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石景山区初三数学一模试卷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3年石景山区初三数学一模试卷及答案

ID:626590

大小:98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1-03-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石景山区 2013 年初三第一次统一练习暨毕业考试 数 学 试 卷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 8 页.全卷共五道大题,25 道小题. 2.本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3.在试卷密封线内准确填写区(县)名称、毕业学校、姓名和准考证号.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 第Ⅰ卷(共 32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32 分,每小题 4 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 定要求填涂在答题纸第 1-8 题的相应位置上. 1.-1.5 的倒数是 A. 3 2 B. 2 3 C. 5.1 D. - 3 2.今年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 至 2 月累计,全国公共财政收入 22426 亿元,比去 年同期增加 1508 亿元,数字 1508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410508.1  B. 4101508.0  C. 21008.15  D. 310508.1  3.无理数 6 在哪两个整数之间 A.1 和 2 B.2 和 3 C.3 和 4 D. 4 与 5 4.函数 1  x xy 中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1 B. 1x  且 0x C. 1x D. x ≥1 且 0x 5.某班有 10 名学生参加篮球的“定点投篮”比赛,每人投 10 次,他们的进球数分别为:6, 1,4,2,6,4,8,6,4,6.这组数据的极差和中位数分别是 A.7、5 B.5、5 C.5、4 D. 7、4 6.如图,AM 为⊙O 的切线,A 为切点,BD⊥AM 于点 D,BD 交⊙O 于点 C,OC 平分∠ AOB.则∠OCD 的度数为 A. 110 B. 115 C. 120 D. 125 7.把同一副扑克牌中的红桃 6、红桃 7、红桃 9 三张牌背面朝上放在桌子上,从 中随机抽取两张,牌面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概率为 A. 3 1 B. 3 2 C. 2 1 D. 6 1 8.已知:如图,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2,E 、F 分别为 AB 、 AD 的中 点, G 为线段CE 上的一个动点,设 xCE CG  , yS GDF  , 则 y 与 x 第 6 题图 G D E F A B C 第 8 题图 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 第Ⅱ卷(共 88 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 16 分,每小题 4 分) 9.将二次函数 762  xxy 配方为 khxy  2)( 形式,则 h ___, k ________. 10.分解因式: 3 24 4x x x  =_______________. 11. 如图,在正方形网格(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 1)中,一段圆弧经过网格的格点 A、 B、C.则弧 AC 所在圆的半径长为 ;弧 AC 的长为 . 12.将全体正整数排成一个三角形数阵: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按照以上排列的规律,第 5 行从左到右的第 3 个数为_______;第 n 行( n ≥3)从左到 右的第 3 个数为 .(用含 n 的代数式表示) 三、解答题(本题共 30 分,每小题 5 分) 13. 1 3127 4cos30 82         . 14.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3( 2) 4 1 2 14 x x x x       ①, ②. 15.已知:如图,点C 是 AB 的中点,CD ∥ BE ,且CD = BE . 求证:△ ACD ≌△CBE . A B C D 第 11 题图 16.已知: 24 5 1 0x x   ,求代数式      22 1 1 2 2x x x x x      的值. 17.已知:一次函数 3 xy 与反比例函数 3my x  ( 0x ,m 为常数)的图象交于点 A ( a ,2)、 B 两点. (1)求 m 的值和 B 点坐标; (2)过 A 点作 y 轴的平行线,过 B 点作 x 轴的平行线,这两条直线交于点 E ,若反比例 函数 ky x  的图象与△ ABE 有公共点,请直接写出 k 的取值范围. 18.如图,一架飞机由 A 向 B 沿水平直线方向飞行,在航线 AB 的正下方有两个山头 C、D. 