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指津:习作升格--变换角度立意2(附:点评及导引)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作文写作指津:习作升格--变换角度立意2(附:点评及导引)

ID:646419

大小:20.27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3-2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作文写作指津:习作升格--变换角度立意 2(附:点评及导引) 【建模前】 抚摸历史的断壁残垣 张浩杰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是他驰骋沙场的豪情壮志;“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是他披肝沥胆的真实写照;“倩何人 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是他不甘放弃的无可奈何;“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是他对田园生活的心领神会。 抚摸千年前的断壁残垣,有的只是痛彻心扉的冰凉,心中却似万马奔腾,汹涌澎湃。 南宋王朝灭亡了,然而他那颗跳动的赤诚之心,却在我心中烙下了永恒的印痕。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弧籙,汉箭朝飞金仆姑。”烽烟滚 滚,喊杀震天,只见一人披坚执锐,挥舞宝剑,所向披靡。为了使北方人民远离水深火热, 他奋起反金,后听说起义军领袖被叛徒张安国杀害,他立即率 50 人闯入敌营,亲手抓住了 那个叛徒。他紧握双拳,双目射出了宝剑似的光芒。谁能相信,这时的他,仅仅是一个 23 岁的青年! 后来他终于被朝廷重用,在任湖南安抚使时,创制了“飞虎军”,大大震慑了金人, 起到了巩固国防的积极作用。 然而,历史的风总是随意改变方向,让有雄心壮志的人猝不及防。“娥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当他满怀爱国热情,正欲大干一场时,蓦然回首,却 发现身后早已空无一人,不禁心灰意冷,冷风萧瑟,潸然泪下。42 岁时,他被人以“用钱 如泥沙,杀人如草芥”的罪名弹劾辞职。 公元 1203 年,权臣韩胄起用他参与北伐,又因与韩政见不合被借故罢免。后韩仓促用 兵一败涂地。公元 1207 年,朝廷为稳定政局,不得已再次起用他指挥军事。不幸的是,此 时辛弃疾已身染重疾,未及上任,就空抱着一腔爱国赤诚,含恨而去。 中国历史上伟人的悲剧就在于,空有宏图大志,难遇清明之时,加之中国盛产无耻小 人,伟人们徒留哀叹! 辛弃疾既有诸葛亮的雄韬伟略,又有文天祥的忠贞不二,又有杜甫的忧国忧民,辛弃 疾,一个刻在历史卷册中熠熠发光的名字。 所有的人都会慨叹他生不逢时,然而“小人常为伟人的过失或错误而得意”似乎也是 亘古不变的规则。“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也许只有残缺才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完美的 事物吧?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落日的余晖将这位英雄掩映得越发悲凉。紧握 宝剑,屹立在崇山峻岭中,眼睛眺过南宋的大好河山,任凭泪水滑落到冰冷的泥土里。头 顶一群大雁飞过,传来几声凄惨的哀鸣!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我站在窗边,凝望星空,任清风吹乱头发。过 去的终究要成为历史,但是历史决非只是述说昨天的故事。 【简评】 这是一篇用辛弃疾材料写就的优秀习作。材料丰富,感情充沛,能激荡起读者的共鸣。 但是细读就会发现,文章的立意指向不明确,没有一条立意的线贯穿始终。