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小练笔】精选细描动人心—“这是你印象深处的背影?”训练讲评
请以“背影”为中心词,具体生动地描写你印象深处的一个场景,字数不少于 200 字。
【学情反馈】
这是最近的一个作文片段练习。出题的初衷是想检查一下高三学生还原场景的记叙文
能力。阅卷后发现,学生在练笔中主要出现了如下问题:
(1)选材比较单一,选择的对象比较雷同,思维没有打开,没有新颖性。
(2)在表达方式的选用上基本以记叙为主,缺少生动形象的描写,这和高二整整一学
年基本以训练议论文也有关系。
(3)有少数学生直接借用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没有自己的想法,依样画葫芦。
(4)有的在文中只出现背影两字,具体背影是什么基本没有描述,让人看完对这背影
毫无印象,也就不可能出现一个具体的场景。
【讲评要点】
一、关于审题
1.题目中要求以“背影”为中心词,那么首先要确定描写的对象。一般来说描写的对
象是人。可以是自己身边的熟悉的人,可以是陌生人,也可以是电视、新闻或报纸等媒体
中的人物。
2.题目中要求具体生动的描写,那么何为描写?描写就是具体形象地描绘人物和事物
的状貌,它的基本特点是描绘形象;它所追求的表达效果是用文字绘形绘声绘色地再现客
观事物的“样子”,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因此对作文片段提出了隐性的要求,即要
求用多种描写的方法融入到片段之中,让人对这个背影印象深刻。描写方法分写人类和写
物类。写人的描写方法(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细节等),写物类中的环境描写
(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烘托和渲染的作用。
3.题目中要求写出一个场面,其实就是要求学生写出一个具体的画面,而这个画面就
是围绕中心词“背影”展开,就像电影中的某个特写镜头一样,让人看后记忆深刻。
二、关于立意
作文片段的练习也要考虑立意的问题,这和选材很有关系,选择怎样的素材,想通过
这个“背影”表达出怎样的立意没有做非常具体的要求。但至少立意是能体现正能量,体
现真善美。
【片段展示】
一、身边的亲人
1.白驹过隙,回奶奶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我特别珍惜每一次与奶奶相聚的时光。无论
春夏秋冬,每次回家,奶奶总会在厨房烧着可口的饭菜。望着她的背影,偶然发觉奶奶的
背有点驼了,也不再是乌黑的头发,满头白发,显得格外苍老。我不禁哽咽万分,奶奶捧
着饭菜向我走来,虽然脸上都是皱纹,但在我看来她最美,鲜艳的花朵也无法与之媲美,
按捺不住抱着奶奶,心里泛起一阵心疼。时至今日,奶奶已经如此瘦弱,以前都是望着奶
奶守护着我的背影,现在我希望时间可以慢一点,容我陪着奶奶的时间更多些。门外奶奶
种下的两棵青翠欲滴的桔子树,希望你那翠绿的叶子不会有凋零的时候,微涩的橘子香常
留在屋前……
2.那蜿蜒曲折的小路,坑坑洼洼。或浅或深的脚印,是爷爷一生劳苦的见证。沿小路
走去,河畔的芦苇顺着风儿笑脸相迎。夕阳西下,那田野里的一抹背影接住了一缕缕温暖
的余晖。爷爷头戴草帽,弯着腰,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正拿着锄头卖力地在除草。有时停
下来喘口气,拍打着自己带汗的老腰,望着前方整齐的菜地,他的心中肯定是洋溢着满满
的幸福吧。抬手擦着额头的汗,一回头就望见了在田边站着的我,笑着嗔怪:“孙女你几时
回来的,也不提前和我说下!你等着,我去掰一点你爱吃的玉米,可甜了。”我走在田埂上,
跟在他的身后,望着爷爷的背影,听他细数地里庄稼的长势……
3.夕阳西下,又逢金色时节,成片的麦子席卷成金色的麦浪,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
我的父亲推着推车,一步一步往前走,沉重的推车上,是一袋袋刚收割的麦子。每一份重
量,一粒不落地落在父亲身上,压弯了他的脊背,逼出了他不断冒出的汗水,将他身上的
衣服不断浸湿。他走的极缓,走了一段路,便要停下来,稍微活动一下身子,抹一把汗,
敲一敲腰,奋力挺直却又不成。我瞧着感到十分心酸,这是怎样的辛苦才能将一个人的背
压成如此,我急忙追上前去,帮助辛劳的父亲一起推车,而父亲则留给我一个沉稳又艰难
的背影!
