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小敏不慎将一块平行四边形玻璃打碎成如图的四块,为了能在商店配到一块与原来相同的平行四边形
玻璃,他带了两块碎玻璃,其编号应该是( )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如图,在▱ABCD 中,AC、BD 为对角线,BC=3,BC 边上的高为 2,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3 B.6 C.12 D.24
3.已知,在▱ABCD 中,BC-AB=2cm,BC=4cm,则▱ABCD 的周长是( )
A.6cm B.12cm C.8cm D.10cm
4.如图,在▱ABCD 中,M 是 BC 延长线上的一点,若∠A=135°,则∠MCD 的度数是( )
A.45° B.55° C.65° D.75°
5.如图,在▱ABCD 中,AB>AD,按以下步骤作图:以点 A 为圆心,小于 AD 的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
AB、AD 于点 E、F;再分别以点 E、F 为圆心,大于 1
2EF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 G;作射线 AG 交
CD 于点 H,则下列结论中不能由条件推理得出的是( )
A.AG 平分∠DAB B.AD=DH C.DH=BC D.CH=DH
6.如图,剪两张对边平行的纸条,随意交叉叠放在一起,转动其中的一张,重合的部分构成了一个四边
形,这个四边形是 四边形.
7.如图,在▱ABCD 中,BE⊥AB 交对角线 AC 于点 E,若∠1=20°,则∠2 的度数为 .
8.如图所示,已知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BE=DF.求证:AE=CF.
9.已知:如图,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延长 BA 至点 E,使 AE+CD=AD.连接 CE,求证:CE 平
分∠BCD.
10.已知▱ABCD 的周长为 36cm,过点 A 作 AE⊥BC,AF⊥CD,垂足分别为 E、F.若 AE=2cm,AF=4cm.
求▱ABCD 的各边长.
11.如图,BD 是▱ABCD 的对角线,过点 A 作 AE⊥BD,垂足为 E,过点 C 作 CF⊥BD,垂足为 F.
(1)补全图形,并标上相应的字母.
(2)求证:AE=CF.
12.如图,E 是▱ABCD 的边 CD 的中点,延长 AE 交 BC 的延长线于点 F.
(1)求证:△ADE≌△FCE.
(2)若∠BAF=90°,BC=5,EF=3,求 CD 的长.
参考答案
1. D 2. A 3. B 4. A 5. D
6. 平行 7. 110°
8.【证明】∵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B=CD,AB∥CD,
∴∠ABE=∠CDF.
又∵BE=DF,
∴△ABE≌△CDF(SAS),
∴AE=CF.
9.【证明】∵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B∥CD,AB=CD,AD=BC,
∴∠E=∠DCE.
∵AE+CD=AD,∴BE=BC,
∴∠E=∠BCE,
∴∠DCE=∠BCE,即 CE 平分∠BCD.
10【解】∵在▱ABCD 中,AB=CD,BC=AD, ▱ABCD 的周长为 36cm,
∴AB+BC+CD+AD=36,即 BC+CD=18.
又∵S▱ABCD=BC·AE=CD·AF,
∴2BC=4CD,即 BC=2CD,解方程组 BC+CD=18
BC=2CD
,得 BC=12
CD=6
.
∴AB=CD=6cm,AD=BC=12cm.
11. (1)【解】如图.
(2)【证明】∵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BD 的面积=△BCD 的面积,
∴1
2BD·AE=1
2BD·CF,
∴AE=CF.
12. (1)【证明】∵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BC,AB∥CD,
∴∠DAE=∠F,∠D=∠ECF.
∵E 是▱ABCD 的边 CD 的中点,
∴DE=CE.
在△ADE 和△FCE 中,∠DAE=∠F,∠D=∠ECF,DE=CE,
∴△ADE≌△FCE(AAS).
(2)【解】∵△ADE≌△FCE,
∴AE=EF=3.
∵AB∥CD,∴∠AED=∠BAF=90°.
在▱ABCD 中,AD=BC=5,
∴DE= AD2-AE2= 52-32=4,
∴CD=2DE=8.
