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名校重点班联考作文汇编:6道好题佳作,模拟高考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名校重点班联考作文汇编:6道好题佳作,模拟高考

ID:646398

大小:42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1-03-2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2021 名校重点班联考作文汇编:6 道好题佳作,模拟高考 (题目+立意+范文) 01 为“打工人”写一篇专栏时评 半个多世纪以前,我们以“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带有“阶级”的词语评价人的身份;十 几年前,我们又以“白领”“蓝领”“金领”等带有“领”的词语区分人的身份;近一段时间, 央视新闻的一篇《早安啊,打工人》公众号文章让越来越多的人以“打工人”自标身份…… 而“打工人”这一称呼也引发了人们的热议。有赞同“打工人”这种提法的,说“打工人” 是对所有从事体力和技术劳动者的统称,这三个字代表着勤奋、热情、坚韧和上进,是当代 社会正能量的重要载体;也有不少人表示反对,认为这一称呼本身带有嘲讽和调侃的嫌疑, 是新时代下人为的强行阶层划分,意在弱化当代青年对现实的不满情绪,企图通过这种幽默 式的调侃缓解当前年轻群体的高压生活环境。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对“打工人”这一称呼有什么样的思考和感悟呢?请以高中学生的视角 写一篇文章,向《青眼看社会》杂志的“热点时评”栏目投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立意】 作文材料可分两部分。 前一部分引出不同时期人们对身份的界定方式:从“阶级”,到某“领”,到“打工人”。 后一部分列出对“打工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赞同,一种反对,各有理由,都不 无道理。我们可以选择角度,自圆其说。但结合材料来看,称呼“打工人”的有著名官媒央 视新闻,对这一身份标签有较明确的肯定与认同,所以,我们更应该倾向于,最起码不能忽 视对“打工人”的积极、正面内涵的挖掘。 可以从“赞成”的角度写,可结合材料中提供的理由,可将“打工人”称谓定位为勤奋、热 情、坚韧和上进,读懂“打工人”的平凡与不凡,敬业与努力,打拼与奋进,自尊与自强, 体现一种积极、乐观的自我认同感与社会正能量。 可以从“反对”的角度写,可结合材料中提供的理由,着笔于年轻群体所面临的严峻竞争形 势,负荷前行的工作生活现状,可视之为自嘲、调侃、戏谑的“黑色幽默”。 也可以持辩证看待,一分为二的观点,指出这个称谓包含的“正能量”或“负能量”,同时 更近一层,希望集体、社会、国家多关注和扶持“打工人”,积极营造适合“打工人”生存 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努力培养真正有自我认同感、归属感,有新时代新风貌的“打工人” 群体。 2 特别注意作文题的任务情境。身份为高中学生。投稿的杂志是《青眼看社会》,“青眼”和“白 眼”相对,它的涵义是: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间,青眼表示喜爱或重视、尊重。比如魏晋名 士阮籍就好为“青白眼”。放在作文材料中,也意味着应正面看待问题,表达相对积极向上 的观点。除此,还可以理解为“青年之眼”,照应前面的“以高中学生的视角”;投稿的栏目 是“热点时评”,即文体上要写议论文或杂文。 写作核心则是“对‘打工人’这一称呼有什么样的思考和感悟”,牢牢扣住这个来写,则不 易偏题。 【拟题参考】 安好,打工人! 加油,打工人! 你我都是打工人 打工人,请接受自己的平凡 做不一样的打工人 打工人的“魂”是什么? “打工人”的幸福在脚下 让“打工人”找到归属感 打工人,请找到自己的尊严 我们都在为自己“打工” “打工人”称谓的冷与暖 “打工人”的自我认同感 “打工人”:以自嘲纾解焦虑与痛楚 打工人:在平凡中创造不凡 “打工人”:自我调适与减压 “打工人”不佛也不丧 “打工人”的冷幽默 “打工人”的痛感,你看到了吗? 