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吕叔湘中学2021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江苏省镇江市吕叔湘中学2021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ID:643460

大小:12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1-03-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材料一: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历来就是国之大事。几十年来,我国粮食产量稳步提升,其中 科技的贡献有目共睹。 科技选种育种对粮食增产作用巨大。比如作物全息定域选种,是在作物具有强遗传势 的部位选种的方法。实验证明,玉米的强遗传势区在果穗中下部,选用这一部位的籽粒做种, 比用顶部的籽粒做种增产 35.4%.高粱果穗上部的籽粒充实饱满,生长力强,在结实丰产方 面有较强的遗传性,选用上部籽粒做种比用中部籽粒做种增产 6.4%~10.8%.任何作物随着本 身遗传性状的改良,生产性能会不断提高。我国水稻种植从 20 世纪 50 年代中后期开始,由 高秆品种改为新培育出的矮秆品种,该品种耐肥抗倒,单位面积产量比高秆品种增加 30%以 上。1986 年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历经九年艰苦攻关,中国独创的两系法杂交 水稻取得成功,又使单产比常规品种增产 15%~20%.专家预测目前正在培育的超高产品种, 将比现有品种在单产上提高近一倍。 科学技术可以改善耕地条件,进而扩大某些粮食作物种植区域,还可以提高粮食生产过 程中有限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在实施塑料薄膜覆盖后,土壤一般可增温 2~5℃,覆益期内地 表积温增加 200~300℃,从而使作物适宜耕作区的纬度向北推移 2~4°,海拔提高 1000~2000m. 由于该技术可应用的作物范围广,一般增产幅度可达 30%~50%.同时,地膜覆盖能使耕层土 壤含水量提高 2.77%~4.55%,每亩土壤蒸发量减少 100~150m3.单位农产品的平均耗水量减少 一半,就相当于灌溉面积扩大了一倍。 农机装备技术的进步也至关重要。21 世纪以来我国农机装备技术发展极为快速。机械 设备如深松机、无人驾驶联合耕播作业机等逐渐被推广使用的同时,很多新技术也在其中得 到应用。如卫星导航技术结合电液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可实现农业机械按照预设路线自 动精准行驶;遥感技术可应用于农业资源调查、动态监测、生物产量估计与农业灾害预报等 领域;借助激光产生的红外辐射对水稻作热处理,既可干燥新收割的潮湿的水稻,又能有效 消灭水稻表层害虫。 科技进步,促进了我国粮食高产,也向世界展示了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实力。 (取材于王征兵、林维清、薛壮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虽已解决 14 亿人的吃饭问题,但粮食安全仍 面临一些挑战,需要高度重视。 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期,这使我国粮食需求继续呈刚性增长态势,经济 发展中耕地面积数量缩减与耕地质量下降并存。粮食近期供需虽大体平衡,但并不能保证时 时刻刻都可以充足供应。因此,从政策层面强化管理,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国家在 2019 年中央 1 号文件中就再次强调,要严守 18 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 定,并全面落实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政策。此外,为了增产而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虽短期内 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但也致使果蔬个头与所含营养素不成正比,有时甚至给消费者的健康 带来危害。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提出重“量”更要重“质”,积极推进利用现代技 术生产绿色肥料。 2009 年以来,我国实行粮食战略工程核心区建设,确立了河南、黑龙江、吉林为三大粮 食生产核心区。粮食生产集中将不可避免地使这些区域粮食储备成本提升,粮食跨区城流通 量增加,建设现代粮食仓储物流体系刻不容缓。