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诗歌阅读(解析版)-2021届高三《新题速递·语文》3月刊(适用于高考复习)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专题05 诗歌阅读(解析版)-2021届高三《新题速递·语文》3月刊(适用于高考复习)

ID:645950

大小:55.18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1-03-2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 05 诗歌阅读 一、(2021·江西省宜春市重点高中高三第七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 1~2 题。 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① [宋]苏轼 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②。 休官彭泽贫无酒,隐几维摩③病有妻。堪笑睢阳老从事④,为余投檄向江西。 【注】①本诗为苏轼在“乌台诗案”获释后所写。②贾昌以善斗鸡而得玄宗之宠。此诗将“阿 世取容的宵小”比作“少年鸡”。③维摩,指佛教徒。④睢阳老从事,指苏轼的弟弟苏辙。 苏轼曾说:“子由闻予下狱,乞以官爵赎予罪。贬筠州(今江西高安)监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诗题交代了苏轼写诗时的处境:因“乌台诗案”入狱大难不死,故曰“蒙恩”。 B.首联直说自己由文字惹祸,不再顾惜个人声名,自嘲之中流露心中不平之气。 C.颈联前后形成对比,一方面说明自己家庭贫困之苦,另一方面表明有家人陪伴。 D.尾联说弟弟苏辙为给苏轼赎罪而请求免官,苏轼认为弟弟为此被贬江西不值得。 2.清代汪师韩评价这首诗说:“诗狱甫解,……殆是豪气未尽除。“请结合颔联分析“豪气” 的具体表现。(6 分) 1.【答案】D 【解析】 这句诗是对弟弟行为的感激,而非否定。 2.【答案】 ①前一句借用“塞翁失马”的典故,说明此次遇劫难不一定是件坏事,体现其看淡功名 利禄的乐观豪迈情怀。 ②后一句借用贾昌斗鸡的典故,表达了痛斥陷害自己的小人和不愿与小人为伍的刚直不阿 的豪迈节操。 (每点 3 分,共 6 分) 二、(2021·马鞍山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2 题。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注] 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乘醉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时所作。怀嵩楼,唐文宗开成元年(836 年),李德裕 由袁州长史徙为滁州刺史,建“怀嵩(兼指嵩山与洛阳)楼”,并写有《怀嵩楼记》一文。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站立怀嵩楼头,看见滁州城外云雾从山中腾涌而出,将滁州城重重缠绕。 B.霜林红遍,野菊花盛开,一派生机勃勃,作者与朋友们畅饮醇酒,逸兴正浓。 C.“西风”“画角”不免令人感到萧瑟,作者却解带迎之,胸次坦荡,器宇轩昂。 D.虽被贬滁州,内心抑郁,但此诗却表现了作者嶙峋风骨和傲岸不可摧抑之气。 2.诗歌尾联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6 分) 1.【答案】B 2.【答案】 ①尾联写了他日乘醉携客、踏雪看山的构想。 ②虚构这一事件的目的是向郡僚表达不以贬谪为意,乐观坦荡的情怀。(共 6 分,每点 3 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三、(2021·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2 题。 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 黄庭坚 故人昔有凌云①赋,何意陆沉黄绶②间。 头白眼花行作吏, 儿婚女嫁望还山。 心犹未死杯中物, 春不能朱镜里颜。 寄语诸公肯湔祓③,割鸡④令得近乡关。 【注】①凌云:椐《史记》记载,司马相如所作《大人赋》“飘飘有凌云之气”。 ②黄绶: 黄色的印绶,低级官吏的标志。③湔祓:即荐拔。④割鸡:语出《论语·阳货》,用作治理 一县的代称。孔子到了子由作县宰的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1.