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度检测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1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 4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材料一:
所谓文化,通常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它的价值系统。而文化自信则是指一个
民族基于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积极肯定、自觉珍惜而形成的一种对其坚守、传承和发扬光大的
文化心理和行为取向。文化自信就其内涵而言,包含两重含义:一是作为一种文化类型自身
所具有的文化特质,二是作为这种文化类型的文化主体的文化性格。这就是说,文化自信是
一种文化类型的精神特质和文化主体的担当性格的有机统一。
当然,作为统一的中华文化,它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同一种文化类型在特定的社会历史
条件下合规律性发展的文化之链,但是它又存在着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当下、客体与主体的
不同方面、不同内容和不同性质的区分。因此,我们要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就必须对这一概
念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整体把握和理性对待。否则,就可能在所谓文化自信、繁荣文化的旗号
下造成混乱。
那么,继承与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能不能重建我们的文化自信呢?这涉及我们
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它自身的文化特质问题。事实上,我们民族
文化的一个显著的特质就是“自信”,它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信精神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
它最初萌生时的神话传说中,就是以自信、自强为精神特质的。人们所熟悉的“夸父追日”
“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等,不就充满了一种发奋而自信的精神吗?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
子、孟子、荀子就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精神理性化、理论化了。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
矣”,孟子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荀子则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
命题,这些不正充满了一种一往无前的担当而自信的精神吗?宋儒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明清时期王夫之的“六经责我开生面”,顾炎
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及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思
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无不是充满了一种无畏而自信的精神。
如果说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我们的着眼点要放在坚定对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上,那么它的落脚点和目标指向就应该放在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
上。人是文化的主体,又是文化的创造者。离开了作为主体的人,就无所谓文化,而任何优
秀的文化也只能是海市蜃楼。因此,培养和造就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才是我们要着实下
功夫的关键所在。
(摘编自唐凯麟《如何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
材料二:
《解放日报》副刊《朝花周刊》记者就“中国文化自信”这一主题专访了原文化部长、
作家王蒙,以下为访谈节选。
朝花周刊:您为什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必须面对的时代话题?
王蒙:中国的文化传统是活的传统,是与现代世界接轨的传统,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
我们的文化自信,包括了对自己文化更新转化、对外来文化吸收消化的能力,包括了适应全
球大势、进行最佳选择与为我所用、不忘初心又谋求发展的能力。
文化的高低分野,不仅代表着公民的个人素质,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彰显出一个国家和社
会的文明程度,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因此,不论有多么困难,我们必须面对这个时代
课题。
朝花周刊:中国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化?它和世界先进文化可否对接?
王蒙:中国文化有一种适应的能力,有一种变化发展的能力,既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又
有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能力。也许,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古老,甚至也看到
了中华文化的不够用,但是我们还看到了中华文化的适应性,它有自我调整和自我更新的能
力,有汲取和消化外来影响的能力。
现在我们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的国家有了巨
大的发展,因为对国家前途已经有了自信,所以才有了文化自信。我们所说的文化自信,包
括对传统文化中积极、优秀的方面的自信,包含了我们对自己发展模式的自信,也包含了我
们对自己文化的汲取能力、选择能力、消化能力、调整能力、本土化能力以及识别能力、分
析能力的自信。我们的文化不是一个脆弱的文化,不是手指头一捅就破一个窟窿的、 捉襟
见肘、岌岌可危的文化。我们的文化是一个能够和世界对话和打交道、能够既保持自己特色
又不拒绝任何外来有益影响的文化。
朝花周刊:在全球化时代里,该如何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又怎样才能使中华文化
始终焕发光彩?