飞机在 A 处时,测得山头 D 恰好在飞机的正下方,山头 C 在飞机前方,俯角为 30°.飞 机飞行了 6 千米到 B 处时,往后测得山头 C、D 的俯角分别为 60°和 30°.已知山头 D 的 海拔高度为 1 千米,求山头 C 的海拔高度. (精确到 0.01 千米,已知 3 1.732 ) 四、解答题(本题共 20 分,每小题 5 分) 19. 已知: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 ADDC  ,△ DBC 是等边三角形,  45ABD , 2AD .求四边形 ABCD 的周长. 20.如图,BD 为⊙O 的直径,AB=AC,AD 交 BC 于点 E,AE=1,ED=2. (1)求证:∠ABC=∠ADB; (2)求 AB 的长; B A C D D C B A (3)延长 DB 到 F,使得 BF=BO,连接 FA,试判断直线 FA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 由. 21.以下是根据北京市 201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相关数据绘制成的统计表和 统计图的一部分.电话用户包括固定电话用户和移动电话用户两种. 2008-2012 年全国电话用户到达数和净增数统计表 年份 全国电话用户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到达数(单位:万户) 98160 106095 115335 127135 139031 净增数(单位:万户) 6866 7935 9240 a 11896 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注意:所求数据均保留整数): (1)统计表中的数据 a 的值为_________; (2)通过计算补全条形统计图并注明相应数据; (3)2012 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净增约 12591 万户,求该年固定电话用户减少了多少 万户. 2008-2012 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统计图 2008-2012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占电话用户的百分比 22.问题解决: 已知:如图, D 为 AB 上一动点,分别过点 A 、 B 作 ABCA  于点 A , ABEB  于 点 B ,联结CD 、 DE . (1)请问:点 D 满足什么条件时, DECD  的值最小? (2)若 8AB , 4AC , 2BE ,设 xAD  . 用 含 x 的代数式表示 DECD  的长(直接写出结果). 拓展应用: 参考上述问题解决的方法,请构造图形, 并求出代数式  22 1 4 4x x    的最小值. 五、解答题(本题共 22 分,第 23 题 7 分,第 24 题 7 分,第 25 题 8 分) 23. 如图,直线 3 3y x   交 x 轴于 A 点,交 y 轴于 B 点,过 A、B 两点的抛物线 1C 交 x 轴 于另一点 M(-3,0). (1)求抛物线 1C 的解析式; (2)直接写出抛物线 1C 关于 y 轴的对称图形 2C 的解析式; (3)如果点 'A 是点 A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点 D 是图形 2C 的顶点,那么在 x 轴上是否存 在点 P,使得△ PAD 与△ 'A BO 是相似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 P 点坐标;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4.如图,△ ABC 中,∠ 90ACB  , 2AC ,以 AC 为边向右侧作等边三角形 ACD . (1)如图 24-1,将线段 AB 绕点 A 逆时针旋转 60 ,得到线段 1AB ,联结 1DB , 则与 1DB 长度相等的线段为 (直接写出结论); A B C D E O D A y C x B(E) F J (2)如图 24-2,若 P 是线段 BC 上任意一点(不与点C 重合),点 P 绕点 A 逆时针旋转 60 得到点Q ,求 ADQ 的度数; (3)画图并探究:若 P 是直线 BC 上任意一点(不与点C 重合),点 P 绕点 A 逆时针旋 转 60 得到点Q ,是否存在点 P ,使得以 A 、 C 、 Q 、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梯形, 若存在,请指出点 P 的位置,并求出 PC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5.如图,把两个全等的 Rt△AOB 和 Rt△ECD 分别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使点 E 与点 B 重合,直角边 OB、BC 在 y 轴上.已知点 D (4,2),过 A、D 两点的直线交 y 轴于点 F.