下列对诗歌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首联借司马相如的故事盛赞朋友才华横溢,并用借代手法表明其身居卑微的官位,前后 对比,感情强烈。 B.颔联写友人本应安享晚年,却依旧为仕途奔走,只能等到“儿婚女嫁”之后,才可望挂冠 归去,终老家山。 C.颈联以不合正常节奏的节奏构成对偶,诗句读来拗崛顿挫,生动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牢骚 不平之气。 D.诗人在结尾向执政诸公吁请,希望他们从中斡旋,推荐自己做个靠近家乡的地方官,语 气委婉而谦卑。 2.诗人给执政诸公的“寄语”情感复杂,请你结合诗句加以具体分析。(6 分) 1.【答案】D 【解析】 诗人是为朋友求官,语气虽委婉,却并非谦卑,而是说自己友人大才只能小用,带有怨愤 不平之气。 2.【答案】 ①对友人才华横溢的赞美与怀才不遇的同情:友人有相如之才,却屈居低位,年老依旧在 为仕途奔波操劳,令人同情。 ②对埋没人才这种现实的不平与愤懑:颈联写友人心系喝酒,看似豪迈,却是为怀才不遇、 年华流逝而心生悲愤。 ③对统治者重用人才的渴望:尾联用典,写诗人希望诸公能让友人做个靠近家乡的小小地 方官,让他的才能稍微得到一点施展。 四、(2021·山西省怀仁市下学期一模高三教学质量调研测试)阅读下而这首诗,完成 1~2 题 醉落魄·咏鹰 陈维崧①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②。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陈维崧(1625-1682),清初词人,甲年生活优裕,后经历易代,浪游南北。 ②轩举:高扬,意气飞扬。 1.下列对具体词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描写天寒风紧、满地碎石的场景。 B.“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回忆昔日醉酒袒衣、举臂待鹰的神态。 C.“男儿身于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对比少年意气和老年猛气,欲扬先抑。 D.“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描绘猎鹰思念猎物,表达自己对理想的坚守不渝。 2.杜甫《画鹰》:“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摘, 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请从思想感情、写作对象、描写手法三个 方面,比较这首诗与陈维崧词的不同之处。(6 分) 1.【答案】B 2.【答案】 思想感情:杜诗主要表达激昂向上的理想主义精神;陈词主要表达不得舒展怀抱的 愤懑 之情。 写作对象:杜诗写的是画中的鹰,陈词咏的是鹰本身。 描写手法:杜诗侧重于描写近景和细节,主要使用白描手法;陈词主要写的是远景和整 体, 使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五、(2021·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高三年级 3 月联考)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 1~2 题。 放舟蓬莱①阁下 戚继光② 三十年来续旧游,山川无语自悠悠。 沧波浩荡浮轻舸,紫石崚嶒③出画楼。 日月不知双鬓改,乾坤尚许此身留。 从今复起乡关梦,一片云飞天际头。 【注】①蓬莱,今属山东,作者戚继光家乡。②戚继光,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征讨倭寇, 屡建奇功。晚年因张鼎思“言继光不宜于北”而“遽改之广东”,其后“张希皋等复劾之, 竟罢归居三年”,此诗即写于此时。③崚嶒,言山之高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先从时间上着笔,“续”字点明是重来,“山川无语自悠悠”可见诗人故地重游, 心境悠然自得。 B.“沧波浩荡浮轻舸”暗合诗题“放舟”,照应缜密。“沧波”,言其水之澄碧;“浩荡”, 言其广阔壮大。 C.颈联慨叹不知不觉中两鬓已经花白,但上天依然让自己存活于世,两句对仗工整,音韵 和谐。 D.全诗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情感起伏有致。结句虽已收束全诗,而余情摇漾,寄 慨遥深。 2.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6 分) 1.【答案】A 【解析】 “诗人故地重游,心境悠然自得”不对,结合背景,诗人此时心情实为忧伤。