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课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年)奥地利
作家。一战前从事外国文学的翻译工作,战争
爆发后,发表了反战剧本《耶雷米亚》,成为
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他的文学活动从诗歌创作
开始,但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
他的传记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性格。
代表作有中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经历》等,传
记作品有《人类命运攸关的时刻》《人类的群
星闪耀时》《三位大师》等。
自主预习
拽( ) 毛骨悚( )然
怏怏( )不乐 毋( )宁
吞噬( ) 羸( )弱
告罄( ) 癫( )狂
凛( )冽 步履( )
姗姗( )来迟
忧心忡忡( )
疲惫( )( )不堪
zhuài sǒng
yàng wú
shì léi
qìng diān
lǐn lǚ
shān
chōng
pí bèi
字词积累
本文共写了五个人物,他们的姓名和身
份分别是:
1. 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
英国海军上校
2. 鲍尔斯——身份不明(未介绍)
3. 威尔逊——博士,负责科学研
究
4. 埃文斯——英国海军军士
5. 劳伦斯·奥茨——英国皇家禁
卫军的骑兵上尉
整体感知
现在只有三个疲惫、羸弱的人吃
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
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
原。”
这三个人是:
1. 斯科特
2. 鲍尔斯
3. 威尔逊
理清故事情节
课文写的事件发生在 年, 国人斯科特
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尽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
到达时间为 ,但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
足先登,他们仅仅比 人阿蒙森迟
了 ,于是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最后
一个个悲壮地死去。
1912
一个月
英
1月18日
挪威
时间 地点 人物及事件
12.1.16 白色雪原 斯等发现自己晚到半月
12.1.18 南极点 斯等到达极点,伤心并要
作证
12.2.17 屠宰场地 埃文斯死去
12.3.2 贮藏点 四人感到可怕的绝望
12.3.21 帐篷里 无法离开帐篷
12.3.29 帐篷里 等待死神来临并写书信
12.10.29 营地 一探险队出发寻找他们
12.11.12 帐篷 发现尸体并垒了石墓
1.说一说:课文中哪些细节最让你激动难忘?
历尽艰险到达极点,等待他们的却是占领者阿蒙森留
下的国旗和信件,并要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为他的业绩作证,
而斯科特居然接受了这项任务。
威尔逊博士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
学观察,并拖着16公斤的岩石样品。
奥茨要求给他十片吗啡,以图尽快结束自己,其他队
员坚决拒绝了他的要求;第二天,他独自走向了帐篷外的
茫茫风雪。
斯科特极其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
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冻僵,笔从手中滑下来为止。
……
合作探究
2.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
优秀品质?从哪里可以体现?
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
坚毅,执着,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
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为了保护同伴勇于献出自
己的生命。
无私的爱。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心中惦记的始终是
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
3.茨威格为何不给胜
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
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
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
因为作为一位伟大
的作家,茨威格想到
的绝不仅是事业的成
功者,而是事件背后
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
启迪。
1.文中说“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
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表达了斯科特角逐失败后极度沮丧、悲哀
的心情。
•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
明作者不同意这个观点。
品味语言
2.“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
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国旗怎么会“耀武扬威”“洋洋得意”?
这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这是拟人手法。
•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
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在耀武扬威、洋洋
得意。
3.“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他请他把
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
务,他要忠实地去完成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
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
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他
不接受不行吗?
•因为他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信,能勇敢地
承认自己的失败。
•正因为这一行为,他的人格才显得无比高尚,
也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指斯科特临死前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对祖国、
亲人和朋友的怀想。
•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这
样比喻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4.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
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
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
下了话。
联系上下文看,“内心中的海市蜃楼”是什么意
思?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5.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
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这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斯科特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
变得无比高尚。
•这句话是主旨句,起点题作用。
1.失败之悲 冒险精神
悲剧 伟大
2.作证之悲 诚信
3.死亡之悲 团结 无私
4.世人之悲 敬仰,永远悼念,从中鼓舞
课堂小结
(1)失败之悲
“对于人类来
说,第一个到达
者拥有一切,第
二个到达者什么
也不是。”
(2)作证之悲
“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
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
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
烈追的。”
(3)死亡之悲
1.艾文斯精神失常,死了。
2.奥茨像一位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3. 羸弱的三个人决定骄傲地在帐篷里
等待死神的来临。而且始终没向世界哀
叹过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
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
英雄。
2002年,安妮公主登上
南极,悼念斯科特他们
南极探险90周年。
(4)世人之悲
同样是南极探险,阿蒙森成功了,斯科特失败了。可是茨威格这位著名的传记作家,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
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的斯科特写这悲壮的一幕?在文中,你能找出体现作者对这一事件的态度的句
子吗?试着品读分析,谈谈你的看法。
这可以从课文的最后两句话中找到答案: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
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作
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主要是
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
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茨威
格当然认为给斯科特作传记会更有意义,会给
人长久的思考。
当堂检测
背诵最后一段,收集
符合茨威格眼中的伟大
人物或悲剧故事(古今
中外皆可),可把它们
整理,写成独立的几个
小篇,在班上交流 。
创新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