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近代史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五部分 世界近代史(14 世纪文艺复兴—一战前)
概要
一条主线: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巩固
一个趋势:西方先进、东方落后,东方逐步从属于西方
两类问题:反殖民斗争(民族解放运动)、社会主义革命(国际工人运动)
两次工业革命: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电力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三个国家:第一阶段,美英法;第二阶段,美俄日
资本主义发展三大时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第二十六讲 走向近代(14 世纪—17 世纪)
中考考点清单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部编版教材九上 P60—64
命题要求:从手工工场、租地农场的产生,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
新的生产和
经营方式
欧洲农村的
新变化
垦殖运动
11 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变
化。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土地面积逐
渐扩大。这些新开发的地区也仿效自治城
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
地区
劳役变化
表现
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
权,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
由支配;也可以通过缴纳迁徙
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
身束缚的机会
影响
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在这个过
程中,农民也逐渐获得对自己剩
余产品的支配权
租地农场
时间 14 世纪中叶以后
原因 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不适应新的生产经
营活动,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表现
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
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
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特点 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
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作用
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庄园经
济,松弛了农奴对农奴主的人身依附关系
和各级封建主之间的附庸关系
影响
农产品的富余,加上城市需求的增加,农
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并且成为远
程贸易的主要商品。农民与市场的直接联
系越来越密切
手工业的确
立
13 世纪,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为了缴纳封建赋税,
农村出现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随着雇工与雇主形成彻
底的雇佣关系,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和集中劳动的需求,于
是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
商业 工人与雇主之间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意义
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
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
貌
富裕农民和
市民阶层
(1)13、14 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富裕农民、骑士、
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
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2)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富商巨贾政治权利不断扩
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文艺复兴运动部编版教材九上 P65—69
命题要求:知道《神曲》、莎士比亚戏剧等,初步理解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文艺
复兴
含义
14 世纪中叶,欧洲发生了一场起源于意大利,通过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
马文化的方式,来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这场运动从 15、16 世纪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延续了近 300
年,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背景
(1)经济基础:14 世纪中叶,意大利工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佛罗伦萨、威
尼斯等地),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
(2)阶级基础: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的萌芽,新兴的资产阶级开始产生
(3)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
(4)文化基础:大量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典籍从东罗马帝国传到了意大利
原因 根本原因:封建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直接原因:教会严格控制人们的思想,激起资产阶级与平民的不满
进程 14 世纪中叶兴起于意大利,15、16 世纪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
核心
思想
人文主义(特征: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
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代表
人物
但丁 意 大
利
文 艺 复
兴 的 先
驱
长诗《神
曲》
他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
但丁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
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
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反 封
建 、
反 神
学 、
体 现
人 文
主 义
精神
达·芬
奇
意 大
利
艺 术 大
师
《蒙娜丽
莎》
《最后的
晚餐》
他把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
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完
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
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莎 士
比亚 英国 文 学 巨
匠
《罗密欧
与 朱 丽
叶》
《哈姆雷
特》
其作品深刻批判了封建道
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
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兴起
14 世纪中叶,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
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提倡发扬人的个性,
追求享受现世生活。这种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思潮逐渐流行,文艺复兴运动
兴起
性质 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意义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延续了近 300 年之久。这场运动采取复兴古代
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
承,更有创新
作用 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
文化基础(也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探寻新航路部编版教材九上 P70—74
命题要求: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
新航路探
寻
时间 15 世纪末—16 世纪初
原因
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
日趋发达。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经济根源)。15 世纪中期,
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向商人征收高额关
税,从东方运往欧洲的商品更加昂贵(商业危机)。欧洲人越发想要寻
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社会根源)
条件 随着欧洲地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相信地球是圆的。13 世纪,欧洲
水手已经掌握了罗盘技术。同时,欧洲的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目的 掠夺金银(财富),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进行原始积累
