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100
A
C
B
O
乙
A
F
E
D
C
B
O
甲
F
E
D
C
B
A
O
《圆整章》水平测试答案
一、慧眼识金(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D (提示: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三个内角,其中任意两个内角的平分线必交于一点,该点到
三角形三边的距离都相等,这点叫三角形的内心, 因此每一个三角形都有一个内切圆.这点
叫三角形的内心,因此每一个三角形都有一个内切圆.故选 D)
2. C
3.D (提示:如答图所示,∵∠AOB=100°,∴优弧 AmB 所对的圆心角∠AOB=260°,∴∠
ACB=130°故选 D.)
4.A(提示:依题意,点 P 与⊙O 的位置关系有两种:
(1) 点 P 在⊙O 内,如图 1,则过点 p 作直径 AB,则 PA=8cm,PB=2cm,
∴ AB=PA+PB=10cm ∴⊙O 的半径为 5cm
(2) 点 P 在⊙O 外,如图 2,连结 PO 交⊙于 B,延长 PO 交⊙O 于 A,则 PA=8cm
,PB=2cm,∴AB=PA-PB=6cm ∴⊙O 的半径为 3cm
综上所述,⊙O 的半径为 5cm、3cm.故选 A)
5.B (提示:∵R2+d2=r2+2Rd,∴(R2-2Rd+d2)-r2=0,∴(R-d)2-r2=0,∴(R-d+r)( R-d-r)=0,
∴R-d+r=0 或 R-d-r=0,∴d=R+r 或 d=R-r,∴两圆相外切或内切.)
6.D(提示:∵圆锥的母线长 5cm,底面半径长 3cm,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 ∴扇形的半径
R=5cm,扇形的弧长 L= 2 2 3 6r (cm), ∵
180
n Rl ,∴ 56 180
n , ∴n=216°.)
7.C (提示:过 O 作直线 EF⊥AB,垂足为 E,交 CD 于 F,连结 OA、OC.
∵AB∥CD,∴EF⊥CD,∴AE= 1
2
AB,CF= 1
2
CD.
∵AB=12,CD=16,∴AE=6,CF=8.
∵在 Rt△OAE 中,OA=10,AE=6,
∴OE= 2 2 210 6OA AE =8cm ,
∵在 Rt△OCF 中,OC=10,CF=8,
∴OF= 2 2 2 210 8 6 .OC CF cm
当弦 AB、CD 位于圆心 O 的两侧时,EF=OE+OF=8+6=14(cm);
当弦 AB、CD 位于圆心 O 的同侧时,EF=OE-OF=8-6=2(cm),
故应选 C.)
8. D(提示:∵圆锥的母线长 5cm,底面半径长 3cm,圆锥的侧面展开
M
A
B
O
(3) CE
O
D
B
A
图是扇形, ∴扇形的半径 R=5cm,扇形的弧长 L= 2 2 3 6r (cm),
∵
180
n Rl ,∴ 56 180
n , ∴n=216°.)
9.D
10.B (提示:如答图所示,∵OA=AB,OA=OB,∴OA=OB=AB,
∴∠OBA=60°.∵BC 是⊙O 的切线,
∴∠OBC=90°,∴∠ABC=∠OBA+OBC=60°+90°=150°.
∵BC=AB, ∴∠BAD=∠BCA=
0 0180 150
2
=15°,
∴ BD 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30°.
∵∠OBC=90°,BC=OA=OB,∴△O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BOE=45°,∴ BE 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45°,
∴ DE 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 45°-30°=15°.故选 A)
二、画龙点睛(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4 (提示:如答图所示,连结 OA,过 O 作 OM⊥AB,垂足为 M,则 AM= 1
2
AB,
∵AB=6cm,∴AM=3cm.∵⊙O 直径为 10cm,
∴OA= 1
2
×10=5(cm),
在 Rt△OAM 中,OM= 2 2 2 25 3 4OA AM (cm).)
2.30
3.300π(提示;有弧长公式
180
n rl ,且 020 , 120l n 可得圆锥的母线长为 30,所以
侧面积为 1
2s lr =300π)
4.4cm 或 16cm (提示:设另一圆的半径为 R2cm,∵d=10cm,R1=6cm.
