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学习:部编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文脉络梳理(附:课后习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同步学习:部编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文脉络梳理(附:课后习题)

ID:645021

大小:330.27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3-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同步学习:部编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文脉络梳理(附:课后习题) 本单元课文目录: 18 紫藤萝瀑布/宗璞 19 一颗小桃树/贾平凹 20 外国诗二首 21 古代诗歌五首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让我们轻轻步入文学的殿堂,去感受蕴含其中的哲理之思。 18 紫藤萝瀑布 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描绘盛开的紫藤萝花盛景,讴歌了生命的力量。 脉络图示: 课后习题解答 一、作者不仅描写了眼前的紫藤萝,还回忆起过去的紫藤萝。这两者有什么不同?从 开头“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结尾又“不觉加快了脚步”,你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有了怎样 的变化? 眼前的紫藤萝,花朵繁盛、美丽,生机盎然,“尽情”开放;过去的紫藤萝,花朵稀落、 伶仃,小心试探,“谨慎”开放。 开头“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是作者被紫藤萝花的辉煌茂盛吸引,驻足观看;结尾“不 觉加快了脚步”,是因为感受到生命永恒的价值,精神受到鼓舞而振奋。 二、根据括号中的提示,揣摩下面的语句,体会写景状物的妙处。 1.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 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化静为动) 2.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 我。(多感官互通) 3.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物 我交融) 1.“张满了的帆”“船舱鼓鼓的”“忍俊不禁的笑容”富有动态,将静态的花写“活” 了,形象逼真地写出了花朵绽放的形态,充满了活力和情趣。 2.花香本是嗅觉感受,而作者笔下的香气却是“浅紫色的”,是可以看见的视觉感受。 这是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嗅觉和视觉互通,使花香仿佛也有了颜色,写出作者面对紫 藤萝瀑布的愉悦梦幻之感。 3.本句表面写花,实则写作者的心境。“紫色的瀑布”“流向人的心底”象征着作者内 心的变化,作者将自己与眼前的花融为一体,内心的悲痛疑惑仿佛随着花瀑而流走,只剩 下平静和喜悦。 三、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见闻,谈谈你对“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 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不幸终究是有限的、暂时的,而生 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不能被昨天的不幸压垮,应该像紫藤萝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 和乐观积极的态度,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实现人生的价值。 四、作者借用紫藤萝来暗示自己的情思,于是紫藤萝就有了某种寓意,成为作者志趣 意愿的寄托。在上个单元学习的课文中,是不是也有使用这种托物言志写法的文章?和同 学讨论交流。 上个单元的《陋室铭》《爱莲说》也都属于典型的托物言志的写法。托物言志,即通过 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寄托感悟。由于作者将个人的“志”依托在具体的“物” 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托物 言志的“物”可以是景物,还可以是某种事物;托物言志的“志”不仅指感情,一般还侧 重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五、宗璞有不少写景状物的散文,如《丁香结》《燕园树寻》《好一朵木槿花》等,课 外找来读一读并进行比较,看看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这些散文都借助自然景物抒发了自己的情感。《燕园树寻》是借写燕园的树来寄托自己 的情思;同样,《好一朵木槿花》也是通过讴歌平凡而奇特、娇嫩却顽强的木槿花,抒发了 对顽强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19 一颗小桃树 贾平凹的散文《一棵小桃树》,描写小桃树艰难成长的经历,表达了顽强抗争、不懈追 求的理想情志。 脉络图示: 20 外国诗二首 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劝说人们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借自然界的路来写人生之路。 脉络图示: 21 古代诗歌五首 唐代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抒发了诗人登台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诗 圣杜甫的《望岳》,描绘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北宋王安石的《登 飞来峰》,抒发了登飞来峰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南宋陆游的《游 山西村》,描绘了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其五)》,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时复杂的感情,展示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脉络图示: 课后习题解答 一、反复诵读《登幽州台歌》,静下心来,设身处地想象自己在古代,是那样寂寞地独 自登台远望,瞬间感到天地无穷,人生有限。试试看,你能否进入并体会诗歌的意境?是 否理解诗人为何“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登上幽州台,俯仰古今。前两句是说像燕昭王那样的前代贤君已成为历史,后世 自当有明君贤士的风云际会,诗人却无缘相见。诗人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 怅和孤寂跃然纸上。后两句天地之“悠悠”与人之“独”影,互为映照,诗人把个人的存 在置于广漠的宇宙空间下来表现,衬托出人的孤单渺小。可见,面对茫茫的天宇和原野, 诗人“怆然而涕下”,思绪进一步拓展,由个人遭遇想到了天地悠悠而生命短促,宇宙无穷 而人生有限。正是这种思考,赢得后人广泛的共鸣。 二、你有过登山的经历吗?当你登高纵目,与云朵、飞鸟、山峦融为一体时,也许就 会心气清朗,油然产生类似《望岳》与《登飞来峰》所写的那种感觉。反复诵读这两首诗, 体会两首诗结尾两句的含义。 《望岳》:结尾两句写诗人决心有朝一日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会当” 表现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诗句表现出青年诗人远大的志向和广阔的胸怀,体现了 诗人乐观自信、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 《登飞来峰》:结尾两句写登飞来峰的感想。表面看是即景说理:“我”登上峰塔的最 高层,站得高看得远,浮云是遮挡不住“我”的视野的。其实是用典来直抒胸臆。“浮云” 在古代诗歌中,曾被用来借代奸邪小人。联系诗人后来向宋仁宗上万言书以及实行变法、 与保守派坚决斗争等行为,这可说是个战斗的宣言,表现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远 大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 三、古诗文中某些名句往往被后人反复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义。请解释下列诗句在 原作中的意思,以及后来衍生的意义。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诗句原意:终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衍生意义: 不怕困难,敢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 2.诗句原意: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是因为我站在塔的最高层(站得最高)。 衍生意义: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3.诗句原意: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出现了一个柳绿花 红的小山村。衍生意义: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事物是消 长变化的。 4.诗句原意:落花纷纷,不是无情飘洒,还要化作春泥可以培育出更多的新花。衍生 意义:多借指甘愿牺牲自我的无私奉献精神。 学习结语: 让我们走进本单元,与自然对话,感悟社会人生。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