主要内容
航海家 时间 赞助国 概况 影响
迪亚士
(葡萄牙
人)
1487—
1488 年 葡萄牙
1487 年 沿 非 洲 西
海 岸 南 下 , 1488
年到达非洲的好望
角
打 开 了 绕
道 非 洲 南
端 通 往 东
方的航路
达·伽马
(葡萄牙
人)
1497—
1498 年 葡萄牙
从葡萄牙出发,绕
过好望角,溯非洲
东海岸北上,横渡
印度洋,到达印度
西海岸
找 到 了 通
往 东 方 的
新航路
哥伦布
(意大利
人)
1492 年 西班牙
从西班牙出发,横
渡大西洋,到达巴
哈马群岛中的圣萨
尔 瓦 多 岛 , 后 又
“发现”了古巴和
海地(发现美洲新
大陆)
世 界 开 始
连 为 一 个
整体
麦哲伦
(葡萄牙
人)
1519—
1522 年 西班牙
麦哲伦船队穿越大
西洋、太平洋和印
度洋,于 1522 年
返回欧洲
世 界 航 海
史 上 的 一
次 创 举 ,
麦 哲 伦 成
为 第 一 位
横 渡 太 平
洋 的 欧 洲
人 , 他 的
船 队 第 一
次 完 成 了
环 球 航
行 , 证 明
了 地 圆 说
的正确
性质 具有资本主义海外殖民性质,属于资本原始积累的范畴
意义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
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
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
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早期殖民掠夺部编版教材九上 P75—78
命题要求:知道“三角贸易”,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葡萄
牙、西
班牙殖
民掠夺
背景 中世纪晚期,西欧商品经济空前繁荣。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便开始了
早期的殖民掠夺。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殖民活
动
(1)葡萄牙人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建立了一些殖民据点与商站,从而
控制了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海上通道,并以殖民据点为基地在当地进行
劫掠式的贸易
(2)16 世纪,西班牙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
自称“无敌舰队”。西班牙凭借这支舰队,在美洲建立起一个殖民大帝
国。强迫印第安人无偿开采金银矿,还在当地开发种植园,强迫印第安
人和黑人作为奴隶在种植园里劳作
英国的
殖民扩
张
背景
16 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英国开拓海外市场,英国位于
海上贸易航道的要冲。1588 年,英国海军以少胜多,西班牙“无敌舰
队”几乎全军覆没
殖民活
动
建立种
植园
英国逐渐成为海上霸主,开始在海外扩张殖民地。英国殖民者
在北美建立大种植园
黑奴贸
易(三角
贸易)
目的 获取更大的利润
路线
(1)出程:从英国各地的港口出发,到达非洲,运输
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
(2)中程:从非洲到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运输
黑奴
(3)归程:从美洲到英国,运输蔗糖、烟草等
实质 资本主义的掠夺和对落后民族的奴役(资本原始积
累的重要手段)
影响
(1)对非洲:使非洲损失了 1 亿多人口, 造成非洲
传统文明的衰落和社会经济的倒退
(2)对英国: 种植园和黑奴贸易为英国带来了巨额
利润
(3)对欧洲: 有助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促进了欧
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对美洲: 为美洲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劳动力, 促
进了美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5)对世界: 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有助于世界
市场逐渐形成
荷、
法、英
殖民争
霸
背景
(1)荷兰一度控制着波罗的海、印度及美洲的全部贸易,因而有“海上马
车夫”之称
(2)17 世纪下半叶,后崛起的法国也加入殖民争霸的行列
目的 争夺美洲、非洲、亚洲的殖民地和世界市场
概况
从 17 世纪下半叶起,荷兰、法国与英国之间发生了一系列战争,英国凭
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
自诩“日不落帝国”
结果 18 世纪中叶,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
早期殖
民掠夺
的影响
和认识
影响 (1)欧洲殖民国家掠夺殖民地财富的同时,也将欧洲文化带到了殖民
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
成,但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认识 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资本主义国家崛起的重要
途径。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以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为主要手段,带有野蛮
性和残酷性
【知识拓展】
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1)纯粹的海上抢劫,如英国海盗
(2)以圈地运动为典型代表,在对农民及手工业者进行压迫的同时得到大量生产资料及廉
价劳动力
(3)赤裸裸的武力抢劫,如英法两国对北美的掠夺
(4)对外贸易掩饰下的资本和资源的抢夺,如英国对中国的鸦片输入
(5)对工人剩余价值的大量榨取
(6)“三角贸易”和其他形式的人口贸易
(7)为争夺殖民地,各殖民国家之间经常爆发残酷的战争
中考典题精讲
例 (2019·毕节中考)如图世界著名油画的创作者是( )
A.但丁
B.达·芬奇
C.莎士比亚
D.米开朗琪罗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解题思路】这是一道图片材料选择题。图片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名画《蒙娜丽莎》,她以神秘的微笑而著称,
其作者是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但丁是意大利诗人,文艺复兴的先驱;莎士比亚是英国著名剧作家;米开朗
琪罗也是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画家,与达·芬奇、拉斐尔并称“美术三杰”,代表作有《大卫》《创世纪》等。答
案是 B。
【针对训练】
1.(2019·临沂中考)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经济组织形式也不相同。9 世纪和 14 世纪,逐渐在西欧流行
开来的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分别是(C)
A.庄园、土地私有 B.土地国有、手工工场
C.庄园、租地农场 D.手工作坊、租地农场
2.14 世纪中期,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一场“以人为本”的新文化运动,并逐渐扩展到法国、英国等
国家,这场运动起源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B)
A.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
B.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
C.处于地中海贸易的枢纽地位
D.具备多样化的人才结构
课堂巩固训练
1.(2019·百色中考)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
随之而来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它们是(D)
A.工厂和乡镇企业 B.乡镇企业和手工工场
C.租地农场和工厂 D.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
2.(2019·攀枝花中考)16 世纪在英国流传首歌谣:“一屋宽且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成长
行。……列坐检细毛,不敢辞劳苦。自晨至深夜,各得一便士。……染工八十人,齐将颜色阵。二十扦制匠,将
呢折成匹。……”歌谣透露的信息是英国(B)
A.棉纺织业的兴起 B.工场经济的发展
C.机器工厂的景象 D.庄园生活的惬意
3.(2019·深圳中考)但丁的《神曲》、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些经典
作品共同体现的思潮是(B)
A.理性主义 B.人文主义
C.科学精神 D.神权至上
4.(2019·内江中考)右图展现了人类 15 世纪末到 16 世纪初对地球的探索过程,其中最能证明“地圆说”为科
学真理的航海路线是(B)
A.① B.② C.③ D.④
5.(2019·沈阳中考)新航路开辟使得海洋这个大陆之间的天然屏障被逾越,世界各地各个民族各种文明之间彼
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横跨大洋的贸易往来使世界市场初露端倪。互通有无商品流通和日益频繁的人员交往促进
了文化交流和发展。上述材料反映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A)
A.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非洲丧失了大量劳动力
C.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D.亚洲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6.(2019·咸宁中考)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由于立场不同,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也会产生差异。如果站在美
洲土著居民立场上,对哥伦布和发现美洲新大陆进行评价,其观点最有可能是(B)
A.英雄,促进了文明的融合
B.强盗,带来深重的灾难
C.英雄,传播了欧洲文明
D.强盗,掠夺了亚洲的财富
7.(2019·大庆中考)恩格斯说:但丁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第一位诗人。“但丁”的代表作
是(A)
A.《神曲》 B.《蒙娜丽莎》
C.《最后的晚餐》 D.《哈姆雷特》
第二十七讲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1640 年—19 世纪初)