王蒙: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奋斗历程的见证,更是今天中华民族固本开新的精神动
力。全球化与现代化冲击着我们的民族传统,有些人陷入到了深深的文化焦虑中。这种时候,
更需要文化自信、文化定力,更要勇于与善于实现引领、整合、包容、平衡与进一步提升,
以优秀传统文化、主流文化为主心骨,积极构建生气勃勃、富有创新活力,又能够满足人民
多方面精神需要的多彩多姿的文化生态格局。
我们中华民族确实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信,这不是“老大帝国”的狂妄自大,
这是建立在转化与变革的举世瞩目、发展与创新的累累硕果之上的坚实自信。中华民族比以
往任何时候都能更加坦然地面对困难,化解矛盾。我们走过的道路让我们自信,我们创造的
业绩使我们能够自信。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是由内而外的自信,是有定力的自信,是
有凝聚力感召力的自信,是面向世界的自信。我们要以文化自信、文化复兴,托起我们的道
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创造我们的文化辉煌,助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编自《专访王蒙:中国文化自信,是从善如流的自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只有对“中华文化”这一概念有清晰明确的整体把握并理性对待,才能有效提升文化自信。
B.材料一从文化特质和文化主体两个方面,分析了当下我国文化和文化自信的有机统一的关
系。
C.中华文化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对自身文化的调整与更新和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消化两个
方面。
D.两则材料都以“文化自信”为话题,前者侧重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后者侧重更新与发
展。
1. B (材料一并未分析“文化和文化自信的有机统一的关系 ”,分析了文化自信是文化特质
与文化主体的有机统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提升文化自信的关键,是深入到传统文化中,研究神话传说、儒学学说等体现出来的自信
的文化特质。
B.坚定对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是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的着眼点。
C.中国传统文化不仅现在能对接世界先进文化,还能在未来焕发光彩,这与其强大的适应性
特质有关。
D.两则材料对防范可能出现的虚假文化自信、繁荣文化的乱象和消除某些人的文化焦虑具有
现实意义。
2.A (提升文化自信的关键是文化主体)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化自信表现的一项是(3 分) ( )
A.2021 年河南春晚舞蹈《唐宫夜宴》以隋唐歌舞人俑为原型,融合现代科技手段,完美呈
现大唐盛世,获得空前好评。
B.近年不断有人提议在原址重建圆明园,再现这一“万园之园”杰出精美的建筑景群,重现
昔日盛世繁华与荣光。
C.李子柒在社交平台分享田园风光和美食制作的视频,向世界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让无数外国人爱上了中国。
D.许渊冲致力于翻译事业,将《论语》《诗经》《楚辞》《西厢记》等经典作品翻译成英文和
法文,获得海内外高度认可。
3.B(在原址重建圆明园不是文化自信)
4.作为文化主体,青年学生面对展藏文物、古代作品等文化载体时,应当怎样做才能真正提
升文化自信?请结合材料,提出你的建议。(6 分)
4.①通过各种途径、方式解读文化载体中蕴含的文化内涵。②准确辨析文化内涵中的精华与
糟粕,区分善恶美丑。③探究其承载的文化与时代、与世界先进文化的联系,更新转化,吸
收消化。④提高文化反思与省察意识,自觉继承与发展优秀文化。(6 分。每点 2 分,答出
三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
窗花舞
张金凤
是谁在乌黑的窗棂上铺展一派春意?是谁在漫天飞雪里开出一枝红梅?是谁经过剪刀轻
灵的裁剪,给家中增添喜气洋洋的期待?——是窗花。
我去赶年集,总是特意寻找窗花。那手工剪出的红窗花,每一幅都经由一双灵巧的手抚
摸过,充满智慧和爱意;剪刀裁出的线条简约而质朴,有着人间烟火的气息。
窗花承载着我美好的记忆。幼时乡下的冬日,红彤彤的炭火盆旁,女人守着针线筐箩,
用小剪刀在红纸上勾画自己的梦。剪了一辈子窗花的奶奶,头白了,耳背了,眼花了,可仍
能剪窗花。她说,剪刀有眼睛,心里有图谱。她戴着花镜盘腿而坐,小巧的剪刀在指尖轻盈
