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文 试 题 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共6页,有5大题,23小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考生用0.5毫米及以上的黑色签字笔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书写(4 分)
本题根据卷面的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规范、工整。
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 22 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5 分)
【颁奖词】她背起药箱,他再背起她。他心里装的全是她,而她的心里还装着整个村庄。
一条路,两个人,二十年。大山巍é( ),溪水蜿蜒,月华 jiǎo( )洁,爱正漫漫地
升起。
李小林:无论是纯粹.( )的爱情,还是无私的奉献,他们都让我们泪盈于睫。
陆小华:看了周月华的行医路,谁还好意思再说行路难。古人说,医者仁心。她这医生
小而仁心大。丈夫背.( )上的女村医,一对普通中国夫妇,合拼成了大写的人。
——摘自“感动中国 2013 年颁奖晚会”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 分)
①纯 粹.(A. cuì B. suì)
②背.(A. bèi B. bēi)上
(2)根据语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汉字。(2 分)
①大山巍é( )
②月华 jiǎo( )洁
(3)根据语境,请写出一个与文中划线处意思相近的成语。(1 分)
他们都让我们泪盈于睫。
2.根据语意,下面横线上依次填入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 。 。 。因此,白开水实在是人体最需要的天然
“饮料”。
①白开水最容易解渴,有调节体温、输送养分及清洁身体内部的功能。
②从医学角度上讲,任何饮料都不如白开水对生理健康有价值。
③而且,白开水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对于促进细胞新陈代谢、能量转换、血液循环和维
持电解质平衡,都大有益处。
④白开水不含卡路里,在进入人体后,很容易透过细胞膜,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增
强人体自身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A.①③④②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④①③
3.古诗文名句填空。(6分)
古代诗文语言凝练,却往往蕴含深刻的哲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 (1) ,天涯若比邻。”告诉我们好男儿志在四方,离别之时不必悲切;
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 (2) 。”告诉我们掌握了正确的
立场、观点,就不会被假象所迷惑;朱熹《观书有感》中“ (3) ? (4) 。”
启迪我们读书学习要善于观察积累;周敦颐《爱莲说》中“ (5) ,
(6) 。”告诫我们即使身处污浊的环境也要洁身自好。
4.名著阅读。(3 分)
(1)对着这灿烂的美景,康塞尔跟我一样惊奇地欣赏着。显然,这个守本分的人,要把眼
前这些形形色色的植虫动物和软体动物分类,不停地分类。满地都是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
变化不一的叉形虫,孤独生活的角形虫,纯洁的眼球虫,被人叫作雪白珊瑚的耸起作蘑菇
形的菌生虫,肌肉盘贴在地上的白头翁……
这部作品是《 ① 》,文中的“我”是 ② 。
(2)名著是美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美在它对顽强不屈精神的赞美;《繁星》《春水》美
在它对 ③ 的赞美;《水浒传》中的鲁智深美在他嫉恶如仇、有勇有谋的性格的赞美。
5.综合性学习。(6分)
十八大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中国梦”迅速走红。“中国梦”已成为当下最
热的词汇之一。为此,某中学开展了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以下是
905 班的一节班会活动课,让我们也参与其中。
主持人:(1)
。
主持人:梦想,多么美丽的字眼,它让我们对人生充满了期待与向往。接下来让我们一
起来畅谈我们对祖国、对自己的梦想吧。
同学 A 说:“我的梦想就是节能减排,城市的天空澄澈透明。”
同学 B 说:“我的梦想就是守诚笃行,超市的食品安全洁净。”
同学 C 说:“我的梦想就是扶贫济困,街头的老人倍感温情。”
“我”说:“我的梦想就是 (2) 。”
班主任:刚才我们大家畅所欲言,谈了“中国梦” “我的梦”,大家的梦想其实也蕴含
了我们当下中国人的一些共同心愿,那就是(3) 、 、安全。我相信在党中央
的正确领导下,在我们大家的努力拼搏下,我的梦,中国梦必将能实现……
(1) 请补写本次主题的开场白。(2 分)
(2) 仿造示例,也请你来谈谈对祖国、对自己的梦想吧。(2 分)
(3)根据同学们谈的梦想,请在横线上补上相应的词语。(2 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 24 分)
认真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 6~14 题。
(一)(14 分)
鳝鱼骨里的妈妈滋味
①小时候,我家门前的“亭仔脚”(就是屋檐下),摆了一个鳝鱼摊子,专卖炒鳝鱼和鳝
鱼面。
②摊子黄昏才开张,正是我放学返家的时间,A 远远就会看到爆炒鳝鱼的大烟,嗅觉似
乎与视觉同时抵达,香味猛然飘进我的鼻子,把我勾到摊子前面,我便低着头绕过巷子,回
到家里。
③为什么要低着头呢?