“悠悠”可 解释为“忧愁思虑的样子”,如“悠悠我心”。 2.【答案】 ①时光流逝、老之将至的感叹; ②山川依旧、人事浮沉的愤懑(或建功被罢的愤懑); ③复起乡关、以身许国的壮志(或建功报国的自我期许)。(每点 2 分。) 六、(2021·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三 3 月高考模拟试卷(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 成 1~2 题。 平甫①见招不欲往 姜夔 老去无心听管弦,病来杯酒不相便。 人生维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在眠。 绝句 吕希价 老读文书兴易阑,须知养病不如闲。 竹床瓦枕虚堂上,卧看江南雨后山。 【注】①平甫:张鉴,曾任州推官,与姜雙文好。 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两首诗都是以“老”起笔,以“病”相承,写出诗人年老多病的身体状况。 B.或无心欣赏急管繁弦,或翻阅文书兴致十足,可见两位诗人心境并不相同。 C.同样身居虚堂,一位诗人想伴着秋前雨声酣眠,一位诗人想卧看雨后青山。 D.这两首诗的语言比较浅显,抒情平静舒缓,但其中诗人的寄意都较为深远。 2.钱钟书说,读姜夔的《平甫见招不欲往》会让人想到吕希哲的《绝句》。这两首诗表达 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 分) 1.【答案】B 2.【答案】 相同之处:两首诗都表达了对闲适自在的渴望。 不同之处:姜诗写无心宴饮,不喜应酬,表达了甘于寥落之情;吕诗写厌倦公事,安于养病, 表达了亲近山水之情。 七、(2021·四川省顶级名校高三(下)入学考试)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1~2 题。 与东吴生相遇① [唐]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②平。 【注】①原诗题下有注:“及第后出关作。”此时诗人已 59 岁。②泰阶:星名。古人认为 泰阶星现,预兆风调雨顺,民康国泰。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首句诗人用随风漂泊的水上浮萍,形象地刻画了自己的“十年身事”;“各”字表 明东吴生与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彼此同病相怜。 B. 颔联饱含辛酸,诗人觉得年华老去,与娇艳美丽的花朵相比早已没有了青春样态, 只好在心情烦乱中借酒浇愁。 C. 颈联使用了对比的手法,“贫”与“贵”,“陋巷”与“豪家”的强烈反差凸显了 乱离社会的种种世态炎凉,暗含诗人对统治者压制人才的控诉。 D. 诗人身处唐末乱世,历经沧桑,虽然直到晚年才科举及第,但仍心怀施展才华、报 效朝廷的志向和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的心愿,令人敬佩。 2. 本诗以“泪”开始,以“笑”结尾,你认为矛盾吗?请结合诗意谈谈你的理解。(6 分) 1. 【答案】B 【解析】 B 项“诗人觉得年华老去,与娇艳美丽的花朵相比早已没有了青春样态,只好在心情烦 乱中借酒浇愁”错误,颔联是挥泪叙旧的辛酸语。作者回想当年大家在一起的时光,别 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2. 【答案】 不矛盾。 ①全诗开始的“泪”,包含逢故人的高兴;结尾的“笑”,包含对故人的宽慰,均包含对 故人的深情。 ②“泪”是回顾,“笑”是前瞻。“泪满缨”说明诗人遭遇十年辛苦不寻常;“开口笑” 说明诗人满怀信心向前看。(观点表明,分析有据,结合诗意即可) 八、(2021·济南市高中三十一学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2 题。 壮士篇 (晋)张华 天地相震荡,回薄①不知穷。人物禀常格,有始必有终。 年时俯仰过,功名宜速崇。壮士怀愤激,安能守虚冲? 乘我大宛马,抚我繁弱弓②。长剑横九野,高冠拂玄穹。 慷慨成素霓③,啸咤起清风。震响骇八荒,奋威曜四戎。 濯鳞沧海畔,驰骋大漠中。独步圣明世,四海称英雄。 【注】①回薄:指天地生生息息,不停运动的过程。②繁弱弓:名为“繁弱”的大弓。③素 霓:即白虹。据说荆轲刺秦王时,有白虹贯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八句中“守虚冲”三个字代表了一种老庄式恬淡无为的人生哲学,这是诗人所反对的。 B.“慷慨成素霓”一句暗用荆轲的典故,表达诗人奔赴战场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悲壮之情。 