为保证粮食质量安全,除了完善粮食仓储基 础设施建设外,国家还鼓励应用环流熏蒸、氮气储粮等绿色技术来保障储粮品质;为保证粮 食流通合理顺利,我国正在积极构建布局合理、运转高效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 新时期我国一直积极推进建立多元稳定的农产品国际贸易体系,扩大适应国内需求的农 产品尤其是我国紧缺品种的进口。而粮食能源化、金融化趋势使国际粮食的价格形成机制更 为复杂,增加了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的外部不确定性。我国针对不同国家采取灵活的合作方式, 合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粮食进口渠道,以稳定粮食供给、满足个性化需求。如利 用多边贸易体制,加强与南美国家的全方位合作;通过深化“一带一路”粮食经贸合作关系, 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国际粮食合作新平台。 粮食安全是世界性重大课题,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手中有粮”,则“心中 不慌”, 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才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 (取材于田惠敏、张欣桐等的相 关文章) 材料三: 从最近的国内外粮食市场形势来看,粮食价格仍然面临着动荡不安! 首先是美国供需报告的公布,再次点燃新一波粮价上涨,这背后的原因即是饲料供应的 紧俏。美国农业部下调全球大豆和玉米期末库存,其中,全球大豆期末库存数据下调 130 万吨,至 8430 万吨,另外美豆和美玉米单产下调也超出市场预期。美国农业部新一年里的 首份重磅报告预示着 2021 年农产品市场将是动荡剧烈的。 与此同时,全球大豆市场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俄罗斯宣布将在 2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对 欧亚经济联盟以外国家加收 30%的出口关税;由于天气持续干燥加剧减产担忧,南美大豆产. 量前景不明,供应预期下滑,巴西大豆作物种植推迟 3~4 周以上,全球大豆供应偏紧,预计 国际大豆价格高位震荡。 (取材于《彼岸观察》2021 年 1 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作物不同,适宜做种子的籽粒所处部位也不尽相同。作物生产性能会随遗传性状的改良不 断提高。 B.实施地膜覆盖,一般可以使土地增温 2~5℃,并减少单位农产品的平均耗水量,增加灌溉面 积。 C.借助激光产生的红外辐射,既可干燥潮湿的水稻,又能有效消灭水稻表层害虫,监测农业 灾。 D.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短期内会增加农物产量,也会导致农作物质量下降,危害消费者健 康。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我国目前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态势,这与我国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期,耕地面积 数量缩减与耕地质量下降的现状是分不开的。 B.现阶段,利用多边贸易体制,深化“一带一路”粮食经贸合作关系,都有助于我国应对粮食 能源化、金融化趋势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 C.通过材料三发现,我国主粮(大米、小麦)基本实现自给,大豆严重不足,这说明我国大 豆 进口依存度较高,国际大豆价格将高位震荡。 D.材料三图表显示,2020 年 1-2 月我国粮食进口量为 1727 万吨,同比增长 7.4%,预计同年 进口总量将创新高,使粮食市场动荡不安。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不属于科技对于粮食安全问题的贡献的一项是(3 分)( ) A.袁隆平团队致力于耐盐碱水稻育种及改良的研究,2020 年 10 月,“超优千号”创下盐碱地 水稻高产新纪录。 B.2021 年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 1 亿亩、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1500 万亩,加快补齐农田基 础设施短板,提升粮食产能。 C.“大豆振兴计划”,强调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通过优质高产大豆品种选育,提升良种 繁育能力,释放增产潜能。 D.利用遥感监测,以中低分辨率卫星影像为主要遥感数据源,测出近来沙漠蝗虫的“飞行路 径”,以防虫害人侵。 1.A(B “增加灌溉面积”不对,原文是“相当于灌溉面积扩大了一倍”。