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并修改病句 课件—2022届 高考语文复习
加入VIP免费下载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课件—2022届 高考语文复习

ID:646029

大小:5.32 MB

页数:39页

时间:2021-03-2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考情分析】 病句是近几年高职高考的一个传统考点。在近几年的广东 高职高考语文试题中,考查分值(3分)、考查形式稳定,考点略 有变化。2015年至2020年的考查形式都是语句的形式,均是以 选择题形式给出四个句子,找出没有语病的一项进行考查。给 出的句子大部分为报刊杂志上出现的并不复杂的句子,具有一 定的代表性和时代性。 2015年的考查点是语序不当、成分赘余、表意不明;2016年的 考查点是成分残缺、结构混乱、搭配不当;2017年则重点考查 了搭配不当、成分残缺、不合逻辑等;2018年考查了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2019年则重点考查了句式杂糅、成分残缺、语序 不当等考点。2020年考查了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等 。综合来看,近几年本题难度不大,比较稳定。 第五章 辨析并修改病句 【考纲解读】 《广东省高职高考科考试说明》中规定:辨析并修改 病句(病句类型: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语序不当、结构 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高职高考《考试说明》中要求 “辨析并修改病句”,并对病句的类型做了说明。因此在复习 时,参照病句类型对病句的考查类别进行复习,并结合具体例句 ,加深对各种病句特征的掌握。 近六年在题目的设置上考虑到考生的具体学情,类型比较单 一,病因比较明显,力求让考生容易得分。在病句的复习上要力 求牢记特征,把握好常见考题类型,解题起来便一目了然。 【知识梳理】 一、常见病句类型 (一)语序不当 句子里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就应当有顺序,哪个先说, 哪个后说,都有一定之规,违反了这个一定之规,就会造成语序排列 不当。 1.多层定语语序不当。多层定语一般按下列次序排列:(1)表领属 性或时间、处所的短语,(2)指名称或数量的短语,(3)动词或动词 短语,(4)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5)名词或名词短语,后面修饰的是 名词(中心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 前。如: 她是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把表示领属关系的“国家队的”放到“一位”之前,则改为:她 是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他叙述了一个未成年人工人的女儿误入歧途的故事。 (此句应将“未成年”与“工人”对换位置,则改为:他叙述了一 个工人的未成年的女儿误入歧途的故事。) 2.多层状语语序不当。多层状语的排列顺序:(1)表目的或 原因的介宾短语,(2)表时间或处所的短语,(3)表语气或对象的 短语,(4)表状态或程序的短语,后面修饰的是动词(中心语)。 如: 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交谈。 (改为:许多老师昨天在休息室里都同他热情交谈。) 这期研究班是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经委联合于 今年5月底举办。 (表示时间的介词结构“于今年5月底”应置于表示情态的状 语“联合”前面。) 3.修饰语位置不当。 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定语“棉花”与中心语“生产”位置颠倒,应改为“我国生产的 棉花”。) 4.虚词位置不当。 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两个分句为同一主语时,关联词在 主语后面;不同主语时,关联词在主语前面。) 留在幼儿园的孩子们,都一个一个甜蜜地睡在新钉起来的木板 床上。 (副词和连词位置不恰当,表范围的副词“都”应放到表数量 的“一个一个”后面。) (二)搭配不当 句子成分能否搭配,主要受逻辑事理和语言习惯的制约。 合乎逻辑事理、合乎语言习惯,句子成分搭配就合理,否则就会 出现搭配不当。搭配不当的情况主要有:主谓搭配不当、动宾 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今年,该市的棉花生产,由于合理密植,一般长势良好。 (“长势良好”说的是“棉花”,不是“生产”,主谓不能 搭配,应将“生产”删去。) 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 出沙沙的响声。 (“月光”“树影”不能“发出沙沙的响声”。) 2.动宾搭配不当 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他带领技术人员足足奋斗了100天,终于完成了一种造型美观、 性能可靠的新型吸油烟机。 (“完成了”后应搭配“……的任务”或将“完成了”改为“研制成 功了”。) 3.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母亲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创造出来。 (聪明与手搭配不当,属于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可将“聪明” 改为“灵巧”。) 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教室不能打扫得“整整齐齐”,这属于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可改为“把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 听完同学们的发言,他沉思了少许。 (“少许”不表时间,只表数量,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改为 “一会儿”。)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做好教书工作决定一个人是否具备起码的职业道德水平。 (“做好”与“是否”不能一一对应。可在“做好”前加上“是否能”。) 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 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句末的“温暖”只适用于一 面,应改为“冷暖”。)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应用这种罗盘,无论在阴云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阳的 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 (正确的关联词搭配应该是:无论……还是……都……。) 