C.本诗语言注重铺排,“乘我大宛马”以下十句全为对偶,显示出乐府体诗歌的形式之美。 D.本诗侧重从人生意义、生命价值的角度表达情感,读来比较深切,更能予人们以激励。 2.这首诗是张华诗歌当中为数不多的颇具“风云之气”的作品,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 解。(6 分) 1.【答案】B 【解析】 “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悲壮之情”有误,应为表现了壮士赴敌时高亢的斗志。 2.【答案】 “风云之气”是指诗歌中的英雄之气。 ①人物形象塑造方面:诗中塑造了一位具有英风豪气的壮士的形象:从壮士的服饰、武器, 驰骋沙场的勇武以及功成名就来表现诗歌的“风云之气”。 ②情感方面:诗歌借壮士的形象表达的诗人时不我待、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具有“风云之 气”。 ③语言方面:动词“横”“拂”“骇”“曜”等的使用;语言风格磅礴大气,都能体现“风 云之气”。 ④表现手法:夸张手法,如“长剑横九野,高冠拂玄穹”,极言长剑之长、高冠之高,突 出壮士的英武。(评分参考:解释风云气 1 分,形象、情感每点 2 分,语言或表现手法 任一方面 1 分) 九、(2021·湖北省襄阳市重点高中高三 2 月调研考试)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2 题。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① 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②,参差烟树五湖东。 【注】①此诗写于唐文宗开成年间,杜牧任宣州(今安徽宣城)团练判官时。②范蠡,春秋 时曾辅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后乘扁舟归隐于五湖一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首联写登楼所见之景,勾连古今,营造了一种笼罩全篇的氛围。 B.颔联意在写“今”,鸟去鸟来,人歌人哭,描绘了一时见闻。 C.颈联所写之景,一阴一晴,一朦胧一明丽,时间上并不连续。 D.前三联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的历史兴亡、人事变迁之感。 2.与汪尊的《五湖》“已立平吴霸越功,片帆高扬五湖风。不知战国官荣者,谁似陶朱得始 终”相比,这首诗的尾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6 分) 1.【答案】B 【解析】 “意在写今”有误,这首诗是虚实结合,“勾连古今”;“鸟去鸟来,人歌人哭”也不只 是“一时见闻”,这些景象都是古已有之,也是诗人平时既已积累的印象,只是登览时 被触发了。 2.【答案】 相同: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范蠡的缅怀仰慕之情。 不同:杜诗表达了诗人无因会见范蠡、无法像他那样泛舟五湖的“惆怅”之意,寄托了诗 人厌倦官场、寄情山水的归隐之志;汪诗则主要表达的是诗人对范蠡功成身退、善始善终做 法的赞美之情。 十、(2021·天津市重点高中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次韵杨明叔见饯(其二)① 黄庭坚 杨君清渭水,自流浊泾中。 今年贫到骨,豪气似元龙②。 男儿生世间,笔端吐白虹。 何事与秋萤,争光蒲苇丛。 【注】①杨明叔是黄庭坚贬居戎州(今四川宜宾)时所收的学生。元符三年(1100)十二月, 黄庭坚奉召东归,杨明叔写了十首诗送别。黄庭坚也步杨诗原韵,和诗十首回赠。杨当时正 式“求泸州而不可得”之时。②元龙:陈登(字元龙)。《三国志·陈登传》中记载,陈登 因看不起“求田问舍”的许汜,被刘备称许“若元龙文武胆志,当求之于古耳,造次难得比 也”。 1.下列诗句,与诗作尾联中“秋萤”所运用的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B.蛟龙得云雨,雕鹗在秋天。(杜甫《奉赠严八阁老》) C.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D.青灯风雪夜,黄卷圣贤心。(黄庚《夜坐读书》) 2.请概括这首诗中杨明叔的人物形象特点。(3 分) 3.请指出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态度。(3 分) 1.【答案】B 【解析】 与诗作尾联中“秋萤”所运用的手法相同的,手法主要是以物喻人。B 项,蛟龙:传说中 的一种神龙。