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一.选择题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 O(0,0)、A(1,-1)、B(2,0)为顶点,构造平行四边形,下列
各点中不能作为平行四边形第四个顶点坐标的是( )
A.(3,-1) B.(-1,-1) C.(1,1) D.(-2,-1)
2.以不共线的三点 A、B、C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共有( )
A.1 个 B.2 个 C.3 个 D.无数个
3.A,B,C,D 在同一平面内,从①AB∥CD,②AB=CD,③BC∥AD,④BC=AD 这四个中任选两个作为
条件,能使四边形 ABCD 为平行四边形的选法有( )
A.6 种 B.5 种 C.4 种 D.3 种
4. 如图,在▱ABCD 中,EF∥AD,HN∥AB,则图中的平行四边形(不包括四边形 ABCD)的个数共有( )
A.9 个 B.8 个 C.6 个 D.4 个
5.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 对角线 AC、BD 相交于点 O. E、F 是对角线 AC 上的两个不同点,当 E、
F 两点满足下列条件时,四边形 DEBF 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
A. AE=CF B.DE=BF
C. CBFADE D. CFBAED
6.如图,在△ABC 中,∠ACB=90°,D 是 BC 的中点,DE⊥BC,CE∥AD,若 AC=2,∠ADC=30°,
①四边形 ACED 是平行四边形;②△BCE 是等腰三角形;③四边形 ACEB 的周长是 10+ 132 ;④四边形
ACEB 的面积是 16.
则以上结论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④
二.填空题
7.已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O,给出下列5个条件①AB∥CD ②AD∥BC③AB=CD ④∠BAD=∠DCB,
从以上 4 个条件中任选 2 个条件为一组,能推出四边形 ABCD 为平行四边形的有_______组.
8.在▱ABCD 中,对角线相交于点 O,给出下列条件:①AB=CD,AD=BC,②AD=AB,AD∥BC,③AB∥CD,
AD∥BC,④AO=CO,BO=DO 其中能够判定 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有________.
9.如图,用 9 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按图拼成一个几何图案,从该图案中可以找出______个平行四边形.
10.如图,已知 AB=CD,AD=CB,则∠ABC+∠BAD=________度.
11.如图,四边形 ABCD 的对角线 AC 与 BD 相交于点 O,AD∥BC,若要使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需要添
加的一个条件是 .(只写出一种情况即可)
12.如图,在△ABC 中,AB=4,AC=3,BC=5,△ABD、△ACE、△BCF 都是等边三角形,则四边形 AEFD
的面积为 .
三.解答题
13. 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对角线 BD、AC 相交于点 O,BE=DF,过点 O 作线段 GH 交 AD 于点 G,交 BC
于点 H,顺次连接 EH、HF、FG、GE.求证:四边形 EHFG 是平行四边形.
14. 如图,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D、F 两点分别在线段 BC、AB 上,∠EFB=60°,DC=EF.
(1)求证:四边形 EFCD 是平行四边形;
(2)若 BF=EF,求证:AE=AD.
参考答案
1.D【解析】A、∵以 O(0,0)、A(1,-1)、B(2,0)为顶点,构造平行四边形如图(1),当第四
个点为(3,-1)时,∴BO=AC1=2,∵A,C1,两点纵坐标相等,∴BO∥AC1,∴四边形 OAC1B 是平行四边
形.故此选项正确.B、∵以 O(0,0)、A(1,-1)、B(2,0)为顶点,构造平行四边形如图(2),当第
四个点为(-1,-1)时,∴BO=AC2=2.∵A,C2,两点纵坐标相等,∴BO∥AC2,∴四边形 OC2AB 是平行四边
形.故此选项正确. C、∵以 O(0,0)、A(1,-1)、B(2,0)为顶点,构造平行四边形如图(3),当第
四个点为(1,1)时,∴BO=AC1=2,∵A,C1,两点纵坐标相等,∴C3O=BC3= 2 ,同理可得出 AO=AB= 2 ,
进而得出 C3O=BC3=AO=AB,∠OAB=90°,∴四边形 OABC3 是正方形;故此选项正确.D、∵以 O(0,0)、A
(1,-1)、B(2,0)为顶点,构造平行四边形,当第四个点为(-1,-1)时,四边形 OC2AB 是平行四边
形;∴当第四个点为(-2,-1)时,四边形 OC2AB 不可能是平行四边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 D.
(1) (2) (3)
2. C【解析】分别以 AB,BC,AC 为对角线作平行四边形.
3. C【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可以有四种:①与②,③与④,①与③,②与④都能判定四
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选 C.
4. B【解析】设 EF 与 NH 交于点 O,∵在▱ABCD 中,EF∥AD,HN∥AB,∴AD∥EF∥BC,AB∥NH∥CD,则
图中的四边 AEOH、DHOF、BEON、CFON、AEFD、BEFC、AHNB、DHNC 和 ABCD 都是平行四边形,共 9 个.故
选 B.
5. B【解析】C 选项和 D 选项均可证明△ADE≌△CBF,从而得到 AE=CF,EO=FO,BO=DO,所以可证四
边形 DEBF 是平行四边形.
6. A
7. 4【解析】①和②根据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能推出四边形 ABCD 为平行四边形;
①和③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能推出四边形 ABCD 为平行四边形;①和④,
②和④根据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能推出四边形 ABCD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能推出
四边形 ABCD 为平行四边形的有四组.
