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
关于本文作者 茨威格,奥地利作家。出身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威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一战爆发后,发表了反战剧本《耶雷米亚》,在瑞士与罗曼·罗兰等人一起从事反战活动,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1919年后长期隐居在萨尔茨堡,埋头写作。1928年应邀赴苏联,与高尔基结识。1938年流亡英国,并加入英国国籍,1941年到达巴西。1942年2月23日与妻子一起在里约热内卢附近的佩特罗波利斯自杀。 茨威格的主要成就在于传记文学,代表作有《三位大师》《罗曼·罗兰》《同精灵的斗争》等。 本文内容简介 设立在南极南纬90°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这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1911年10月,他们在新西兰的埃文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在当年12月至第二年的1月左右征服南极点。可是就在这时候,他们得到消息说,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外一支探险队正向南极进发,要'和他们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于是,斯科特一行于11月1日匆忙出发,'去争取国家的荣誉',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森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 同学们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思考一下,两位科学家为什么一位成功了,一位失败了呢? 学习本文首先要通读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的内容。 一、掌握下列字词。 1、为下列加红字注音。 战栗( ) 步履( ) 悚然( ) 羸弱( ) 告罄( ) 无垠( ) 凛冽( ) 遗孀( ) 2、解释下列词的含义。 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 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者不高兴的神情。 吞噬:吞食。 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羸弱:瘦弱。 告罄:指财物用完。 3、词语积累。 精疲力竭 忧心忡忡 疲惫不堪 白雪皑皑 海市蜃楼 风餐露宿 念念有词 鲁莽大胆 二、本文内容分析。 1、茨威格为什么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 这可以从课文的最后两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茨威格淡然认为给斯科特作传会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 2、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课文的哪些地方? 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斯科特一行在与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但他们勇于承认失败,并愿'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如果将此事置于一个爱耍赖、不守信用的人面前,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坚毅,执着,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在删节部分,对斯科特的这一性格特点有充分的交代。 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探险需要团结协作精神,在关键的时刻为了保护同伴,有时要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这一点斯科特和他的队友都做到了。 无私的爱。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考虑的不是一己之利,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他最后的遗书不是为死后的沽名钓誉,而完全是爱的真情流露;信写得如此镇静,丝毫不象一个行将离世的人!斯科特是怀着一种热烈的爱而没有丝毫的恨离开了那个冰冷的世界。 3、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4、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在这里,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事实上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理由是,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起,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的观点。 5、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做响。国旗怎么会'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作者在这里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是斯科特和伙伴的心情。此时,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真是'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6、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完成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 英国人普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这种文化传统熏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的业绩作证的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的高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7、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联系上下文看,'内心中的海市蜃楼'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联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对遥远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他们与现实的严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这样写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8、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这句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意思是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这句话在全文中可作为主旨句,起点题的作用 。 三、问题思考。 1、同学们在学了这篇课文后,一定会有自己的感想,可以写出来,和其它同学交流一下。 2、现实中有没有令你感动的事情?请同学们通过自己的精心观察,写一件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