蛟龙得到云和雨,就会飞腾上天,终究不会呆在池中。比喻有才能的人一旦 遇到机会,就会充分施展才华。 2.【答案】 澄澈高洁,不同流俗;一贫如洗,处境艰难;才华横溢,豪气干云。(各 1 分,共 3 分。) 3.【答案】 ①对杨明叔与世无染、坚守高格的赞美; ②对学生存养心性、以达高境的教诲和期许; ③对庸俗而一时得志的小人的鄙视。(各 1 分,共 3 分。) 十一、(2021·安徽省“江南十校”一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2 题。 夏州胡常侍【注】 罗隐 百尺高台勃勃州,大刀长戟汉诸侯。 征鸿过尽边云阔,战马闲来塞草秋。 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 仍闻陇蜀由多事,深喜将军未白头。 【注】夏州。今陕西靖边东北,南北朝时夏王赫连勃勃于此筑城,后称“夏州”。胡常侍, 姓名不详,晚唐人,当时担任节度使在此驻守。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开篇借典故起兴,写城楼巍峨、武器装备精良,突出了唐军的强大实力。 B.颔联写景,与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的意境相近。 C.颈联写胡常侍以身许国、披肝沥胆,而无意求田问舍,为子孙谋取钱财。 D.“仍闻”句写唐末风雨飘摇的现实,“深喜”句是对胡常侍的赞美和期待。 2.本诗气象宏阔、笔力雄健。请结合具体内容,赏析这一特点。(6 分) 1.【答案】B 【解析】 “与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的意境相近”有误。 2.【答案】 ①选用了雄浑壮阔的边塞意象; ②讴歌了戍边将士忠贞报国的高贵品格; ③激荡着诗人积极乐观的爱国热忱。 (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理解,可酌情给分。) 十二、(2021·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2 题。 行香子·树绕村庄① 〔宋〕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 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②,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 啼,燕儿舞,蝶儿忙。 【注】①此词大约作于作者创作早期的熙宁年间(1068-1077 年),当时作者家居,尚未出 仕。一个春天,作者乘兴游览了一座村庄,被村野风光所感染,创作了此词。②青旗:青色 的酒幌子。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上片先从整个村庄起笔,一笔勾勒其轮廓,平凡而优美;徜徉中,词人被一处色彩缤纷、 春意盎然的小园吸引,不觉停住了脚步,小园虽小,却繁花似锦,充满生机。 B.下片描写移步换景,围墙、茅堂、青旗、流水、小桥,风光如画;后三句,地点已转到 田野之中,写极为活跃的虫鸟等动物,比起写小园春的生命活力,更加淋漓尽致。 C.全词写景状物,围绕词人游春足迹这个线索次第展开,不慌不忙而意趣自出;结构方面, 上下片整齐对称,组成两幅相对独立的活动图画,相互辉映而又和谐统一。 D.这首词描绘春天的田园风光,写景壮阔雄浑,抒情豪迈奔放。唐、五代以来,词多写男 女之情夫妇之爱,像这样写农家风景的,可谓异类,与秦观的一贯词风也不大相同。 2.这首词描绘春天的田园风光,运用了哪些手法?请作简析。(6 分) 1.【答案】D 【解析】 “写景壮阔雄浑,抒情豪迈奔放”错,应为“写景生动清新,抒情朴质自然”。 2.【答案】 ①动静结合。通篇全是写景,但上下片的安排与采取的视角各不相同。上片侧重描述静态 景物,时有化静为动,如“绕”、“收”等字,游人缓步其中;下片侧重描绘动态景象, 其中静景动景又互相映衬。这样,就写出了春天的盎然生机。 ②白描手法;例如“有桃花红”三句,写红色的桃花,白色的李花和黄色的菜花,据实写 来,不事雕琢,却突出了绚丽的色彩,浓郁的香味,构成了春满小园的诱人图画;再如 “正莺儿啼”三句,在客观的再现中,营造—幅莺啼燕舞、蝴蝶采蜜的画图。 ③寓情于景。整首词通篇写景,描绘了“小园”—带和“东冈”附近明媚的春光,明快的 节奏中,自然流露出词人愉快的心境,宇里行间贮满盎然的意兴。 (3 点即可得满分,如有其他答案,如,视听结合、远近结合等,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十三、(2021·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测试)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 1~2 题。 