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 学年上学期素养养成型评价试题(期中)
七年级(初一)语文
班级 学号 姓名 分数
一、综合学习(25 分)
1、请你将下面的文字抄写在方格内相信你能做到规范、端正、整洁。(2 分)
品味诗文优美的语言是一种艺术享受。
2、根据语境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子注音(5 分)
(1) 因为在二十四岁之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和 róu lìn ( )的波兰。
(2) 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
(3) 但是,那一股足以 qíng( )天 hàn ( )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4) 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横线上(3 分)
鸟儿将巢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
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合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潦亮到响着。
4、根据课文默写(8 分)
(1)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龟虽寿》)
(2)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3)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4)《十则》中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5) ,小桥流水人家 。
(6)子曰:“其恕乎! , 。”
5、仿照例句,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3 分)
例句: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
人生如
6、下面是六则广告语中的精品,仔细品味,你最喜欢哪一则?请谈谈理由。(4 分)
1)雀巢咖啡:味道好极了!
2)人头马 XO: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
3)菲利浦电器:让我们做的更好。
4)蓝天六必治牙膏: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
5)铁达时手表:不在乎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
6)联想电脑: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二、自主阅读(41 分)
(一)(17 分)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
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
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
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
之别院。
7、《童趣》全文选自《 》,作者是_________, 代文学家。(3 分)
8、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 分)
①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②项为之强.
③徐.喷以烟 ④果如鹤唳.云端
9、选文作者围绕“____________”写了童年的两件趣事:① ②
。(3 分)
10、作者“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3 分)
11、请写出你童年的一个“物外之趣”,描述当时的痴迷状态及感受。书写工整规范,
不超过 50 字。(4 分)
(二)(24 分)
①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②可别恼。③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④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
的眼。⑤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⑥在乡下,
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⑦他
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2、第③句展开联想,连三个比喻,其中与“织”相照应的一个比喻是
“斜”字描写了春雨下落时的 ,同时也侧面暗示了“斜织”的
原因是春风的 。(6 分)
13、“可别恼”是什么意思?在这里表达了作者的什么心情?(4 分)
14、从文中找出通出色彩变化来描绘雨中景物的句子。(3 分)
15、“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这句话用了哪种修饰方法,有何作用?
(4 分)
16、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字 ,江苏人。请写出他的其他两
部作品 《 》 《 》 。(4 分)
17.、文段中描绘的春雨的特点是 。(3 分)
三、拓展迁移(34 分)
(一)生日 (21 分)
三十岁生日,我点了五十三只蜡烛。
妻子边找酒瓶边唠叨到说:“没听说谁的生日得提前两天过,害得我啥也来不及准
备。”桌面上摆着生日蛋糕、啤酒、果仁朱果力和许多带壳的炒花生,这最后一样是我
母亲生前最喜爱的食物。
屋里的电灯灭了,烛光的火苗一齐跳起了“迪斯科”,为它们伴奏的曲子,是我指
定的一首由民歌改编的轻音乐曲《天女撒花》。我的眼睛湿润了。
母亲穿着那件深蓝色夹衣坐在藤椅中,已经病恹恹的,说话要强打起精神,只有脸上
慈爱的神色是儿子每时每刻都能从愁容中分辨出来的。她说:“明天,是你二十九岁生
日,过不过?”
我的心不禁颤抖不已。母子异地生活多年,我从来没有记住自己的生日,而它却
像神圣的钟声,定时在母亲的胸怀里撞响。
然而,我不忍心让妈妈为此劳神,她患的是晚期肝癌,千里迢迢投奔到我所在的
城市。唯一需要的是治疗和休养。我说:“妈,这次不过了吧,已经没这习惯了。”
A 母亲 的眼光 停滞在 我身上 ,良久 ,又停 滞在自 己的足 尖上,最 后她说 :
“ ”话语里分明藏有叹息和莫名的遗憾。
我们大家对她隐瞒了病情,但是她有了预感,因此,她有遗憾,我们是理解的。在
她病逝之后我才发现,母亲深感遗憾的绝不限于这点。给母亲立墓碑时,查阅她的生卒
岁月,我吃惊地看到一行字:“生于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十四日。”假如我们也想着给母亲
祝寿的话,每年母亲的生日恰好是比我的早两天!
B 我懂了,可是懂得太迟了。母亲在最后的日子里惦记着儿子的生日,又何尝不希
望儿子关切地问一句,头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为她的生日作些许表示呢!可是,儿子竟让
她带着莫大的遗憾去了……
妻子和牧牧笑咧咧地入席就座,一个为我斟酒,一个为我切蛋糕。
牧牧举起酒杯,眨眨眼睛,大声说“爸爸,庆贺你的生日!”
我百感交集,本来湿润的眼睛更无法睁开了,我将牧牧抱过来骑在膝上,和他头碰头地
说:“今天不是庆贺,是纪念。来,牧牧吹蜡烛。”
牧牧吹一支数一个数,吹到二十支就发现了问题,“怎么这么多啊呀!”
儿子和妻子都看着我,眸子里映出不同色调的烛辉。我对儿子说:“吹吧,吹完了讲个
故事给你听。”
牧牧吹完了,我当真讲了一个“故事”,告诉他别学“故事”里的那个人。他听懂
没有很难说,但垂头啜泣的妻子肯定是听懂了的。
18、文中空白处应填的最恰当的一句是( )(3 分)
A、怎能不讲究呢? B、不讲究也可以。
C、不讲究就算了。 D、不讲究就好。
19、过生日并非“我”为自己过生日,文中在第一、二段共有三次暗示,请分别找出。
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6 分)
20、文中画线的句子 A,表现了母子的什么心理?(4 分)
21、画线的句子 B,表达了“我”怎样的请感?(4 分)
22、从全文看,文章的题目“生日”包含了两方面内容,分别是:(4 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13 分)
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
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而读,暗则缚麻蒿自照,观书有会意处,
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
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释:笈:书籍。 庵:茅草小屋。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
2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 分)
(1)虽死犹存______(2)常以净衣易之______
24、翻译:(3 分)
人若不学,则何以成?__________________
25、从全文看,任末的学习有两个特点,它们是(4 分)
(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
26、你从中悟到了什么?(4 分)
四、写作(如时间允许,可附加作文,按 50 分计,前三题总分 70 分,具体附分见答案。)
在人生道路上,我们都在书写各自独特的故事,或成功、或挫折、或喜欢、或悲伤、
或不倦追求,或享受幸福,或承接关爱,或奉献爱心……请你以“我的故事”为内容,
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文章。别忘了拟一个亮丽的题目。好,请你用最漂
亮的文字,写出你最真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