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教学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教学课件

ID:645386

大小:3.35 MB

页数:85页

时间:2021-03-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一单元 1 社戏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 大 的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 喊》、《彷徨》,散文集 《朝花夕拾》,散文诗集 《野草》等。 作家作品  什么是社戏呢? 在绍兴,“社”是 一种区域名称,相当 于“村庄”。社中有 “庙”,为了祈求全 社平安富足,社庙里 每年一定时间都要演 戏,这就叫做“社 戏”。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诵读课文 1.画记自己难以读准、难以理解的字词。 2.理清文章结构: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根据线 索划分课文部分。(点击明确) 本文的线索:社戏。 看戏前(1~3段)──看戏中(4~30段) ──看戏后(31~40段) 一:叙事详略得当 详写去看戏的全过程,略写平桥村 的情况和看社戏后的余波。去看社戏的 过程中,真正描写社戏的部分并不多, 而是着重写了农村小朋友的活动和景物。 以此更好地表达中心思想:怀念的不是 社戏本身,而是看戏过程中,与朋友们 结下的诚挚友谊和自由的农家生活。 写作特色 二:景物描写 出航途中,勾画了江南水乡的美丽 图画。 看戏时,描绘了仙境般的戏台。 归途中,又用比喻写了行船的情景, 富有童话色彩。 描写细致逼真,有着浓郁的抒情气 氛,表现了我去看社戏时兴奋愉快的心 情和对江南农村美景的热爱,写得情景 交融。 写作特色 三:人物形象 1.双喜:聪明能干、善解人意、富有同情 心、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 充满自信、有组织才能和号召力,是当 仁不让的孩子领袖。 2.阿发:淳朴、憨厚、无私 3.六一公公:宽厚、淳朴、热情、好客 戏好、豆好 乐土上的人好 写作特色 四:语言生动、简练、幽默 写人时用笔极为节俭,仅通过语 言、动作描写,就传神地刻画了栩栩如 生的人物形象。 语言幽默风趣:连黄牛水牛都欺生, 敢于欺侮我。从而写出了我的窘态。 写作特色 合作探究,平桥“乐”事 1.“我”是在什么时令随母归省小住平桥 村的? 2.平桥村是怎样一个村庄?“我”在平桥 村得到了什么样的优待?表明了村民的什 么特点? 3.“我”在平桥村有哪些乐事? 4.本篇题为“社戏”,重在叙写去看戏, 写这些在平桥村的一般乐事又有什么样的 作用? 总结存储,体验拓展 1.总结存储:    这样一个偏僻的小村庄,为何却是“我”的“乐 土”,这是什么原因。  ⑴“我”可以免读“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一类难懂的书, 可以自由欢乐地生活。 ⑵这里有许多年龄相仿的小朋友陪着“我”玩,彼此平 等,没有封建礼教的约束。  ⑶每天可以钓虾,放牛,生活丰富多彩,并充满了友爱 和情趣。 2.体验拓展:  ⑴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在体味中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⑵预习第二部分,初步体会夏夜航船去看戏途中的景物 描写和表现作用。 “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倘自己还 未当家,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 这是还未当家的已嫁女儿的一般情况; “那时我的祖母虽然还康健,但母亲也已 分担了些家务”,母亲的情况不同于上述 的已嫁女儿,“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 省了,只得在扫墓完毕之后,抽空去住几 天”。清明扫墓完毕之后的天数,可能多, 也可能少,“我”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 当在春末夏初的时令,所以能够看到“春 赛”、社戏,吃到罗汉豆。 讨论明确 平桥村近海临河,“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 田,打鱼”,是一个劳动人民住居的环境优美的 小村庄。“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 的”,村民们因为“我”的到来,特地“许可” 自己的孩子“减少工作”,“伴我来游戏”,热 情好客,十分优待“我”这个小客人。而且他们 不拘礼教,“我们”偶尔吵闹起来,打了辈份很 高、应该称之为“太公”的小朋友,也没有人想 到这是“犯上”,风尚淳朴。 讨论明确 “我们”每天大都掘蚯蚓,穿钓钩。   “伏在河沿上去钓虾”,“不半天便可以钓到一大碗。这虾 照例是归我吃的”。“照例”,表明钓得的虾总归“我”吃, 已成定例,小朋友们也都热情好客,十分优待“我”这个小客 人。“我”看着在清澈的河水中,呆子似的虾“用了自己的两 个钳捧着钓尖送到嘴里去”,被钓上来,自然乐趣甚浓;吃着 自己和小朋友一起钓来的虾,更会甜在心里。 “我们”还常一同去放牛。   黄牛水牛都“敢于欺侮我,因此我也总不敢走近身,只好 远远地跟着,站着”;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诗经, “全都嘲笑起来了”。这嘲笑是善意的,实际是鼓励“我”大 胆些,勇敢些。“我”怕牛,还因此而被嘲笑,却还跟着去放 牛,哪怕去了也只是“远远地跟着,站着”,是多么愿意和这 些小朋友在一起,在这放牛被嘲当中,更表现出彼此的亲密。 “我”跟着小朋友放牛,也自有一种很浓的乐趣。 讨论明确 写这些小住平桥村的一般乐事,既多方面地 表现出那段生活的乐趣,使作品内容丰富,具有生 活实感;更由于这里写了钓虾、放牛这两件乐事, 第二部分开头的“至于我在那里的第一盼望的,却 在到赵庄去看戏”,就与之构成递进兼有转折的关 系。钓虾、放牛已是乐趣甚浓,“第一盼望”的 “看戏”自更乐趣无穷。这样,就为写最大乐事 ――看戏作了铺垫,吸引读者读下去。  (这一部分写“我”随母亲归省在平桥村的生活, 意在突出人物活动的环境,同时简写一些“趣事”, 为下文详写“看戏”中的趣事作铺垫。) 讨论明确 默读看戏,梳理过程    默读第二部分看社戏的全过程,并思 考:围绕社戏主要写了哪几件事?并据此 划分好这部分的层次。 讨论明确: 一层(4~9段):看社戏前的波折; 二层(10~13段):去看社戏途中的见 闻感受; 三层(14~21段):在赵庄看社戏; 四层(22~30段):看社戏后深夜归航。 合作探究,互动释疑 1.看戏之前遇到了什么波折,后来是如何解决的?为什么 这样写? 2.文中为什么说笛声宛转悠扬,使“我”“沉静”,然而 又“自失”起来呢? 3.“我”在航船去看戏途中产生过什么误认?写这些具有 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4.“我”在望到戏台时的心情怎样? 5.在作者笔下,“我”所急切要看到的戏好看吗?为什么? 6.既然戏不好看,大家也就一致赞成回去了。课文中月夜 归航这一部分写得也非常精采。但为什么没有写沿途所见 的景物呢? 7.夜深了,人乏船慢,兴致将尽,在小说将要结束之际, 偷豆一事又把情节推向了高潮。为什么说“偷”?“偷” 谁的豆? 8.由此,我们想—想,小伙伴们这样热衷于来看戏的真实 的原因是什么? 看社戏前确实遇到了一些波折,如一时叫不 到船,母亲不准“我”和别人一同去,又怕外祖 母担心等,还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我”的扫兴。 然而,这些“困难”又逐一地被小伙伴们解决了: 首先解决了船的问题,接着又摆三条理由:一是 船大;二是“我”不乱跑;三是大家又懂水性。 并且还用写包票的话作了保证,让外祖母放心, 实现了“我”去看社戏的愿望。这样叙写既突出 了双喜等小伙伴的友爱、聪慧的品德,同时也显 得文笔曲折,文意跌岩。 讨论明确 “自失”是指“我”听得出神, 忘了自己。这是因为被美丽的夜景 陶醉而出神的缘故。 讨论明确 “我”在航船去看戏途中曾产生过两 点误认:一是把途中的“松柏林”误认为 赵庄,一是误把“渔火”误认为戏台上的 灯火。心急才产生了误认,写这两点误认, 既构成了情节的曲折,又进一步表现出 “我”急欲去到赵庄,看到演戏的心情。 讨论明确 “我”望到“庄外临河空地上的 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 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那缥缈 月夜空间的戏台,使“我”疑心是 “画上见过的仙境”,深被吸引, 无限欢喜,更全神贯注地一直望到 “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 动”。无限欢喜、兴奋之情。 讨论明确 不好看。 ① 想看铁头老生翻跟头,但那老生却没 翻。 ② 想看到“蛇精”和“跳老虎”,但等 了许久都不见出来。 ③ 最怕看“老旦”,然而“老旦终于出 了台”,并不停地唱着。 从以下也可看出戏不好看:文中孩子们 “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 呵欠”等,这些孩子的神态描写,也从侧 面表现了戏不好看。 讨论明确 因为前面第11节已着重写 了两岸景物,所以这节略了这部 分内容。 讨论明确 孩子们认为背着大人摘豆吃是不 应该的,所以直言不讳地说“偷”。 可是他们不是窃取别人的东西来肥 私,有趣的是把自己家最好的劳动 果实奉献给伙伴享用;“偷我们的 罢,我们的大得多呢。”这些话足 以表现出这群农家孩子热情好客, 淳朴善良,天真活泼。 讨论明确 ⑴对少年儿童来说,对未知事物或新 鲜事物的追求与探索远比得到它更有 吸引力; ⑵小伙伴们更在乎的是在看戏途中彼 此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玩耍。 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 间”,小伙伴们真正感兴趣的不在社 戏,而在看戏前后的那种气氛、感觉。 讨论明确 品读赏析,景物描写 1.去赵庄看戏的途中,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夏夜行船 的美景的? 讨论归纳:   嗅觉:(清香、水气)   视觉:(淡黑的起伏的群山,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听觉:(似乎听到了歌吹)   想象:(……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 2.这样描写看戏途中的情景,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表现了 “我”什么样的心情?    作者借助“我”,一路上领略了江南水乡的夜景。这 段描写,从感觉入手,描绘了豆麦、水草的清香、淡黑 起伏的连山、皎洁的月光、闪亮的渔火、宛转悠扬的笛 声、孩子们的欢笑声,写得有声有色有味,然而更有情。 写连山,以 3.明确下列几个问题:   ⑴ “朦胧”在句子里作什么词用?   “朦胧”原来是形容词,现在作动词。(下文中“模 糊”也是这种用法。)   ⑵ 为什么说连山像铁的兽脊似的踊跃向船尾跑去?   这样写既形象真切,又突出了船行的快。 动写静;写笛声,以声传情;写渔火,由远及近。这样写, 既给人一种诗情画意之感,又将社戏在仙境般的景致中呈给 读者。同时也表现了我急欲看到社戏的急切心情。 第一单元 2 回延安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了解“信天游”的特点。 