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高考语文二轮黄金考点“测试+矫正 1+1”训练卷(一)
矫正卷 01 论述类文本阅读诸子百家强化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诗经》是周代诗礼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礼制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实现礼乐文明建构的重要
途径。就《诗》与礼这两个异质元素的融合形态而言,在以“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
等“五礼”为核心内容的礼仪制度规范定型化过程中,在以“君臣”“夫妇”“父子”“兄弟”“朋友”
等“五伦”为核心内容的伦理道德规范定型化过程中,诗人常常都会以歌功颂德方式,将二者融合为一个
有机体;在“五礼”“五伦”社会化过程中,诗人往往都会以讥失匡恶的方式,将二者融合为一个有机体。
而使《诗》与“礼”融合的介质,则是“乐”。这就是《诗》与“礼”这两个异质元素融合的内在机制。
前者以《周颂》与《大雅》《小雅》中的大部分诗篇为代表,后者以十五“国风”中大部分诗篇为代表。故
孔子谓“诗之所至,礼亦至焉”。
(《礼记·孔子闲居》)。
在“国风”透露出“五礼”“五伦”相关信息的诗篇中,除了《周南》《召南》《豳风》主要采用歌功
颂德方式之外,其他诗篇大多采用讥失匡恶方式。这些以讥失匡恶方式来透露“五礼”“五伦”相关信息
的诗篇,就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化的“礼”,更是通过艺术途径来干预社会生活而重建礼制的重要途径,也
是一种通过“讥刺”方式来维护礼制的具体表现。这充分表现出诗人在国运兴衰、政治清乖的危急关头,
具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浓郁的政治情怀,从而展现出他们深重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批判精神。
比如,郑庄公寤生继立之后,弟共叔段依恃母武姜之宠,初居于京,城邑建制超出定制,既而扩张至
西鄙、北鄙,且私下聚粮草、缮甲兵,欲以武姜为内应来突袭庄公。段之举实属不义不暱,其后果确如庄
公所言“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其无厌之贪为人所讥。然则,事态发展至京城民众皆叛
段,段逃至共,庄公为君、为兄之责亦失,自段贪念初起时便放之纵之,未尽规劝戒止之职,其过失当在
讥讽之列。像《郑风·叔于田》所讥为庄公与其弟共叔段之事,然美共叔段之“仁”“好”“武”,且刺
庄公失教之过。尽管郑庄公在位期间,与齐僖公盟于石门,开启春秋“霸权”政治格局,但其以谋略逐弟
囚母而率先挑战王权这些违背传统礼制的行为,依然受到诗人的讥刺。
正是由于春秋时期人们认识到“无礼”之危害性,故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反复强调恪守礼制之重要性。
卫卿士宁速认为,“夫礼,国之纪也;亲,民之结也;善,德之建也”,故以“礼宾”“亲亲”“善善”
为“三德”;齐大夫晏子认为:“天子无礼,则无以守社稷;诸侯无礼,则无以守其国;为人上无礼,则
无以使其下;为人下无礼,则无以事其上;大夫无礼,则无以治其家;兄弟无礼,则不同居。”故诗人们
在自己的诗篇里指出:“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人而无止,不死何俟”“人而无礼,胡不遄死。”(《鄘
风·相鼠》)。
这些看似诅咒式的言辞,实际上是意在呼唤人们重新建构礼制形态的自觉意识。
当然,就“国风”中刺诗产生的宏观社会背景而言,自周平王东迁(前 770)之后,王权渐次式微,社
