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PPT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PPT课件

ID:644636

大小:6.33 MB

页数:64页

时间:2021-03-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习并掌握生难字词,感知课文,了解游记的写作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理清文章的脉络, 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冰塔林的美,培养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感情。 情景导入 长江,位于我国境内,全长6 397公里,发源于我国青 海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流经11个省区,是亚 洲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和黄河一起并称为中国的 “母亲河”。长江作为一个符号,是祖国的象征,千百 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赞颂。今天,我们 就一起走进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 长 江 之 歌 》 导入新课 长江之源—— 唐古拉山 各拉丹冬位于青 海省杂多县唐古拉山 乡境内,位于东经 91.0°,北纬33.5°, 海拔6621米,是唐古 拉山脉最高峰,藏语 意为"高高尖尖的山峰 "。为长江的源头。 各拉丹冬雪峰 各拉丹冬雪峰:位于中国青 海格尔木市与西藏安多县交 汇处,为唐古拉山脉主峰, 海拔6621米。唐古拉山脉最 高一组雪山群。为典型之角 峰。唐古拉山脉属地槽皱褶, 燕山运动成山,更新世后, 因喜马拉雅运动使山脉与青 藏高原同时大幅度隆起。各 拉丹冬雪峰为其组成部分, 以海相侏罗纪地层为主,兼 有花岗岩与基性岩侵入。 详解各拉丹冬 除主峰外,雪山共有 6000米以上之山峰20座, 南北长50余公里,东西 宽达20公里。冰雪覆 盖面积几近600平方公 里,大小现代冰川合计 105条。雪线高度,北 坡5570米,南坡5800米, 冰川末端高度,北坡 5200米,南坡5300米。 曾先后有许多国家的队伍到过江源。1985年,日 本京都大学学术登山队到达江源,攀登各拉丹冬 峰,有6人登顶成功。 1986年,中美联合长江科学考察漂流队到达姜古 迪如冰川,并竖立了"长江源头"石碑。 1991年,清华大学登山队试图征服该峰,未成功。 1992年,台湾一支队伍,到达姜古迪如冰川。此 间,又有两支分别来自韩国及日本的队伍,企图 征服江 源均告失败。 1994年,北京大学飘柔登山队,一行15人,其中 有11人成功登上各拉丹冬顶峰,成为第一支登上 长江源之巅峰的中国队伍。 各 拉 丹 冬 攀 登 纪 录 马丽华,原籍江苏省邳州,出生 于山东济南市。1976年毕业于山 东临沂师专(现临沂大学) 中文 系,同年进藏,曾任《西藏文学》 编辑。1988年至1990年就读于 北京大学中文系作家班,获北大 文学学士学位。后任西藏文联副 主席、西藏作家协会副主席,一 级作家、编审。享受政府特殊津 贴。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 2003年调至北京,现任中国藏学 出版社总编辑。 作者简介 dài lí yùn niànglìchuāng jīng dūn zǔ zhòuluǒ yì qián zhǒng 字 音 懈怠( ) 黧黑( ) 腈纶( ) 冻疮( ) 砾石( ) 酝酿( ) 虔诚( ) 敦实( ) 接踵而至( ) 裸露( ) 诅咒( ) 熠熠生辉( ) 词 义 【黧黑】形容黑。 【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 来。 【草坝子】平坦的草地。 【诅咒】咒骂。 【虔诚】肃敬而有诚意。 【懈怠】松懈懒惰。 【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蜿蜒】(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 子。 【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整体感知 听录音范读课文,(多媒体播放)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是什么? 【交流点拨】本文记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 游览的经历。 合作探究 1.轻声读课文,找一找作者主要写了哪几点景色? 【交流点拨】作者主要写的是各拉丹冬的冰塔林。 具体顺序:冰塔林→砾石堆→冰河→冰山。 2.熟读课文,找出具体写冰塔林特点的句子。 【交流点拨】第5段:“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 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远方白色 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 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 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第6段:“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 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难说像什么。从狭小的冰洞里 爬过去,豁然又一番天地。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 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 第11段:“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 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 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 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 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 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 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 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 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 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3.作者写冰塔林的特点,是想表达一种什么情怀? 【交流点拨】赞美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表达对大自然 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赞美。 品味语言 1.品味下列语句,说说你的阅读感受。 (1)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 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第5段) 【交流点拨】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创 造了各拉丹冬的美。 (2)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 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第10段) 【交流点拨】此句写出了冰河上风的猛烈巨大。 (3)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 着,缓慢而从不懈怠。(第11段) 【交流点拨】此句采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阳光和风的 威力。