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全套
(原文呈现、参考译文中加黑和画波浪线的词句与统编教材课下注释高度一致)
第 1 篇 《论语》十二章
(七上)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段层精解
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yùn),不亦君子乎?”(《学
而》)
孔子说:“学习了,然
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
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
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
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
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讲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
续表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段层精解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
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
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
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
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
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
的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
复习过了呢?”
讲学习方法,强调随时都应
该反省自己。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
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
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逾矩。”(《为政》)
孔子说:“我十五岁
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
时能有所成就,说话办事都
有把握;四十岁,心里不再
感到迷惑;五十岁知道上天
的意旨是什么;六十岁能听
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我
就可以顺从意愿,但也不会
越过法度。”
讲个人修养,要循序渐进,
进德修业。
子曰:“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
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
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
师了。”
讲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关键
要思考,要“知新”。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wǎng),思而不学则殆
(dài)。”(《为政》)
孔子说:“只是读书却
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
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
书,就会疑惑。”
讲学习态度,阐明“学习”
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dān)食,一瓢饮,在陋
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
其乐。贤哉,回也!”(《雍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
多么高尚啊!一竹筐饭,一
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
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
讲个人修养,修身要经受困
苦、贫穷的考验。
也》) 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
乐。多么高尚啊,颜回!”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
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者。”(《雍也》)
孔子说:“懂得某种学
问和事业的人不如喜爱它的
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研究
这种学问和事业为快乐的
人。”
讲学习方法,讲兴趣对学习
的重要性。
子曰:“饭疏食,饮
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
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
如浮云。”(《述而》)
孔子说:“吃粗粮,喝
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
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
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
来讲就像天上的浮云一
样。”
讲个人修养,讲富贵与仁义
之间如何抉择。
子曰:“三人行,必有
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述
而》)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
走路,在其中必定有可以做
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
点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
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讲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强
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
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
的学习态度。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
斯夫,不舍昼夜。”(《子
罕》)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
“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
去,日夜不停。”
讲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强
调应珍惜时间。
子曰:“三军可夺帅
也,匹夫不可夺志
也。”(《子罕》)
孔子说:“一国军队可
以改变其主帅,平民百姓的
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讲个人修养,强调坚守志
向。
子夏曰:“博学而笃
(dǔ)志,切问而近思,仁在
其中矣。”(《子张》)
子夏说:“广泛学习且
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
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
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讲个人修养,强调提升个人
修养的方法。
【文学常识】1.孔子(前 551—前 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
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 20 篇。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东汉列为“七经”
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文章主旨】本文通过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修身养性等方面
给人以启示,教育我们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做人。内容深刻,富有哲理,对后世的教育有着极
其深远的影响。
续表
【成语】不亦乐乎、三十而立、不惑之年、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逝者如斯、不舍
昼夜、博学笃志(P53“课后习题五”)
【现实意义】1.本文主要从学习、修养和为人处世方面提出了良好的建议,对我们的学习、
成长有重要意义。2.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身的文化传统。
文言词汇分类积累
文言现象 词语 例句 意思
通假字 说 不亦说乎 “说”同
“悦”,愉快
有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同
“又”,用于整
数和零数之间
古今 水 饭疏食,饮水
古义:冷水;
义:无色、无
味、无臭的液体
异义 今
可以 可以为师矣
古义:可以凭
借;今义:可
能,许可
一词 知 人不知而不愠 了解
多义 温故而知新 得到
故 温故而知新 学过的知识
故君子有不战 所以,因此
既克,公问其故 原因,缘故
从 七十而从心所欲 顺从
择其善者而从之 听从,依从
词类 时 学而时习之 名词用作状语,
按时
活用 传 传不习乎 动词用作名词,
老师传授的知识
续表
文言现象 词语 例句 意思
词类 故、新 温故而知新
形容词用作名词,学
过的知识;新的理解
和体会
活用 乐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快乐
饭 饭疏食,饮水 名词用作动词,吃
虚词
而 学而时习之 连词,表顺承,然后
人不知而不愠 连词,表转折,却
温故而知新 连词,表顺承,
“就”
为 为人谋而不忠乎 介词,替
可以为师矣 动词,做
其 择其善者而从之 代词,他们的
仁在其中矣 代词,“其中的”
以 可以为师矣 介词,可译为“凭
借”
则 学而不思则罔 连词,表顺承,
“就”
焉 必有我师焉
相当于介词结构,于
此,可译为“在其
中”
第 2 篇 陋室铭 [唐]刘禹锡
(七下)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段层精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
陋室,惟吾德馨。①//苔痕上
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室中
景之清幽宁静)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写室内生活情
趣之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
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
(dú)之劳形。②//南阳诸葛
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运用类比,引古
贤名言以证“陋室不陋”)③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
(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
深,有龙(居住)就显得灵
验。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
我(住屋的人)的德行美好(就
不感到简陋了)。苔痕长到阶
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
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
色。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
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读
书的人一般有功名)。可以弹
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
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
第①层:以类比的方式开
头,引出“斯是陋室,惟吾
德馨”的主旨,为后面歌颂
陋室埋下了伏笔。第②层:
描写居室环境与日常生活。
先以“苔痕”二句写“陋
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再以
“谈笑”四句写室内生活情
趣之高雅,“无丝竹”二句
则含有对比的意味,突出了
室主人超凡绝俗的胸襟。第
③层:运用类比手法,连举
三位古人来证明“陋室”不
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
身。它好比诸葛亮隐居南阳
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
屋舍。孔子说:“有什么简
陋的呢?”