会开始动荡,“诗教”“礼教”“乐教”逐渐缺失,趋于礼崩乐坏的境地。毫无疑问,在这种社会环境之
中创作的诗篇,自然会以忧国伤时与讽刺腐政为主旨,必然会发挥匡救时恶、警诫后世以维护礼制的社会
功能。
(摘编自王志芳《与礼制秩序的重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诗经》是周代诗礼文化的重要内容,成为实现礼乐文明建构的重要途径,其中“乐”的作用是不可或
缺的。
B.《周颂》《大雅》《小雅》中的诗篇大多采用歌功颂德的方式将处于规范定型中的礼仪制度与伦理道德融
合。
C.孔子认为“诗之所至,礼亦至焉”,是因为《诗经》中大部分诗篇都体现了社会中的礼仪制度、伦理道
德。
D.虽然共叔段谋逆不义,但庄公作为兄长,未尽规劝之责,亦有悖于礼法,所以也受到诗人的讽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头直接提出观点,然后深入分析理由,并运用例证法、引证法等来论证观点。
B.就《诗》与“礼”两个元素的融合问题,文章详细论述了融合途径和融合介质的价值体现。
C.文章侧重借助“国风”中讥失匡恶的诗篇,来论述其在礼乐文明建构过程中的作用。
D.文章引用宁速和晏子的话,是为了论证恪守礼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诗经》对古代礼乐文明的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今天,其匡救时恶、维护礼制的社会功能相对
弱化了很多。
B.《诗经》中的一些言辞,看似有很强的诅咒意味,实则体现了诗人强烈的忧患意识、批判意识和社会责
任感。
C.《诗经》中对礼制与道德的表达主要有歌功颂德与讥失匡恶两种方式,其中后者对社会的功用及产生的
效果更为明显。
D.越是动荡的时代,礼乐文明就越容易缺失,也就容易出现更多的忧国伤时、讽刺腐政、匡救时恶等类型
的诗歌。
【答案】1.B 2.B 3.C
【分析】
1.B.“将处于规范定型中的礼仪制度与伦理道德融合”表述错误。第一段涉及的是《诗》与“礼”融合的
问题,文章的本意是:在礼仪制度与伦理道德规范定型化的过程中,《周颂》《大雅》《小雅》中的诗篇大多
采用歌功颂德的方式将《诗》与“礼”融合起来。
2.B.“文章详细论述了融合途径和融合介质的价值体现”错。结合原文“而使《诗》与‘礼’融合的介质,
则是‘乐’。这就是《诗》与‘礼’这两个异质元素融合的内在机制”,可见文中并末详细论述“融合介
质的价值体现”。
3.C.“其中后者对社会的功用及产生的效果更为明显”于文无据。原文的表述是“在‘国风’透露出‘五
礼’‘五伦’相关信息的诗篇中,除了《周南》《召南》《豳风》主要采用歌功颂德方式之外,其他诗篇大
多采用讥失匡恶方式。这些以讥失匡恶方式来透露‘五礼’‘五伦’相关信息的诗篇,就不仅仅是一种艺
术化的‘礼’,更是通过艺术途径来干预社会生活而重建礼制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种通过‘讥刺’方式来
维护礼制的具体表现”,可见并没有将“歌功颂德”与“讥失匡恶”的作用进行比较。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中华民族很早就开始对勇德进行理论上的阐释。孔子提出“见义不为,无勇也”,把勇与仁义、道义
联系在一起,使“见义勇为”成为千古传颂的优良品德;孟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认真讨论了勇的性质、
勇的根本及勇的途径,其“浩然之气”学说的提出,为勇气概念奠定了坚实基础;明代王阳明对勇的“敢
直其身,敢行其意”力行力倡;等等。中华民族从未停下对勇和勇德追求、探索的步履。
那么,对于中国古人来说,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勇呢?
