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散文阅读学案
第三节 散文结构思路分析
【导入学习】
散文结构思路分析题是散文阅读的重要考点,着重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试题涉及文章整体结
构、段落结构、段与篇的逻辑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等。题型一般有 3 种:行文思路分析题、线索作
用分析题、句段作用分析题。不论散文结构思路怎样变化,都要围绕散文中心主旨行文,也就意味着在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时应着眼于“神聚”。
【考点梳理】
题型一 行文思路分析题
一、什么是行文思路分析
行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行文思路分析就是
梳理分析作者的这一构思布局。高考考查行文思路分析题的侧重点在“梳理”上,又有两种考法:一是
直接考查(即明考型),梳理行文思路。如 2012 年重庆高考:文章主要写了画家老刘的“太阳梦”,请
就此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题干中往往有“梳理”“分析”等作答动词和“写作思路”“构思”等表
答题方向的名词。)二是间接考查(即暗考型),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如 2015 年湖南高考:纵观全
文,从情节的发展分析“我”的心理变化。(题干中往往有“梳理”“分析”等作答动词和“心理变
化”“心理感受”“感情发展脉络”等表答题方向的词语。)
二、怎样答行文思路分析
(一)散文常见结构线索图解
(二)行文思路分析题解题三方法
题目类型 解题方法
明考型
1.划分层次法:给全文划分层次,归纳层意,根据事件发生发展的各个
阶段,梳理出明确的结构思路。
2.寻找线索法:先找出文章线索,再按照线索归纳梳理。
散文常见的线索有:具体事物、人物、中心事件、思想感情、时间推移、
空间变化等。分清了文章线索的归属类型,自然就理清了行文思路。
暗考型
心理词(感情词)组合法:解答此类题,首先也要结合文本的层次或线索,
然后以心理(感情)变化为突破口,用心理词(感情词)串起合理的先后顺序。
有的心理词(感情词)可从原文中检索,有的则需要自己概括加工。
(三)行文思路分析题答题三步骤
第一步:审读题干,把握要求。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确认题目是要求直接梳理行文思路,还是要
求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
第二步:通读全文,梳理结构。要根据题目要求和文本具体内容,或侧重划分层次,或侧重找寻线
索,或侧重梳理心理(感情)变化。梳理时要注意勾画圈点关键词或关键句,尤其是梳理心理(感情)变化,
更要注意提炼出“心理词(感情词)”。
第三步:分条陈述,规范作答。(1)模式一(采用表次序的词语表述):文章围绕×××(线索),首
先写了×××,其次写了×××,最后写了×××。(2)模式二(采用分条表述):①写×××;②写×
××;③写×××;④全文整体上写×××。
题型二 线索作用分析题
一、什么是线索作用分析
先弄清线索与行文思路的区别:行文思路是作者写作时为了深化和表达其思想感情而遵循的思维活
2
动的线路,回答的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问题;而线索则是文章前后内容中都有的某个共同的东西,
回答的是围绕什么展开的问题。
虽然在“行文思路分析题”中已涉及线索,但这种涉及只是将线索作为解题的一种手段,围绕线索
去梳理行文思路,并不是考查线索本身;而高考却常就散文线索自身方面设题,考查的重点往往是线索
的作用。如:“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2012 年湖北高考) “文章
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2015 年江苏高考)这类问题,题干中往往有“分析”
“说明”等作答动词和“线索”“作用”“谋篇布局”等表答题方向的词语。
二、怎样答线索作用分析
线索作用分析“2 步走”:
第一步,找出线索——“四看”定线索:看标题、看时空词语、看“物”、看议论抒情
第二步:分析线索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1)结构方面:①组织材料,贯穿全文;②
使结构清晰,情节集中;③使行文富于变化。(2)内容方面:①表达某种情感或思想;②揭示主题;③
呈现某种情景或状态。
特别提示:要注意区分不同性质的线索的不同作用,如物象线索有象征、呼应作用,情感线索有使
