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中考专题复习分类汇编:从世界看中国
一、选择题
1.我国最大的民族是( )
A. 汉族 B. 壮族 C. 满族 D. 回族
【答案】A
2.读甲、乙、丙、丁四幅轮廓图,回答下列小题。
(1)我国领土最东端和最北端的省区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四幅图中的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分界线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1)B
(2)A
3.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A.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B.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缓慢
C. 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缓慢 D. 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快
【答案】A
4.东北地区是我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集中在( )
A. 沿海地区 B. 沿边地区 C. 交通干线沿线地区 D. 自然资源丰富地区
【答案】C
5.当黒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却是农忙时节,其原因是( )
A. 我国所处的纬度高 B. 我国跨纬度大 C. 离海的远近不同 D. 地形起伏大
【答案】B
6. 下列各民族与其传统节日搭配正确的是( )
A. 蒙古族——那达慕节 B. 汉族——泼水节 C. 傣族——元宵节 D. 回族——丰收节
【答案】A
7.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
A. 渤海和琼州海峡 B. 渤海和黄海 C. 黄海和东海 D. 琼州海峡和东海
【答案】A
8.我国最大的邻国是( )
A. 蒙古 B. 哈萨克斯坦 C. 俄罗斯 D. 印度尼西亚
【答案】C
9.如表为“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云南居前六位的民族人口数量表”,其中我省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
民族 汉族 彝族 哈尼族 白族 傣族 壮族
人口数量(万人) 3062.9 502.8 163.0 156.1 122.2 121.5
A. 汉族 B. 彝族 C. 哈尼族 D. 壮族
【答案】B
10.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时,乌苏里江已是( )
A. 烈日当空 B. 天色黎明 C. 晚霞满天 D. 夜深人静
【答案】B
11. 图是我国历史时期的部分人口资料,据图判断下列年份中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 1952 年 B. 1963 年 C. 1982 年 D. 1995 年
【答案】B
12.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 )
A. 第一位 B. 第二位 C. 第三位 D. 第四位
【答案】C
13.读图,图中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 宁夏回族自治区 C. 西藏自治区 D. 内蒙古自治区
【答案】C
14.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 东北、西北、华北 B. 西南、西北、东北 C. 东北、华北、西南 D. 西南、东南、东北
【答案】B
15.下图序号示意的是我国四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中表示人口分界线的是
A. 1 B. 2 C. 3 D. 4
【答案】B
二、综合题
16.读“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阅读上图可知,新中国成立前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人口增长________。
(2)20 世纪 70 年代后,我国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但人口增长仍很迅速,其原因是________。
(3)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________和________相适应,我国政府把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答案】(1)缓慢
(2)人口基数大
(3)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环境条件;实行计划生育
17.读图“中国政区示意图”,回答:
(1)王明说,自己首先去的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A________(填简称),在那里他看到了天山;
然后来到了 C________自治区,在那里看到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
(2)李红说,自己首先去了 B 省________(填名称),参观了“汶川地震遗址公园”,然后去了 D 的省级
行政中心________,在那里他游览了布达拉宫。
(3)李明对我国的岛屿非常感兴趣,他去过了我国最大的岛屿所在 E________省,在那里欣赏了日月潭的
美景;去过了我国的第二大岛所在 F________省,在那里海边游泳。
(4)老家是哈尔滨张菲,她暑期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G________省,该省简称________。
【答案】(1)新;内蒙古
(2)四川;拉萨
(3)台湾;海南
(4)黑龙江;黑
18.读我国部分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省区简称________,②省省会是________,③________海,④________海峡
(2)A 河流下游流经________(干湿地区)地区,气候较湿润,却没有支流,原因是________。
(3)B 河支流众多,最大的支流是________。
(4)C 界线是________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________mm 年等降水量线吻合。受气候影响,D 地的种植
业很有特色,水源主要来自于________。
【答案】(1)渝;广州;东;琼州
(2)半湿润;下游为“地上河”,周围河流无法流入干流
(3)汉江
(4)季风区与非季风区;400;高山冰雪融水
19.读中国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___带(地球五带)。
(2)图中 A,B 两海域属于我国内海的是________(字母及名称)。
(3)图中 C,D 两河中,有我国“黄金水道”之称的是________(字母及名称)。
(4)图中数码①②③所代表的陆上邻国中,为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的是________(数码及名称)。
(5)“黄岩岛”、“钓鱼岛”都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觊觎我国“钓鱼岛”领土主权的国家是
