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地理微专题
高考真题:
• 【学习目标 】
• 1.掌握雾形成原因、分类及影响,熟练区分雾与霾。
• 2.通过图文资料和生活实例,掌握雾霾产生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 3.明确背风坡下沉原理及产生的影响。
雾 2018年全国卷一9(干扰项)
2015年四川卷
2012年上海卷26-29
背风坡下沉增温 2010年海南卷16-18
2013·广东卷4题
2018年全国卷3,37题
一、雾
雾
形成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三是有凝结核
分类
:
:
:
:
由辐射冷却形成的,多数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
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
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
空气中的水蒸汽逐渐受冷液化而形成的雾。
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
人类的活动引起的
影响
↑
雾的消散:一由于下垫面的增温,雾滴蒸发;二风速增大,将雾吹散
或抬升成云;三是大气层不稳定,水汽上传,热量下递,近地层雾滴
蒸发。
→ 雾霾
形成原因
解决措施
有利:
不利:
雾发生时能见度差,影响人们出行,甚至造成交通事故;雾会降低空气
质量,危害人体健康;有害雾滴直接危害农作物生长;多雾的地区,日
光照射时间不足,影响(或减低)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等。
缓解干旱地区水分不足。
例题(一)雾形成的条件
1、一般情况下,近地面大气温度随着
高度增加而下降。在某些天气条件下,
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
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气象学上称之
为“逆温” 。
乌鲁木齐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城市,
三面环山,北部平原开阔,好似一个朝
向准噶尔盆地的喇叭口。冬季多雾,乌
鲁木齐因此被称为“雾鲁木齐”。右图
为乌鲁木齐周围地形图。
1、冬季燃煤取暖和汽车尾气排放,污染
物多(靠近沙漠,沙尘多,凝结核多);
2、冬季多(积)雪,空气中水汽充足;
3、冬季多晴天,夜间降温快,水汽易凝
结4、冬季多逆温,三面环山的地形,风
力小,不利于雾的消散。
→
→
分析乌鲁木齐被称为“雾鲁木齐”的原因。
(一)雾形成的条件 变式
海岸红杉适合生长的温和、湿润、多雾的
环境中。目前,原生海岸红杉仅分布于美国
西海岸。右图为美国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及
周边区域图。
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多雨、多雾的原因。
1、地处大陆西岸,距海近;
2、位于西风带,西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
3、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
4、沿岸受寒流影响,水汽易凝结成雾。
↓
(2015四川文综,3、4题,8分)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
冰晶。下图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据材料回答下面两题。
1.下列地区中,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
A.福建沿海 B.黄海沿岸
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
2.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
相关的是
A.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
B.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C.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显著
D.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
√
√
(一)雾形成的条件 【真题回顾】
(二)雾的消散 例题1
南美洲西部的阿塔卡马沙漠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区之一,
平均年降水量不到1mm,被称为世界的“旱极”。然而,
“旱极”却并不缺“水”,只是它以雾的形态呈现在人们
眼前。在智利中部的某海滨小村,有200余天被大雾笼罩。
当地人在山坡上竖立6张大网,当雾穿过这张大网时,雾
里的潮湿水汽在细小的网眼里凝结成了水滴,积攒的水通
过大网下方的水槽和输水管流到一个蓄水桶里。每年这些
捕雾网可以从雾气中获得2.4万L水。尽管水量不算多,但
对于滴水如油的沙漠村庄来说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右图
为阿塔卡马沙漠示意图和雾网图。
