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阳
·
童年
·
骆驼队
2
第 一 课时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配套课件
1.
认识
3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毡帽、卸煤、咀嚼、幼稚”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
(重点)
学习目标
走近作者
林海音:
(1918
~
2001)
,出生于日本大阪,祖籍广东蕉岭,作家。曾担任北京
《
世界日报
》
实习记者,主持
《
联合报
》
副刊
10
年。一生创作了多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产量十分可观。
自读提示:
1.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想一想
: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易读错字
咀嚼
(
jué jiáo
)
沙漠
(
mò mè
)
系铃铛
(
jì xì
)
•
•
√
√
√
•
多音字
嚼
jiáo
(嚼舌)
jué
(咀嚼)
磨
mó
(磨灭)
mò
(石磨)
xì
(关系)
jì
(系铃铛)
系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按照
时间顺序写的
:
冬天“我”看骆驼咀嚼、关于骆驼系铃铛的想象、冬春之交骆驼脱毛的情景、问夏天骆驼去哪儿了。
毡
zhān
书写指导:
“毛”的最后一笔要长,拖住上面的部分。
结构:
半包围
组词:
毛毡 毡帽
造句:
小李戴了一顶红毡帽。
音序:
Z
部首:
毛
我会写
卸
xiè
书写指导
:
右侧稍微窄,“
卩
”要短、位置靠下。
结构:
左右
音序:
X
部首:
卩
造句:
爸爸经常干卸货的工作。
组词:
卸货 卸车
咀
jǔ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口”的位置上下居中。
结构:
左右
组词:
咀嚼
造句:
食物经过咀嚼会发生化学反应。
音序:
J
部首:
口
嚼
jué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口”的位置上下居中。
结构:
左右
组词:
咀嚼
造句:
食物经过咀嚼会发生化学反应。
音序:
J
部首:
口
漠
mò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草字头不要盖住左侧的三点水。
结构:
左右
组词:
沙漠 荒漠
造句:
在沙漠里的生活很寂寞。
音序:
M
部首:
氵
寞
mò
书写指导:
上小下大,宝盖头要盖住下面的部分。
结构:
上下
组词:
寂寞 落寞
造句:
在沙漠里的生活很寂寞。
音序:
M
部首:
宀
袄
ǎo
书写指导:
左宽右窄,右面的第一画撇要伸展。
结构:
左右
组词:
棉袄 夹袄
造句:
为了御寒,爷爷穿上了棉袄和长袍。
音序:
A
部首:
衤
袍
páo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最后一笔不要太长。
结构:
左右
组词:
长袍 棉袍
造句:
为了御寒,爷爷穿上了棉袄和长袍。
音序:
P
部首:
衤
傻
shǎ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左侧的第二笔横不要太长。
结构:
左右
组词:
傻干 傻等
造句:
遇事要多动脑筋,不要总是傻干。
音序:
S
部首:
亻
理解词语
毡帽:
咀嚼:
本文指用毡子做成的帽子。
造句:他有一顶非常漂亮的
毡帽
。
①用牙齿磨碎食物。本文义。
②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
。
造句:
①小女孩津津有味地
咀嚼
着红薯干
。
②诗句的意境
,
耐人
咀嚼
。
理解词语
交错:
沙漠:
交叉,错杂。本课指骆驼在吃东西时,上下牙交叉地磨来磨去。
造句:原野上有纵横
交错
的沟渠。
地面完全被沙覆盖,缺乏流水,气候干燥,植物稀少的地区。
造句:骆驼行走在一望无际的
沙漠
上。
理解词语
寂寞:
驼绒:
孤单冷清。文中指拉骆驼的人的长途旅程孤单冷清。
造句:爸妈都上班去了
,
他一个人在家很
寂寞
。
文中指骆驼的绒毛。
造句:
奶奶的那件大衣是
驼绒
的
,
穿起来很舒服。
安静 平静
辨析词语
相同点:
不同点:
造 句:
都有“静,没有声音”的意思。
“安静”着重指没有吵闹和喧哗,常用来形容环境;“平静”着重指平稳、稳定,没有不安或动荡,常用来描写江河湖海的表面或形容心情、表情、时局等。
1.
教室里十分
安静
。
2.