________。
【答案】(1)北温
(2)B 渤海
(3)D 长江
(4)①俄罗斯
(5)日本
2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省级行政区域:①________,②________(简称)。
海洋、海峡:③________,④________。
邻国: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
(2)根据下列描述完成填空,并在图中适当位置填注对应的字母。
A.我国东部濒临四个海洋,其中________是我国内海。
B.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
C.少数民族数量最多、其省级行政中心有“春城”之称的省级行政区域是________。
D.我的家乡在________ (省级行政区域名称)。
(3)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省区是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简称)
【答案】(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川或蜀;南海;台湾海峡;俄罗斯;印度;韩国
(2)渤海;青海省;云南省;略(据实际情况回答)
(3)粤;桂;云或滇
中考专题复习分类汇编:中国的自然环境
一、选择题
1.黄河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河段是( )
A. 上游 B. 中游 C. 下游 D. 中下游
【答案】C
2.关于我国自然灾害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 种类多,分布广 B. 最为频繁 C. 最为严重 D. 财产损失低
【答案】D
3.“紫色盆地”和“鱼米之乡”分别指的是( )
A. 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B. 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C. 东北平原和青藏高原 D. 云贵高原和东南丘陵
【答案】B
4.下列盆地中,位于青藏地区的是( )
A. 四川盆地 B. 塔里木盆地 C. 柴达木盆地 D. 准噶尔盆地
【答案】C
5.下列流入印度洋的河流是( )
A. 澜沧江 B. 金沙江 C. 珠江 D. 怒江
【答案】D
6.如图中甲、乙两条大河注人的海洋分别是( )
A. 甲注入东海、乙注入南海 B. 甲注入黄海、乙注入渤海
C. 甲注入渤海、乙注入东海 D. 甲注入南海、乙注入渤海
【答案】C
7.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在中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得益于( )
A. 季风气候多样,海洋性显著 B.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C. 气候复杂多样,雨热不同期 D. 季风气候多样,灾害性天气少见
【答案】B
8.我国西安和日本东京气候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
A. 夏季西安比东京炎热 B. 冬季东京比西安凉爽
C. 西安全年降水量比东京多 D. 造成两地气候不同的因素是纬度因素
【答案】A
9. 读图答题.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景象出现的地区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D
10.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与板块交界处都为高大的山脉
B. 世界六大板块中南极洲板块全部为陆地,印度洋板块全部为海洋
C. 六大板块是不断运动着的,这种运动现仍在继续进行
D. 板块构造学说最初是由美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答案】C
11.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在开发利用山区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
A. 做好生态环境建设 B. 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
C. 大力发展旅游业 D. 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
【答案】A
12.我国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的原因是( )
A. 都受夏季风的影响 B. 都受地形的影响
C. 都受夏季气温的影响 D. 外流区域受夏季风的影响,内流区域受夏季气温升高的影响
【答案】D
13.读“我国沿 30°N 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 )
A. 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B.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 我国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 D. 我国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
(2)关于图中数码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地形区的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是云贵高原 B. ②是塔里木盆地 C. ③是四川盆地 D. ④是南海
(3)我国夏季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这种地势特征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为( )
A. 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
B. 使我国许多大河自东向西注入海洋,沟通了东部与西部之间的交通
C. 在阶梯内部,由于降水丰富,水能资源巨大
D. 有利于我西北内陆地区的农业发展
【答案】(1)B
(2)C
(3)A
(4)A
14.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
A. 西高东低,呈斜坡状分布 B.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 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状分布 D. 西低东高,呈阶梯状分布
【答案】B
15.下列关于中国降水分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 全国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 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冬春多、夏秋少
C. 中国雨季时间北方长、南方短 D. 600 毫米等降水量线位于秦岭﹣﹣淮河一线
【答案】A
二、综合题
16. 关注海洋,捍卫主权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海岸线长,岛屿众多。近期,以日、菲等少数国家
在我主权管辖历史悠久的钓鱼岛。黄岩岛及附近海域,进行多次无理袭扰,捍卫我国领土主权,寸土不让!