中考考点清单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部编版教材九上 P80—83
命题要求:通过 1640 年革命和其后的“光荣革命”,初步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意义。
议会
与王
权的
斗争
背景
英格兰曾在 1215 年颁布《大宪章》,维护教俗贵族的特
权,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王
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13 世纪末,英格兰
基本确立议会制度
原因
国王詹姆士一世狂热地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
专断。他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使议会与王权处于对
立状态。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
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资本主义
的产生和发展(经济根源)。文艺复兴动摇了封建专制统治
的精神支柱
革命
的发
生
时间 1640—1688 年
专断 继詹姆士一世之后,查理一世继续推行君主专断政策,无
视议会的权力
开始 1640 年,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查理
一世派军队闯入议会,挑起了内战
内战 经过几年的反复斗争,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1649 年,
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独裁 共和国的权力却落在了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军队手中,议会
有名无实
《权
利法
案》
复辟
1660 年,查理二世接受议会有条件的邀请,做了英国国
王。英国恢复了君主制,但国王的权力受到了很大限制。
继任的詹姆士二世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进行反
攻倒算,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光
荣革
命”
1688 年,英国议会作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
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
《权
利法
案》
法律 1689 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主要
内容
(1)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
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
(2)议会还规定,今后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
英国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意义
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
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又称议会君主制,
即保留王权形式的资产阶级代议政体,通过立宪,建立人
民政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共和政体)。从此,
分歧可以在议会中协商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美国的独立部编版教材九上 P84—87
命题要求:通过华盛顿、《独立宣言》和 1787 年美国宪法,理解美国革命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独立战
争的序
幕
原因
从 17 世纪开始,英国先后在北美建立起 13 个殖民地。英国国
王和贵族把北美看作英国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商品的市场。1765
年以后,英国政府在北美殖民地颁布了一系列新税法,激化了
北美人民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
导火线 1773 年,英国政府授权东印度公司垄断北美的茶叶贸易,引发
了新的抗税浪潮
爆发
1775 年 4 月 19 日凌晨,800 名开赴波士顿西北郊搜查军火的英
军,在来克星顿与埋伏在那里的武装村民交火,美国独立战争
爆发
华盛顿
与独立
战争
背景 来克星顿的枪声激发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抵抗热情,各
地人民纷纷组织起来,武装支援波士顿
建军
1775 年 5 月,北美 13 个殖民地的代表聚集费城,召开了第二
届大陆会议。会议一致决定把民兵整编为大陆军,委任华盛顿
为总司令
国父 由于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和国家初创中作出了卓越贡献,被
誉为“美国国父”
《独立
宣言》
与美国
宪法
宣告
1776 年 7 月 4 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号召殖民地
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北美 13 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
立。《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
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独立宣言》
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事实上,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
和印第安人)
转折 1777 年,一支 6 000 余人的英军在萨拉托加陷入大陆军的包
围,被迫投降。萨拉托加大捷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胜利 1781 年,美法联军在约克镇与英军激战,英将康华利率部下投
降。1783 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性质 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宪法
内容
1787 年,制宪会议制定出美国宪法。宪法依据分权制
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
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
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利;总统和
议员由选举产生
评价
(1)1787 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
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使联
邦政府的权力大大加强,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允许奴隶制存在,保留了种族歧视条款,不承认黑
人、印第安人和妇女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部编版教材九上 P88—92
命题要求:通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活动,初步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旧制
度的
危机
危机 18 世纪开始,法国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没落。国王路易十五
通过加重税收等方式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启蒙运
动
背景 18 世纪,法国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没落
主要思
想
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
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
意义 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
重要的理论准备
法国
大革
命
原因 (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思想原因:启蒙运动为其作了思想上和舆论上的准备
导火线 国王路易十六于 1789 年 5 月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征税的问
题
标志 7 月 14 日,巴黎民众攻占了象征国王统治的巴士底狱,法
国大革命开始了
《人权
宣言》
内容
1789 年 8 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宣
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
财产等基本原则(核心:“人权”和“法治”)
意义
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反封建专制的旗
帜;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基本要求,具有否定封建
专制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的进步意义
共和
1791 年,制宪议会制定了宪法。法国军队将敌人赶出国
境。1792 年,法国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
国
高潮
1793 年,国王路易十六被以叛国罪送上断头台。在异常严
峻的形势下,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组成了救国委
员会,采取一系列严厉措施,平息了国内叛乱,打退了反
法联军,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结束 1794 年 7 月,“热月政变”发生,罗伯斯庇尔等人被送上断
头台,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
性质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重要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特点 规模最大,最彻底
影响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