海风轻轻掠过
平静
的海面,漾起一丝丝微波。
再读课文:
1.
边读边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
2.
作者围绕骆驼队写了哪些内容?
第一部分
(
第
1-3
自然段
)
卖煤的骆驼队从门头沟来
,
停在“我”家门前。
第二部分
(
第
4-14
自然段
)
写“我”童年生活的四个片段。
第三部分
(
第
15
、
16
自然段
)
骆驼去了又来,但童年一去不返,为纪念我的童年,我写了
《
城南旧事
》
。
交流分段情况
冬天“我”看骆驼咀嚼、关于骆驼系铃铛的想象、冬春之交骆驼脱毛的情景、问夏天骆驼去哪儿了。
作者围绕骆驼队写了哪些内容?
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
,
对早已走远的童年的依依
留恋。
再读课文,想一想简练概括一下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童年生活多姿多彩的,也是匆匆易逝的。
1.
根据拼音写词语。
xiè méi
shā
mò
jì
mò
mián ǎo
páo
zi
shǎ
shì
zhān mào
jǔ
jué
卸 煤
沙 漠
寂 寞
棉 袄
袍 子
傻 事
毡 帽
咀 嚼
2.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干冷的
(
)
安静的
(
)
软软的
(
)
耐住
(
)
寂寞的
(
)
轻松的
(
)
悦耳的
(
)
重临
(
)
空气
态度
脚掌
寂寞
日子
步伐
驼铃声
心头
3.
选词填空。
缓缓 慢慢 默默
我
(
)
地想,
(
)
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
(
)
悦耳的驼铃声。
默默
慢慢
缓缓
4.
按要求改写句子。
(1)
我承认自己佩服骆驼的沉稳性格。
(
改为
双重否定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骆驼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
(
缩
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老师反复多次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
(
修改病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得不承认自己佩服骆驼的沉稳性格。
骆驼咀嚼着食物。
老师反复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
5.
写出下列句子采用的修辞方法。
A
.骆驼为什么系铃铛?是为了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
)
B
.难道我们不应该留恋童年吗?
(
)
C
.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
(
)
D
.骆驼在树旁跪下,树枝在风中慈祥地抚摸着它,一切都那么安详。
(
)
设问
反问
反复
拟人
冬阳
·
童年
·
骆驼队
2
第 二 课时
1.
把握课文内容,结合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了解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
(重点)
2.
读懂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难点)
学习目标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
核心问题:
从作者回忆童年的片段中你能感受到作者的什么情怀?
串珠问题:
1.
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的哪些片段?
2.
这些片段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3.
你认为作者的童年生活中最有意思的是什么?为什么?
4.
读了课文,你觉得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
此句连用三个“那样”,构成
排比
,写出了“我”观察得很仔细。虽然骆驼长得丑,但是“我”却没有厌恶的意思,这是一个孩子真实的想法。
排比
仿写:
我会用“那样
……
那样
……
那样
……”
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亚的落日是那样富有诗意,那样美妙绝伦,那样让人难忘。
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我”看骆驼看得很仔细,看它们的脸,看它们的牙,看它们咀嚼的动作,看它们的大鼻孔,看它们的胡须。“我”看得很入神,看着看着,自己的牙齿都动起来,看着看着,就喜欢上了它们。可以看出“我”好奇、天真、爱模仿的天性。
文中的“我”是怎样观察骆驼的?从中看出“我”怎样的天性?
什么是细节
描写?
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
。
有什么作用?
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
答题模式:
此处恰当地对
××
内容进行细节描写,刻画了
××
性格
(
人物或事物
)
,起到了
××
作用
(
效果
)
。
运用:
见
《
点拨
》
“课后练习单”
第二、
3
题
。
认识细节描写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这一自然段是
过渡段
。前两句承接上文,后一句引起下文,起
承上启下
的作用。
体会这一自然段的作用。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您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这个解释真是幼稚而大胆,充满童真、童趣和诗意。从中表现了“我”天真烂漫、富于幻想的特点。
如何评价这一解释?表现了“我”怎样的特点?
