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本文出现的生字和关键词语;理清文章结构;反复朗读,领会作者的情感。
2.能力目标:分析本文出现的关键的意象;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
3.价值观目标:激发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增强对日本帝国主义无比憎恨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充分发挥联想和想像。
2.多读、多体会。
3.在脑海里形成画面。
教学难点:
努力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
教学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与教具:
多媒体影视系统演示。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找出生字生词,扫清阅读障碍,增加词汇积累。
2.借助有关资料了解作者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东北作家群。
3.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九·一八”的历史知识,以开阔视野,激发学生了解历史的热情和爱国主义感情。
课堂设计:
一、整体感知:
㈠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由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一诗导入。
㈡介绍作者及背景
(学生介绍,老师补充,展示有关文字。)
㈢朗读练习,整体感知
1、认知性听读
(要求:学生合上书,带上耳机,用心去听,去感受作者那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在脑海里形成画面。)
2、打开课本,速读课文,结合课前的预习,扫除文字障碍。如有疑难,小组内解决或请老师帮忙。
3、感知性朗读
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以便学生充分领会本文的诗意和情感。
二、合作探究,深入理解(品味精华)
㈠品析文中关键意象。
本文众多的意象如列锦般排列在一起,密集的意象纷至沓来,不断冲击着读者,从而在文章中形成一种气势和力度。这便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思念故乡时,故乡的一切——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一事一物,无一不奔涌而出,这些意象就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充满了细节的活生生的“关东原野”。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想像体味这些意象,力求将它们还原为真切的感受和活生生的形象,从而在学生的头脑中再造出一个美丽富饶的“东北大地”!
(展示一些有关东北特有的景色、物产的资料。)
㈡品析精彩语段,通过揣摩语言感知文章写作特色。
认真阅读“当我躺在地上的时候……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分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1.作者在这段话中列举出哪些东北特有的景色、特产?
2.作者用了大量的词形容东北地区的种种事物,你觉得哪些词语用的好,能够引起你丰富的联想?
3.有人说这段话排列的词语过多,不够简洁,有些句子完全可以删掉,比如“红玉的脸胧,黑玉的眼睛”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
㈢积累、记忆、体会课文浓郁的抒情性。
你觉得这篇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得最富有感情,最能打动你?找出来,读一读,背一背。
三、引发联想拓展延伸。
学生再次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土地的眷念之情,体现作者浓郁的抒情风格与独特的抒情方式,以富有力度与浓度的情感打动人心。
同时配乐《在松花江上》
[课后反思]
《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强烈的思念之情。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满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影视手段展示了“九·一八”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让这些画面直接感染学生。从他们的眼神可以看出,这些画面已经撞击到学生的心灵,心中便产生了强烈的震撼。我觉得这种方法很直观,能直接地让学生进入情境之中,这就更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那种眷念乡土的深情。另外,这篇课文是一篇很好的朗读文章,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方法,也便于学生充分领会本文的诗意和情感。
尤其是最后一次的配音朗读,更是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作者那倾诉式的语言表达激情,以富有力度和浓度的情感打动了每一位学生,同时也从内心激发出了热爱故乡故土的深情。
[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表现和自我完善。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意味着正视学生是活生生的有情感的人,我们应尊重人的情感,理解人的情感,从人的情感出发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思想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自身情感,一切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出发,学生不被当作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来对待,没有自我,没有主体意识,没有完善的精神和情感。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呼唤的只有健康情感、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人。因此,以情感为纽带,让学生在情感的驱动下主动积极地接受思想教育,比冰冷的道德说教更具实效性。教育必须从“动情”到“晓理”过渡,而不是相反。
[教材分析及有关设计说明]
本文几近于一首散文诗,其间充溢的是众多鲜明的意象和丰沛激越的情感。而学生由于年龄所限,根本没有家园之痛,民族之恨这些经历和体验,但他们有着朴素的感情,也有丰富敏感的心灵。因而在教学之前,通过影视手段展示“九·一九”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让最形象的画面最直接最强烈地撞击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强烈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