C“监测农业灾害” 的是遥感技术。D “危害消费者健康”不对,原文是“有时甚至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危害”。) 2.B(A“我国目前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态势”,与“耕地面积数量缩减与耕地质量下降并存 的现状”无关。 C“大豆严重不足”与“大豆价格高位震荡”,强加因果。D“预计同年进 口总量将创新高,使粮食市场动荡不安”,强加因果,此外,“粮食价格动荡不安”,而不是 “粮食市场”。偷换概念。) 3.B(该选项强调的是政策支持,不属于科技范畴)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4 分) ①开门见山提观点。开篇便提出了科技对我国粮食产量稳步提升的贡献,开宗明义,吸引读 者注意力。②论证结构严密。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结构严密。③主要使用了举例论 证的方法。如列举实施塑料薄膜覆盖的事例,论证科学技术在耕地过程的重要作用。④论证 语言科学严谨。如大量列举数字,使论述语言严密;大量使用专业术语,使语言科学严谨。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评分参考:一条 1 分;只答术语不给分,结合文本具体阐述给 1 分。) 5.世界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最新定义为:“确保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通过物质手段 和经济手段获得充足、安全而富有营养的食物,以满足其积极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偏 好。”按照该定义,保证粮食安全需满足诸多方面的条件,请概括其中的三个方面,并根据 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简要说明我国在这三个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6 分) ①粮食供应的对象是所有的人。我国积极构建布局合理、运转高效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确 保任何地方的人都能获得粮食。②粮食供应的时间没有限制。我国重视粮食仓储工作,在非 收获季节一样可以保证粮食供应。③粮食数量充足。我国大力发展农业科技,确保耕地面积, 重视进口粮食,确保粮食充足。④粮食质量有保证。我国重视完善仓储基础设施,使用绿色 储粮技术和绿色肥料,保障粮食品质。⑤粮食种类能满足人们的偏好。我国积极开拓国际市 场,进口紧缺品种,满足个性化需求。(评分参考:答出三点即可。每点 2 分,其中的“概 括”和“说明”各 1 分。第③④点的“说明”都至少要答出两条,否则扣 1 分。意思对即可, 有其他答案视其合理程度给分) (二)现代文阅读 11(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山楂林 张炜 早晨,莫凡起得很早,他读《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阿队听着听着,再也无心织网,咬着竹梭儿笑了。她要过书来看着,很费力地读出几个 字,咕哝了一句:“这么多的笔划儿,谁能念得出啊!” 莫凡有些惊讶地问:“你现在读几年级呀?” “四年级。” 莫凡失望地说:"那你什么时候才能读完高中去考大学呀?” 阿队笑着嚷道:“谁考那个‘大学’!大学里有芦青河吗?有那么多小鱼大鱼,那么多 鸟儿吗?能捉迷藏吗?俺哪里也不去,俺就和爷爷在茅屋里住一辈子。” 莫凡不做声了。他心里在为这个聪明的姑娘惋惜。 晚上,林子里静下来了。一阵清风吹过来,使人觉得凉爽舒适极了。阿队领莫凡走到河 滩上。河水在“哗哗”地响着。阿队大声嚷着,像唱歌一般:“‘不用爷娘唤女声,但闻芦 青河水鸣溅溅……’” 莫凡兴奋了。他问:“你刚听了几遍《木兰辞》,就全记下了吗?” 她真的从头背了起来!除了个别字音咬得不准、个别句子颠倒了外,其余的全对! 他非常激动,连连说:“阿队!你用劲儿学,你会学得很好的!” 阿队有些惊讶地看着他。停了一会儿,她笑着说:“咱不,咱要回山楂林……” “为什么非回山楂林里不可呢?”莫凡有些说不出的失望。 回去的路上,莫凡一个人想着心事。阿队却时时打断他的思绪,她看见一棵高高的大山 楂树,就说:“这是林子里最高最大的一棵树,爬到树梢上,能望老远老远!”莫凡心一动, 和她一块儿往大树尖顶爬去。 他们坐在树顶的一个粗杈儿上,四下里看着。啊,这就是芦青河边的夜啊,那广阔的原 野上,一盏盏灯光、一簇簇篝火。号子声从远处隐隐传来,是各种各样的嗓子喊出来的。那 很远很远的地方,几点簇在一起的星星闪烁、明灭。 莫凡把目光转向另一边,立刻惊住了!那一两公里之外的地方,竟真真切切地燃烧着一 座火焰山! 阿队告诉他:“这是座矸石山,是开煤矿挖出来的土堆成的。” 莫凡望着那燃烧的矸石山、山旁那雄伟的井架,轻轻地点了点头。