过程虽缓慢但却从未停止,静止中涌动着生命的力量。 (4)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 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 否就是年轮。(第11段) 【交流点拨】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无不打上岁 月的烙印。岁月无情似有情,是时间造就了冰山这大自然的美 景,并且由冰山的波纹联想到树的年轮,赋予各拉丹冬以生命, 赞颂各拉丹冬的神奇,历史久远。 2.第14段写道:“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 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 演绎长江的故事。”这句话具有怎样的内涵?谈谈你 的理解。 【交流点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展示在人们面前的不 仅仅是美景,它所给予人类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无穷无尽的财富。长江之水源源不断,长江边的人们会 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创造出应有尽有的美。 赏析句子的妙处,感受语言的魅力。 (让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以下句子,通过反 复利朗读引发对句子的理解及对作者的情感的 把握。) 语言赏析 (1)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 处裸露出大山黎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 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白雪覆盖下的各拉丹冬雪 山比作“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赋予雪山以生命, “变化多端”一词,又写出了这里自然环境严酷,天 气恶劣。 (2)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手背生起冻疮, 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 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太 空步”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身体不适应高山气候比作 “地震”,“ 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比作小 震,“连夜高烧”比作大震;把“动作的缓慢”比作 “太空步”,写出了各拉丹冬雪山海拔高,气候条件 的严酷。 (3)我双手合十,面向各拉丹冬威严的雪峰行了跪拜 大礼。 “行了跪拜大礼”,这一动作描写,传神地 写出了 我的虔诚及对各拉丹冬雪山的崇敬。 (4)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 地间浩浩苍苍。 “白色金字塔”,暗示雪山犹如帝王一般,“统领” 一词又赋予雪人以帝王的动作,表现了各拉丹冬雪山 的高大威严,令人敬畏。 作者在写景时,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想象联 想,让学生品读课文,标画想象联想的句子。 作者在观赏雪山时,产生了哪些想象和联想? 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1)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 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眩晕”的意思是“感到本身或周围的东西旋转”, 这里是被眼前的奇伟的景象所折服。赞美造物主的伟 大神奇的创造力,长江源头的各拉丹科雪山就是大自 然的杰作。 (2)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 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 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由冰山的波纹联想到树的年轮,赋予各拉丹冬雪山 以生命,赞颂雪山的神奇,历史久远,如同中华民族 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般。 (3)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 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 故事。 “演绎”是“铺陈,发挥”的意思,这里是说坚冰 之下的流水,是圣洁的,是长江的生命源头,从这里 开启了长江的生命之旅,长江从此开启了孕育生命, 造福人类之旅,这流水,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 中华民族的历史也同长江一样源远流长。 小 结 课文记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描写了雪 域高原的壮美景色。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它的文化源远流长,奔 腾不息,气势恢宏。它哺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我们要尊 重、爱戴、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写景,抓住景物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的 修辞方法,描绘了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雪山的神奇美丽,并赋予 雪山以生命,写景中蕴含着作者对雪山的崇敬和赞美之情。作 者又通过联想和想象,抒发了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赞美。 课堂小结 文章结尾写道:“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 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 始演绎长江的故事。”这句话具有怎样的内涵? 这段话一方面表明了各拉丹冬作为长江之源的重要, 另一方面表达了对滴水汇成浩荡长江这种自然伟力的 赞美和敬畏;作者更想借此表达自己对于那些用坚韧 不拔的意志力来改造自然,创造了各种可歌可泣英雄 的景仰! 拓展延伸 课后观看纪录片《话说长江》《再说长江》,查找资 料,了解有关长江的故事。然后在一起探讨、交流。 由雪山奇伟之景,联 想到造物主无所不能 创造力在 长 江 源 头 各 拉 丹 冬 赞美自然的伟力 长江及 雪山久远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 由这冰山波纹联想 到年轮 流水一刻不停,开 始演绎长江故事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针对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可取之处是问题的设 计符合学生情感体验和学习经验,符合语文学科规律 和学生认知规律,能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点燃 学生智慧的火花。不足之处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在 这次备课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到自己对雪域高原的认 知太肤浅,在备课前应找到《藏北游历》这部书,了解 雪域高原,了解作者,这样才使得这堂课上得很有意义。 ①在这里,旧的皇历是更不灵了。 ②原本我以为,黄河口的土是粗糙的、贫瘠的。因 为在我幼时,大人们就告诉我:那是个盐碱沙荒、十 年九不收的地方。

资料: 861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