其一,心性之勇。国人论勇,多从心论。“古文勇从心”的“恿”字,就是其明证。尤其要指出的是,
这种与勇相连的心,既非西方式的理智之心,又非佛教式的虚灵明觉之心,而是中国式心性论的以“生”
训心之心、从心从生之心。由此,才有了孟子“尽心知性”之说、程子“心譬如谷种”之谈以及周敦颐“动
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之论。作为一种生命哲学的概念,它意味着心以其“生生不已”的潜在的可
能性为内涵。也正是心的这种可能性,才彰显了心不受制于现实规定性的“形上超越性”,才使心成为中
国哲学“形上超越性”的真正体现。肯定了心的“形上超越性”,实际上也就肯定了真正的勇。正是从勇
的“形上超越性”出发,主张“见义勇为”的孔子提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提出“富贵
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荀子所谓“折而不挠,勇也”,代表了百折不挠、
刚毅果决的力行。
其二,气力之勇。中国哲学的身心一体决定了勇并不是“心性之勇”的一意孤行,而是以一种“下学
而上达”的方式,具化为一种气力之勇。中国古人在提出“气,体之充也”,强调气与身体不可分的同时,
也将勇敢与身体化的“勇气”相提并论。故《说文解字》曰“勇,气也”,孟子认为勇能否成立取决于能
否“善养吾浩然之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则提出“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主张
战斗力的提升在于“莫径治气”。“即气而力在”,肯定了勇之气,也意味着肯定了勇之力。
“心性之勇”与“气力之勇”是统一的。这种统一告诉我们,真正的勇既具有一种“形上超越性”,
又使这种“形上超越性”离不开形下的现实力量。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勇德也经历过沉浮。随着近现代“救亡图存”思潮的兴起,人们对勇德的崇尚
再次被激发出来。梁启超有感于中华民族“强武之民,反归于劣败淘汰之数”的悲惨命运,为中华民族寻
找其武勇的文化基因,写就了《中国之武士道》一书。在梁启超的笔下,大智大勇的孔子,不畏强权的曹
沫、毛遂,以死报恩的侯嬴,宁折不屈的项羽……都被视为武勇精神的象征。国学大师章太炎通过“儒侠
说”使尚武精神发扬光大,以“刚毅特立”“坚苦卓绝”“奋厉慷慨”的亦儒亦侠的古“儒侠”为典型,
力倡古儒中固有的义薄云天的侠勇精神。
今天的人们同样要面对诸如瘟疫、地震、洪水这样的自然灾难,面对艰难、挫折等人生困境。这意味
着,无论何时,每一个人都要在勇敢和怯懦之间做出选择;这也意味着,无论何时,勇德依然是中国传统
文化建设的必修之课。
(摘编自张再林《勇德: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的必修课》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对于中国古人来说,心性之勇具有“形上超越性”,其价值在气力之勇之上。
B.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勇德理论上的阐释,孟子对勇的思考是孔子思想的深化。
C.孔子的智勇可倡不可力行,曹沫的不畏强权、侯赢的以死报恩具有践行价值。
D.在崇尚和平发展的今天,传统意义上的勇在现代社会没有提倡的必要性。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在前面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勇德是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的必修课,这一论断具有启发性和现实意义。
B.文章多处引用儒家理论,在论证观点的同时也有力论证了以儒学为传统的中华民族对勇德的探索和建设
是不断发展的。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从中华民族对勇德理论的阐释谈起,接着阐明勇的内涵和发展,最后提出倡议。
D.文章深入探讨了勇德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沉浮,明确指出今天在文化层面倡导勇德精神的意义。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孔子提出“见义不为,无勇也”,把勇与仁义、道义联系在一起,这意味着勇进入了中国传统道德伦理
的领域。
B.中国哲学的身心一体决定了“心性之勇”与“气力之勇”是统一的,真正的勇既不受制于现实的规定性,
又具有现实的力量。
C.勇德既是个体战胜困难不可或缺的品性,也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所必需的德性,着力培育勇德精神具
有深远意义。
D.近现代兴起“救亡图存”思潮,梁启超提出了“武勇”精神,章太炎提出了“侠勇”精神,这些都体现
出对传统勇德的反思。
【答案】4.B 5.D 6.D
【分析】
4.A.“其价值在气力之勇之上”错,文章第 5 段中说的是“‘心性之勇’与‘气力之勇’是统一的”;
C.“孔子的智勇可倡不可力行”错,文章第 6 段中说的是“在梁启超的笔下,大智大勇的孔子……都被视
为武勇精神的象征”;D.“传统意义上的勇在现代社会没有提倡的必要性”错,文章最后一段中说的是“无