情感浓厚、不断深化的作用等。
题型三 句段作用分析题
一、什么是句段作用分析
句段作用分析就是选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或段落,分析其在全篇结构思路中的作用,这些
句段往往是全文行文思路上的重点句子或段落,它们在结构上、内容上有特殊作用,表达上富有特色。
如:“文章第②段引用波德莱尔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的片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2015·湖
北高考)“文章在记叙寻墨的同时,为什么还用大量笔墨描绘虹关古村?”(2018·天津高考) 题干中往
往有“分析”“谈谈”等作答动词和“作用”“看法”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二、怎样答句段作用分析
(一)五大常考句段
开篇
①开篇点题,往往是总领全文,点明主旨,或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情感(奠
定感情基调)。②开篇不点题,那么,开头句段的作用就是开启(引出)下文,或
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做铺垫。③开篇描写景物,那么,首段的作用,从
结构上看,它可能是铺垫;从景物描写上看,作用是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
景、营造(渲染)某种氛围等。④开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开篇抒情,引起读
者共鸣;抑扬开篇,强化读者印象。
中间 ①结构上承上启下(总结上文,领起下文),起过渡作用。②内容上扩展思
路,丰富内涵(由写景转向抒情、由叙述转向议论、由正面转向反面等)。
结尾 ①篇末点题,卒章显志。②升华情感,深化主题。③照应前文,结构严谨。
④发人深思,意蕴深远(给读者留下思考、回味的空间)。
插入段 ①与上下文构成虚实相映、正反对照、层进烘托、总分印证关系。②对全
文中心起强化、突出作用。③在结构上宕开一笔,形成波澜。
反复出现
的句子
①在内容上,有突出内容(主旨)、强化感情等作用。②在结构上,有交代
线索、前后呼应等作用。③在表达上,有强化或一唱三叹之效。
(二)四大答题角度
虽然不同位置的句段在文中的作用有所不同,但解答此类题均应从内容、结构、表达技巧和读者几方面入手。
3
(三)两大解题步骤
第一步:明确句段位置,读懂句段内容。因为不同位置的句段在文中的作用有所不同,所以明确句
段位置就显得特别重要,而读懂句段内容又是分析句段作用的前提。
第二步:确定分析角度,结合文本分析。依据句段位置,确定对句段作用分析的角度,然后结合文
本具体内容分析作答。
【实战运用】
一、(2020·全国三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小题。
记忆里的光
蒋子龙
我八岁才第一次见到火车。1949 年初冬,我正式走进学校,在班上算年龄小的。一位见多识广的大
同学,炫耀他见过火车的经历,说火车是世界上最神奇、最巨大的怪物,特别是在夜晚,头顶放射着万
丈光芒,喘气像打雷,如天神下界,轰轰隆隆,地动山摇,令人胆战心惊。许多同学都萌生了夜晚去看
火车的念头。
一天晚上,真要付诸行动了,却只集合起我和三个大一点的同学。离我们村最近的火车站叫姚官屯,
十来里地,当时对我来说,就像天边儿一样远。最恐怖的是要穿过村西一大片浓密的森林,里面长满奇
形怪状的参天大树。森林中间还有一片凶恶的坟场,曾经听的所有鬼故事,几乎都发生在那里面,即便
大白天我一个人也不敢从里面穿过。进了林子以后我们都不敢出声了,我怕被落下,不得不一路小跑,
我跑他们也跑,越跑就越瘆得慌,只觉得每根头发梢都竖了起来。当时天气已经很凉,跑出林子后却浑
身都湿透了。
好不容易奔到铁道边上,强烈的兴奋和好奇立刻赶跑了心里的恐惧,我们迫不及待地将耳朵贴在道
轨上。大同学说有火车过来会先从道轨上听到。我屏住气听了好半天,却什么动静也听不到,甚至连虫
子的叫声都没有,四野漆黑而安静。一只耳朵被铁轨冰得太疼了,就换另一只耳朵贴上去,生怕错过火
车开过来的讯息。铁轨上终于有了动静,嘎登嘎登……由轻到重,由弱到强,响声越来越大,直到半个
脸都感觉到了它的震动,领头的同学一声吆喝,我们都跑到路基下面去等着。
渐渐看到从远处投射过来一股强大的光束,穿透了无边无际的黑暗,向我们扫过来。光束越来越刺
眼,轰隆声也越来越震耳,从黑暗中冲出一个通亮的庞然大物,喷吐着白气,呼啸着逼过来。我赶紧捂
紧耳朵睁大双眼,猛然间看到在火车头的上端,就像脑门的部位,挂着一个光芒闪烁的图标:一把镰刀
和一个大锤头。
领头的同学却大声说是镰刀斧头。
且不管它是锤是斧,那把镰刀让我感到亲近,特别地高兴。农村的孩子从会走路就得学着使用镰刀,
一把磨得飞快、使着顺手的好镰,那可是宝贝。火车头上还顶着镰刀锤头的图标,让我感到很特别,仿