3、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感情。 4、学习拟人、夸张、比兴等手法的运用。 5、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学习目标 1、结合课文下的注释,了解作者。 2、朗读诗歌,体会所写的主要内容。 3、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感情。 4、学习拟人、夸张、比兴等手法的运用。 自学提纲 贺敬之,当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歌剧 《白毛女》就是由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的。 早期诗集为《乡村的夜》。建国后,诗歌创 作取得了很大成就。《回延安》《放声歌唱》 《雷锋之歌》《西去列车的窗口》都时广有 影响、脍炙人口的名篇。粉碎“四人帮”后, 他写了长诗《中国的十月》和《八一之歌》 等。 走近作者 诗人1940年奔赴延安,1946年因工作需 要离开。六年中在延安受到了革命的教育和锻 炼,经历了生命史上最难忘的时期。1956年, 与延安阔别十年之后,诗人从北京重回延安, 参加在那里召开的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 会,受到延安人民的热情接待,看到了十年中 延安的巨大变化,内心充满激动和喜悦,就写 下了这首抒情色彩浓郁的诗歌,歌颂了党中央 的伟大,表达了对延安人民的深厚而真切的无 产阶级感情。这首诗,发表在1956年6月《延 河》上。 创作背景 诗歌所采用的是流行于陕北一带的陕北民 歌“信天游”(又名“顺天游”)的形式,这 种民歌曲调淳朴、高亢悠长,节奏自由,一般 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歌词常为两句一段,短 的只有一段,长的可以接连数十段,用同一曲 调反复演唱。每段常转韵,多用比兴,多作蝉 联,多用叠字,多用衬字,既有急徐相替之美, 又有刚柔交织之妙。诵读、歌唱时,自有一唱 三叹、回环飘荡的兴味,因而有着显著的地方 特色和民歌特色。 作品特色 《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形式写成的激 情澎湃的诗篇,诗人用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 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我们可以感 受到诗体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 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全诗除了真切的感 情构成了诗的源泉,就是诗人对陕北风土人 情的意象组合描写,更增添了这首诗的生活 气息和乡土美感,以及从朴实中流露出来的 民族音乐般的美。 糜 子 白 羊 肚 脑 畔 méi dǔ pàn 字词积累 诗歌分为几个部分?侧重点各是什么? 诗歌分为五个部分,各有侧重。 1.写踏上延安土地时的激动情景。 2.回忆十年前延安的革命生活。 3.写和延安人民欢聚的热烈场面。 4.写今天在延安城看到的崭新面貌。 5.歌颂延安城的光辉业绩。 这首诗紧扣一个“回”字,写出了回延安的过 程;并以此作为线索,抒发了对延安的热爱和歌颂 之情。 整体感知 1.诗歌第一部分,作者怎样表达他回延安时的激动心情的? (1)用表示大幅度动作,富有力度的动词,来反映其内心的 激动,如“抓”“贴”“搂”“扑”等。外在的动作,传神地 揭示了他的内心,如果抽象地写“激动”“兴奋”等词语,势 必无此效果。 (2)省略号的运用,能启发读者想象,使人觉得诗歌除了形 诸文字的内容之外,还有不尽之意,无法一一陈说,让读者去 体味、联想。 (3)拟人化的环境描写,反映出的恰恰是作者内心的自我感 受;与其说是“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还不如说,这是作者 的心儿在歌唱,在欢笑。 2.“手把手教会了我”——在第二部分中,延安母亲到底教会了 作者些什么?诗歌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3.第三部分,主要写作者与延安亲人相见。读了这一节, 我们看到了亲人相见的热烈、真挚之情,看到了延安人的 成长和美丽、淳朴的心灵,逐层琢磨一下,作者是怎样表 现这些内容的? (1)环境烘托、渲染,说明延安人民的热情、好客; (2)选取有代表性的老爷爷、中青年和小娃娃 三代人的典型,写出了延安人的贡献和成长; (3)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长江大河起浪花”从侧面反映谈话双方的情投意合,谈话 内容的丰富异常。 4.“母亲延安换新衣”这是一种怎样的写作方法?诗歌第 四部分,是怎样来具体写“换新衣”的?为什么要写这些内 容? (1)用“换新衣”写延安的变化,是拟人的手法,这样写, 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包含着丰富的感情。 (2)在具体描写延安变化时,作者选用典型的 材料,用排比、铺陈、复叠的手法,一个“新”字便跃然眼 前。 5.结尾部分,写到了杨家岭、宝塔山、枣园。想一想,这 些内容为什么放在最后一部分写? 这是进一步从革命历史的角度歌颂延安的功绩,歌颂党 和党的领袖。这样,越发突出了延安的“特殊性”即“个 性”,又能进一步表达作者热爱延安的原因。读者读到这里, 对于延安在革命史上的地位,怎能不油然而生敬意!但是, 这样写,并不是标语、口号式的,作者赋予革命历史以色、 形、光的鲜明形象,将红旗、脚印、灯光等具体而富有象征 意义的事物写入诗中,我们读起来,毫无枯燥、说教之感, 相反,在形象中感受到,革命的力量无比巨大,跟着党,沿 着党指引的道路,星星之火,定能燎原。 7.探究体会诗中作者真挚炽热的感情,诗人的思想 感情是如何升华的? 