8.①②③④【解析】如图.∵AB=CD,AD=BC,∴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①正确;∵AD=BC,AD∥BC,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②正确;∵AB∥CD,AD∥BC,∴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③正
确;∵AO=CO,BO=DO,∴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④正确;即其中能判定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
边形的有①②③④.
9. 15【解析】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以一边为对角线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样的两个平行四边
形又可组成较大的平行四边形,从该图案中可以找出 15 个平行四边形.
10. 180°【解析】依题意得 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BC,∴∠ABC+∠BAD=180°.
11. AD=BC【解析】∵AD=BC,AD∥BC,∴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12.6
13.【证明】在ABCD 中,AD∥BC,AO=CO,BO=DO,
∴∠GAO=∠HCO.
在△AGO 和△CHO 中,
GAO HCO
AO CO
GOA HOC
,
∴△AGO≌△CHO.
∴GO=HO.
又∵BO=DO,BE=DF,∴EO=FO.
∴四边形 EHFG 为平行四边形.
14. 【证明】(1)∵△ABC 是等边三角形,
∴∠ABC=60°.
又∵∠EFB=60°,
∴ EF∥BC,即 EF∥DC.
又∵DC=EF,
∴四边形 EFCD 是平行四边形.
(2)如图,连接 BE.
∵BF=EF,∠EFB=60°,
∴△EFB 是等边三角形,
∴BE=BF=EF,∠EBF=60°,
∴DC=EF=BE.
∵△ABC 是等边三角形,
∴AC=AB,∠ACD=60°.
在△ABE 和△ACD 中,∵AB=AC,∠ABE=∠ACD,BE=CD,
∴△ABE≌△ACD,
∴AE=AD.
3 三角形的中位线
1.如图,在△ABC 中,∠ACB=90°,AC=8,AB=10,DE 垂直平分 AC 交 AB 于点 E,则 DE 的长为 ( )
A.6 B.5 C.4 D.3
2.如图,在△ABC 中,∠ABC=90°,AB=8,BC=6,若 DE 是△ABC 的中位线,延长 DE 交△ABC 的外
角∠ACM 的平分线于点 F,则线段 DF 的长为( )
A.7 B.8 C.9 D.10
3.如图,在△ABC 中,D、E 分别是边 AB、AC 的中点,BC=8,则 DE= .
4.在△ABC 中,点 D、E 分别是边 AB、AC 的中点,那么△ADE 的面积与△ABC 的面积的比是 .
5.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P 是对角线 BD 的中点,E、F 分别是 AB、CD 的中点,AD=BC,∠PEF
=18°,则∠PFE 的度数是 .
6.如图,D 是△ABC 内一点,BD⊥CD,AD=6,BD=4,CD=3,E、F、G、H 分别是 AB、AC、CD、
BD 的中点,则四边形 EFGH 的周长是 .
7.如图,▱ ABCD 的周长为 36,对角线 AC、BD 相交于点 O,点 E 是 CD 的中点,BD=12,求△DOE
的周长.
8.如图,已知△ABC 中,D 为 AB 的中点.
(1)请用尺规作图法作边 AC 的中点 E,并连接 DE(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
(2)在(1)的条件下,若 DE=4,求 BC 的长.
9.如图,△ABC 的中线 BE,CF 相交于点 G,P、Q 分别是 BG、CG 的中点.
(1)求证:四边形 EFPQ 是平行四边形;
(2)请直接写出 BG 与 GE 的数量关系:BG=2GE (不要求证明).
10.如图,AC、BD 是四边形 ABCD 的对角线,E、F 分别是 AD、BC 的中点,M、N 分别是 BD、AC 的
中点.求证:EF 与 MN 互相平分.
11.如图,已知△ABC,AD 平分∠BAC 交 BC 于点 D,BC 的中点为 M,ME∥AD,交 BA 的延长线于点 E,
交 AC 于点 F.
求证:(1) AE=AF;
(2) BE=1
2(AB+AC).
12.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ABC=90°,AC=AD,M、N 分别为 AC、CD 的中点,连接 BM、MN、
BN.
(1)求证:BM=MN;
(2)∠BAD=60°,AC 平分∠BAD,AC=2,求 BN 的长.
参考答案
1. D 2. B
3. 4 4. 1∶4 5. 11
6.【解】(1)作线段 AC 的垂直平分线 MN 交 AC 于 E,点 E 就是所求的点.
(2)∵AD=DB,AE=EC,∴DE∥BC,DE=1
2BC,∵DE=4,∴BC=8.
7. 18°
8.【解】∵▱ ABCD 的周长为 36,∴2(BC+CD)=36,则 BC+CD=18.∵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对
角线 AC、BD 相交于点 O,BD=12,∴OD=OB=1
2BD=6.又∵点 E 是 CD 的中点,∴OE 是△BCD 的中
位线,DE=1
2CD,∴OE=1
2BC,∴△DOE 的周长=OD+OE+DE=1
2BD+1
2(BC+CD)=6+9=15,即△DOE
的周长为 15.