地旋转、舞蹈。左旋右转之间,一朵朵美丽的窗花在她手中慢慢绽放:牡丹花团硕大、富贵
华美;荷花在清澈的野塘袅袅出水,鲤鱼蹦出水面;怀抱大鲤鱼的胖娃娃,肉嘟嘟的脸上带着
笑;园圃中,菜花尖上有蝴蝶、蜻蜓生动地伫立……剪着剪着,奶奶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年轻
时光,勾起了她对劳动岁月的记忆,嘴角笑起两朵花儿。她剪出肌腱有力的农夫扬鞭驱健牛
耕田,剪出忙于秋收的老者赶着满载的马车走在回家的路上。她也剪出悠然自得的休憩场景:
戴斗笠的老人垂钓于湖畔,一圈圈细红的曲线就是湖水的涟漪;摇蒲扇的奶奶、纳鞋底的妇
人在大树下安详地微笑,用故事拴住一帮穿肚兜的娃娃……
日头升上来又落下去,窗棂纸暗下去又亮起来。那些盛开在筐箩里的窗花,耐心地等着
好日子到来。除夕的日子要重新封窗。棂子窗的木头骨架早被烟火熏染得结实而黝黑,初秋
封上去的窗纸已经泛黄。它们被风摩掌过,被寒雨拍打过,被麻雀的嘴啄过,被小孩子的手
指尖捅破过,一个个生动的日子都在它们身上留下痕迹。到年关,女人们刮掉旧窗纸,给窗
棂掸去尘埃,贴上崭新的白纸。那雪白的新窗纸,将覆盖过往日子里的辛劳,给平实的生活
增添浪漫。
新封的窗太素淡了,像茫茫的雪野,要开些花儿才有生机。过了年,春天就到了,是应
该红红火火地开着花迎接它。于是,人们将红彤彤的窗花张贴在雪白的窗纸上。年轻人的新
房窗上贴的是鸳鸯戏水、喜鹊登枝、麒麟送子,从晨曦微明到月笼西窗,每一次抬眼看,窗
上都流淌着幸福。姑娘们的窗上贴着嫦娥奔月、天女散花、百鸟朝凤,这是她们自己剪的,
把自己的心气和期盼都张贴在窗上。住着学生娃的屋子,窗子常常是无形的教科书,窗花有
闻鸡起舞,有精忠报国。老人居住的窗上则贴着桃园结义、孟母三迁,老故事里的人生哲理,
是一辈子的念想。
火红的窗花,把风景、传说、戏文搬到窗上来,把所有的念想和期盼都凝聚在窗上。窗
花是枝头飞翔的诗歌,是心头传承的薪火。
每年春节前,我都抽空剪几幅自己的窗花。如今的窗已经是宽大明亮的玻璃窗,窗花也
由方寸宽窄发展到车绣花团。
我的窗花师父是一位七十岁的老人,每年在老城区的石桥边卖窗花。十几年前她全家从
农村迁到城里,离了土地,就在家剪窗花分给亲戚朋友。后来不断有人联系购买,这乡村里
的老手艺竟然被城市人接纳和喜欢,于是她把剪窗花做成了自己的事业。平日里订购大图的
居多,比如给老人祝寿的“松鹤图”,挂新屋的“大吉图”(雄鸡)、“百财图”(白菜)等。过
年的窗花大多小巧,但是她最愿意剪这一类,边剪边想着一幅幅“喜鹊登枝”“狮子把门”“生
龙活虎”都会贴在什么样的窗上,祝福什么样的人家,心里就欢喜。
老人的窗花有传统的样式,也有女儿给设计的新颖花样。我买窗花都是买双份,一份贴
在窗上,一份收藏。慢慢地,自己也学着剪。从最简单的花样开始,从笨拙渐渐娴熟,线条
由粗陋渐渐圆润,有一年,竟也剪出几幅颇为满意的白菜图,过年前分给亲友们张贴,皆大
欢喜。
去年我买了一套胶州秧歌人物的窗花,共十二张,有小嬡、扇女、翠花、鼓子等,人物
栩栩如生,动作鲜活动感。把它们一一张贴到窗上,屋里登时热闹起来,就像在炕头上演了
一场秧歌大戏。新年的阳光里,这些窗花就像活的一样,彩绸飞舞,扇子翻飞,耳畔似乎响
起锣鼓唢呐的欢畅曲调。
不经意抬头往外看,见对面人家的玻璃窗上也贴着这种窗花。小区喇叭里响着热闹的《春
节序曲》,屋角的红灯笼在风里晃动着。那一刻,我感觉窗花上的舞者都在舞动,舞得旖旎
多姿,舞得虎虎生风。团团祥和的喜气笼罩着家家的春节。
(摘自《人民日报》,2021 年 2 月 11 日)
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第二段写红窗花充满着智慧和爱意,有着人间烟火的气息,既点明了作者特意寻找窗花的
原因,又写出了窗花的文化内涵。
B.新婚的年轻人、待嫁的姑娘、学生、老人选择不同的窗花,意在表明人们对窗花的喜爱,
窗花已然是最富有烟火气息的艺术品。
C.文中写“我”的窗花师父从乡村到城市,把剪窗花的老手艺做成了事业,表明新时代中越
来越多的人接纳和喜欢窗花。
D.作者写自己学习剪窗花的过程,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窗花艺术的深深喜爱之情,也显示出窗
花艺术的巨大魅力。
5. B(意在表明“人们对窗花的喜爱,窗花已然是最富有烟火气息的艺术品”表述不合文意。
写不同人群对窗花的不同选择,意在表明窗花能够满足不同的人在审美方面的不同需求,且
“最富有烟火气息的艺术品”的“最”在文中也没有依据)
6.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开篇运用设问和排比,引出全文的写作对象——窗花,描绘出窗花富有生机的美好画面,
为全篇奠定了情感基调。
B.第三段中通过对奶奶剪窗花时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刻画出一个心灵手巧、热爱生活、
可亲可敬的老人形象。
C.文章在表现胶州秧歌人物窗花的栩栩如生时,运用通感和夸张手法,化静为动,写出了自
己的陶醉之情,引发读者无尽的想象。
D.本文始终围绕窗花之美选材,将回忆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既写出了历史的沧桑与沉重,又