【写作示例】 3 “打工人”,请找到你的平衡点 作者:陶玉龙 按马克思《资本论》的说法,“打工人”多少要被赋予“被剥削者”的特性,他们受到 压榨,处境凄苦;而今年年底,“打工人”一词引发各个阶层的广泛共鸣,且不论毁誉褒贬, 这是人们在日常打拼中,关注、审视自我境遇的情绪载体。 “打工”何为?“打工人”何人?就在这模糊的表达中,蕴藏着现代人的思考:他们身 处重荷与强压之下,却对生活和明天有所期冀;他们头顶阴云密雨,却也懂得为灵魂卸力, 令自己在心态上,如鸿羽般轻盈。 能在进与退,喜和哀之间,找到一个不偏倚的平衡支点,不得不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和 人生的通达,它让我们免于爆裂,亦免于沉沦。 现代化下的工作,或许仍有体力上的挥汗如雨,外加精神上的砝码也愈为沉重。人们被 快节奏、高强度的劳动折磨到疲惫不堪,常感心力憔悴。面对地铁、人潮、霓虹灯、水泥森 林,他们满肚子苦闷无处倾诉,只能自我稀释与消解。一觉醒来,继续面对暗无天日的 KPI 指标、“996”压力,他们需要发泄口,于是“打工人”应运而生,成为疯狂刷屏的热词。 正如儒家是入世的“饭铺”一般,道家则是出世的“药铺”,二者互补阙漏,此消彼长, 维持平衡。我们如若过度入世,沉浸在无从着陆的苦海,每时每刻拉死心中这根弦,迟早会 面临被吞噬的结局;而总是玩世不恭,把消极当常态,则像踩在虚无的云端。唯有找到二者 的平衡点,才会让脚下不重不轻,不疾不徐。 这就是我们调侃自己为“打工人”的考量:戏谑并非自卑,调侃而非自黑,有不满而不 绝望,这是一种在抗争与妥协后的自我定位,自我排遣,自我调适,自我纾解,是一种稍事 休息又逆流而上、积极应战的良好心态。因为深知山高路远,荆棘密布,所以我们调整姿态, 相信来日方长。 众生皆苦,被我们羡慕的“精英”同样被生活无情地鞭笞。在能力出众的加持下,他们 所承载的责任,较之常人也添加百倍,他们的“打工”,便不只为一己之利,而是为赖之运 转、存活的大团队。他们在俯瞰我们的同时,不也在接受生活的睥睨? 其实,不论高低贵贱,每一个为梦前行的你我,何尝又不是“打工人”?抛开雇佣和被 雇佣的关系,我们无数个不遗余力的奋蹄,不过是对人生负责的尽善尽美。我们都在为自己 的人生“打工”,无关贫富,不论亏盈,苦中作乐,甘之如饴,不过是每个社会人应秉持的 态度。 如此一来,对于“打工人”这一称谓,我们不必纠结、较真,不如摸索到、拿捏好适合 你的那个平衡点,不卑不亢,不哀不矜,以泰然之心态,阅历千山,行舟万里。 02 对“修己以敬”的思考 4 ① 敬,通警,其小篆字形,右边从攴(pū),像以手执杖或执鞭,正在自己敲打自己,义为 自我鞭策;左边从苟(jí),义为紧急、急迫,转义为不可丝毫怠慢。(摘编自《汉语词典》) ② 敬:以攴促言行真善美,苟,慎言也。(百度百科) ③《论语》:“修己以敬。” ④《周易·卷一》:“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意思是:君子要以敬 心使内在的品格端直,用义德使外在的行为方正。“敬”是立身之道,“义”是处世之方,君 子有了“敬”与“义”,就会得到众人信赖支持,不会孤立无援。 读了以上与“敬”有关的解释,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文体自定,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审题立意】 本题所给的材料是关于“敬”的解释和说法,第①个是从“敬”字金文和小篆的字形法的角 度说明,右边从攴,含义是自我鞭策。左边从苟,义为紧急、急迫,转义为不可丝毫怠慢。 合起来为“不可丝毫怠慢进行自我鞭策”。 第②个是百度百科解释,“敬”字以攴促言行真善美,苟,慎言也。合起来是“要慎言,促 言行真善美”,也就是要慎言,促言行真善美,提高个人修养。 第③个,是论语中一句话,“修已以敬,”在子路问孔子什么是君子时,孔子回答——“修已 以敬”。