请从逆温的角度分析智利西海岸雾形成过程。
1.智利西海岸大部分地段受南太平洋副热带
高压影响,气流下沉作用显著,空气干燥;
2、大陆岸外有强大的秘鲁寒流流经,沿海空
气与寒冷水面接触,下层冷却,形成稳定的
逆温层,冷湿气流无法上升形成降雨,便只
能维持大雾笼罩的形态。
(二)雾的消散 例题2
雾是在近地面空气层中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气温冷却到一定程度,相对湿度达到90%
左右,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能见度下降的天气现象,雾一般有生成、
持续、消散三个阶段。下面图为1991~2010年九华山山坡(海拔680米)与山脚(海拔20米)逐小时雾的
生成次数百分比、消散次数百分比(雾的生成次数百分比指该时段生成雾的次数占雾日总次数比重;雾的消
散次数百分比指该时段消散雾的次数占雾日总次数比重)。读图完成以下题目。
1.据图可知
A.山脚雾大都在05~09时生成 B.山脚雾生成的次数远大于山坡雾
C.山坡雾生成峰值时间比山脚约迟1小时 D.山坡雾消散峰值时间比山脚约迟1小时
11.据图可知 ( )
A.清晨山脚雾和山坡雾的生成是完全同步的 B.山脚雾生成的次数远大于山坡雾
C.山脚雾出现几率最高的时间段是北京时间6-8时 D.山坡雾消散峰值时间比山脚约早半个小时
√
√
(二)雾的消散 例题2
雾是在近地面空气层中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气温冷却到一定程度,相对湿度达到90%
左右,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能见度下降的天气现象,雾一般有生成、
持续、消散三个阶段。下面图为1991~2010年九华山山坡(海拔680米)与山脚(海拔20米)逐小时雾的
生成次数百分比、消散次数百分比(雾的生成次数百分比指该时段生成雾的次数占雾日总次数比重;雾的消
散次数百分比指该时段消散雾的次数占雾日总次数比重)。读图完成以下题目。
2.据观察山坡雾持续时间比山脚雾长,主要原因可能是
A.山坡能见度低 B.山坡低温状态持续时间长
C.山坡坡面增温快 D.山坡风力大且持续时间长
12.山坡雾在20时前后还有一峰值,主要原因是 ( )
①山坡降温速度快 ②山坡相对湿度大 ③大气保温作用强 ④山坡风力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
(三)雾的分类 例题1辐射雾
雾是指空气中悬浮大量微小水滴。被称为
高速公路“流动杀手”的团雾,大多是由
于局部区域近地面空气辐射降温而形成的
浓雾,具有突发性、局地性、尺度小、浓
度大的特征。江苏省近年来由团雾引起的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比例高达18%左右。右
图是沪宁高速公路示意图。
4.一天当中,团雾的多发时段往往是( )
A.0-6时 B.6-12时C.12-18时 D.18-24时
5.团雾多出现在高速公路上的主要原因是( )
A.汽车尾气排放量大 B.路面昼夜温差较大
C.沿线工业污染严重 D.临近河湖与林草地
6.沪宁高速公路团雾发生频率最大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雾出现的条件有逆温、降温和充足的水汽。
2.团雾大多属于辐射雾,由局部近地层空气
受辐射降温增湿而引起,也有少部分团雾是
平流雾。团雾具有突发性、局地性、尺度小、
浓度大的特征。
3.在深秋和冬季易出现团雾,且团雾一般出
现在昼夜温差较大、无风的夜间,尤其易出
现在清晨。
4.团雾与局部小气候环境关系密切。
√
√
√
(三)雾的分类 例题2平流雾
(四川省内江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近地面
大气中水汽充足,气温较低时,大气中的水汽
容易饱和凝结形成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使地
面水平能见度降低,这种天气现象就是雾。
2017年12月13日到14日南京市出现一次特殊的
天气现象。下图为此次浓雾出现前后
不同高度气温随时间的变化(斜线柱表示2点前
后雾的高度)。
1.图示时间内,地面最低气温约为
A.﹣0.5℃ B.0.5℃ C.4.5℃ D.5.5℃
2.据图推测,上层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面气流上升,水汽冷却凝结而成
B.大气逆辐射强,水汽冷却凝结
C.弱冷空气侵入,水汽冷却凝结而成
D.地面辐射冷却带动上层大气降温
3.两点钟后,上层雾和下层雾的变化应是
A.上层雾上升,下层雾浓度变小B.上层雾下沉,下层雾浓度增大
C.上层雾上升,下层雾浓度增大D.上层雾下沉,下层雾浓度变小
√
√
√
做题思路:雾的形成条件是有逆
温现象,根据气温等值线的递变
规律,判断出现逆温现象后,地
面的温度范围。上层雾形成的主
要原因是弱冷空气侵入,水汽冷
却凝结而成,属于平流雾。冷空
气下沉,两点钟后,应是上层雾
下沉,与下层雾叠加。
雾霾
(三)雾的分类 雾霾例题1
雾与霾的形成均与大气中的微粒(凝结核)和
水汽相互作用有关,城市大气中的微粒主要来
自于机动车尾气和工业生产排放,结合右图:
A.空气中水汽含量越高,微粒越少,越易形成霾
B.空气中微粒含量越高,水汽越少,越易形成雾
C.大风、雨雪天气会加剧城市雾、霾的污染程度
D.同等气象条件,城市规模大更易形成雾、霾天气√
解题思路:根据图中雾与霾天气形成条件,可知空气中
水汽含量越高,微粒越少,越易形成雾,空气中微粒含量
越高,水汽越少,越易形成霾,大风、雨雪天气会较弱城
