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函数及其图象总复习教材教法分析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方 菁 2008.3.25
一、中考要求:见中考说明
基本要求 略高要求 较高要求
平 面
直 角
坐 标
系
会建立直角坐标系(包
括在方格纸上)描述物体的
位置;
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
中,会确定坐标与点之间的
对应关系;
了解特殊位置点的坐
标特征
由点的特殊位置,会求相
关字母的范围;
已知点坐标,会求出点到
轴的距离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
感受图形变换后点的坐标变
化,会用点的坐标刻画点的
移动;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
确定物体的位置
函 数
及 其
图 象
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
量关系,了解常量和变量的
意义;
结合实际问题了解函
数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方法;
会确定简单的函数(整
式、分式和实际问题)中的
自变量取值范围,并会求函
数值;
会用描点法画出简单
函数的图像
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
系和变化规律,会用适当的方
法刻画某些实际问题中变量之
间的关系;
结合函数关系的分析,能
对变量的变化趋势进行初步预
测;
能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
题中函数关系进行分析
一 次
函 数
能结合具体问题探索
一次函数的意义,会求它的
表达式;
会画图象
会用性质解决“数”、“形”
结合问题;
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会求其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坐
标
能根据图象与解析式之
间的对应关系,解决相关问
题;
会解决与一次函数有关
的实际问题
反 比
例 函
数
能结合具体情景探索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会求解
析式,会画图象
会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能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
决相应的问题
能根据实际问题或图象
解决反比例函数的问题
二 次
函 数
能结合实际问题情景
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
数的图象
能从图象上认识二次函数
的性质;
会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顶
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
会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
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能 解 决 简 单 的 实 际 问
题;
能解决与其他函数结合
的实际问题
二、学习的章节
第 17 章 函数及其图象,第 26 章 二次函数
三、复习的依据
以《课程标准》为纲,华东师范大学教材、海淀区中考说明为本,海淀教师进修复
习指导为依据,抓好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重点内容的落实.
注意《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相同要求与不同点
降低要求之处:
1. 对《距离》只要求点到坐标轴的距离及同一坐标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不能转
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根系关系),不在同一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不要求, (可用勾股定理
转化为几何问题).
2. 二次函数交点式不要求.
3. 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时,回避三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二次方程组,回避一
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提高要求之处:
1. 移动. 例 9,例 10,例 18,例 42,例 43,例 44
【图形的移动转化为点的移动】
例 10 ★★ (海口市课改实验区 2007) (1)请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将△ABC 向上平移
3 格,再向右平移 6 格,得△ 111 CBA ,再将△ 111 CBA 绕点 1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90 ,得
△ 212 CBA ,最后将△ 212 CBA 以点 2C 为位似中心放大到 2 倍,得△ 233 CBA ;
(2)请在方格纸的适当位置画上坐标轴(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 个单位长度),在你
所建立的直角坐标系中,点 C、 1C 、 2C 的坐标分别为:点 C(_____)、点 1C (_____)、
点 2C (_____).
2. 估算 利用函数图象交点求近似值,预测. 例 17,例 32(2)
例 17 新课程标准 P36 例 11
填表并观察下列两个函数的变化情况:
X 1 2 3 4 5 …
Y1 = 50 + 2x
Y2 = 5x
(1) 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上面两个函数的图象,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
(2) 当 x 从 1 开始增大时,预测哪一个函数的值先到达 100.
3. 直角坐标系 坐标轴的选取,图形变换. 例 10
4. 应用. 多道例题
5. 直线与几何的结合(比例、勾股、面积等等).
例 25,例 31,例 44,例 47,例 49,例 50,例 51,例 52 等等
6. 解题方法成为重点 多道例题
四、教材教法分析
(一)对直角坐标系的理解【数形结合】
【知识要点】
1. 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特点
各象限内的点, 坐标轴上的点 例 1,例 2,例 3,例 4
【点所在区域决定点坐标的正、负、零, 点到轴的距离决定点坐标的绝对值】
公式: 点到 x 轴的距离 = | y |
点到 y 轴的距离 = | x |
(垂线段的长) = (点坐标的绝对值)
几何(线段) 函数(坐标)
【转化为线段长用几何知识;转化为点的坐标用函数知识】 例 25
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利用坐标间的数量关系构造方程】 例 5,例 7(2)
第 1、3 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 x、y ) x = y
第 2、4 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 x、y ) x = - y
2. 两个具有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间的数量关系 例 6
(1)对称性 (2)平行
【利用坐标间的数量关系构造方程】
【基本题型,基本方法】
1. 已知点的坐标 ★ 会求点到坐标轴的距离,
会求同一坐标轴上两点间的距离.
