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阅读:诗歌阅读 汴河亭 等4篇 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语文诗歌阅读:诗歌阅读 汴河亭 等4篇 解析

ID:647375

大小:32.25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03-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语文诗歌阅读:诗歌阅读 汴河亭 等 4 篇 解析 雨水 正月初七 02.18 雨 水 , 是 二 十 四 节 气 之 第 2 个 节 气 。 雨 水 和 谷 雨 、 小 满 、 小 雪 、 大 雪 等 节 气 一 样 ,都 是 反 映 降 水 现 象 的 节 气 ,是 古 代 农 耕 文 化 对 于 节 令 的 反 映 。 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 祭鱼盈浦屿,归雁过山峰。 云色轻还重,风光淡又浓。 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 ——唐代:元稹《咏廿四气诗•雨水正月中》 译文: 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在春雨的洗练和滋润中,天上地下,那寒冬腊月的愁 容已经散尽,直把春天打扮得清新典雅、风韵渐浓;一望无际的原野上,春风染绿了 树梢,水气袅袅升起,远处似乎看到了一条龙在低空飞舞游动。 祭鱼盈浦屿,归雁过山峰。水的中央,鱼感水暖上游,水獭捕食,往往吃两口就 扔于岸上,看上去像是以鱼祭天。老百姓也学着举鱼祭天,祈求风调雨顺;归来的大 雁,落在山口处,小憩着、诉说着、分享着。远看,天上的云儿缥缈着,一会儿轻如 鸿毛,一会儿重似千钧,把天空描画得忽明忽暗。 云色轻还重,风光淡又浓。近看,在原野上,风光如此迷离,一会儿淡如清水, 一会儿浓似凝香,山说近也远,森林说绿还黄,水面说平也皱,风说急也缓,心说寒 也暖…… 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时间即将踏上二月的门槛,春天还只是刚刚开始;但 花儿的影子,似乎一重一重的,有谁不期待那山花烂漫春满园……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7~8 题。 汴河亭① 许浑② 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 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 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 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似景阳楼③。 【注】①隋炀帝为东游广陵(今扬州),不惜民力开凿一条运河。其东段叫汴河, 汴河之滨筑有行宫,即“汴河亭”。②许浑,晚唐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③迷楼, 隋炀帝所筑;景阳楼,南陈后主所筑。 [白话诗歌] 扬州百花盛开隋炀帝御舟东游,先将发源昆仑的黄河凿渠分流。 骁勇的御林军跟皇帝辞别京城,三千美丽的宫女登上了大龙舟。 喧闹的鼓声响遏行云星辰闪动,拂浪旌旗招展水中日月影漂浮。 天下起义军归附了有道的大唐,迷楼倾覆王朝末日恰似景阳楼。 7.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诗歌首句中“广陵花盛”四字交待了隋炀帝东游的原因,不著一字褒贬,但已 见讽刺之意。 B.诗歌第二句写劈开昆仑山凿出一条运河,运用夸张手法,突出开凿运河工程之 巨、耗费之大。 C.诗歌颔联写骁勇的禁兵离京护驾,众多宫女登船随行,虽没有直接让隋炀帝出 场,但其赫赫声威可想而知。 D.“四海义师”一句写隋炀帝荒淫无道导致义军纷起,最终由唐一统天下,其中 也暗含着历史教训。 7.( 3 分 ) B( B 项 诗 歌 第 二 句 意 为 从 昆 仑 山 上 流 下 来 的 黄 河 水 被 分 引 凿 渠 , 修 成 一 条 运 河 , 而 非 “ 劈 开 昆 仑 山 凿 出 一 条 运 河 ” , 并 且 该 句 也 没 有 运 用 夸 张 手 法 。 ) 8.这首诗的颈联一向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谈谈其精妙之处。(6 分) 答案: ①想象(或者虚写)。描绘出当年隋炀帝游乐时极其热闹的情景:鼓声直上云霄, 遏住行云,摇动星辰:旌旗招展水面,日月之影浮动。