论何时,勇德依然是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的必修之课”。
5.D.“文章深入探讨了勇德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沉浮”错,文章只在第 6 段提到“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
勇德也经历过沉浮”,并没有深入探讨。故选 D。
6.D.“这些都体现出对传统勇德的反思”错,文章第 6 段举梁启超提出“武勇”精神和章太炎提出“侠勇”
精神的例子,是为了证明“随着近现代‘救亡图存’思潮的兴起,人们对勇德的崇尚再次被激发出来”。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国学是一门求道的学问。但是,什么是“道”?记忆中古代圣哲所讲过的“道”,似乎是很遥远、很
玄妙、很高深的。但是,我们也会发现,中国的圣哲曾经很亲切地告诉我们,国学所讲的“道”是很平实、
很常见、很简易的。儒家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家在回答“所谓道,恶乎在”
的疑问时,肯定道“无所不在”。佛家说:“担水劈柴, 无非妙道。”原来,“道” 是很平实的,它本
来就是我们日用常行的规则:“道” 是很常见的,它无所不在地存在于我们的身边;“道” 是很简易的,
我们每时每刻的生命实践就是“道”。所以,“道” 是可以追求的,而且必须有“道”,我们的生命实践
才获得永恒的意义与价值。
本来,国学是古代中国人创造出来的知识与价值,他们留下的国学典籍与文献,不仅仅是要告诉我们
什么是道,更加重要的是要告诉我们,如何在生活实践中识道、体道、遵道,最终达到与道为一的目标。
所以,国学之道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国学实践。学习国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实践国学、以使自己与道为一的
过程。古代中国人思考、信仰、体认天道,但是中国人体认的天道,并不是一个独立于人的某种外在实体,
而是存在于我们的日用常行、喜怒哀乐的生活世界之中,是一个参天地、赞化育的生活实践即生命活动过
程。
由于中国的国学传统更为关注主体实践,而并不特别在意应如何论述客观世界是什么,故而国学的最
重要特点不是解释世界是什么,而是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可见,中国传统国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的特色。
《论语》 记载学生问孔子什么是“仁”,而孔子的诸多回答则不是概念和定义上的,因为他回答的目的并
不是让学生学会定义“仁”的概念,而是希望身边的弟子能够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去实践仁。学生求仁的
目的也不是为了获得“仁”的知识,而是如何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去实现“仁”,能够在自己的家庭、社会、
国家的生活中去实践和完成“仁”。
中国传统国学的特色、优长,均是体现在实践方面。国学重视知识教育,其教书始终与育人是联系在
一起的,知识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事。所以,指导人们如何做人、做事的实践,向来是国学的根本。由
于中国传统国学具有实践性的品格,故而先哲给我们谈学习国学的方法,就是要求将国学的求知与实践统
一起来。孔子最早提出了“学”、“思”、“行”,荀子提出“闻”、“见”、“知”、“行”,而《中
庸》则系统地提出了“学”、“问”、“思”、“辨”、“行”,其实它们最终均可以简化为求知、实践
两个基本环节。将躬行实践作为国学教学过程的最重要环节,强调教学过程与生活实践过程合为一体,成
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教学过程论中最显著的特色。
(摘编自朱汉民《国学之道》)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国学是一门求道的学问,在体认什么是“道”的过程中人的生命可以获得永恒的价值。
B.国学的知识与价值来自于国学典籍与文献,也在于人们的日用常行、喜怒哀乐之中。
C.《论语》中记载的孔子回答学生什么是“仁”的事例说明,孔子更注重于“仁”的实践。
D.要学好国学就要把求知与实践统一起来,只有在实践中去求知,才能很好地把握知识。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文章论证了国学中古代圣哲所讲的“道”,突出了“道”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们的关系。
B.文章论证了今人在学习国学的过程应该注意的问题,要在生活中处处关注“道”的实践。
C.文章在论证上逐层深入,引领读者通过认识“道”而更深入地认识传统国学的特色。
D.文章论证了中国传统国学所具有的鲜明的实践性特色,对于学习国学具有指导意义。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所引儒释道对“道”的表述尽管不同,但其所包含的“道”的意义却有相同之处。
