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这样的友谊,才能成为激
励我们前进的动力,这样的朋友,才会如陈酿的美酒,历久弥香。
(有删改)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 分)
12.作者在第④段引用古语“朋友有通财之谊”,这与他的交友主张是否矛盾,为什么?(6
分)
13.请简要分析④~⑥段的论证过程。(6 分)
14.你对中学生交友持什么看法?请用一句话概括出来。(3 分)
三、作文(40 分)
请你以“我和书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在 600 字以上。
西城区九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学习检测
(满分 100 分,时间 120 分钟)
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18 分)
1.下列各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
A.陈书记语众心长地对大明说到:“很多时候,阻碍我们飞翔的力量,是来自我们内心
的贪欲。想要遨翔蓝天,就要自觉抑治自己的贪欲。”
B.庆功会上,几杯酒下肚后,他感到一股热气从胃里冒出,直冲头顶;然后逐渐发散到
四肢,身体随之发烫,慷概豪迈之情犹然而生。
C.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想要在有限的生命里获取丰硕的成果,就要负出努力;想不
劳而获,坐想其成,那只能虚渡光阴。
D.一个有抱负的人,必将会成大气;一个懂得运筹帷幄的人,或许会雄霸一方;一个充
满自信的人,往往能从容地面对各种困境。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陕西剪纸粗犷朴实,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
B.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大名鼎鼎,各种流派不胜枚举....。
C.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新鲜活泼、姹紫嫣红....的素材,我们应该能够写出好文章。
D.节日的东大街,张灯结彩,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3.按要求填表。(12 分,每空各 1 分)
序号 故事情节 出自哪一部作品 作者 简要写出书中另一个
情节(总共不超过 20 字)
1 三顾茅庐
2 黛玉葬花
3 武松打虎
4 大闹天空
二、阅读理解(共 42 分)
(一)阅读《清塘荷韵》,完成 4~7 题。(共 24 分)
①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
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
②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
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
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中国旧的诗文中,描写荷花的简直是太多太多了。周敦颐的《爱
莲说》读书人不知道的恐怕是少有的。他那一句有名的“香远益清”是脍炙人口的。几乎可
以说,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的。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每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
是一块心痛。
③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
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
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长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
心,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由命了。
④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
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
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
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
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人力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
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⑤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
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
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我总嫌这有点太少,总希望多长出几片
来。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有校外的农民来捞水草,我总请求
他们手下留情,不要碰断叶片。但是经过了漫漫的长夏,凄清的秋天又降临人间,池塘里浮
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
心的一年。
⑥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
时候,在去年飘浮的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
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行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
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扩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
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
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
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
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⑦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
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
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
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
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
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
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的这个局面。
⑧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
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它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它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
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
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睥睨:pìnì,眼睛斜
着看,表示傲视或厌恶。)一切。幼时读旧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其诗句之
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去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
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
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
⑨今年夏天,天气异常闷热,而荷花则开得特欢。绿盖擎天,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小
的池塘塞得满而又满,几乎连水面都看不到了。一个喜爱荷花的邻居,天天兴致勃勃地数荷
花的朵数。今天告诉我,有四五百朵;明天又告诉我,有六七百朵。但是,我虽然知道他为
人细致,却不相信他真能数出确实的朵数。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旮旮旯旯,不知还隐藏
着多少,都是在岸边难以看到的。
⑩我为我的“季荷”祝福。
(季羡林《清塘荷韵》,有删改)
4.根据语境,将下面的两首诗中的诗句分别填入文中横线上。(4 分)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5.第②段说“几乎可以说,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的”,请从下文中找出这样说的依据。(6
分)
6.第④段和第⑨段画线的句子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8 分,各 4 分)
(1)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2)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旮旮旯旯,不知还隐藏着多少,都是在岸边难以看到的。
7.读了这篇写“荷”的散文,你对文章的主旨有怎样的心得?请结合原文写出你的感受。(100
字以内)(6 分)
(二)阅读《时间的价值》,完成 8~11 题。(共 18 分)
时间的价值
[埃及]艾敏
①时间的价值正如金钱的价值,二者的价值在于很好地使用它们。死到临头才会舍得花
钱的吝啬鬼,实际上是个穷光蛋,他的钱就好像是一堆伪钞。同样的,谁要是不把时间用在
增加自己和他人的幸福上,他的岁月年华也是虚假的。
②我们生活在有限的时间内,昼夜相寻,运行有序,各不相犯。生命被划分为各有其名
称的阶段: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每一阶段都有不适于其他阶段的特殊工作,就像耕种
庄稼,如果误了节令,便不能在别的时令播种。
③因此,时间是有限的,不能将其缩短或加长。时间的价值在于很好地使用它。我们应
当爱惜时间,很好地利用它。
④从时间获益和爱惜时间的办法只有一个,这就是你在生活中要有一个目标,符合道德
要求的目标,而且要把你的时间用在为达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奋斗中。
⑤首先,人不能没有一个奋斗目标。那个随便抄起一本书便无目的地去读的人,是多么
浪费时间啊!那个没有固定目标,从这条街逛到那条街,从这家店铺逛到那家店铺的人,是
多么劳累啊!确定目标可以使时间充裕很多,容易让人在生活中步入正途。这个人在遇到什
么问题时,他知道如何选择有助于他的目标的东西,避开不符合他的目标的事物。人们发现,
做事最多的人是时间最宽裕的人。这是因为他们把工作的方向定于达到既定目标上,而不将
时间消耗在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上。他们不让自己成为环境手中随便摆弄的一个球。恰恰相
反,他们要创造环境,根据自己的生活目标,去支配环境。
⑥其次,加剧时间浪费的另一个因素是,一个人虽然有某个确定的目标,但他不忠于这
个目标。不努力去达到这个目标,不去做符合这个目标的工作。
⑦没有目标和对目标不忠,这是两个偷盗时间并把时间的功效抛掉的窃贼。
⑧爱惜时间并不是要我们连续不断的工作,不留一点休息时间,而是要我们好好利用休
息和空闲时间,以更胜任工作。假如我们把空闲时间用于怠惰、无聊之事,那我们就不会从
中获益,也无助于我们的工作。
⑨如果我们把空闲时间用于有益的游戏、活动和体育锻炼上,那必定会有益于我们的工
作,必定会让我们得到能够用来为我们目标服务的力量,这就需要合理的安排和利用。
8.文章开始用金钱的价值与时间的价值作类比,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4 分)
9.(1)文章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该怎样理解?(3 分)
(2)文章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3 分)
10.若不能有效使用时间会产生哪些不良后果?根据文章内容加以概括(至少答出两点)。(4
分)
11.从段落内容的联系上看,这篇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4 分)
三、作文(40 分)
朱自清看着父亲的背影,不禁潸然泪下;我们每每看见父母头上的白发、额上的皱纹,
也不禁会有所触动。还有没有曾经使你有所触动、有所感悟的事物?
