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与千克》教学实录与评析
教学内容
人教版新编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策略
注意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克和千克。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与实际测量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结果。
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知道1000=1千克。
2、能力性目标:在建立质量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质量的意识。
3、情感性目标: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和欣赏数学美,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
4、品德性目标: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结合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对学生进行爱惜粮食、爱爸爸妈妈从节约开始的品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
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表示物体的轻重。
教具准备
体重称,每组一个学具盒(2分硬币、玻璃球、图钉、黄豆、曲别针若干个),天平,100克及300克的物品,1袋粮食,1千克的食盐1袋,2袋500克的白糖,书包,矿泉水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
生:喜欢。
师:下面我们来做几个判断游戏。
1、游戏活动一
师:谁有办法判断出铅笔盒和数学书哪个重?
生:掂一掂就知道了。
师:不错,跟我想的一样。下面大家就动手试一试吧!
(学生独立操作,汇报判断结果。)
2、游戏活动二
(请一位又高又瘦和一位又矮又胖的学生上台。)
师:谁有办法判断出这两位同学哪个重?
生:……重,因为他看起来比较胖。
生:最好用称来称。
师:哪位同学的方法好一些呢?
生:用称称好,更准确。
师:你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称?(生答)我这里有一个体重称,哪位同学会操作?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学生认称,说出结果。)
3、引出课题。
师:这位同学用到了千克这个词。千克是用来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单位呢?
生:公斤、斤、两、克
和千克。
师:公斤、斤、两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克和千克则是国际上通行的质量单位,我们今天就来认识它们。(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师:大家在哪里见过克和千克呢?
生:小食品包装袋上,小卖店的物品标签上,大米和面粉袋上。
生:有时候,包装袋上用g和kg来表示克和千克。
师:大家对克和千克的了解还真不少。那你们知道1克究竟有多重吗?
[评析:越是学生身边的数学越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克和千克”本身就是现实中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把问题还原到生活中后,学生感到很亲切。生活实际引入课题,这样不仅使教师很快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还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充分活动,注重感知。
1、感知质量单位。
(1)感知1克
师:每组有一个学具盒,请同学们打开看一看,里面有什么?
生:2分硬币,图钉,曲别针,玻璃球,黄豆。
师:请大家猜一猜,哪些重约1克?
(学生猜测结果为玻璃球、图钉、曲别针、硬币等。)
师:到底哪位同学猜得比较准呢?我们请天平来帮忙。(教师演示天平的使用情况,边示范边讲解。)
师;请同学们夹出1克的砝码放在天平的右边,看一看哪些物品是1克重。(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小组汇报。)
生:1枚2分的硬币大约是1克重,3—4枚图钉、9颗黄豆也大约有1克重。
师:下面请同学们每人拿一枚2分硬币,掂一掂,在小组里说一说对1克的感觉。
(学生独立活动,互相交流感觉,教师指名汇报。)
(2)感知2克、5克、10克。
师:下面请同学们每人拿2枚2分硬币,感觉一下2克。(学生交流活动)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硬币放入盒中,请组长拿出5枚2分硬币,现在是多少克啦?
生:5克。
师:请组长拿出10枚2分硬币,现在是多少克啦?
生:10克。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掂一掂说一说对5克、10克的感觉。(小组交流)
(3)感知100克、300克、500克。
A、师:(每组一个白袋子,100克和50克物品各一种)下面我们看看哪些同学的感觉比较准,袋子中哪些物品最接近100克。(小组活动,进行估计。)
师:揭开标签,看看准不准。请同学们再感受一下,100克有多重?(揭开标签,小组中轮流掂100克物品。)
B、师:(每组一个黄袋子,300克物品一种和500克白糖2袋。)请同学们来判断一下袋中的物品哪个最接近300克?
(小组活动,进行估计。)
师:揭开标签,看看准不准。
师:为什么300克的饼干比500克的食盐看起来还大呢?
生:饼干看起来大,但里面有比较空。
生:我们是判断哪个重,不是物体的大小。
师:总结得不错!判断物体的轻重,不能看它的大小。
2、感知质量单位千克。
(1)探究1000克和1千克的关系。
师:这1袋白糖是500克,那2袋呢?