他又问:“工人们挖 到山楂林这儿怎么办呢?” 阿队着急地嚷开了:“哎呀,爷爷不会让的!我赶他们走……到那时候,我拿棍子啊, 爷爷打猎枪啊……” 莫凡盯着她的脸,沉重地说:“开发煤田就是开发能源——你懂吗,小阿队?你的棍子、 还有爷爷的猎枪,能阻挡得住现代化的滚滚洪流吗?” 这个夜晚,阿队久久没有睡去。半夜了,还可以听到她的啜泣声。 莫凡知道她在哭她的山楂林。 早上起来,阿队的两眼有些红肿,她直等他松闲下来的时候,才走上前去,她问了一句: “煤矿要怎么开采,谁管了算呢?是个大干部吗?” 莫凡摇摇头:"不,是工程师,是他设计的。” 阿队生气了:“俺们自己的地方怎么还要别人来‘设计’啊?自己就不能‘设计’吗? 他‘设计’,他知道芦青河有多么好吗?他知道山楂林有多么大吗?” 莫凡听着听着,突然眼睛一亮。他说:“你来‘设计’吧!你知道芦青河有多么好、山 楂林有多么大——可你是工程师吗?” 阿队急得要哭了,嘴里连连说着:“我……我……突然,她把披在肩上的头发使劲一甩, 转身向着前面跑去了。等那身子渐渐隐没在一片浓浓的绿色里,才传过一声长长的呼喊: “我要做工程师。” “工程师……工程师……”山楂林发出了一声声回应。 莫凡要回省城了。山楂林!芦青河!昔日印过他的脚印、洒过他的汗水,今日又牵动着 他新的情思…… “阿队,我要回城了。你要好好学习,要有志气!” 阿队没有说话,依旧摆弄着手指。 莫凡看着她一头乌亮的头发、那两溜儿扑闪的长睫毛,他轻轻问:“阿队,你,这会儿 在想什么呢?” 阿队停了一会儿,抬起头平静地说道:“……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莫凡笑了!他望着河水说:“你骗我,你刚才也‘思’了,也‘忆’了,对不?”阿队 诚实地点点头,说:“我在想,我今后要使劲儿学!我都十六岁了,我一年学别人两年的课, 能行吗?” 莫凡语气坚定地说:“行!你知道你有多聪明!你一定会追上去的。” (有 删改)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莫凡对十六岁的阿队才读到四年级这件事非常失望的原因,就是阿队还没读完小学,无 法去读高中,更不要说考大学。 B. “阿队!你用劲儿学,你会学得很好的”一句,既是莫凡对阿队惊人记忆力的肯定,也 是对她学习充满期待的鼓励。 C. 阿队久久没有睡去,半夜还在啜泣,是因为她认识到自己的棍子、爷爷的猎枪不能阻挡 得住煤田开发的滚滚洪流。 D. 阿队认为自己的家乡不需要别人来设计,立志想当工程师,想自己来设计家乡,只有这 样,才能建设美好的家乡。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谁考那个‘大学’!”面对莫凡的疑问,阿队连用几个反问,交代自己不愿考大学的 原因,表达了她对山楂林的眷恋。 B. 文中描写芦青河边的夜晚,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突出了广阔原野的宁静美好,与远处 开采煤矿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C. 小说通过肖像、动作,尤其是生动的语言描写,同时又借莫凡的见闻感受,从侧面刻画 出阿队纯净、聪慧等美好的形象。 D. 小说以阿队的叙述视角贯穿始终,写对阿队而言,织网和读诗两件事分别指向劳动和知 识,这两件事是矛盾不可调和的。 6. C 7. D 8. 文章多次写到《木兰辞》的相关诗句,这对塑造“阿队”这一形象有何作用?(4 分) (1)开头通过《木兰辞》写出阿队对读书、对知识的朦胧渴望;(2)中间通过阿队背诵《木 兰辞》写出她的聪慧;(3)结尾通过阿队引用《木兰辞》中的话,表明阿队是个有理想,热 爱家乡、渴望自己建设家乡的优秀青年。 9. 请结合全文,探究小说标题“山楂林”的丰富意蕴。(6 分) (1)“山楂林”首先是指阿队的家乡,这里有着秀美的自然风光;(2)“山楂林”是未经开 发的美好自然风光的代表,这里偏僻闭塞,还没有被工业化污染;(3)“山楂林”是像阿队 一样纯洁美好的人性的象征。 【6 题详解】C.“是因为她认识到自己的棍子、爷爷的猎枪不能阻挡得住煤田开发的滚滚洪 流”错。结合原文“莫凡知道她在哭她的山楂林”,她哭泣是因为保护不了山楂林和芦青河。 【7 题详解】D.“小说以阿队的叙述视角贯穿始终”错,小说以莫凡的叙述视角来写。“这 两件事是矛盾不可调和的”,文中没有这层意思,阿队不愿去读书是因为依恋和热爱山楂林, 并非“劳动”与“知识”的矛盾。 【8 题详解】文章第一次写《木兰辞》的诗句是在文章开头,莫凡早起读《木兰辞》,阿队 “听着听着,再也无心织网,咬着竹梭儿笑了。她要过书来看着,很费力地读出几个字,咕 哝了一句:‘这么多的笔划儿,谁能念得出啊!’”,这表明阿队对《木兰辞》有兴趣,或者说 对知识、对读书有兴趣。 第二次写《木兰辞》是晚上两人走在河滩上,“阿队大声嚷着,像唱歌一般:‘不用爷娘唤女 声,但闻芦青河水鸣溅溅……’”,“她真的从头背了起来!除了个别字音咬得不准、个别句 子颠倒了外,其余的全对”。只听过几遍就能背下来,这表明阿队是个很聪慧的女子。 