二、富含正能量的群体
每当有险情时,消防员都会第一时间到达火场。他们一次次地冲入火场救人灭火,他
们身披战袍与死神交手,留给我们一个个奋力奔跑的背影,高大挺拔。他们负重前行,才
有了我们的岁月静好。大火浓烟吞噬了他们的背影,大火灼烧着他们,他们去从未放弃救
援,将生命奉献也在所不惜。义无反顾的背影是最华丽的逆袭,他们是火海的逆行者,更
是人民的守护者!
三、影片中的陌生人
夕阳西下,太阳洒落的余晖映出她落寞的背影。她因坐在岸边的礁石上,整个人埋在
膝盖里,时而在颤抖。微风吹乱了她的发丝,薄薄的衣衫紧裹着瘦弱的身子,紧裹着后背
突出的脊椎骨。两只细瘦的胳膊搭在柔弱的肩上,好像轻轻一碰就能捏碎。她很孤独,孤
独到连海鸥都不愿停息在她身旁,黄沙也不愿汲取她的眼泪,任之流向何方。如此孤独的
背影,停在这里很久很久,等着海鸥归去,等着天黑,等到风平浪静了,可始终没有人接
她回家。
【升格指导】
展示的作文片段中,基本上都能做到有画面感,有生动具体的描写。又要求学生在原
有片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运用多种描写手段,把它扩充成完篇的显示清晰
主题的优秀记叙文。
【习作展示】
那一抹背影
高三 7 班 杨程茹
凌厉的风,从遥远的后方吹向遥远的前方,海浪吞食着残阳,曾经在暗礁上是两个相
依相偎的背影。
自从丈夫在突发的大火中离开了人世,这个可怜的女人,瞬间枯成了“树干”。她又
一次来到苍茫无际的大海边。夕阳西下,太阳洒落的余晖映出落寞的背影。她团坐在那儿,
整个人埋在膝盖里,身子时不时在颤抖。微风吹乱了她的发丝,薄薄的衣衫紧裹着瘦弱的
身子,紧裹着后背突出的脊骨。两只细瘦胳膊搭在肩上,好像轻轻一碰就能捏碎。
有几次,渔民的小孩跑过去看她,小心翼翼地靠近她,而孩子们见到的是她回头时转
瞬即逝的惊愕,还有那含着泪光的苦笑。孩子们只知道昔日的她对孩子们的抚摸是轻轻的,
就像微风拂过脸颊。
又一次凉风袭来,吹起了千丝万缕。住在海边的渔民们都认识这个女人,每每周末的
傍晚,她都会来到这里,而她的丈夫会在之后的一两小时内接她回家。礁石上纤瘦的背影
向天空一样宁静地靠在她丈夫宽大的肩膀上,细蜷着身子,沐浴着金色的光辉。他们时常
是牵着手的,踩着柔软的细沙,沿着海岸线走了一遍又一遍,海浪也不愿叨扰这份美好,
任黄沙印下幸福的足迹。
可是最终大海还是吞噬了岸边,她失去了最温暖厚实的肩膀。如今只剩下她一个人的
脚印。时隔丈夫去世一两年,空气里依旧弥漫着苦涩的味道,她真的很孤独,孤独到连海
鸥都不愿停栖在她身旁,黄沙也不愿汲取她的眼泪,任之飘落。这样一个孤独的背影,停
在这里很久很久,等着海鸥归去,等着天黑,等到风平浪静了,可是再也没有人接她回家。
这样一个孤独的背影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一次在海边出现,还是在一个傍晚。
此时的她已没了一头飘逸的秀发,看着越发瘦弱的背影,人们才知道她患了癌症,熟悉的
记忆里,她依旧保持着沉默,安静地撑在礁石旁。也许,许许多多个模糊的夜晚掩去了她
的悲伤,又或许重拾起了那段美好的时光,她随着这片大海去了天堂,那刻,她的嘴角是
上扬的。
用那千丝万缕的祈愿,绣成夕阳里相依的背影,他还坐在她的身旁。
【简评】
当我读到这篇作文的时候,被学生细腻的描写完全吸引着了,没想到几句简单的点拨,
会给我这么大的惊喜!原本的片段练习中描写很细腻,只是感觉主旨不明显,现在的完篇
作文里不但增加了更为细腻的描写,画面感更强烈,而且有了更为明确的主题,通过曾经
恩爱的夫妻因丈夫过世,留下妻子孤独一人仍苦守海边的画面,更加突出妻子对亡夫的深
深怀念之情。读此,不禁联想起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名篇链接】
龙应台《目送》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
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
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
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
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
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
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
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
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一寸一寸往前
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
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
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
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
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
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
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
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
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
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
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
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
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
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
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
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
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
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