想象奇丽,描绘生动。 ②夸张。鼓声可以遏住行云、摇动星辰,极言鼓声之响,表达形象鲜明。 ③妙用动词。“动”和“浮”两个动词把震天的鼓声使星辰摇动、日月的倒影在 水面浮动的情景生动地描绘出来,富于动态美,且渲染了东游的盛大气势,用词精妙。 ④视听结合,描写了盛大的东游场面,含蓄地讽刺了隋炀帝的骄奢淫逸。 (6 分;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回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9~10 题。 南歌子 黄庭坚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白话诗歌] 浓绿的槐叶低向明窗室中有些发暗,艳红的石榴花盛开光彩耀眼明。 美人邀我稍作停留不必远行。无奈行期已到烟雨迷漾中画船扬帆轻轻。 只见她柳眉伴着离歌紧皱,梨花面容有泪流倾。离别的情景确实不像初见时的欢乐 之情。 今夜月光明照的江上我在船中酒醉刚刚清醒。 9.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写作者同伊人离别在即,行船将发,表达两人难分难舍、无限凄楚的离别之情。 B.窗前槐树绿叶繁茂,室内显得昏暗,室外榴花耀眼,开篇两句以黯淡之景渲染别离 氛围,为全词奠定了感伤的基调。 C.本词以柳叶和梨花来比喻伊人的双眉和脸庞,以“皱”眉和“倾”泪刻画了因 离别而伤感的伊人形象,通俗而贴切。 D.结句作者写夜半酒醒,唯见月色皎皎、江水悠悠,无限离恨,尽在不言之中,如此写 法颇具蕴藉含蓄之美。 9.【 B】 B 项 “ 黯 淡 之 景 ” 不 正 确 , 前 两 句 描 绘 了 室 外 繁 茂 明 艳 的 景 色 ,与 室 内 暗 淡 的 气 氛 形 成 对 比 ,乐 景 衬 哀 情 ,反 衬 出 话 别 双 方 感 伤 凄 苦 的 心 境 。 10.本词与柳永《雨霖铃》皆为送别词,试比较两首词在表达技巧上有哪些相同之处。 并简要分析。 答案: (1)借景抒情。柳词通过“寒蝉”“骤雨”等意象营造了凄冷的氛围,表达了离别 的伤感之情;黄词借“烟雨”“轻舟”等意象营造了凄迷的意境,表达了离别时的无限凄 楚之情。 (2)虚实结合。两首词都写到眼前分别时的凄恻缠绵,这是实写;又都宕开一笔,想 象别后酒醒的孤寂凄冷,这是虚写。虚实结合,把离愁别恨抒发得更加淋漓尽致。 [诗歌鉴赏]该词写离别。 上片写行客即将乘舟出发,正与伊人依依话别。作者先从写景人手,这时正当 初夏,窗前槐树绿叶繁茂,所以室内显得昏暗,而室外榴花竞放,红艳似火,耀人双眼,这 与室内气氛恰好形成强烈对比,两人此刻的心情没有明说,却以室内黯淡的气氛来曲 折地反映。离别在即,难舍难分,“玉人邀我少留行”,不仅是伊人在挽留,行客自己也 是迟迟不愿离开。“无奈”两字一转,写出事与愿违,出发时间已到,不能迟留。接着绘出 江上烟雨凄迷,轻舟挂帆待发,两人无限凄楚的别情就在这诗情画意的描述中宛转流 露。 该词系双调,下片格式与上片相同。“柳叶”两句,承上片“无奈”而来,由于 舟行在即,不能少留,而两人情意缠绵,难舍难分,真是“悲莫悲兮生别离”。“柳叶” 两句,写临行饯别时伊人蹙眉而歌,泪如雨倾。这里运用比喻,以柳叶喻双眉,梨花喻 脸庞。“别时”句又一转,由眼前凄凄惨惨的离别场面回想到当初相见时的欢乐情景, 但往事不堪回首,只能使临行时的心情更加沉重。 末句略同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词人悬想半夜酒醒,唯见 月色皓洁,江水悠悠,无限离恨,尽在不言之中,如此写法颇具蕴藉含蓄之致。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7~8 题。 崇义里滞雨 李贺 落漠谁家子?来感长安秋。 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 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 南宫①古帘暗,湿景传签筹②。 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 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 【注】①南宫:尚书省,诗中指尚书省中主管官员选投的吏部。②签筹:古代报 时用的竹筹。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诗歌首联以“谁家子”引出,仿佛是自问之语,实则包含着诗人极度的忧愤。 B.第二联可以看出诗人虽处于人生壮年,但由于长期漂泊,思乡之愁已使自己头 发花白。C.“雨沫飘寒沟”着眼于近景,运用了渲染衬托的表现手法,用凄风苦雨来 烘托诗人的辛酸不幸。 D.