第三次写《木兰辞》是在结尾莫凡要回城时,见阿队沉思,莫凡问她在想什么,“阿队停了 一会儿,抬起头平静地说道:‘……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这表明阿队认真思考 了莫凡对她说的好好学习,将来考大学,当工程师保护山楂林和芦青河的话,她有了自己的 人生理想。 【9 题详解】小说标题“山楂林”首先是指阿队的家乡。这里有成片茂密的山楂林,有芦青 河,有广阔的原野,是一个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的宁静而美好的地方。 其次,“山楂林”是未经开发的美好自然风光的代表。这里风光秀美,有着像阿队一样纯洁 美好的人们,这里还没有受到工业化的污染,是作者心中理想的世外桃源。 最后,“山楂林”是像阿队一样纯洁美好的人性的象征。阿队非常聪慧,听几遍《木兰辞》 就能够背诵;同时她又十分简单,为了这片美丽的地方,她不愿意读书、考大学,离开山楂 林;听了莫凡说的话“你来‘设计’吧!你知道芦青河有多么好、山楂林有多么大——可你 是工程师吗?”,她就下决心读书、考大学、做工程师,自己亲手来“设计”保护山楂林。 山楂林是阿队这样不世俗、纯洁美好的形象的代表。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曹学佺传 曹学俭,字能始,侯官人。万历乙未会试..,考官张位奇之,初定第一,众谓久无比例, 乃改第十,授户部主事。既位被逐,踉跄出通州,门生故吏莫敢往视,学佺独追送舟次,为 庀糗粮甚悉。而台省以衔位,遂迁怒学佺,调南京添注大理寺...正。 累迁四川右参政。值建南不靖调兵防守而转饷于川南过大渡河辄遇瘴毙学佺乃假便宜以 运费径解守道令自买运蜀人得免馈运之苦。岁大饥,设厂煮粥。蜀有行、坐二税;行税取商, 坐税取民。岁饥,民流亡,坐税无所出,乃以历年行税赢羡万余金抵坐税,民免追比,而贪 有司皆侧目。三十九年进按察使,又中察典..议调。蜀人遮道留,几不道发,慰谕之始散。 初,梃击狱兴,刘廷元辈主疯颠。学佺著《野史纪略》,直书本末。六年秋,学佺迁陕 西副使,未行,而廷元附魏忠贤,大幸;乃劾学佺私撰国史、淆乱是非,遂削籍,毁所镂版。 至欲毁所创书院在漓水者,宗室士民醵金赎乃已,既而乃得释还。 学佺家居,尝谓二氏有藏,吾儒何独无?欲修儒藏与鼎立。采撷四库..书,因类分缉。十 七年,闻京师陷,投池中,为家人救,不死。 寻迁礼部侍郞兼待讲学士,纂修《崇祯实录》,松江夏允彝等起事,张肯堂请王出关趣 浙东,以舟师由海道抵吴淞招诸军,学佺力赞,谓徼天之幸,在此一举。乃捐饷上万,以速 其行,且言当乘风疾发。会为郑芝龙所阻,肯堂仅以数舟徘徊岛上,学佺知时势不可为,曰: “天若祚明,则实录可就;不然,老臣惟一死报国矣!”九月十七日清兵入城。明日,学佺 沐浴整衣冠,缢于西峰里第。时七十有四岁,检视匣内有“生前一管笔,死后一条绳”句。 万历中,闽中文风为盛,自学佺倡之。 (选自《福建通志》,有删节)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值建南/不靖调兵防守/而转饷于川南/过大渡河辄遇瘴毙/学佺乃假便宜以运费径解守道 令/自买运/蜀人得免馈运之苦/ B. 值建南不靖/调兵防守/而转饷于川南/过大渡河辄遇瘴毙/学佺乃假便宜以运费径解守道 /令自买运/蜀人得免馈运之苦/ C. 值建南/不靖调兵防守而转饷/于川南过大渡河/辄遇瘴毙/学佺乃假便宜以运费径解守道 令/自买运/蜀人得免馈运之苦/ D. 值建南不靖/调兵防守而转饷/于川南过大渡河/辄遇瘴毙/学佺乃假便宜以运费径解守道 /令自买运蜀人得免馈运之苦/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会试,又称春闱或礼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B. 大理寺,官署名。类似现代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为大理寺卿,位列九卿。 C. 察典,考核官吏的大典。对官吏德业表现作综合评定,分别等次,决定去留及职务。 D. 四库,古代图书分类名称。明代纂成的《四库全书》,按经史子集分类,内容丰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曹学佺参加会试,考官张位认为他是奇才,初定为第一,众人认为很久以来没有可以比 照的先例,就被改为第十名。 B. 曹学佺勤政爱民。直接把运费拨付给驻军,免去百姓运输之苦,施粥、免税来救济灾民, 因此深受百姓爱戴。 C. 曹学佺敢于和阉党斗争。因著书揭露阉党暴行被弹劾,削去官职,书院被毁,自己也身 陷囹圄,后经营救才被释放。 D. 曹学佺为官忠心可鉴。听闻京城沦陷,他投池自杀,被家人救起;捐助军饷帮助抗清, 义军兵败后以身殉国。 10. B 11. D 12. C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门生故吏莫敢往视,学佺独追送舟次,为庀糗粮甚悉。(4 分) 门生故吏没有人敢前往探望,只有曹学佺追送到码头,为他置备了干粮等物品,考虑得很周 到。 (2)乃以历年行税赢羡万余金抵坐税,民免追比,而贪有司皆侧目。(4 分) 用历年行税的盈余一万多金抵坐税,百姓免于完不成任务而被惩罚,而贪官污吏却因少去搜 刮机会而愤恨。 