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散文阅读学案
第二节 散文综合选择题
【导入学习】
散文的选择题,选项往往涉及作品的内容理解、思路分析、文章主旨、语言特色、艺
术表现等多方面问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散文与小说选择题的命题特点相同。
散文也要注意“两点”,即内容和艺术特色。内容即“写什么”与“为何写”,艺术特
色即“怎样写”。这两点,是理解所有文学类文本的关键。因此,我们只要能够抓住内容(写
什么、为何写)和艺术特色(怎样写),无论是读文还是解题便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自主学习】
一、散文选择题常见 5 个设误点:
二、选择题解题“2 步骤”:
三、解题示例
(2017·全国卷Ⅱ)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第一步:初步检索
(细读选项标与切)
第二步:加工比对
(回归原文巧比对)
A.第二段描写窗外四个乡下人的
背影 ①(内容),笔触细致②(艺术
手法),表露出观看者对他们的陌
生与好奇③ (内容),并引发下文
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④(艺术效
果)。
第二段确实对四个乡下人的背影
作了细致的描写,观察仔细,说
明对几个陌生人有强烈的好奇
心,并引出了第三段“永远是窗
子以外”的感叹。选项切片①②
③④与此一致。
切 片 ①
② ③ ④
表 述 都
正确
A 项 表
述正确
2
B.既然所有活动的颜色、声音、生
的滋味,永远都只在窗子之外,①
那么通过健康的旅行,领略了名胜
古迹和风土人情,②就会获得深刻
的认识③(内容)。
从“没想到不管你走到哪里,你
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只
是千万别高兴起来说什么接触
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
道那是罪过”可知,与“就会获
得深刻的认识” 不一致。
切 片 ①
② 表 述
都正确,
切 片 ③
表 述 不
正确
B 项 表
述不正
确
C.本文写“时髦的学者”架上“科
学的眼镜”,到陌生的地方“瞭望”
① (内容),是以调侃的方式来讥
刺② (艺术手法)他们的“考察”
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③(内容)。
文章第七段写了“时髦的学者”,
内容与切片①一致;语气上是“调
侃”“讥刺”,切片②与此不一致;)
他们的“考察”没有真正走进“窗
子以外”的世界,切片③与文章
一致。
切 片 ①
② ③ 表
述 都 正
确
C 项 表
述正确
D.开头的“话从哪里说起”一句看
似多余而突兀,但读完全文之后,
就会明白作者正是从那种渺茫之
感开始梳理自己思路的(艺术手
法)。
第一段突出话题“渺茫地找不到
个源头”,引出下文描写窗子以外
的风景,并揭示出人活在世界,
都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切片与
此一致。
切 片 表
述正确
D 项 表
述正确
【实战运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三月惊蛰春始开
雨 辰
①当蓄势已久的第一声闪雷划破早春的夜空,悠荡于旷野中的那一阵阵季风便日渐和
畅起来,薰梅、染柳、催桃,土地变得松软了,冬眠昆虫蠢蠢欲动,“木欣欣以向荣,泉涓
涓而始流”。惊蛰,好似一个万物复苏的动员令,天地之间的浩瀚生机突然勃发,春天也由
此拉开了序幕。
②在这个时候,天色如孩童变化无常的脸,或阴阴晴晴,或细雨蒙蒙,水汽的悄然升
腾驱散了料峭轻寒,小草为大地铺展了浅浅绿意,一种清新、温润的气息在四周弥漫,让
徜徉其中的你,感觉浑身通泰甚至有些许迷醉。在某些地区,春的步履姗姗来迟,然而“冻
雷惊笋欲抽芽”,地下的植物已被唤醒。这一切无不表明,“春到人间草木知”。
③在江南水乡,“天开地辟转鸿钧”,万千条抽芽的柳枝经微微春风的吹拂,越发轻盈
柔美,一片片鲜绿从芦苇丛的枯枝败叶中蹿出来,贴地而长的荠菜、马兰头、艾草、泥胡
菜,仿佛一个个玲珑的乡村女孩,争相点缀着千里沃野。
④此时,行走于园林绿化带或杂草丛生之地,还得提防害虫的侵袭。在江浙的某些地区,
惊蛰到来之际有除虫习俗,人们把随带的扫帚插到田间地头,以示驱除虫害保护庄稼之意;或
者在自家墙基、畜栏、厕坑等处撒上石灰末,在果树下洒上石灰水等等。记得少儿时代常听家
母念叨:“金(惊)蛰银蛰,人吃狗食。刚出洞的蛇虫百脚是顶顶毒的!你可要当心哪!”