诗人踏上延安的土地、见到延安的亲人,从“手抓 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一头扑进亲人怀” 等诗句看出,诗人产生的是激动、喜悦的感情;诗人回 忆延安对自己的养育,描写和延安亲人欢聚畅谈的情景 及看到延安新面貌之后,爱延安、爱革命、爱人民的感 情达到了高潮;当诗人又要离别延安时,从结尾两句诗 可以领会到,诗人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上升到了巅峰。 第一单元 3 安塞腰鼓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 腰鼓的恢宏气势。 2.理解文中短句的运用及多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3.激发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做优秀的文化传承者。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刘成章】1937年生,陕西 省延安市人。现任陕西省作 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 会常务理事。已出版六本散 文集,其中《羊想云彩》获 首届鲁迅文学奖。 走近作者 腰 鼓 相关介绍 【安塞腰鼓】陕西省的传统民俗舞蹈。表演可 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气势,精湛的 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1996年,延安市安塞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 为中国腰鼓之乡。 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 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jī bàn mò kàng huì rǒng zhuó 字词积累 【亢奋】极度兴奋。 【晦暗】昏暗。这里是迷惘、糊涂的意思。 【羁绊】缠住了不能脱身,束缚。 【烧灼】烧、烫,使受伤。 【冗杂】繁杂。 阅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整体感知 (一)1-4:打鼓前的安静 (二)5-27: 隆隆的腰鼓 5-13:宏伟的场面 14-17:雄壮的响声 18-22:击鼓的后生 23-27:奇丽的舞姿 (三)28-30:结束后的寂静 安塞腰鼓的总体特征是什么?(用原文 中的三个连续的词语回答。) 壮阔 豪放 火烈 具体感知 说说安塞腰鼓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命的强健刚劲 旺盛的生命力 强大的力量 气势宏大 气势磅礴 …… (1)“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 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作者从不同侧面与角度展示了安塞腰鼓 的美,请简要分析。 ——蓄势待发的后生美 (2)“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斗 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火烈的舞蹈场面美 (3)“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 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激越的鼓声美 (4)“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大 起大落地搏击着。”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浓烈的艺 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变幻的舞姿美 找出文中感情最炽烈、音调最高亢的句子。  好一个安塞腰鼓!  好一个安塞腰鼓! 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 腰鼓! 间隔反复四次——歌颂生命和力量 腰鼓壮阔、豪放、火烈,它孕育于黄土高原, 是粗犷充沛的原始生命力的宣泄,它奇伟磅礴、不 加雕饰的风格与高原的雄浑、厚重、朴实相匹配。 而江南秀润美丽,但粗犷厚重不足,承受不了这样 粗犷的艺术形式。 如何理解“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 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说说文章最后两句“简直像来到……一声渺 远的鸡啼”的好处。 以动衬静,衬托出鼓声停后,世界的寂静与 高原的辽阔。 (1)“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 了……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1.找出文中优美的语句朗读并赏析。 综合运用排比、比喻、反复,形象具体地写 出了舞蹈场面的壮美,突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 放、火烈的特点。 品味语言 (2)“百十个腰鼓发出的……只听见隆隆, 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也是隆隆,隆隆, 隆隆。”