成对的关联词语有一定的搭配习惯,不能任意组合。有 些关联词语搭配的词语不同,表示的关系也不同。如: 固然……也……(表示递进关系);固然……但是……(表 示转折关系); 一……就……(表示承接关系);如果……就……(表示假 设关系); 尽管……却……(表示转折关系);尽管……也……(表示 让步关系)。 (三)成分残缺 一个正确的句子,句子结构必须是完整的,否则就会 导致成分残缺。成分残缺就是缺少必要的成分,简单的 句子,一看便知道结构是否完整;复杂的句子只有先把句 子主干(主语、谓语、宾语)找出来,才好判别。成分残 缺主要有下列的类型: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 必要的修饰成分残缺。常见的情况是主语和宾语残缺, 谓语残缺的也偶有所见。 1.主语、谓语、宾语残缺 (1)主语残缺 有的国家规定,对居住在外国的本国居民回国也须办理入境手续。 (谁“回国也须办理入境手续”呢?句子缺少主语,去掉介词“对”,让“居住在 外国的本国居民”作主语,结构就完整了。) 这个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 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暗换了主语却没有补上,导致句子不合情理。应在“三次被授予省优质 产品称号”前,补上主语“产品”,末句“产品”可去掉,加上“并”字。) (2)宾语残缺 政府部门要采取建立责任制和加强法制双管齐下。 (句子的主干是“政府部门要采取”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语,加上“的措施”一 类的词语,结构就完整了。)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 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句子的主干是“它表达”,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加上“的愿望”一 类的词语。宾语前的修饰语较长,宾语中心语离相关的动词谓语太远,而修 饰语内部又包含着动宾结构,就很容易把句末的宾语中心语漏掉。) (3)谓语残缺 他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 生活的责任。 (“参与”只能与“处理”搭配而不能与“责任”搭配,因此“责任” 前缺乏谓语,可在“参与”前加上“承担”一类的动词充当全句的 谓语,与宾语中心语“责任”搭配。) 由于适当的温度有助于化学反应速度,工期将选在气温较 高的五六月份。 (句子缺谓语,应改成“有助于加快化学反应速度”,或“有助 于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2.必要修饰成分残缺 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成。 (“获得”前应加“秋后”以限制时间。) (四)成分赘余 句子成分赘余,是指句子中出现了表达相同意思、起相同 作用的成分或不必要的成分。 1.主语、谓语、宾语赘余 我们班的同学,在上课时,一般来说,我们都能认真听讲,遵 守课堂纪律。 (主语多余,后一个“我们”应删去。) 操场上,同学们正在进行跑步,突然有一个人大喊:“停下 来!” (谓语多余,“进行”应删去。) 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大火球,它的外层有三层组成,即光 球、气球和日冕。 (宾语多余,“组成”应删去。) 2.修饰、附加成分多余 这句话的后面,包含了多么丰富无声的潜台词啊。 (既然是“潜台词”,就都是不出声的,“无声”应删去。) (五)结构混乱 结构混乱,又叫句式杂糅,杂糅现象最常见的是“两句 合一”。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但每次表达只能 选用一种句式,如果举棋不定,既想用这种句式,又想用那种 句式,就会把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致使语句结构混乱,影响 意思的准确表达。 1.举棋不定 同一内容,往往可以采用不同的说法。作者时而用这种 结构,时而用那种结构,结果把两种说法糅到一起,形成两种 句式混杂。 一个人自学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关键在于内因”和“内因起决定作用”两种说法糅 到一起,应选取其一。) 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应该在“……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和“……壮举 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里选用一句。) 2.藕断丝连 前一句话表述完,后一句却借前一语句的后半截开头,硬 把前后两句连成一句,形成前后牵连。 当上级宣布我们摄制组成立并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我们大 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 (“既光荣又愉快”既是上一句的结果,又是下一句的主 语,可以改为:“感觉”后加逗号,且在“是”前补上“这种 感觉”。) 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 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 凑在一块了,应选用其中的一句。) (六)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多半是话语存在歧义造成的,也就是说同样一句话, 既可以这样理解,又可以那样理解,在一定的语境中表意不确定。 一个词语或句子出现了歧义,就会让读者弄不清所要表达的意 思,甚至产生误解。 1.指代不明 我们只发现几个医院的病人服药后有腹泻现象。 (定语“几个”是修饰“医院”还是修饰“病人”,如果是 指“医院”就把量词“个”改为“所”;如果是指“病人”就 调整语序,把“几个”挪到“病人”之前。) 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 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一方面。 (到底是“搜集史料”还是“鉴定和运用”,指代不明。改 “这”为“后”即可。) 2.产生歧义 单位里的通知说,让我们本月15日前去汇报。 (句子可以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也可以理解成“15 日/前去汇报”,日期不确定,表意就不明确。删去“前”字,表 意就明确了。) 还欠款3200元。 (此处的“还”是“依然”的意思呢还是“归还”的意思呢? 这是一个与语音有关的多义现象,如果引起经济纠纷,法院也难 以认定真相。) (七)不合逻辑 有的句子从语法结构上看没有什么问题,但在表达上不合事理,前后 矛盾,或前后不一致,这样的句子也是病句。不合逻辑主要有以下几种类 型:自相矛盾、范围不清、强加因素、否定不当、主客倒置、概念不清。 1.自相矛盾 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 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地排练之中。 (“日前”是指几天前,表过去时,但后面又说“正在……”,前后矛 盾。“日前”改为“目前”。)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 应改为“很多人死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 他们一面拼命地向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 (“一面……一面……”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句中的两件事显然不 是同时的,应改为“他们虽然拼命向上爬,但是终不免跌落深渊”。) 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 (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改为“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 才”。) 3.强加因素 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 (为什么来自“北方”思想就旧?且“北方”到底是相对 什么而言的?) 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 (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 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 呢?) 4.否定不当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 教育和管理。 (“防止”“不再”形成双重否定表肯定。) 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的。 (“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 测原意应是“谁也想象得出”。) 5.主客倒置 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40岁以上的 人却是很熟悉的。 (由于主客体倒置,引起判断失当。应将“焦裕禄这个名字” 与“青年人”对调,并且去掉后一个“对”字。) 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我们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应是 “今年的学习情绪和去年……”。) 6.概念不清 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 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报刊、杂志”和“一切出版物”之间是包容关系,不能 并列。)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是群众,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 (前一“群众”指人民大众,后一“群众”是相对领导而言, 没有担任职务的人称群众。) 二、辨析语病的步骤和病句的方法 (一)辨析语病的步骤 快速而又能准确地辨析病句一般有如下三个步骤: 1.将句子先读上一两遍,凭语感判断一下句子是否正确, 这样如能发现病句,自然是最快捷最理想的。 2.从语法角度分析。之所以先语法而后修辞、逻辑,是因 为语病中语法错误占的比例最大。此外,即使不是语法错误, 分析一下句子结构对把握句意也有一定的好处,便于我们再作 修辞、逻辑的分析。 3.如果一个句子从语法的角度看不出什么毛病,就应再从 修辞、逻辑角度检验,主要看它是否合乎事实、情理。 (二)辨析病句的方法 辨析病句的方法主要有: 1.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寻找语句的毛病, 看看是否不妥。如不妥则再作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加以修改。 如: 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 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不管……都极端不利”显然不合习惯,正确的说法是 “不管……多么不利”或“尽管……非常不利”。) 2.主干梳理法 运用语法分析的手段,先将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 补语)去掉,紧缩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若主干没问题, 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 如: 过去几万名地质队员经过数十年才能做到的事情,资源卫 星几天内即可完成。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事情卫星完成”,“事情”不能说 “完成”,只能说“做完”,这里犯了搭配不当的错误。) 3.造句类比法 有的句子是否有语病,一时拿捏不准,这时仿照原句的结构 造几个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问题就清楚了。如: 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先将此句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再仿照它 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我们的参观”,这 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原句要将“教师 的重视”中的“的”删去。) 4.逻辑分析法 有些病句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 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这要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等方 面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子之间的关系是否合 适。如: ①有些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 ②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成才的。 (前一句“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应改为“制造 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后一句用了“凡是……都” 这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了,应将“凡是”改为“大多”, 后边删去“都”字。) 总而言之,病句辨析的基本步骤:一是语感,二是语法,三 是修辞,四是逻辑。高职高考试卷中的病句辨析题有一定的 难度,“病因”不是那么容易看得出来。