读我国沿海地区轮廓图(如图),完成下列各题。
(1)钓鱼岛位于黄岩岛的________方向,请你描述黄岩岛的地理位置:________。
(2)我国四大海域中,完全属于我国内海的是________。我国正在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力量开发海洋油
气资源,从保护海洋环境的角度看,开发海洋石油资源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________。
(3)台湾岛、海南岛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下列甲、乙两名游客见闻的描述是否可靠,并简述理
由。
甲:“在海南岛的天涯海角景区,可以欣赏到具有当地有名的民族舞蹈——孔雀舞。”
乙:“去年在 8 月在台湾旅游期间,遇到一次台风袭击。使海边观光计划不能按时进行了。”是否可靠
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4)与其它河口相比,黄河河口陆地面积增长很快,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东北;位于我国南海东部,处于低纬度,属于我国海南省
(2)渤海;防止石油泄漏,禁止向海洋倾倒垃圾等
(3)甲不可信、乙可信;孔雀舞属于聚居在云南的傣族的民族舞蹈,夏秋季节台湾常受台风袭击
(4)黄河含沙量大,流速变慢,泥沙大量沉积
17.读“甲、乙两幅雨带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的是________月份的雨带位置图,此时,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在________登陆。
(2)乙图表示的是________月份的雨带位置图,此时,雨带控制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地区,图中
东部地区空白处表示的是________地区形成的________天气现象,每年 6 月以后,此地则有持续一个月有
余的阴雨连绵的________天气。
【答案】(1)5;南部沿海
(2)7、8;华北;东北;长江中下游;伏旱;梅雨
18.读图回答问题。
(1)长江黄河的发源地都位于地形区 C________,其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阶梯。
(2)我国最大的盆地 D________盆地,这里气候干旱,盆地边缘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________。
(3)河流 B 部分河段河水浑浊,这是由于河流 B 在中游流经________高原时,水土流失严重造成的。该
河流在下游河段水流平缓,泥沙沉积河床抬高,成为了“地上河”,最终注入了我国的内海 E________海。
(4)河流 A 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被称为________,其水能资源集中在________
游河段。
(5)山脉 F 是东北一西南走向的________,其东侧的地形区是________。
【答案】(1)青藏高原;一
(2)塔里木;塔里木河
(3)黄土;渤
(4)水能宝库;上
(5)大兴安岭;东北平原
19.读我国两大河流水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和长江都发源于________高原,两河的水能资源丰富,都主要集中在________(填“上”“中”“下”)
游河段,图 2 中甲____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2)黄河①②③河段中,“地上河”景观出现在________ (填代码)河段主要原因是中游
流经________ (地形区),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3)目前正在兴建的________工程,将把长江流域富余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4)黄河与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是________山脉:它与淮河构成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此分界
线的地理意义有________.
①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②大致与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③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
④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1)青藏;上;三峡
(2)③;黄土高原
(3)南水北调
(4)秦岭;C
20.看图,回答问题
(1)读填写出图中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①________盆地 ②________盆地 ③________盆地 ④________盆地
⑤________高原 ⑥________高原 ⑦________高原 ⑧________高原
⑨________平原 ⑩________平原⑪________平原
(2)自然资源:从土地资源来看,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________部季风区,草地分
布在________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其中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及________(干湿)地区,林地则分布在
________(地形).
(3)我国的水资源空间分布________丰________缺,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有效办法之一(有效
措施)是________;要缓解北方地区的严重缺水,则需实施________引水工程;要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分
配不均匀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 .