市雾、霾的污染程度,同等气象条件,城市规模大,来自
于机动车尾气和工业生产排放微粒会更多些,更易形成雾、
霾天气。
补充知识:雾岛效应
所谓“雾岛效应”,原因主要是城市颗粒污染物增加,凝结核过
多,引起雾日的增加。如伦敦为国际著名的雾都,重庆为我国的
雾都,除了自然条件的原因外,城市雾岛效应也是重要因素。
雾与霾
的区别
(三)雾的分类 雾霾真题回顾
(2014年安徽文综) 霾是一种大量极细微的干尘
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得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
米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其形成和分布通常主要由
污染源和气象条件决定。下图表述某地区1961-
2008年霾的年平均日数分布。图中甲地霾日数夏季
少于冬季。
分布特点:1.总体上,中部、西南部多,自中部和西南部向周
边地区减少,西南部最多;
2.太行山东麓、燕山南麓多(冬季风背风坡)华北平原东南
部少,坝上高原少;
3.城市地区较多,乡村地区较少。
描述图示地区霾的年平均日数空间分布特点,并
分析甲地霾日数夏季少于冬季的原因。(16分)
总体递变趋势,最
值,具体区域差异
原因:1.与冬季相比,甲地夏季盛行东南风,气流沿太行山东坡上升,加上近地面气温高,空气对流显著,
有利于干尘粒扩散;
2.夏季降水多,空气较湿润,有利于干尘粒沉降;生活用煤量少,烟尘排放少;
3.植被茂盛,吸烟滞尘作用强。
总结模板☆雾霾天气形成的因素:
1.大气水汽含量:湿度大
2.大气中的凝结核:受人类排放的污染影响
3.大气运动:
a.下沉气流,对流弱,污染物无法扩散
b.风速快慢,风速小或者无风
c.逆温现象
4.地形:
a.暖湿气流抬升
b.地形封闭、不易扩散
c.谷地易出现逆温
5.气候:冬季天气干燥
6.洋流
7.人类活动:
a.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工地施工导致空气中扬尘多
b.北方冬季取暖,大量燃煤,农村燃烧秸秆产生烟雾
(三)雾的分类 雾霾变式2
2015年2月,一部纪录片《穹顶之下》探讨了对我们生活带来显而易见却隐忧不断的环
境问题——雾霾,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
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
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 ,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
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
围的雾霾。
(2)说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的可行措施。(4分)
1.治理排污企业,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执法力度;
2.限制私家车,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3.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消费比重;
4.建设节能建筑,提高建筑能源利用率;
5.植树种草,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6.倡导市民低碳生活。(4分)
雾霾防治模板:
1.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坚持清洁能源的开发和
使用。
2.控制机动车尾气等污染物排放,发展公共交
通。
3.优化产业结构,控制高能耗企业的发展,加
大治理污染力度。
4、加强环境立法;多部门联合执法,控制工
地扬尘。
5、制订雾霾天气预案,如洒水降尘等、与周
边省区污染联防联控。
6、植树种草,扩大绿地面积;倡导市民低碳
生活。
(四)雾的影响 例题1
2019届惠州二调 热带云雾林一般分布在热带山地的
山顶或山脊,有持续性或季节性云雾覆盖,植株相
对矮小、树干弯曲。海南岛热带云雾林分布在海拔
1200米以上,右图为该岛云雾林主要分布区示意图。
6.推测海南热带云雾林水汽的主要来源是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盛行西风 D.东北信风
7.海南热带云雾林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针叶林 D.苔原
8.热带云雾林植株矮小、树干弯曲的原因是
A.热量不足 B.土壤贫瘠
C.地质灾害多 D.风力强劲
√
√
√
(四)雾的影响 例题2
2020届山东泰安检测题
“冷湖”是丘陵地区山谷中冬、春季节微风晴夜因近地面空气的长波辐射冷却而形成的近地面逆温现象,我
国江南丘陵山谷中出现的“冷湖”经常使种植的柑橘遭受冻害。下左图为2017年1月江南某地地形图,下右
图为2017年1月图中山谷在微风晴夜条件下,一次超强寒潮过境时测得的不同地形部位气温变化过程曲线。
12.根据图文信息推测,图中的河谷、山谷地区柑橘分布的主要地段是
A.坡底部 B.坡中部 C.阴坡坡底部 D.阳坡坡顶部
13.柑橘受冻害的临界低温是-9℃。图中,若按“冷湖”逆温垂直递增率1℃/10米计算,则该山谷种植柑
橘的地方到谷底的相对高度至少为
A. 42米 B.25米 C.8米 D.80米