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推动了 19 世纪上半叶的欧洲
资产阶级革命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拿破 上台 1799 年 11 月,拿破仑·波拿巴发动政变,组成了一个新的
仑帝
国
政府
法典
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
典,名为《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
不可侵犯等原则
帝国 1804 年,经公民投票,法国改为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
帝国”,拿破仑加冕称帝
战争
拿破仑大军所向披靡,几乎横扫欧洲大陆,在废除各地封
建特权的同时,也对当地人民进行压榨和掠夺。1812 年,
拿破仑远征俄国,大败而归
覆灭 1815 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滑铁卢战役)
评价
(1)前期: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
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动摇了欧洲大
陆的封建统治秩序
(2)后期:战争的侵略性和争霸性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损害
了被侵略地区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中考典题精讲
例 (2019·温州中考)1688 年,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起来,发动政变(史称“光荣革命”),以几乎
不流血的方式,保存了英国革命的成果,此次“联合”( )
A.出现了克伦威尔独裁
B.颁布了《人权宣言》
C.走出了中世纪的蒙昧
D.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对“光荣革命”意义的理解与掌握。
【解题思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共和国时期的克伦威尔独裁统治结束后,封建王朝在英国复辟
并进行反攻倒算,面对这一局面,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起来,罢黜了詹姆士二世,迎立新国王,这就是英国历
史上的“光荣革命”。之后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形成了君主
立宪制。因此这次“联合”(“革命”)实际上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逐步建立起了资产阶级专政。答案是 D。
【针对训练】
1.(2019·安徽中考)议会发布了一项文件,作为新国王登基的条件,文件保证了议会的言论自由,并规定除非
得到议会同意,禁止在和平时期保留军队。国王与议会之间的互信得到了保证。该文件是(A)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民法典》
2.(2019·永州中考)一位美国学者曾说:“美国 1787 年宪法是一种由天才设计,并可由蠢材运作的体系。”
该体系是指(B)
A.中央集权制度 B.“三权分立”制度
C.民主集中制 D.君主立宪政体
3.(2019·张家界中考)“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
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这一事件”是指(B)
A.1640 年议会召开 B.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C.来克星顿枪声 D.彼得格勒起义
课堂巩固训练
1.近代历史上英国有过一段短暂的共和国时期(1649—1660 年),这期间掌握国家权力的是(D)
A.查理叔侄 B.詹姆士兄弟
C.威廉夫妇 D.克伦威尔父子
2.(2019·福建中考)《权利法案》是“英国宪政”中的奠基性文件。它确立的原则是(C)
A.君权神授 B.王权独尊
C.议会至上 D.民主共和
3.如图小卡片是某同学对一位历史人物的评价摘要,这位同学研究的人物是(D)
·战争时期最著名的将军: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和平时期最杰出的领袖:建立三权分立的联邦政府
·同胞心中最伟大的人物:不恋权势,拒做国王
A.克伦威尔 B.拿破仑
C.林肯 D.华盛顿
4.(2019·东营中考)“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
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材料反映出拿破仑对外战争(A)
A.动摇了欧洲封建制度
B.得到被征服地区人民的拥护
C.自始至终是正义战争
D.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5.(2019·贺州中考)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限制王权;1787 年美国宪法确立联邦制共和国;法国颁布
《拿破仑法典》以确保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这表明,当时的英、法、美国家都(A)
A.以立法确保资本主义制度
B.崇尚以暴力手段来解决分歧
C.以三权分立实行分权制衡
D.建立资产阶级联邦制共和国
第二十八讲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18 世纪 60 年代—1848 年)
中考考点清单
第一次工业革命部编版教材九上 P94—97
命题要求: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纺织技
术的革
新
背景
(1)17 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
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工业革命顺势兴起
(2)国内外市场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
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成果
1733 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1765 年,哈格
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命名为“珍妮机”,大大提高了生产
效率
蒸汽机
和工厂
制度的
确立
蒸汽机
改进 1785 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
投入使用
意义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
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
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工厂制
度的确 背景 瓦特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从
此,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
立 规模也变得更大
确立 19 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
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火车与
铁路
火车 1825 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标志着铁路
时代的开始
铁路时
代 1830 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
影响 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
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意义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
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拓展 从 18 世纪后期起,其他西方国家纷纷学习英国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经
验。法国、美国、德国等国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影响
(1)对中国的影响:1840 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
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同时,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对环境的影响: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事故等问题
实质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或工厂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的重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部编版教材九上 P98—101
命题要求: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马克思
与恩格
斯
(1)1818 年 5 月 5 日,卡尔·马克思生于德国特里尔市。马克思博士毕
业后,开始从事政治活动。他多次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抨击
普鲁士政府。普鲁士政府决定查封报纸,马克思被迫转赴法国巴
黎。在巴黎,马克思结识了恩格斯。两位青年一起讨论各种理论和
欧洲工人运动,从此,恩格斯不仅成为马克思思想、事业上志同道
合的战友,在经济上也给予马克思很多支持。1849 年,马克思移居
伦敦,直至去世。他的著作《资本论》是影响巨大的杰作之一
(2)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
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
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共产
党宣
言》
时间 1848 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
《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
内容
(1)指出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人类
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