若△ECD 沿 DA 方向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平移,设平移的时间为t (秒), 记△ECD 在平移过程中某时刻为△ ' ' 'E C D , ' 'E D 与 AB 交于点 M,与 y 轴交于点 N, ' 'C D 与 AB 交于点 Q,与 y 轴交于点 P(注:平移过程中,点 'D 始终在线段 DA 上,且不 与点 A 重合). (1)求直线 AD 的函数解析式; (2)试探究在△ECD 平移过程中,四边形 MNPQ 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 出这个最大值及t 的取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以 MN 为边,在 ' 'E D 的下方作正方形 MNRH,求正方形 MNRH 与坐标轴有两个 公共点时t 的取值范围. 图 24-1 图 24-2 P D C B A B 1 A B C D 备用图 A B C D 备用图 A B C D 石景山区 2013 年初三第一次统一练习暨毕业考试 数学参考答案 阅卷须知: 1.一律用红钢笔或红圆珠笔批阅. 2.为了阅卷方便,解答题中的推导步骤写得较为详细,考生只要写明主要过程即可.若考 生的解法与本解法不同,正确者可参照评分参考给分,解答右端所注分数,表示考生正确 做到这一步应得的累加分数. 一、选择题(本题共 8 道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答 案 A D B C A C B D 二、填空题(本题共 4 道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9. 3 2 , ; 10.  22xx ; 11. 2 5 , 5 ; 12.13, 2 6 2 n n  . 三、解答题(本题共 6 道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13.解: -1 3127 4cos30 82         = 33 3 2 4 22     ……………………………4 分 = 3 …………………………………………………5 分 14.解:解不等式①, 1x …………………………………………2 分 解不等式②, 2 3x ……………………………………………4 分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2 31  x ,在数轴上表示为: ……5 分 15.证明:∵C 是 AB 的中点 ∴ CBAC  …………………………… 1 分 又∵ CD ∥ BE ∴ BACD  …………………………… 2 分 在△ ACD 和△CBE 中       BECD BACD CBAC …………………………… 4 分 ∴△ ACD ≌△CBE …………………………………………………… 5 分 16.解:原式 4144 222  xxxxx …………………………………2 分 24 5 3x x   ………………………… 3 分 当 0154 2  xx 时, 154 2  xx …………………………… 4 分 原式 1 3 2    . ………………………………5 分 17.解:(1)∵一次函数 3 xy 与反比例函数 x my 3- ( 0x ) (m 为常数)的图象交 于点 A( a ,2)、 B 两点 ∴ 3 2 2 3 a a m      解得 1 1 a m     …………………………………2 分 ∴反比例函数 3my x  ( 0x )的解析式为 2y x   由题意解 2 3 y x y x       得 1 1 1 2 x y     , 2 2 2 1 x y     ………………………………3 分 ∵A( 1 ,2), ∴B( 2 ,1) ………………………………4 分 (2) 9 14 k    ………………………………5 分 18.解:在 Rt△ABD 中,∵∠ ABD = 30°, ∴AD = AB·tan30° = 6 × 3 3 = 2 3.……………1 分 ∵∠ABC = 60°,∠BAC = 30°, ∴∠ACB = 90°, …………………………………2 分 ∴AC = AB·cos30° = 6 × 3 2 = 3 3.……………3 分 过点 C 作 CE⊥AD 于点 E, 则∠CAE = 60°,AE = AC·cos60° = 3 3 2 .……………4 分 ∴DE = AD − AE = 2 3 − 3 3 2 = 3 2 ∴山头 C 的海拔高度为 1+ 3 2  1.87 千米. …………5 分 19. 解:过点 A 作 BDAE  于点 E ………………… 1 分 ∵ ADDC  ∴  90ADC ∵△ DBC 是等边三角形 ∴  60BDC ∴  30ADB ………………… 2 分 在 Rt△ AED 中, 2AD ∴ 12 1  ADAE A B C D E B A C D E 由勾股定理得: 3DE ………………………………3 分 在 Rt△ AEB 中,  45ABD ∴ 1 AEBE ∴ 2AB ………………………………4 分 ∴ 31BD ∴ 31 BDBCDC ∴ 322432222  ADCDBCAB …………5 分[来源:学#科#网] 即四边形 ABCD 的周长为 3224  . 20. (1)证明:∵AB=AC,∴∠ABC=∠C, 又∵∠C=∠D,∴∠ABC=∠ADB. …………1 分 (2) ∵∠ABC=∠ADB 又∵∠BAE=∠DAB, ∴△ABE∽△ADB, …………………………2 分 ∴ AB AE AD AB  , ∴AB2=AD·AE=(AE+ED)·AE=(1+2)×1=3,∴AB= 3 .…………3 分 (3) 直线 FA 与⊙O 相切,理由如下: 联结 OA,∵BD 为⊙O 的直径,∴∠BAD=90°, ∴ 2 2 23 (1 2) 2 3BD AB AD      ,………………………………………4 分 BF=BO= 1 32 BD  , ∵AB= 3 ,∴BF=BO=AB,可证∠OAF=90°, ∴直线 FA 与⊙O 相切.………………………………………5 分 21.