歌颂了现实的美好与幸福。
6. D (写出了“历史的沧桑与沉重”表述错误。文中虽有对过往的回忆,但无论回忆的人还
是事,体现的都是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并没有“历史的沧桑与沉重”。)
7.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 分)
火红的窗花,把风景、传说、戏文搬到窗上来,把所有的念想和期盼都凝聚在窗上。窗
花是枝头飞翔的诗歌,是心头传承的薪火。
7. (4 分) (1)“窗花把风景、传说、戏文搬到窗上来”中的“搬”字运用拟人修辞,把无
生命的窗花写活了。(2)句中把“窗花”比作“诗歌”和“薪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窗花在
人们心中的意义和价值。(3)既总结了上段描写的窗花内容,又引出了下文对窗花变迁和传
承的叙写,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每点 2 分,共 4 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得满
分)
8.本文的写作对象是窗花,但题目却是“窗花舞”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 分)
8. (6 分) (1)“舞”字化静为动,赋予了窗花勃勃生机。(2)“舞”字表现出了剪窗花人动
作的轻盈优美及其内心的愉悦。(3) “舞”字将窗花上的人和生活中的人融为一体,彰显出
新时代生活的美好幸福。(每点 2 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另外的答法,只要言之成
理,也可得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 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再上龚舍人书
王安石
安抚舍人阁下:前日所与某言者,不过欲计校仓廩,诱民出粟,以纾百姓一时之乏耳。
某之所欲言者,非此之谓也。愿毕其说,阁下其择焉。
安抚舍人阁下:您前天跟我讲的,不过想计算比较仓库储量多少,劝说富民献出粮食,
来解除百姓-时的匮乏。我想要说的,不是这方面的意思。我愿把意思说完,请您选择些许
有用的。
某尝闻善为天下计者,必建长久之策,兴大来之功。当世之人,涵濡盛德,非谓苟且一
时之利,以邀浅鲜之功而已。夫水旱者,天时之常有也。仓禀..财用者,国家常不足也。以不
足之用,以御常有之水旱,未见其能济.焉,甚非治国养民之术也。
我曾经听说善于谋划天下大事的人,必定会设置长久的计策,创立非常的功业。当今士
人,浸润于仁德之中,不是要为国家兴一时之利,并借此求取浅小的功劳。水旱灾害是常有
的事,仓储财用国家经常不充足。用不充足的财用来抵御经常发生的水旱灾害,没有见到它
能救助多少,绝对不是治理国家、养育百姓的方法。
伏自庆历以来,南北饥馑相继,朝廷大臣,中外智谋之土,莫不恻然不忍民之流亡殍死,
思所以存活之。其术不过发常平、敛富民,为饘粥之养,出糟糠..之馀,以有限之食,给无数
之民。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而死者白骨已被野矣。此有惠人之名,而无救患之实者也。
昔者梁惠王尝移粟以救饥馑,孟子论而非之,所谓“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自从庆历以来,南北饥荒相连,朝廷大臣、朝野间富有智谋之人,没有人不充满哀怜,
不忍看到百姓流亡饿死,都在考虑让他们生存下去的办法。他们的方法不过是发放常平仓的
粮食,向富户募捐,提供些粥、酒糟米糠之类粗食,以有限的粮食供给无数的灾民。我推测
救活的人百不及一,而饿死者已经白骨遍野了。这只造就了给人恩惠的美名,而没有取得救
人祸难的实际效果。从前,梁惠王曾经调拨粮食来救饥荒,孟子评论反对这种做法。正是所
谓“只有良善的心愿,不足以治理国家;只有好的办法,也不能自行起作用”。
若夫治不由先王之道者,是徒善、徒法也。且五帝..、三王之世,可谓极盛最隆,亦不能
使五谷常登而水旱不至。然而无冻馁之民者,何哉?上有善政,而下有储蓄之备也。某历观
古者以还,治日常少,而乱日多。今宋兴百有馀年,四境之远者至万馀里,其间可桑之野,
民尽居之,可谓至大至庶.矣。此诚旷世不可逢之嘉会,而贤者有为之时也。今朝廷公卿大夫
不以此时讲求治具,思所以富民化俗之道,以兴起太平,而一切准务苟且,见患而后虑,见
灾而后救。此传所谓“毂既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
至于治理国家不遵循先王之道,就是单纯依靠良善的心愿、好的办法而不能将之结合起
来的办法。况且五帝、三王之时,可以称得上极其繁盛兴隆了,也不能保证年年丰收而没有
水旱灾害。然而没有受冻挨饿的百姓,什么原因呢?在上有良善的政策,在下有储藏的防备。
我遍观远古以来,太平之日少有,而混乱之日颇多。而今大宋建国已经一百多年, 百姓不