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2)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
(3)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
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意义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
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
兴起并蓬勃发展
第一国
际
背景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
的历史时期
成立 1864 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
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
斗争
在各国建立支部,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
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
争
解散 1876 年,第一国际解散。第一国际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上具有重大意义,影响深远
巴黎公
社
背景 1870 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
化
革命 1871 年 3 月 18 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
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
建立 3 月 28 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
级政权——巴黎公社
结果 5 月 28 日,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
扑,公社失败
中考典题精讲
例 (2018·毕节中考)2018 年正值一代伟人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早在 19 世纪 40 年代,马克思与恩格斯就创
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理论诞生的标志是( )
A.英国宪章运动 B.巴黎公社革命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俄国十月革命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对《共产党宣言》的理解与掌握。
【解题思路】这是一个考查事件“标志”的选择题,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解掌握。《共产党宣言》科学地阐
明了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的前程,断言资本主义最终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
代,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答案是 C。
【针对训练】
1.(2019·烟台中考)英国经过产业革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后,以 1846 年废除“谷物法”为标志,由
原来的保护关税转向自由贸易的对外政策。材料中的“产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A)
A.瓦特改良蒸汽机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内燃机的应用 D.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2.(2019·黄石中考)列宁说:“马克思的学说是人类在 19 世纪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
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马克思的学说”诞生标志是(C)
A.宪章运动的开展 B.巴黎公社的成立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十月革命的胜利
课堂巩固训练
1.(2019·成都中考)18 世纪中后期,随着大规模的工厂一个接一个地建造起来,动力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应
运而生的技术成果是(B)
A.珍妮纺纱机 B.万能蒸汽机
C.发电机 D.内燃机
2.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使国人在短暂的假期中都能实现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铁路交通的变革给人民
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最早为铁路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A)
A.斯蒂芬森 B.爱迪生
C.本茨 D.莱特兄弟
3.(2019·广东中考)列宁在 1895 年指出:“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
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这本书是(B)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共产党宣言》
C.《物种起源》 D.《战争与和平》
4.(2019·辽阳中考)《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光辉的革命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A)
A.马克思主义诞生 B.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C.资本主义产生 D.无产阶级政权建立
第二十九讲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18 世纪末—19 世纪中期)
中考考点清单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部编版教材九下 P2—5
命题要求:知道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民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实,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和
艰巨性。
拉丁美洲独
立运动
背景
(1)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
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2)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拉丁
美洲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
动
性质 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过程
(1)在南美洲北部地区,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
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
亚共和国”
(2)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
利和秘鲁的独立运动
结果 粉碎了西葡 300 年的殖民统治,获得了独立
领导人
物 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印度民族大
起义
背景
(1)19 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2)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
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3)英国殖民者以种种借口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
(4)随着在印度统治的稳固,英国殖民者取消了对
印度土兵的较优厚待遇,并且不尊重他们的宗教信
仰。这些做法激起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人
们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概况
(1)1857 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
(2)起义军夺取了德里。英军虽然武器先进,但还
是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才攻陷德里
(3)1859 年起义烈火被英国扑灭
章西女
王
英军乘势进攻章西,年轻的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
军展开激战。章西失陷后,她率军转战外地。战斗
中,她身先士卒,直到壮烈牺牲
影响
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
度民族意识的觉醒。这次起义也是 19 世纪中期亚
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俄国的改革部编版教材九下 P6—9
命题要求:知道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彼得一
世改革
背景
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后,正式采用“沙皇”称号,
强化了专制统治。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
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时间 18 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全面推行改革
目的 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内容 (1)政治: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2)军事: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
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