会求两坐标轴上两点间的距离, 会求点到原点的距离,会求仅有一点在坐标轴上的
两点间的距离 (用勾股定理)
★ 由已知点的坐标求有关对称点的坐标 例 6
★ 求图形变换后点的坐标,会用点的坐标刻化点的移动. 例 10
2. 画点的坐标:(略)
3. 求点的坐标:
(1)定域定量法: 例 7(1)
(2)构造方程法: 例 5,例 7(2)
(3)图象交点法:
(4) 观察图象法(含估算)
1)观察点的坐标: 例 16,例 28(2),例 38 等等
2)观察已知点有关对称点的坐标: 例 6
3)观察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的坐标:例 16(1),例 38,例 39
4)观察两个函数图象交点的坐标: 例 32(2)
5)观察点的坐标,求函数解析式: 例 28(2)
(二)对函数有关概念的理解
【知识要点】
1. 函数定义 2. 函数的图象
【基本题型,基本方法】
1. 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
(1)解析式(使解析式有意义) 例 11,
(2)图象(图象端点向 x 轴引垂线,由垂足对应的数看 x 的取值范围)例 16(1)
★★(3)列表(表中自变量取值)
★★(4)应用(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2. 函数值(实质是求代数式的值): 例 12(1)
3. 已知函数值,求自变量取值(实质是解方程): 例 12(2)
4. 会画函数图象: 例 17
会画直角坐标系(三要素:方向、原点、单位长度)
会画函数图象:
一列表(不能取到的值加括号) 二描点(注意实心点与空心点)
三连线 (注意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曲线、曲线段的区别)
四标解析式 (含自变量取值范围)
5. 会求函数图象上的特殊点的坐标:(并到三类函数)
(1)求与 y 轴的交点坐标, ( 0, c ) (看出来的)
(2)求与 x 轴的交点坐标, (算出来的)
1) ( x1,0 ),( x2,0 ) 令 y = 0 解方程解出来的,(Δ ≥ 0)
2) 已知( x1,0 )及对称轴,由对称性得( x2,0 ) (推出来的)
(三)对三类函数的理解(数形结合)
【知识要点】
函数 一次函数 反比例函数 二次函数
解析式
y = kx + b
(k ≠o) x
ky
(k ≠o)
y = ax2 + bx+c
( a ≠ 0 )
结构
结构
形
状
结构
直线
结构
双曲线
结构
抛物线
形状 加条件 结
构
不平行于坐标
轴的直线
结构
加条件
结构
对称轴平行 y 轴
结构
系数
定 向 k 定向 k 定位置
a 符号 开口方向
|a| 开口大小
定 轴 —— —— ab 符号
对称轴位置
定 点
(1)与 y 轴的交
点(交点恰在
y 轴上)
(2)抛物线
的顶点
b 定点
(0, b)
常数项= 与 y
轴交点纵坐标
( 常 数 项 1 =
常数项 2)
——
c 定点
(0, c)
常数项= 与 y 轴交点
纵坐标
( 常数项 1 = 常数项 2 )
a、b、c
定点
(- 2
b
a
,
24
4
ac b
a
)
定增减性
k > 0,y 随 x
增大而增大
k < 0,y 随 x
增大而减小
k > 0,y 随 x
增大而减小
k < 0,y 随 x
增大而增大
略
令 y = 0
的根 x
定 点
与 x 轴的交点
令 y = 0 的根 x
定点
(x ,0) ——
令 y = 0 的两根 x1,x2
定点
(x1,0),(x2,0)
一次函数
【基本题型,基本方法】
1.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与它图象上的点【用方程思想】
1)求函数解析式 例 15(1)(3)(4)(6)
【将点的坐标代入解析式,是构造关于“系数”方程的主要方法】
【转化点的坐标是求函数解析式的重要方法】
求函数解析式的步骤:
一设 (优选函数解析式,尽量用概念定系数,使待定的系数越少越好)
二构 (将点的坐标代入解析式,构造待定系数的方程或方程组,)
(用已知等量关系或几何条件,构造待定系数的方程或方程组)
三解 (解方程或方程组)
四回代(将解出来的系数代入所设的函数解析式)
例 15(3) 若一次函数图象过 A (2, -1)和 B 两点,其中点 B 是另一条直线 y =﹣ 1
2 x + 3
与 y 轴的交点,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定 b 待 k)
2)求点的坐标 例 15(2)(4)(5)(6)(7)
例 15(7) 已知 y = 3x – 2 的图象经过点( a,b ),且 a + b = 6,求 a、b 的值.