佛这火车跟家乡、跟我有了点关联,或者预示着还会有别的我不懂的事情将要发生……
十年后,我以第一名的成绩入伍,进入海军制图学校,毕业后成为海军制图员,接受的第一批任务
就是绘制中国领海图,并由此结识了负责海洋测量的贾队长。贾队长有个破旧的土灰色挎包,缝了又缝,
补了又补,唯一醒目的是用红线绣的镰刀锤头图案。
既然已经站在了军旗下,自然也希望有一天能站在镰刀锤头下,我对这个图案有一种特殊的亲近和
敬意。于是就想用自己的新挎包跟他换。不料贾队长断然拒绝,他说这个挎包对他有特殊的纪念意义,
目前还有很重要的用途,绝不能送人。有一次他在测量一个荒岛时遇上了大风暴,在没有淡水没有干粮
的情况下硬是坚持了十三天,另外的两个测绘兵却都牺牲了。他用绳子把自己连同图纸资料和测量仪器
牢牢地捆在礁石上,接雨水喝,抓住一切被海浪打到身边的活物充饥……后来一位老首长把这个挎包奖
给了他。
贾队长答应在我回家探亲的时候可以把挎包借给我,但回队时必须带来一挎包当地的土和菜籽、瓜
子或粮食种子。原来他每次出海测量都要带一挎包土和各样的种子,有些岛礁最缺的就是泥土。黄海最
外边有个黑熊礁,礁上只驻扎着一个雷达兵,一个气象兵,一个潮汐兵,他们就是用贾队长带去的土和
种子养活了一棵西瓜苗,心肝宝贝般地呵护到秋后,果真还结了个小西瓜,三个人却说什么也舍不得
吃……
又过了几年,我复员回到工厂干锻工。锻工就是打铁,过去叫“铁匠”。虽然大锤换成了水压机和
蒸汽锤,但往产品上打钢号、印序号,还都要靠人来抡大锤。我很快就喜欢上了打铁,越干越有味道,
一干就是十年。在锻钢打铁的同时,也锻造了自己,改变了人生,甚至成全了我的文学创作。我成了民
间所说的“全科人”:少年时代拿镰刀,青年当兵,中年以后握大锤。对镰刀锤头有了一种说不出的特
殊感情。
(有删减)
4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贾队长不肯把旧挎包送人,是因为这个挎包关联着他人生中难以忘怀的一段经历,不仅具有
特殊的意义,也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寄托。
B. 尽管“我”的情感体验在各段落中表现不同,但连缀在一起,就将“我”对镰刀锤头图案“说不
出的特殊感情”巧妙地“说”了出来。
C. 本文借对火车、挎包、铁锤等寻常事物的记述,有意形成一种朴实无华的文体风格,暗示正是这
些寻常事物成全了“我”的文学创作。
D. 文章寓象征于写实,喷吐着白气、冲破黑暗呼啸而来的火车,既是写实的,也是象征的,它象征
着伟大的力量、崭新的时代。
1. C 【“有意形成一种朴实无华的文体风格”错误,“有意”应该是“自然”;“这些寻常事物成全
了‘我’的文学创作”表述也不当,从最后一段“在锻钢打铁的同时,也锻造了自己,改变了人生,
甚至成全了我的文学创作”可见,应该是对这些“寻常事物”的情感体验成全“我”的文学创作。
注意“甚至”一词的界定范围。】
2. 作者对儿时看火车经历的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6 分)
2. 萌生念头:大同学对火车形象的描述,让“我”萌生看火车的念头;付诸行动,夜间穿过坟场,耳
朵贴在铁轨上,写出“我”看火车时的兴奋与好奇;抒发感受:火车头上挂着光芒闪烁的镰刀锤头
图案,让“我”感到特别,也感到亲切。
3. 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统摄全文的。(6 分)
3. “记忆里的光”,指火车头上“光芒闪烁的图标”,即镰刀锤头,是本文的核心意象;围绕这一核
心按照时间顺序,安排了“我”少年、青年、中年的人生片段,每一片段都同“镰刀和锤头”相关。
最后,以“全科人”的身份表达出“我”对“镰刀锤头”的深厚感情,呼应题目,升华主题。
二、阅读余秋雨的《都江堰》,完成 4~7 题。
都江堰
余秋雨
一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
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
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
照、荒凉的旷野溶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
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
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
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
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
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