⑤那时候,我们全家居住在一座墙院里,步出后门即是与菜园相连的一个池塘。原本静
静的水面,到了惊蛰,就会稀稀落落地响起蛙鸣,轻轻的,听起来像在敲着蒙布的小鼓。深
潜水底的鱼儿,偶尔也会浮游上来,一甩尾巴又不见了踪影。耕耘菜园,铁耙翻起的蜂窝状
泥块上,能看到好多条蚯蚓像幼鳝一样激烈地蹿跳。公鸡打鸣似乎也不择时间了,冷不丁会
拍动双翅啼叫起来,跃跃欲飞。在隐蔽的墙脚边,还可发现蛇不知什么时候蜕下的皮,软不
拉耷的一条,孩子们见了惊得大呼小叫。万物跃动争早春的态势正在生动地上演着。
⑥向来靠土地吃饭的农家,诚然不会在这晴雨交替的时光只顾陶醉于人间春色而坐失
耕种的良机。在长三角地区,此时已是一派“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之光景了。广播
喇叭里播放的全国“两会”新闻,和着犁田机器的轰鸣声、农人《希望的田野上》的小曲
声,已经在田地里喧腾起来,到处充满着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一派新气象。小麦大多已经拔
3
节,青青油菜即将开花,禾苗茵茵似绿色锦缎,一爿一爿,在艳阳的映射下鲜亮夺目。农
谚道,“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得歇”。此时,施肥、培土、适时
灌溉对于农作物的长势是十分关键的,而同样不能有丝毫疏忽的还有对秧田防寒措施的落
实到位。如能不失时机地把握好这些环节,加之风调雨顺,农家期盼的好收成就不会是梦。
⑦今年惊蛰,虽然还没有百花争艳,没有燕舞莺歌,但它是春天的使者,引领人们去捕
捉春的诗意,理解生物的奥秘和“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意义,描绘新时代美丽乡村的蓝图。
(摘编自 2018 年 3 月 9 日《光明日报》,有改动)
【精读内容和艺术特色】
1.第①段:(1)“第一声闪雷”宣告了惊蛰的到来,引出下文对这一时节的描述。
(2)“薰梅、染柳、催桃”三词化静为动,赋予“旷野中的那一阵阵季风”以人的功力,为
展示万物复苏的季节做了很好的铺垫。(3)引用陶渊明的“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描写生机勃发的春景,这样写,增强了文章的审美情趣与厚度。
2.第②段:“天色如孩童变化无常的脸”,运用比喻手法;“春的步履姗姗来迟”,
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增添了艺术感染力。
3.第④段:描写江浙的某些地区惊蛰到来之际有除虫习俗,表现了初春农家的生活习
俗和情趣。
4.第⑤段:把稀稀落落地响起的蛙鸣,描写为在敲着蒙布的小鼓。这样写,使行文更
加生动形象,增添了艺术感染力。
5.第⑥段:用声音描写春景。如作者通过广播喇叭的播放声、犁田机器、农人的小曲
声描写春景,这样写,不但增强了春天生机的立体感,而且增添了时代气息。
6.综合解读:本文运用饱蘸激情的笔墨,勾勒了一幅生机勃发的早春图画,启示人们
抓住春的机遇,描绘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宏伟蓝图。
【考点训练】
1.【对点题·综合选择题】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物都在蠢蠢萌动,拉开了生机勃发的春天的序幕。植物抽芽,动
物跃动,表现出争早春的态势。
B.作者认为,要想取得好的收成,恰当地施肥、培土和灌溉是十分关键的,同时,风
调雨顺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C.作者描写江浙某些地区惊蛰到来之际有除虫习俗,不但表现了初春农家的生活习俗
和情趣,还寄寓了远离害虫侵袭的厚望。
D.万物复苏的季节,农家不失时机地开始耕作,到处充满着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一派新
气象。
1.C【“寄寓了远离害虫侵袭的厚望”无中生有。】