2. 一次函数中的数形结合【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依形判数,由数思形)
看一次函数的图象
一看与 y 轴交点 ( 0, b ), 定常数项 b。 例 16(1)
二看图象的走向定 k 的符号:左低右高 k > 0
左高右低 k < 0 同步练习册 八册下 P17.3
三看图象的走向定函数的增减性: 例 16(2)
左低右高 y 随 x 增大而增大,
左高右低 y 随 x 增大而减小
四看图象所在象限定 k, b 符号:(略) 同步练习册 八册下 P17.1(2)
画一次函数的图象
例 17 新课程标准 P36 例 11
填表并观察下列两个函数的变化情况:
x 1 2 3 4 5 …
Y1 = 50 + 2x
Y2 = 5x
(3) 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上面两个函数的图象,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
(4) 当 x 从 1 开始增大时,预测哪一个函数的值先到达 100.
3.图形的移动(翻转,平移,旋转)
例 19 (河南省 2007)如图甲,边长为 2 的正方形 ABCD 中,顶点 A 的坐标是(0,2).一
次函数 y = x + t 的图像 l 随 t 的不同取值变化时,位于 l 的右下方由 l 和正方形的边围成
的图像面积为 S(阴影部分)
(1) 当 t 取何值时,S=3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下(如图乙),画出 S 与 t 的图像。
4. 与一次函数有关的实际问题 例 20——例 24
例 21 甲、乙两人在一次赛跑中,路程 s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所示(实线为甲的路程与
时间的关系图像,虚线为乙),小王根据图像得到如下四个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
(A) 这是一次 1500 米的赛跑
(B) 甲、乙两人中先到达终点的是乙
(C) 甲、乙同时起跑
(D) 甲在这次赛跑中的速度为 5m/s
反比例函数
【基本题型,基本方法】
1.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与它的图象上的点 例 26,例 27
例 27 (1)(安徽省 2007 年) 近视眼镜的度数 y(度)与镜片焦距 x(米)成反比例.
已知 400 度近视眼镜镜片的焦距为 0.25 米,则眼镜度数 y 与镜片焦距 x 之间的函数关
系式是 . (优选 y = x
k )
(2) 已知 y = ( 2 - m )x m - 4 是反比例函数,则 m = , 此函数图象在
第 象限. (优选 y = kx - 1 )
(3)(北京市海淀区 2007 年)已知反比例函数
x
ky 的图象经过
点(1,2),则函数 y = - kx 可确定为( ). ( 优选 k = xy )
(A)y = - 2x (B) y = x2
1 (C) xy 2
1 (D)y = 2x
2. 反比例函数中的数形结合(依形判数、由数思形)
看反比例函数图象: 例 28——例 30
一看图象的位置定 k 的符号:
一、三象限 k > 0
二、四象限 k < 0
二看图象的位置定函数的增减性:
一、三象限的每个象限内, y 随 x 增大而减小
二、四象限的每个象限内, y 随 x 增大而增大
例 30(2)(山东省潍坊课改实验区 2007)若 M(
2
1 ,y1)、N(
4
1 ,y2)、P(
2
1 ,y3)
三点都在函数 y= x
k (k < 0)的图像上,则 y1 、y2 、y3 的大小关系为 ( )
(A)y2 >y3 >y1 (B)y2 >y1 >y3
(C)y3 >y1 >y2 (D)y3 >y2 >y1
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例 31
4. 相关的综合题 例 32
例 32 (2)(贵阳市课改实验区)如图,一次
函数 y= ax + b 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 y= x
k 的图象交
于 M、N 两点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根据图象写出使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
函数的值的 x 的取值范围。
二次函数
【基本题型,基本方法】
1. 二次函数解析式与它图象上的点【用方程思想】 例 33——例 36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两种形式(注意隐含条件、优选解析式):
y = ax2 + bx + c ( a ≠ 0 )
y = a(x – h)2 + k ( a ≠ 0 ) (已知对称轴、顶点)
例 33 (4) 抛物线 y = 2x2 + bx – 5 过点 A ( - 2, yA ),则 yA =
(6) 二次函数 y = ax2 + bx + c 的图象与 x 轴交于点 A ( - 3, 0 ),
对称轴 x = -1,顶点 C 到 x 轴的距离为 2,则设 y = ,
得方程为 ,解得 ,
此函数解析式为 . (优选顶点式)
2. 二次函数中的数形结合【用数形结合思想】(依形判数,由数思形)
看二次函数的图象:
一看与 y 轴交点 ( 0, c ), 定常数项 c. 例 38
二看图象的开口方向定 a 的符号: 例 37(1)(2)
开口向上 a > 0
开口向下 a < 0
三看抛物线与 x 轴的相对位置: 例 37(4) 例 41
抛物线与 x 轴有两个交点,⊿ > 0;
抛物线与 x 轴有一个交点,⊿ = 0;
抛物线与 x 轴无交点, ⊿ < 0.
