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
三轮复习:诗
歌思想感情
诗歌的内容和感情
考纲形式解读(可删)
2021-3-25
高考对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
者的观点态度的考查
一是对古代诗歌内容、主旨的评价
二是对作者思想感情的评价
三是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
2021-3-25
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形式主要有:
•如诗(词)中的某词(某句、某联)表达(蕴含、寄
托)了什么思想感情等。1.判断式。
•即在明确诗歌的感情特点的前提下,要求考
生结合诗歌中的形象或表达技巧进行分析。2.分析式。
•就是要求考生针对某人对某诗(词)的评价进
行分析评判。3.评价式。
2021-3-25
考生在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时,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含意,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
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善于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揣摩思考,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在鉴
赏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时,考生须注意理解要全面,评价要全面、准确、客观,不要犯片面性或绝
对化的错误。
2021-3-25
题型解读
2021-3-25
词句情感
•诗的X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设问
•题干中有“×联”“思想感情”等字样。审题
•1.抓人、事、景,确定全诗表达的情感。通读诗歌,首先关注表头和注释,然后抓住诗中人、
事、景等情感的载体,发掘诗歌背后蕴涵的情感,整体了解诗人大致的情感意图。
•2.分析设题的诗句,写出规范答案。诗句的生动翻译;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诗句表达的情
感。
模式
2021-3-25
词句
情感题
2019·全国卷Ⅰ
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
价?
2018·全国卷Ⅰ 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2018·江苏卷 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018·天津卷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
2021-3-25
典故情感
设问
• 诗中运用XXX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审题
• 题干中有“典故”“思想感情”等字样。
模式
• 1.了解典故的原本内涵。主要看注解,调动文化积累。
• 2.体会诗人用典意图。理解时将典故所涉及的人、事与诗人的现状进行多角度对比,准备把握诗人在典故中寄寓的情感态度。
• 3.分析综合,规范作答。明确诗人引用典故的方式(明用或暗用、侧用或反用、正引或化用);概括典故的原本内涵;揭示诗人引用典故的现实意义(引用意图、表达情感等)。
2021-3-25
典故
情感题 2016·全国卷Ⅰ 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021-3-25
整体情感
设问
•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审题
• 题干中有“本诗”“全诗”“思想感情”等字样。
模式
• 1.抓诗题,确定题材,感知情感趋向。如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一诗的题材就是送别友人诗,其情感大体方向就明确了。
• 2.抓关键,结合诗句,明确情感表达。依据诗中情感词,析明示的情感;依据诗中人、事、景(意象),析暗示的情感。
2021-3-25
整体
情感题
2017·全国卷Ⅲ 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2016·全国卷Ⅲ
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
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2021-3-25
感情分析
2021-3-25
诗歌的情感分析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
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
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
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2021-3-25
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常常为我们理解诗词的情感指明方
向。
首先要看提示,定
基调。
•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优美
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色彩
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
其次抓意象,挖内
涵。
•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
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然后,品词句,悟
感情。
2021-3-25
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
•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①从题材入手。
•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②从抒情议论的句
子入手
•做到知人论世。③从作者和创作背
景入手
2021-3-25
•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④从题目入手
•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分析景物的色彩倾向,一般来说景物的
色调和作者内心的情感是相辅相承的,暖色调和积极向上有关,冷色调和哀愁有关。⑤从景物形象入手
•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
后面的注解。⑥从用典入手
•古代诗人特别注重关键词,并以此作为情感表达、意境营造的核心。如“残、缺、断、
愁”等词语常与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孤寂有关。
⑦关注体现情感的重要词
语
2021-3-25
喜悦/热爱/高兴
• 对自然山水景物的热爱,对春夏秋冬的喜欢自然
• 隐逸生活闲适、自由,政治得意,功业有成
• 历经战乱后暂得安宁,亲人(友人)团聚,回归故乡人生
2021-3-25
悲伤/悲哀/怀才不遇/失意/孤独
•山河沦丧,小人当道,报国无门
•统治者穷兵黩武,当权者昏庸腐朽对国
•剥削者压榨人民,人民遭受苦难对民
•相思不得相见对亲人
•依依不舍的留恋,离愁别恨,相思担忧对友人
2021-3-25
•昔盛今衰、王朝兴替
•借古讽今,由历史寄托怀才不遇、
•统治者昏庸、壮志未酬等情感对历史
•不得志,仕途失意
•人生短暂,年华易逝
•年华已老,壮志未酬
•客居他乡,孤独寂寞
•人生无常,伤春悲秋
对人生
2021-3-25
例题分析
2021-3-2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寄和州刘使君①
张 籍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注】 ①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
2021-3-25
思考角度
审题
•题干问“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是考查词句情感。作答时要结合全诗理解,
关注诗词中抒情议论的句子,或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词,并结合诗词的写作背景考虑等。
分析
•尾联“到此诗情应更远”,这是直接表达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醉中高咏有谁
听”,“有谁听”是对刘禹锡目前怀才不遇境况的同情,并暗示自己对对方的理解。
2021-3-25
组织答案
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对刘禹锡目前境况的同情之感;对自己能感知对方心意的知音之
许。
【诗意】 分别已经很久了,你还在郡里,没有得到升迁;只能悠闲地面对着春风喝酒。送别客
人时,特意经过沙口堰;又常常到水心亭上去赏花。清晨时分,江面水汽蒸腾,连着城池,白茫茫
一片;雨后,山色一片青绿,映照着城郭。到了此地,你写诗的情绪应该会更加高涨;但酒醉中的
高声吟唱又有谁来听呢?