2.【对点题·综合选择题】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开篇,作者借“第一声闪雷”宣告了惊蛰的到来,引出下文对这一时节的描述。
B.文中第⑤自然段,以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惊蛰到来时,农村生活的恬静与悠然,
其目的是表达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喜爱与向往。
C.农谚,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本文多处引用农谚,意在说明“惊
蛰”这个节气对农业生产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D.本文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引用等手法,语言准确生动,清新典雅,情感鲜明,
富有韵味。
2.B【其目的是表现惊蛰到来时的节气特征。】
3.“惊蛰是春天的使者,引领人们去捕捉春的诗意,理解生物的奥秘以及‘一年之计在于
春’的意义。”结合文本分析这句话的含意。(4 分)
3.①使者:万物复苏的动员令,拉开了春天的序幕。②春的诗意:惊蛰到来,天气变得清
新、温润。(惊蛰到来,驱走了轻寒,天气变得清新、温润)③奥秘:惊蛰到来,各种地
4
下植物已被唤醒,以鲜绿争相点缀沃野;各种动物充满生命的活力,争早春的态势正在
生动地上演着。④意义:惊蛰到来,农人抓住耕种良机,辛勤劳作,展现出一幅生动的
“早春耕种”图。(学生可以从“使者”“春的诗意”“生物的奥秘”“一年之计在于
春的意义”四点中任选两点作答即可。答对一点得 2 分,答出任意两点得 4 分)
4.结合本文,谈一谈你对“惊蛰”这一节气文化内涵的理解。(6 分)
4.①时间意识:珍惜时间。春天是一年之初,那第一声闪雷拉开了春天的序幕,启示人们
要抓紧时间。②生命意识:生命觉醒,万物复苏,生机勃发,带给人们对新的生命与希
望的欢愉与喜悦。③生存意识:顺时而动,应势而为,顺应自然规律,把握节令变化,
努力劳作,才能有美好的收获。(一点 2 分,三点 6 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5.【回扣题·形象特点概括分析】作者描绘的乡村早春图画是怎样的?请结合文本分析。(6 分)
5.①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物都在蠢蠢萌动,拉开了生机勃发的序幕。②植物抽芽,动物跃动,
表现出争早春的态势。③农家不失时机地开始耕作,到处充满着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一派
新气象。(每点 2 分)
二、阅读《捉不住的鼬鼠——时间片论》,完成 6~9 题。
捉不住的鼬鼠
——时间片论
周涛
我一出世就沉没在时间里了,时间如水我如鱼。
那是烟、雾、空气的包围,浑然不觉如影相随,我几乎不能明确是我拥有了它还是我
正被它裹挟。
它是那样直接、迫近、强大地面临着所有的生命,但是为什么却最容易被忽略?
风无形,可是柳枝拂动、树弯腰,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力量;空气无状,可是在阳光透
射下,可以看到尘埃浮动、地气上升,目击它模糊的形态。
但是时间呢?
谁感受到它的力量、目击过它的形状?
有过一位诗人妄图正视它,结果那位诗人哭了。他突然发现了一种强大力量的隔离,
感到面对一圈无形的墙壁无法穿越的痛苦。
还有一位也是诗人,曾经试图接近它,结果他反而给推得更远了。他在江边痴想,人
是什么时候开始见到月亮的?月亮是什么时候开始见到人的?这个问题是世界柔软的腹
部,谁的拳头打向这里,谁就会因扑空而迷惘。
时间是空的。
它大到无边无际、无始无终,如宇宙天空,如一切生灵惟一裁判,如神;
它小到无影无踪、无孔不入,它甚至规矩渺小到了可以被任何一位钟表匠囚禁于方寸
之间,如奴隶。
它操纵着生命而又似乎被人操纵。
它掌管了生杀予夺大权而又隐形无声。
处处有它而无它,处处无它而有它。
它是谁?