四看抛物线对称轴与 y 轴的相对位置: 例 40(1)
对称轴在 y 轴的左侧,a 、b 同号:
对称轴在 y 轴的右侧,a 、b 异号.
五看图象的走向定函数的增减性:(以对称轴为界)
左低右高 y 随 x 增大而增大,
左高右低 y 随 x 增大而减小
六看部分图象对应的取值范围: 例 37(3)
(图象端点向 x 轴引垂线,由垂足对应的数看 x 的取值范围)
(图象端点向 y 轴引垂线,由垂足对应的数看 y 的取值范围)
例 38(沈阳市 2007)如图,二次函数 y=ax2+bx+c 的图
象经过 A、B、C 三点.
(1)观察图象写出 A、B、C 三点的坐标,并求出
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出此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画二次函数图象 (略)
3.图形的移动(翻转,平移,旋转) 例 42——例 44
例 42(1)(山东省潍坊课改实验区 2007)抛物线 y=ax2+bx+c 如图所示,则它关
于 y 轴对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4. 二次函数的应用 例 45,例 46
例 45 (吉林省 2007)如图,大拇指与小拇指尽量张开时,两指尖的距
离称为指距.某项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人的身高 h 是指距 d 的一次函数.
下表是测得的指距与身高的一组数据:
指距 d(cm) 20 21 22 23
身高 h(cm) 160 169 178 187
(1) 求出 h 与 d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 d 的取值范围):
(2) 某人身高为 196cm,一般情况下他的指距应是多少?
5
B
-1 4
A
C
O x
y
5. 相关的综合题 例 47——例 52
例 51 下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与算式| 4
3 |+(
2
1 )2 + 2-1 的结果相同的是 ( )
(四) 对“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的认识
1. 将已知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构造有关系数的方程; 例 33(1)(2)
2. 已知函数解析式及其图象上一点的某坐标,求这点的坐标 例 33(3)
【将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构造这点另一坐标的方程】
3. 已知函数解析式及图象上一点(a,b),但 a,b 未知,求点坐标 例 15(7)
【将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构造关于 a,b 的方程】
【还须一个条件,构造关于 a,b 的另一个方程】
4. 函数解析式中有待定系数 k,点的某坐标 a 不知道,求函数解析式及点的坐标
【将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构造关于 a,k 的方程】 例 33(4)
5. 用函数解析式中待定系数 a、b 表示点的坐标,将点的坐标代入另一函数解析式,
构造关于 a,b 的方程
6. 求两个已知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
【解这两个函数解析式联立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五) 构造函数解析式中待定系数的方程的方法:
1. 利用函数的定义(隐含它们最高项的系数 ≠ 0)
— 一次函数 x 的最高指数 = 1
函数定义 —— 二次函数 x 的最高指数 = 2
— 反比例函数 x 的指数 = - 1
2. 函数图象上一点坐标满足函数解析式(注意转化点的坐标)
【待定系数法构造关于“系数”方程的主要方法】
3. 利用题目的条件直接构造方程
【用含有待定系数的代数式表示点的坐标】
如,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在 x 轴上(令 y = 0,Δ ≥ 0 ) 例 35
4. 利用几何中公式、定理做为等量关系构造方程 例 49
【用含有待定系数的代数式表示线段长】
如,面积公式、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 等
5. 利用图形中的等量关系构造方程 如, 线段和差 等 例 25
(六) 学会分析方法:
如,函数中的待定系数
已知
转化点 文字——符号
的坐标 几何条件
点的坐标 已知的等量关系
代入函数 用系数的代数
解析式 式表示 …
构造关于系数 ( 如,a、b ) 的方程
(如, 定 c 待 a 、b ) 待定的系数越少越好
定系数 ( 如,a、b、c ) 的值
求函数解析式(如,y = ax2 + bx + c ( a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