生:1000克,500克+500克=1000克。
师:(板书:1000克)下面我们来称一称这1袋盐。要用盘称了,谁会认盘称?
生:指针指小1,是100克;指大1,是1千克。
师:(分别称2袋白糖和1袋盐)大家有什么发现?
生:1000克 =1千克。
师:对。1000克=1千克,单位虽然不同但质量相等。
(2)感知1千克。
师:下面同学们把1袋盐放在手中掂一掂,说一说对1千克的感觉。(学生小组活动,交流感觉。)
(3)估测粮食的轻重。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1小袋粮食,谁上来拎一拎,感觉一小有多重。
生:5千克。
师:我们用称来称一称到底有多重。(称粮食)看到这些粮食,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农民伯伯在地里干活很辛苦。
生:农民种出来的粮食很不容易,我们要珍惜它。
生:我想到了我们上学期学过的一首古诗《悯农》。
师:那我们一起来齐背一下,好吗?(齐背古诗)
[评析: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去“做数学”,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开放性,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拓展加深学生动脑思考的感受,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会,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操作,而且有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竞争,更有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进而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各方面技能。另一方面,我们从农村孩子的实际生活出发,选取粮食来进行估和测量,也实现了数学与生活的整合,又实现了对学生进行了“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品德教育。]
三、走向生活,学以致用。
1、基础练习,加深认识。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克和千克,下面要看看大家的实力!(投影演示: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个苹果重150( )
生:一个苹果重150克。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一个苹果重150千克,比一个大人都重了。
生:一个苹果不可能比1袋盐重。
(2)一个西瓜重4( )
生:一个西瓜重4千克。一个西瓜要是重4克的话,就比一个苹果都轻了。
生:一个西瓜不可能只有4个硬币那么轻。
(3)小明的体重29( )
生:小明体重29千克。
师:能估计出老师的体重吗?你知道公斤和千克的关系吗?公斤和斤呢?
生:1千克=1公斤,1公斤=2斤。
2、小组竞赛,巩固提高。
(每组一个书包,一瓶矿泉水,一个沙包。)
师:看来大家实力都很强!接下来我们要进行小组比赛,请每位同学们估计出这些物品有多重,然后小组商量出一个结果,写在卡片上。与准确结果最接近的小组可升起一面红旗,红旗最多的小组为获胜组。
(学生活动,教师评价奖励。)
[评析:在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后,给他们先感受质量单位的实际应用,然后给他们提供了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旨在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新课标指出:教学应注重所教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我们在这里不仅在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模仿,更是让学生在运用,这就加深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也让学生能更广泛的体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四、课堂总结,加强体验。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是怎样获得的?
师: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还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你打算怎样改进?
[评析:这一环节虽然又是由教师引起的,但主体却依然是学生,教师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注。学生通过对收获的谈论,从心灵上与老师拉近了距离;在对自己的学习评价时,完全有一种人性化的姿态在里面,学生学得轻松、活泼、愉快,没有压力,是朋友的倾诉。这样的课堂自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
总 评
一、“准”——教学目标确定得准确。《克与千克》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而二年级学生。7—8岁的学生,在生活中对“克”与“千克”的直接感受是较少的,但在教学中,教师考虑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可见,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较深,并定准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我们从课堂教学中还可以感受到以下几点:
1、让学生知道称物体重量时,需要“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
2、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自体验克与千克究竟有多重,体现了它们在质量上的区别。
3、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知道:当测量轻的物体时,用“克”作单位;测量重的物体时,用“千克”作单位。
二、“实”——“实”是针对目标的“准”而言的。本节课的教学全部围绕所定的教学目标进行,体现在以下几点:
1、教学环节“实”。
教学环节分四部分:感知、体验、运用、总结。每一部分都实实在在的为教学目标服务。
2、教学方法选择“实”。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都能充分体现这一点。
3、知识落实得“实”。
教师的语言朴实、有趣、、幽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风风趣、幽默,值得肯定。
但需要注意以下问题:A、学生对于“克”与“千克”的体验,可再充分些。B、从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评价中感觉教师应在“进行准确评价”这方面继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