它是钟表里的刻度,是太阳和月亮的约会;是由黄转绿暗暗托出春天的一只看不见的
手,是淹没着宇宙万物的滔滔洪流;是神秘的意志,神秘的脸,是一切生命的杀手和产婆。
谁能画出它的肖像呢?
在我们的想像力的铁路修不到的年代里,一个东方农耕民族,因为自己的生活方式认
识了它,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季”。“季”是以四种容颜出现的,循环往复,互相衔
接,从未有过一次失误。
当然还是东方,一些狩猎民族,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因而他们看到的也主要是黑白
两色,白天是白的,黑夜是黑的,他们把它叫“日子”。
5
另外是游牧者,他们很容易把它叫做“纪元”,漫长的动辄千里的迁徙和转移,使他
们随着或逆着它移动,也使他们看到了它更真实的茫茫无声的面容。
漏、晷、钟、表。
这些都是人类妄图捕捉住它而设的夹子和陷阱。人们以为捉住了它,紧密地把它关在
里面,非常珍惜,仿佛里面关了一只规矩而又准确的小鼬鼠。
在这种儿童游戏面前,它是宽容的。它不愿意拆穿这种幼稚的错觉。
人们经常爱问的一句话就是:“你有没有时间?”
我们怎么能够有或者没有时间呢?因为我们的一切都是它赐予的,都为它拥有,就像
我们不能说自己有没有天空一样。
它给了我们那么多时日,让我们饮食男女、劳动思考,让我们创造,它多么伟大仁慈!
我们每每看到太阳饱满金红地升起,就把太阳想像为它的脸,心里流露出一个生命对它的
崇拜和感激。
然而也许人们总的来说是让它失望的,人们不珍惜生命,人们不仅挥霍而且极其藐视
时间,人们把它给予的一生随便地混过去……于是它使所有的人死去,让新的人诞生出来。
结果差不多,于是它再让这批人死去,让新的一代再诞生。如此循环,无数代矣,它的希
望竟还没有绝灭,这是多么伟大的耐心!
时间啊,我们最对不起的就是你了。
在您的忍耐和仁慈之下,我们究竟做了些什么?我们无所事事,没有目标;因为空虚,
我们互相勾心斗角;因为无聊,我们把对同类的践踏当作平生乐事。
我们还崇拜金钱,就像小孩崇拜自己屙出来的屎一样。
我们不珍惜生命,但我们却贪生怕死。
我们以自私为核心,但我们经常向别人曲背弯腰、胁肩谄笑。
这些,当然你都看见了。
极度的灵活,超自然的伸缩性,不可思议的变幻速度。是的,鼬鼠一般,短肢、细长
柔韧的身子,光滑的皮毛滴水不沾,豹头,双眼凝注而有神采。
无处不可穿越,无处不可逃遁。
闪电的一击,比一切猛兽凶猛。
它象征着“短暂”的残酷力量,而这正是时间的另一属性。在这寒冷的、毫无商量余
地的时光匕首面前,谁也没有能力躲闪。这位快捷的剑客,它的暗杀从来没有落空过。
恐惧就是这么来的,和生命一起来的。植根于生命的底核,随着大无畏的生命一起生
长。当生命吸收营养的时候,它也吸收;当生命衰弱老化的时候,它睁开了眼睛。
恐惧是灵魂中基本的颜色,是使灵魂活动的力量,梦是它的镜子。
不知畏者不足畏。
时间的弥天洪水在通过每一个具体的生命时,是细腻,是一根伸缩变化的悠长的猴皮
筋。小女孩就是在猴皮筋上找到了它的对应物,她们像一群小鸟,在时间的枝上跳来跳去。
她们正处在可以把时间当作玩具的年龄。
“一五六、一五七,马兰开花二十一。”
这种音韵上口毫无内容的歌谣,仿佛不是唱给人听的,因为它什么意思也没表达;但
是只有小女孩们爱唱,这些精灵仿佛是唱给人类以外的什么东西听的。
时间对小孩子来说,是那样像老人,慢吞吞地难熬;
时间对老人来说,是那样像顽童,转眼就不见了,怎么也抓不住;
时间对那些伟大的男人来说,是女人;可以占有,可以利用它无形的躯体延续自己短
暂的生存,所有伟大的男人都曾使时间怀孕,从而在历史上复印出自己的影像;
时间对那些美丽的女人来说,是男人;它是那样言而无信、轻浮短暂,那样轻易地摧
毁和抛弃美。
人们不都是生活在时间的猴皮筋上么?