④因为炒鳝鱼的价钱很贵,我们根本吃不起。
⑤不要说炒鳝鱼,连鳝鱼面也吃不起,我们家兄弟姐妹很多,一人吃一碗面,恐怕是一
星期的饭钱了。
⑥妈妈经常向卖鳝鱼的妇人央求拜托,杀了鳝鱼剩下的骨头,一定要留给我们,妈妈深
信鳝鱼的骨头布满钙质,还有各种维生素,对我们这些正在成长的孩子,大有帮助。
⑦每天晚上,妈妈总会从鳝鱼摊提回一大袋的骨头,洗也不洗就丢到大锅里熬煮。
⑧为什么洗也不洗?
⑨因为,妈妈说鳝鱼骨头上还带着鲜血,那是最为滋补的,洗净多么可惜!
⑩熬过两三个小时,鳝鱼骨头几乎在锅中化完,汤水变成咖啡色,水面上浮着油花,这
时,妈妈会撒一把葱花,关火。
⑪鳝骨汤熬成时,夜已经深了。
⑫妈妈把我们叫到灶间,一人一碗汤,再配上她在另一家面包店要来的面包皮,在锅里
烤热了,变成香味扑鼻的饼干。
⑬我们细细地咀嚼面包皮,配着清甜香浓的鱼骨汤,深深感觉到生活的幸福。
⑭只要卖鳝鱼的来摆摊,我们一定会喝鳝鱼骨汤,奇怪的是,我从来没有喝腻过,而且
一直觉得这是人间至极的美味。
⑮妈妈担心我们会吃腻,有时会在汤里加点竹笋,或下点蛋花;有时会用豆腐红烧,或
与萝卜同卤……固然用的都是普通的食材,却布满了美味的魔术。
⑯最神奇的,算是炸鳝鱼骨了。
⑰鳝鱼骨本来是歪曲扭动的,B 下了油锅时忽然被拉直了,一条一条就像薯条一样,起
锅时撒一些胡椒盐,香、酥、脆,真是美味极了。
⑱我吃了好几年的鳝鱼骨头,一直到我到外地念书。偶然回到乡下,喝到妈妈亲手熬的
汤,总是觉得 美味如昔,心中更是布满了感动,妈妈把深情与爱熬进了那平凡的汤里,使
我们身强体健,在普遍营养不良的乡下孩子中,我们总是气色红润,精神饱满。
⑲也许是小时候吃不到鳝鱼,长大之后,只要到馆子吃饭,看到有卖鳝鱼的,总会点两
道来吃,一边吃一边怀念起那一段艰苦的岁月。
⑳只要有爱,就是无价的。
○21妈妈早已离世,在异国的雪夜中,我想到再也喝不到清炖的鳝鱼骨汤,再也不能,一
口一口,细细体会妈妈的深情。
○22想着想着,我的眼泪一滴一滴地落下,像窗外的雪花。
(选自《意林》)
6.本文围绕“鳝鱼骨”主要写了妈妈的哪几件事?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2 分)
7.文中画线句富有表现力,请从 A、B 两个画线句中任选一句说说其表达效果。(3 分)
8.文题中所说的“鳝鱼骨里的妈妈滋味”是一种怎样的味道?(3 分)
9.请分析第⑯段在文中的作用。(2 分)
10.文中作者对妈妈做的“美食”展开了细腻地描写,你最喜欢妈妈给你做的什么食物?请
对它的色香味进行描述,至少要用一种修辞。(50 字左右)(4 分)
x k b 1 . c o m
(二)(10 分)
今天,我们怎样学雷锋
周东辉
一年一度的“雷锋月”再度悄然来临。40 多年来,社会上学习雷锋的口号一直没有停
止过。每年学雷锋做好事、组织慰问送礼仍然成为不少单位和学校必做的功课。但是在这个
物质日益丰富,精神日益空虚的年代;在这个主义越来越多,信仰越来越少的年代,我们应
该怎么学雷锋成为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⑴
网上有句戏言,雷锋每年三月来,四月走。“雷锋叔叔”真的走远了吗?