陋。
【文学常识】1.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曾任太子宾
客,加检校礼部尚书。著有《刘梦得文集》。2.铭,古代文体名,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
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体制短小,文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
力。
【文章主旨】本文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
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写作特色】1.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歌颂,表达了作者甘于淡泊、不
为物役的高尚情操。2.运用类比、对偶等手法。如开头两句和结尾两句都运用了类比手法。
3.骈散结合。《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P96“课后习题
一”)
【现实意义】在生活、学习与工作中,个人应做到不慕虚荣、不慕名利。(P96“课后习题
二”)
文言词汇分类积累
文言现象 词语 例句 意思
古今异义 丝竹 无丝竹之乱
耳
古义:丝,指弦乐
器,竹,指管乐
器。这里指世俗的
乐曲;今义:丝绸
和竹子
古今异义 形 无案牍之劳
形
古义:形体、躯
体;今义:形状,
样子
馨 惟吾德馨
古义:能散布很远
的香气,这里指德
行美好;今义:芳
香
一词 名 有仙则名 出名,有名
多义 名之者谁 取名,命名
续表
文言现象 词语 例句 意思
词类 灵 水不在深,有龙则 形容词用作动
灵 词,灵验
活用 上 苔痕上阶绿 方位名词用作
动词,长到
乱 无丝竹之乱耳
形容词的使动
用法,使……
受到扰乱
劳 无案牍之劳形
形容词的使动
用法,使……
感到劳累
虚词 则 有仙则名 连词,就
之 无案牍之劳形
用于主谓之
间,取消句子
独立性,可不
译
何陋之有
助词,宾语前
置的标志,不
译
何 何陋之有 疑问代词,相
当于“什么”
第 3 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
(七下)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段层精解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
甚蕃(fán)。晋陶渊明独爱
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
丹。予独爱莲之出淤(yū)泥
而不染,濯(zhuó)清涟而不
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
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
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
渊明只喜欢菊花。自唐朝以
来,世人很喜欢牡丹。我只
喜爱莲——莲花从污泥里生
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它)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
妖艳,(莲的柄)内部贯通,
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
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
越清芬,(它笔直)洁净地挺
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
观赏,却不能靠近玩弄啊。
第一段:作者先以陶渊明和
世人爱牡丹二事作烘托,然
后用“予独爱莲”一语道出
自己的心意。接下来描写了
莲的洁净、单纯、雅致,最
后高度概括了莲的气质与品
格。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
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以菊、
牡丹衬托“莲”,彼此对
照,突出主旨。以莲喻己,
寄寓作者的理想和操守)噫!