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
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
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它,就是都江堰。
二
我去都江堰之前,以为它只是一个水利工程罢了,不会有太大的游观价值。连葛洲坝都看过了,它
还能怎么样?只是要去青城山玩,得路过灌县县城,它就在近旁,就乘便看一眼吧。因此,在灌县下车,
心绪懒懒的,脚步散散的,在街上胡逛,一心只想看青城山。
七转八弯,从简朴的街市走进了一个草木茂盛的所在。脸面渐觉滋润,眼前愈显清朗,也没有谁指
路,只向更滋润、更清朗的去处走。忽然,天地间开始有些异常,一种隐隐然的骚动,一种还不太响却
一定是非常响的声音,充斥周际。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又
紧张得急于趋附。不知是自己走去的还是被它吸去的,终于陡然一惊,我已站在伏龙观前,眼前,急流
浩荡,大地震颤。
即便是站在海边礁石上,也没有像这里强烈地领受到水的魅力。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会,聚会得太
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可掬可捧的水。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
5
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
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
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
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已经咆哮到让人
心魄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阴气森森间,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
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场千年的收伏战。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
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三
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遥远得看不出面影的李冰。
四川有幸,公元前 251 年出现过一项毫不惹人注目的任命:李冰任蜀郡守。
此后中国千年官场的惯例,是把一批批有所执持的学者遴选为无所专攻的官僚,而李冰,却因官位
而成了一名实践科学家。这里明显地出现了两种判然不同的政治走向,在李冰看来,政治的含义是浚理,
是消灾,是滋润,是濡养,它要实施的事儿,既具体又质朴。他领受了一个连孩童都能领悟的简单道理:
既然四川最大的困扰是旱涝,那么四川的统治者必须成为水利学家。
前不久我曾接到一位极有作为的市长的名片,上面的头衔只印了“土木工程师”,我立即追想到了
李冰。
没有证据可以说明李冰的政治才能,但因有过他,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那把长锸,千年来
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
他开始叫人绘制水系图谱。这图谱,可与裁军数据、登月线路遥相呼应。
他当然没有在哪里学过水利。但是,以使命为学校,死钻几载,他总结出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
作堰”、八字真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直到 20 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他的这点学问,永远
水气淋漓,而后于他不知多少年的厚厚典籍,却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
他没有料到,他治水的韬略很快被替代成治人的计谋;他没有料到,他想灌溉的沃土将会时时成为
战场,沃土上的稻谷将有大半充作军粮。他只知道,这个人要想不灭绝,就必须要有清泉和米粮。
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彻的人类学的思考。
他未曾留下什么生平资料,只留下硬扎扎的水坝一座,让人们去猜详。人们到这儿一次次纳闷:这
