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说阅读学案
第一节 揣摩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复习指导】
1.表现人物的手法:
⑴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如概括介绍、肖像
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
⑵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如用有关人
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情节
发展中展现人物性格特征;用环境描写衬托或烘托人物。
2.形象刻画基本技巧——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
⑴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⑵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
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⑶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
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分析人物的心理描写,能很好的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
一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描写,它往往和外貌、语言、行动交叉在一起。
⑷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细节是文学作品中细腻描绘的最小环节。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社
会环境和自然景物,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
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成功的细节可以增强艺术感染力,
是文学创作和记叙文不可忽视的技巧。
细节描写的作用如下:
①揭示人物性格、追求、爱好;②深化主题;③推动情节的发展;④营造一
种氛围,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⑤营造典型的环境,渲染人物心情、心理活
动;⑥暗示影射。
3.小说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
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二,通过人物的
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第三,小说里的
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
历史背景下去理解。第四,注意文中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其他人物的衬托。
4.人物类试题答题思路:
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与另一个人物烘托、映衬、反衬)→情节(人物性
格决定情节发展)→主题(突显某种主题)
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①XX 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
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②性格关键词:分析。
【过关训练】
2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蝼 蚁 周海亮
婴儿就在他们的头顶上疯狂地号哭,他们却无能为力。
他们的头顶上还有士兵。荷枪实弹的士兵,抽着烟,看着婴儿,手指不离扳机。
士兵知道附近肯定有人。这里的人们,绝不可能丢下一个婴儿。
士兵在两小时以前袭击了村子。村人们多被击毙,只有他们躲进地下室。地
下室极其隐蔽,现在,那里藏着三个女人、一个男人和两个孩子。
女人中,她是婴儿的母亲。
本来是她的男人抱着婴儿。逃跑时,男人腿部中了一枪,肩膀又中了一枪。他
跌倒,爬起,继续跑,用着一种怪异并且滑稽的姿势。他们躲进地下室的时候,男人
已经冲进院子,然后,他的后背中了一枪,又一枪。男人躺在地上痛苦地挣扎,却用
了一种极舒服的姿势抱着他的婴儿。那时地下室的盖口尚未关上,他看着女人,
冲她挤挤眼睛,然后目光转向别处。他不想让追赶他的士兵觉察到屋子里还有一
个地下室。女人甚至认为,他也许是故意挨上子弹。
女人试图冲出去,可是她被别人强行拖下去。盖口合拢的瞬间,士兵冲进院
子。士兵在男人的脑袋上补了一枪,却留下婴儿。
他知道村子里还有人。
一天前,有村里人帮助游击队偷袭了他们的队伍。战斗中他失去两个兄弟—
—真正的兄弟——父亲将他们兄弟三人,一起送上了战场。
他在等待有人自投罗网。他相信这件事终会发生,因为他有一个婴儿。
婴儿哭着,喊着,也许是饿了。婴儿有着黄色的头发,圆圆的鼻子,眼珠就像褐
色的水晶球。士兵盯着婴儿,心中泛起波澜。然后,士兵对自己说,战争早一天结
束,他就能早一天回到家乡。
杀光隐藏在暗处的村人,就会距战争结束更近一步。这是长官的想法,也是他
的想法。
婴儿一直在哭,一直在哭。
两个女人将地下室里的女人紧紧箍住。女人想不顾一切地冲出去,抱起她的
孩子,扯起她的衣衫,让孩子含住她的乳头,狠狠地吸,狠狠地吸……她想喊出来,
可是声音卡在喉咙,将她噎出眼泪。她薅着自己的头发,浓密结实的头发,此时弱
