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九年级上人教新课标《圆整章》水平测试
加入VIP免费下载

数学九年级上人教新课标《圆整章》水平测试

ID:633047

大小:499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3-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m 100 A C B O 乙 A F E D C B O 甲 F E D C B A O 《圆整章》水平测试答案 一、慧眼识金(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D (提示: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三个内角,其中任意两个内角的平分线必交于一点,该点到 三角形三边的距离都相等,这点叫三角形的内心, 因此每一个三角形都有一个内切圆.这点 叫三角形的内心,因此每一个三角形都有一个内切圆.故选 D) 2. C 3.D (提示:如答图所示,∵∠AOB=100°,∴优弧 AmB 所对的圆心角∠AOB=260°,∴∠ ACB=130°故选 D.) 4.A(提示:依题意,点 P 与⊙O 的位置关系有两种: (1) 点 P 在⊙O 内,如图 1,则过点 p 作直径 AB,则 PA=8cm,PB=2cm, ∴ AB=PA+PB=10cm ∴⊙O 的半径为 5cm (2) 点 P 在⊙O 外,如图 2,连结 PO 交⊙于 B,延长 PO 交⊙O 于 A,则 PA=8cm ,PB=2cm,∴AB=PA-PB=6cm ∴⊙O 的半径为 3cm 综上所述,⊙O 的半径为 5cm、3cm.故选 A) 5.B (提示:∵R2+d2=r2+2Rd,∴(R2-2Rd+d2)-r2=0,∴(R-d)2-r2=0,∴(R-d+r)( R-d-r)=0, ∴R-d+r=0 或 R-d-r=0,∴d=R+r 或 d=R-r,∴两圆相外切或内切.) 6.D(提示:∵圆锥的母线长 5cm,底面半径长 3cm,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 ∴扇形的半径 R=5cm,扇形的弧长 L= 2 2 3 6r     (cm), ∵ 180 n Rl  ,∴ 56 180 n  , ∴n=216°.) 7.C (提示:过 O 作直线 EF⊥AB,垂足为 E,交 CD 于 F,连结 OA、OC. ∵AB∥CD,∴EF⊥CD,∴AE= 1 2 AB,CF= 1 2 CD. ∵AB=12,CD=16,∴AE=6,CF=8. ∵在 Rt△OAE 中,OA=10,AE=6, ∴OE= 2 2 210 6OA AE   =8cm , ∵在 Rt△OCF 中,OC=10,CF=8, ∴OF= 2 2 2 210 8 6 .OC CF cm    当弦 AB、CD 位于圆心 O 的两侧时,EF=OE+OF=8+6=14(cm); 当弦 AB、CD 位于圆心 O 的同侧时,EF=OE-OF=8-6=2(cm), 故应选 C.) 8. D(提示:∵圆锥的母线长 5cm,底面半径长 3cm,圆锥的侧面展开 M A B O (3) CE O D B A 图是扇形, ∴扇形的半径 R=5cm,扇形的弧长 L= 2 2 3 6r     (cm), ∵ 180 n Rl  ,∴ 56 180 n  , ∴n=216°.) 9.D 10.B (提示:如答图所示,∵OA=AB,OA=OB,∴OA=OB=AB, ∴∠OBA=60°.∵BC 是⊙O 的切线, ∴∠OBC=90°,∴∠ABC=∠OBA+OBC=60°+90°=150°. ∵BC=AB, ∴∠BAD=∠BCA= 0 0180 150 2  =15°, ∴ BD 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30°. ∵∠OBC=90°,BC=OA=OB,∴△O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BOE=45°,∴ BE 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45°, ∴ DE 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 45°-30°=15°.