B.学习国学实际上是-一个在生活实践中识道、体道、遵道的过程,学国学不只是学知识。
C.从孔子让学生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去实现“仁”来看,国学中的“仁”应归于实践层面。
D.知识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事这一国学传统,决定了当今的国学教育也应注重生活实践。
【答案】7.C 8.B 9.C
【分析】
7.A.“在体认什么是‘道’的过程中人的生命可以获得永恒的价值”错误。从原文第一段后一部分看,作
者主要是谈“道”的实践上的意义,“获得永恒的意义与价值”的是“我们的生命实践”,只“体认”(体
察、认识)什么是“道”,不可能使“人的生命可以获得永恒的价值”。B.偷换概念,“国学的知识与价值
来自于国学典籍与文献,也在于人们的日用常行、喜怒哀乐之中”错误。由原文第二段“古代中国人思考、
信仰、体认天道,但是中国人体认的天道,并不是一个独立于人的某种外在实体,而是存在于我们的日用
常行、喜怒哀乐的生活世界之中,是一个参天地、赞化育的生活实践即生命活动过程”可知,“存在于人
们的日用常行、喜怒哀乐之中”的是“天道”不是“国学的知识与价值”,且“国学的知识与价值来自于
国学典籍与文献”表述有误。D.“只有在实践中去求,才能很好地把握知识”错误,与文意不符。由原文
“中国传统国学的特色、优长,均是体现在实践方面。国学重视知识教育,其教书始终与育人是联系在一
起的,知识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事。所以,指导人们如何做人、做事的实践,向来是国学的根本”可知,
原文并没有说不能单独学习知识,而是强调学习知识的目的是做人、做事。
8.B.“文章论证了今人在学习国学的过程应该注意的问题”错误,对论证内容的理解分析错误。原文并没
有关于“今人在学习国学的过程应该注意的问题”的论述。
9.C.强加因果,从前一句中不能推断出“国学中的‘仁’应归于实践层面”的说法。本段主要是论述“中
国的国学传统更为关注主体实践”,所以文中引用孔子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中国传统国学具有鲜明的实践
性的特色。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左传》之所以能博得苏轼的高度推赏,一定有其自身的非凡之处。而苏轼一反流俗而大推《左传》,
也应有其自身个性气质的原因。
《公》《谷》①阐述《春秋》,常流于附会臆说,空言说教,很难被认为是阐发了《春秋》的真正含义,
今文经学家极力推崇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学派的利益。当然《公》《谷》二传并非一无是处,但随着其附会臆
说的硬伤越来越被后人所深刻认识,其流播亦渐渐不及《左传》。时至今天,《左传》之名已远远盛于《公
《谷》二传。这与《左传》更重史实的梳理和叙述有很大的关系。虽然《左传》在西汉甚至后来的一些时
候备受今文经师的排挤打压,但这种类似政治迫害的学术压迫,并没有使《左传》之学从中国的学术舞台
上黯然淡出,可见其生命力之强。
而且,就是今文经师所赖以安身立命的儒家正统立场,《左传》也并没有与之背道而驰。《左传》的基
本立场是正统的,这是历代经师都难以否认的。《左传》的基本思想体系如果是建立在非正统的立场之上,
它也不会几度被立于学官。今文经师的门户之见,一方面反映了他们的学术视野问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
他们的学术品格问题。正是由于他们方方面面的局限,才产生了所谓的今古文之争。从基本思想立场看,
所谓今文经、古文经并不是严重对立的、水火不相容的。
此外,《左传》突出的文学特色也是《公》《谷》二传所不可比拟的。《公》《谷》二传任意的附会和空
洞的说教,恐怕除了职业经师外,难以引起其他人的兴趣。而《左传》则不同,它几近完美的叙事,对战
争的出色描写,行人辞令之美,以及对历史人物栩栩如生的刻画,使得它有足够的理由广为流传并博得普
遍的好评。苏轼认为杜诗、韩文、颜书、左氏皆集大成者。这里显然包含有对《左传》卓越的文学成就的
推崇。
苏轼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众体兼备的文学大家,他对《左传》这部在文学上成就卓著的史学巨著产生浓
厚兴趣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苏轼的求实学风,可举苏轼政治生涯中的一个事例来加以说明。王安石变法
时,苏轼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上神宗皇帝书》表达了对新法过火之处的深深忧虑,并上升到国家能否长
治久安的政治高度。王安石的新法因其自身严重的缺陷,在旧党们激烈的反对下,颁行不久即被废止。
哲宗元祐党争时,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重新组阁,尽废新法而另搞一套,苏轼又站出来坚决反对司马
光全面否定新法的过激行为,主张要根据实际有所取舍。苏轼因此为新旧两党所不容,其政治生命受到严
重的影响。苏轼在政治上敢讲真话的求真务实的作风,无疑是建立在其独立不党、实事求是的人格意识之
上的。而这种人格意识反映在学术上,即为求实的学风。正是这种求实的学风,使他能够不人云亦云,不
随波逐流,在深入研究“三传”文本的基础上,得出自己具有倾向性的结论。
