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高考修改病句指津及实战演练
一、病句修改指津
[知识清单]
2018~2020年,全国新课标卷使用修改语病的客观题形式对语病考点进行
了考查。针对这一新题型,考生除应熟练运用六大语病知识解决问题外,
更应注意具体语境下语言表达的准确,因为其中会关涉简明、连贯等知识
的运用,还会关涉一些词语的细微差别,如此才能做出具体语境中的最佳
选择。
[典题导学]
[题型1] 修改病句客观题
此类题如同众多会诊大夫针对病人给出了多种治疗方案,作为主治大夫需
要仔细思考,哪种方案最佳,哪些方案还有纰漏,进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因此,需要考生结合语境,分析原句,找出病因,比对备选项,选择最佳
答案。
二、病句修改实战演练
1.[2020·全国新课标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1899年发现的殷墟甲骨文,是近代中国史料“四大发现”之一。殷墟甲骨文内容丰
富,甲骨刻辞大多是占卜的记录,但占卜的范围很广,涉及祭祀、征伐、农业、田猎、
气象、疾病等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商代的社会生活。从目前的发掘情况看,甲骨
文不止出现在殷墟,在北京、山西、陕西、山东、湖北,乃至宁夏都发现了刻有卜辞的
甲骨。殷墟甲骨文年代最早,数量最多,但它不是当时唯一的文字。《尚书·多士》记
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甲骨文有“典”“册” “聿(笔)”这样的文字,说明殷人
祖先常规的书写材料是简册,书写工具是毛笔。只是用竹木做成的简册容易腐烂,似乎
无法在北方的地下长期保存,所以至今仍然没有发现商代的竹简。从出土材料看,甲骨
文是商代晚期商王武丁以后才出现的,而商代早期、中期的青铜器上已有少量铭文。由
于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所以相较于铸造的青铜器铭文,甲骨文字体简化
较多。对于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基本都已出现,已
经说明它是成熟的文字。文字本质上是记录语言的,虽然受书写材质和体裁所限,甲骨
文不能全面记录当时的语言现象,但是已经能够反映汉语的基本语法、词汇系统。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就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基本都已出现,已经说明
它是成熟的文字。
B.对于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中基本都已出现,已经
说明它是成熟的文字。
C.对于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基本都已出现,说明它
已经是成熟的文字。
D.就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中基本都已出现,说明它
已经是成熟的文字。
答案:D (文中画线句有三处语病:一是结构混乱。“对于文字本身来说”应改为“对
于文字本身”或“就文字本身来说”;二是成分残缺。应在“在甲骨文”后面加上
“中”,即“在甲骨文中”;三是语序不当。“已经说明它是成熟的文字”中的“已经”
应放到“它”后面。)
2.[2020·全国新课标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已成为中华民
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标识。而其基本价值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
民族的精神命脉。传承中华文化就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互
为一体,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特性,不是生理的,而且是文化的、精神的因素;没
有中华文化,中国人就不成其为中国人,中华民族就不成其为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精
神品格与价值追求,支撑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薪火相传,今天仍然是而且
未来必将还是我们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就是我们今天要大力
弘扬的“中国精神”,而弘扬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走稳中国道路的关键。没有
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放到世界文明史中看,中华民族创
造的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价值体系,独特的民族色彩,独
特的历史进程。其长期的演化过程造就了我们的文化认同,赋予我们生命力和创造力,
也决定了我们独特的发展路径。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是生理的因素,而是文化的、精神的
B.不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
C.不仅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
D.不仅是生理的因素,而是文化的、精神的
答案:B (文中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关联词搭配不当。“不是……而且是……”
应改为“不是……而是……”;二是成分赘余。“生理的”和“文化的、精神的”
作定语修饰的是前句的“特性”而不是“因素”,故应将“因素”删去。)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会不会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彰
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
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既要运筹帷幄,也要冲锋陷阵,切实解决好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
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贫富差距大会影响经济增长、社会稳定,所
以解决贫困问题迫在眉睫。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敢不敢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彰显
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B.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检验
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C.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彰显
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D.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会不会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检验
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答案:B (第一处语病是语序不当,应改为“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
抓落实”;第二处语病为搭配不当,“彰显”与“状态”“作风”不能搭配,应把“彰
显”改为“检验”。)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文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电视剧亦然,立意不明朗、不积
极,必定称不上好作品。近年的古装剧数量庞大、风格各异、制作考究,有的服饰和
道具花费天价,有的在摄影和构图上力争每帧画面都唯美养眼等等,主创团队于这些
硬件层面的用心和发力的确可圈可点。然而,让观众获得视听愉悦之时又伴有“心有
戚戚焉”的情感共振和精神荡涤的作品少之又少。电视剧应成为润物无声的大众文化,
而非不求内涵的快餐文化。跌宕起伏的强戏剧冲突、有理有度的奇异想象、匠心独具
的美术置景,都可作为艺术手段应用于创意和创作过程中,但切不可因此在剧中占用
大量篇幅来放大人性之黑暗,更不可屏蔽乃至弱化了作品向上向善的主题内涵,把作
品的价值观脱离正轨。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但切不可因此屏蔽乃至弱化了作品向上向善的主题内涵,更不可在剧中占用大
量篇幅来放大人性之黑暗,使作品的价值观脱离正轨。
B.但切不可因此弱化乃至屏蔽了作品向上向善的主题内涵,更不可在剧中占用大
量篇幅来放大人性之黑暗,让作品的价值观脱离正轨。
C.但切不可因此在剧中占用大量篇幅来放大人性之黑暗,更不可弱化乃至屏蔽了
作品向上向善的主题内涵,使作品的价值观脱离正轨。
D.但切不可因此弱化乃至屏蔽了作品向上向善的主题内涵,更不可在剧中占用大
量篇幅来放大人性之黑暗,把作品的价值观脱离正轨。
答案:B (A.“屏蔽”与“弱化”的递进关系不当。C.“更不可……”表递进
关系,前后句的递进关系不当。D.“把……脱离”搭配不当。)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茶不仅是“喝”的。随着技术不断成熟,茶的“吃”法日益多样化。刚采下的鲜嫩
茶青,经过蒸汽杀青,使用特质碾茶炉烘烤制成干茶,再通过精制工艺及专用碾磨
设备,形成了一种独特细腻的粉末——抹茶。在现代饮食环境中,脱胎于古老的碾
茶,得益于先进的栽培和加工技术,抹茶愈发魅力彰显。作为甜点的绝佳伴侣,清
淡微苦的茶香中和了甜腻,让人欲罢不能。点茶时,将抹茶粉与水调和,用茶筅搅
拌均匀,蘸润笔尖,便仿佛拥有了“点石成金”的魔力。如今,在许多世界美食中
都可觅得抹茶的踪迹。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现代饮食环境中,脱胎于古老的碾茶,得益于先进的栽培和加工技术,抹茶魅
力愈发彰显。
B.脱胎得益于先进的古老的碾茶、栽培和加工技术,抹茶在现代饮食环境中愈发魅
力彰显。
C.脱胎于古老的碾茶,得益于先进的栽培和加工技术,抹茶在现代饮食环境中愈发
魅力彰显。
D.脱胎于古老的碾茶,在现代饮食环境中,得益于先进的栽培和加工技术,抹茶愈
发魅力彰显。
答案:C (A、D两项语序不当,“在现代饮食环境中”应移至“抹茶”之后,且A
项中“魅力愈发”应改为“愈发魅力”。B.“脱胎得益于先进的古老的碾茶、栽培
和加工技术”结构混乱。)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