是谁呢?死于两千年前,却明明还在指挥水流。站在江心的岗亭前,“你走这边,他走那边”的吆喝声、
劝诫声、慰抚声声声入耳。没有一个人能活得这样长寿。
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雄壮、蛮吓、残忍;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
有什么样的起点就会有什么样的延续。长城半是壮胆半是排场,世世代代,大体是这样。直到今天,
长城还常常成为排场。都江堰一开始就清朗可鉴,结果,它的历史也总显出超乎寻常的格调。李冰在世
时已考虑事业的承续,命令自己的儿子作 3 个石人,镇于江间,测量水位。李冰逝世 400 年后,也许 3
个石人已经损缺,汉代水官重造高及 3 米的“三神石人”测量水位。这“三神石人”其中一尊即是李冰
雕像。这位汉代水官一定是承接了李冰的伟大精魂,竟敢于把自己尊敬的祖师,放在江中镇水测量。他
懂得李冰的心意,唯有那里才是他最合适的岗位。这个设计竟然没有遭到反对而顺利实施,只能说都江
堰为自己流泻出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
石像终于被岁月的淤泥掩埋,本世纪 70 年代出土时,有一尊石像头部已经残缺,手上还紧握着长
锸。有人说,这是李冰的儿子。即使不是,我仍然把他看成是李冰的儿子。一位现代作家见到这尊塑像
怦然心动,“没淤泥而蔼然含笑,断颈项而长锸在握”,作家由此而向现代官场衮衮诸公诘问:活着或
死了应站在哪里?
出土的石像现正在伏龙观里展览。人们在轰鸣如雷的水声中向他们默默祭奠。在这里,我突然产生
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消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轰鸣的
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
4.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本文以宏论开篇,通过与长城的对比,认为都江堰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开门见山地
点出都江堰特有的魅力与价值。
B. 文章三个部分层层推进,脉络清楚。第一、二部分写“实”,以对客观景物的生动描绘为重点,
第三部分写“虚”,以作者独特的主体感悟为中心;“虚”与“实”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C. 本文多处使用对比,如长城与都江堰的对比,大海之水与都江堰之水对比,秦始皇筑长城与李冰
筑都江堰的指令的对比等,通过对比,表现了作者对都江堰、李冰的赞美,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D.文章多次使用了比喻手法。如以“乡间母亲”比喻都江堰,以“金杖玉玺”“铁戟钢锤”比喻权
势等,这些比喻手法的使用都使得文章生动形象。
6
4.B【第一部分为虚写。】
5. 请简要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并概括其结构特点。(6 分)
5.(1)行文思路:文章围绕“都江堰”,先以长城为参照,开门见山的点出都江堰特有的魅力与价值;
接着描绘都江堰的壮丽图景以及作者初见都江堰时的内心震撼;最后由堰及人,展现李冰父子的
精神风采。 (3 分)
(2)结构特点:①文章结构流转自如,衔接自然。三个部分层层推进,脉络清楚。 (1 分)②“虚”
与“实”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第一、三部分写“虚”,以作者独特的主体感悟为中心;第二部
分写“实”,以对客观景物的生动描绘为重点。(2 分)
6.在游览都江堰前后,作者的情感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写有何好处?(6 分)
6.(1)情感变化:①游览前,作者没有体会到都江堰的价值,心绪懒散,没有兴致;②走近之后,为
都江堰气势所吸引,变得紧张吃惊,急于趋附;③参观后,陶醉于都江堰的精神焕发、飞奔喧
嚣、壮丽的驯顺,为之震撼,心魄俱夺,对其“景”情有独钟,对其“神”无比崇敬。
(2)好处:这种虚实相生、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的成功运用,既深刻地表现了都江堰难以抗拒的无
穷魅力,又使文章波澜起伏,可读性强。
7.作者浓墨重彩地对都江堰的水流作极为生动的描绘,这样写有什么用意?(5 分)
7.表现水的魅力,赞美水的强悍生命力,(2 分)显示出都江堰水坝工程的神奇功效,肯定了都江堰的
游观价值,(2 分,写出都江堰的价值即可),为下文写李冰精神作铺垫。(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