很多人认为这个时代已经完全没有那种氛围了,当初大家学习雷锋都是非常踊跃积极,
有什么活动大家抢着干,但是现在不同了,学习雷锋很多时候只是学到表面,没有学到内核。
某单位的谢先生一提到学雷锋就一肚子牢骚。他告诉记者,现在组织大家去做好事,很
多人都会先问,这次活动单位有没有补贴。如果有补贴很多人会非常积极参加,而没有补贴
和回报的则参加者寥寥无几。有人非常清楚媒体的喜好,知道此时正是媒体报道学雷锋活动
的时节,就早早地做好了安排,请来媒体的记者,刷刷洗洗,收拾收拾,然后打着旗子,拉
个横幅,领导做做样子,讲几句话,然后大家一起合照,留下做好事的证明。
而每年 3 月,福利院等机构是“三月雷锋队”最常光顾的地方。某福利院的一位负责人
表示,每到这个时候,福利院总是人满为患,一般都安排不过来,来的学生和单位太多,只
能让他们选出代表过来探望。“其实我们更希望这种探望能够细水长流,转化为常态。只有
长期地对这些老人和孩子进行呵护才是真的对他们的关心。”
⑵
3 月份是传统的雷锋月,但是记者了解到,不少人知道雷锋却不知道雷锋精神。
记者在街头随机询问了 10 位成年人,但是只有 2 位知道雷锋日是 3 月 5 日。而当记者
进一步询问雷锋精神是什么,大部分人都.支支吾吾,有的只.是模糊地把“雷锋精神”单纯地
理解为自愿做好事,殊不知雷锋对工作、学习的专心致志和刻苦钻研。
记者在一所小学对学生进行随机采访。记者问:雷锋是谁?他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学
雷锋?15 名学生中,只有 5 名学生全部答对,大多数学生表示“不知道”。
而在学校,学雷锋很多时候已经成为形式,如何让 孩子完全理解并接受雷锋精神,更
是一件让不少老师头痛的事情,因为雷锋精神对他们来说似乎是有点理想化的东西。
某小学潘老师介绍,你跟他讲雷锋精神,他们不理解雷锋的“钉子精神”。而且现在的
教 材很少提雷锋,不像以前有思想品德课,会提向赖宁、向秀丽等榜样学习。但是现在教
材改革已经很少出现向谁学习的字眼,“我甚至遇到一个学生问我,雷锋是不是炒作出来的
人?现实中有这样的人吗?”
小刘是大二的学生,也是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平时经常进行一些公益服务。虽然好事做
了不少,但如果有人称他为“雷锋”,他却会觉得尴尬。小刘告诉记者,他身边的很多同学
都会主动帮助遇到困难的人,但大家都不希望被“拔高”。
⑶
某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学专业的王教授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学雷锋从内容到形式都发
生了深刻变化。从明显的政治行为转变为社会公德范畴,从“忠于革命”到“助人为乐”。
以前大家都是一心一意学习雷锋,大家的价值观都非常统一,以前看过电影没有哭的人都不
正常。现在学雷锋的形式也在改变,更贴近老百姓需要,不再是自上而下的政治运动,而成
了民众自发和社会组织号召的公民行动。但无论救灾、支教,还是陪伴孤寡老人、照料残疾
儿童,其实都是在传承一种源自雷锋的朴素美德: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种精神永远不会过
时,人们在心里仍然期盼着雷锋精神,当代社会仍然要大力提倡这一精神。
(选自《南方日报》有改动)
11.请在文中的划线处给每个部分加个小标题。(3 分)
12.联系上下文,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2 分)
大部分人都.支支吾吾,有的只.是模糊地把“雷锋精神”单纯地理解为自愿做好事。
13.请你简要谈谈对“钉子精神”的理解。(2 分)
14.今天,我们到底应怎样来学雷锋呢?阅读下面一段材料,结合选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谈谈你的看法。(3 分)
3 月 3 日,头戴雷锋帽、身穿军大衣、手握钢枪,“中国首善”陈光标一身标准“雷
锋”装扮亮相湖南卫视《锋尚之王》节目录制现场。陈光标曾在微博上称自己是雷锋的
粉丝,他从事慈善也是受到雷锋精神的感染,不仅如此,他还从 2 月 8 日到 3 月 5 日期
间,每天在微博上发布 15 张珍藏的雷锋照片,并称希望每个人都能学习雷锋精神。
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网民的热议。网友们纷纷发帖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你也参
与其中,请把你的看法填写在“回复框”内。
四、古诗文阅读(共 20 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 15~22 题。
1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4 分)
(一)(4 分)x k b 1 . c o m
江村晚眺
宋·戴复古
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搁岸斜。
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w w w .x k b 1.c o m
(1) 诗人炼字的功夫十分精到,赏析诗人“立”“惊”“入”三个字的妙处。(2 分)
(2) 诗人通过对江边乡村晚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本来是挺支持你的,看来你真是个作秀的人啊!
(二)(8 分)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
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6.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 分)
A. 执策而临.之 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B.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人不知.而不愠
C. 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异二者之为
D.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死,死国可乎
17.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骈死于.槽枥之间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 策之不以.其道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D. 安求其.能千里也 其.如土石何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 分)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19.“呜呼”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2 分)
(三)(8 分)
顾荣施灸
顾荣居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荣曰:“岂
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而后晋糟乱,顾荣渡江而南,每历危机,常有一人相济。问
其所以,乃受灸之人也。
( 选自《宋文宪公全集》)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
(1) 尝.应人请( ) (2) 因.辍己施焉( )w w w .x k b 1.c o m
(3) 同坐嗤之.( ) (4) 问其所以..( )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 分)
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
22.请简要评价文中“受炙人”或顾荣的行为。(2 分)
五、写作(50 分)
23.题目:《留些 在心中》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或短语,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自选;
③文章不少于 600 字;
④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系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