楚 江 怀 古① 马 戴 其二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芦洲生早雾,兰湿下微霜。 列宿分穷野,空流注大荒。 看山候明月,聊自整云装。 其三 野风吹蕙带,骤雨滴兰桡。 屈宋魂冥寞,江山思寂寥。 阴霓侵晚景,海树入回潮。 欲折寒芳荐,明神讵可②招。 【注】① 唐宣宗大中初年,诗人因直言,由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贬为龙阳县尉,写下了《楚 江怀古》三首。② 讵可:岂可。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其二》一、二联写景,“芦洲”点明地点为江畔,“早雾”“微霜”点明时间为秋 晨。 B. 《其二》颈联的景象雄浑阔大,与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有异曲同工之 妙。 C. 《其三》首联中“蕙带”“兰桡”两个意象沿用了《离骚》的“芳草美人”的写作传 统。 D. 《其三》颈联中“侵”“入”两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晚雾弥漫,江水冲刷岸树的场 景。 2. 这两首诗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这两首诗作分析。(6 分) 1.【答案】A 【解析】 “早雾”的“早”是“早早”升起的意思。结合上下文和“候明月”看时间是傍晚。 2.【答案】 同:都表达了被贬后的落寞心境。(1 分)其二的“惊鸟”“寒蛩”、其三的“骤雨”“阴 霓”等哀景抒发的都是被遭贬后内心的哀伤悲凉之情。(1 分) 异:对被贬的人生态度不同。(1 分)其二“聊自整云装”等有能暂得于己的洒脱,其三“明 神讵可招”等有渴望得到重用却不得的无奈。(1 分) 十四、(2021·潍坊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2 题。 醉中出西门偶书[注] 陆游 古寺闲房闭寂寥,几年耽酒负公朝。 青山是处可埋骨,白发向人羞折腰。 末路自悲终老蜀,少年常愿从征辽。 醉来挟箭西郊去,极目寒芜雉兔骄。 【注】本诗作于淳熙四年(1177 年),此时作者免官闲居成都。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交代了作者赋闲、住在古寺里面无事可做、只能以酒来消解心中苦闷的生活状况。 B.颔联中的青山、白发,色彩对比鲜明,给人以视觉冲击,从而使情感表达更加强烈。 C.颈联在今昔对比中叹时光流逝,诗人满怀悲伤遗憾,只能靠追忆少年时的抱负自我宽慰。 D.同为出猎场景,“极目寒芜雉兔骄”与苏轼“西北望,射天狼”所表达的感情有所不同。 2.有人评价此诗:“愤懑却不消沉。”对此你怎样理解?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分) 1.【答案】C 【解析】 “叹时光流逝”“自我安慰”错。 2.【答案】 ①耽酒之寂、蜀地之悲和郊外之芜表现了诗人不被重用、壮志难酬的愤懑。 ②负于朝廷的愧疚感、为国征战的宏愿、不迎合世俗的操守则表明他依然保有壮志豪情和 高尚品格。(6 分。每点 3 分,意思对即可) 十五、(2021·陕西省榆林市高三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2 题。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①(其二) 苏轼 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 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②。 【注】①宋神宗熙宁六年,苏轼奉命往常州、润州一带赈饥。当年除夕之夜宿于常州城外运 河边,于是作诗二首。②古俗,正月初一,一家人先幼后长依次饮屠苏酒。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直抒胸臆,写自己外放已三年,感叹自己恐将终生谪居在外,奔走于宦途中。 B.第三句勾勒出年老的心境:人老了,易伤感于年华流逝,所以不想去看新的年历。 C.辟邪的桃符一年一换,诗人准备学写旧桃符,表明他有抛却不如意的仕途的打算。 D.颈联中将过去的青春美好和当前的容颜衰老相对比,流露出诗人历经沧桑的痛苦。 2.这首诗的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6 分) 1.【答案】D 【解析】 “将过去的青春美好和当前的容颜衰老相对比”理解有误,诗中“青春”指春季,颈联的 意思是“自然景物已表露出春天的意味,我这病客的胡须偏被霜雪找寻”) 2.