人才
(3)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
的农奴
(4)教育文化: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
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5)社会生活: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性质 一次自上而下的农奴主性质的改革
扩张 1700—1721 年,俄国打败瑞典,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
口,并在战争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意义
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
张准备了条件,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改革以强
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
程。但是,在他的统治下,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
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废除农
奴制
背景
(1)19 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是,
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的经济发展
(2)农奴制引发尖锐的阶级矛盾和统治危机,农民暴动频
繁
(3)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加剧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时间、
人物 1861 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内容
(1)政治上: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
换职业(农奴解放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
力,促进了经济发展)
(2)经济上: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
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农奴获得土地时支付的赎金,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
资本)
性质 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实质 沙俄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和掠夺
意义
1861 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
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
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农奴
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美国内战统编教材九下 P10—13
命题要求:知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南北矛
盾的加
剧
背景
(1)美国独立后,经济迅速发展,领土不断扩张。到 19
世纪中期,美国已经成为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
国,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北方完成了工业革命;南
方却以种植园经济为主,大量使用黑奴劳动。英国在工
业革命后,对棉花的需求进一步刺激了美国种植园经济
的发展
(2)北方一些有识之士坚决主张废除奴隶制,开展废奴运
动。他们揭露奴隶制的罪恶,积极帮助奴隶逃往北方
原因
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对美
国西部新增加的土地,南北方的态度也不相同,奴隶制
的废存成为南北双方焦点
内战爆
发
借口 1860 年,林肯当选为美国第 16 任总统。林肯主张限制
奴隶制的发展,这成为南方奴隶主发动战争的借口
叛乱 不久,南方 7 个州宣布退出联邦,成立“南部同盟”。
1861 年 4 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
“南北战争”
战局
战争初期,由于南方蓄谋已久,早有军事准备,北方在
军事上屡屡失利,首都华盛顿也险些被攻占。北方的失
利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许多城市爆发示威游行,要求
政府采取措施扭转战局
北方的
胜利
法令
1862 年,联邦政府审时度势,颁布了《宅地法》,鼓励
农民到西部耕种;不久,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
言》。这两部法令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
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结局 1865 年,南方军队投降。美国内战以北方获胜告终,避
免了美国分裂
评价
(1)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
献,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2)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性质)
意义
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
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
展创造了条件
日本明治维新部编版教材九下 P14—16
命题要求: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德川幕
府与锁
国时代
背景
(1)19 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天皇是
名义上的君主,幕府将军掌握了实权。德川幕府推行锁
国政策,只允许日本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锁
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
的发展
(2)1853—1854 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
口,要求日本打开国门,否则开战。幕府统治发生动
摇,日本主权开始丧失
危机 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西方国家接
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
影响
(1)开港通商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许多手工工场
倒闭
(2)日本黄金大量外流,引起市场混乱,物价飞涨
(3)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士的处境不断恶化
倒幕运
动
开始 面对民族和社会危机,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
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
胜利
1868 年 1 月,倒幕派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支
持天皇亲政,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同年,倒幕
派粉碎了幕府的武力反扑,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
“明治”。1869 年,天皇及政府机构迁到东京
明治维
新
原因
(1)内因:腐朽落后的幕府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外因:西方列强(以美国为首)入侵,面临民族危机和
社会危机
(3)前提:1868 年,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政归天皇
改革 从 1868 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
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主要措
施
(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3)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
力发展近代经济
(4)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
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特点 “破旧”和“立新”同时进行;工业化过程中政府实行
大力扶植工业的政策;全面向西方学习
性质 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意义
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
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
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是,明治维新保留
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
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中考典题精讲
例 (2019·自贡中考)俄国 1861 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的赎金为发展工业积累了资本;农民在法律上获得解放
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自然经济的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以上说明农奴制改革( )
A.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
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使俄国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