不禁风。
士兵就在他们的头顶。他们甚至可以听到士兵的呼吸。然后婴儿变得安静,
女人感觉到婴儿的体温。
地下室里漆黑一片。不能说话,不能动,不能哭泣,不能点亮任何可以照明的
东西。黑暗里的女人认为自己并不重要——是死是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
她的身边还有两个女人、一个男人和两个孩子。
婴儿的号哭声再一次挤进地下室,每一声都像刀子,一下一下剜着女人的心。
女人听到她的牙齿发出奇怪的声音,张开嘴,伸手去接,她的手心里,多出一颗带
血的牙齿。
附近教堂的钟声响起,女人知道,他们躲进地下室里,已经整整一天。
有那么几个瞬间,女人真的想冲出去。冲出去,求士兵放过她的孩子,为此她
可以付出一切——她的身体,她的生命,甚至,地下室里其他人的生命。后来她终
于决定这样去做,却既动不了,也不能说话。他们将她绑起,用衣服堵住了嘴。
他们知道,女人随时可能疯狂。
女人感觉她的身体在抖。女人感觉每个人的身体都在抖。她恨他们,又不敢
3
恨。她怕他们,又不敢怕。后来她想,就算她真的冲出去,又能做什么呢?她相信不
管她怎么说,怎么做,士兵都会将她射杀,将他们射杀,然后,将她的孩子射杀。
婴儿再一次变得安静。士兵的脚步声有节奏地在头顶上响起。她听到士兵划
一根火柴,点燃香烟。然后,一声重重的叹息。
女人静静地倚着墙壁,不动。她的手指将坚硬的墙壁犁开一条深深的沟渠,
沟渠里,渗出鲜血。绑住女人的绳子早已松动,女人随时可以推开其他人,叫喊着
冲出去。可是她没有。或许,她已经放弃。
号哭声再一次挤进来,却那么无力,那么微弱。教堂的钟声再一次传来,此时,
他们躲在地下室里,已经整整两天。两天里,孩子没吃一点东西,没喝一点水,她躺
在冰凉的地板上,任寒风将她的脸蛋冻伤,将她的四肢冻僵,任士兵的目光,一遍
又一遍将她打量。
女人知道,她的孩子正在一点一点死去。
她再一次有了冲出去的冲动。却不是去救孩子,而是让自己死去——死去,
便再不必理会孩子的死活,也不必理会别人的死活。
她相信,让她在孩子死去以前死去, 她会好受很多。
可是她终没有动。她闭着眼睛,十指深深地嵌进墙壁。她感觉不到疼痛。
她是在孩子死去之前死去的。她因痛而死,因绝望而死。老天给了她提前死
去的机会。
剩下的人们,安静地等在地下室里,或者等待士兵离开,或者等待被士兵发
现。等待活着,或者等待死亡。
士兵是在三天以后离开的。那个婴儿顽强地撑过三天,终因饥饿而死。
婴儿死去时,士兵落下一滴眼泪。
士兵希望战争结束,他用了他认为正确的方式。当战争结束,士兵就会回到家
乡。家乡有他的妻子,还有他五个月大的女儿。女儿有着黄色的头发,圆圆的鼻子,
眼珠就像褐色的水晶球。
(选自《小说月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男人躺在地上痛苦地挣扎,却用了一种极舒服的姿势抱着他的婴
儿”,“痛苦”与“极舒服”这对自相矛盾的词语,充分表现了男人无私
伟大的父爱。
B.为了避免女人随时可能发疯,暴露藏身之处而引来杀戮,地下室里的其他人
将女人绑起来,用衣服堵住她的嘴,显示出他们的冷漠麻木和自私自利。
C.女人为了孩子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甚至,地下室里其他人的生命”,这
里的女人似乎不那么“高尚”,却更加符合一位深爱孩子的母亲的心理。
D.“老天给了她提前死去的机会”,女人在痛苦和绝望中死去,因为任凭孩子
死去而无力施救,对一个母亲来说更痛苦。
1.B【“冷漠麻木和自私自利”不准确,“地下室里的其他人将女人绑起来,用
衣服堵住她的嘴”在当时不失为一种理智之举。】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两段采用倒叙方式,一入笔直接描写地下室内外紧张恐怖的情势,
然后再交代事情由来,从而造成强烈的悬念,强化了作品的艺术效果。
B.小说多处运用反复和排比手法来增强表现力,如“不能说话,不能动,不能
哭泣,不能点亮任何可以照明的东西”,就突出了地下室的阴暗和压抑。
C.小说中的人物没有姓名,作者有意识地使用男人、女人、婴儿、士兵这种
4
类型化称谓,意在消除人物身上的个性色彩,凸显题目《蝼蚁》的隐喻意味。
D.小说呈现出明显的虚化时空的倾向,战争的年代、地点和具体背景都是模
糊的,这种写法增强了作品内涵的普遍意义和对战争的批判、反省力度。
2.C【“意在消除人物身上的个性色彩”说法不当,这种类型化称谓意在体现普
遍性,使主题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3.在小说中,士兵这一人物身上体现出深刻的矛盾,请对此简要分析。
3.①一方面,士兵身上有着一般的人性,他爱自己的孩子和兄弟,渴望战争结束,
回到家乡。②另一方面,他深受法西斯思想毒害,认为杀人是结束战争的正确
方式,以致冷酷残暴,泯灭了人性和良知。
★4.贯穿始终、无语言、不谙人事的“婴儿”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
4.①婴儿是小说的中心故事展开的关键,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地下室内外两条
线索,都是围绕婴儿的命运变化逐步展开并推进的。②婴儿是小说刻画人物
形象的凭借。女人伟大的母爱以及她的痛苦、挣扎和死亡,士兵的残暴冷酷
和人性上的矛盾,都是通过他们对待婴儿的态度来体现的。③婴儿是小说主
旨的集中体现。小说揭露战争、反省人性的主旨,主要是通过婴儿的悲惨命
运具体形象地揭示出来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
孝 子 刘连群
①百先鞋店程掌柜的老娘去世,惊动了南市一片几条街巷的店铺、住户,吊
唁的人群从早到晚络绎不绝,各界送来的挽联、幛子铺天盖地,场面竟比城中达
官显贵家的丧事还要壮观。
②院子里搭起了天棚,灵柩停放中央,两旁悬挂着分别由市商会和风化正育
会送的丈余长的巨幅深色绸幛,上面白纸黑字,写有“孟德操守”和“孝感天地”,
灵旁侍立的程掌柜满身重孝,面容憔悴,人似瘦了一圈,被伙计们搀扶着,一副
痛极木然的呆相,让人看了好不心焦,不由得不在暗中连声赞叹:孝子啊!