解:(1)11800; …………………… 1 分 (2) 1112258.11122480%139031  …………………2 分 图略 …………………4 分 (3) 69511896-12591  …………………………5 分 22. 解:(1)当点 D 、C 、 E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时, DECD  的值最小………1 分 (2)  22 16 8 4CD DE x x      ……………………2 分 (3)如图,令 4AB , 1AC , 2BE ,设 xAD  ,则 xBD  4 , 2 2 2 2CD DE AD AC BD BE      22 1 4 4x x     ……………………3 分 ∵ D 、C 、 E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时, DECD  的值最小 ∴CE 的长即为  22 1 4 4x x    的最小值. 过点 E 作 AB 的平行线交CA的延长线于点 F ∵ ABCA  于 A , ABEB  于 B . ∴ AF ∥ BE ∴四边形 AFEB 是矩形 ……………………4 分 ∴ 2AF BE  , 4EF AB  在 Rt△CFE 中, 90F   , 3CF  ……………5 分 ∴  22 1 4 4x x    的最小值为 5. [来源:学,科,网] 23.解:(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 ( 0)y ax bx c a    ∵直线 3 3y x   交 x 轴于 A 点,交 y 轴于 B 点, ∴A 点坐标为(1,0)、B 点坐标为(0,3). ………………1 分 又∵抛物线经过 A、B、M 三点, ∴ 0, 9 3 0, 3. a b c a b c c          解得: 1 2 3 a b c        . ∴抛物线 1C 的解析式为: 2 2 3y x x    .………………2 分 (2)抛物线 1C 关于 y 轴的对称图形 2C 的解析式为: 2 2 3y x x    . ……3 分 (3) 'A 点的坐标为(-1,0),∵ 2 2 3y x x     2( 1) 4x   , ∴该抛物线的顶点为 (1,4)D .………………………………4 分 若△ PAD 与△ 'A BO 相似, ①当 DA AP = 3' BO OA  时, 4 3AP  , P 点坐标为 1( ,0)3  或 7( ,0)3 ……………5 分 ②当 DA AP = 1 ' 3 BO OA  时, 12AP  , P 点坐标为 ( 11,0) 或 (13,0) …………6 分 ∴当△ PAD 与△ 'A BO是相似三角形时, P 点坐标为 1( ,0)3  或 7( ,0)3 或( 11,0) 或 (13,0) ………………7 分 24.解:(1) BC …………………………… 1 分 (2 由作图知 AQAP  ,∠  06PAQ ∵△ ACD 是等边三角形. ∴ ADAC  , PAQCAD  06 ∴ QADPAC  在△ PAC 和△QAD 中       ADAC QADPAC AQAP ∴△ PAC ≌△QAD ∴  90ACPADQ …………………………… 3 分 (3)如图 3,同①可证△ PAC ≌△QAD ,  90ACPADQ 当 AD ∥ CQ 时,  90180 ADQCQD ∵  60ADC ∴  30QDC ∵ 2 ACCD ∴ 31  DQCQ , ∴ 3 DQPC 且 ADCQ  …………………………… 5 分 ∴此时四边形 ACQD 是梯形. 如图 4,同理可证△ PAC ≌△QAD ,  90ACPADQ 当 AQ ∥ CD 时,  60ADCQAD ,  30AQD ∵ 2 ACAD ∴ 4 2 3AQ DQ , ∴ 2 3PC DQ  此时 DQ 与 AC 不平行,四边形 ACDQ 是梯形. 综上所述,这样的点 P 有两个,分别在 C 点两侧,当 P 点在C 点左侧时, 3PC ; 当 P 点在C 点右侧时, 2 3PC  .…………………………… 7 分 25.解:(1)由题意 A(2.0) …………………………………………………………………1 分 由 D(4,2), 可得直线 AD 解析式: 2 xy …………………………………………………2 分 由 B(0,4), 可得直线 AB 解析式: 42  xy ,直线 BD 解析式: 42 1  xy ,J( 21,). (2)在△ECD 平移t 秒时,由∠CDF=45°, 图 3 图 4 A B C D P Q D B Q P C A 可得 D’( tt  24 , ),N( t2 340 , ) 设直线 E’D’解析式为: 1 342 2y x t    可得 M( tt 24,  ),…………………………………………………3 分 Q( tt  22 2, ),P( t20, ) 由△MQ D’∽△BJD,得 2)3 2 33' t S S BJD MQD     ( ,可得 S△MQD’ 2)2 11(3 t …………………………………………………4 分 S 梯形 E’C’PN tttt 24 1)2 122(2 1 2  ………………………………………5 分 S 四边形 MNPQ= S△E’C’D’― S△MQD’― S 梯形 E’C’PN 2 3)1(2 1 12 1 2 2   t tt ∴当 1t 时,S 最大= 2 3 …………………………………………………6 分 (3)当点 H 在 x 轴上时,有 M( tt 24,  )横纵坐标相等 即 tt 24  ∴ 3 4t ∴ 3 40  t .…………………………………………………8 分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