知道有战争,四方边境最远的达到万余里,其间可以耕种的原野,百姓都已居住了,可以称
得上最广大、最富庶了。这确实是世所未有的好时机,贤能的人有所作为的时代。现在朝廷
的公卿大夫,不在此时讲求治理国家的办法,考虑富裕百姓、改善风俗的良策,来创立太平
之世,反而只是干些只顾眼前的事,见到祸患再思考解决办法,见到灾害再考虑拯救措施,
这正是《传》所言“车毂已经破碎,才增大车辐;事情已经不成,再大声叹息”,这样有益吗?
某于阁下无一日之好,论其相知,固已疏矣。然自阁下之来,以说干.阁下再矣。某固非
苟有觊于阁下者也。某尝谓大丈夫有学术才谋者,常患时之不遭也:既遭其时,患言之不用
也。今阁下势在朝廷,不可谓时不遭矣;居可言之地,不可谓言不用矣。某故感激而屡干于
左右者,以此。阁下其亮之。某再拜。
我与您过去不太熟识,若论相知程度,确实太不亲近了。但自从您到来,已经两次麻烦
您向您请教意见了。我对您并没什么个人企图。我曾经说过,有学问技艺才能谋略的大丈夫,
常常优虑生不逢时,已经遇上明时,又忧虑其言辞不被采用。而今您在朝廷有权力,不能说
不逢时:处于可以建言献策的位置,不能说言辞得不到采用。只是您没有做而已。我有所感
受而情绪激动,屡次向您建言,正因为此。请您明鉴。王安石再拜。
(选自《王文公文集》,有删改)
9.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未见其能济.焉, 济:渡过
B.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 原:推测
C.可谓至大至庶.矣 庶:众,众多
D.以说干.阁下再矣 干:求
9. A (济:救助)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仓廪,文中指仓库中的粮食,古代仓廩是储藏粮食的仓库。
B.糟糠,文中指共患难的妻子,古代糟糠是指酒糟和谷皮。
C.五帝,我国上古神话中的五个部落首领,黄帝是其中之一。
D.毂辐,我国古代车辆的两个构件,毂是车轮中心的圆木。
10. B
11.下列表达不属于王安石写作本文的原因的一项是(3 分) ( )
A.国家经常出现灾情;目前国家应对灾情的办法只是一时权宜之法,不是长远之法。
B.想计算比较仓库储量多少,劝说富民献出粮食,来解除百姓一时的匮乏。
C. 而今大宋建国已经一百多年,现在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好时代,可以实施富民化俗之道。
D.龚舍人位居高位,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11. B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中外智谋之士,莫不恻然不忍民之流亡殍死,思所以存活之。(5 分)
(1)朝廷大臣、朝野间(朝廷内外)富有智谋之人,没有人不充满哀怜,不忍看到百姓流亡饿
死,都在思考让他们生存下去的办法。(“中外”“莫不”“恻然”“殍死”“所以”各 1 分。)
(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5 分)
(2)如果凭借偌大的天下,却降低身份追随六国灭亡的先例,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苟”
“天下之大”“下”“故事”“是”各 1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 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3~14 题。
苦 笋
陆游
藜蕾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
他很妩媚。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
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
C.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
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
13.C[解析]“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理解错误,诗歌颈联“我见
魏征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意思是说我看见苦笋,就会想到魏征的耿介正直,吩咐童仆
不要过多取食。
14.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6 分)
14.①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并不适
口:②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应该得到认可。
