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语文
年级
初一
班级
时间
2010年 月 日
课题 29. 马
教学
目标
1、 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在此基础上积累优美的语句。
2、 揣摩文中的对比描写,了解对比描写的作用,并学会运用。
3、 了解作者布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
了解对比描写的作用,并学会运用
板书设计
表现驯良的词句:迎合别人、舍己从人、屈从,不拒绝任何使命,尽一切力量为人服务……
表现自由奔放的词句:奔驰、腾跃、不受拘束、没有节制,自由地游荡、蹦跳……
时序
1、导入:
展示书法作品:学生用小篆和隶书写的“马”及教师用楷书在黑板上写的“马”。
要求学生说出三个“马”字分别属于哪种字体。
学生回答后,教师语:时代不同,“马”的写法也不同,这是汉字形体演变的结果;同样,随着社会的发展,马的生存方式及其命运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布封的文章去了解、关注人类忠实而高贵的朋友——马。
2、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①文中写了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请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 马 马
②请分别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两种马各自的最突出的特点,并用波浪线勾画出文中最能说明两种马各自特点的词句。
③作者对两种马各持什么态度?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哪些段落?
3、交流研讨
围绕上述问题,请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学生回答后,教师将学生的意见进行归结。
文章写了家马、野马(或人工驯养的马、天然的马等),它们各自的最大特点分别是“驯良”、“自由奔放”。
能表现驯良的词句:迎合别人、舍己从人、屈从,不拒绝任何使命,尽一切力量为人服务……
表现自由奔放的词句:奔驰、腾跃、不受拘束、没有节制,自由地游荡、蹦跳……
作者同情家马,欣赏野马,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二、三自然段。
4、重点研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读二、三段)
①自读读二、三段,发现问题。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发现的问题,力求在小组内解决问题。班上交流,重点研讨以下几句:
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
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
所有的家马则都只有人工所能赋予的东西,即技巧与媚妍而已。
②深层探究
请同学介绍布封情况,明确作者是人文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要求点到为止)
小组内讨论:作者同情家马,欣赏野马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实际是借对两种马的描述来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感态度?
班上交流:由男女生各派两个代表到班上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师小结:本文既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也是一篇礼赞自由的优美散文,它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两种马的特质,而且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的人文情怀,实为文质俱美之文。
教学内容:联系实际展开讨论,品味语言,学以致用
5、延伸、拓展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家马、野马的生活画面,请学生欣赏。
请同学谈自己欣赏哪一种马,并陈述理由(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不要受作者的影响)。
讨论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下例问题:
1)家马的驯良是天性吗?请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自己的观后感,并就目前的教育现状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
2)人类对马的驯化,如果给马带来了痛苦,那么请联系人类发展的历史谈谈人类该不该驯化动物?
3)我们身边出现的野生动物园,其“野生”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野生”?面对日益恶劣的生存环境,人类究竟该怎样对待动物?
讨论结果略。
6、品味语言,学以致用
导入语:本文既是一篇科普说明书,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它不仅让我们受到诸多启发,而且在语言上、行文上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摘录在资料卡的语句,并陈述自己的理由。
教师要注意参与到活动当中,引导学生去体会文中人格化的描写。
再读课文,了解对比的运用及其作用。
1)找出文中对比描写的相关内容,并思考其作用。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
3)教师对学生的交流结果进行概述:就全文来看,作者是将家马与野马作比,以家马的驯良来衬托野马的自由奔放,就最后一段来看,是以其它动物来衬托马的美貌。
7、用对比方法写一段话,描绘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重点刻画其外貌,字数在150字左右。 班上交流写作片段。
8、作业
抄写“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并任选五个词语造句。
课外阅读布封的《松鼠》或其他作家写动物的文章,作读书札记(一周内完成)。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