①当两圆相内切时,得 1 2R R =d,∴ 26 R =10,R2=16(cm);
②当两圆相外切时,R1+R2=d, ∴6+R2=10,R2=4(cm) .
综上所述另一圆的半径为 4cm 或 16cm.)
5. 9.16r (提示:连结 OA 交 BC 于点 D,连结 OC,由 AB = AC = 13,得 AO⊥BC
且 CD =
2
1 BC =12。在 Rt△ACD 中,AC =13,CD =12,所以 AD 51213 22 .
设⊙O 的半径为 r ,则在 Rt△OCD 中, OD = r -5,CD =12,OC = r ,所以
222 12)5( rr 。解得 9.16r 。)
6.外切或内切 (提示:∵x2-2rx+(R-d)2=0 有相等的实数根,
∴△=0,即(-2r) 2-4×1×(R-d)2=0,4r2-4(R-d)2=0,
∴r2-(R-d)2=0(r+R-d)(r-R+d)=0,∴r+R-d= 0 或 r-R+d=0,
A
B C
O
D
∴d=R+r 或 d=R-r,∴两圆相外切或相内切.)
7. 2
3
( 提 示 : 连 结 OB 、 OC. ∵ AB 切 ⊙ O 于 B, ∴ ∠ OBA=90 ° . 在 Rt △ OAB
中,OA=4,OB=2,
∴ OB= 1
2
OA, ∴ ∠ OAB=30 ° , ∵ OA ∥ BC, ∴ ∠ OAB+ ∠ ABC=180 ° , ∴ ∠
ABC=150°,
又∠OBA=90°,∴∠OBC=60°.∵OB=OC,∴△OBC 为等边三角形,
又∵OA∥BC,∴△BCO 与△BCA 面积相等,
即 BCO BCAS S ,∴
2 260 2 2
360 360 3OBC
n RS S 阴影 扇形 )
8.30(提示:因为多边形的外角和为 360°,且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相等,所以
应填 30°)
9. 81 r 或 2518 r (提示:两圆相切时应考虑两圆内切和外切两种情况
由于 AB=5,BC=12.有勾股定理得 AC=13。设⊙A 的半径为 R,⊙C 的半径为 r。
.
(1) 当⊙A 与⊙C 外切时,如图 11 ,则有相
切两圆的圆心距与半径间的数量关系得:R+r=13,所以 81 r 。
(2) 当⊙A 与⊙C 内切时,如图 12,则有相切两圆的圆心距与半径间的数量关系得:
12 rR ,所以 2518 r
综合(1)(2)可得,半径 r 的取值范围是 81 r 或 2518 r )
10. rr 3
4;5
三、巧思妙解(共 52 分)
1.如图证明:(1)连接 OA。∵∠AOC=2∠B,且∠B=30°,∴∠AOC=60°.∵∠
D=30°,∴∠OAD=180°-∠D-∠AOD=90°.∴AD是⊙O的切线
(2)∵OA=OC,∠AOC=60°,∴△AOC是等边三角形。∴OA=AC=6.
∵∠OAD=90°,∠D=30°,∴由勾股定理得AD=6 3
2.解:设 O 为 AB 所在圆的圆心,其半径为 x 米作半径 OP⊥AB,垂足为 M, 交 A′B′于 N,∵
AB==60 米,MP=18 米,OP⊥AB,
∴AM= 1
2 AB= 30(米),OM=OP-MP=(x-18)米,
在 Rt△OAM 中,由勾股定理得 OA2=AM2+OM2,
∴x2=302+(x-18)2,∴x=34(米).
(5)
C
O
B
A
图 11
图 12
连结 OA′,当 PN=4 时,∵PN=4,OP=x,∴ON=34-4=30(米).
设 A′N=y 米,在 Rt△OA′N 中,∵OA′=34,A′N=y,ON=30,
∴342=y2+302,∴y=16 或 y=-16(舍去),
∴A′N=16,∴A′B ′= 16×2=32(米)>30 米, ∴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
3.方案 1:使角尺顶点在圆上,角尺两边与圆两交点连接就是圆的直径,用刻度尺量出直径.