要求:
(1)请从“亲情”这个角度出发,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字数在 600 字以上,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西城区九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学习检测
(满分 100 分,时间 120 分钟)
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共 36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忿恚.(huì) 怫然(fú) 陇亩(lónɡ) 咨诹(zōu)
B.休祲.(jìn) 猖蹶(jué) 卑鄙(bì) 鸿鹄(hú)
C.箪.食(dān) 缟素(ɡǎo) 辍耕(chuò) 舴艋(zhà)
D.色挠.(náo) 丛祠(cí) 崩殂(cú) 霹雳(pī)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辍.耕之垄上:停止 时人莫之许.也:答应
B.躬.耕陇亩:亲自 抑.亦人谋:而且
C.引喻失义.:正义 苟.富贵:如果
D.楚人怜.之:可怜 斟酌损益.:好处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 分)
A.发闾左適戍渔阳
B.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C.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D.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4.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②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①若.为佣耕 ②若.士必怒
C.①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②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D.①安陵君其.许寡人 ②卜者知其.指意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用法与意义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3 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B.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6.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3 分)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卒皆夜惊恐。
C.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D.此三人者,皆布衣之士也。
7.用课文原文填空。(9 分,每空 1 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左牵黄,右擎苍。
(3)________________,欲语泪先流。
(4)《陈涉世家》中表现陈胜青年时代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出师表》中揭示先汉兴隆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诸葛亮鞠躬尽瘁地辅佐刘备父子,得到了人们极高的赞誉。这可借用辛弃疾《破阵子·为
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唐雎不辱使命》记叙了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敢
于斗争的精神。
B.《陈涉世家》的作者是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
体通史——《史记》。
C.《隆中对》展现了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已知天下三分”的雄才大略。
D.《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中“广开言路”是最核心的一条。
9.在括号中填出与对联内容有关的作家。(3 分)
(1)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
(2)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
10.“大观园试才题对联,荣国府归省庆元宵”、“战官渡本初败绩,却乌巢孟德烧粮”和
“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心归水泊”三对,分别出自长篇章回小说《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3 分)
二、阅读理解(共 24 分)
(一)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完成 11~15 题。(共 14 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
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
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
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
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
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
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
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
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
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
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11.解释加点词语。(4 分)
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②扶苏以数.谏故:
③从.民欲也: ④忿恚.尉:
1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度.已失期 度量
B.尉果笞.广 用鞭、杖或竹板打
C.置人所罾.鱼腹中 买
D.敬受命.. 听从(你的)命令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4 分)
①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4.陈胜、吴广为什么要鱼腹藏书、篝火孤鸣?对这种做法你是如何评价的?(2 分)
15.导致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这两者之间有
什么联系?(2 分)
(二)阅读《隆中对》选段,完成 16~19 题。(共 10 分)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
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
