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敬之
2.回 延 安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习运用比兴手法和修辞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陕北民歌“信天游”
的艺术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地区特色文化,培养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
养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学习目标
情景导入
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的创作既需要作者有
深厚的文学素养,又需要作者有满腔的热情。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人贺敬之的这首满怀
深情的延安之歌——《回延安》
贺敬之,当代诗人、剧作家。
代表作有《放歌集》《雷锋之
歌》《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
等诗集。 1945年在集体创作著
名歌剧《白毛女》中担任执笔,
此剧1951年荣获“斯大林文学
奖”。 80年代任中华人民共和
国文化部部长。
走近作者
诗歌写于1956年。诗人从1940年至1946年,一
直在延安学习工作。1956年,在久别10年之后重返
延安,受到延安人民的热烈欢迎,也看到了延安的
巨大变化,激起昂扬的诗情,写出了这首诗。
写作背景
搂( ) 白羊肚手巾( )
糜子( ) 馍( )
喘( ) 炕( )
脑畔( ) 眼眶( )
lǒu
méi
pàn
dǔ
mó
kuàng
字 音
chuǎn kànɡ
词 义
【几回回】一回又一回。陕北方言里,量词的构成方式往往用
叠字,表示数量多。课文中另有“一口口”“几辈辈”等,都有
“一……又一……”的意思。
【二十里铺】延安城东的一个村子。1945年诗人和其他革命
干部离开延安奔赴新的工作岗位的时候,延安群众曾经欢送到
那里。
【糜子】一种形状像小米、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
【脑畔上】课文指窑洞的顶上。
【鸡毛信】一种粘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留脚印】课文中意思是毛主席在那里住过,留下了革命的足
迹。
【赤卫军】即“赤卫队”,指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
命根据地内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
诗人流露出来的情感主要表现为激动、难忘哺
育恩情、热情歌颂、眷恋热爱等。
全诗基调:热烈、欢快、亲切、昂扬
读出感情
1、诗歌主要表现了哪些内容?
2、《回延安》中的“回”改为
“到”,效果有什么不同?
3、从修辞和词语运用的角度来
看,诗人为什么能将情感充分
地表达出来?
读懂内容
(1)与亲人重逢的激动和喜悦
(2)回忆当年的延安生活
(3)亲人欢聚畅谈的热烈场面
(4)描绘延安崭新面貌
(5)歌颂延安光辉历史,展望前程
思路结构
回延安
话延安
颂延安
看延安
忆延安
“信天游”是陕北民歌的一种,曲调纯朴、高亢、
悠扬,节奏自由。两句一节,一般是一节一韵,也可
以几节押同一个韵;多用比兴方法。比,即比喻;兴,
先写其他事物引起要写的事物。比兴,一般用在诗节
的首句.
读出特色
整体感知
1.听录音范读课文(多媒体播放),老师提出要求:这首诗
较长,读时应注意不念错字,不添字、漏字。注意停顿。
2.把握全文感情基调。
【交流点拨】积极进取,对革命根据地延安高度赞美的感
情。
3.提问:本诗有五节,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五节的主要
内容。
【交流点拨】第一节:抒写久别重逢延安的感触。第二
节: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第三节:描绘会见亲人
的热烈场景。第四节:描画延安城的崭新面貌。第五节:
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示继续革命的征程。
合作探究
1.诗人写这首诗抒发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
【交流点拨】全诗以诗人离别10年后重返延安的激动心
情为线索。
2.诗的第一节是如何新颖地写出诗人临近延安时难以抑
制的激动心情的?
【交流点拨】诗人离别延安已达10年之久,日日夜夜都想
念她。现在回来看望她,正所谓“思乡情更切”,越是接
近,心情越是激动,但诗人却说:“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
地跳”,衬托出非同一般的兴奋心情。一开头便淋漓尽致
地表达了想尽快看到延安的心情,进一步展示出诗人心潮
翻滚、思绪万千的内心世界。这是一种深沉的爱和眷念
的表现。
3.第三节诗是如何描绘诗人和延安亲人热烈欢聚的动
人情景的?
【交流点拨】①写老、中、青三代人与诗人的对话;
②夸张、比喻连用。
4.第五节中,诗人歌颂延安人民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
献,又表达了自己内心怎样的愿望?
