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两则》PPT部编版6下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言文两则》PPT部编版6下

ID:646265

大小:2.2 MB

页数:72页

时间:2021-03-2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学奕 文言文两则14 1.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难点)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 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的山东 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 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 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主要作品:《孟子》,全书分为 《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 娄》《万章》《告子》《尽心》这七篇。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 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鸿鹄 hú 为 wéi(为难 作为) wèi(因为 为什么) 将 jiāng(将来 将军) jiàng(上将 将领) 缴 zhuó(弓缴) jiǎo(缴械 缴纳) 学 弈(yì) [1] 弈秋[2] ,通国[3]之[4]善[5]弈者也。使 [6]弈秋诲[7]二人弈,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 ①弈:下棋。 ②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③通国:全国。 ④之:的。 ⑤善:善于,擅长。 ⑥使:让。 ⑦诲:教导。 其一人专心致志[8],惟(wéi)弈秋之 为听[9];一人虽听之[10], 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 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 ⑧致志:集中意志。 ⑨惟(wéi)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⑩之:指弈秋的教导。 一心以为有鸿鹄(hú)[11]将至,思援 [12]弓缴[zhuó][13]而射之。 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拉弓搭箭去 射它。 鸿鹄(hú):天鹅。 援:引,拉。 缴(zhuó):本课指带有丝绳的箭。 虽与之[14]俱[15]学,弗(fú)[16]若之 矣(yǐ)[17]。 虽然他俩在一起学习,但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 学得好。 之:他,指前一个人。 俱:一起。 弗(fú):不。 矣(yǐ):了。 为[18]是其[19]智弗若与[yú] [20] ?曰 [21] :非[22]然[23]也。 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为:因为。 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与(yú):语气助词,吗。 曰:说。 非:不是。 然:这样。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 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 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 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 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 品读课文,结合核心问题品读课文。 u核心问题: 《学奕》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u串珠问题: 《学奕》中跟弈秋学奕的两个人各自有怎样不同 的表现?结果如何?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wéi)弈秋之 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hú)将至,思援弓 缴[zhuó]而射之。 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学下棋,学习效果截然 不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运用设问的修辞,发人深思,一问一答,起突出强调 的作用,说明了文中两个人在一起学习但结果却不同的原 因。从而说明专心致志地做事和三心二意地做事,结果是 完全不相同的,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文本, 感受到了学习专心致志的效果,让我们拿 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 《学奕》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弈》讲的是两个人跟弈秋学下棋,由于学习 态度不同,学习效果截然不同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 应专心致志,切不可三心二意。 u核心问题: 《学奕》中跟弈秋学奕的两个人各自有怎样不同的 表现?结果如何? u串珠问题: 两个人跟弈秋学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 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可 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 结果是虽然他俩在一起学习,但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 人学得好。     学 弈 一人专心致志→学有所成 才 能 有 所 成 就 只 有 专 心 致 志一人三心二意→一无所获 《学弈》记叙了两个跟弈秋学下棋的人,一个专 心致志,一个三心二意,结果后一个不专心听的人不 如前一个人学得好。说明了做什么事情都得专心致志 才能成功的道理。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参考答案:首先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然后多 读几遍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要求。最后在理 解每句话的意思的基础上完成背诵。 参考答案: 学 弈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让他教导两个人下 棋,其中一个人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 人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以为有天鹅要飞 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块儿 学习,但是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学得好。是因为他 的智力不如别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 课文的内容。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参考答案: 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吗?回答说:不是这 样的。 联系生活实际,你能从《学奕》这个故事中悟 出什么道理?把你的感悟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参考答案: 读了《学弈》这篇课文,我感受很深。文章通 过一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 心二意。我们班级的同学,在学习成绩上有很大的 差异,究其原因,不是人与人之间智力的差别,而 是专心与勤奋程度不同而已。 两小儿辩日 文言文两则14 1.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难点)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时 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 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列子先后著书二十多 篇,今存《天瑞》《仲尼》《汤问》 《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 《力命》八篇,共成《列子》一书。