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
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
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
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
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
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
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
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
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1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度.德量力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 分)
(1)挟天子而令诸侯
(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18.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曹操比.于袁绍 比.至陈
B.欲信.大义于天下 愿陛下亲之信.之
C.贤能为之用. 士卒多为用.者
D.豪杰并起. 广起.,夺而杀尉
19.结合选段内容,说说诸葛亮认为应该占有荆、益二州的理由是什么。(2 分)
三、作文(40 分)
千里马若不长鸣,就不会引起伯乐的注意,可能要一辈子等同于常马。雄鹰若不展翅高
飞,就不会引起猎人的瞩目,可能要一世被当做雉类。
这段话对你有什么启发?引发你怎样的联想?请依据材料确定中心,写一篇文章。可以
记叙经历,也可以抒发感情,发表见解。题目自拟,不少于 600 字。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1.沁园春·雪
1.①mǎnɡ ②fèn ③ráo ④sāo ⑤hán ⑥diāo ⑦shǔ
2.驰 象 装 娇 竞 采 骄 3.①夸张 ②对偶
4.①无边无际 ②等到 ③鞠躬,倾倒 ④差、失 ⑤都 ⑥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5.略
6.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7.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8.望 登高远眺 9.惜 惋惜
10.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
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11.这首词,上阕写北国雪景,下阕转入抒情、议论。写景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
情是写景的深化。 12.逊
13.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2.雨说
1.pǔ xī ɡù kū zōnɡ zhì yīn lǚ jù suō ɡāo sǒnɡ qiǎnɡ bǎo chì
2.①喑哑 ②留滞 ③襁褓 ④洗礼 ⑤喧嚷 ⑥蓑衣
3.拟人 台湾 郑愁予
4.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
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
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
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
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5.田圃、牧场、鱼塘、小溪;在严寒和干旱中,田圃冷冻了,种子被禁锢;牧场枯黄了,牛
羊无法放牧;鱼塘水浅了,鱼儿不能自由游动;听不见小溪潺潺的流水声。春回大地后,
田圃润如油膏,种子会发芽;牧场的草复苏了,牛羊又可在这里放牧;鱼塘的水暖了、深
了,鱼儿自由自在了;小溪重新欢唱了。
6.前一诗节描写了春雨到来之前失去生机与活力的大地;后一诗节描绘了春雨到来以后大地
的勃勃生机。
7.雨是一位鼓励孩子们自由欢笑、勇敢生活的爱的使者的形象。作者运用拟人表现手法来写
雨。
8.略 9.沉闷
10.银灰、灰白、绿翳翳、苍黄、绿油油、桔红、灰黄、深绿
11.癞蛤蟆 它扑通扑通地跳着,从草窠里,跳到泥里,溅出深绿的水花
12.云,像光亮洁净的白布,连缀成一条硕长的腰带,围在了山的半腰上。
3.*星星变奏曲
1.①凝 ②遥 ③蜜 ④莲 ⑤寞 ⑥覆 ⑦僵 ⑧疲 ⑨烁 ⑩颤
2.①漂漂亮亮 ②红红火火 ③星星点点 ④高高大大 ⑤白白胖胖
3.朦胧 江河
4.“星星”象征光明,即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
5.星星的颤抖,是人心灵的颤抖,因生活的压抑和束缚而得不到自由,使人心得不到温暖。
“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用暗喻的修辞方法,表明“苦难的诗”所受到的束缚,这
种不自由带来的就是心灵的寒冷孤寂。
6.“瘦小的星”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也
被“一颗又一颗”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无情。
7.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
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
8.诗中主要描写了披着夕阳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小潭等。这些景物寄托了诗人
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
9.①“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人,湿润可人、
艳丽娇媚的新娘。②将清澈的潭水比作“天上虹”,在揉碎的浮藻间竟变成“彩虹的梦”。
使清澈的潭水更具诗情画意,更让人迷恋。
10.不想惊动别人,更不想惊动这里的美景,表现了诗人的忧愁。
4.*外国诗两首
1.①lí ②shì ③qī ④cónɡ ⑤rónɡ ⑥幽 ⑦莺 ⑧芒 ⑨寂 ⑩浸
2.略 3.①英 济慈 ②俄罗斯 叶赛宁 4.静谧 美丽
5.听觉 视觉 6.大河、小溪、原野上的青草。
7.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8.C
9.不设统一答案。从某一角度结合内容加以分析,言之成理即可。例,用比喻手法,表现诗
人对美好生命的歌颂和追求。或从遣词造句的角度,抓住关键的富有表现力的词句进行分
析亦可。
第二单元
5.敬业与乐业
1.wù pōu lüè yǔlǚ tiáo pián ɡuō
2.迟疑 羡慕 教诲 秘诀 3.D
4.梁启超任公饮冰室主人维新戊戌变法 《饮冰室合集》
5.论语例: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②温故而知新;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略 7.要乐业。
8.“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9.略。(个人的或他人的事例均可)
10.文章开篇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了中心论点);独立成段是为了强