【答案】 ①尾联体现了诗人豪放旷达的情怀。 ②尽管此时被外放,政治上陷于困顿的境地,整日奔波,内心愁苦,但诗人此时却一扫胸 中郁闷之情,表示要用“穷”和“愁”赢取长久的健康,每年正月初一时做最后一个饮 屠苏酒的人又有什么不好呢?(情怀 2 分,分析 4 分,意思答对即可) 十六、(2021·四川省泸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 2 题。 念奴娇·看公风骨 辛弃疾 (晋臣十月望生日,自赋词,属余和韵。) 看公风骨,似长松磊落,多生奇节。世上儿曹都蓄缩,冻芋旁堆秋瓞。结屋溪头,境随 人胜,不是江山别。紫云如阵,妙歌争唱新阙。 尊酒一笑相逢,与公臭味,菊茂兰须悦。天上四时调玉烛,万事宜询黄发。看取东归, 周家叔父,手把元龟说。祝公长似,十分今夜明月。 【注】①辛弃疾于南宋绍照五年(1194)从福建安抚使岗位上下来,退居铅山农村,长达十 年之久。赵晋臣此时是从江西漕使岗位上被免职,也来到铅山居住;②儿曹即儿辈,蓄缩指 做事懈怠不振作的样子;③冻芋,指芋艿,因成熟较晚,常于冬天食用;④瓞,小瓜;⑤紫 云,此处指歌妓。 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看公风骨,似长松磊落,多生奇节”与世上儿曹都蓄缩,冻芋旁堆秋瓞”都运用了 比喻修辞,语言表达更为生动形象。 B.辛弃疾在词中自嘲与友人臭味相投,似贬实褒,以松、菊、兰之君子风骨写友人品格同 时也展现了词人高洁的人生志趣。 C.本词善于运用典故,表达含蓄委婉,如“周家叔父,手把元龟说”就运用了周公问卜于 龟的典故,意在祝福友人长寿吉祥。 D.全词语言典雅中不乏诙谐,景物描写细腻生动,句句围绕友人的生日展开,或直或曲地 表达对友人的生日祝愿,情感真挚。 2.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祝公长似,十分今夜明月”一句的妙处。(6 分) 1.【答案】D 【解析】 “景物描写细腻生动”理解错误,“句句围绕生日展开”不恰当。 2.【答案】 ①比喻新奇,词人祝福友人长寿、圆满、岁岁有今朝,却以“今夜明月”作比,不落俗套, 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韵味深长; ②一语双关,“十分明月”既含有对友人圆满人生的寄望,又有对友人如月之清辉一般品 格的称颂; ③“十分明月”与前文松之风骨、境随人胜、菊茂兰须等皎皎君子之风相呼应,友人高洁 清朗的精神气质跃然纸上。(每点 2 分) 17.(6 分)(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2)政通人和,百废具兴(3)管弦呕哑, 多于市人之言语(一句 1 分,错一字该句不得分) 十七、(2021·福建省 3 月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2 题。 观公孙大娘①弟子舞剑器②行(节选) 杜甫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㸌③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④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注】①公孙大娘:开元年间著名舞蹈家。②剑器:古舞曲名,属健舞(武舞)之一。 ③㸌: 闪烁的样子。④骖:驾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诗题中的“行”指古诗的歌行体,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也属于这种“歌行体”。 B.第一二句,诗人以赞叹之情追忆了当年舞蹈家公孙大娘擅长剑器舞、名扬天下的事。 C.剑器舞剑光闪烁,从上而下,如后羿射日,倏然而落;舞姿矫健,如天神驾驭龙车飞翔。 D.最后一句写舞蹈结束时如江海风平浪静,与《琵琶行》“唯见江心秋月白”写法相同。 2.诗的第三四句写观者和天地,对表现公孙氏的剑器舞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1.【答案】D 2.【答案】 ①写观者人山人海及色变神骇,渲染了公孙氏舞姿的震撼力。 ②写天地为此震动,是从观者的幻觉中表现舞蹈时天旋地转的情景和观者目眩神迷的情 态,表达诗人对公孙氏舞技高超的赞叹之情。 十八、(2021·广东省珠海市重点高中高三第二学期学科素养测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 成下面 1~2 题。 感旧 陆游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树爱野中。 