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指导高考作文:言之有“引”,笔下生花
加入VIP免费下载

名师指导高考作文:言之有“引”,笔下生花

ID:647270

大小:19.9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3-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名师指导高考作文:言之有“引”,笔下生花 一、引用的融合技术 引用也是一项重要的谋篇策略。引用过程就是将外来的语言材料加入当下文段,主体 文段会把它吸收进来,参与语篇意义的建构,从而化为自己的语言。 1.句意融合 即取引意,也就是根据文段主题来选择同一主题的引语,并借助相关的阐释或说明, 将此引语融入主体文段中。该技术方法注重意义的对接性,强调引语语意与主体文段内容 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包括意思相近、观点相反、主题一致等。运用这种技术方法去搜寻 引语,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换言之,只有储备与主体文段同主题的引语,才可能顺利完成 引用这一过程。比如,2019 年全国 I 卷高考作文题,谈论的主题是劳动,依照此技术,只 能选择劳动方面的引语进入引用空间。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 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劳动给予我们强健的体魄,劳动锻炼我们的思维,劳动供 给我们衣食,让这个世界更加欣欣向荣,试问哪一丝一毫的美好不是由劳动创造? 此语段是今年粤港澳大湾区高考下水作文特等奖《挥洒劳动汗水,怒放最美青春》开 头语段,引语谈论劳动的意义,与作文主题一致,并且正相关。将此引语引用到这一语境 之中,无疑加强了文段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2.词汇融合 即取引词,也就是引语中的词汇与主体文段的词汇回指和重复。这是一种词汇的撷用 和接应。从语篇角度来说,这是语篇融合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具体来说,借助某一词将引 语与主体文段衔接起来,以引用中的原词、同义词、近义词、上义词、下义词、概括词或 其他形式重复出现在主体文段中,文段中的句子通过这种复现关系,借助相应的诠释,达 成相互衔接,消解介入痕迹,使得前后语境粘合无缝,意义统一完整。这种技术方法能打 破传统引用的局限性。比如,2018 年全国 2 卷高考作文题,谈论的主题是打破惯性思维, 若是苦于没有找到合适的同主题引语,怎么办?不妨运用词汇融合技术。 惯性思维是一种自我禁锢,打破禁锢才能开阔视野。著名散文家林清玄曾说:“我从来 没有失去过灵感,因为我的灵感来自大自然,而我每天都在更新。”就是这种更新,打破惯 性思维的藩篱,换来了一代大师柔软的笔触和对生活独特的感悟,让人们看到了在这物欲 横流的社会,在钢筋混凝土中绽开一朵百合花。 此语段是 2018 年全国 2 卷高考优秀作文《挣脱惯性思维的枷锁》主体语段,主体语段 是谈惯性思维,而想到的引语谈的主题是灵感,两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是撷用“更新” 一词,通过有意识地重复使用此关键词,将引语与语段有机地衔接起来,达到连接语篇的 目的。看来,此方法也不失为一种巧妙的引用。 3.结构融合 即取引形,也就是引语的表达结构与文段的表达结构一致,这种融合技术注重形式结 构的一致性,而不大注重前后两者内容上的对接性,两者内容可以跨度大。当然,若是前 后内容有一定的关联性,那么融合更为稳固。不过,结构融合是控制语篇连贯的形式机制, 也符合语域的要求。如果说句意融合注重的是“意合”,那么结构融合注重的是“形合”, 它以显性化的形式来将语意串联起来,保持语域的一致性。引语的空间较为自由。比如, 2018 年全国 I 卷作文题,讲的是现在的我给 2035 年 18 岁的青年写文章,如若没有想到合 适的同主题引语,不妨找一个涵括性强的引语,再以此引语结构延伸到文段结构。 毕淑敏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世界很宽,时间很廋,时间从我们的指尖细碎中 流走。”的确,时光永远像抓在手中的细沙,从指缝中悄无声息地流走,曾经感叹,公元前 我们太小,公元后我们太老,岁月易老,一代人各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 现处于 2018 年 18 岁的我和 2035 年 18 岁的你,必然有所不同,如今我和新时代的中国一 起追梦、圆梦,无数国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而那时的你是否已经目睹了美 丽的现代化中国?带着无尽的想象写下这篇文章,献给 2035 年的你。 此语段是 2018 年全国Ⅰ卷高考优秀作文《献给 2035 年的你》的开头语段,从内容来 看,毕淑敏的名句与主体文段关联性不大,但两者在结构上保持高度的一致,都采用“xx 很 x”的句式结构,使得衔接不勉强,不晦涩。该名句包容性大,使得引语自然而然地融人 新文段之中,使引用更为自然流畅,而毫无斧凿之痕。 二、引用的训练技术 1.主题整合批注 归纳了八大主题:时代价值、青春时间、沉默与表达、传统与现代、变革与坚守、读 书与写作、人性与品德、物质与精神。每大主题都配有 30 句名言佳句,每句名言附上出处, 并标明名句的分析功能,使得对名句的运用更为圆满和自如。 比如,“人性与品德”主题有下列名句: 真正的平静不在于远离车马的喧嚣,而在于内心修篱种菊。