意思是: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孔子认为,修养自己,使周围的人们安 乐,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做到这些就是君子。孔子 认为,修养自己是君子立身处世和管理政事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做,才可以使上层人物和 老百姓都得到安乐。所以孔子的修身,是提高自己的修养,目的是在于治国平天下。 高中语文(ID:gzyw11)排版编辑 可做如下立意: ①端正自己,鞭策自己; ②提高自我修养; ③尊敬他人; ④互相尊重等等。 【写作示例】 内敬外净 庄子曾喟叹道:“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此言得之,我们的一生只是 造物主的短暂恩赐,时光飘忽即逝,从未瞬间停留。那在这弹指而消的刹那芳华中,我们又 5 该如何让自己拔节生长,变得更加优秀卓越呢?在此,请允许我谈一谈:内怀敬心助事成, 外秉净绳择友居。 内怀敬心,可助事成。正如《荀子》所言:“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 慢之。”古今成大事者,必在胸中怀揣一颗敬心,方能踏平坎坷,一往无前。在这“敬”字 中,我仿佛看到了左思穷十年之功“门庭藩溷,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而著成的 《三都赋》,仿佛看到了列宾费二十年时间绘制数百张草图而画出的《涅瓦河边的普希金》, 仿佛看到了梁思成尽三十载光阴大量翻阅古籍、考察建筑而编就的《营造法式注释》。同学 们,有所作为方不负青春,心内怀敬,可助我们尽力做事,不留遗憾。 外秉净绳,可择友居。魏征曾说:“立身成败,在于所染。”就是告诉我们外部环境对个 人成长有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择友之时,一定要以“净”为准绳。这“净”的内涵中, 包括着白居易、元稹“文章合为时而著”,共同发起新乐府运动的担当精神;包括着东林学 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共同拯救时代的爱国精神;包括着闻一多、华罗庚 “布 东考古布西算”,共同砥砺研究的求索精神。同学们,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 涅,与之俱黑”,请谨记,择净友,修洁身;交损友,毁品行。 揆诸现实,在我们的求学生涯中,一定也见过不少同学由于不能做到以上两点而遭遇了 成长过程中的坎壈:有同学因为在对待学习时缺少一颗敬之心,导致成绩起伏;亦有同学因 为在择友时缺少一根净之绳,导致所交不良。因此,正如诗人郭小川说:“但愿每次回忆, 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我们一定要将“内敬,外净”的思想同时践行,方能学有所成,交 有所慎,正道直行,俯仰无愧。 不由想到《诗经》中的那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是做人要像雕琢 玉器一样不断打磨自己的品格。对于正处在一生中的黄金时代的我们来说,就应该用这种切 磋琢磨的精神来要求自己——内敬其心,外净其友,方可成为一个既可成事,又可成人的翩 翩君子。 青春都一晌,内敬外净,助我遏云高唱。 03 实用抑或审美,君心所向? 勒内·托姆是法国著名数学家。有一次,他同两位古人类学家讨论问题。谈到远古的人们为 什么要保存火种时,一位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取暖御寒;另外一位人类学家说, 因为保存火种可以烧出鲜美的肉食。而托姆说,因为夜幕来临之际,火光灿烂多姿,是最美 最美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立意参考】 (一)从古人类生存学家角度: ①物质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 6 ②实用,是物质的基本特性。 (二)从数学家角度: ①生活留心皆是美 ②不懂审美,世界与你无关 ③做一个“美”的发现者 ④要面包,更要水仙; ⑤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心系大美中; (三)从辩证说理的角度: ①实用诚可贵,求美价更高; ② 追求实用无可厚非,善于审美境界更高 最佳角度:首选辩证分析角度,其次选数学家的角度。 【下水范文】 你欣赏多姿火光的姿态,最美 葛福安 古人类学家和数学家,谁更懂得人类?按理说,自然是古人类学家,因为这是他的专业。 因为专业,所以懂得,广告上就是这么说的。然而,看到著名数学家勒内·托姆的这个故事, 知道了他对“人类为什么保存火种”的答案,我觉得,对于人类的理解,古人类学家却未有 托姆“专业”。托姆理解到人类“尚美”的本性,他认为美而保存火种是人的本质天性。我 觉得,这种理解,更能抵达人类之终极。 “尚美之心”,应该是自人之为人时起,就已“人皆有之”的。保存火种,为着“取暖 御寒”,为着“鲜美肉食”,固然也是人类与动物的区别,但是,人会在 “取暖御寒”之时 追求衣服的审美,也会在“品尝美食”时注意自己的吃相。有人云:“人是审美的动物。”此 应该不为虚言。“人猿相揖别”,不止是“几个石头磨过”,而应该是心生“美意”。所以,两 位古人类学家“专家气”十足,“趣味性”不够;而托姆则虽已成数学大家,仍不失童心, 他的思考与理解,更能接近人的本质,“童心”仍未泯灭。 至于那两位古人类学家“童心”泯灭与否,故事未有提及,我们不妨作出假想:听得托 姆的回答,两位古人类学家“颔首然之”,那即可证他们两个仍是“童心在焉”,只是未从“美” 的角度思考而已;如果他俩“哂之斥之”,以为托姆是“吃饱了撑的,饿你三天,让你眼里 冒出‘灿烂多姿’的火光!”那么,我倒不觉得托姆尴尬,倒是替那两位所谓“古人类学家” 感到悲哀,他们真的离“人类”远矣! 7 真的不要让自己远离“人类”!保存火种,自然可以获得温饱,但还有最美最美的灿烂 多姿火光,它灵动,美丽,它蓬勃,充满生机,在夜幕之下,和我们的生命一样,绽放出生 命原本就有的美丽。努力学习,自然可以获得一个上好的高考成绩,也可以得到令你怦然心 动的一纸大学通知书,但是,努力学习的过程,就是美丽的,它用计时以日的方式书写着我 们的成长日志,也让我们获得成绩之外的丰富意义,这里有奋斗,有泪水,更有美丽。追求 实用,自然可以让我们成为“有用之人”,但是,爱美懂美,更会书写出我们有情趣、有品 位、有美感的“美丽人生”。 不妨再让我们作一假想:如果你我都坐在两位人类学家和托姆中间,如果你把这三件事 情都一一进行体验,那时,我会感受到火光的炽热带给你的温暖,也会垂涎于那火种“烧出 的鲜美肉食”,但是,相比之下,在我看来,你欣赏“灿烂多姿火光”的姿态,才是最美最 美的。 04 才高致远还是行稳致远? 语文课上,老师介绍王勃的生平:他勤奋好学,六岁能诗,诗情英迈;九岁时,撰写《指瑕》 十卷,指出颜师古所注《汉书》错误;十六岁科试及第;任沛王府修撰,沛王与英王斗鸡, 写《檄英王鸡》为沛王助兴,被高宗斥责“身为博士,不行劝诫,反作檄文,夸大事态”而 免官;后私杀官奴,再次被贬;滕王阁盛会上,他一挥而就,成就千古绝唱《滕王阁序》; 王勃在探望父亲途中,溺水而死,年仅二十六岁。 老师还介绍了唐人裴行俭对他的评价:他认为王勃“虽有才华,却浮躁浅露",并评论说, “士之致远,先器识,后文艺”,意为,要想实现远大志向,应当先培养器量见识,其次才 是文才技艺。 王勃过人的才华和坎坷的经历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王勃英年早逝,让同学们喟叹不已;而 裴行俭的“致远”一词,又让同学们陷入沉思。他们纷纷发言,有人说,才高致远;有人说, 行稳致远;有人说,经历风雨,才能致远…… 假如你在这堂课上参与讨论,你会阐述怎样的看法?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立意参考】 (1)肯定王勃,强调其“才高”:“才高致远” a、写出千古奇文,文坛留名,可算“致远”; b、勤奋好学,积累深厚,故而“致远”; c、经历人生坎坷,领悟生活哲理,保持乐观豁达,故能写出境界开阔、文辞优美之作,达 到人生高度,亦为“致远”。 (2)否定王勃,强调需“器识”:虽“才高”,但“器识”不足,难以“致远”——器才并 重,方能致远 8 a、英年早逝,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令人遗憾,不算“致远”; b、个性有缺,浮躁浅露,见识短,缺少敬畏之心,难以“致远”; c、境界不高,器量不足,行而不稳,不能谨言慎行,难以“致远”。 【佳作示例】 才高不逾矩 行稳方致远 同学们: 大家好! 很高兴能在课堂上分享我对王勃的才华以及人生经历的看法。 王勃六岁能诗,九岁撰写《指瑕》十卷,十六岁科试及第,如此光鲜的履历似乎昭示着 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光明远大的前途,而一篇《檄英王鸡》却给了他沉重一击,后私杀官 奴更是将他的仕途再次推向谷底,二十六岁的光阴在一潭夹杂着近半生抑郁不得志的悲哀的 死水里戛然而止。 观览他的一生,才华成就了他,也禁锢了他,但罪魁祸首绝非他的才华,而是惊世之才 下那颗狂傲不守规矩的“浮躁浅露”之心。由此我认为:才高亦不逾矩,行稳方能致远。 孔子曾提出他在每个年龄阶段想要达到的目标,其中在古稀之年他所要达到的是“七十 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不逾矩”,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道出他心中最重要的准则——遵守规 矩。是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王勃写下《檄英王鸡》一文本就是在身份上的有所僭越, 可非但初次被贬官的经历没有给他沉痛的教训,反而他逾矩更甚,私杀官奴,最终不仅自己 被一贬再贬,其父也深受连累。社会之所以需要规矩,是因为它能很好地从客观上约束一个 人的行为。人不是不可以拥有棱角,而是要在遵守规则的过程中打磨自己,修炼出一套正确 的行事之道。王勃一再突破规矩的约束,必然导致他仕途的坎坷,因为才华乃至其它闪光点, 都不应该成为随意逾矩的理由和借口。 其实,将身子埋得愈低,愈稳沉愈能望见前方的道路。躬身之举,可以让我们掩盖锋芒, 保全自我。君不见韩信历胯下之辱方成一番伟业,他的身虽弯,但志从未弯;君不见秦王扫 六合时放纵威风,却终究落下“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结局。雨果先生曾说“有些人,无 论身体的姿势如何,灵魂却总是双膝跪下的”;相反,有些人无论姿势怎样,哪怕双膝跪下, 灵魂却仍昂然挺立。后者的躬身之举,让他们自我得以保全,能达到心之所向之地。将“傲 不可长,欲不可纵”奉为圭臬,把“乐不可极,极乐而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的谨训牢 记心间,躬下身子,方能行稳致远。 裴行俭在王勃时,认为“士之致远,先器识,后文艺”,诚如斯言。要想实现远大志向, 应先培养器量见识,一路上稳步前进,方能行得长远。苏轼和王安石虽然政见不同,但苏轼 在为人方面从不对王安石加以讽刺攻击,他在王安石执政期间一再遭贬,却始终保持着旷达 宁静的心态,践行着大度器识的处世哲学,赢得后人的无限感喟与钦佩,这就与王勃的“浮 躁浅露”截然不同了。 9 所以,我认为,在当下,我们青年人亦应学会遵守规矩,形成大度器识的哲学并始终践 行。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05 是爱真理还是爱吾师?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硕士生小郝在阅读某本学术著作后,将读后感发表在微信朋友圈,其中 言辞刻薄,对学界前辈阎步克和韩树峰等进行嘲讽;郝的导师、人大历史学院院长孙教授在 网上发布公开信,称郝出言不逊,不尊重学术与师长,要与其断绝师生关系。 他们的做法均遭到一些网友的非议,请任选一方,写一篇文章回应人们的非议,表明你的态 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不少于 800 字。 【立意参考】 “请任选一方,写一篇文章回应人们的非议”,就是特定处境下的具体任务,需要你站在一 方的角度,针对“非议”做出澄清、解释、辩驳。因而要明确“角色”定位,带着“任务” 写作。