14. 请简述曹学佺“生前一管笔”的具体内涵。 (1)著《野史纪略》和编修《崇祯实录》;(2)不惧得罪魏忠贤而秉笔直书梃击案始末。 【10 题详解】句子大意是:正赶上建南不安定,正在调兵防守,于是从川南转运粮饷,结 果过了大渡河遇上瘴气死了很多人,学佺就假借上级命令便宜从事把运费直接送到各驻军, 让他们自己买粮来运送,蜀人得以免除运送之苦。“不靖”是“建南”的谓语,中间不能断 开,排除 AC;“而”字一般用于句首,其前断开,排除 CD;“转饷于川南”是状语后置句, 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CD;“守道”是“解”的宾语,后面断开,排除 AC。故选 B。 【11 题详解】D.“明代纂成”错。《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 修的大型丛书。在清高宗乾隆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 360 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 多人抄 写,耗时十三年编成。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故选 D。 【12 题详解】C.“书院被毁”错,原文是“至欲毁所创书院在漓水者,宗室士民醵金赎乃已”, 书院在宗室士民的救助下没有被毁。故选 C。 【13 题详解】 (1)莫,没有人、没有谁;舟次,码头;庀,置备;悉,全面、周到。 (2)以,用;追比,因完不成官府的任务而受责罚;侧目,愤恨的样子。 【14 题详解】 “生前一管笔”指的是他的文学成就,也指他作为文人不屈服于权贵的铮铮傲骨。原文对应 的句子有“初,梃击狱兴,刘廷元辈主疯颠。学佺著《野史纪略》,直书本末”“遂削籍,毁 所镂版。至欲毁所创书院在漓水者,宗室士民醵金赎乃已,既而乃得释还”,“寻迁礼部侍郞 兼待讲学士,纂修《崇祯实录》”。可见他的文学成就是著《野史纪略》和编修《崇祯实录》; 而“一管笔”也指他不惧得罪魏忠贤而秉笔直书梃击案始末。 参考译文: 曹学俭,字能始,侯官人。参加万历乙未年会试,考官张位认为他与众不同,开始定为 第一,众人说很久都没有这样的先例了,于是改为第十,被授予户部主事。后来张位被罢官, 他踉跄出了通州,门生故吏不敢前往探望,只有曹学佺追送到码头,为他准备了很多干粮。 而台省因为怀恨张位,于是迁怒曹学佺,他被调任为南京添注大理寺正。 后来多次升迁做了四川右参政。正赶上建南不安定,正在调兵防守,于是从川南转饷, 结果过了大渡河遇上瘴气死了很多人,学佺就假借上级命令便宜从事把运费直接送到各驻 军,让他们自己买粮来运送,蜀人得以免除运送之苦。遇上荒年,曹学佺设粥厂煮粥。蜀地 有行、坐二税;行税从商人那里获取,坐税从百姓那里取得。荒年,百姓流亡,坐税无处收 取,于是用历年行税的盈余一万多金抵坐税,百姓免于完不成任务而被惩罚,而贪官污吏却 因少去搜刮机会而生恨。三十九年晋封按察使,后又经过考核官吏的大典而被议调任。蜀地 百姓拦道挽留,几乎不能从路上出发,曹学佺安抚晓谕他们才散开。 当初,受梃击案牵连被关进监狱的人很多,刘廷元却掩饰真相,把犯人判为疯颠而结案。 曹学佺为此撰写了《野史纪略》,直书此事本末。六年秋,曹学佺升任陕西副使,还未出发, 而刘廷元依附魏忠贤,十分受宠幸;于是弹劾曹学佺私自撰写国史、混淆扰乱是非,于是被 削籍,毁掉所雕刻的模版。甚至想要毁掉在曹学佺漓水所创的书院,宗室和士人百姓筹集钱 财赎买才停止,不久曹学佺才得以被放回来。 曹学佺在家时,曾经说道、释二氏有藏书,为什么独独我们儒家没有?想要修儒藏与之 鼎立。采撷四库书,根据类别分类编辑。十七年,听说京师沦陷,曹学佺想要投池中殉国, 被家人救起,没有死成。 不久升任礼部侍郞兼待讲学士,编纂著作《崇祯实录》,松江夏允彝等反叛,张肯堂请 王出关赶赴浙东,凭借舟师由海路抵达吴淞招收诸军,曹学佺极力赞同,认为乞求上天赐福, 在此一举。于是捐出军饷上万,来促成这次行动,并且说应当乘风赶快出发。正赶上被郑芝 龙拦阻,肯堂仅凭几艘船徘徊在岛上,曹学佺知道时势不可逆转了,说:“上天如果保佑我 大明,那么实录可以完成;不然,老臣惟有一死报国了!”九月十七日清兵入城。第二天, 曹学佺沐浴,整理衣冠,在西峰的家里自缢。当时七十四岁,检视匣子里有“生前一管笔, 死后一条绳”的句子。万历年间,福建地区文风兴盛,是从曹学佺开始倡导的。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睢阳学舍书怀① 范仲淹 白云无赖帝乡遥,汉苑②谁人奏洞箫。 多难未应歌凤鸟③,薄才犹可赋鹪鹩④。 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君恨即销。 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 [注]①此诗是作者年轻求学时所作。②汉苑:指皇家官苑。③凤鸟:楚狂接臭曾劝孔子避世, 说:“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谅,来者犹可追。”④赋鹪鹩:晉代张华初未知名,著 《鹪鹩赋》以自寄。