调、突出这一中心论点。
11.主要论证了什么是骨气(或论证了骨气的含义)。
12.(1)举例论证 侧重阐述了“富贵不能淫”这一观点。
(2)为国家、为民族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大无畏精神。
13.本文阐述的中心论点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事例(略)
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1.柩 诅 蕴涵 邃 蔑 曙 郁 耀 2.D
3.(1)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2)教条:宗教上的信条,只要求信徒信从,不容许批判怀疑。
(3)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
4.法 浪漫主义 悲惨世界 巴黎圣母院
5.B 6.参考答案:振作谦虚理智坚强
7.演讲一开始,雨果就用“巨星陨落”来比喻伏尔泰的溘然长逝,高度评价伏尔泰在人类历
史上的非凡地位。
8.比喻。例: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晖。
9.高度评价伏尔泰在人类历史上的非凡地位(或做出的世纪性的贡献)。
10.培育良知,教化人类。
11.两方面:谦恭的为人和完美无缺的作品。
12.比喻。作者的意思是说莫泊桑的作品是正派的、纯朴的、明晰的文学作品,是我们主要
的精神食粮。
13.意思是莫泊桑这位短篇小说大师的作品短小精悍,是“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是流
传千古的不朽之作。
7.傅雷家书两则
1.ruì záo yè yú kuò lěi 2. C
3.(1)重蹈覆辙 (2)涕泗横流 (3)自知之明 (4)气吞斗牛
4.(1)所以 因果关系仿写(略)
(2)要是假设关系仿写(略)
(3)不仅递进关系仿写(略)
5.翻译 文艺评论 高老头 欧也妮·葛朗台 约翰·克利斯朵夫
6.第一问:针对傅聪遭遇挫折、精神消沉的情形写的。第二问:劝慰儿子如何面对感情创伤,
学会泰然处之。
7.①告诉儿子不必担心父母因为知道了孩子的精神消沉而烦恼不安;
②告诉儿子向父母诉苦是情理中的事;
③告诉儿子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只有庸碌的人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沉浮。
8.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 9.B
10.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11.孩子躲避那只盘子 孩子争抢那只盘子
12.那个办法既可以平息孩子对那只盘子的抱怨,又可让使用那只有缺陷盘子的人得到感情
上的补偿,促使孩子争用那只盘子。
13.反映了人物得意洋洋、兴高采烈的心理。
14.意味着大家失去了表达爱意的媒介和机会。
8.*致女儿的信
1.tǎn tè chà sù póu suì lún
2.衍 伫 嬉 遏 稚 授 惑 勃
3.(1)忐忑:心神不定。
(2)无与伦比:没有可与它同类相比的。形容好到极点。
(3)化为乌有:变得什么都没有。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
4.A 5.③④②⑥⑤① 6.略
7.她在作者面前打开了童话、祖国语言和人类美德的世界;善于用童话解释极其复杂的难题。
8.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
9.上帝第二次来到人间看到了他所不理解的爱情的“忠诚”,他恼怒于人类的自我创造。
10.爱情的力量征服了上帝,他在“伫立凝视”中终于意识到人与其他生物的不同,意识到
人必须主宰自己的精神和幸福。他最后的离去,就是对人性力量的认可和屈服。于是人
“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11.字面上是指女儿拉着母亲的手,深层含义是女儿在母亲的爱和引导下成长。(答“母女相
依相爱,永不离弃”亦可)
12.①很小时拉(攥)着母亲的食指;②稍大时用胳膊勾住母亲的小臂;③十三四岁还把母
亲的手攥在自己的手心。作用:写出了女儿在母亲的牵手中长大了但依然爱恋信任母亲。
13.①爱女儿,扶助女儿是母亲的天职;而女儿对母亲的信任和依赖(或说“爱恋”)永远
不变。②孩子(女儿)对母亲无比的信任。
14.“可是妈妈老了之后,你还能这样紧紧牵住妈妈的手吗,我的孩子?”或“到那时候,
你会牵我的这只手吗,我的孩子,我的女儿?”两句中任意一句均可。
第三单元
9.故乡
1.chá shé bǐ xínɡ zài dài bó chán
2.略 3.D 4.A
5.愕然:吃惊的样子。 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6.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D.动作描写
7.D 8.桑梓 故国 乡关
9.见面问候 送干青豆 回答询问 挑选东西
10.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或:中年闰土与“我”的记
忆中的印象差异极大)
11.第一问答案要点:①双方的称呼变了:以前互称“迅哥儿”、“闰土哥”;现在闰土叫
我“老爷”;②闰土的外貌变了:以前是“紫色的圆脸”,现在变得“灰黄”,“而且
加了很深的皱纹”;手由“红活圆实”变成“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③
双方关系变了:“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可见从前是亲密的,现在
是隔膜的。(“闰土性格的变化”从选段中看没有依据,所以不提)
第二问答案: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12.答案示例:“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
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
去卖,又只能烂掉……”表现了闰土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可见其在生活的重压下
性格变得迟钝麻木。(提示:也可以扣住关键词语来分析)
13.D 14.老人与我谈论树叶的故事 直面人生,乐观向上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15.A
16.矍铄:形容老年人有精神的样子。冒昧:(言行)不顾地位、能力、场合是否适宜(多作
谦辞)。
17.树叶的千孔百疮与老人一生的坎坷不幸,树叶的享尽天年与老人精神的矍铄、爽朗何其
相似,既是以物喻人,又为后面写人作铺垫。
18.bd,ace
10.*孤独之旅
1.A 2.C
3.A.比喻、夸张 B.拟人 C.夸张 D.比喻
4. 。 , : ? ? 。 5.略
6.(1)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此处是说暴风雨异常狂暴。
(2)没头没脑:形容弄不清方向,失去了辨别能力。此处是说鸭子不辨方向地乱跑。
7.暴风雨给了杜小康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在和暴风雨的搏斗中,杜小康表现出了成人般
的勇气和坚强。
8.烘托了杜小康找到鸭群的兴奋和感觉自己长大后的欣慰。
9.这个细节既照应了上文杜小康风雨寻鸭中“芦苇花儿戳破了他的脚”,同时也刻画了杜小
康的坚强、成长和收获,表明成长需要付出血的代价。
10.这表面上是写鸭子,实际上是写杜小康,暗示了他“长大了”。另外,写鸭子“下蛋了”,
实际上写主人的辛苦得到了回报,有了收获,更写出了杜小康在经历了风雨以后成长起
来了。
11.我的叔叔于勒
1.D 2.A.拮据 B.十拿九稳 C.狼狈不堪 D.与日俱增
3.B D 4.最后一处改为?”