【答案】(1)准噶尔;塔里木;柴达木;四川;青藏;内蒙古;云贵;黄土;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
(2)东;西北;湿润;半湿润;山区
(3)南;北;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修建水库
中考专题复习分类汇编: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 气候资源 B. 生物资源 C. 土地资源 D. 矿产资源
【答案】D
2.我国的土地基本国策是( )
A. 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B.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C. 占多少,垦多少 D.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答案】D
3.有关可再生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可再生资源能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故人类可无节制的开发利用
B. 对于可再生资源,我们应十分珍惜和节约利用
C. 石油、海盐、森林、气候属于可再生资源
D. 对于可再生资源,我们应利用合理,注意保护和培育,使其永续利用
【答案】D
4.雾霾是众所周知的环境问题,除了机动车辆的尾气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我国目前的第一大能源
是( )
A. 煤炭 B. 石油 C. 电 D. 天然气
【答案】A
5.下列省名、矿产地名、矿产名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 黑龙江省—大庆—石油 B. 江西省—德兴—钨
C. 云南省—攀枝花—铁 D. 河南省—峰峰—煤
【答案】A
6.下列关于水资源描述错误的是( )
A.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B. 我国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用水十分紧张
C. 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D. 兴建水库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问题
【答案】D
7. 读图,福州土地利用类型中比重最大的是( )
A. 耕地 B. 林地 C. 草地 D. 水域
【答案】B
8.下列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经过的地形区主要是华北平原 B.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方案的调水起点是丹江口
水库
C. 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是南高北低,方便引水 D. 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严重缺水
的状况
【答案】C
9.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 北方多,南方少 B. 西北多,西南少 C. 南方多,北方少 D. 东北多,西南少
【答案】C
10.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 自然资源都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C. 土地、阳光属于可再生资源 D. 应注意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答案】B
11.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水资源描述错误的是( )
A. “人多地少”是我国基本国情。
B. 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C.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D. 我国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东南、西南部山区。
【答案】D
12.目前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是( )
①利用地下水②跨流域调水③兴修水库 ④利用两极地区的冰川。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13.在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呼包银榆经济区”被列入西部重点开发地区。读“呼包银榆地区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呼包银榆经济区”突出的资源优势是( )
A. 矿产资源 B. 耕地资源 C. 森林资源 D. 渔业资源
(2)依托丰富的资源,本区域的优势工业部门有( )
A. 航天工业、森林工业 B. 棉纺织工业、电子工业
C. 电力工业、钢铁工业 D. 食品工业、玩具制造工业
【答案】(1)A
(2)C
14.读下图,回答小题。
(1)我国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主要由下列哪些因素造成的
①水资源总量较少
②人口数较少
③水资源前景乐观
④耕地面积较大
A. 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2)能够有效缓解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匹配的方法是
A. 减少长江以北地区耕地的面积 B. 大力开垦长江以南地区的山地
C. 控制长江以南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 D. 尽快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
【答案】(1)D
(2)D
二、综合题
15.读“我国主要种植业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等降水量线以东的地区。
(2)我国种植业分布区的地形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图中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地形区。
(3)我国种植业以________为界划分为南方和北方。
【答案】(1)400mm
(2)平原;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3)秦岭—淮河
16.我国的地下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这主要受当地降水量、水文地质条件、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结合
图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中国各省区年地下水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从________向________递减。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年降水量大多低于 200mm,主要属于________(干湿地区),从各省区年地下水
资源分布来看,该省区地下水资源量________。
(3)图中 A 省的简称是________,该省区地貌为可溶性岩石,渗水性很强,不易保存,因此与周围邻省
相比,地下水资源较________(多/少)。
(4)地下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省区主要集中在________(河流)和海河流域。试从以下两方面分析北京和
天津地下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原因:
①自然条件________;②社会经济条件________
【答案】(1)东南沿海(东南);西北内陆(西北)
(2)干旱地区;极丰富(500 亿立方米以上)
(3)贵(黔);少
(4)黄河;降水量较少,年际变化大;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工农业发达),需求量大;过量开采地下
水
17. 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和海河流域气温与降水统计图,回答问
题.
(1)“南水北调”西线方案是把长江上游的 A________、B________和 C________的水引入黄河,以解决西
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2)“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已经调水成功.东线和中线相比,在可调水量和水质方面有何不同?
(3)北京、天津都位于海河流城,该流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缺水的原因有哪些?