我们做此类题,除了 熟练运用相关的语法知识、逻辑知识外,还要仔细地琢磨句 子。 【典例精析】 【例题1】 (2020年广东高职高考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农民一方面向化肥厂提出合理的要求和建议,另一方面化肥厂 也积极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保证提供优质的化肥给农民。 B.去年暑假,我和几位同学去了一趟江西革命老区,慰问了一些 烈士家属,并到烈士陵园举行了献花。 C.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的发掘使人们不得不对公元前5世纪中国所 达到的文明高度进行全新的评价和考量。 D.我国已有多个城市陆续发现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其中以上 海、天津和台北等沿海城市特别严重。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两个分句不同主语,主语应当放在关联词语的后 面;B项举行后面缺少宾语,可在句末加上“仪式”;D项“以”后必须有个 “为”,否则应当删掉。 【例题2】 (2019年广东高职高考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 项是 (  ) A.应该说,学生作业负担沉重、视力下降的问题,主要的原因 其实是当前的升学评价制度和学校的办学管理方式单一所造成的。 B.200多幅以“学习强国”为主题的书、画、印作品在上海美 术馆展出,这些精心创作的作品表达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C.现实生活中,究竟该不该让孩子接触手机,用电子产品布置 作业是不是合理,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困惑。 D.《经典咏流传》用现代的曲调和唱法来演绎传统经典,这虽 然传承了中华古典诗词文化,还提供了一场场视听盛宴。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属于句式杂糅,“主要的原因是”和“是……造成的” 不能同时使用;B项成分残缺,“表达了”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词,可以在最后加 上“的主题”;D项是关联词语搭配不当,“虽然”和“还”搭配不当。 【例题3】 (2018年广东高职高考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 项是 ( ) A.近日,四川某县从全国近百名报名者中招聘了10名乡村规划师, 他们特别的职业、优厚的待遇,广泛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B.“大气十条”实施以来成效明显,京津冀、珠三角等地空气质 量大为改善,其中2017年京津冀PM2.5浓度比2013年下降了3倍 多。 C.亚洲篮坛呈现出新的格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队的加入提高 了亚洲篮球的竞技水平,对中国男篮在亚洲的地位造成了冲击 很大。 D.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郑州大学对东汉帝陵及其陵园进行了 大规模勘探,明确了帝陵墓冢的基本特征,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 重要参考。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属于定语语序不当,“广泛”应当放在“关注”前;B 项中形容“下降”不能使用倍数;C项也是定语语序不当,“很大”应当放在 “冲击”前面(或将“造成了”改为“造成的”)。 【例题4】(2017年广东高职高考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 病的一项是( ) A.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有一个与环境相互适应的过 程,更有一个秩序调整的过程,共享单车也不例外。 B.沙画是21世纪兴起的一门神奇的艺术,它具有独特的 表演魅力,使它成为许多国家的观众都喜欢的艺术。 C.我国民营企业中约有90%为家族式经营,其经济总量 在GDP中的比重已经超过60%以上。 D.教师能否获得职业幸福感,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渊博 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教学技艺。 【答案】A 【试题分析】B项主语是“沙画(它)”,后半句用“使它”改变 了主语;C项“超过”“以上”重复了;D项“能否”对“取决于…… 渊博……精湛……”是两面对一面。 【对点训练】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答案】C  【试题分析】 A项,动宾搭配不当,在“教学设备”前加“增加” 二字。B项,主谓搭配不当,在“恢复了神智”前加上“使人”二字。 D项,一个句子如果同时有表示时间和处所的状语时,一般是时间状 语在前,处所状语在后,因此,应把时间状语“自隋唐以来”放在前 面。 A.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不断地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设备。 B.注射剂十分灵验,药水立刻止住了病人的疼痛,恢复了神 智。 C.当然不是说不要引用人家的话,而是说不要处处盲目地都 引用。 D.在长城一带,自隋唐以来,一向都有重兵把守。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答案】C  【试题分析】 A项,“210辆消防车”与“放弃休假”搭配不当。 B项,“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句式杂糅,改成“深受广大消费者 欢迎”或“为广大消费者所欢迎”。D项,“关于”应改为“对于”。 A.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 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 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 最大限度的保护。 C.他把积攒起来的400元零花钱,资助给贫困地区的失学 儿童赵长波,确保他能够支付读完小学的学费。 D.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 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 都作了详细报道。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美国有十五个州禁止黑人在娱乐场所与白人享有平 等的地位。 B.不但我们要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注意提 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C.每个有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 有贡献的人。 