5.法 基泊桑 羊脂球 若瑟夫 于勒
6.要点:①于勒行为不正、糟蹋钱(或:挥霍家产)的事情;②于勒发了财的事情。
7.故事情节:指派妻子看于勒 向船长打听于勒 相应心理:不安(紧张)、忐忑、慌
张(惊慌)
8.相同点:虚荣、势利、自私;不同点:菲利普——懦弱、虚伪;克拉丽丝——精细、泼辣、
刻薄(冷酷)。
9.菲利普夫妇会远远地躲开于勒。
10.第一个班主任无视“我”的内心感受,这种不尊重人的做法让“我”过分注意到了自己
的不足,开始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白老师给“我”营造了一个和谐自由的环境,让“我”
走出了自我的狭小天地,找到了一个真实自信的自我。
11.“自习课上的造句练习,我做得好,白老师用我的练习册作为范本讲造句”和“通过语
文测试奖励我,把我的座位调到第一排”两件事。
12.“漫长”是因为“我”等待着白老师的反应,内心非常紧张,所以感觉时间过得很慢;
“短暂”是因为白老师翻阅之后很快就有了“轻柔”的笑声,“我”的心里放松了,所
以又感觉到时间过得很快。
13.感觉到了快乐、幸福和激动。如:“这天夜里,我把没做的题全部认认真真地补上了,
通宵未眠。”“我没有说话,眼泪竟大滴大滴落下来。”“一向对考试毫不在意的我,……
最起码也要考得比以前好点儿啊。”“我的热泪汹涌而出。”
14.说理能明了大意即可。如:座位是固定不变的,但人是可以进行选择的。只要你对自己
有信心,即使起点再低,你也不会永远坐在最后一排。
15.自我封闭、消沉、自暴自弃——自我反省——自信、欣喜、感动。说明每个人,哪怕是
一个小孩子,都是需要关注和尊重的。
12.*心声
1.huǎnɡ yǎ zān chī jiā tuò rú lánɡ sā dū yē quán
2.略 3.抽噎:抽搭,一吸一顿地哭泣。 发窘:为难。
4.但是 不是 而是 5.C
6.李京京朗读课文的要求没有得到实现,继而纠正同学的朗读,又遭到嘲笑,但他没有灰心,
在关键时刻依然举手,表明他是一个很执着的孩子。
7.程老师年轻好强,工作认真,爱荣誉,但在上公开课时搞“表演”,而且只重视优秀学生,
忽视一般的学生,欠公平,不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应该予以否定,但是她在公开课上勇
于改正错误,应该给予肯定。
8.表现京京想举手朗读课文,但是又担心老师不点他、同学们嘲笑他的矛盾心理。
9.示例:怎么就只有一个李京京举手呢?他的声音那么沙哑,成绩又不好,肯定是读不好的,
但是时间不允许再拖了,就凑合着吧。
10.示例:老师,我们都是您的学生,请您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让我们每一个学生都能在
您爱心的培育下茁壮成长。
第四单元
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1.①恭 ②易 ③jí ④dì ⑤mó ⑥qiè ⑦zàn ⑧事
2.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恒:恒心。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
样子。不言而喻:不用说就明白。喻:明白。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
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雕刻。
3.(1)朽木不折金石可镂 (2)不成器不知道
4.《三国演义》 元末明初罗贯中; 《儒林外史》 清代吴敬梓; 《聊斋志异》 清
代蒲松龄; 《西游记》 明代吴承恩; 《红楼梦》 清代曹雪芹
5.例:只有一望无际的森林,才能创造出大地的翠绿与娇美;而孤独的树木,只好任狂风摧
残
6.知识、运用知识,持之以恒地尝试
7.第一个“此”指:有人认为知识是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第二个“此”指:创造性的思
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8.事例一:约翰·古登贝尔经过尝试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事例二:罗兰·布歇内尔进行试验
发明了乒乓球电子游戏。作者目的是证明“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这个观点。
9.略。(应扣住“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这个观点来举例。)
10.示例:朱自清不吃美国救济粮。
11.通过正反对比使论证更加周密,更加深刻。
12.个人的荣辱与国家民族的荣辱是息息相关的;“荣”与“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
化。
13.“知荣辱”是“做人”的标准或对“做人”起决定性作用。
14.*应有格物致和精神
1.D “清”应解释为“不切实际”。
2.C 3.A 4.C
5.礼记 大学 礼记 大学 中庸
6.要探察竹子的性质,就要进行实地的栽种、研究和观察(科学实验)。证明了“实验的过
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这一观点。
7.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
8.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9.传统教育的弊端,学生动手能力差,做研究时没主张,没主意。
10.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
部分。
11.略。 12.C 13.D 14.A、B
15.(1)有一双敏锐的眼睛。(2)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3)有敢于坚持探求真理的勇气。
16.解决了疑难,找到了答案。
15.*短文两篇
1.A 2.益,蜡,炼,阔,滥,辑,甚,辩,诀
3.《红与黑》 司汤达法国; 《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英国;
《复活》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 《老人与海》 海明威美国
4.英 培根
5.(1)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2)下笔如有神
(3)文采藻饰太盛则矫 (4)善读之可以医愚
6.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
7.甲:可以开阔视野,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乙:会占用大量时间,影响我们的学
习。丙:适当地、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这样做并不会影响学习,相反还能够扩大我们
的知识面。(言之成理即可)
8.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或: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
9.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或:读书能够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第
②句先提出观点,然后用人身体上的病痛可以通过运动来消除来设喻进行论证,再列举三
个通过读不同的书可以医治不同的精神缺陷的例子,充分地证明了论点。第⑤句最后强调
论点。 10.略。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A 2.反映,清静,必需,渡过
3.①假使这也算一种“信”, ‖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