这是考场 作文的大忌,很容易被阅卷人判定为“基本符合题意”甚至“偏离题意”。这样的文章,作 为平时练笔,可以;拿到阅卷场上,万万不可。 【建模后】 无人会,登临意 张浩杰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是你 披肝沥胆却最终折戟沉沙的真实写照。 确实啊,在那个有重病而无良药的时代,你,尽管胸怀壮志,力主抗击金军收复失地, 但是,很少有人理解你,支持你,有的只是小人的阻拦甚至伤害,当真是“无人会,登临 意”,这又是怎样的一种苦痛呀! 你曾经披坚执锐,挥舞宝剑,所向披靡。“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 夜娖银弧籙,汉箭朝飞金仆姑。”烽烟滚滚,喊杀震天,听说起义军领袖被叛徒张安国杀害, 你立即率 50 人闯入敌营,亲手抓住了那个叛徒。你紧握双拳,双目射出了宝剑似的光芒。 谁能相信,这时的你,仅仅是一个 23 岁的青年! 但是历史的风总是随意改变方向,让有雄心壮志的人猝不及防。雄心壮志不被人理解, 正如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毫无反应。“娥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当你满怀爱国热情,正欲大干一场时,蓦然回首,却发现身后早已空无一人,不禁心灰意 冷,冷风萧瑟,潸然泪下。42 岁时,你被人以“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的罪名弹劾辞 职。 历史上的小人,惯用的伎俩就是使绊子、扔刀子。他们见不得有人超过自己,于是使 用极不光明的下三滥手段横加阻拦,阻拦不成,就莫须有地捏造谣言,向上级打用意阴险 的小报告,最终的结果,多是伟人处处碰壁,头破血流,空留叹息。而小人呢,正躲在一 个阴暗的角落里窃笑,笑自己的阴谋得逞。屈原投江自杀,是因为小人;苏轼几遭贬谪, 也是因为小人。岳飞惨死风波亭,更是因为有秦桧这样的小人。 公元 1203 年,权臣韩胄起用你参与北伐,你又因与韩政见不合被借故罢免。后韩仓 促用兵一败涂地。公元 1207 年,朝廷为稳定政局,不得已再次起用你指挥军事。不幸的是, 此时的你已身染重疾,未及上任,就空抱着一腔爱国赤诚,含恨而去。 历史已千年,你留给后人的是痛彻心扉的冰凉,被小人陷害最终壮志难酬的悲凉。 中国历史上,无数伟人的悲剧就多在于,空有宏图大志,怎奈中国盛产无耻小人,伟 人们徒留哀叹! 散文家余秋雨先生在其文章《小人》中有精警的论述。他说,由于小人们的存在,许 多鲜明的历史形象渐渐变得瘫软、迷顿、暴躁,许多简单的历史事件变得混沌、暧昧、肮 脏,许多祥和的人际关系慢慢变得紧张、尴尬、凶险,许多响亮的历史命题逐个变得暗淡、 紊乱、荒唐。他们是一团驱之不散又不见痕迹的腐蚀之气,他们是一堆飘忽不定的声音和 眉眼。 余先生说,我相信,历史上许多钢铸铁浇般的政治家、军事家,最终悲怅辞世的时候, 最痛恨的不是自己明确的政敌和对手,而是曾经给过自己很多腻耳的佳言和突变的脸色最 终还说不清究竟是敌人还是朋友的那些人物。处于弥留之际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死不瞑目, 颤动的嘴唇艰难地吐出一个词汇“小人……” 深刻!精警! 你既有诸葛亮的雄韬伟略,又有文天祥的忠贞不二,又有杜甫的忧国忧民,辛弃疾, 一个刻在历史卷册中熠熠发光的名字。所有的人都会慨叹你生不逢时,然而“小人常为伟 人的过失或错误而得意”似乎也是亘古不变的规则。 【建模评点】 很显然,建模后的文章是上品。 建模前的文章,立意为“感伤辛弃疾的壮志难酬”,建模后的文章,立意改换为“小 人使得伟人徒留哀叹”,用意在于批判历史上那些阻拦、伤害伟人的小人们。 两相比较,可发现以下不同之处: 立意发生了质的改变:前文着眼于辛弃疾壮志难酬,后文,作者从辛弃疾材料整体的 链条中选择一个环节——小人的阻拦和伤害,以此作为议论的生发点,得出了完全不同的 立意方向——针砭小人。这样转换角度使用材料,体现出了小作者思维的灵活变通;而这 样灵活变通的思维,正是我们需要努力培养的。 