【交流点拨】表达了诗人内心希望革命战士继承革命
传统,发扬延安精神,奋勇前进的愿望。
理解语言
1.读第二节诗,品析其中比喻修辞的运用。
【交流点拨】“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这一比喻密不可分,看到树木犹如看到家乡的山、水
和亲人;连用三个“亲”字,突出了诗人与延安的亲
密之情。而“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
大”更是绝好的比喻,诗人如羊羔一样吮吸着乳汁,眼
望着妈妈;是延安母亲的乳汁养育了诗人,是延安的
小米饭使诗人成长。
2.第四节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绘延安城秀丽如画
的新面貌?
【交流点拨】主要运用整齐的排比句,使延安欣欣向荣
的新貌跃然纸上。此外还用了夸张和比喻修辞,写自己
游览延安新城的兴奋和喜悦,以此来突出延安新城的面
貌之新。
3.这首诗叠字的运用很有特点,有表事物的,有表数量的,
有表情态和表颜色的,请从诗中找出叠字词语,按上述类
别加以分类。
【交流点拨】①表事物的:树根根、羊羔羔等。②表
数量的:几回回、几根根、一口口、一条条、一排排、
一座座等。③表情态的:紧紧儿、飘飘、团团、高高
地、滚滚等。④表颜色的:白生生等。
鲜明的地方色彩
1、诗中的枣园、窑洞、宝塔山、糜
子等带有延安的色彩
2、诗中所采用的信天游形式,是
陕北民歌,使用了民歌中的修辞手法;
3、诗中“登时”‘莫要”“几根根”“白生
生”等,取自陕北方言。诗歌表达的
是对延安的深厚感情,所以诗中景物
的描写、形式的采用以及全诗的遣词
造句,都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使诗
的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和谐统一。
夸张手法的运
用
诗里有这样的话:“一
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极言
亲人重逢说话之多。又如:
“双手接定宝塔山”“满窑里围
得不透风”等等,夸张的写法
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诗人热爱
延安、热爱延安亲人的思想
感情以及延安人民热烈欢迎
诗人的真挚情景。
(图为今日延安街景)
思想感情
诗人自始至终把握住了对母亲延安的感情,通过回
延安、爱延安、会亲人、寿延安、颂延安五部分内容来倾
吐自己的激情。抒情方式上既有直接倾吐,又有间接抒
情.或用动词,或描写,便感情抒发既酣畅淋漓,又生动
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作品中思想感情一步步升华。诗人踏上延安的土地、
见到延安的亲人,从“手抓黄土教不放,紧紧地贴在心窝
上”“一头扑在亲人怀”等诗句看出,诗人产生的是激动、喜
悦的感情;诗人回忆延安对自己的养育,描写和延安亲人
欢聚畅谈的情景及看到延安的新面貌之后,爱延安、爱革
命、爱人民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当诗人又要离别延安时,
从结尾两句诗可以领会到,诗人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上升
到了巅峰。
诗人通过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颂延
安五部分内容来倾吐自己的感情。
诗人踏上延安的土地、见到延安的亲人,从“手抓
黄土我不放,紧紧地贴在心窝上”“一头扑在亲人怀”
等诗句看出,诗人产生的是激动、喜悦的感情;
诗人回忆延安对自己的养育,描写和延安亲人欢聚
畅谈的情景及看到延安的新面貌之后,爱延安、爱革命、
爱人民的感情达到了高潮;
当诗人又要离别延安时,从结尾两句诗可以领会到,
诗人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上升到了巅峰。
读悟内涵
课堂小结
本诗以“信天游”的形式,写重游阔别十年
的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诗歌表现了诗人
无限兴奋和喜悦的心情,抒发了对革命圣地延
安的深切怀念,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
拓展延伸
课外阅读诗歌《延安,我把你追寻》,体会
它与本课诗歌在抒情手法上的不同。
回延安
叙
事
线
索
感
情
线
索
回延安
忆延安
话延安
看延安
颂延安
激动
感激
真挚
喜悦
热爱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回延安》一诗中,诗
人自始至终把握住了对母亲延安的感情,通过“回延
安——忆延安——说延安——看延安——祝延安”
五部分内容来倾吐自己的激情。抒情方式上既有直接
抒情,又有间接抒情。或记叙,或描写,使感情抒发既酣
畅淋漓,又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八年级诗歌
教学,应侧重在指导学生如何读诗,掌握读诗的基本方
法,引导学生自主深入地欣赏,并在欣赏品析过程中培
养学生的诗歌品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