菊之爱,陶后鲜(xiǎn)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
之爱,宜乎众矣。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
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
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
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
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
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对于牡丹的爱好,人应当很
多了。
第二段:作者对三种花象征
的不同品性进行了比较和品
评,揭示了莲的喻义,并以
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的
真实情感。含蓄地表明自己
的人生态度:永远保持清白
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文学常识】1.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世
称“濂溪先生”。他享有“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黄庭坚语)”的盛誉。著有
《太极图说》《通书》《周敦颐集》等。2.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
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本文“借花喻人”,是一篇借物咏志、讥讽世俗的散文,
选自《周敦颐集》。
【文章主旨】本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了
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
【人物形象】作者称莲为“君子”,赋予莲花丰富的象征意义,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
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正直不苟,豁达大度,
有美好的姿态气质。(P96“课后习题三”)
【写作特色】1.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通过对莲花的描写与赞美,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
身自好的态度。
2.运用衬托的表现手法。以“牡丹之爱”“菊之爱”衬托“莲之爱”。3.骈散结合。《爱莲
说》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P96“课后习题一”)
【成语】出淤泥而不染、不蔓不枝
【现实意义】文章借“莲”阐述了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一个人如果自制力强,能不受环境
影响,就可以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保持自己的高尚情操;反之,一个人如果自制力弱,
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就会“近墨者黑”。
文言词汇分类积累
文言现象 词语 例句 意思
古今 植 亭亭净植 古义:竖立;
今义:种植
异义 宜 宜乎众矣
古义:应当;
今义:合适,
适宜
续表
文言现象 词语 例句 意思
一词 清 濯清涟而不
妖 清水
多义 香远益清 清芬
远 香远益清 远播
可远观而
不可亵玩焉 距离远
续表
文言现象 词语 例句 意思
一词 直 中通外直 笔直
多义 玉盘珍羞直万钱 同“值”,价
值
岂直五百里哉 只是
鲜 陶后鲜有闻 少
芳草鲜美 鲜艳
词类 蔓、枝 不蔓不枝
名词用作动
词,生枝蔓,
长枝茎
活用 远 香远益清 形容词用作动
词,远播
续表
文言现象 词语 例句 意思
虚词 之 水陆草木之花 助词,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用于主谓
之间,取
消句子独
立性,不
译
者 可爱者甚蕃 代词,代
指“花”
花之隐逸者也 助词,表
判断
而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连词,表
转折,却
第 4 篇 河中石兽 [清]纪昀
(七下)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段层精解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
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
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
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
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
(zhào)数小舟,曳铁钯(pá),
寻十余里无迹。
沧州南部的一座寺庙靠
近河岸,佛寺的外门倒塌在
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
沉入了河中。经过十多年,
僧人募集钱款重修寺庙,并
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后
没能找到,(寺僧)认为它们
顺流而下了。(于是)划着几
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
第一段:先写石兽落水,再
写十多年后寺僧准备打捞(山
门倒塌的位置——以为顺流
下矣),结果一无所获。
游)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
们的)踪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
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
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
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
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
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
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设
馆教书,听了这件事笑着
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
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
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
呢?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
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
轻,(石兽)埋没在沙里,越
沉越深罢了。顺流而下寻找
它们,难道不颠倒(错乱)
吗?”大家很信服,认为是
正确的言论。
第二段:写讲学家的分析。
他认为石头埋在沙里越埋越
深,应该在原地寻找,大家
都认为这是正确的结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
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
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
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
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
(niè)沙为坎穴。渐激渐深,
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
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sù)流逆上
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
地中,不更颠乎?”如其
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
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
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一位巡河、护河的老士
兵听了这话,也笑着说:
“凡是落入水中的石头,应
当从上游寻找它们。因为石
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河沙
的特点是又松又轻,水不能
冲走石头,(但)河水撞击石
头返回的冲击力,一定会将
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
刷成坑洞,(石下的沙坑)越
冲越深,延伸到石头(底面)
一半时,石头一定会栽倒在
坑洞里。照这样再次冲刷,
石头又会再次(向前)翻转。
不停地翻转,于是(石头)反
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寻找
石头,固然荒唐(颠倒);在
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
吗?”(人们)依照他的说法
(去做),果然在(上游)几里开
外找到了(石兽)。那么天下
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
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
(只)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地
判断呢?
第三段:老河兵根据实际经
验,将石性、沙性、水流运
动等因素全面地综合起来考
虑,做出了正确推断。按照
他的话果然找到了石兽。
“可据理臆断欤”用问句提
出:天下只知表面现象,不
知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很
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
主观判断吗?这一句点明了
文章的主旨。
续表
【文学常识】纪昀(1724—1805),字晓岚,号石云、观奕道人。直隶献县(今属河北沧县)
人,清代学者、文学家。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
上贡献很大,著有小说集《阅微草堂笔记》等。其诗文,经后人搜集编为《纪文达公遗
集》。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
【文章主旨】作者以简洁的语言,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而且从
中悟出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表达了许多现
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主观臆断,要实事求是的寓意。
【人物形象】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显得考虑不周,忽而原地打捞,忽而沿河而下,代表
的是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讲学家空谈事理,不切合实际,代表的正是“据理臆
断”的态度;唯有老河兵能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提出符合实际的结论,代表的是实事求是的
作风。
【写作特色】1.语言平易,风格简明。例如第 1 段写打捞石兽,连用“掉”“曳”“寻”等
动词领起三个短句,简述事情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简洁之至,又很生动。2.善于在
叙述中制造节奏波澜,平而不板。作者先写打捞石兽无果,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服为确
论”(岂止众人,连读者也几乎以为这就是定论了),谁知作者又引出了老河兵的“又笑
曰”,谜底这才揭晓。3.寓意于事,立意高远。作者的兴趣所在,不是渲染寻找石兽的神奇
过程,而是引出最后的深层思考。
【现实意义】许多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主观臆断,要综合考虑各方面
因素,实事求是。(P149“课后习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