“南宫古帘暗”摹画的是远景,写南宫在烟雨迷蒙中的昏暗景象,意境幽静冷 寂。 【B】B 项,“思乡之愁已使自已头发花白”不正确,诗中说的是“梦泣生白头”, 意思是诗人梦见自己白发满头,不禁暗自悲泣,并不是诗人真的已经满头白发了。故此题 答案为 B 项。 2.该诗最后两句有何含意?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 答. ①诗人客居他乡,心中满怀忧愤,枕着剑匣入眠,在梦中驰骋沙场,实现了封侯 之愿。(2 分) ②寄托着诗人投笔从戎、立功封侯的渴望(2 分)和对远离家乡、遭遇人生坎坷 的忧愤。(2 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重点考查对诗句含意的分析能力。这类题目 解答时一般要结合诗人身世追求和诗歌的写作背景来分析。“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 侯”意思是诗人满怀忧愁,枕着剑匣入眠,梦中能够实现封侯的愿望。“忧”,表明 内心充满忧愤之情;“客”,表明诗人此时客居他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枕剑匣”“封 侯”则表明诗人有投笔从戎的愿望,并且希望能够驰骋沙场建功立业;“梦”却表明, 诗人的愿望只能在梦里实现,再结合上文分析,可知表达出诗人对人生坎坷的愤懑之情。 【简析】这首诗是诗人滞留崇义里,忆往思今而作的诗歌。 诗中首句“落漠谁家子”,运用了反问的形式,展示出了一个独居的落寞男子, 离家来到长安感受秋天的孤独落寞。诗中男子的形象是诗人的真实写照,他的怀才不 遇令人感叹。 “落漠”,同“落寞”,体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同时,这句点明了时令,此 时正值秋季,从而营造出一种凄凉、悲哀的氛围。秋的凄凉,似乎把整个诗的基调顿 时拉到了悲伤的边缘,整首诗被罩上了忧伤的阴影。 然而,一个人内心的无奈是最无法超越的。诗人早熟并且敏感,这令他加倍品尝 到人生的苦涩,在现实的重压之下,他因病愁而呈现出早衰的症状和心态:“壮年抱 羁恨,梦泣生白头”。诗人是怀着入世之心来到长安,然而,结果却是人到壮年仍抱 着羁留长安的遗憾。恨,遗憾的意思,表现出诗人难以名状的痛苦。天空秋雨蒙蒙, 而诗人心中恨意绵绵,运用了渲染烘托的表现手法,用夜晚凄风苦雨来表现诗人的辛 酸不幸。 情与景相互交融,相互呼应。诗人的诗歌中常常呈现出一连串的悲凄意象,第三 句中涉及到马的意象,而在末句之中也呈现出宝剑的意象。诗人常以骏马自比,或以 宝剑自期,希望得到赏识重用。但是结果却是自己抚剑长叹,如骏马,苦于无伯乐赏 识,处境极为悲苦,从而诗人心中充满了怅惘、悲凉和愁苦的情绪。同时,通过了“雨 沫”“寒沟”等描写,极力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借以强化了诗人的悲惨与不幸。这句 中,“寒”字表面上写出了天气的寒冷,然而,较之更为寒冷的却是诗人的内心,现 实的无力改变导致了其内心的无奈悲叹,因而显得格外的凄凉、伤感。第三句“瘦马 秣败草,雨沫飘寒沟”,描写了眼前之景,而第四句中诗人却变换了观察的角度,从 远处眺望,看到了远处的贡院,听到了透过湿重的雨雾而传来的报时的竹筹声。这一 系列的悲凄意象都在展示一种“悲”之美,全诗将悲的氛围和基调进行了恰到好处的 处理。 末两句写出了家乡远在长安的千里之外,由于报国无门,导致还乡不得,此时诗 人的思乡之情涌上心头。诗人用世功名之心颇为急切,甚至梦中也念念不忘。“忧眠 枕剑匣,客帐梦封侯”,这是诗人在梦中悲伤的呓语,然而,现实永远是残酷的。岁 月蹉跎,时不我待,潦倒苦况,加上诗人体弱多病,从而使他陷入了无奈的没落伤感 之中,难以名状的复杂情感涌上心头。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9~10 题。 行香子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 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题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 舞,蝶儿忙。 [白话诗歌] 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沐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 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 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 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 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 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9.