假设 转折
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②有一些人怀念他们的过去, ‖但是过去的东西永远不会再来了,|因此他们感到
转折 因果
将来的渺茫,‖从不把希望寄托在将来。
因果
4.D 5.C 6.B 7.D 8.B
9.诚信是人类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
10.第③段:诚实守信,能得到帮助,获得成功。(诚信在创业阶段是宝贵的资源。)
第④段:诚实守信,能维护声誉,不断发展。(诚信在守业阶段更重要。)
11.第⑤段列举不讲诚信的事例;第⑥段对不讲诚信的事例进行议论,指出:不讲诚信既害
人又害己。
12.只要结合现实生活、从怎样做才能“拥有诚信”的层面谈观点并适当分析即可。(观点示
例:①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以诚信为荣、以欺骗为耻。②应该对青少年进行“以诚
为本,以信取人”的诚信教育。③倡导“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④要严厉
打击不讲诚信的经商行为。)
第五单元
17.智取生辰纲
1.B
2.川 截 尤 假 厉 厉 心 生 呕 省 艰 当 滥 成 及 其 采
3.B 4.C 5.B 6.智取生辰纲 7.粗暴蛮横
8.要点:①利用酷热难耐的天气设计,诱杨志等人喝下药的白酒;②为了麻痹杨志,过程巧
妙,往白酒里下药。(或答成:试喝、取药、下药、再喝受阻)
9.B
10.作者先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行人的慌乱反应来突出牛二的可怕,然后用正面描写的手
法突出牛二形貌的丑陋。
11.(1)“撞”写出了牛二醉醺醺的泼皮相。(2)“扯”写出了牛二的蛮横无理。
12.(1)句中牛二的“抢”写出了他的霸道;(2)句中杨志的“抢”写出了他动作的敏捷。
13.写出了杨志杀牛二的正义性和众人对牛二的痛恨。
14.敢作敢当。 15.杨志卖刀,怒杀牛二。
18.*杨修之死
1.páo chénɡ qì lèi zèn bǐnɡ huī
2.句①中主语“中国人民”与宾语“国家”不相搭配;句②也是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前半
句没问题,后半句“成为北方一大强国”的主语是承前省略,应该是“晋文公”,这与宾
语“强国”显然不搭配;句③的后半部分“请勿用左手启动家电,以防万无一失”不合逻
辑,“防”的应该是“万一”;句④的问题有两处,“一张桌子的半径两端”不合逻辑,
“不偏不倚”是指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不能修饰“面对着面”。
改为①中国是赞同成立联合国的首批国家之一。②晋文公当上了晋国国君后,发展生
产,整顿政治,训练军队,使晋国成为北方一大强国。③因此,为了您的人身安全,请勿
用左手启动家电,以防万一。④他们坐在一张桌子的两端,面对着面。
3.C 4.①负荆请罪 ②一言不发 ③多愁善感 ④一见钟情
5.①改建花园大门 ②分食塞北酥饼 ③揭穿“梦中杀人”真相 插叙
6.既是由于杨修恃才放旷,终于招致杀身之祸,也是由于曹操嫉妒他的才能,为消除隐患,
故借违反军纪之名处死杨修,还由于杨修已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人的斗争之中,他必
将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
7.虚伪残忍,老谋深算。
19.范进中举
1.A 2.(1)腆;(2)踱;(3)轩敞;送;请教;(4)攥;舒;缩;揣
3.A 4.③①④⑤ 5.略 6.③①⑤④⑦②⑥
7.范进中举,高兴过度,以至癫疯。
8.①“老太太慌了,……过来”;昏厥得怕人②“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他疯的丑
态③“众人拉他不住”;他疯的程度。
9.D 10.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11.反映了科举制度选拔上的官吏们的奢华生活,他们有权有势,互相勾结,作威作福,有
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这就诱使读书人一心追求功名利禄。
12.粗俗、势利、嫌贫爱富、趋炎附势、见风使舵。 13.B
14.“挨”如果换成“走”不好。因为“挨”写出了周进既想进去而又怕不让进去的胆怯心
理。若换成“走”就不能形象地表现这一点。
15.反映了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和官吏的腐败。
16.因为周进看见了摆得齐齐整整的两块号板,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自己一生苦读却
连半个秀才也不曾做过,梦寐以求的东西就在眼前,怎能不引起他阵阵心酸,所以他急
火攻心,摔倒在地。
17.写众人的反应是从侧面描写周进,突出他不省人事的可怕状态。
18.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得众
人心里都凄惨起来。……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
19.后半部分写周进中第后的喜出望外。贡院大哭详写,中第后喜出望外略写。
20.*香菱学诗
1.nì zè chuǎi zhōu hénɡ sào chà záo zhènɡ wū
2.(1)常借指事物的关键。(2)意为山川灵秀,人物杰出。(3)形容忧愁失眠的样子。
3.B 句中的成语“容光焕发”意思是“脸上的光彩四射”。这个成语适用于“人”这个范
围,而“企业”是一个部门,所以使用不当。
4.(1)《红楼梦》 《石头记》 一百二十 曹雪芹 高鹗 清代
(2)贾宝玉 林黛玉 贾王史薛
(3)黛玉葬花薛宝钗出闺成大礼宝玉挨打
5.(1)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王维 (2)重帘不卷留香久《戏作长句之二》陆游
(3)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陶渊明(4)墟里上孤烟《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5)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王维
6.①“来往的人都诧异。” ②“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瞧他。” ③宝钗笑道:“这个
人定要疯了!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没一顿饭的功夫天就亮了。我听见他起
来了,忙忙碌碌梳了头就找颦儿去。一回来了,呆了一日,作了一首又不好,这会子自然
另作呢。”香菱执着、努力、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性格特征。
7.香菱的“苦读”,黛玉的指导,还有大观园优越的环境。
第六单元
21.陈涉世家
1.jiē hú fèn huì yōnɡ lǘhánɡ jiàn chī shuò wú fú zhǎnɡ
2.辍怅 卜 烹苟祠篝袒稷罾被刑
3.司马迁 西汉 史学家 文学家 纪传 本纪 世家 列传 表 书 《史记》
4.(1)“適”通“谪” (2)“唱”通“倡” (3)“以”通“已” (4)“被”
通“披”
5.B 其他几个句子都是判断句式。
6.①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
②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凌云壮志啊!
③如今逃跑(抓了回来)也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反正都是死,倒不如为国家而死,这
样好吧?