[解析]首先弄清意象的意思,然后分析诗中“苦笋”意象有什么特征,再将其特征与魏征的
性格特征联系起来,分析其中的相似点。诗中的苦笋具有清淡苦涩的特征,而魏征以“犯颜
直谏”著称,而这种性格令一般人难以接受,与苦笋的清淡苦涩相似;由“苦节乃与生俱生”
与“极知耿介种性别”可知,“苦节” 象征了“耿介” ,有如魏征“方正的人格”,都是与
生俱来的。通过这样的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三)名篇名句默写(7 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7 分)
(1)《登岳阳楼》描写洞庭浩瀚无边的诗句是“ , ”。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从“ , ”可看出王安石对变法招来的
非议早有预料。
(3)《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
“ ”,嘈杂的音乐声“ ”。
(4)《念奴娇·过洞庭》中“ ” 是说湖面广阔澄澈,“着我一叶扁舟”,颇有自
然造化全都供我所用的意味,有力地衬托出诗人的豪迈气概。
15 (1)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2)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3)多于机上之工女 多于市人之言语
(4)玉鉴琼田三万顷
三、语言文字运用及名著阅读(2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23 题。
一代文宗,匆匆而去,背影长留。朱自清,字佩弦,“弦” 绷紧,性刚劲。虽然朱自清
性格温和内敛,但他的一生与其所处时代却有一种剧烈的张力,他有独善其身的自清精神,
又具心忧国难的爱国之情。朱自清笔下的文章,折射出民国的 和战争硝烟。1927
年,上海发生“四·一二”政变,消息传到北京,朱自清十分震惊,这年仲夏,月色中清华
园的荷花池引发了文学家锐敏的情思,有感于军阀国内征战的时局,朱自清写下丕朽名篇《荷
塘月色》。
清贫大约是朱自清一生的底色。1920 年夏,朱自清用三年时间修完四年课程,从北大
提前毕业。毕业时他原本想去西方留学,迫于 , 这个梦想变得遥不可及。当时江
浙一带中学教师奇缺,朱自清和好友俞平伯结伴南下执教,双双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
巨大的压力、清贫的生活、繁重的工作,使得朱自清的身体 。 也就是这个时
候,他在拒绝领取美援面粉的声明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人们凭吊朱自清,寄托哀思,是在尊
崇一种气节,一种风骨,一种精神。1948 年 8 月 20 日,上海《新民报晚刊》刊登题为《朱
自清不愿做官》的短文:“朱氏年来备尝清苦,家累又重,常 , 但朱氏淡泊明志,
不以为苦……”。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血雨腥风 囊中羞涩 每况愈下 捉襟见肘
B.生灵涂炭 入不敷出 病入膏肓 捉襟见肘
C.血雨腥风 入不敷出 每况愈下 左支右绌
D.生灵涂炭 囊中羞涩 病入膏肓 左支右绌
16. A
第一处,“血雨腥风”形容残酷屠杀的景象。“生灵涂炭”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困
苦的环境中。语境强调的是“战争硝烟”,应选用“血雨腥风”。
第二处,“囊中羞涩”:没有钱或经济不宽裕( 含委婉意)。“入不敷出”:收入不够开支,形
容非常贫穷。语境指“毕业时他原本想去西方留学”,应选用“囊中羞涩”。
第三处,“每况愈下”越往下越明显,表示情况越来越坏。“病入膏育”病到了无法医治的地
步,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语境表述的是朱自清的身体,应选用“每况愈下”。
第四处,“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
不过来。“左支右绌”:偏重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有了问题。语境侧重于
家庭生活方面应付不过来,应选用“捉襟见肘”。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月色中清华园的荷花池触发了文学家锐敏的情思,有感于军阀国内征战的时局,朱自清写
下不朽名篇《荷塘月色》。
B.清华园月色中的荷花池激起了文学家锐敏的情思,有感于军阀国内征战的时局,朱自清写
下不朽名篇《荷塘月色》。
C.月色中清华园的荷花池燃起了文学家锐敏的情思,有感于军阀征战的国内时局,朱自清写
下不朽名篇《荷塘月色》。
D.清华园月色中的荷花池触发了文学家锐敏的情思,有感于军阀征战的国内时局,朱自清写
下不朽名篇《荷塘月色》。
17. D
A.“月色中清华园的荷花池”语序不当,结合语境,此处强调的重点在“月色中的”,应改