你可以做临时的身份置换,假设你就是小郝或孙教授,或者假定为他们的亲朋好友、 校方领导,替小郝或孙教授回应非议;可以作为第三方的旁观者,站出来声援某一方,阐述 看法,但侧重点仍是回应非议。最好能尽快亮明身份,明确文章立场,或者暗含对某一方的 支持,不宜拖泥带水、模棱两可。然后能根据情境推断,揣摩出若干条网友“非议”的理由, 有针对性地进行回应。有的同学写“致网友公开信”“我的告白书”,就是明智之举。 角度一:为孙教授回应非议 百行礼为上 做学问,先做人 角度二:为小郝回应非议 让教育如春风拂面 吾爱吾师,我更爱真理 【佳作示例】 谁的年少不轻狂? (题目巧妙回避才华与狂妄有何关联这一纠结点,以反问句式,抛出“年少轻狂”的话题, 试图获得读者的代入感,在题目上表明为小郝辩护的立场。) 10 学生嘲讽师长,出言不逊;教授怒气冲天,恩断义绝。人大历史系师生联袂上演了一出 “断交门”。小郝同学这次是摊上事了,成为众矢之的可想而知。同情弱势者是人之天性, 我还是要站出来,斗胆为小郝声援几句。(运用短句,三言两语,精简引出事由。且开门见 山,明确身份立场,完成“回应非议”的写作任务。) 话说回来,你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伙,面对前辈著作,不整衣沐冠,不虚心拜读,反 而又是刻薄又是嘲讽的,导师扣你一顶“不敬师长”的帽子,将你逐出师门,完全可以理解。 上纲上线一点,现在的年轻人哪,眼高过顶,标榜个性,自以为是,狂妄自大,基本的品质 素质都去哪儿了?(为小郝辩护,首先承认教授之举的合理性,指出小郝确有错误,使行文 更显理性辨证,也顺带引出公众对小郝的非议,竖起靶子。用语可略显轻松。) 世人评议事件,最爱捧杀与棒杀。小郝出言不逊,着实有错,但就要被一顿乱棒打死? 我们抛开“礼”和“师道尊严”的层面,再来评议这一事件,是否也可以看到小郝的可爱之 处:愣头青质疑前辈学术,小字辈不盲从权威,初生牛犊不怕虎,倒也勇气可嘉嘛。再试问 各位大老爷们,回首自己的青葱年华,哪位不曾年少轻狂过?可否给小年轻一点机会?(回 到为小郝辩护、回应非议的正题上,以商榷之语气,指出小郝所为的合理之处,提出观点, 照应标题。) 是的,错的不藏掖,但对的也不摁住。老一辈人不妨也用放大镜来肯定下年轻人的对。 放大小郝的可贵之处,您或许发现,当今社会其实是不能缺年轻人的“疏”与“狂”的。(承 接上文,以更肯定的语气,重申观点,继续为小郝申辩) 小郝的案例让人联想到女作家步非烟叫板金庸大侠。她声称,金庸的行文枯燥单一,已 不符合新时期读者的审美需求。“狂语”一出,金庸粉们足可以水漫金山,岂能待见一个步 非烟?但好在,还是有很多读者对这位武侠小说新秀不吝鲜花与掌声。步非烟在金大师面前, 绝对是小辈,但她口出“狂语”也不是凭空的,而是有自己的小说创作实践,她有以轻狂为 火种燃起的烈火,也有以才干为质地的薪柴,来锻造新思想、新观念。谁也不好说,从前的 金庸没有步非烟的轻狂,今后的步非烟就达不到金庸的高度。(援引步非烟一例,来佐证小 郝所为的合理性,表述时,需要尽量压缩篇幅,避免喧宾夺主,游离主导事件。) 为什么同样的一次冒险挑战,引发的社会反响却截然不同呢? 且看人气作家“步非烟”,她一定不是空穴来风地发表如此“狂语”,而是在自己在小说 中不断的探索、研究之中沉淀自我的结果。她有以狂妄为火种燃起来的熊熊烈火,自然就有 以才干为支撑的薪柴,来不断为自己的新创意、新思想、新观念开辟道路。小郝的恶语伤人 自然是有违道德的,可倘若他真的有真才实学,提出的看法顺应时代潮流,那他这次对前人 成果的质疑也不失为一种成功。 小郝虽还年轻,但作为历史学硕士生,也有一定专业造诣,读了前辈著作,心中存疑, 有所指摘,相比只会做传声筒与应声虫的学子们,不显得可贵吗?至于用语不谦恭,前辈额 头能跑马,大师肚里能撑船,又何必在乎后学末进的几句狂言妄语?(叙例之后,不忘拨正 行文方向,回归材料,扣住主题。) 真理具有无限性和反复性,没有人规定谁的理论一定正确,没有谁可以剥夺他人质疑真 理的权利。“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中国正在从制造强国向创新强国 11 转型,需要老一辈的稳扎稳打,也需要年轻一代的破旧立新。给敢想敢言的年轻人,一点表 现空间,一些犯错机会吧。(上升到“创新强国”的高度。) 谁的年少不轻狂,心比天高又何妨?