(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自南向北依次跨长江、________、________水系,最后进入海河水系.该工程主
要沿京杭大运河修建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
(2)中线调水可以顺地势自流,调水量大,东线调水可以利用原有的河道京杭运河调水,调水量较小,
中线水质较好,东线水质较差
(3)北京和天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且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该地区人口稠密、工业发达,
需水量大
(4)淮河;黄河
18.读图“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 A 是________山脉,它是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2)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________,该工程的
东线(如图所示)主要是满足________地区的用水需求。
(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甲是位于西北地区的青海湖
B. ①是河套平原,②是宁夏平原,它们因黄河水灌溉而成为“塞外江南”
C. B 河流是位于陕西省的汾河
D. 黄河上游最严重的问题是“地上河”
(4)在图中填出“黄土高原”所在的大致区域
(5)包头位于黄河的________(上、中、下)游,黄河在宁夏,内蒙古和山东境内的河段,每当初冬和
初春时节都会出现凌汛现象,试结合黄河凌汛现象相关知识概括河流发生凌汛的条件:________。
(6)下列四条河流中的尼罗河、湄公河、长江和叶尼塞河,有凌汛现象的河流是________。
【答案】(1)祁连
(2)南水北调;华北
(3)B
(4)
(5)上;河流有一定的结冰期,河流的流向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发生的时间是结冰和融冰期
(6)叶尼塞河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次性用品充斥在人们高消费、快节奏的生活中,充当着把资源变成垃圾的急先锋。一次性杯子、
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尿布,一次性照相机、纸餐巾、纸抹布……目前,上海平均
每天消耗一次性饭盒 184 万只,一年 6.7 亿只,重量超过 3 300 吨。
材料二:如下图所示。
(1)图中的物品是以发泡饭盒为代表的________消费品。
(2)结合材料一,说说此类物品对环境产生怎样的危害?
(3)你如何评价图中的物品?
(4)为此,我们在生活中应当怎样面对这些物品?
【答案】(1)一次性
(2)难以分解,破坏土壤,影响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被动物吞食后导致死亡,影响土质结构、污染空
气等。
(3)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也浪费了资源,制造了垃圾,污染了环境。
(4)尽量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做好宣传,呼吁人们不要购买;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管理,节约和保护自
然资源。
中考专题复习分类汇编:中国的经济发展
一、选择题
1.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 ( )
A. 农业 B. 工业 C. 建筑业 D. 金融业
【答案】B
2.读我国某一铁路枢纽图,图中①②是( )
A. ①是京沪线,②是陇海线 B. ①是京沪线, ②是兰新线
C. ①是京广线, ②是陇海线 D. ①是京广线,②是兰新线
【答案】C
3.不同气候条件下适宜出产不同的水果,下列某超市水果区货架上的标签中,产地标注错误的是( )
A. 品名:香蕉 产地:中国台湾 B. 品名:椰子 产地:中国黑龙江
C. 品名:柑橘 产地:中国湖南 D. 品名:苹果 产地:中国山东
【答案】B
4.澳门历史城区保存了澳门 400 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精髓,下列图片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标志性建筑是
( )
A. B. C. D.
【答案】A
5.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地区的生产活动与环境条件不相适应的是( )
A. 在新疆建水产品加工厂 B. 在内蒙古建皮毛、乳产品加工厂
C. 在黑龙江建豆制品加工厂 D. 在山东大力发展海洋水产养殖
【答案】A
6.从乌鲁木齐乘火车到西安,需要经过的铁路线是( )
A. 兰新线—包兰线 B. 兰新线—京包线 C. 包兰线— 陇海线 D. 兰新线—陇海线
【答案】D
7.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 )
A. 工业 B. 农业 C. 旅游业 D. 商业
【答案】A
8.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运动会 8 月 31 日下午在辽宁省沈阳市隆重开幕。结合右图说明辽中南地区发展
重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②交通运输便利
③人口稀少,农产品丰富 ④科技力量雄厚,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A
9.(2017•威海)“共享单车”(如图)是一种新兴的出行方式。它们被安放在人口密集区,打开手机扫扫车
身二维码,便可获得自行车的骑行使用权。关于“共享单车”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
A. 低碳绿色环保 B. 实现了资源共享 C. 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D. 受天气影响小
【答案】D
10.徐州是( )
A. 京沪线与陇海线的交会点 B. 京沪线与沪杭线的交会点
C. 京广线与陇海线的交会点 D. 京九线与陇海线的交会点
【答案】A
11.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 航空运输 B. 铁路运输 C. 公路运输 D. 水运
【答案】B
12.关于我国工业分布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工业分布是东南沿海地区多,长江沿岸地区少 B. 我国西部地区无现代化工业
C. 高新技术产业起步晚,但发展迅猛 D. 近些年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缓慢
【答案】C