14.深秋的清晨图中A地比B地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迎风坡,降水多,水汽足B.气温较低,降雪丰富,水分足
C.地形比较封闭,水汽不易扩散D.气温较高,蒸发量大,水汽足
√
√
√
二、背风坡下沉增温 焚风效应
①气流翻过山岭时在背
风坡下沉而形成干热的
风。
②亚洲的阿尔泰山、欧
洲的阿尔卑斯山、北美
的落基山东坡等都是著
名的焚风出现区。中国
不少地区有焚风,比较
明显的如天山南坡,太
行山东坡,大兴安岭东
坡的焚风现象,其增温
影响甚至在多年月平均
气温直减率上也可促使
作物、水果早熟;强大
的焚风可造成干热风害
和森林火灾。冬季强焚
风可引起山区雪崩等。←影响:大气(气温、降水);气候;自然带(植被);
农作物减产;森林火灾等
空气抬升冷却
空气下沉增温
成因:焚风效应
(一)成因 例题
湿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有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干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无水汽凝结
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读图回答问题。
1.气流过山时在②至③处成云致雨,气温垂直递减率与山地其它处相
比的变化及成因
A.变大,水汽凝结释放热量B.变大,水汽凝结消耗热量
C.变小,水汽凝结释放热量D.变小,水汽凝结消耗热量
2.空气过山后按干绝热变化,④处气温比①大致高
A.5℃ B.7.5℃ C.10.5℃ D.12℃
√
√
水汽凝结释放热量,
相当于延缓空气降温
→
每降低2000
米温度下降
15摄氏度
(二)影响气温和降水 真题回顾
(2019全国甲卷)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
干热。
说明地形对宾
川县河谷地区
干热气候特征
形成的影响。
(8分)
解题思路:河谷地区的干热气候形成大多是因为地处背风
坡,受焚风效应影响,再加上局地山谷风的作用而形成的。
本区地处横断山区边缘,位于季风区受高山阻挡,处于背
风坡处的河谷盛行下沉气流,易形成干热气候。
宾川县位于温暖湿
润的亚热带季风气
候区,因山高谷深,
谷地盛行下沉气流,
气流下沉过程中增
温且谷地热量不易
散失,导致热(气
温高),同时不易
形成降水,导致干
(降水少)。
我国干热河谷
主要分布于
金沙江、元江、
怒江、南盘江
等沿江的四川
攀枝花、云南
和贵州等地区。
(二)影响气温和降水 山谷风效应
“山谷风”垂直厚度大,并有一定范围的局地昼夜环流系统,其规模与谷地形态、位置有关。
白天,山坡接受太阳光热较多,空气增温较多;而与山顶相同高度的山谷上空因离地较远,空气增温较少。
由于山坡上的暖空气不断膨胀上升,在山顶的近地面形成低压,并在山谷的上空从山坡流向谷地上空积聚,
谷地上空空气受重力影响收缩下沉,在谷底近地面形成高压,下沉气流形成干热的环境。
所以在干热河谷处有流水且有蒸发,但降水极少,是因为水汽的上升空间不足,气温不能降到凝结成水
的地步。在干热河谷,经常可看到两侧山腰有一条云带,其实是谷风气流上升而形成的。
(二)影响气温和降水 例题
201901潍坊期末考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都
流经西藏昌都地区,并形
成深切峡谷。在峡谷底部
出现狭长的干热区域,是
焚风效应和局地热力环流
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区
域难见森林,多山石裸露,
仅分布着仙人掌和一些低
矮的灌丛等植物。右图示
意西藏昌都地区水系和主
要峡谷分布和怒江峡谷景
观。
(1)从山谷风角度解释昌都地区深切峡谷底部气候干热的原因。(6分)
1.峡谷,山高谷深,山谷风发育典型(2分);
2.白天吹谷风,谷底上空气就下流,增温减湿(2分);
3.夜晚吹山风,气流沿山坡下沉增温减湿,增强谷底的干热程度(2分)。
(三)影响植被 例题
201901潍坊期末考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都
流经西藏昌都地区,并形
成深切峡谷。在峡谷底部
出现狭长的干热区域,是
焚风效应和局地热力环流
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区
域难见森林,多山石裸露,
仅分布着仙人掌和一些低
矮的灌丛等植物。右图示
意西藏昌都地区水系和主
要峡谷分布和怒江峡谷景
观。
(2)说明昌都地区峡谷底部难见森林的原因。(4分)
1.峡谷底部气候干热,水分不足(2分);
2.多山石裸露,土壤贫瘠(2分)。
(三)影响植被 干热河谷环境
有些干热河
谷自然生长着
热带干旱的典
型植被——仙
人掌。云南很
多地方都有干
热河谷存在,
大多数人以为
干热河谷底部
植被稀疏或没
有植被生长,
其实这种认知
是错误的,干
热河谷只是生
长着不是当地
大气候下应有
的植被而已,
很多地方是有
植被生长的。
怒江河段
澜沧江河段
(四)影响自然带 真题回顾
(2010年江苏卷)图11为我国某山体不同坡向
垂直带谱示意图。某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对该
山体垂直带谱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读
图回答下列小题。( 双选 )
1. 关于垂直带谱的看法,正确的是( )。
A: 东坡、南坡的带谱比北坡、西坡复杂,是因为山麓地面高度不同
B: 西坡的高山灌丛草甸带比东坡的高而窄,是因为西坡比较湿润
C: 北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南坡低是坡向造成的