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词上阕定点取景,以村庄为中心描写四周景物,写出了词人所见的烂漫春光。. B.本词着力表现了清新自然、绚丽多彩、充满生机的农家田园景象。 C.正如词人“倚东风、豪兴徜徉”,本词主要表现了词人意兴豪迈、旷达洒脱的情 怀。 D.这首词描绘春天的田园风光,写景抒情质朴自然,语言生动清新。 【C】 C 项,“本词主要表现了词人意兴豪迈、旷达洒脱的情怀”不当,结合整首 词内容,“豪兴”是说明词人游兴正浓,“徜徉”是闲庭信步,与下阕“偶然乘兴”相 呼应,主要表现词人享受田园风光时内心的快意与轻畅。“意兴豪迈”“旷达洒脱” 概括不准确。 10. 请赏析这首词的语言特色。 答案: ①通俗生动,朴素清新,质朴自然。“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如同口语,生动自然。 写景如“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色彩简单鲜明又显出农家本色。 ②用词准确。“倚东风、豪兴徜徉”,“豪兴”点明心情,“倚”“徜徉”则写 出词人怡然自得的神态。“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啼”“舞”“忙”三字概括准 确,写出了春天的生命活力。 ③句式整齐,格调轻,快。本词句式都是三、四字句式,轻快流畅。 【解析】首先要明确鉴赏的角度,如遣词造句、修辞手法、语言特色等,然后结合 具体的内容答题。 如从用词上来看,“绕”字与“满”字显见春意之浓,是春到农村的标志景象; “倚东风”二句承上而来,“东风”言明时令,“豪兴”点明心情,“徜徉”则写其怡 然自得的神态,也表现了词人对农村景色的喜爱;“小园”五句,集中笔墨特写春之一 隅;“啼”“舞”“忙”三字概括准确,写春的生命活力,更加淋漓尽致。色彩鲜明,暗含 香气,绚烂多彩而又充满生机,达到了以点带面的艺术效果。用词极为准确。 从语言特色的角度出发,这首词以通俗、生动、朴素、清新的语言写景状物,使质朴 自然的村野春光随词人轻松的脚步得到展现,如全词下笔轻灵,意兴盎然,洋溢着一种 由衷的快意和舒畅。 从句式的角度来看,这首词主要使用三、四字句式,句式整齐,轻快流畅。 [诗 歌 鉴 赏 ] 上 片 先 从 整 个 村 庄 起 笔 ,一 笔 勾 勒 其 轮 廓 ,平 凡 而 优 美 。“ 绕 ”字 与“ 满 ” 字 显 见 春 意 之 浓 , 是 春 到 农 村 的 标 志 景 象 , 也 为 下 面 抒 写 烂 漫 春 光 作 了 铺 垫 。 “ 倚 东 风 ” 二 句 承 上 而 来 , “ 东 风 ” 言 明 时 令 , “ 豪 兴 ” 点 明 心 情 , “ 徜 徉 ” 则 写 其 怡 然 自 得 的 神 态 , 也 表 现 了 词 人 对 农 村 景 色 的 喜 爱 。 “ 小 园 ”五 句 ,集 中 笔 墨 特 写 春 之 一 隅 。色 彩 鲜 明 ,暗 含 香 气 ,绚 烂 多 彩 而 又 充 满 生 机 , 达 到 了 以 点 带 面 的 艺 术 效 果 。 下 片 “ 远 远 围 墙 ” 四 句 , 作 者 的 视 野 由 近 放 远 。 围 墙 ,茅 堂 ,青 旗 ,流 水 , 小 桥 ,动 静 相 生 , 风 光 如 画 , 而 又 富 含 诗 蕴 ,引 人 遐 想 。 “ 偶 然 乘 兴 , 步 过 东 冈 ” , 照 应 上 文 的 “ 豪 兴 徜 徉 ” 进 一 步 写 其 怡 然 自 得 情 状 。 “ 正 莺 儿 啼 ” 三 句 , 仍 是 特 写 春 之 一 隅 , 地 点 却 已 经 转 到 田 野 之 中 。 与 上 片 对 应 部 分 描 写 静 静 绽 放 的 开 花 植 物 不 同 , 这 里 集 中 笔 力 写 的 是 动 感 极 强 、 极 为 活 跃 的 虫 鸟 等 动 物 ;“ 啼 ” “ 舞 ” “ 忙 ” 三 字 概 括 准 确 ,写 春 的 生 命 活 力 , 更 加 淋 漓 尽 致 。 比 起 小 园 来 , 是 别 一 种 春 光 。 全 词 写 景 状 物 , 围 绕 词 人 游 春 足 迹 这 个 线 索 次 第 展 开 ,不 慌 不 忙 而 意 趣 自 出 ; 结 构 上 节 片 完 美 对 称 , 组 成 两 幅 相 对 独 立 的 活 动 图 画 , 相 互 辉 映 而 又 和 谐 统 一 。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