2021-3-25
2020高考真题
2021-3-25
一、【2020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
养人才。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021-3-25
【答案】
15.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对以
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解析】
本诗是一首“奉和”友人的诗歌,好友皮日休因“抱疾”而闭门谢客,然而他却给作者寄去一封信告知病情,作者得知
好友抱病,当然要送上安慰,“但医沈约重瞳健”一句则是宽慰友人,希望友人眼睛恢复健康,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
魔的信心;“不怕江花不满枝”一句则用美好的景物对以后美好生活做了展望。
2021-3-25
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
能力。
•一方面从诗歌本身抓住诗歌标题、
意象意境、情感关键词、表达技巧
等进行分析;
•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诗人经历、创
作心境及创作背景等因素来理解。
把握诗歌
的情感,
可从两方
面入手
2021-3-25
•说明作者和好友皮日休曾经相“期”春
日聚会,饮酒一醉,但是一个“失”字,
让这些愿望落空;
“虽失春城醉
上期”一句
•未能作诗之憾,所以这两句表达了作者
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
春色的遗憾。
“下帷裁遍未
裁诗”一句
2021-3-25
二、【2020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读 史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注)①黮闇:蒙昧,糊涂。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15.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
2021-3-25
【答案】15.①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
②在读书时必须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从。
2021-3-25
• 要看作者在不同时段 的情感;
本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
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此类
试题答题时要多角度思考:
可从时间角度梳理
• 不仅要看描述主体(诗人或抒情 主人公)的情感,
• 也要看描述客体(人、事、物、景)蕴含的情感。给我们的启示其实
离不开诗中所阐发的道理。
可从描述对象角度梳理
2021-3-25
启示(可用于作文)
颔联“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承接首联,从史实失真的角度叙写了高贤的悲摧。在当时,高贤们已承污
纳秽,受到误解;而后来末流所至,更是以假乱真,以讹传讹,从而使高贤们的行藏失去了原来的真相。由此可见本诗
阐发的道理是: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
这首诗歌作者完全是有感而发的,但是它本身所昭示的对书本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却无疑具有普泛性的哲理意义。
书本是前人经脸、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因此,为了继承前人宝贵的精神遗产,为了充实自己的知识,就必须广博地读书。
但是,书本又并不都是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这里有高下之分、有真伪之别,因此,在读书时必须善于区别,批判地继
承。前人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诚如是也!
所以。我们在读书时应该始终保持清醒的批判精神,而不能无保留地兼收并蓄,以假为真,以讹传讹,以至为书而误;
我们只有以怀疑的理性目光去择取、去吸收,才能化他人的成果为自己的血肉,充实自己,发展自己,这就是本诗所给
予我们的哲理性的启示。
2021-3-25
【2020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
送沈康知常州
王安石
作客兰陵迹已陈①,为传谣俗记州民。
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②相仍市井贫。
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
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
(注)①兰陵:古地名,诗中代指常州。嘉佑二年王安石知常州,嘉佑三年诏沈康知常州。②厨传:古代供应过客食宿、车马的处所。
10.诗歌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021-3-25
【答案】10.对常州百姓得到一个优秀父母官的欣喜之情;对常州治理未能尽如人意的惆怅之情;
对沈康此去政通人和的期许之情;对常州秀美山水的喜爱之情。
2021-3-25
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情
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
的要“知人论世”。
2021-3-25
诗歌后两联提到的“话此”,要联系上文来看
• “劳人”“佳士”都指沈康,“朱轮”是古代王侯显贵所乘的车子,这里指代沈康的到来;
“忽逢佳士得朱轮”
• “忽然听到了您到常州治理的好消息”,表达了常州百姓对沈康这个优秀的父母官到来的期待和欢迎;
• 其实这是作者委婉地表达对沈康的勉励,希望他能治理好常州,不辜负百姓的盼望,这是对沈康此去政通人和的期待。
“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
• “惆怅”写出作者在提到常州时的心情,表达了自己此前在常州,对常州治理未能尽如人意的惆怅之情;
• 后句“最忆荆溪两岸春”,想到常州的美景,表达了对常州的难舍和怀念之情。
2021-3-25
总结回顾
2021-3-25
词句情感
•诗的X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设问
•题干中有“×联”“思想感情”等字样。审题
•1.抓人、事、景,确定全诗表达的情感。通读诗歌,首先关注表头和注释,然后抓住诗中人、
事、景等情感的载体,发掘诗歌背后蕴涵的情感,整体了解诗人大致的情感意图。
•2.分析设题的诗句,写出规范答案。诗句的生动翻译;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诗句表达的情
感。
模式
2021-3-25
典故情感
设问
• 诗中运用XXX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审题
• 题干中有“典故”“思想感情”等字样。
模式
• 1.了解典故的原本内涵。主要看注解,调动文化积累。
• 2.体会诗人用典意图。理解时将典故所涉及的人、事与诗人的现状进行多角度对比,准备把握诗人在典故中寄寓的情感态度。
• 3.分析综合,规范作答。明确诗人引用典故的方式(明用或暗用、侧用或反用、正引或化用);概括典故的原本内涵;揭示诗人引用典故的现实意义(引用意图、表达情感等)。
2021-3-25
整体情感
设问
•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审题
• 题干中有“本诗”“全诗”“思想感情”等字样。
模式
• 1.抓诗题,确定题材,感知情感趋向。如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一诗的题材就是送别友人诗,其情感大体方向就明确了。
• 2.抓关键,结合诗句,明确情感表达。依据诗中情感词,析明示的情感;依据诗中人、事、景(意象),析暗示的情感。
202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