【命题立意】本题通过对一则分析材料的概括,考查了对历史结论的理解与概括表达的能力。
【解题思路】本题材料中“发展工业”“积累了资本”“提供了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关键词语,提
示了 1861 年农奴制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自上而下的改革”是改革的方式,材料也不能反映改革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和“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这三项不符合题干材料的内容。答案是 B。
【针对训练】
1.(2019·镇江中考) “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按照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由以前的封建社会变成了西方
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导致日本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B)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百日维新 D.日俄战争
2.(2019·潍坊中考)17 世纪,欧洲国家对俄国非常陌生,一位法国官员竟然给已经去世了 12 年的沙皇寄了一
封信。改变这一状况的是(A)
A.彼得一世改革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1861 年改革 D.《凡尔赛条约》签订
课堂巩固训练
1.(2019 ·郴州中考)历史学家罗英渠在《美洲史论》中写道:“他所指挥的军队解放的国土十倍于西班牙的国
土,比西、法、德、英、意五个国家加在一起还大一倍半……成为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
维亚、巴拿马六个国家的奠基者”。“他”是(D)
A.华盛顿 B.章西女王
C.甘地 D.玻利瓦尔
2.(2019·天水中考)美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国两制”的经济格局,其中“两制”是指(D)
①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 ②南方封建经济 ③北方奴隶经济 ④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2019·广东中考)19 世纪 70 年代起,在日本过去认为是脏物的牛肉、牛奶开始被列为上等食品,东京、大
阪、横滨、神户各地出现许多牛肉菜馆。“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吃牛肉为不开化”。上述变
化表明日本(C)
A.政治改革促进社会平等
B.殖产兴业推动经济发展
C.文明开化影响社会生活
D.教育发展提升国民素质
4.(2019·南通中考)下图中身着西欧式样衣帽的是
彼得大帝。穿着臃肿长袍的是俄国贵族。漫画中的场景表明了彼得大帝决心(A)
A.向西方学习
B.推行“殖产兴业”
C.废除农奴制
D.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5.(2019·南充中考)关于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 1861 年农奴制改革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A)
A.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B.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都废除了农奴制度
D.都改变了俄国的社会制度
第三十讲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中考考点清单
第二次工业革命部编版教材九下 P18—22
命题要求: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的应
用
背景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
速发展,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
穷,它们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19
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特点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成就 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
著的成就
应用 到 19 世纪 70 年代,经过不断完善的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电
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
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
和放映机等。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
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
影响 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内燃机
和新的
交通工
具
内燃机
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
就。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1876
年煤气内燃机→1883 年汽油内燃机→1887 年柴油内燃机
应用
(1)19 世纪 80 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
的汽车
(2)1913 年,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
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影响
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以它为发动机的
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陆续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化学工
业和新
材料
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也是应用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1867 年,瑞
典化学家诺贝尔经过多年的研究,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他又研制出无
烟炸药。诺贝尔的发明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1869
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1884 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
域
影响
(1)经济方面: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
了人们的生活。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
国
(2)政治方面: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
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
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3)生活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密切了
人类的交流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部编版教材九下 P23—26
命题要求: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社会进步
人口增
长和大
众教育
人口
增长
原因 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
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表现
(1)英国:19 世纪前 50 年,人口从 900 万增加
到约 1 800 万
(2)美国:19 世纪 20 年代,人口约为 1 000
万,到 1914 年人口超过 1 亿
劳动
力结
构变
化
原因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扩
大
表现 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
和商业
妇女
地位
提高
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她们的
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这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
了条件
大众
教育 原因 19 世纪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表现
(1)19 世纪初,法国和德国最早建立起国
家教育体系
(2)19 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
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
育体系
(3)1802 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
的中等学校。
(4)1870 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
免费义务教育
意义 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
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城市
化 原因
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规模越来越
大。到 19 世纪后期,大部分英国人已经生活
在城市之中了
进程
(1)开始时,城市通常缺乏统一的规划。
城市的环境很差
(2)19 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的环境开始得到改
善,城市供排水设施建设起来,街头照明日
益完善,还出现了马拉的轨道公共客车和有
