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指津:讲理:生理?情理?--议论文讲道理例说
对现实中形形色色的事物,我们解释起来,可以有多种选择,从伦理的角度,从法律
的角度,从道德的角度,从心理的角度等等。我们还可以从情的角度或者从人物的生理角
度,去观照事物,从而得出我们的见识来。
人的某种行为或情绪,可能反映的是他的道德观、法治观、人伦观等,但有时却不一
定适宜于上升到这样社会化的高度。我们可以从人物的生理去解读。小孩子在青春期出现
的一些言行,成人到更年期时表现出来的异常,显然不多适合用道德说教。这时讲生理,
就显得非常必要。即使不是处于这样的阶段,有时也不能简单道德说教。
情绪异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长期以来,各个领域的学者从自己的学科出发,对
此现象纷纷做出各自的解释,但是始终未获解决。现在生物学家也开始涉足这个问题,并
从生物学的角度加以探讨,他们的见解让人耳目一新。
我们经常说人的情绪多变,其实我们往往不是自己情绪的真正主人。在人体内,存在
着许多调控我们情绪的化学物质,我们的喜怒哀乐受到它们的控制。比如说,有时候我们
会莫名其妙地感到心烦,究其原因是一种叫做“梅拉多宁”的激素在作怪;如果这种激素
分泌过多,会导致心情烦躁、沮丧等。据研究,梅拉多宁也是导致一种叫“冬季抑郁症”
疾病的元凶。得这种病的人,在冬季尤其是阴霾、缺少阳光的日子里,容易情绪低落、郁
郁寡欢,甚至做出极端行为,为什么生活中有些人那么快乐,令人羡慕?这又涉及到一种
叫“多巴胺”的化学物质。多巴胺是神经元中传导神经兴奋的一种化学物质,当多巴胺传
导顺畅的时候,大脑内部就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使我们产生快感。
现代生物学家发现,大量的细菌寄生在我们呼吸道和消化道中,它们中的半数的中性
菌,对我们既无害也无益,比如肠杆菌、酵母菌及肠球菌;约有 10%是有害菌,如葡萄球
菌、幽门杆菌等;还有约 30%是有益菌,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对有害菌我们也不必担
心,因为它们的活动严格受到有益菌和中性菌的管制。
别小看这些寄生在肠道内的小小细菌,它们对改变我们的情绪和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
作用。一方面,这些细菌影响人体的营养代谢,如果消化不良,会引起情绪异常;另一方
面,假如人体的代谢紊乱,这些细菌会制造出硫化氢、氨等气体来毒害我们的神经,从而
导致我们情绪异常,甚至做出极端行为。
近年来,人们情绪异常和行为失控的发生频率逐年升高,从肠道内细菌的生存环境来
看,导致这一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的滥用。这些药物
或化学物质进入人体会大量杀死肠道细菌,导致人的代谢紊乱和消化不良,从而引发情绪
异常和精神疾病。二是这几年生活水平提高后,部分人吃得太饱。由于摄入的过量高蛋白
在人体内缺少有益菌或中性菌为其分解、代谢,它们会在杂菌的分解下产生大量的硫化氢、
氨等对神经有毒害作用的物质。这些物质会破坏人体中起抑制冲动作用的五羟色胺的合成,
导致人的情绪异常,产生过激行为。
(转引自 2010 年高考全国大纲卷)
对情绪异常,或许我们容易从非生理因素去考虑,结果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
放大问题,激化矛盾,让问题变得更难解决。而阅读本文之后,我们或许能获得一个观察
周围对象的新视角,得到一个分析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其实,我们本来是擅长这种方法
的。如父母养育婴儿,婴儿哭闹,我们很自然地想到孩子的生理需要没有满足,或饿了或
渴了或想睡觉了或是其他生理不适方面的因素。但随着观察对象的年龄增大,我们从生理
方面的解释与观照就越来越少了。
下面谈谈讲情。
有时候,讲情感可能会否定对象,而讲理智则又肯定了对象。反之亦然。1770 年英国
人的征税法已经让北美殖民地人民无法忍受,反英情绪正激烈,愤怒的人群叫嚷着“打死
他们”,挑衅英国士兵,并且向他们扔去雪球、冰块和石头,后者于是开枪还击,杀了 5 个
平民。从情感的角度来说,这英国士兵必须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才能平衡北美人民的心
理;但是从法的角度来看,这英国士兵没有过错。因为“如果一名军人在执行职守时杀死
一个对他进行侮辱的人,那是一种正当的行为”,因为“自卫的权利,正是他们捍卫自由和
财产的基础”。再如朱光潜谈论“孝”,从理的角度则认为提倡孝缺乏支撑力;但从情的角
度,提倡孝则显得十分必要了。