D.员工的素质对企业的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提高 员工素质是企业的当务之急。 【答案】D  【试题分析】 A项,“与白人”移到“平等”的前面。B项,“不 但”应放在“我们”的后面。C项,状语“将来”是修饰“成为”而 不是“希望”,因此,应放到“成为”的前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答案】A  【试题分析】 B项,“膜拜”“崇敬”“羡慕”三个词在语意 上有轻重之别,并列部分应该按语意由轻到重排列为:羡慕、崇敬、 膜拜。C项,句中并列部分应该按照事理顺序先后排列为:观察力和 记忆力。D项,将“把国民经济”与“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互换。 A.尽管社会上一再宣传吸烟有害,但老师和家长严厉的 禁止,有时反而会激起某些学生对吸烟的好奇心。 B.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如何膜 拜、崇敬、羡慕,而在于自己对社会、对历史的进步 和发展做出何种贡献。 C.托尔斯泰的记忆力和观察力是十分惊人的,他能迅速 捕捉形象并长久地储存在头脑中,创作需要时,一 “呼”而出。 D.为了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必须狠抓科学技术的现代 化,把国民经济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搞上去。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答案】B  【试题分析】 A项,“就”与“他”互换位置。C项,句中是 什么原因“使他变得更不自信”呢?也是主语残缺,去掉介词 “由于”,让“简单粗暴”作主语,语意就明确了。或者去掉 “使”,让“他”作主语,句子结构也是完整的。误用介词或在 应该作主语的词语前使用使令动词,常常会导致主语残缺。D项, 可以“打下”“物质基础”,但不可以“打下”“精神准备”。 A.不等大家到齐,就他一个人干起来了。 B.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都忘不了你们对我的关怀与 支持。 C.由于个别老师的简单粗暴,使他变得更不自信了。 D.面对世界迅猛发展的势态,中国要为自己的发展努力 打下物质基础和精神准备。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 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他领导的科研小组研制出的新产品,为节能作出 了重大贡献。 C.从义理、考据和辞章这三者中,义理应当是灵魂, 是统帅。 D.记叙性散文,内容侧重记人叙事,表达方式上主要 运用叙述和描写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答案】D  【试题分析】 A项,否定失当,造成语意刚好相反。把句中 的“不”字删去。B项,“研制出”和“新”语意重复,“新” 字删去。C项,把句中“从”改为“在”。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不管条件还很不成熟,我们大胆地让新的项目上马 了,这就叫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B.学校的通知说,让新生本月20日前去报到。 C.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神形兼似,总 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 D.文件对经济领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理论和法规上 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论述。 【答案】C  【试题分析】 A项,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不管”改为“尽 管”。B项,句中表述有歧义。D项,前后表述不能一一对应,句 中“理论”和“法规”位置对调一下。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答案】A  【试题分析】 B项,掩盖了主语,把句中的“把”字删去即可。 C项,句中“忍受不了”和“不能承受”语意重复了。D项,句式杂糅, 可以说“靠的是……共同奋斗”,也可以说“是……所取得的”。 A.他孜孜不倦地写作。用年轻人中流行的一句话说,他 似乎活得很“累”。 B.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海海水的百分之二十 三到二十五。 C.可以说,他是一个真正地从内心深处意识到自己存在 的人,忍受不了加在他身上的他不能承受的轻蔑。 D.“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再次赢得了世界各国 的广泛赞誉;中华民族能有今天的荣耀,靠的是勤劳 智慧的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所取得的。 A.许多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都以充满人文关怀的实际行 动解决部分下岗职工就业。 B.阅读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人民 的生活,但它们是用文言写成的,所以比起白话文来要 深刻得多。 C.多媒体电子门票,这种过去从未听说过的东西,今天正 在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D.有些青年说成才必须选对道路,但也有些青年批驳说 并非一条大路通罗马,我同样不赞成这些青年的说法。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答案】C  【试题分析】 A项,成分残缺,缺少宾语,“职工就业”后 加“的问题”。B项,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句中“但”改为“因 为”。D项,指代不明,“我同样不赞成这些青年的说法”,无法 确定是指哪些“青年”。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答案】B  【试题分析】 A项,“国际”即指“国家与国家之间”,后面 的“间”字多余。C项,“正”与“了”自相矛盾。D项,前后牵 连,“我们”后面加“,我们”。 A.在国际间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 融和碰撞的今天,更应重视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文化。 B.反向心理有双向性,它既在宣传禁止某事时可能产生, 又在提倡某事时可能发生。 C.为解决“白色垃圾”堆积成山的问题,市环保局等有 关部门正采取了多种措施,协力攻关,变废为宝。 D.时代要求我们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更好地适应新 的时代的发展。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