奇士①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①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其中第一句的“谈舌如云气吐虹”写出诗人年轻时儒雅谦 恭、温润含蓄的人格追求。 B.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很 好的表达效果。 C.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尔不 群的故友形象。 D.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与诗人抒发的沉痛感情相关,也与诗人选取的意象相关。 2.陆游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诗人,这首作品中的诗人有哪形象特征?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 分) 1.【答案】A 【解析】 A 项,“儒雅谦恭、温润含蓄”有误;“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写到年轻时 的豪迈洒脱。 2.【答案】 ①壮志难酬。诗人年轻时豪迈洒脱,如今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在“桑村麦野中”中老 去。 ②迟暮悲伤。颔联以“一簪华发醉秋风”描写白发萧疏的垂垂老态,写出了人生暮年的悲 苦之情。 ③孤独寂寞。尾联直接抒发对故去的友人强烈的思念,表达了苦无知音的寂寞心境。 (每点答出感情 1 分,结合文本分析 2 分,共 6 分) 【译文】 当年文武双全,能与贵族和大臣们平起平坐,谈吐间壮志凌云、气势如虹。 战场上战鼓雷鸣,烟尘遮天也毫不畏惧,现在却因时光流逝,自己也渐渐年迈,白发丛生。 梦中回到了当年守护的边疆战场,实际上自己现实却生活在乡野中与田地山野为伴。 我的好友独孤策已经埋骨远方,我也想与他一样,可是谁能和我一同前往? 十九、(2021·重庆市顶尖名校高考适应性月考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2 题。 小雪后书事 陆龟蒙【注】 时候频过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 枫汀尚忆逢人别,麦陇唯应欠雉眠。 更拟结茅临水次,偶因行药到村前。 邻翁意绪相安慰,多说明年是稔年。 【注】陆龟蒙,字鲁望,号甫里先生,出身苏州官僚世家。本诗大致写于作者归隐甫里期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点明了时令气候,写小雪时节,江南的寒色如约而至,一点都没有偏差。 B.回忆虽好却适逢别离,麦陇虽整但独缺雉眠,从中隐隐透露出世事不尽如人意的感伤。 C.尾联邻翁察觉到诗人对小麦收成的忧虑,劝解他不要担心天气,明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D.全诗即事生情,情寓事中,通过看似平淡的叙述,委婉曲折地表达出了诗人的心声。 2.作者本是诗人,却因行药来到村前。试比较本诗颈联和杜甫《旅夜书怀》颈联情感表达 的异同。 1.【答案】C 【解析】 诗人并没有对小麦收成的担忧,而是通过颔联表达了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和颈联中渴望 构筑一个可以寄托精神的家园的想法。 2.【答案】 相同点:都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不满。(1 分)杜诗反话正说,写自己声名因文章 而著,可这违背了自己(施展政治抱负)的初衷;又写自己休官是因为年老体衰,但现实 却并非如此(是受人排挤)。表达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漂泊、 孤寂的根本原因。(1 分)陆诗写自己因为偶然间行医问药才来到村前,作为出身官僚世 家的诗人来说,仕进才是诗人的追求,而现在却只能行医问药,含蓄地表达了对现状的不 满。(1 分) 不同点:同样表达对现状的不满,杜诗还蕴含有不平之气,并且语气更为强烈。(1 分) 如“岂”和“应”一反问,一肯定,虽未言明原因,但对诗人而言闻名不应该因为文章而 应该因为仕进,休官也不是仅因年老体衰而是因为受人排挤的答案已呼之欲出。(1 分) 而陆诗语气更为平和,用“行药”的行为和自身身份的反差来引人深思,另外,打算在水 岸边筑庐而居的想法也透露出诗人远离尘世、归隐田园的愿望。(1 分)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