年轻时犯些错,带点伤,不管能否走出大道康庄, 也比一辈子踩前人的脚印,规行矩步,亦步亦趋的好。 请网上诸君,对小郝高抬贵手,将了他一军,别忘了也放他一马!(末尾两段,分别再 切应标题和回扣材料。) 06 对“低美感社会”之思考辨析 北京大学哲学教授张世英说:“人生有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 界。审美为最高境界。”毋庸置疑,近年来整个中国社会的审美境界在不断提升,但我们也 要看到,一些人在享受着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科技带来的便捷生活之时,似乎不懂审美, 或者对“美”麻木和淡漠了。正如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所说:“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 美盲很多。”更值得思考的是,一些人甚至美丑不分、以丑为美。有研究者将当下这种现状 概括为“低美感社会”,某杂志上也列举出了一些人的种种审美病征……《美好时代》杂志 社决定针对上述现象与问题开辟专栏,展开读者大讨论。 请从下列选项中任选其一,完成写作任务:作为该专栏的一名年轻编辑,写一篇短评,代表 杂志社表达对这种现象的基本态度,引导读者踊跃参与讨论。作为该杂志的一名高中生读者, 给栏目编辑写一封信,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判断与思考,传达中学生的心声。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立意参考】 关键在于要注意内容方面的限定性。写作时要体现出两大目的:一是代表杂志社对“低美感” 现象表达基本的态度,二是引导读者积极踊跃参与讨论。即这篇短评的写作重心不应该是深 入的议论与思考,而在于它的启发性和引导价值。这意味着写作者必须有准确的身份定位, 有明确的读者意识。选择写作任务,内容方面没有特别的要求,写作目的主要在于“传达中 学生的心声”,有严格的文体限定(书信体)、明确的身份限定(高中生读者)和对象限定(栏 目编辑,潜在对象是杂志的所有读者)。这些限定性需要考虑到内容的选择,特别要注意贴 合“高中生读者”的实际。审题时对上述任务指令必须有明晰而充分的认识,但无论选择哪 一项任务,文章的主体部分仍然属于议论性写作,对作文材料都要做“是什么(现象与表征)” “为什么(原因与危害)”“怎么样(路径与方法)”三个方面的考量。就“是什么(现象与 表征)”层面来说,作文材料中有一些暗示,写作者可以联系现实,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由 此及彼的类比联想,进而增强论述的具体性与针对性。就“为什么(原因与危害)”层面来 说,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实用主义至上、眼球经济效应、崇洋媚外、盲目从众以及个体审 美素养的缺乏(或审美教育方面的问题)等等;另外,由此产生的后果与危害也是多方面、 多层级的。就“怎么样(路径与方法)”层面来说,可以有“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传播媒介 的管理”“加强审美教育,提升大众的审美素养”以及“增强文化自信,走有中国特色的美 育之路”等方面的思考。 12 【佳作示例】 “低美感”现象之忧思 读者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是“低美感”现象。 每一个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人都会产生追求美的欲望,当今的中国大众也确实比以往更加 狂热地追求“美”:为了追逐流行,去网红店打卡、刷抖音寻觅明星同款;为了附和品位, 装修与家居刻意追逐北欧风、美式风;为了追求恢弘,小县城也有大梦想,学欧美城市修广 场、挖人工湖……大家已经这么“拼”地去追求“美”,为什么到头来却被吐槽为“低美感 社会”? 