阮籍见之,叹月:“王佐之才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云飘荡,都城遥远,诗人发出谁才能在汉苑吹奏洞箫的疑问,表现仕进愿望。 B.诗人认为人生多难但不要悲观、消极,虽然不知名也应当努力展现自己的才能。 C.诗人清贫仍如颜回一样快乐;坚信自己琴技高超,会得到钟子期那样的行家的赏识。 D.尾联前句中的“斯文”在此泛指文化,诗人相信上天不会让有才华的人永远被埋没。 16.本诗最后一句化用了西晋诗人左思《咏史》中的诗句:“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 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两首诗都以“涧松”自比,但传达出 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 15.C(误将用典当实指。“琴遇钟君”是用伯牙子期的典故表达对知音的渴望,并非实指自 己琴技高超) 16.①左诗中的“涧松”高百尺却被“山苗”遮蔽,充满不平和怨恨,比喻无机会仲展抱负 的英才,表达了诗人因阶级差别而志不得仲的愤懑;②范诗中的“涧松”位置虽低却不抱怨, 作者以此自比,表达了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和积极努力的思想。(6 分,每点 3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礼运》中“________,_________” 意思相似。 (2)《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概括了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那就是 “________,_________”。 (3)读书人有书斋生活,如刘禹锡有“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归有光有“________, _________”。 (1)故人不独亲其亲 (2)不独子其子 (3)有善始者实繁 (4)能克终者盖寡 (5)借书满架 (6) 偃仰啸歌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生长江南,按理是应该不喜欢雨的;但春日暝蒙,花枝枯竭的时候,得几点微雨,又 是一件多么可爱的事情!“小楼一夜听春雨”,“杏花春雨江南”,“天街细雨润如酥”, 从前的诗人,甲________。夏天的雨,可以杀暑,可以润禾,它的价值的大,更可以不必再 说。而秋雨的霏微凄冷,又是别一种境地,昔人所谓“雨到深秋易作霖,萧萧难会此时心” 的诗句,就在说秋雨的耐人寻味。至于秋女士的“秋雨秋风愁煞人”的一声长叹,乙 __________,人自愁耳,何关雨事。三冬的寒雨,爱的人恐怕不多。但“江关雁声来渺渺, 灯昏宫漏听沉沉”的妙处,丙____________。记得曾宾谷曾以《诗品》中语名诗,叫作《赏 雨茅屋斋诗集》。他的诗境如何,我不晓得,但“赏雨茅屋”这四个字,真是多么的有趣! 尤其是到了冬初秋晚,正当“苍山寒气深,高林霜叶稀”的时节。 18. 下列各句中,与“杏花春雨江南”所用艺术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鸡声茅店月 B. 清新庾开府 C. 秋窗风雨夜 D. 楼船夜雪瓜洲渡 19. 下列从材料中甲、乙、丙处抽取的三句话,填入原文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乃别有怀抱者的托辞 ②早就先我说过了 ③若非身历其境者决领 悟不到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①② D. ③②① 20. 结合文意,压缩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不超过 15 字。(3 分) 【答案】18. B 19. B 20. 夏雨杀暑、润禾,秋雨耐人寻味。 【18 题详解】“杏花春雨江南”都是名词组合在一起表达一种意境,属于白描式手法,也叫 裂锦。A.由名词“鸡声”“茅店”“月”等名词堆叠,与题干诗句手法相同;B.“清新”是形 容词,修饰的是“庾”,与题干诗句所用手法不同;C. 由名词“秋窗”“风雨”“夜”等名词 堆叠,与题干诗句手法相同;D. 由名词“楼船”“夜雪”“瓜洲渡”等名词堆叠,与题干诗 句手法相同。故选 B。 【19 题详解】甲处,先说春雨的可爱,接着列举了一些描写春雨的诗句,然后说“从前的 诗人”,可见应当是诗人们都已经说出了春雨的可爱,此处应选②;乙处,前面说秋雨耐人 寻味,再说秋瑾“秋雨秋风愁煞人”的一声长叹,再说“人自愁耳,何关雨事”,说明秋瑾 的长叹与秋雨无关,而是她自己的情绪,此处应选①; 丙处,先说冬天的寒雨爱的人不多,再举例说明有人也爱寒雨,只是寒雨的“妙处”不是所 有人都能体会到,只有亲事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此处应选③。故选 B。 