13.导致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产生很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 B. 热量 C. 土壤 D. 水源
【答案】B
14.读“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图中③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
A. 工业基础薄弱 B. 矿产和能源资源缺乏 C. 交通条件落后 D. 劳动力不足
【答案】B
15.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位于浦口区,是全国首批也是江苏省首家国家级高新区,拥有企业近 2000 家,经
济总量在国家级高新区中位居前列.根据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1)下列工业部门中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是( )
A. 软件开发 B. 卫星导航应用 C. 新能源新材料 D. 加工制造外包
(2)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决定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 资源和能源 B. 知识和技术 C. 劳动力数量 D. 交通
【答案】(1)D
(2)B
二、综合题
16.请结合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兰新高铁穿越了我国的西北和青藏地区,是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我国首条在高海拔地区
修建的高速铁路 ,全长 1776 公里。
材料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2015 年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该区域是我国的政
治、文化中心,也是我国北方经济的重要核心区。
(1)兰新高铁从兰州出发,穿越祁连山脉,途径青海省会城市________,到达位于________盆地南缘的
乌鲁木齐。
(2)“京津冀略图”中 A 是________山脉,B 是________海。
(3)京津冀部分城市近些年出现了“烟尘与雾霾齐飞,钢厂与民宅一色”的现象。请你为该区域解决雾霾问
题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1)西宁;准噶尔
(2)太行;渤
(3)减少燃烧秸秆;减少工厂废物排放;钢厂搬迁;汽车限行;绿色出行等。
17.近年来,选择生活在开封、工作的郑州的“双城族”比重越来越大。表 1 列出了开封与郑州之间不同交通
方式所需时间和费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双城生活方式依据的条件是________,归纳这种生活方式的利________,弊________。
(2)归纳黄河对郑州发展的有利影响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区域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或促进各地经济发展;每天
的交通费较多,用时多
(2)提供灌溉水源;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提供城市用水,提供水能发电
18.读三条亚欧大陆桥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线为第一亚欧大陆桥,在俄罗斯境内称________ , 其穿越的大地形区有亚洲部分的中西伯
利亚高原、________ 平原、亚欧分界线 ________ 山脉、欧洲部分的平原________ 和欧洲西部平原
________ .
(2)图中②线为第二亚欧大陆桥,东起我国连云港西到荷兰鹿特丹.在我国境内的铁路线名称依次是
________ 线、________ 线、北疆线;沿线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试分析造
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________ .
(3)图中③线为构想中的第三亚欧大陆桥,起点城市为广东省;该线建成之后将对我国西南地区产生重
要影响,不仅增加了出海通道,还能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便于将东南亚________ 、________ 、西亚和欧
洲联系起来.
【答案】(1)西伯利亚大铁路 ;西西伯利亚 ;乌拉尔 ;东欧平原 ;波德平原
(2)陇海 ;兰新 ;降水量从东向西逐渐减少
(3)东亚 ;南亚
1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Ⅰ为________毫米年降水量西线,也是中国农业类型的重要分界线。此线以西为中国________,
此线以东为中国的________。
(2)图中曲线Ⅱ是中国种植业的分界线。此线以北是中国________(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区。此线以南
是中国________(粮食作物)的集中产区。以此线为界,形成了________的格局。
【答案】(1)400;牧区;种植业区
(2)小麦;水稻;南稻北麦
20.如图 1 中的甲、乙、丙、丁分别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图 2 为甲工业基地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________产业,由图可知,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点是沿________分布。
(2)甲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轻或重)工业基地,该地区拥有的丰富的________和________等矿产资
源为发展钢铁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3)乙地区是以________为中心的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的核心地区,请说出一种我们身边的高新
技术产品________。
(4)丙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该地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____平原。
(5)与其他工业基地相比,丁工业基地发展的特有优势条件是______。
A. 交通便利 B. 工业基础雄厚 C. 毗邻港澳,多侨乡 D. 劳动力丰富。
【答案】(1)主导;海
(2)重;煤炭;铁矿
(3)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手机、电脑
(4)长江中下游
(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