当然,苏轼推重《左传》,也并非认为《左传》什么都好,他之讥《公》《谷》亦并非觉得二传一无是
处。他能于对《左传》的推崇中指出其中的白壁微瑕,又能于对《公》《谷》二传的贬抑中发现其中的闪光
点。
(摘编自杨金平《苏轼对“春秋三传”的比较研究》)
(注)①《春秋》是记事的,后多散佚,仅留下孔子整理的鲁国《春秋》,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的“春秋三
传”,即《公羊传》《谷梁传》《左传》。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今文经学家完全是出于学派的利益,而极力推崇常流于附会臆说、空言说教的《公》《谷》二传。
B.西汉时期包括后来的一些时候《左传》所受到的来自今文经师的排挤打击,类似于一种政治迫害。
C.今古文之争固然与今文经师们的门户之见、学术品格有关,但也与《左传》非儒家正统立场有关。
D.苏轼推崇《左传》,否定《公》《谷》二传,与其在政治上敢讲真话的求真务实的作风有很大关系。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门见山,首段即从两个不同角度亮出了中心论点,为下文进一步展开论述奠定了基础。
B.文章主要分析了苏轼推崇《左传》的主客观原因,同时又指出苏轼对待“春秋三传”的辩证立场。
C.文章从《左传》的叙述特点、思想立场和文学成就等角度,分析其赢得苏轼青睐的客观原因。
D.文章采用对比论证,指出苏轼独立不党、实事求是的人格是其格外推崇《左传》的主观原因。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千百年来,《左传》的流播与声名均远远超过《公》《谷》二传,很重要的原因是《左传》更侧重史实。
B.《左传》叙事完美,战争描写出色,行人辞令优美,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彰显其卓越的文学成就。
C.苏轼在政治上为新旧两党所不容,故而转到对“春秋三传”的研究上,得出自己具有倾向性的结论。
D.由《左传》能深受苏轼推重的个案,可见一部历史著作要赢得学人推崇,其自身一定有不同寻常之处。
【答案】10.B 11.D 12.C
【分析】
10.A.“完全是出于”错误,以偏概全,原文是“今文经学家极力推崇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学派的利益”;
C.“但也与《左传》非儒家正统立场有关”错误,篡改文意,原文是“今文经师所赖以安身立命的儒家正
统立场,《左传》也并没有与之背道而驰”;D.“否定《公》《谷》二传”错误,曲解文意,原文是“他之
讥《公》《谷》亦并非觉得二传一无是处”。
11.D.“对比论证”分析错误,应是举例论证。
12.C.“苏轼在政治上为新旧两党所不容,故而转到对‘春秋三传’的研究上,得出自己具有倾向性的结
论”说法强加因果,且文中无据,相关信息在文章倒数第二段,原文说“苏轼因此为新旧两党所不容,其
政治生命受到严重的影响。苏轼在政治上敢讲真话的求真务实的作风,无疑是建立在其独立不党、实事求
是的人格意识之上的。而这种人格意识反映在学术上,即为求实的学风。正是这种求实的学风,使他能够
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在深入研究‘三传’文本的基础上,得出自己具有倾向性的结论”。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儒家文化体系中的“家国天下”意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如今制度化儒家已然解
体,社会形态、家庭结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如此,汲取家国天下意识传统并对其进行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家国天下”意识作为积极的入世精神,将个人发
展的诉求与社会进步的诉求结合在一起,基于这一道德自觉,社会成员才具有了责任担当、价值共识。
在今天,家作为基本情感纽带对我们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弘扬传统孝道,强化纽带和责任意识。
家族观念基于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安土重迁的中国农耕文明进一步充实了家族的机能。人伦情感亦因血
缘而来,在情感依托的层面上,家的意义超越任何经济的成本—收益分析。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
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正如搬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到陌生人社会是不合理的,反过来将陌生人社会的
规则搬用到家庭也是不合理的,关键是如何能够在不同的关系当中正确切换。在现代化生产和协作上依照
公共理性、法制精神;在家庭与私人领域,弘扬孝悌之道,忠恕相待,爱敬相与。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
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
“家国天下”意识是现代中国伦理的重要维度,它既连接传统的“修齐治平”,也连接社会、民族国