故选 A) 二、画龙点睛(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4 (提示:如答图所示,连结 OA,过 O 作 OM⊥AB,垂足为 M,则 AM= 1 2 AB, ∵AB=6cm,∴AM=3cm.∵⊙O 直径为 10cm, ∴OA= 1 2 ×10=5(cm), 在 Rt△OAM 中,OM= 2 2 2 25 3 4OA AM    (cm).) 2.30 3.300π(提示;有弧长公式 180 n rl  ,且 020 , 120l n  可得圆锥的母线长为 30,所以 侧面积为 1 2s lr =300π) 4.4cm 或 16cm (提示:设另一圆的半径为 R2cm,∵d=10cm,R1=6cm. ①当两圆相内切时,得 1 2R R =d,∴ 26 R =10,R2=16(cm); ②当两圆相外切时,R1+R2=d, ∴6+R2=10,R2=4(cm) . 综上所述另一圆的半径为 4cm 或 16cm.) 5. 9.16r (提示:连结 OA 交 BC 于点 D,连结 OC,由 AB = AC = 13,得 AO⊥BC 且 CD = 2 1 BC =12。在 Rt△ACD 中,AC =13,CD =12,所以 AD 51213 22  . 设⊙O 的半径为 r ,则在 Rt△OCD 中, OD = r -5,CD =12,OC = r ,所以 222 12)5( rr  。解得 9.16r 。) 6.外切或内切 (提示:∵x2-2rx+(R-d)2=0 有相等的实数根, ∴△=0,即(-2r) 2-4×1×(R-d)2=0,4r2-4(R-d)2=0, ∴r2-(R-d)2=0(r+R-d)(r-R+d)=0,∴r+R-d= 0 或 r-R+d=0, A B C O D ∴d=R+r 或 d=R-r,∴两圆相外切或相内切.) 7. 2 3  ( 提 示 : 连 结 OB 、 OC. ∵ AB 切 ⊙ O 于 B, ∴ ∠ OBA=90 ° . 在 Rt △ OAB 中,OA=4,OB=2, ∴ OB= 1 2 OA, ∴ ∠ OAB=30 ° , ∵ OA ∥ BC, ∴ ∠ OAB+ ∠ ABC=180 ° , ∴ ∠ ABC=150°, 又∠OBA=90°,∴∠OBC=60°.∵OB=OC,∴△OBC 为等边三角形, 又∵OA∥BC,∴△BCO 与△BCA 面积相等, 即 BCO BCAS S  ,∴ 2 260 2 2 360 360 3OBC n RS S      阴影 扇形 ) 8.30(提示:因为多边形的外角和为 360°,且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相等,所以 应填 30°) 9. 81  r 或 2518  r (提示:两圆相切时应考虑两圆内切和外切两种情况 由于 AB=5,BC=12.有勾股定理得 AC=13。设⊙A 的半径为 R,⊙C 的半径为 r。 . (1) 当⊙A 与⊙C 外切时,如图 11 ,则有相 切两圆的圆心距与半径间的数量关系得:R+r=13,所以 81  r 。 (2) 当⊙A 与⊙C 内切时,如图 12,则有相切两圆的圆心距与半径间的数量关系得: 12 rR ,所以 2518  r 综合(1)(2)可得,半径 r 的取值范围是 81  r 或 2518  r ) 10. rr 3 4;5 三、巧思妙解(共 52 分) 1.如图证明:(1)连接 OA。∵∠AOC=2∠B,且∠B=30°,∴∠AOC=60°.∵∠ D=30°,∴∠OAD=180°-∠D-∠AOD=90°.∴AD是⊙O的切线 (2)∵OA=OC,∠AOC=60°,∴△AOC是等边三角形。∴OA=AC=6. ∵∠OAD=90°,∠D=30°,∴由勾股定理得AD=6 3 2.解:设 O 为 AB 所在圆的圆心,其半径为 x 米作半径 OP⊥AB,垂足为 M, 交 A′B′于 N,∵ AB==60 米,MP=18 米,OP⊥AB, ∴AM= 1 2 AB= 30(米),OM=OP-MP=(x-18)米, 在 Rt△OAM 中,由勾股定理得 OA2=AM2+OM2, ∴x2=302+(x-18)2,∴x=34(米). (5) C O B A 图 11 图 12 连结 OA′,当 PN=4 时,∵PN=4,OP=x,∴ON=34-4=30(米). 