中国人所认为百善之首的“孝”,可当作问理的道德,也可当作问心的道德。如果单讲
理智,父母对于子女不能居功,而子女对于父母便不必言孝。这个道理胡适之先生在《答
汪长禄书》里说得很透辟。他说:“‘父母于子无恩’的话,从王充孔融以来,也很久了……
今年我自己生了一个儿子,我才想到这个问题上去。我想这个孩子自己并不曾自由主张要
生在我家,我们做父母的也不曾得他的同意,就糊里糊涂的给他一条生命,况且我们也并
不曾有意送给他这条生命。我们既无意,如何能居功了……我们生一个儿子,就好比替他
种了祸根,又替社会种了祸根……所以我们教他养他,只是我们减轻罪过的法子。……这
可以说是恩典吗?”因此,胡先生不赞成把“儿子孝顺父母”列为一种“信条”。
胡先生所以得此结论,是假定孝只是一种报酬,只是一种问理的道德。把孝当作这样
解释,我也不赞成把它“列为一种信条”。但是我们要知道真孝并不是一种报酬,并不是借
债还息。孝只是一种爱,而凡爱都是以心感心,以情动情,决不像做生意买卖,时时抓住
算盘子,计算你给我二五,我应该报酬你一十。换句话说,孝是情感的,不是理智的。世
间有许多慈母,不惜牺牲一切,以养护她的婴儿;世间也有许多婴儿,无论到了怎样困穷
忧戚的境遇,总可以把头埋在母亲的怀里,得那不能在别处得到的保护与安慰。这就是孝
的起源,这也就是一切爱的起源。
(节选自朱光潜《谈美书简》)
谈论孝,不讲道理,只讲情感,是情感让孝显得重要可贵。这为我们又提供了一个视
角,即在适合讲情的地方讲情,“以心感心,以情动情”。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通过讲理
的方式去求得“感心”和“动情”,效果都不太理想,而这也反映了该讲情时我们疏忽了情
感的力量。你想,那感恩报告会,为何出现“感心”和“动情”的局面呢?不还是讲者用
了“以心感心,以情动情”的讲情策略吗?
假如这个世界没有阳光、水源、没有父母,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那么会变成什么样
子呢?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当然就没有我们自己;
没有亲情友情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道理都很浅显,但是生活中我们在
理所应当的享有着这些的时候,却常常少了一颗感恩的心。今天我讲的就是感恩的心。
要讲感恩,就不得不提到感恩的来源。1620 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不堪忍受
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 102 人到达美洲。1620 年和 1621 年之交的冬天,他们遇到了
难以想象的困难,处在饥寒交迫之中,冬天过去时,活下来的移民只有 50 来人。这时,
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给移民送来了生活必需品,还特地派人教他们怎样狩猎、捕鱼和种植
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终于获得了丰收,在欢庆丰收的日子,按照宗
教传统习俗,移民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感恩节由此而来。
在中国“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出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
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
苦”,我们小时候背诵的这些诗句,讲的就是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
以恩报德”。中国绵延多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的也是感恩。但是,这样的古训并没有渗
进我们的血液,有时候,我们常常忘记了,无论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
(引自《感恩是爱的别名》)
这部分文字,无论是感恩节的起源故事,还是传统的感恩诗句典故,无不是深蕴感情,
所以能“以心感心,以情动情”,能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以心感心,以情动情”,在适合情感的地方讲情,不只是写作分析的一种路径,更是
美好人生的应有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