为“清华园月色中的荷花池”;“军阀国内征战的时局”语序不当,应为“军阀征战的国内
时局”
B.“激起了文学家锐敏的情思”搭配不当,应为“触发……情思”;“军阀国内征战的时局”
语序不当,应为“军阀征战的国内时局”。
C.“月色中清华园的荷花池”语序不当,应为“清华园月色中的荷花池”;“燃起了文学家
锐敏的情思”搭配不当,应为“触发了文学家锐敏的情思”。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弦”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
A.从此以后,鲁迅的书桌上就多了一个小小的“早”字。
B.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C.这篇文章深刻揭露了“友邦人士”企图瓜分中国的野心。
D.徽派建筑“四水归堂”设计寄寓着村民的美好愿望。
18. B
文中“弦”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结合语境看,加引号后,“弦”不再只是弓弦、琴弦,还
喻指朱自清的气节。A. 表示突出强调,引起注意: B. 表示特殊含义; C. 表示反语讽刺; D.
表示特定称谓。
19.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永保无疆之休. 休:福禄
虽董.之以严刑 董:督察
B.辟邪说,难.壬人 难:排斥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是:认为正确
C.六王毕.,四海一 毕:完结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完:保全
D.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决定
以为侵宫、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 谤: 诽谤
19. D
2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
A.盘盘焉,困困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秦以.攻取之外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C.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择善而.从之
D.必固其.根本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20. B
21.下列各句的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
例句: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A.终必不蒙见察
B.苟以天下之大
C.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D.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21.C
2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宝玉说扇子是扇的,如果你想出气,撕也无妨。宝玉拿扇子给袭人,她便撕起来。
B.金钏儿投井死了,宝钗听说后,赶紧去安慰王夫人,还不避忌讳,拿自己的新衣服为金钏
儿妆裹。
C.宝玉挨打后,宝钗第一个来探望,黛玉是太阳落下后来的,并劝说“你从此可都改了吧”
的话。
D.宝玉叫晴雯送旧帕两块给黛玉,黛玉自感可喜、可悲、可笑、可惧、可愧,在手帕上题诗
三首。
22.A (撕扇子的是晴雯。)
23.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薛姨妈生日,宝玉不想去,黛玉笑着说“你看在人家赶蚊子份上,也该去走走。”
B.探春向宝玉倡议创建诗社,史湘云后来加入,因家中有枕霞阁,号为“枕霞旧友”。
C.宝玉、黛玉、宝钗、探春四人以海棠为题拟诗,虽然众人都认为宝玉诗作为上,但李纨却
评定宝钗诗作第一。
D.众人题菊花诗,黛玉一人写了三首,分别是《咏菊》《问菊》《菊梦》。被推为魁。
23.C (众人认为黛玉的诗为上。)
四、作文(60 分)
24.阅读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体裁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以前出门主要靠经验和问路,现在出门用电子导航。开车用,步行也用,离开了导航就不知
路在何方成为普遍现象。科技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类似影响和改变还有很多……
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