材料使用发生了变化:前文使用材料,仅限于辛弃疾材料本身;后文,将屈原、苏轼、 岳飞的事例简缩后并列列举,加大了议论的覆盖面,使得观点得到了更有力的支撑。特别 是加进了余秋雨先生文章中的精警论述,使观点有权威支持而更具说服力。 表达方式变换了侧重点:前文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综合使用,叙述 简洁精当,描写生动形象,议论精警袭人,抒情饱满浓郁,加上多用辛词缀连,使得文章 极具感染力量。后文多用议论,语句含义深刻,能给人深刻的印象。 行文口吻变得亲切自然:建模前,文章用的是第三人称称呼辛弃疾;建模后,改用第 二人称“你”,如娓娓叙说一般,亲切自然。 【建模导引】 从庸常的前文到优秀的后文,思维走过了怎样的过程呢? 一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得到许多不同的认识。这些认识,都可以成为文章 的立意。所以,使用同一则材料,可以写作若干篇认识不同的文章。 这就为使用材料“以少胜多”“以一当十”提供了可能,更为考场作文将熟悉的材料 顺利对接新话题提供了可能。 从这个意义上说,平时写就的优秀作文,完全可以成为考场作文的底本,只要我们思 维能够灵活变通,将平时优秀作文使用的材料与考场作文的立意巧妙对接就可以了。 平时写就的优秀作文,完完全全是我们自己的独创,变通思维生成的考场作文,当然 也是我们自己的精神产品,不仅绝对不存在“抄袭”嫌疑,而且还是应该鼓励和提倡的思 维能力。 我们要努力建立这样一种思维模式。 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材料,可以得到若干不同的认识,这“若干不同的认识”就可以写 若干篇立意不同的文章。遇到一个新的作文题目,如果立意可以是这“若干不同的认识” 中的一个,那就可以用原来的材料写作新的作文题目。 我们可以专注原材料事实一点,对接新话题写作要求。 建模前的文章,使用的材料可能或隐藏或直露地涉及多个小点,直露的如事件各个环 节、事物的不同阶段、事物的分类小项等;隐藏的可能有背景、本质等,写作时可以着力 于一点,使文章发生变格,生发出新的立意,适应新话题。 这里需要的是思维的灵活变通功夫。 我们来看建模前文章中辛弃疾材料可以得到哪些不同的认识。 从辛弃疾驰骋疆场奋勇抗金的角度看,可以得到:辛弃疾对祖国、对人民一片赤 诚; 从辛弃疾被弹劾辞职空抱着一腔爱国赤诚含恨而去的角度看,可以得到:辛弃疾 的悲剧让人嗟叹感伤; 从辛弃疾被弹劾辞职的角度看,可以得到:无耻小人应该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从辛弃疾没有看到大好河山光复的角度看,可以得到:人生总有不完美(遗憾, 残缺); 从辛弃疾英名传诵千古的角度看,可以得到:辛弃疾是一座精神的丰碑; 从辛弃疾既是武将又是有名的词人这个角度看,可以得到:刚与柔是可以统一的; 从辛弃疾忠诚爱国却被多次贬谪的角度看,可以得到:辛弃疾的遭遇折射出了封 建朝政的昏庸; 从辛弃疾给我们鼓舞激励的角度看,可以得到:辛弃疾是一部人格美的书; …… 从其他的角度看,还可以得到如下认识:辛弃疾走的是一条忠君爱国的路;辛弃 疾的遭遇让人叹息;辛弃疾执着追求的是光复美丽河山;辛弃疾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但可 惜很多人将他忘记;辛弃疾在他的位置上实现了价值;辛弃疾的事迹让我们感动…… 大家看,辛弃疾的材料就可以写很多的题目:赤诚、悲剧、小人、遗憾、残缺、 丰碑、刚与柔、折射、书、人与路、叹息、追求、忘记与铭记、位置和价值、感动…… 还有,从关注细节用联想想象补充的角度看,辛弃疾的材料还可以对应以下话题: 泪、背影、定格、风、脸…… 这样的思考角度还有很多,得到的立意也还有很多。你看,是不是辛弃疾的材料可以 写很多立意不同的文章?倘若你切实掌握了辛弃疾的材料,思维能够灵活变通,考场作文 时一定游刃有余。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