中考解析
(山东省济南市)阅读下面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美在何方
说起来十分奇怪,记忆中对美的觉悟居然是从书本开始。 我生活的这个城市,美是需要用点劲才能看得出来的。城市给我的印象有些肮脏、杂乱、喧嚣、破旧。其间自然有许多美丽的事物,譬如一朵花,一片云。我的这个城市适宜拍照而不是游览。每次从风景地归来,总是十分沮丧,往日的麻木被瀑布森林大漠海洋洗去,活泼泼的感觉神经便觉得疼痛。朋友教过我一个看画的方法:卷起一本杂志,像单筒望远镜,用一只眼睛来欣赏。这时,遮去画框之外的纷乱,画居然明亮立体得多。城市之美也是这样得来的。 不过,我不能总眯着一只眼走在街上。我的印象总是整体的印象。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我的审美意识是从这里开始的。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是那么纯粹,令人情不自禁。我不知也无须知道翠柳置身何地,无须知道这千秋的沧桑与万里的景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词儿一蹦一跳的,读起来眼睛会一闪一闪。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这是气势。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是慷慨。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这是沉甸甸的忧伤。 人渐渐走入景中,将景淹去,留下一点气息。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有燕在双飞,人就立得更孤独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需要心情。凡俗的我虽然没有那种超然,却有对超然的向往。有位老先生近来发现陶渊明是个斜眼,因他东篱采菊却见了南山。我想这也是游戏之论吧。不令南山,北山西山也是见得的,连眼都不必斜,只消转转身体就行。我想我们是很容易被这样的诗句烦了的,因为我们既无菊可采,又无南山可见,所见之物多是人之眼,所以需要研究它究竟是斜还是不斜。 从诗词出发,回到生活中,人的感觉有了两个系统:艺术与非艺术。艺术是我们逃循现实压力的港湾。美在心目中被放大,直到淹了一天一地。美在心目中被抽象,以至不需特定的对象。 美常常是无名的。走在九寨沟,看近处的水,远方的山,拍拍大树,数一数牦牛,在珍珠滩洗洗双足。我无力指出一个具体的美,即便指出也是虚妄的。那是天人合一、地人合一的感受。所有的细节都淡化了,心中起伏着一种莫名的愉悦。景物不再是对象;于是人也就不再君临一切。在这美好的时间和美好的地点,一切都是和谐的。不需要刻意修饰,努力操作,苦思冥索。许多人支起照相机,许多人架起画板。然而全都徒劳,因为取舍也是多余的。我想,我们热爱的还是这样的一种深入其中的境遇,热爱它的全体,否则,旅游如何能成为人类如火如荼的节目呢?这样的美比起'绿肥红瘦'式的吟咏更有生命力。 能在生活中常常看见美是一大幸事,如能看到他人未能体察的美成为幸福。幸好在景观之外还有人情、力量、崇高,人的情感由此丰富起来。 很多年以前,我常常站在晒台上看一个人走过弄堂。她走入我的视线直到消失,其间不过一分钟。那时我还小,不懂爱情或情欲,只觉得想看一看。假如世上有所谓'美的觉悟'的话,这就是了。这是最典型也是最普遍的觉悟,其间没有语言的参与,其间无须学习和训练,是情不自禁的真正的觉悟。1.本文题目是'美在何方'作者认为'美'在哪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末句说'城市之美也是这样得来的',是怎样得来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三自然段表述了作者对'城市之美'怎样的看法?这段文字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大量引述古代著名诗人的著名诗句,请你写出其中两位的姓名及其生活的朝代。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 ,他是 __________________朝人。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是 __________________,他是 __________________朝人。5.文章末段中,作者称他'很多年以前'的一次经验为'真正的觉悟','真正的觉悟'的本质含义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对你认识世界、认识人生有什么启发?请结合文章语句谈一谈。(谈一个方面即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阅读议论文的综合能力【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作者认为'美'在现实生活中,'美'在每个人的心中。前者略写,后者详写。2.本题考查对重要语句中代词指代内容的理解。句中'这样'是指'卷起一本杂志,像单筒望远镜,用一只眼睛来欣赏。这时,遮去画框之外的纷乱,画居然明亮立体得多'再结合'城市之美'分析,本题的答案应是:排除肮脏、杂乱、喧嚣、破旧之后而得来的。3.本题考查对重要语段的内容及其作用的分析。'不过,我不能总眯着一只眼走在街上。我的印象总是整体的印象'一段表达了作者认为城市之美需要用劲才能看出来。这段文字在文章结构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由此过渡到下文对'美'在每个人的心中的论述。4.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两个黄鹂鸣翠柳',作者杜甫,唐代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作者李白,唐代人。'大江东去'作者苏轼,宋代人。'枯藤老树昏鸦',作者马致远,元代人。'十年生死',作者苏轼,宋代人。'落花人独立',作者翁宏,唐代人。'采菊东篱下',作者陶渊明,晋代人。5.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根据文章最后一段的内容'真正的觉悟'的本质含义是指发自内心的、心灵深处的感悟。或:没有语言参与的、无须学习和训练的感悟。6.本题既考查了对文章的理解,同时又检验了学生平日对'美'这一问题的认识深度。题目要求的是结合文章谈启发,所以一定要读懂文章,最起码要读懂作者要表达的一个方面的意思。然后才能结合自己的体会谈启发。这篇文章主要谈的是如何理解美、发现美,进而表达作者热爱生活、领受生活的追求。如果一味的斤斤计较于城市中到底有没有美,离文章要表达的主旨相去太远,这样是不合适的。答题的关键是要选好角度。如结合'美是需要用点劲才能看得出来',谈发现美;结合'美是天人合一、地人合一的感受',谈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结合'能在生活中常常看见美是一大幸事,如能看到他人未能体察的美成为幸福'谈努力发现美、热爱生活;结合'幸好在景观之外还有人情、力量、崇高,人的情感由此丰富起来'谈丰富自己、提高审美情趣;由'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是那么纯粹',谈学习古典诗词、文学作品的重要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