③程掌柜是南市有名的孝子。细说起来,人们还是由孝子而后知他这个鞋店
掌柜的。
④百先开业时,这一带已经有了几家鞋店,早占上热闹繁华的街头路口,生
意红火。程掌柜来得晚,只在二条后街租到两间铺面,地利上就吃了大亏,门前
行人稀少,顾客寥寥,一两个月了,好多人还不知道附近又开了一家店铺。
⑤那些日子,倒是有桩新闻渐渐成了街谈巷议的热点。每天清晨,街上都会
出现一辆崭新的推车,造型精巧,两大两小的四只轮子,驮着一张高靠背的扶手
椅,形状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诸葛亮那辆有名的四轮车,上面坐的却是一位白发如
银的老太太,气度雍容,颇有大家气派,一路上神态悠闲地左顾右盼;推车的是
个胖乎乎的中年汉子,个头不高,面容白净、和善,将车推得极稳,遇到路面坑
洼不平的地方,总要小心翼翼地费力绕行,唯恐车上的老人受了颠簸。南市的街
头总是有闲人的,此车每天准时从眼前经过,就有好奇者上前搭讪,老人微微眯
缝着眼睛,用山西口音慢声细语地应答,她是从太原府来看儿子的,儿子怕她待
在家里憋闷,让她出来见见天津卫的世面,特地定作了这么一辆推车,以车代步
——太破费了,也算是做儿子的一片孝心吧!说着,老人回过头,含笑指点身后
的汉子,后者的脸色就红了。恭顺、拘谨不安地笑笑,仿佛小孩子听到大人夸奖
的样子,并不言语。听者却顿时肃然起敬了,何等的孝子啊,自己都一把年纪了,
还天天亲自推着老娘逛街散心,难得呀!很快,事情就在周围传开了,推车再在
街上缓缓行进时,迎来的便都是敬佩的目光。后来众人知道了推车人的姓名,程
5
掌柜一下子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店铺也随之有了名气,百先者,不就是取自《太
上感应篇》中的名句“百善孝为先”嘛!于是八方顾客纷纷慕名而来,许多老人
让儿女搀扶着上门,生意越来越兴旺,不久便胜过了同业的老字号。
⑥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前些天一个秋雨乍寒的清晨,程老
太太上街着了风雨,回去就发起了高烧,勾发了老病。虽经多位名医调治,还是
撒手西去了。噩耗传出,闻者无不痛惜。据说那天程掌柜本阻拦过的,不让上街,
老人执意不听,这就是天数了。
⑦丧事完毕,设宴答谢宾客,程掌柜只敬了一盅便不胜酒力提前告退,留下
一位同乡陪席。那同乡一边劝酒,一边提起程掌柜的家事,程家原是没落的书香
门第,老太太的娘家却世代经商,在晋中一带很出名的,老人当闺女时就帮着家
里照应买卖,精于经营之道。过门后又操持一大家人的生计,很不容易的。说着,
同乡感慨地叹道,可惜老人家晚年得了青光眼,看不见东西,也没能享上几天清
福,众人听了,随之感叹,却有老字号盛福鞋店的掌柜慢悠悠地问道:您是说,
她老人家成了睁眼瞎?