6
时间从来就没有公正过。
对排队的人,它磨蹭着;对有急事的人,它拖延着。
对“找时间”的人,它躲闪着;对“赶时间”的人,它飞跑着。
对没办法打发时间的人,它恶意地空洞着。
对美妙幸福的事,它吝啬着;
对辛酸痛苦屈辱的事,它挥霍放纵着。
它就是这样生性荒诞无稽、常常捉弄人。
我们以为时间是帝王,是最后的裁判。
我们总是把一代人解决不了的纠纷、矛盾、疑问留给它,寄希望给它来证明。
其实它根本就没有理睬过我们,既不关心也不评判,就像鱼在水中争吵并不与水有关,
也像鸟在天上厮斗并不于天有碍。它静默地坐在一切之上,长河落日,大漠孤烟,坐地日
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同时它又有细致灵巧的手指,猫的无声脚步……悄然移行。
我是多么渴望看到那些已经消失了的事物再现!
这一切都是可能的吗?
在时间的尽头,在幽暗的内脏,在呈现着虚无假象的背面,在意识的深不可测的井底,
那神秘的、那玄妙的、那不可洞察的创造万物之手——是什么?
6.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这是一篇情理兼备、文质并茂的散文。作者就“时间”这一既平常又深奥的话题展
开讨论,描绘时间的形象,探询时间的本质,表明世人对时间的种种态度。
B.作者把时间比作“捉不住的鼬鼠”,形象地揭示时间无影无形,变换多端,无处不
可超越,无处不可逃遁,给人的打击迅速而有力等特点。
C.文章紧紧围绕“时间是什么”“我们对待时间的态度”“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时间”三
个中心问题展开,共同组合成一篇“时间片论”。
D.文章在描绘时间形象、探讨时间本质的同时,表达了对时间的敬畏心、好奇心,表
达了世人无力把握时间的无可奈何之情。
6.C【第三部分不是写“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时间”,而是“时间怎样对我们”。】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中用了繁多的比喻来写“时间”,灵活自由地表现时间的不同侧面、不同特点,
将时间人格化、神化,具有形象性、审美性。
B.文章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以世人的任性、惰性和自私性衬托“时间”的灵性和神
圣性,对世人不珍惜生命的种种表现进行了深刻的批评和嘲讽。
C.作者巧借修辞,化实为虚,将抽象道理形象化,使文章并无枯燥晦涩之感。如“时
间如水我如鱼”就形象地表现了“我”与时间不可分、“我”被时间包围的特点。
D.本文想象绮丽,语言优美;句式灵活,变化多样。从行文来看,段落很多,像诗或
散文诗一样排列,给文章增添了诗的韵律和气势。
7.C【“化实为虚”错,应该是“化虚为实”。】
8.作者认为时间对待人类的态度如何?人类又是如何对待时间?请结合文章加以概括。
8.(1)时间对待人类仁慈、慷慨,耐心。
(2)人类不珍惜时间,不珍惜生命,任性、惰性、自私、空虚、无聊,无所事事。
9.文章为什么不以“时间片论”而以“捉不住的鼬鼠”为正标题? (6 分)
9.(1)“时间片论”直观空泛,“捉不住的鼬鼠”含蓄而有深意,能形象说明时间无形,
变幻多端,无处不可超越,无处不可逃遁,给人的打击迅速而有力的特点。
(2)“时间片论”大众化,“捉不住的鼬鼠”独一无二,富有新意,形象生动,能吸引
读者。
(3)“时间片论”像论说文标题,“捉不住的鼬鼠”像散文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