轨电车等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影响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
着变化
社会问题
环境污
染
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影响
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贫富分
化加剧
原因 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广大
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
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
来越不满
表现 工业革命开始后不久,就有工人破坏机器以表达自己
的愤怒
影响 随着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
近代科学与文化部编版教材九下 P28—32
命题要求:通过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等人取得的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科学家 牛顿
地位 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成就
(1)他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
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
就
(2)1687 年,牛顿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物理学成为一门独
立的学科
影响 牛顿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
进了一大步
科学家 达尔
文
英国生物学家,1859 年出版了《物种起源》。在这本书中,
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指出:物种都处于不断变化
之中,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生物的发展和进化不是由神的意志或生物本身的欲望决定
的,而是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结果;人类也
是进化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
《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
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文学巨匠 巴尔
扎克
身份 19 世纪法国著名作家
代表
作
巴尔扎克将所见所闻融入小说写作中,完成了
一套名为“人间喜剧”的小说集。他的经典之作
《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再现了法国 19
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巴尔扎克给后人留
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列
夫·托
尔斯
泰
俄国伟大的作家,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他
的小说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描绘出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
音乐美术
大师
贝多
芬
身份 18 世纪,德国天才的作曲家
代表
作
《英雄交响曲》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完成于
1804 年,是一部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
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英雄交响
曲》气势磅礴,表达出贝多芬对自由、平等和博爱
的渴望
梵高
身份 近代的绘画艺术不断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杰出
的画家。荷兰的梵高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位
代表
作
梵高的代表作有很多,如《夜间的咖啡馆》
《向日葵》等。《向日葵》中明亮、艳丽的黄色花
瓣,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考典题精讲
例 (2019·达州中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某部 19 世纪后期的
电影中有如下情景,你认为可能会被吐槽的是( )
A.福特向观众介绍世界上第一条汽车流水装配线
B.男主角驾车带爱犬游巴黎
C.男女主角默默相视,旁边茶几上的电话嘀嘀直响
D.女主角在白炽灯下完成绘画作品
【命题立意】本题的选项设立了四个生活情景,考查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了解与掌握以及知识迁移的能
力。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题干中最重要的词语是“19 世纪后期”,这时期处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汽车、
电话、白炽灯都是在 19 世纪中后期发明并得到运用。但福特的汽车流水线出现在 1913 年,这已经是 20 世纪初了
(另外还要注意飞机的试制是在 1903 年,也属于 20 世纪)。答案是 A。
【针对训练】
1.(2019·宜昌中考)他是瑞典化学家,现代炸药的发明者。逝世后,他的大部分财产被用来设立一个以他的名
字命名的奖励基金,每年授予在物理学、化学等方面“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他就是(A)
A.诺贝尔 B.牛顿 C.爱因斯坦 D.霍金
2.(2019·桂林中考)1885 年德国工程师本茨设计生产了一种新交通工具(见如图)。这一交通工具的核心技术是
(D)
A.使用蒸汽机
B.使用电动机
C.使用发电机
D.使用内燃机
3.(2019·南充中考)他一生命运多舛,却身残志坚,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出了《英雄交响曲》等传世名
作,这位名人是(D)
A.牛顿 B.达尔文 C.巴尔扎克 D.贝多芬
课堂巩固训练
1.(2019·天水中考)工业革命促进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下列交通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B)
A.飞机——蒸汽机车——汽船——汽车
B.汽船——蒸汽机车——汽车——飞机
C.汽船——飞机——蒸汽机车——汽车
D.蒸汽机车——汽船——汽车——飞机
2.(2019·宜昌中考)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技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以下属于工业
革命负面影响的是(D)
A.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B.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C.人们出行更加快捷、便利
D.工业污染造成对环境的破坏
3.(2019·北京中考)近代自然科学的殿堂中群星璀璨。以下人物应列入其中的是(D)
①牛顿 ②贝多芬 ③巴尔扎克 ④达尔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2019·邵阳中考)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C)
A.牛顿的经典力学在科学技术上得到广泛应用
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重大理论突破
C.巴尔扎克的《神曲》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D.贝多芬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对交响乐的发展和创新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无论就其深度还是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深度而言,第二次工
业革命是 19 世纪的电磁学和热力学这两门新兴科学物化的技术成果;就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及一切与
功、电、磁、热、光相关的技术领域。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刻刻地直接感受着它所带来的恩惠。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历史》
材料二 据统计,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经历了 84 年,电动机为 65 年,而原子能开发到应用只用了 6 年。
材料三 科学在铸造世界的未来上能起决定性的作用……没有科学,现代工业国家就一点也不能存在……一
个国家若不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资源来推进科学,并推广科学的运用,它就不能长久继续存在。
──英国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就其深度与广度而言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
任举两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至今给我们带来的“恩惠”。
答:表现:就深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 19 世纪的电磁学和热力学这两门新兴科学物化的技术成果;就广
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及一切与功、电、磁、热、光相关的技术领域。电灯、汽车等。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反映了新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大为缩短。说明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技术是第
一生产力。
(3)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
答:科学决定世界的未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