D: 东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西坡低是地形造成的
2. 对山体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地处南方湿润地区 B: 地处西北干旱地区
C: 位于湿润河谷一侧 D: 位于干热河谷一侧
AD
AC
(五)影响气候 真题回顾
右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
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
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
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
距海约180千米.读图完成下列问
题。
1.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地形 C.纬度位置 D.洋流
2.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针阔叶混交林 D.草原
2013年全国卷1
√
√
(六)影响农业生产 真题回顾
(2019全国甲卷)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
干热。
(3)用水得到
保障后,当地热
带、亚热带水果
种植业蓬勃发展,
从气候角度分析
其原因。(6分)
1.全年气温高,热
量充足,热带、亚
热带水果全年可以
生长;
2.(海拔高,晴天
多,)气温日较差
大,光照强,有利
于水果品质提高
(糖分积累)。
分析思路:能蓬勃发展——要有优越的生长条件、农产品长势好、质量好、市场前景广。
当地的气候为亚热带气候,气温高,热量充足,河谷处由于地势较低,再加上受这里形
成干热河谷,山高谷深,热量不易扩散,适合热带水果种植;降水少 光照充足,昼夜温
差大,利于提高水果品质。
(六)影响农业生产 例题
攀枝花米易县山谷相间,盆地交错分布,地势北高南低,属南亚热带干热河谷立体气候,
有“山高一丈,大不一样”之说。米易县政府编制了《米易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实
施方案》,2019年将实行3800余人的搬迁。攀枝花适宜多种水果生长,目前,政府把发
展水果产业作为重点扶贫项目之一。其中米易县是全国最大的早熟、优质枇杷基地(枇杷
树喜光,喜温,不耐寒,一般秋天或初冬开花,春天结果,初夏成熟),11月下旬即可采
摘上市,持续到次年5月上旬。下图示意攀枝花附近地区和各区县水果种植分布。
(1)推测米易县枇杷品质好、上市
早有利气候条件。
(2)热带、亚热带及温带水果在攀枝花都能找到种植区,试说明其自然原因。
1.(米易县地处南亚热带),冬无严寒,
利于枇杷树越冬;
2.(冬春季节少雨),光热条件好,有利
于枇杷提前开花结果;
3.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枇杷品质
高。
1.攀枝花地处亚热带,适合亚热带水果生长;
2.干热河谷地区,气温偏高,适合热带水果生长;
3.境内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差异显著,海拔较高区适合温带水果生长。
课后作业:1.完成笔记整理
2.完成学案课后练习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
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
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
而时,就易形成雾。图中,S市
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
据图完成题目。
1.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D
122°30′ 122°
S市
37°30′
38°
太
平
洋
图3
(三)雾的分类
2.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
3.夏季,S市主要受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
C
D
变式海雾
海雾形成的条件:
1.充足的水汽含量;
2.近乎无风的风场;
3.一定的海气温差;
4.特定的大气环流形
势(逆温)。
(六)影响农业生产 例题
201901潍坊期末考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都
流经西藏昌都地区,并形
成深切峡谷。在峡谷底部
出现狭长的干热区域,是
焚风效应和局地热力环流
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区
域难见森林,多山石裸露,
仅分布着仙人掌和一些低
矮的灌丛等植物。左图示
意西藏昌都地区水系和主
要峡谷分布,右图示意怒
江峡谷景观。
(3)有人建议在昌都地区河谷底部建立高品质、无公害水果蔬菜生产基地。你是否同意,从自然角度说明
理由。(6分)
同意。纬度较低,多晴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病虫害少。
不同意。气候干热,水分不足;地势起伏大,适宜种植面积小;土壤贫瘠,不利于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