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 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 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 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 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论语》 一书,流传于世。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沧沧凉凉 孰 汝 cāng shú rǔ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①,见两小儿辩斗②,问其故③。 孔子到东方游学,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 争辩的原因。 一儿曰:“我以④日始出时去⑤人近,而日中 ⑥时远也。” 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 到中午时离人远。” ①游:游学,游历。 ②辩斗:辩论,争论。 ③故:原因,缘故。 ④以:认为。 ⑤去:离。 ⑥日中:正午。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⑦,及⑧日中则⑨ 如盘盂(yú)⑩,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 了中午时就小得像一个盘盂,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 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⑦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⑧及:到。 ⑨则:就。 ⑩盘盂(yú):盛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⑪,及其日中如 探汤⑫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有清凉的感觉, 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向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时候 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⑪沧(cāng)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沧沧:寒冷的意思。 ⑫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意思是天气很热。汤:热水。 孔子不能决⑬也。 孔子听了不能判断他们谁对谁错。 两小儿笑曰:“孰(shú)⑭为汝(rǔ) ⑮多 知乎?”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⑬决:判断。 ⑭孰(shú):谁。 ⑮汝(rǔ):你。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 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文章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 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 在中午离人远,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 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 品读课文,结合核心问题品读课文。 u核心问题: 《两小儿辩日》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u串珠问题: 1.《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为什么而争辩? 2.两小儿各自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他们提出各自观点的 依据是什么? 3.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文章开篇交代了什么? 文章开篇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两小儿论辩“太阳远近”这一现象,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一个小孩认为早晨太阳离人近,中午太阳离人远;另一 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中午时离人近。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 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个小孩从视觉出发,用两个比喻“如车盖”“如盘 盂”,具体说明早晨太阳看上去大,所以离我们近;中午 太阳看上去小,所以离我们远。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 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沧沧凉凉”和“如探汤”分别是早晨和中午太阳照 在人身上的感觉,说明中午气温比早晨高,所以中午太阳 离我们近。 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了两 小儿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敢于思考、大胆质疑 的精神。 孔子不能决也。 “孔子不能决”表现了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 学态度。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 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文本, 感受到了学习没有止境的好处,让我们拿 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 《两小儿辩日》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u核心问题: 《两小儿辩日》讲的是两个小孩争辩太阳是早晨 还是中午离人近的故事,告诉我们为了认识自然、探 求客观真理,要敢于思考、大胆质疑;还告诉我们宇 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 是无止境的。 1.《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为什么而争辩? u串珠问题: 《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为“太阳是早晨离 人近还是中午离人近”而争辩。 2.两小儿各自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他们提出各自观点的 依据是什么? 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他是凭自己 所观察到的不同时间太阳大小的变化所作出的判断;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他是根据不同 时间太阳照在身上的凉热感觉得出结论的。 3.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 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两 小 儿 辩 日 起因: 观点 理由 结果: 善于观察 大胆质疑 知识无穷  学无止境 一儿:日始出近 日中远  另一儿:日始出远 日中近 一儿:近大远小  另一儿:近热远凉 相反 相持 两小儿辩斗 孔子不能决 《两小儿辩日》通过写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 太阳何时离人远,何时离人近,就连博学的孔子也不 能作出正确判断的事,说明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 真理,要敢于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知 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参考答案:首先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然后多 读几遍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要求。