9. (1)【证明】∵BE、CF 是△ABC 的中线,
∴EF 是△ABC 的中位线,
∴EF∥BC 且 EF=1
2BC.
∵P、Q 分别是 BG、CG 的中点,
∴PQ 是△BCG 的中位线,
∴PQ∥BC 且 PQ=1
2BC,
∴EF∥PQ 且 EF=PQ.
∴四边形 EFPQ 是平行四边形.
(2)【解】BG=2GE.
∵四边形 EFPQ 是平行四边形,
∴GP=GE.
∵P 是 BG 中点,
∴BG=2PG,
∴BG=2GE.
10.【证明】连接 EM、EN、FM、FN.
∵E 为 AD 的中点,N 为 AC 的中点,
∴EN 是△ACD 的是位线,
∴EN∥CD,EN=1
2CD.
同理 MF∥CD,MF=1
2CD,
∴EN∥MF,EN=MF.
∴四边形 EMFN 为平行四边形,
∴EF 与 MN 互相平分.
11.【证明】(1)∵DA 平分∠BAC,
∴∠BAD=∠CAD.
∵AD∥EM,∴∠BAD=∠AEF,∠CAD=∠AFE,
∴∠AEF=∠AFE,∴AE=AF.
(2)作 CG∥EM,交 BA 的延长线于 G.
∵EF∥CG,∴∠G=∠AEF,∠ACG=∠AFE.
∵∠AEF=∠AFE,∴∠G=∠ACG,∴AG=AC.
∵BM=CM,EM∥CG,∴BE=EG,∴BE=1
2BG=1
2(BA+AG)=1
2(AB+AC).
12. (1)【证明】在△CAD 中,∵M、N 分别是 AC、CD 的中点,
∴MN∥AD,MN=1
2AD.
在 Rt△ABC 中,∵M 是 AC 中点,
∴BM=1
2AC.
∵AC=AD,∴MN=BM.
(2)【解】∵∠BAD=60°,AC 平分∠BAD,
∴∠BAC=∠DAC=30°.
由(1)可知,BM=1
2AC=1
2×2=1,
∴∠BMC=∠BAM+∠ABM=2∠BAM=60°.
∵MN∥AD,∴∠NMC=∠DAC=30°,
∴∠BMN=∠BMC+∠NMC=90°,
∴BN2=BM2+MN2.
由(1)可知 MN=BM=1
2AC=1,
∴BN= 2.
4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1.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 8 个三角形,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8 B.9 C.10 D.11
2.六边形的内角和是( )
A.540° B.720° C.900° D.360°
3.设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a,五边形的外角和等于 b,则 a 与 b 的关系是( )
A.a>b B.a=b C.a<b D.b=a+180°
4.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 54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等于( )
A.108° B.90° C.72° D.60°
5.若一个正 n 边形的每个内角为 144°,则这个正 n 边形的所有对角线的条数是( )
A.7 B.10 C.35 D.70
6.如图,小华从 A 点出发,沿直线前进 10 米后左转 24,再沿直线前进 10 米,又向左转 24°,…,照这
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地 A 点时,一共走的路程是( )
A.140 米 B.150 米 C.160 米 D.240 米
7.一个多边形切去一个角后,形成的另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 1080°,那么原多边形的边数为( )
A.7 B.7 或 8 C.8 或 9 D.7 或 8 或 9
8.若 n 边形内角和为 900°,则边数 n= .
9.如图,AC 是正五边形 ABCDE 的一条对角线,则∠ACB= .
10.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 2 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11.如图,∠1,∠2,∠3,∠4 是五边形 ABCDE 的 4 个外角,若∠A=120°,则∠1+∠2+∠3+∠4
= .
12.已知:如图,AB∥CD,求图形中的 x 的值.
13.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的 3 倍少 180°,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14.在五边形 ABCDE 中,∠A+∠B=240°,∠C=∠D=∠E=2∠B.求∠B 的度数.
参考答案
1. C 2. B 3. B 4. C 5. C 6. B 7. D
8. 7 9. 36° 10. 6 11. 300°
12. x=85°
13.【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n,依题意得(n-2)×180°=3×360°-180°,(n-2)=6-1,n=7,∴这个
多边形的边数是 7.
14. 【解】∵五边形 ABCDE 的内角和为(5-2)×180°=540°,
∴∠A+∠B+∠C+∠D+∠E=540°.
又∵∠A+∠B=240°,
∴∠A=240°-∠B.
又∵∠C=∠D=∠E=2∠B,
∴240°-∠B+∠B+2∠B+2∠B+2∠B=540°,
解得∠B=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