设 A′N=y 米,在 Rt△OA′N 中,∵OA′=34,A′N=y,ON=30, ∴342=y2+302,∴y=16 或 y=-16(舍去), ∴A′N=16,∴A′B ′= 16×2=32(米)>30 米, ∴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 3.方案 1:使角尺顶点在圆上,角尺两边与圆两交点连接就是圆的直径,用刻度尺量出直径. 方案 2:任画圆的一条弦,用尺量出弦的中点,利用角尺过弦中点做弦的垂线,垂线与 圆的两交点间的线段为圆的直径. 4.解:连结 OB,过点 O 作 OE⊥AB,垂足为 E,交 AB 于 F,如图 1. 由垂径定理,可知: E 是 AB 中点,F 是 AB 中点, ∴EF 是弓形高 . ∴AE= AB2 1 2 3 ,EF=2. 设半径为 R 米,则 OE=(R-2)米. 在 Rt△AOE 中,由勾股定理,得 R 2= 22 )32()2( R . 解得 R =4. ∵sin∠AOE= 2 3 OA AE , ∴ ∠AOE=60°, ∴∠AOB=120°. ∴ AB 的长为 180 4120  = 3 8  . ∴帆布的面积为 3 8  ×60=160 (平方米). 5.解:(1)AB=AC. 连结 AD,则 AD⊥BC. 又 BD=DC,∴ AD 是线段 BD 的中垂线. ∴ AB=AC. (2) △ABC 为正三角形,或 AB=BC,或 AC=BC,或∠A=∠B,或∠A=∠C. 6.(1)证明:连结 AD OD, AB 是 O 的直径 AD BC  ABC△ 是等腰三角形 BD DC  又 AO BO OD AC ∥ DF AC OF OD  DF OD  DF 是 O 的切线 (2) AB 是 O 的直径 BG AC  ABC△ 是等边三角形 BG 是 AC 的垂直平分线 GA GC  · 图 1E F O BA 又 AG BC ∥ , 60ACB   60CAG ACB     ACG△ 是等边三角形 60AGC   7.解:(1)∵ 60AOC   , AO AC , ∴ AOC△ 是等边三角形. ∴ 60OAC   . (2)∵CP 与 A 相切, ∴ 90ACP   . ∴ 90 30APC OAC      . 又∵ A (4,0),∴ 4AC AO  .∴ 2 8PA AC  . ∴ 8 4 4PO PA OA     . (3)①过点 C 作 1CP OB ,垂足为 1P ,延长 1CP 交 A 于 1Q , ∵ OA 是半径, ∴  1OC OQ ,∴ 1OC OQ , ∴ 1OCQ△ 是等腰三角形. 又∵ AOC△ 是等边三角形,∴ 1 1 2PO OA =2 . ②:过 A 作 AD OC ,垂足为 D ,延长 DA 交 A 于 2Q , 2CQ 与 x 轴交于 2P , ∵ A 是圆心, ∴ 2DQ 是 OC 的垂直平分线. ∴ 2 2CQ OQ . ∴ 2OCQ△ 是等腰三角形, 过点 2Q 作 2Q E x 轴于 E , 在 2Rt AQ E△ 中,∵ 2 1 302Q AE OAD OAC       , ∴ 2 2 1 2 2 32Q E AQ AE  , .∴点 2Q 的坐标(4+ 2 3 , 2 ). 在 1Rt COP△ 中,∵ 1 2 60PO AOC   , , ∴ 1 2 3CP  .∴ C 点坐标(2, 2 3 ). 设直线 2CQ 的关系式为: y kx b  ,则有 2 (4 2 3) 2 3 2 k b k b       , . 解得: 1 2 2 3 k b     , . ∴ 2 2 3y x    . 当 0y  时, 2 2 3x   . ∴ 2 2 2 3P O   . 8.解:(1)如图所示,不妨设扇形纸板的两边与正方形的边 AB、AD分别交于点 M、N, 连结 OA、OD. ∵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OA=OD,∠AOD=90°,∠MAO=∠NDO, 又∠MON=90°,∠AOM=∠DON ∴△AMO≌△DNO ∴AM=DN ∴AM+AN=DN+AN=AD=a 特别地,当点 M 与点 A(点 B)重合时,点 N 必与点 D(点 A)重合,此时 AM+AN 仍为定值 a. 故总有正方形的边被纸板覆盖部分的总长度为定值 a. (2)120°;70° (3) 360 n  ;正 n 边形被纸板覆盖部分的面积是定值,这个定值是 S n .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