拓展:
在生活中,你曾有什么大胆而幼稚、充满童趣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妈妈总是让我喝鱼汤,说这样身体长得快。于是我就想,那我就每天也给我最喜欢的小石竹“喝”一点儿,每天光给它浇水,怎么能长大呢。每天给它点儿鱼汤,等它长成石竹人了,就能陪我玩儿了。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爸爸的话体现了爸爸对女儿超凡想象力的认同和鼓励,也体现了爸爸尊重孩子,善解人意的品质。
你对爸爸的话怎么理解
?
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妈:“夏天它们到哪里去?”
因为“我”喜欢骆驼,思念骆驼,头脑里满是骆驼的事情,所以情不自禁地把心里想的问题问出来。从这看似没头脑的话中,表现了“我”的好奇和内心对骆驼的思念。
“我”为什么这么问?表现了什么?
品析句子
:
“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
暑去寒来,骆驼队来了又走了,走了又来了,童年也在这岁月的流逝中远去了。童年的幼稚不再,童年的故事不再,童年的傻事不再,此处清晰地传达出作者对童年的眷恋,我们仿佛能听见她轻轻的叹息,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叹。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文本,感受到了作者童年的快乐时光,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
核心问题
:
从作者回忆童年的片段中我感受到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对早已走远的童年的留恋。
从作者回忆童年的片段中你能感受到作者的什么情怀?
1
.
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的哪些片段?
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这几个片段:冬天“我”看骆驼咀嚼、关于骆驼系铃铛的想象、冬春之交骆驼脱毛的情景、问夏天骆驼去哪儿了。
串珠
问题:
2
.
这些片段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课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这些片段。
3.
你认为作者的童年生活中最有意思的是什么?为什么?
我认为最有意思的是冬天“我”看骆驼咀嚼,因为作者观察骆驼非常仔细,脸、牙、鼻孔、胡须、嚼的动作都观察到了,并且看得入迷,以至于模仿骆驼咀嚼的动作。
4.
读了课文,你觉得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我觉得作者是一个天真、爱观察、爱模仿、爱思考、富于幻想、喜欢骆驼并喜爱童年生活的人。
课文结构
冬阳
·
童年
·
骆驼队
骆驼队来了(如梦如幻)
回忆童年
回到现实(深深怀念)
念念不忘
观察骆驼
谈驼铃带铃铛
想替骆驼剪皮毛
问夏天骆驼去哪儿了
课文围绕着骆驼队,写了怎样看骆驼咀嚼,怎样和爸爸谈关于骆驼系铃铛的事,怎样想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皮,怎样好奇地问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对早已走远的童年的留恋。
课文主旨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骆驼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
首先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然后多读几遍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要求,最后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完成本题。
(2)
骆驼的吃相让“我”感受到它的沉稳,不慌不忙。骆驼的铃铛,让“我”感受到它的可爱。在童年时代,它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快乐,让“我”久不能忘。
2.
课文描写的一些场景和画面,一定使人印象很深。找出来,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头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空气中。”作者通过观察,看到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辛苦工作的情景,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干冷的天气中,他们赶骆驼拉煤,还出了那么多的汗,可见十分辛苦,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同情。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这两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骆驼咀嚼时的样子,说明作者观察细致,描写逼真形象。
3.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句子。
点拨:
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并用心读一读,想想这些句子好在哪里,自己为什么喜欢。
参考答案:
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一、读拼音,写词语。
jǔ
jué mián
ǎo
(
)
(
)
shǎ
shì tuī
xiè
(
) (
)
zhān
mào tuó
rónɡ
(
) (
)
咀 嚼
棉 袄
傻 事
毡 帽
推
卸
驼 绒
二、填一填。
1
.“卸”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________
部,再查
______
画。“卸”的第七画是
________
。“卸”的字义有:
①把东西去掉或拿下来;②解除。
“卸煤”的“卸”应取第
________
种解释。
2
.用读音是“
mò
”
的汉字填空。
她一个人寂
(
)
地望着一望无际的沙
(
)
,沉
(
)
了一会儿,拿起笔蘸了一下
(
)
水,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感想。
寞
卩
7
①
漠
默
墨
三、连一连,读一读。
增加 铃铛 干冷的 太阳
耐住 心头 幼稚的 空气
戴上 情趣 暖和的 心灵
重临 寂寞 软软的 脚掌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
1
.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改为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
(1)
改为陈述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拉骆驼的说:“我们从门头沟来,我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我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 些景色和人物。
难道我不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