【20 题详解】画线句是“夏天的雨,可以杀暑,可以润禾,它的价值的大,更可以不必再 说。而秋雨的霏微凄冷,又是别一种境地,昔人所谓‘雨到深秋易作霖,萧萧难会此时心’ 的诗句,就在说秋雨的耐人寻味”,这段文字是说夏雨和秋雨的特点。先看夏雨的作用,“可 以杀暑,可以润禾”,而秋雨的特点是“耐人寻味”,据此整理答案即可。注意不要超过 15 个字。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曾思考过生命。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 , ① .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 (1)向下奔注,激起一川白雪,一路向前。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a 疾风卷起他,大雨击 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只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直到 有一天,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消融了,归化了!可 是,也许有那么一天,他会再从海上淅沥的雨点中升起, b 蓬篷勃勃,潇潇洒洒,又形成 一道江流吧? 生命又像一颗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破壳而出。他遇着 “骄奢”的春天,便开出满树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 c 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结 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2)直到冬天的朔风把他的枯黄卷落吹走…… 终于有一天,大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落在她的怀里,消融了,归化了! 可是,也许有那么一天,他会再从地下微小的果仁中破裂出来,饮几滴雨露,沐几缕春阳, d 又长成一棵小树吧? 所以,生命中②.在快乐中我们要预见痛苦,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守望快乐, 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21.阅读以上文段,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a 处“疾风”应该换成“急风”,这样能更好地体现暴风的猛烈。 B.b 处“蓬蓬勃勃,潇潇洒洒”的逗号应该换成顿号,表示并列。 C.c 处“长到中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生命的蓬勃。 D.d 处的问号包含了不确定的语气,表现对新生的期许和赞美。 21.D 22.请从修辞的角度分别赏析文中(1)(2)处画波浪线的两句话。(4 分) (1)句是借喻 ,用白雪比喻洪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花的洁白以及水势浩大。 (2)句 是借代,用“枯黄”代指落叶,以特征代本体,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落叶的特征,充满画面感。 (评分参考:每句指出手法 1 分,结合文本分析 1 分) 23.根据上下文,补写①②画线处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内容贴切,表达准确,每处不超 过 15 个字。(4 分) ①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②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四、写作(60 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 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100 年前,有一群青年,他们乘着小小的“红船”,劈波斩浪,抒发人生壮怀…… 100 年后,有一群青年,他们驾驶时代的“巨轮”,凯歌前行,挥洒青春豪情……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如果时空可以穿梭,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呢? 请你在两种身份中任选一种,给对方写一封邀请函,请他们到自己身边来做客,彼此了 解,彼此激励,共谱青年与祖国、青春与时代之华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