追求美,无非是为了让心灵获得满足与享受,可冷静思考一下,我们所追逐的“美”, 到底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美”,还是被网络和一些媒体引导甚至是灌输的“美”?我们所拥 抱的“美”,到底是自己真正喜欢的“美”,还是受外界影响甚至被外力裹挟后的“美”? 现实生活中,在一些思潮的影响下,在有些人的眼中,“蛇精网红脸”成为时尚,“油头 粉面 A4 腰”是美;在网络上,低俗猎奇短视频大行其道;在文艺界,不管什么题材,“伊 人”“未央”“芳华”等古风词语频现;还有唯好莱坞大片或美剧是从的看片看剧“鄙视链”, 时尚圈劲吹的“日韩风”……当然,比“爛审美”与“坏品位”更可怕的,是干脆“不思考”, 不少人在审美情趣和辨识能力方面流于懈怠、不求甚解、盲目跟风。长此以往,社会的审美 水准与鉴赏能力必然会大大下降,更不用说创造美了。 为何会出现种种“低美感”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审美趣味的走偏移位,有审美取 向的崇洋媚外,也有审美方向的简单复古。当然,更核心、更内在的原因,则在于国人缺乏 审美自信。 在过去的数千年里,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出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君不见,“中国式审美” 曾经独领风骚: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美不胜收的宋元山水……它 们都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美最有诗意的符号,它不仅辐射到了近邻,衍生出东亚文化圈, 还传播到西方,对西方近现代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华传统之美,有华丽、恢弘、浩大 之风,也有质朴、清新、潇洒之格,或绚丽,或充盈,或空灵。当下,重拾“中国式审美”, 也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审视当下,面向未来。 为此,我刊特开辟专栏,就“低美感”现象展开讨论,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展示你 的睿智,发表你的高见,给本专栏踊跃投稿。我们将从来稿中择优刊载,为各位读者朋友提 供交流思想的机会与平台。 从传播媒介的角度说,在“娱乐至上”“流量为王”的误区中,一些网络平台刻意迎合 低俗口味,为博眼球不惜挑戰公序良俗。传播媒介应该是审美的风向标,但当今社会,媒介 似乎被“流量为王”的自媒体所“接管”,猎奇、低俗、审丑成了常态。这样的审美病征, 降低了整个社会的审美格调,甚至造成了恶性循环。发生雪崩,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广 大“吃瓜群众”虽然只是在看热闹,却也在无形之中推波助澜。这种大的审美环境,不利于 青少年审美趣味的培养,不利于我们审美能力的提升。 13 所以,我认为,作为社会公共文化的审美价值体系,要彻底消除“低美感”这一社会现 象,应该引导积极向上的审美风气,杜绝庸俗、低俗、艳俗之风。为此,相关部门与主流媒 体应该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同时,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坚守文化自信,自觉提升审美趣 味,提高鉴赏水平。这世界从不缺乏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和鉴赏美的能力。只要各方 面共同努力,特别是充分发挥像贵刊一样有责任感的媒体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我们年青一 代的生力军作用,我相信,“低美感”的浮云,遮不住真正热爱美、追求美的眼光! 此致 敬礼! 一名高中生读者 x 年 x 月 x 日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