⑧同乡点头。盛福鞋店掌柜的两只细眼漾出了笑意,徐徐遍视众人,在座诸
位面面相觑,就觉出了异样的意味。后来,风化正育会的会长忽然使劲摇起头来,
喊道不对,程掌柜每天推着老娘观景散心,我们都是亲眼见过的,怎么会是瞎子
呢?您别再张冠李戴了吧?众人也紧跟着表示不信,说此事不可乱扯的。同乡见
辩不清,赌气说你们不信,自己去问程掌柜嘛。问就问,一群人当时往后屋涌来。
⑨程掌柜孝服未脱,连腰间的麻绳都没有解下,正冲着地上的四轮车发呆。
听了客人们的询问,半晌没有吱声,后来突然一头向车撞去,撕心裂肺般地哭喊:
娘啊,坑死孩儿了!坑死了呀……客人们慌忙阻拦,晚了一步,程掌柜的额头已
经血流如注了。
⑩眼见这般惨景,众人又愧又恨,像程掌柜这样的孝子,还有人胡乱编排,
这是缺了八辈子的大德!等到怒冲冲地回头去寻那老乡,早已不见了踪影,追出
大门外头都没找着,只有痛骂一顿祖宗解气。
⑪程掌柜伤得不轻,加上连日伤心、劳乏,大病了一场。
⑫半个多月后,鞋店重新营业,顾客盈门,比先前还要红火。程掌柜对顾客
更加和气、耐心了,各类鞋精工制作,包换包修,极重信誉,还新设了小鞋专柜,
缠足或放足的老太太过去很难买到合适的鞋穿,百先量脚加工定做,不额外收费,
这一独家业务,坚持了几十年,如今仍为京、津乃至华北一带的老人们所称道。
至于程掌柜的孝子名声,则更是代代传颂不已。
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程掌柜的百先鞋店开业时顾客寥寥,是因为程掌柜作为孝子,要照顾母亲,
推母亲出来逛街散心,无暇照顾店面。
B.“盛福鞋店掌柜的两只细眼漾出了笑意”,表明他从同乡的话中看出了程
掌柜假装孝子的伎俩,为此得意。
C.程掌柜让同乡留下陪席,同乡却说出程老太太得青光眼的实情,众人前去
询问,程掌柜被逼无奈,以头撞车,设法挽回了“孝子”名声。
D.小说结尾的叙述,表明程掌柜的孝子之名可以为他招来顾客,但周到贴心
的服务才是经商的根本。
5.A【因果关系错误,“百先鞋店开业时顾客寥寥”主要是因为先前已有几家鞋
店生意红火,地利上吃了大亏也是原因之一。】
6.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6
A.小说开篇采用倒叙手法,写程老太太不同一般的葬礼,是为了引出人物,
突出程掌柜孝子的名声。
B.“将车推得极稳,遇到路面坑洼不平的地方,总要小心翼翼地费力绕行,
唯恐车上的老人受了颠簸”,运用细节描写,刻画出程掌柜对母亲的孝顺。
C.文中写程掌柜同乡说出程老太太得青光眼的实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从侧面烘托出程老太太精于经营之道的特点。
D.小说结尾运用对比手法,将程掌柜之孝与众人质疑作对比,意在突出程掌
柜“孝心”可嘉的主题,这一写法堪称神来之笔。
6.D【“运用对比手法”有误,作者写众人质疑,是因为程掌柜同乡的缘故,
这样写,意在凸显程掌柜的“孝心”。】
★7.这篇小说的人物写得相当鲜活,程老太太和程掌柜共同完成了“孝子”的
形象塑造。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程老太太的形象。
7.①出身不凡。文章正面描写了她的外貌特征:气度雍容,颇有大家气派。②
精于经营之道。看儿子鞋店生意不好,为儿子设计策略,赢得孝子之名,扩
大知名度。③爱子心切。为了成就儿子的孝子之名,明知天气不好,执意上
街,最后染病而死。
★8.这篇小说中的程掌柜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8.①善良。小说多次写程掌柜推着程老太太上街,写他“是个胖乎乎的中年汉
子,个头不高,面容白净、和善”,可见其善良的一面。②有孝心。小说写
程老太太去世后,“灵旁侍立的程掌柜满身重孝,面容憔悴,人似瘦了一圈”,
突出了他的“孝心可嘉”;③善于经营。丧事已毕,设宴答谢宾客,提前告
退,后又以头撞车,得以保全“孝子”之名,凸显其善于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