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沪科版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ID:634311

大小: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3-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命题人:金台高中王党朝)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填写清楚. 2.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请把第Ⅰ卷、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得 4 分,对而不全得 2 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 0 分.) 1.第一个比较精确测量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 ) A.哥白尼 B.开普勒 C.牛顿 D.卡文迪许 2.关于功率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 P=W/t 可知,机械做功越多,其功率越大 B.根据 P=Fv 可知,汽车的牵引力一定与速率成反比 C.由 P=W/t 可知,只要知道 t s 内机械所做的功,就可以求得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功率 D.由P=F·v可知,当发动机功率一定时,交通工具的牵引力与运动速率成反比 3.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分别从两个高度相等而倾角不同的光滑斜面顶从静止开始下滑,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 ) A、到达底部时重力的功率相等 B、到达底部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C、下滑过程中重力做的功相等 D、到达底部时动能相等 4.质量为 m 的物体,沿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由静止下滑,当下滑时间 t(s)时重力势能减小量为 A. sin2 1 22tmg B. 22 2 1 tmg C. 22tmg D. 222 sin2 1 tmg 5.一个质量为 2kg 的物体,以 4m/s 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时刻起在物体上作用一个水平向右的水 平力,经过一段时间,物体的速度方向变为向右,大小仍是 4m/s,在这段时间内水平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A.0J B.3J C.16J D.32J 6.在高为 H 的桌面上以速度 v 水平抛出质量为 m 的物体,物体运动到距地面高为 h 的 A 点时,如图,(不计空气阻力, 以地面为零势能参考平面),下列正确的说法的是 A.物体在 A 点的机械能为 mghmv 2 2 1 B.物体在 A 点的机械能为 2 2 1 mvmgH  C.物体在 A 点的动能为 mghmv 2 2 1 D.物体在 A 点的动能为 2 2 1 mvmgH  7.已知引力常量 G、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 R 和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 T。仅利用这三个数据,可以估算 出的物理量有 A.月球的质量 B.地球的质量 C.地球的半径 D.月球绕地球运行速度的大小 8 .上端固定的一根细线下面挂一摆球,摆球在空气中摆动,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摆球的机械能守恒 v AH h B.总能量守恒,摆球的机械能正在减小,减小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能量正在消失 D.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 9.在下面列举的各例中,若不考虑阻力作用,则物体机械能不.发生..变化的是( ) A.用细杆栓着一个物体,以杆的另一端为固定轴,使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率圆周运动 B.细杆栓着一个物体,以杆的另一端为固定轴,使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率圆周运动 C.物体沿光滑的曲面自由下滑 D.用一沿固定斜面向上、大小等于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拉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 10. 水平传送带以速度 v 匀速传动,一质量为 m 的小木块 A 由静止轻放在传送带上,若小木块与传送带的动摩擦 因数为μ,如图,在小木块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设木块可以与传送带相对静止),转化为内能的能量为 A. 2mv B. 22mv C. 2 2 1 mv D. 2 4 1 mv 11.同步卫星离地心距离为 r, 运行速度为 v1, 加速度为 a1, 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 加速度为 a2,第一宇宙速度为 v2,地球半径为 R,则下列比值正确的是( ) A. 1 2 a r a R  B. 21 2 ( )a R a r  C. 1 2 v r v R  D. 1 1 2 2 ( )v R v r  12.关于功和能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功就是能 B.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C.功有正功、负功,所以功是矢量 D.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52 分) 二、填空、实验题,本题共 6 小题,每格 2 分共 18 分. 13、《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图中 A 是 ,(2)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合理 的一项是 (填序号) A.