方案 2:任画圆的一条弦,用尺量出弦的中点,利用角尺过弦中点做弦的垂线,垂线与
圆的两交点间的线段为圆的直径.
4.解:连结 OB,过点 O 作 OE⊥AB,垂足为 E,交 AB 于 F,如图 1.
由垂径定理,可知: E 是 AB 中点,F 是 AB 中点,
∴EF 是弓形高 .
∴AE= AB2
1 2 3 ,EF=2.
设半径为 R 米,则 OE=(R-2)米.
在 Rt△AOE 中,由勾股定理,得 R 2= 22 )32()2( R .
解得 R =4. ∵sin∠AOE=
2
3
OA
AE , ∴ ∠AOE=60°,
∴∠AOB=120°. ∴ AB 的长为
180
4120 =
3
8 .
∴帆布的面积为
3
8 ×60=160 (平方米).
5.解:(1)AB=AC.
连结 AD,则 AD⊥BC.
又 BD=DC,∴ AD 是线段 BD 的中垂线.
∴ AB=AC.
(2) △ABC 为正三角形,或 AB=BC,或 AC=BC,或∠A=∠B,或∠A=∠C.
6.(1)证明:连结 AD OD,
AB 是 O 的直径
AD BC
ABC△ 是等腰三角形
BD DC
又 AO BO
OD AC ∥
DF AC
OF OD
DF OD
DF 是 O 的切线
(2) AB 是 O 的直径
BG AC
ABC△ 是等边三角形
BG 是 AC 的垂直平分线
GA GC
·
图 1E
F
O
BA
又 AG BC ∥ , 60ACB
60CAG ACB
ACG△ 是等边三角形
60AGC
7.解:(1)∵ 60AOC , AO AC ,
∴ AOC△ 是等边三角形.
∴ 60OAC .
(2)∵CP 与 A 相切,
∴ 90ACP .
∴ 90 30APC OAC .
又∵ A (4,0),∴ 4AC AO .∴ 2 8PA AC .
∴ 8 4 4PO PA OA .
(3)①过点 C 作 1CP OB ,垂足为 1P ,延长 1CP 交 A 于 1Q ,
∵ OA 是半径, ∴ 1OC OQ ,∴ 1OC OQ ,
∴ 1OCQ△ 是等腰三角形.
又∵ AOC△ 是等边三角形,∴ 1
1
2PO OA =2 .
②:过 A 作 AD OC ,垂足为 D ,延长 DA 交 A 于 2Q , 2CQ 与 x 轴交于 2P ,
∵ A 是圆心, ∴ 2DQ 是 OC 的垂直平分线. ∴ 2 2CQ OQ .
∴ 2OCQ△ 是等腰三角形,
过点 2Q 作 2Q E x 轴于 E ,
在 2Rt AQ E△ 中,∵ 2
1 302Q AE OAD OAC ,
∴ 2 2
1 2 2 32Q E AQ AE , .∴点 2Q 的坐标(4+ 2 3 , 2 ).
在 1Rt COP△ 中,∵ 1 2 60PO AOC , ,
∴ 1 2 3CP .∴ C 点坐标(2, 2 3 ).
设直线 2CQ 的关系式为: y kx b ,则有
2 (4 2 3)
2 3 2
k b
k b
,
.
解得: 1
2 2 3
k
b
,
.
∴ 2 2 3y x .
当 0y 时, 2 2 3x .
∴ 2 2 2 3P O .
8.解:(1)如图所示,不妨设扇形纸板的两边与正方形的边 AB、AD分别交于点 M、N,
连结 OA、OD.
∵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OA=OD,∠AOD=90°,∠MAO=∠NDO,
又∠MON=90°,∠AOM=∠DON
∴△AMO≌△DNO
∴AM=DN
∴AM+AN=DN+AN=AD=a
特别地,当点 M 与点 A(点 B)重合时,点 N 必与点 D(点 A)重合,此时 AM+AN
仍为定值 a.
故总有正方形的边被纸板覆盖部分的总长度为定值 a.
(2)120°;70°
(3) 360
n
;正 n 边形被纸板覆盖部分的面积是定值,这个定值是 S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