④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7.例:①亡羊补牢 ②家破人亡 ③亡命之徒
8.提示:钱能买到钟表,不能买到时间;钱能买到礼物,不能买到友谊。
9.A 10.C 11.D 12.C 13.B
14.(1)等到 (2)有的(有的人) 15.B
16.(1)陈胜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2)陈胜的许多老朋友都主
动离开了他,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亲近他的人了。
17.(甲)陈胜率众起义,深得民心,建立了政权。(乙)陈胜起义建立政权后丧失民心,丢
失了政权。
18.(1)顺从民意,深得民心;违背民意,丧失民心。(2)答题不要求面面俱到,能从某个
角度言之成理即可。如: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以人为本、人不要忘本、
要讲诚信、做人要懂得珍惜感情等均可。
22.唐雎不辱使命
1.jū fú fú xiǎn ɡuī qiānɡ jìn ɡǎo náo yù
2.(1)B (2)A (3)A (4)C (5)B (6)B
3.(1)置意 (2)扩充 (3)轻视 (4)即使
(5)仅仅 (6)盛怒的样子 (7)不祥 (8)明白
4.C 5.(1)通“措”,置。 (2)道歉 6.B
7.(1)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
(2)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8.蔺相如完璧归赵(或烛之武退秦师;晏子使楚,令楚王自取其辱)等,言之有据即可。
9.(1)出使 (2)做,设置 (3)改 (4)适宜
10.齐国派遣使臣,根据使臣的不同素质派到不同君主(的国家),贤明的人就派他出使贤明
君主(的国家),无能的人就派他出使无能君主(的国家)。
11.机智幽默,善于辞令,勇敢地维护国家权益。
12.言行:“秦王怫然怒”;“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或秦王发怒(蛮
横霸道)并威胁。
13.唐雎主要靠勇敢、靠威武不屈的拼命精神;晏子主要靠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
14.热爱国家、勇敢无畏、责任感强。
23.*隆中对
1.lǒnɡ suì yì bǐnɡ duó chānɡ jué xié dài xù zhòu dān
2.(1)回答、应对 (2)承认、同意 (3)接近、趋向 (4)拜访
(5)命人退避 (6)失败 (7)挟持、控制 (8)物资
3.A 4.C 其他几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5.《三国志》 西晋 史学 陈寿 魏 蜀 吴
6.C 7.多愁善感 独善其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8.D
9.(1)争强、争胜 (2)资助、给予 (3)兴旺富裕 (4)招致、罗致
10.对曹操“不可与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劝刘备先取荆、益二州,等待
机会,然后进取中原。
24.*出师表
1.cú fěi zhāo zhì zānɡ pǐ bǐ wěi wǎnɡ zōu shù nú rǎnɡ jiù
2.D 3.D 4.B 5. C
6.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出兵(出动军队) 诸葛亮 魏 刘禅
7.A
8.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
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盖追先帝之殊遇 欲报之于陛下也。
②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9.B 10.C 11.D 12.A 13.C
14.希望您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没有取得成效,就请惩治我失职的罪
过。 15.B
16.(1)“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2)“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7.“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5.词五首
1.脉脉 擎 貂裘 酣 舴艋 麾 炙 霹雳
2.(1)温庭筠花间 (2)范仲淹 岳阳楼记
(3)苏轼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豪放 3.D
4.①斜晖脉脉水悠悠 ②长烟落日孤城闭 ③将军白发征夫泪
④酒酣胸胆尚开张 ⑤何日遣冯唐 ⑥只恐双溪舴艋舟
⑦八百里分麾下炙 ⑧弓如霹雳弦惊
5.B 6.独
7.充分体现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和内心的痛苦。 8.B
9.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
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10.A
1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典故:汉文帝时,魏尚抵御匈奴有功,后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
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12.C 13.D
西城区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学习检测
1.①qiǎnɡ ②zhì ③suō ④lǚ ⑤hán ⑥yīn ⑦pǔ ⑧sǒnɡ ⑨nínɡ ⑩fù
2.①欲 ②细 ③锢 ④娆 ⑤折 ⑥采 ⑦裹 ⑧礼 ⑨嚷 ⑩笠
3.①比喻、对偶 ②夸张 ③比喻、反复 4.C
5.青松不惧怕风雪,是在告诉我们做人要坚毅刚强。
6.略。(可以自由推荐,只要是文学名著,并能就某一方面说出推荐的理由即可。)
7.节约是一种美德。作者是从个人素质和民族素质两个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观点的。
8.说明民族素质的重要。说明在国外这样节约的事例很多。
9.略
10.①生物电的电压很低、电流很弱,②要用精密仪器才能测量到。
11.在世界一些大洋的沿岸,有一种体形较大的海鸟——军舰鸟,它有着高超的飞行技术,
能在飞鱼落水前的一刹那叼住它,从不失手。
或:军舰鸟能在飞鱼落水前的一刹那叼住它,从不失手。
12.示例:一些、都、特别、中等、极为、70%、95%……所选词语要体现“准确性;”对
词语的解释说明略。
13.段落次序应为:⑤②③④
理由是:(第①段写电在“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第⑤段写“人体”内的生物电,第②
段写“其他动物”中的生物电,第②段应排在第⑤段之后。第③段,“还有一些鱼类”
也属“其他动物”,应排在第②段之后。第④段写“植物体内”同样有电,应排在第③
段之后。(第④段和第⑥段都是介绍“植物体内”生物电的。)
或:调整后,先写“人体”内的生物电,再写“其他动物”中的生物电(其中还提到“一
些鱼类”),最后写“植物体内”生物电,顺理成章。
(答案中,第②③④⑤段,都应提及。意思对即可)
三、略