(民国才女林徽因)【对“平 静”的措施分析】 眼泪,是生命的果;歌声,是生命的旗。(当代诗人汪国真)【对“喜怒”的特点分析】 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美国女作家奥尔珂德)【对“忧 患”的意义分析】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当代诗人北岛)【对“卑鄙”和“高 尚”的对比分析】 要逆转人性,必须有两个因素:无价值的劳动和暴力的威胁,两个因素缺一不可。(当 代作家王小波)【对“人性”的要素分析】 最有道德的人,是那些有道德却不须由外表表现出来而仍感满足的人。(古希腊著名思 想家柏拉图)【对“道德”的特点分析】 …… 又如“时代价值”主题有下列名句: 上世纪的战乱时代,偌大的中国,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而今日,偌大的中国,再 难找到平静的心灵。(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对古今“安静”的对比分析】 活着就是一种成就。(中国现代哲学家张岱年)【对“生命”的意义分析】 我是哭着来,笑着走。(中国著名文学家金克木)【对“社会”的态度分析】 人生如钟摆,在痛苦和领奖台之间徘徊。(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对“社会”的状 态分析】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英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斯)【对“时代”的特点分 析】 下个世纪将是复杂性的世纪。(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对“时代”的属性分析】 …… 该主题所列项目包罗校园生活、现代文明、精神品质等各个方面,涉及的范围广泛, 且具有代表性,是学生所熟悉的,都有亲身体验的。从应试来说,这些主题基本可以覆盖 作文的话题,主题设计具有思辨性,避免单一化的思想,这也比较符合高考考查学生思维 能力的特点。 2.指令性训练 每次小作文规定主题或者中心论点,要求引用一处;作文写作层面,每次大作文也规 定相应的名句,并要求引用两处或三处,规定在特定关键位置务必引用,将引用渗入写作 之中。这种指令性的写作训练虽是自上而下的,但能强化考生的引用意识,让引语流淌于 学生的笔尖,也使训练更有明确的指向。比如,笔者要求学生围绕“坚守道德底线”观点, 写一篇不少于 150 字的小作文,必须引用两句以上名言,选择“时代价值”主题中的名句。 学生的作文精彩纷呈,如: 坚守内心最纯真的道德底线,恪守社会最质朴的规则。英国小说家狄更斯曾说过:“这 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诚然,喧嚣的时代炙烤着人的心灵,美丽的玫瑰在远处 摇曳,但是,我们不能仅仅为了心中的玫瑰而冲破道德底线,因为,那是对社会秩序、对 他人利益的践踏。叔本华曾告诉我们,“人生如钟摆,在痛苦和领奖台之间徘徊。”在徘徊 中,我们不仅需要坚守“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道德底线,更需要有胸怀天下、放眼四方的 高远。 上面引句主题貌似不能论证此论点,两者没有一一对应,吻合度不高,通常看来,作 者不会把这样的引句引入这里中,但是,这里作者巧妙地把主题放置在时代背景下来思考, 找到了引句与论点之间的契合点。于是,底蕴丰厚的语段就诞生了。其实,古代高手吟诗 作赋也喜欢为自己的商标贴上他人佳句,达到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中所言的“引事引 言,凡达吾之思而已”。 3.升格性训练 文学巨匠鲁迅先生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认为语言能力的提升源于人们被试的语 言写作实践中,因为高品质语句是经过反复推敲修改甚至推倒重来而写出来的,写作的过 程就是一个不断修改、发现和完善的过程。升格训练是开展写作必备的意识和能力,也是 提升写作能力的重要通道。对普通文段修改升格,真实触摸引语的融合过程。比如某学生 写的题为《给应试教育一把尺》的语段: 说起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教育是人之根本。没有了教育,人就只可以称得上是 有情感的动物。当下的教育一味地追求分数,轰轰烈烈地搞应试,看来,应该要给应试教 育一把尺。 此段文字读起来明显感觉单薄无力,语言表达毫无亮点。本次升格修改主要目的是增 加名句。由于该段主题谈论教育,由此想到教育方面的名句。于是,引用叶芝的教育名言, 用来揭示教育的意义,后文也紧扣教育来衔接和议论。当然其他语句也有必要进行去俗化 修改,用更生动有力的语言来表达,于是就形成升格文段: 爱尔兰文艺复兴领袖叶芝曾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没有教育, 就没有唤醒;没有唤醒,人类就是沉睡的动物。而如今,教育却深深陷入应试教育的沼泽, 因此,应给应试教育一把尺。 总之,引用也是一种言语交际工具,它能向评卷者传递语文知识和写作素养。而在写 作过程中若要完成高品质语言的引用,不仅需要高质量的引语储备,也需要冲破对引用的 传统认知,打开引用的融合通道。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建构新的意义结构, 将引用技术落到实处,最终提升文段语言的表现力。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