先将固定在重物上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再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 B.先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打点计时器下方,再接通电源 C.先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先取下固定在重物上的打好点的纸带,再切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14.如图所示,质量为 kg2 的物体从高度为 mh 8.0 ,倾角为 300 光滑斜面顶 端 A 处开始下滑.若不计空气阻力,取 210 smg  ,则物体由 A 处滑到斜面下 端 B 处 时 重 力 势 能 减 少 了 ___________J, 物 体 滑 到 B 处 时 重 力 功 率 为 ___________w. 15. 质量10t的汽车,额定功率是60kw,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5m/s, 设它所受运动阻力保持不变,则汽车受到的运动阻力是________;在额定功率 下,当汽车速度为10m/s时的加速度_________。 16.在某星球上以速度 v0 将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经 t 秒落回原处,若此星球的 半径为 R,则在星球上发射自己的卫星,那么它的环绕速度应是 。 17.从某一高度平抛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它在空中飞行的第 1 s 内、第 2 s 内、第 3 s 内动能增量之比ΔEk1∶ ΔEk2∶ΔEk3=________。 18.以初速度 v0 竖直上抛一小球。若不计空气阻力,在上升过程中,从抛到小球动能减少一半所经过的时间是___ __。 (第 20 题图) A 三、论述、计算题,本题 3 小题,共 32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 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9.(10 分)质量为 kg5 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方向的恒定拉力 NF 20 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匀 加速运动。在前 4s 内滑行了 8m 的距离,物体所受摩擦力不变,取 210 smg  。求:(1)4s 内拉力对物体所 做的功。 (2)物体在 4s 末的动能。 (3)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0.(12 分)神舟再度飞天,中华续写辉煌,北京时间 2005 年 10 月 12 日 9 时,我国再次进行载人航天试验, 五天后,搭载着航天员聂海胜、费俊龙的神舟六号返回舱成功着路! (1)在飞船的实验室里,仍然能够使用的仪器是: 。 A、密度计;B、酒精温度计;C、天平;D、水银气压计 (2)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减速降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_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_。 (3)飞船返回舱距地面约 1m 时,仍有 8m/s 的速度,若以这样的速度着陆,将对返回舱和航天员造成破坏和 伤害,为此,安装在返回舱底部的 4 台反推火箭点火工作,使返回舱速度落地时降到 2m/s,若返回舱重 3t, 则每台火箭的平均推力约为多大(取 g=10m/s2)? (4)设“神舟六号”飞船在飞行过程中绕地球沿圆轨道运行,已知地球半径为 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 飞船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为 T.求飞船离地面的平均高度 h. 21.(12 分)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条 1/4 圆弧形轨道 AB,其半径为 1m,B 点的切线方向恰好为水平 方向.一个质量为 2kg 的小物体,从轨道顶端 A 点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到达轨道末端 B 点时的速度为 4m/s,然后做平抛运动,落到地面上的 C 点。若轨道距地面的高度 h 为 5m(不计空气阻力,g=10m/s2), 求: (1)物体在 AB 轨道克服阻力做的功; (2)物体在 B 点对轨道的压力; (3)物体落地时的动能; (4)B、C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答题纸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C h B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 案 二、填空、实验题(每格 2 分,共 18 分.) 13、 、 。 14、 、 。 15、 、 。 16、 。 17、 。 18、 。 三、论述、计算题(本题 3 小题,共 21 分)。 19(10 分) 20(12 分) 21(12 分) 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班 级 姓 名 1D 2D 3A 4D 5A 6 B 7BD 8B 9ACD 10C 11AD 12BD 13、打点计时器 B 14、16 40 15、 Nf 3104 sma /2.0 16、 02v R t 17、1∶3∶5 18、 g v 2 )22( 0 19、(1)160J(2)40J(3)0.3 20、(1)B(2)减小、减小(3)F=3×104N(4)h= RTgR 3 2 22 4 21、(1)A→B JmvmgRWmvWmgR ff 42 1 2 1 2 0 2 0  (2)B 点 R vmmgN 2 0 NNNNR vmmgN 5252 2 0  . (3)B→C .1162 1 2 1 2 0 2 0 JmvmghEmvEmgh kkc  (4)B→C tvxgth BBC  2 2 1 =4m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