西城区九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学习检测
1.yú yè pián yǔn sù kè è sì kuò ɡuō
2.邃 睿 弥 衍 柩 骛 忐忑 凝
3.D 4.D 5.①③②⑤④⑥ 6.B 7.B
8.一些外国领导人祝贺我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9.略
10.①祝贺乔迁之喜,并提出轻点关门的请求。②完成父亲的意愿,感谢一年来“我”一家
人对他患病父亲的关照。
11.给邻居增添麻烦,心里很过意不去。
12.李先生夫妇为了更好地照顾患心脏病的父亲,甘愿住在“既潮湿又脏”的一楼,这一片
孝心使“我”感动。
13.李老先生是一个对大家多年的照顾心存感激、知恩图报的人。
14.当你在为别人行善时也在为自己储蓄幸福。(意思对即可)
15.我们要特别重视体育,要真正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
16.①身体不健全,聪明智慧不能发展最高度的效能。②体格羸弱还可以影响到性情和人生
观。③身体羸弱还会导致德行的亏缺。
17.①首先引用西方谚语来证明“身体羸弱还会导致德行的亏缺”,②接着指出了德行亏缺
表现之一就是懒,③最后分析懒的原因是由于身体的虚弱。 18.略
三、略
西城区九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学习检测
1.C 2.B 3.D 4.B 5. D 6.C 7.C 8.B
9.①借出棉帐篷(特批棉帐篷) ②阻止烧帐篷(反对烧帐篷) ③调送旧帐篷
10.①写出了地质局长的慷慨大方,为人着想(工作上支持摄制组;生活上关心摄制组;爱
护国家财产);②为后文发生的更换旧帐篷的故事做了铺垫。
11.①(“怔怔”的意思是发愣,)写出了导演没有预料到地质局长会帮他找好了一顶旧帐篷,
②更被局长的真诚与细心所感动。
12.地质局长是一位①待人真诚、②工作细心、③为国为民节约的好干部。
示例:地质局长的一番话强调了节俭为民、节俭为国的思想。目前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
家,因此,国民应该树立勤俭节约光荣、奢靡浪费可耻的观念。
13.①眩光污染 ②过杂、过乱的光线污染 ③视觉污染
14.①眩光污染对人的危害性 ②眩光污染的(多种)来源 ③眩光污染对人造成伤害的视
觉原理(原因)
15.属于“光污染”中的视觉污染。
①因为街头小广告造成的是环境的乱糟糟(杂乱无章),②而且由于其铺天盖地,给人的
视觉带来不良影响。
三、略
西城区九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学习检测
1.B A B C 2.B 3.B 4.B 5.D
6.A(B 项前后不一致,C 项句式杂糅,D 项状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
7.水滴石穿 水到渠成
8.位置机能(或:功能) 前庭器官的检查是航天员选拔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9.①发病率很高②发作没有规律
10.①不是。②离心机训练是模拟出载人航天器上升和返回时的持续超重状态,为了训练航
天员的身体对超重负荷的承受力,③而航天运动病是由于在失重状态下,人体不适应产
生的。
11.人们在交朋友时,不仅要着眼于物质上的交往(——交换苹果),更要着眼于交流思想。
12.不矛盾。①这里的“通财之谊”指的是朋友在物质生活上发生困难的时候,主动支援、
慷慨解囊,②并非只讲物质交往,不讲思想交流,所以不矛盾。
13.第④段先指出朋友间的物质交往是应该的,但仅局限于物质交往则是庸俗的、不牢靠的、
有害的;接着第⑤段引用冯梦龙的诗解释了这种酒肉朋友的危害性;最后第⑥段用有识
之士的话强调交流思想的重要。(或:用有识之士的话表明:反对以利交友或以物交友)
14.示例:中学生应该交促进自己健康成长的朋友。
三、略
西城区九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学习检测
一、积累与运用
1.B 2.D
3.《三国演义》罗贯中火烧赤壁;《红楼梦》曹雪芹宝玉挨打;《水浒传》施耐庵 三打祝家
庄;《西游记》吴承恩石猴出世。
4.第一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第二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①“我”对荷花的厚爱;②周一良先生赐名“季荷”;③邻居天天兴致勃勃地数荷花的朵
数。
6.(1)作者认为不会长出荷花,因而感到失望、无奈、灰心。(意思对即可)
(2)作者认为还有很多“难以看到”的荷花,为荷花花繁叶茂,而喜悦、兴奋、自豪。(意
思对即可)
7.“心得”示例一: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荷花顽强生命力的赞美。
示例二:努力能够换来成功。
示例三:求生存的力量大得惊人。
8.说明时间的价值在于很好地使用它,生动形象,易于理解。(或:具体形象地论述时间的
价值在于很好地利用它。)
9.(1)比喻论证 时间失去了就无法挽回。
(2)对比论证 表明确定目标的必要性。
10.没有目标,碌碌无为;对目标不忠,劳而无功;不能正确利用空闲时间,无益于工作。
(意思相近即可)
11.文章①~③段谈时间重要;④~⑦段谈如何从时间中受益;⑧~⑨段从另一角度谈爱惜
时间的正确做法。因此文章结构上有层层深入、条理清楚的特点。
三、略
西城区九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学习检测
1.D 2.B 3.C 4.A 5.B 6.B
7.(1)斜晖脉脉水悠悠
(2)老夫聊发少年狂
(3)物是人非事事休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5)亲贤臣 远小人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8.D 9.(1)李清照 (2)司马迁
10.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
11.①编次 ②屡次 ③依从 ④使……恼怒
12.A
13.①如今假使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人来
响应的。
②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14.①制造舆论,鼓动人心,树立威信,让卒相信“大楚兴,陈胜王”的必然趋势。
②利用当时普遍存在的敬奉鬼神的习惯来制造舆论。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这样做显
出了陈胜等组织起义的足智多谋。
15.①最根本的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最直接的原因是:会天大雨,道下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②在秦王朝的残暴统治下,那些边的贫苦百姓走投无路的境遇正是“天下苦秦久矣”的
具体体现。(或:“失期,法皆斩”是秦残暴统治的体现)
16.(1)衡量 (2)大概、恐怕
17.(1)(曹操)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
(2)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盛着食物、用壶装着水来迎接将军呢?
18.C
19.①荆、益二州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是用武之地;②荆、益二州的拥有者昏庸无能,不能
守。
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