最后在理 解每句话的意思的基础上完成背诵。 参考答案: 两小儿辩日 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子争辩不休,便 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 近一些,而正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而正午时近些。 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 课文的内容。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 到了正午就像盘盂一样小,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 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 觉,到了正午就热得像把手伸向热水里一样,这不是 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我以日始时出去人近远,而日中时远也。 参考答案: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正午的 时候离人远一些。 (2)孰为汝多知乎? 参考答案: 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联系生活实际,你能从《两小儿辩日》这个故 事中悟出什么道理?把你的感悟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通过对《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的学习,我感 受到了古代儿童那种善于观察思考,敢于向权威挑 战的精神,也体会到了孔子实事求是的为人态度。 我觉得在我自己的身上就缺少一种创新的精神,过 于依赖书本和老师,很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不 善于提出问题,我觉得自己应该在以后的学习中改 正这一点。 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1.一心以为有鸿鹄(hú gào)将至 2.思援弓缴(jiǎo zhuó)而射之 3.虽与之俱学,弗(fó fú)若之矣 4.及日中则如盘盂(yú pán) 5.孰(shú shǔ) 为汝(rú rǔ)多知乎 ﹒ √ √ √ √ ﹒ ﹒ ﹒ ﹒ ﹒ √ √ 二、学会写同音字。 1. yì: 学(   ) 坚(   ) 神采(   ) (   ) 2.biàn: 争(   ) (   )别 方(   ) 3.cāng: (   )茫 (   )海 船(   ) 4.hú: (   )须 (   )涂 鸿(   ) 弈 毅 奕 奕 辩 辨 便 苍 沧 舱 胡 糊 鹄 三、文言文中“之”字使用较多,我能为下列句中加 点的“之”选择正确的意思。 ①指弈秋的教导。 ②代指天鹅。 ③代指认真学习的学生。 ④结构助词,的。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2.一人虽听之。(   ) 3.通国之善弈者也。(   ) 4.思援弓缴而射之。(   ) ③ ① ④ ② ﹒ ﹒ ﹒ ﹒ 一、相同的老师 解释带点的词,并翻译句子。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通国:____________  弈: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弈》:专心致志 ﹒﹒ ﹒ 全国 下棋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2.使弈秋诲二人弈。 使:____________   诲: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让 教导 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 二、不同的态度 填空,并选择恰当句意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其一人______________,惟弈秋之为听。(  )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____________,思 ____________而射之。(  ) A.另一个人虽在听弈秋的教导,心里却想着有天 鹅将要飞来,想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 B.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 专心致志 B 鸿鹄将至 援弓缴 A 三、不同的结果 1.填句:虽与之________,弗若之矣。为是其智________与? 曰:____________。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由于老师对两个人的教法有所不同,造成两个人学艺 效果不一样。(  ) (2)两个人学艺效果不一样,原因在于学习态度不同,一 个人专心致志,另一个人三心二意。(  ) 俱学 弗若 非然也 × √ 四、两小儿下结论 1.填句,并给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我以____________去人近,而__________远也。 (2)一儿以日初出______,而日中时______也。 2.结论分析,判断正误。 (1)两人的判断有相同的地方,即认为一天之内,太阳离 地球有远近之分。(  ) (2)两人的判断是相同的,都认为早上和中午太阳离地球 总是一样远。(  ) 《两小儿辩日》:实事求是 日始出时 日中时 远 近 / / / / / √ × 五、两小儿辩理由 理由比较。 1.缘由:日初出__________,及日中则__________;推理: ______小而______大。 2.缘由:日初出__________,及其日中__________;推理: 近者________而远者_________。 大如车盖 盘盂 远者 近者 沧沧凉凉 如探汤 热 凉 六、孔子不能决 1.“孔子不能决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孔子(  ) A.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值得推崇。 B.根本没有什么学问,只不过好为人师罢了。 孔子也不能判断是怎么回事 A 2.从孔子的回答中,我想到了孔子的一句名言(  ) 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两小儿笑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表现了两小儿的(  ) A.天真可爱。    B.瞧不起他人。 B 孰为汝多知乎 A 一、主题积累 1.孟子名言。 (1)爱人者,人________之;敬人者,人________之。 (2)老吾老,以及______________; 幼吾幼,以及______________。 2.孔子名言。 (1)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2)______________,不亦说乎? 恒爱 恒敬 人之老 人之幼 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 二、延伸阅读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 弃去。过小溪,逢老媪①方②磨铁杵③,问之,曰:“欲 作针。”太白感其意,还④卒业⑤。媪自言姓武。今溪旁 有武氏岩。 【注】①媪(ǎo):年老的妇人。②方:正。③杵(chǔ): 棒槌。④还:回去。⑤卒业:完成学业。 1.短文中加点的“之”应理解为(  ) A.的,结构助词   B.指代李太白 C.指代铁杵 D.指代老媪 ﹒﹏﹏﹏﹏﹏﹏﹏﹏﹏﹏﹏﹏﹏﹏﹏﹏ ﹏﹏﹏﹏﹏﹏﹏﹏﹏﹏﹏﹏﹏ D 2.结合注释,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未成,弃去”到“还卒业”,是什么事让李太白有 了这样大的改变?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4.这段文字可以用成语“____________”来概括,你从中 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太白被老妇人的行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 铁杵磨成针 示例:只要有目标,并且持之以恒地做下去,目标终 究会实现的。 三、百字练笔 孔子见两小儿辩斗而不能决,被两小儿取笑“孰为汝多 知乎?”他当时会有什么表现?心里是怎么想的?又会怎样 回答?请写一写。 示例:孔子一脸迷茫,这个问题他不知道,也从来没研究过, 根本答不出来。孔子有点尴尬,但转念一想,应该实事求是, 问题回答不出来没关系,但对待问题的态度要正确。于是, 孔子和蔼地对两个小孩说:“你们争论的问题我确实无法裁 决,但我愿意跟你们一块向其他的人请教,可以吗?”

资料: 861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