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阵 痛的发生和排解……” 叠词、反复、排比,表现出“安塞腰鼓”气 吞河山的场面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3)“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 的思绪!” “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 “愈捶愈烈……声,成了茫茫一片……” 反复、排比,文章语句铿锵,气势强劲,将 安塞腰鼓所表现出的力与美推到极致。 (1)句内排比 2.找出文中运用最多的修辞手法,举例说明 这种手法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2)句与句之间的排比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斗虎一样, 是强健的风姿。” (3)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使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 语句铿锵,能表达出强烈的思想感情。 (1)铿锵的短句 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现内容。 如“一群茂腾腾的后生”,间接表现了年轻 生命的热烈奔放;“忘情了,没命了”有力表现 了生命沸腾、力量喷涌不可遏止的情景。 写法探究 (2)多样的修辞 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气势磅 礴,酣畅淋漓、生动形象。 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连用三 个排比段落,犹如江河一泻千里,不可遏止。 (3)疾猛的节奏 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一个排比接一 个排比,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不让人有半点喘息的机会 。快节奏使得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 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本文通过一系列对安塞腰鼓赞美的语词,来 表现对安塞腰鼓的赞美,同时赞美安塞腰鼓给人 的激情和力量,赞美黄土高原,赞美强健有力充 满希望的黄土地人民。 课堂小结 打鼓前的安静 隆隆的腰鼓 结束后的寂静 铿锵的短句 多样的修辞 疾猛的节奏 歌颂生 命和力 量,赞 美黄土 高原和 人民 安 塞 腰 鼓 板书设计 模仿课文写一段二三百字的文章,描述一个场 面。 要求:多角度、多侧面观察 多角度、多侧面联想 适当运用排比句式 随堂练习 第一单元 4 灯笼 吴伯箫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教 育家,原名熙成。1906年出生于山东莱芜, 192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解放后,主要 从事语文教材编审,长期担任人民教育出版 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 《羽书》《黑红点》《北极星》《忘年》 《吴伯萧散文集》中。散文《南泥湾》《一 坛血》《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我没 见过长城》等,作为范文收入在中学语文教 材中,《早》被编入小学语文教材,其数量 之多在同代作家中首屈一指。这些作品以其 真挚深厚的情感,朴实动人的描绘,严谨缜 密的结构,清丽洗炼的语言,赢得了广大师 生的喜爱。 走近作者 灯笼(long) 争讼(sòng) 领域(yù) 斡旋(wò) 静穆(mù) 思慕(mù) 怅惘(wǎng) 锵然(qiāng) 褪色(tuì) 燎原(liáo) 熙熙然(xī) 暖融融(róng) 马前卒(zú) 焚身(fén) 焰火(yàn) 皎洁(jiǎo) 磷火(lín) 犬吠(fèi) 点缀(zhuì) 辉煌(huáng) 幽悄(qiǎo) 字词积累 ①皎洁:(月亮等)明亮而洁白。 ②磷火:磷化氢燃烧时的火焰。人和动物的尸体腐烂时 分解出磷化氢,并自动燃烧。夜间在野地里有时看到 的白色带蓝绿色火焰就是磷火。俗称鬼火。 ③斡旋:调停,调解。 ④静穆:安静庄严。 ⑤怅惘: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没精打采。 ⑥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⑦褪色:布匹、衣服等的颜色逐渐变淡。 ⑧幽悄:幽深寂静。 ⑨熙熙然:温和欢乐的样子。 ⑩人情世故:为人处事世的道理。 字词积累 第一部分(第1、2段):由小孩子喜欢火、亮光的 叙述引出作者对灯笼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3~6段):具体写与灯笼有关的几件 事。 第三部分(第7~11段):从文化的角度写作者由 灯笼生发出的联想。 第四部分(第12段):抒发作者现实中的感慨。 整体感知 1.第一段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 说这样写的作用。 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 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 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做铺垫。 细节解读 2.结合文章,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表面写族姊家华贵朱门颜色变暗淡了,不 再鲜艳了,实际上写族姊家庭早已衰败。 (2)雪夜入蔡,同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 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 李愬、蒙恬等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气抗击 敌寇,保家卫国,其英雄事迹与日月同辉, 激励着后人,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 之情。 3.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 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②许 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 下很多美好的回忆;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 温暖他人;④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⑤引发 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 景,激发爱国热情。 4.文章结尾说:“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 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结合文章,分析并评价这句话所 表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分析: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 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 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 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 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评价:作者的爱国情怀值得肯定。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 也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律,催人奋进。作者没有只是沉浸在对 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中,也没有单纯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 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而是由追忆历史转而表现国难现 实,并大声疾呼,表达了爱国的热情。这种情感在我们今天也是 不可缺少的。 本文作者以散文的笔法,抒写了自 己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情感、文化 等不同角度表达了灯笼对他乃至民族的 重要意义,表现了作者与时代同呼吸、 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文章主旨 1.线索清晰,层次分明。 本文作者以“灯笼”为线索,顺着自己的思绪, 具体记叙了记忆中与灯笼有关的一些事情。包括灯 笼所承载的作者对祖父、母亲的情感,与灯笼有关 的乡情民俗,以及现实社会中自己的一些感慨等, 层层递进,使灯笼在文章中所承载的作者赋予其的 含义一层层地展示出来。 写作特色 2.语言文白相间,善用诗词典故。 本文语言文白相间,既富有雅致,又不会过于 通俗。比如“唐明皇在东宫结绘彩为高五十尺的 灯楼,遍悬珠玉金银而风至锵然的那种盛事太古 远了,恨无缘观赏。金吾不禁的那元宵节张灯结 彩,却曾于太平丰年在几处山城小县里凑过热 闹……”句中的“锵然”“古远”等词的运用,使 得文章耐人品读。 写作特色 而大量的诗词典故的化用,也使文章的文学色 彩更加浓厚。比如“最壮的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 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一句,就化用了 宋朝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状词以寄之》里 的诗句。 写作特色 阅读文章,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达灯笼对于他 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的。 文章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表达的:①在文化方面:在纱 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对宫灯的想象,体验的是深 长的历史况味。②在情感方面:挑着灯笼,迎回祖父,长 幼情笃;接过纱灯,上下灯学,母子情深;跟着龙灯跑个半 夜,伴着小灯入梦,绽放着飞扬的青春;族姊远嫁,进士 第的官衔灯映照着褪色的朱门,记录着沧桑的岁 月……③在思想方面:灯笼下的将军门,譬如霍骠姚、李 广、裴度等人,他们征战沙场,保家卫国,使“我”震 撼,更坚定了“我”愿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信心, 以及愿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重难探究

资料: 861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