家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障,家国
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历史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内
在人格与精神世界,“修齐治平”深入到一代代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内化为热爱祖国与家园的担当精神。
在今天,心怀家国天下便是个体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与忧患意识,是主动追求民族统一、国富民强的精神,
也是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意识的来源。
支撑和实现“家国天下”精神的是仁爱的“生生”之德。中国人内心的“天人合德”实际指向更为广
阔的世界中的相生相与,它肯定世界是交感的,自然规律和人世伦理是可以相互推演的,也是相互一致的。
仁爱原则也是动态原则,原始儒家根据内在的“生生”之德,在矛盾的转化中主张“穷达以时”“与时偕
行”。宋儒也以“生生”释“仁”,把原始儒家的“仁”范畴与《易》之“生生”相结合,使“仁”升格
为表示天人合一的本体范畴,把“相生”当作自然万物蕴含的内在目的。仁爱原则也是“相生”的凝合原
则,这在伦理意识上表现为中正平和、诚实无欺、敬爱相与,虽有竞争,但在竞争中能够冷静达观、互利
互惠,实现“里仁”之美,建构互助型社会。
由此可见,儒家教化传统中的“家国天下”意识体现了传统时期的“中国智慧”。它成为“大一统”
的重要思想基础与施政方针。“家国天下”意识,以其温柔敦厚的底色、生生不息的活力、和合共生的包
容心,不仅能为个体生命提供精神关怀,而且有助于维系各民族的和睦共存,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
积极的精神动力,值得我们加倍珍惜和大力弘扬。
(摘编自金香花《“家国天下”观念的历史形成及其现代意义》)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现代社会儒家虽已不复存在,但其入世精神仍有积极意义。
B.人们基于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产生了家族观念和人伦情感。
C.自然规律和人世伦理能相互推演是对“天人合德”的肯定。
D.“天人合一”的“仁”的升格体现出仁爱原则中的凝合原则。
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逐层论证了“家国天下”传统的现代意义。
B.文章兼顾家庭伦理与公共精神,既体现了辩证思考,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C.文章将家的意义和经济收益进行对比,论证家庭作为情感纽带的重要意义。
D.文章依据宋儒对原始儒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论证仁爱原则的动态特征。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人热爱祖国、追求民族统一的担当精神,来自个人发展的诉求与社会进步的诉求相结合的道德自觉。
B.随着社会形态的变迁,以往熟人社会中以“人情纽带”维系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必然会被现代社会淘汰。
C.歌词“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所反映的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与价值追求,与文中的家国理念是相通的。
D.“家国天下”意识已经超越其原始意义,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之源,值得我们加倍珍惜和
大力弘扬。
【答案】13.B 14.C 15.B
【分析】
13.A.“现代社会儒家虽已不复存在”错误,原文只是说“如今制度化儒家已然解体,社会形态、家庭结
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未提到“现代社会儒家虽已不复存在”。C.原文说“中国人内心的
‘天人合德’实际指向更为广阔的世界中的相生相与,它肯定世界是交感的,自然规律和人世伦理是可以
相互推演的,也是相互一致的”,选项颠倒了这一关系。D.“体现出仁爱原则中的凝合原则”错误,原文
说的是“仁爱原则也是‘相生’的凝合原则”,未提及“仁爱原则中的凝合原则”这一说法。
14.C.“文章将家的意义和经济收益进行对比”错误,原文为“家的意义超越任何经济的成本—收益分析”,
并不是将家的意义和经济收益进行对比。
15.B.“以往熟人社会中以‘人情纽带’维系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必然会被现代社会淘汰”错误,文章认为
“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并主张“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
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